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长安笑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上新庄道家的三少爷,河湾里的李显等,听到吴老爷病了,顾及祖上交往的情分,也都来看望。这动静一大,建廓子的好多人,也就知道了老五从兵营逃回来的事。其他人知道不在话下,那梁保长听到消息,可就要来替官兵操心,又不知要生出多少事来。
时间已到黄昏,大路口的人们,有的还在地里做活,老远隐隐约约看见这穿军装的人,骑马赶骡子,以为是抓兵的又来了,吓得到处躲藏。谁也没有看清楚,那可是吴家的老五,不大一会功夫,老五就到了苏家梁。离家还有几里路,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老五这就放下心了。
起初只好让和其他新兵一起打上裹腿,列队训操,练枪舞刀,空手格斗等。后来长官们一看,觉得确实不是打仗的料,经官员们商定,干脆让喂马养骡子去,也是个合适的安排。
老五回来的事,家族众人及亲戚们知道了,附近庄上的大家小户也听到了,都登门来看望。只有这吴老爷整日愁眉不展,唯恐官兵再来追究,那可就是要命的事,惆怅得饭都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没过多日就病倒了。
老五长时间没有骑骡子了,这骑的时间一长,尻槽子还有点招架不住,正好跑到一个没有人烟的沟里,一看有一股清水细流,就停了下来,顺便把骡子饮一下。两岸山坡,杂草茂密,也让骡子吃点野草。
家栋听见有人在叫门,开了门一看,原来是老大回来了。家栋随口就问:“大大,你昨晚上跑到哪里做啥去了?我们都找了大半夜,不见你的影子。”吴老大瞪了家栋一眼,不做任何回答,只是娃娃们不要多嘴,便满脸羞涩进了屋。
老大听了满口应承说:“等着官兵没有动静了,就给私塾先生说一声,让精心给老五教些学问。”
不知是骡子吃饱喝足要赶路,还是骡子不愿让主人在此久留,开始叫唤起来,一时把老五给惊醒了。睁眼一看,时辰约莫到了干粮回,连忙起身,骑上另一匹骡子继续赶路。
当下是人困马乏,老五本想到店铺去找老三,吃喝点再走,又怕被当地官兵发现,不敢前往,只好忍着劲往家赶。天还没有黑,就过了店子街到了吊坡,直奔大路口而来。
山路上崎岖不平,爬高下低,骑着骡子赶路,还不如自己走起来轻松,便从骡子背上下来,要拉着骡子走。谁知这自家的骡子,缰绳还没有缠起,一个蹦子就蹩了,另一个也紧跟其后。老五怕这骡子惊诧了,一不小心又跑回兵营,那才是做了个脱裤子放屁的事。便拔腿就追,还没有追上。一看这骡子沿着回家路而去,也就不再追了,自己只好往回家跑。
说起这老五喂养牲口,那可是个行家,人家老早就知道“马无夜草不肥”的道理。每到夜里,给骡马添草至少三四次,把这兵营几十匹骡马,喂得是膘肥毛顺。长官知道后,大加赞赏,督查的官员们断定,这样个弱势人,干活倒是勤快,显得老实巴焦,估计不会弄出什么麻达,真是唯才是用,也就不再严加管制。
谁知那骡子以为主人要回兵营,便沿着来路方向直奔。已奔回好几里路,老五才辨清了方向,连忙勒住缰绳,让骡子调头。这骡子死活不听使唤,抽了几鞭子,还是原地转圈子,就是不按老五的意思往前走。
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了,自己也顺便停下来歇一口气。便手里托着缰绳,躺在草滩地上歇息一会。这一不小心,就迷瞪过去了。
便回梁门神说:“你只管抓兵的事,不要多管闲事,从兵营回来,不管是撵回来,还是逃回来的,那是兵营管的事,不是你**的心,不要当海水里长大的官--管求了个宽
吴老爷听见喊跑的声音,估计抓兵的又来了,出门去看,老大早已不见踪影。只见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在自家牲口圈门前转来转去,怀疑是不是狼,还不敢上前辨认。又回到院里闩上门,叫小的们赶紧跑的跑,藏的藏,自己带着大孙子家栋再出门来辨认一番。
