长安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长安笑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李显在窗子外听着可笑,还想听听下文,就没有惊动。大家听得入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李显窗子外面。
大家钻进被窝,家栋就学些爷爷当年的口吻,开始讲故事了,李显的后人们都在静静地听着。
又到了春天,老大两口子就把种子,全煮熟后种在地里。等到夏天,两口子每天跪在没有一根庄稼的地里,哭得比老三的婆娘还劲大。
李显家的儿子们听到这里,老大就说:“要是我有这个命就好了。”其他几个都说:“要不要给咱爹说一声,也到这个地方去背金子,也省得天天提着镢头铁锨,趴在地里面爮。”
过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回来。雕就开始叫着说,太阳快出来了,赶紧走。老大听到雕在喊,就招呼婆娘说:“走,雕开始喊了。”婆娘说:“再捡些,等喊第二声再走。”两口子都把麻袋装满了还在捡,只恨自己只拿了两个麻袋。
家栋白天给李家做账房,晚上给几个儿子讲故事,李显觉得非常满意。你看人家这娃娃,虽然念书不多,但还明事理不少。记账算数一把刷子,就连家里养了几个鸡,下了几个蛋,都记得一清二楚。等于请了个教算法的先生,老大跟着也学点算盘,晚上有功夫听点故事,对儿子们也是个教化。
且说家栋当下和李显的几个儿子,躺在炕上,虽是夜黑人静,但一帮娃娃们还没有睡意,白天各自忙活着,没有机会凑到一起逗乐,晚上好不容易凑到一起,躺在被窝躺在炕上,还想听家栋给讲个有趣的故事。
雕再次给老三靠咐:我在这里等你,叫你一声你就赶紧往这里走,叫上三声你不走,太阳出来,就会把你晒死。
人们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德行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德行的缺陷。德行的力量,对人来说最有魅力。但要把这些道理传承给自己的后代们,没有其他高招,只能借日落歇息之际,讲个故事,说个谜语,歇后语等方式,虽不是空谷传声,也不是虚堂习听,更不是叨赔鲤对,但也在传承着传统文化。也使得后代们从小也懂得礼义廉耻,知道些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先厚德达理,后励志勤工,再安身立命。
俗话说:少年穷困切莫欺,老年丑弱莫要嫌。处世之道顺自然,做人之道不可偏。
家栋接着讲:后来这个雕,就哄着老三的婆娘说:“不要难过,我晚上背你到一个叫太阳岛的地方去,那地方的金子随便捡,只要你能背得动,要多少都成。”老三的婆娘一听就说:“我一个婆娘家,晚上跟着你去背金子,有失体统,叫我家男人去成不。”这雕说能成。
老大两口子一听,还有这样的发财机会,就开始动力心思。合计着明年也照着这办法去做,准备发财。还给老二两口子也说了,老二两口子听了,就觉得那可是不义之财,死活不干,只是说,你们去发财吧,我就认命了。
孔云海一听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心想还真是。自己从小就开始闯荡,灾荒期间领着弟弟,到处逃荒都活下来,难道这记账算数的活,比逃荒还难吗。自己的娃娃,就是没有学过这些东西,不会算更不会写,要不然来当这个小管家,也是个好差事。
且说那道家的掌柜道永章,听见李家的儿子都开始料理家务了,而且还很当劲。自己的管家,自从前些年生了是非,被整治了一顿,还扣了工钱以后,料理家务的事根本不上心,当下这家中的事弄得是乱七八糟。
道永章心里在做打算,准备想办法把这管家打发掉算了。只是当下没有个合适的人手,自己的儿子中间,还没有个能指住事的。就想打听一下,吴家小字辈的老二能不能指住事。老大能干,估计老二也伯间,而且还读了好几年私塾。就想托个人,给打问一下。
到了晚上,这雕就准备背着老三去拾金子,先靠咐老三说:“那地方叫太阳岛,太阳出来前必须离开,不然就叫太阳晒死了。”老三回答:“我知道了。”雕就连夜背着老三,好不容易到了太阳岛。指着堆金子的地场说,那里就是金山,你去拾,我在这里等你。
李显家的几个儿子听到这里,最小的老五就说:“我们家粮食多的是,几个窑都装不下,他要是在我们这里,我们可以给他借一些。”老三问:“这老三的婆娘在阿达哩。”家栋说:“这是古今,现在在那里,我也不知道。”老大就问:“那后来呢?”
一日,孔云海来到道家,主要目的是想领点工钱,顺便给三少爷的管家求个情,把自己的娃关照着点。正好碰见三少爷,就问:“掌柜的,我娃在这混得阿门个样。”三少爷听了就说:“娃娃放羊还成,干重活力气还不够,做啥事情都还细发,娃娃老实着哩。”道永章就顺便把自己的想法,给孔云海说一声。
到种田的时候,老大的婆娘就把种子给煮熟了,用大粪和小灰拌好了,就叫老三拿去种。老三是个马大哈,没有管三七二十一,就种到自己地里了。等到几个月过去了,人家的庄稼都快收了,自家的地里,只有稀稀不拉几根苗,婆娘一看这可要遭年馑了,于是就每天在地里哭个不停。
雕着急得喊了第二声,两口子还舍不得离开这金山,又怕太阳晒死,不得不背起麻袋离开,谁知这装得太多,背起来吃力得走不快。
一时间太阳出来了,雕一看不行,就飞走了。两口子本来就背的太多,走的慢,太阳一晒,根本就走不动了,还互相埋怨个不站点,最后都被太阳晒死了。家栋讲到这里就说:“这个故事就完了。且听下回分解”
谁知这雕又飞来了,同样问了一声,回答和老三的婆娘一模一样。雕也就和对待老三一样,准备背着老大去捡金子。谁知这老大的婆娘死活也要去。雕就说,两个人都去,我背着就吃力,飞得就慢。
老三到了这地方一看,到处都是金子,赶紧捡了几大块子,装进了麻袋,还没有等雕叫,就背着往雕等着的地方跑。太阳还没出来,雕早就背着老三往回飞,天还没有亮就到了家。
雕开始喊第三声,再不赶紧走,太阳就出来了。两口子都快挣死了,还是走不快,半天到不了鵰跟前。就急忙喊着对雕说,快来接一下我们。雕回答说,我只能到这地方,不能越过一寸。
老大两口子哪里管什么快慢,就是飞上三天三夜,只要能到了捡金子的地方就成。于是雕就把该怎么个做法,都给这两口子交代了。到了晚上,就背着两口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飞到了太阳岛。还没有等雕给指路,两口子就看见金山了,直接跑着去捡金子了。
孔云海心里默默地想着,以后这小一点的,再穷也要顽旋(想办法)着让他们念点书。听说吴家小字辈的老大,在李家还弄得不错,李家的掌柜都夸着哩,所以也不能小看这读了私塾的娃娃家。说是娃娃,那是富汉家的说法,按照年岁也不小了,担水垫圈也能指住事,大人拨教着,都可以扶犁驾牲口
话说这从前,有弟兄三个都成了家。老大两口子心瞎还贪婪,老二的婆娘老实,老三的婆娘能干。弟兄三个分家过活,老三家的日子过得好,老二家的平常,老大家穷酸。先后们之间就开始受不得了。
李显听了以后,觉得这个故事,对娃娃们还有点教义,就在外面小声说:“赶紧睡觉。”大家这才知道,李显在外面喊叫,顿时静了下来。随后悄悄地问家栋:“还有吗?”家栋小声回答:“古今是说不完的,现在的事,到了以后,也就成了古今,明晚再说。”
话说这好多事情,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一定做到,做到并不以为就得道。生活在这里的农家人,因地域环境,生活条件的制约,祖祖辈辈,常年累月,除了以六畜为伴,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不停地劳作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接受正规的德、体、艺,风雅颂,什么诗、书、易、礼、《春秋》之类的教育,但人们也在费尽心机,凭借天赋的智慧,言传身教着自己的后代们。
且说这里家栋小的时候,备受爷爷奶奶的娇惯,时常吃住在一起不说,到了晚上,还要爷爷奶奶给讲上几个故事,才能安然的入睡,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习惯。每到晚上,都要来个下回分解,才能罢休,否则就要闹腾,老人们也是不厌其烦,力所能及。所以,从小时候开始,脑子里就记住了好多的故事。