骡子先回到家门口,嘶叫了几声,吴老大出门看时,黑摸咕咚好像是两个牲口,也看不清有没有人。吴老大当下就惊慌失措,只是朝院子里喊了两个字---跑啊,自己先拔腿就跑了。
老太太一听,就知道是老五的声音,连忙问:“是老五吗?”老五回说:“我是、是老五。”老爷一听,又惊又喜,让赶紧到屋里再说。老五先问骡子回来没有。家栋指着驴圈的门说:“哪不就是吗。”老五连忙过去把两个骡子拴好,还给添了些草,才进了院门。
一日就来到官府说了这事,几个官员们听了,哪里顾得这些事。大家在议论,这年头,五王八侯都给当地官方下任务,让征集兵员。都不知道征集的兵员,是去打谁的。
孙子家栋连忙上前扶起奶奶。嘴里喊着说:“不要怕,要真是抓兵的来了,我去就是了。”话音刚落,只听身后有人在结结巴巴地说:“哈、哈、哈我、我、回、回来了。”
老太太在屋里耐心地听着,外面没有动静,就有点放心不下,就拄着拐出门来看。嘴里喊道:“人呢!”老爷耳背,错听成“人来了”,以为是抓兵的人来了,一时惊诧得不轻,转身就喊了一声:“是红骡子,跑啊!”这一喊,反而把老太太吓了一跳,不小心拐倒在地上了。
老爷躺在炕上,听见老大回来了,就叫到跟前说:“老五在你们弟兄们之中,是最有本事的。你看,人家都能从兵营里逃出来,又能从几百里路上跑回家,还赚了一匹骡子。以后如果没有其他情况,无论如何也要供给他去念点书。”
老五顾不得其它,拉着骡子来到门口,半夜三更,值班的正在打盹,迷迷糊糊半睁眼睛一看,原来是饲养员赶着两个骡子,也就没有留神。老五顺利地出了围栏大门。再往前走了一段路,估计守门的不再注意了。老五翻身骑到骡子背上,信马由缰,离开了兵营。
老五本来就是口吃,到了兵营以后,自是沉默寡言,每天除了精心喂好这些骡马,其他的事一概不去关顾,可以称得上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但心里始终在琢磨着如何逃跑的事,时时在寻找机会。
吴老爷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好些银两,塞进保长口袋,赶紧叫家人准备好吃好喝不说,好话连天,费了好大功夫,才把那保长给打发了。
一日夜里,除了守门的,其他官们兵正在酣睡梦幻之中,老五起来给骡马添草。背着一背篼草料,进到这黑摸咕咚的马圈里,将草料倒进槽里,沿着马槽往匀称拨搅了一阵。当拨到自家那个骡子旁边的时候,这骡子不在槽里吃草,而是用头和脖子,不停地在老五身上蹭来蹭去。
人常说老马识途,那都是前人的经验,这话一点不假。当年李皮匠的孙子李老大,就是靠骡子认得路,才捡了一条命。如今这吴家的骡子,到兵营已好长时间,还认得回家的路。根本用不着老五去操心,驮着老五就飞奔开了。谁知那另一匹骡子,紧随其后是穷追不舍。奔至天亮,估计着差不多到了渭水源头。
梁保长走了,吴老爷就预料到,肯定要坏事的。心里不知有多少的纠结,无奈地折磨着自己。
老五实在无法,还不敢在这里磨叽。也顾不得自家骡子的辛苦了,便又换骑在自家的骡子背上。这自家的骡子,那可真理解主人的意图,驮着主人,两匹骡子一前一后,就沿着回家的路奔了起来,约莫晌午会就到了内官地方。
老五从兵营逃回来了,家里其他人都很高兴。只有这吴老爷心事重重,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一早,老大提心吊胆地在家门口窥探了好一阵,才知道原来是老五回来了,就喊着叫人开门。
且说这吴家老五,被抓去服兵役的事,还真是叫吴老三给断准了一大半。被抓到了军营以后,教官先对新兵挨个再仔细目测,一看老五这身扮,身高不过五尺,真是像武大郎一般,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但又不好得罪抓兵的官员,加上眼下兵员短缺,也就没再挑剔。