弟兄几个异口同声地说:“活该,谁叫他拿那么多。”李显的小儿子就问:“那老二两口子阿门个了。”家栋说:“我当时问过我爷爷,他说不知道,这我也不知道。”大儿子就说:“要是叫上李家咱那二爸去,可能就背回来了。”
家栋接着说。过年的时候,老三用这捡来的金子买了好多粮食,就给老大还了去年借的种子。老大和婆娘觉得奇怪,去年没有收成,哪来的粮食。就假装着关心,问了老三两口子一声。老三的婆娘嘴长,就把所有的经过都说了出来。
这一年老三糊涂,不小心把种子磨成面吃了,到了第二年没法下种,就张口向老大家借一点种子,双倍偿还。老大的婆娘满口答应说,不要紧,到时候我家的种子,拌好了借给你去种就是了。老三也就放心了。
孔云海听了说:“这吴家的老二比老大还小几岁,能指住事吗。”三少爷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让娃娃们料理农事,那肯定不成,就是老汉们,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成。但娃娃们读过私塾,只要上心点,记账算数,估计不成问题。你有时间的话,给打问一哈,要是愿意来的话,可以试一下看。”
老三问:“你怎么不去捡点呢?”雕回答说:“金子太可爱,我见了金子就飞不动了,我的好多兄弟姊妹,亲戚朋友们,都被太阳晒死了。”
一天,一只鵰飞到老三的婆娘跟前,就问,你为啥天天哭个不停,老三的婆娘就说,你看这庄稼,十亩地里一苗谷,有了不嫌稠,没有不嫌稀。大人娃娃要饿死的,所以我恓惶的在哭。
李显在外面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嘴里念叨着说:“要是你二爸去,早就被太阳晒死了。”
从此,李显就对家栋格外放心。不论分内分外,大小事务就交给这两个小管家去料理,甚至到了指挥大管家的地步,暂且不提。
] 李显在窗子外听着可笑,还想听听下文,就没有惊动。大家听得入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李显窗子外面。
大家钻进被窝,家栋就学些爷爷当年的口吻,开始讲故事了,李显的后人们都在静静地听着。
又到了春天,老大两口子就把种子,全煮熟后种在地里。等到夏天,两口子每天跪在没有一根庄稼的地里,哭得比老三的婆娘还劲大。
李显家的儿子们听到这里,老大就说:“要是我有这个命就好了。”其他几个都说:“要不要给咱爹说一声,也到这个地方去背金子,也省得天天提着镢头铁锨,趴在地里面爮。”
过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回来。雕就开始叫着说,太阳快出来了,赶紧走。老大听到雕在喊,就招呼婆娘说:“走,雕开始喊了。”婆娘说:“再捡些,等喊第二声再走。”两口子都把麻袋装满了还在捡,只恨自己只拿了两个麻袋。
家栋白天给李家做账房,晚上给几个儿子讲故事,李显觉得非常满意。你看人家这娃娃,虽然念书不多,但还明事理不少。记账算数一把刷子,就连家里养了几个鸡,下了几个蛋,都记得一清二楚。等于请了个教算法的先生,老大跟着也学点算盘,晚上有功夫听点故事,对儿子们也是个教化。
且说家栋当下和李显的几个儿子,躺在炕上,虽是夜黑人静,但一帮娃娃们还没有睡意,白天各自忙活着,没有机会凑到一起逗乐,晚上好不容易凑到一起,躺在被窝躺在炕上,还想听家栋给讲个有趣的故事。
雕再次给老三靠咐:我在这里等你,叫你一声你就赶紧往这里走,叫上三声你不走,太阳出来,就会把你晒死。
人们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步体会到,德行可以弥补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远弥补不了德行的缺陷。德行的力量,对人来说最有魅力。但要把这些道理传承给自己的后代们,没有其他高招,只能借日落歇息之际,讲个故事,说个谜语,歇后语等方式,虽不是空谷传声,也不是虚堂习听,更不是叨赔鲤对,但也在传承着传统文化。也使得后代们从小也懂得礼义廉耻,知道些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先厚德达理,后励志勤工,再安身立命。