却说这梁保长,名叫梁新怀,当地人背地里叫梁门神。知道了吴家老五从兵营回来的事,心里总是在犯疑心,时下抓兵都抓不上,还有撵回来的说法,自己要到官府去问个究竟。
说抓兵来了吗,怎么又不见人影,难道他们藏在暗处。要么是自己没有看清,是别人家的牲口,透圈了跑到这里。再上前仔细看看,确认是一个自己家的骡子无疑,另外一个骡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点隔隐,难道是鬼不成。人说这鬼没有影子,看得见摸不着,自己摸摸试试,便上前伸手一摸,这骡子也会意地用嘴吻了老爷半天。
大家虚惊一场,回到屋里,老爷先叫人把老大喊回来,喊了半天不见回应,就不再找了。家中众人都急于知道,老五是怎么回来的。但这老五一急,吞吞吐吐半天,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说出来。老爷就叫其他人都去睡觉,自己单独问了老五的情况,就各自歇息,一夜无话。
一日,梁保长就来到吴家,说是来看望吴老爷,先是问寒问暖,说长道短,随后还问了老五是如何回来的。吴老爷随即搪塞说:“他太懦弱,根本不是当兵的材料,人家兵营不要了,把他撵回来的。”
时间一长,老五在兵营,出进自由,恰如无人之境。不但督查官员放心,就连那骡马见了老五,都亲热地摇头摆尾。
家栋人小眼亮,一看是两个骡子,一个自家的,另一个不知是谁家的。老爷听说便上前看了一眼,模模糊糊好像是自家的骡子,心下顿时泛起嘀咕。这骡子和老五一起被抓走好长时间了,怎么又跑回来了。
老五觉得奇怪,心想是不是想让我骑着它回家去。又仔细一想,这回家的路都不知道,就是逃出去,往哪里走才合适,要是逃不出去,一旦被再抓回来,那可就被打个半死。但这逃跑的念头一起,加上这骡子总在提示自己,心中便是惊恐不安,想来这黑天半夜的,干脆豁出去算了,便从橛上解开这骡子缰绳。
俗话说,一个橛上栓不了两个老叫驴,这一个橛上可拴着两匹骡子,谁知一不小心两匹骡子都解开了。老五拉着自家的骡子,走出马圈。谁知被解开的另一匹骡子一看,主人拉着同伴出了门,估计可能有小灶,就紧跟在后面出了圈门。
] 上新庄道家的三少爷,河湾里的李显等,听到吴老爷病了,顾及祖上交往的情分,也都来看望。这动静一大,建廓子的好多人,也就知道了老五从兵营逃回来的事。其他人知道不在话下,那梁保长听到消息,可就要来替官兵操心,又不知要生出多少事来。
时间已到黄昏,大路口的人们,有的还在地里做活,老远隐隐约约看见这穿军装的人,骑马赶骡子,以为是抓兵的又来了,吓得到处躲藏。谁也没有看清楚,那可是吴家的老五,不大一会功夫,老五就到了苏家梁。离家还有几里路,天色已完全黑了下来,老五这就放下心了。
起初只好让和其他新兵一起打上裹腿,列队训操,练枪舞刀,空手格斗等。后来长官们一看,觉得确实不是打仗的料,经官员们商定,干脆让喂马养骡子去,也是个合适的安排。
老五回来的事,家族众人及亲戚们知道了,附近庄上的大家小户也听到了,都登门来看望。只有这吴老爷整日愁眉不展,唯恐官兵再来追究,那可就是要命的事,惆怅得饭都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没过多日就病倒了。
老五长时间没有骑骡子了,这骑的时间一长,尻槽子还有点招架不住,正好跑到一个没有人烟的沟里,一看有一股清水细流,就停了下来,顺便把骡子饮一下。两岸山坡,杂草茂密,也让骡子吃点野草。
家栋听见有人在叫门,开了门一看,原来是老大回来了。家栋随口就问:“大大,你昨晚上跑到哪里做啥去了?我们都找了大半夜,不见你的影子。”吴老大瞪了家栋一眼,不做任何回答,只是娃娃们不要多嘴,便满脸羞涩进了屋。
老大听了满口应承说:“等着官兵没有动静了,就给私塾先生说一声,让精心给老五教些学问。”
不知是骡子吃饱喝足要赶路,还是骡子不愿让主人在此久留,开始叫唤起来,一时把老五给惊醒了。睁眼一看,时辰约莫到了干粮回,连忙起身,骑上另一匹骡子继续赶路。
当下是人困马乏,老五本想到店铺去找老三,吃喝点再走,又怕被当地官兵发现,不敢前往,只好忍着劲往家赶。天还没有黑,就过了店子街到了吊坡,直奔大路口而来。
山路上崎岖不平,爬高下低,骑着骡子赶路,还不如自己走起来轻松,便从骡子背上下来,要拉着骡子走。谁知这自家的骡子,缰绳还没有缠起,一个蹦子就蹩了,另一个也紧跟其后。老五怕这骡子惊诧了,一不小心又跑回兵营,那才是做了个脱裤子放屁的事。便拔腿就追,还没有追上。一看这骡子沿着回家路而去,也就不再追了,自己只好往回家跑。
说起这老五喂养牲口,那可是个行家,人家老早就知道“马无夜草不肥”的道理。每到夜里,给骡马添草至少三四次,把这兵营几十匹骡马,喂得是膘肥毛顺。长官知道后,大加赞赏,督查的官员们断定,这样个弱势人,干活倒是勤快,显得老实巴焦,估计不会弄出什么麻达,真是唯才是用,也就不再严加管制。
谁知那骡子以为主人要回兵营,便沿着来路方向直奔。已奔回好几里路,老五才辨清了方向,连忙勒住缰绳,让骡子调头。这骡子死活不听使唤,抽了几鞭子,还是原地转圈子,就是不按老五的意思往前走。
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了,自己也顺便停下来歇一口气。便手里托着缰绳,躺在草滩地上歇息一会。这一不小心,就迷瞪过去了。
便回梁门神说:“你只管抓兵的事,不要多管闲事,从兵营回来,不管是撵回来,还是逃回来的,那是兵营管的事,不是你**的心,不要当海水里长大的官--管求了个宽
吴老爷听见喊跑的声音,估计抓兵的又来了,出门去看,老大早已不见踪影。只见两个黑乎乎的东西,在自家牲口圈门前转来转去,怀疑是不是狼,还不敢上前辨认。又回到院里闩上门,叫小的们赶紧跑的跑,藏的藏,自己带着大孙子家栋再出门来辨认一番。
骡子先回到家门口,嘶叫了几声,吴老大出门看时,黑摸咕咚好像是两个牲口,也看不清有没有人。吴老大当下就惊慌失措,只是朝院子里喊了两个字---跑啊,自己先拔腿就跑了。
老太太一听,就知道是老五的声音,连忙问:“是老五吗?”老五回说:“我是、是老五。”老爷一听,又惊又喜,让赶紧到屋里再说。老五先问骡子回来没有。家栋指着驴圈的门说:“哪不就是吗。”老五连忙过去把两个骡子拴好,还给添了些草,才进了院门。
一日就来到官府说了这事,几个官员们听了,哪里顾得这些事。大家在议论,这年头,五王八侯都给当地官方下任务,让征集兵员。都不知道征集的兵员,是去打谁的。
孙子家栋连忙上前扶起奶奶。嘴里喊着说:“不要怕,要真是抓兵的来了,我去就是了。”话音刚落,只听身后有人在结结巴巴地说:“哈、哈、哈我、我、回、回来了。”
老太太在屋里耐心地听着,外面没有动静,就有点放心不下,就拄着拐出门来看。嘴里喊道:“人呢!”老爷耳背,错听成“人来了”,以为是抓兵的人来了,一时惊诧得不轻,转身就喊了一声:“是红骡子,跑啊!”这一喊,反而把老太太吓了一跳,不小心拐倒在地上了。
老爷躺在炕上,听见老大回来了,就叫到跟前说:“老五在你们弟兄们之中,是最有本事的。你看,人家都能从兵营里逃出来,又能从几百里路上跑回家,还赚了一匹骡子。以后如果没有其他情况,无论如何也要供给他去念点书。”
老五顾不得其它,拉着骡子来到门口,半夜三更,值班的正在打盹,迷迷糊糊半睁眼睛一看,原来是饲养员赶着两个骡子,也就没有留神。老五顺利地出了围栏大门。再往前走了一段路,估计守门的不再注意了。老五翻身骑到骡子背上,信马由缰,离开了兵营。
老五本来就是口吃,到了兵营以后,自是沉默寡言,每天除了精心喂好这些骡马,其他的事一概不去关顾,可以称得上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但心里始终在琢磨着如何逃跑的事,时时在寻找机会。