俗话说:少年穷困切莫欺,老年丑弱莫要嫌。处世之道顺自然,做人之道不可偏。
家栋接着讲:后来这个雕,就哄着老三的婆娘说:“不要难过,我晚上背你到一个叫太阳岛的地方去,那地方的金子随便捡,只要你能背得动,要多少都成。”老三的婆娘一听就说:“我一个婆娘家,晚上跟着你去背金子,有失体统,叫我家男人去成不。”这雕说能成。
老大两口子一听,还有这样的发财机会,就开始动力心思。合计着明年也照着这办法去做,准备发财。还给老二两口子也说了,老二两口子听了,就觉得那可是不义之财,死活不干,只是说,你们去发财吧,我就认命了。
孔云海一听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心想还真是。自己从小就开始闯荡,灾荒期间领着弟弟,到处逃荒都活下来,难道这记账算数的活,比逃荒还难吗。自己的娃娃,就是没有学过这些东西,不会算更不会写,要不然来当这个小管家,也是个好差事。
且说那道家的掌柜道永章,听见李家的儿子都开始料理家务了,而且还很当劲。自己的管家,自从前些年生了是非,被整治了一顿,还扣了工钱以后,料理家务的事根本不上心,当下这家中的事弄得是乱七八糟。
道永章心里在做打算,准备想办法把这管家打发掉算了。只是当下没有个合适的人手,自己的儿子中间,还没有个能指住事的。就想打听一下,吴家小字辈的老二能不能指住事。老大能干,估计老二也伯间,而且还读了好几年私塾。就想托个人,给打问一下。
到了晚上,这雕就准备背着老三去拾金子,先靠咐老三说:“那地方叫太阳岛,太阳出来前必须离开,不然就叫太阳晒死了。”老三回答:“我知道了。”雕就连夜背着老三,好不容易到了太阳岛。指着堆金子的地场说,那里就是金山,你去拾,我在这里等你。
李显家的几个儿子听到这里,最小的老五就说:“我们家粮食多的是,几个窑都装不下,他要是在我们这里,我们可以给他借一些。”老三问:“这老三的婆娘在阿达哩。”家栋说:“这是古今,现在在那里,我也不知道。”老大就问:“那后来呢?”
一日,孔云海来到道家,主要目的是想领点工钱,顺便给三少爷的管家求个情,把自己的娃关照着点。正好碰见三少爷,就问:“掌柜的,我娃在这混得阿门个样。”三少爷听了就说:“娃娃放羊还成,干重活力气还不够,做啥事情都还细发,娃娃老实着哩。”道永章就顺便把自己的想法,给孔云海说一声。
到种田的时候,老大的婆娘就把种子给煮熟了,用大粪和小灰拌好了,就叫老三拿去种。老三是个马大哈,没有管三七二十一,就种到自己地里了。等到几个月过去了,人家的庄稼都快收了,自家的地里,只有稀稀不拉几根苗,婆娘一看这可要遭年馑了,于是就每天在地里哭个不停。
雕着急得喊了第二声,两口子还舍不得离开这金山,又怕太阳晒死,不得不背起麻袋离开,谁知这装得太多,背起来吃力得走不快。
一时间太阳出来了,雕一看不行,就飞走了。两口子本来就背的太多,走的慢,太阳一晒,根本就走不动了,还互相埋怨个不站点,最后都被太阳晒死了。家栋讲到这里就说:“这个故事就完了。且听下回分解”
谁知这雕又飞来了,同样问了一声,回答和老三的婆娘一模一样。雕也就和对待老三一样,准备背着老大去捡金子。谁知这老大的婆娘死活也要去。雕就说,两个人都去,我背着就吃力,飞得就慢。
老三到了这地方一看,到处都是金子,赶紧捡了几大块子,装进了麻袋,还没有等雕叫,就背着往雕等着的地方跑。太阳还没出来,雕早就背着老三往回飞,天还没有亮就到了家。
雕开始喊第三声,再不赶紧走,太阳就出来了。两口子都快挣死了,还是走不快,半天到不了鵰跟前。就急忙喊着对雕说,快来接一下我们。雕回答说,我只能到这地方,不能越过一寸。
老大两口子哪里管什么快慢,就是飞上三天三夜,只要能到了捡金子的地方就成。于是雕就把该怎么个做法,都给这两口子交代了。到了晚上,就背着两口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飞到了太阳岛。还没有等雕给指路,两口子就看见金山了,直接跑着去捡金子了。