吴老爷一边说着,一边拿出好些银两,塞进保长口袋,赶紧叫家人准备好吃好喝不说,好话连天,费了好大功夫,才把那保长给打发了。
一日夜里,除了守门的,其他官们兵正在酣睡梦幻之中,老五起来给骡马添草。背着一背篼草料,进到这黑摸咕咚的马圈里,将草料倒进槽里,沿着马槽往匀称拨搅了一阵。当拨到自家那个骡子旁边的时候,这骡子不在槽里吃草,而是用头和脖子,不停地在老五身上蹭来蹭去。
人常说老马识途,那都是前人的经验,这话一点不假。当年李皮匠的孙子李老大,就是靠骡子认得路,才捡了一条命。如今这吴家的骡子,到兵营已好长时间,还认得回家的路。根本用不着老五去操心,驮着老五就飞奔开了。谁知那另一匹骡子,紧随其后是穷追不舍。奔至天亮,估计着差不多到了渭水源头。
梁保长走了,吴老爷就预料到,肯定要坏事的。心里不知有多少的纠结,无奈地折磨着自己。
老五实在无法,还不敢在这里磨叽。也顾不得自家骡子的辛苦了,便又换骑在自家的骡子背上。这自家的骡子,那可真理解主人的意图,驮着主人,两匹骡子一前一后,就沿着回家的路奔了起来,约莫晌午会就到了内官地方。
老五从兵营逃回来了,家里其他人都很高兴。只有这吴老爷心事重重,一夜都没有睡着。第二天一早,老大提心吊胆地在家门口窥探了好一阵,才知道原来是老五回来了,就喊着叫人开门。
且说这吴家老五,被抓去服兵役的事,还真是叫吴老三给断准了一大半。被抓到了军营以后,教官先对新兵挨个再仔细目测,一看老五这身扮,身高不过五尺,真是像武大郎一般,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但又不好得罪抓兵的官员,加上眼下兵员短缺,也就没再挑剔。
却说这梁保长,名叫梁新怀,当地人背地里叫梁门神。知道了吴家老五从兵营回来的事,心里总是在犯疑心,时下抓兵都抓不上,还有撵回来的说法,自己要到官府去问个究竟。
说抓兵来了吗,怎么又不见人影,难道他们藏在暗处。要么是自己没有看清,是别人家的牲口,透圈了跑到这里。再上前仔细看看,确认是一个自己家的骡子无疑,另外一个骡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点隔隐,难道是鬼不成。人说这鬼没有影子,看得见摸不着,自己摸摸试试,便上前伸手一摸,这骡子也会意地用嘴吻了老爷半天。
大家虚惊一场,回到屋里,老爷先叫人把老大喊回来,喊了半天不见回应,就不再找了。家中众人都急于知道,老五是怎么回来的。但这老五一急,吞吞吐吐半天,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说出来。老爷就叫其他人都去睡觉,自己单独问了老五的情况,就各自歇息,一夜无话。
一日,梁保长就来到吴家,说是来看望吴老爷,先是问寒问暖,说长道短,随后还问了老五是如何回来的。吴老爷随即搪塞说:“他太懦弱,根本不是当兵的材料,人家兵营不要了,把他撵回来的。”
时间一长,老五在兵营,出进自由,恰如无人之境。不但督查官员放心,就连那骡马见了老五,都亲热地摇头摆尾。
家栋人小眼亮,一看是两个骡子,一个自家的,另一个不知是谁家的。老爷听说便上前看了一眼,模模糊糊好像是自家的骡子,心下顿时泛起嘀咕。这骡子和老五一起被抓走好长时间了,怎么又跑回来了。
老五觉得奇怪,心想是不是想让我骑着它回家去。又仔细一想,这回家的路都不知道,就是逃出去,往哪里走才合适,要是逃不出去,一旦被再抓回来,那可就被打个半死。但这逃跑的念头一起,加上这骡子总在提示自己,心中便是惊恐不安,想来这黑天半夜的,干脆豁出去算了,便从橛上解开这骡子缰绳。
俗话说,一个橛上栓不了两个老叫驴,这一个橛上可拴着两匹骡子,谁知一不小心两匹骡子都解开了。老五拉着自家的骡子,走出马圈。谁知被解开的另一匹骡子一看,主人拉着同伴出了门,估计可能有小灶,就紧跟在后面出了圈门。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