孔云海心里默默地想着,以后这小一点的,再穷也要顽旋(想办法)着让他们念点书。听说吴家小字辈的老大,在李家还弄得不错,李家的掌柜都夸着哩,所以也不能小看这读了私塾的娃娃家。说是娃娃,那是富汉家的说法,按照年岁也不小了,担水垫圈也能指住事,大人拨教着,都可以扶犁驾牲口
话说这从前,有弟兄三个都成了家。老大两口子心瞎还贪婪,老二的婆娘老实,老三的婆娘能干。弟兄三个分家过活,老三家的日子过得好,老二家的平常,老大家穷酸。先后们之间就开始受不得了。
李显听了以后,觉得这个故事,对娃娃们还有点教义,就在外面小声说:“赶紧睡觉。”大家这才知道,李显在外面喊叫,顿时静了下来。随后悄悄地问家栋:“还有吗?”家栋小声回答:“古今是说不完的,现在的事,到了以后,也就成了古今,明晚再说。”
话说这好多事情,知道不等于悟道,悟道不一定做到,做到并不以为就得道。生活在这里的农家人,因地域环境,生活条件的制约,祖祖辈辈,常年累月,除了以六畜为伴,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不停地劳作外,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接受正规的德、体、艺,风雅颂,什么诗、书、易、礼、《春秋》之类的教育,但人们也在费尽心机,凭借天赋的智慧,言传身教着自己的后代们。
且说这里家栋小的时候,备受爷爷奶奶的娇惯,时常吃住在一起不说,到了晚上,还要爷爷奶奶给讲上几个故事,才能安然的入睡,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习惯。每到晚上,都要来个下回分解,才能罢休,否则就要闹腾,老人们也是不厌其烦,力所能及。所以,从小时候开始,脑子里就记住了好多的故事。
弟兄几个异口同声地说:“活该,谁叫他拿那么多。”李显的小儿子就问:“那老二两口子阿门个了。”家栋说:“我当时问过我爷爷,他说不知道,这我也不知道。”大儿子就说:“要是叫上李家咱那二爸去,可能就背回来了。”
家栋接着说。过年的时候,老三用这捡来的金子买了好多粮食,就给老大还了去年借的种子。老大和婆娘觉得奇怪,去年没有收成,哪来的粮食。就假装着关心,问了老三两口子一声。老三的婆娘嘴长,就把所有的经过都说了出来。
这一年老三糊涂,不小心把种子磨成面吃了,到了第二年没法下种,就张口向老大家借一点种子,双倍偿还。老大的婆娘满口答应说,不要紧,到时候我家的种子,拌好了借给你去种就是了。老三也就放心了。
孔云海听了说:“这吴家的老二比老大还小几岁,能指住事吗。”三少爷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让娃娃们料理农事,那肯定不成,就是老汉们,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能成。但娃娃们读过私塾,只要上心点,记账算数,估计不成问题。你有时间的话,给打问一哈,要是愿意来的话,可以试一下看。”
老三问:“你怎么不去捡点呢?”雕回答说:“金子太可爱,我见了金子就飞不动了,我的好多兄弟姊妹,亲戚朋友们,都被太阳晒死了。”
一天,一只鵰飞到老三的婆娘跟前,就问,你为啥天天哭个不停,老三的婆娘就说,你看这庄稼,十亩地里一苗谷,有了不嫌稠,没有不嫌稀。大人娃娃要饿死的,所以我恓惶的在哭。
李显在外面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嘴里念叨着说:“要是你二爸去,早就被太阳晒死了。”
从此,李显就对家栋格外放心。不论分内分外,大小事务就交给这两个小管家去料理,甚至到了指挥大管家的地步,暂且不提。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