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长安笑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这人类自身在生存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在适从天时地利,躲避天灾人祸,与万物生灵争相生存的过程中,凭借老天爷造化,天生五官灵动,五音俱全,四肢灵巧,思维发达,智慧超群,逐渐悟出了只有合作互助,穷通思变,才是生存的诀窍。这先天得道,就开始发明创造,制造使用工具,约定语言,造作文字,这就成了主宰大地的主人。
这地方虽说是不毛之地,有眼力的人经过堪舆认为,只要老天风调雨顺,水土和谐,人间世道太平无事,便会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物生灵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还算个农家安居乐业之场所。这里的水土不仅养活这里的人,还能养活陪伴人们一起劳作的五牲六畜,还有不少野生动物与人共存生生不息。杂草野花遍地都是,甚至无意之中成了先生的林丹妙药,能治愈许多疑难杂症。所以就有身强力壮、或是在外闯荡的,合伙搭档在这里拓荒。后来有沾亲带故的,互相之间托扯,五杂六姓从远路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世代谋生。
这里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华夏大地上一个犄角旮旯,陇右黄土高原西部的偏僻一隅,那是关川河的一条支流沟脑。这地方黄土沉积,沟壑纵横,一道深沟自西向东,两岸的山坡冲沟切割,犬牙交错。很久以前,在南坡的一块地坪上,不知道是何方人士,筑起一个八尺来高,四丈见方的土墙小院。小院里建了三间房舍,房舍正中安置有一尊坐东朝西的神像。个头不大,盘脚垂手蹲坐,不过五尺来高,虽为泥塑,杂丹间粉图面,却庄严肃穆,名号白马爷神仙。
天地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传说天地分形以后,天地人可谓世上三才并道。所有大道都由上天各路神仙行事,五行生克,力求平衡。九州大地彰显厚德,以承载万物生灵。万物生灵各尽其能,自适水土,选择生存方式。
致若天道不畅,地道不通,灾祸连绵,致使人们利益争分,相互之间开始犯起纠葛,旧恨新仇死灰复燃,亲疏远近邻里之间人道将不如愿。东家长,西家短,拨弄是非的一些小道传言,或者是家族及个人之间的褒贬之说,星星点点随之出现。张三家的子孙刁顽不轨,偷鸡摸狗,好事生非。李四家的祖辈赌博抽烟,家规缺失,人丁不旺,懒惰
早期人类没有的发达的语言体系,更没有统一完整的文字记载。能印证人类生存的文字记载,文物遗址等等,大部分都与人类生息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就使得后来人研究人类起源,山川地理变迁,时代更迭的时候,不得不依靠许许多多的猜想和推断,除了文物遗址、文字记载,民间传说等考证外,更远一点的历史,就不得不依附于神话传说了。歇马店这地方,更是不在话下,能印证这地方早期人们生存情境的,只能通过传说,浮皮潦草地去了解,一切真实的感受,只有当事者自己知道。遗憾的只是这人生来命数有限,没有办法现身诉说苦衷。
到了稍微太平的年代,这块土地被好多路人相中,便贸然拓荒,在这里燃起了人间烟火,后来随着人们对这块土地的不断耕作,觉得这里的土地,只要老天逢时降雨,还是个养活人的地方。便有人拖家带口,逐渐迁徙,来到这里谋生。这神仙便成了这里人们供奉的尊神,由此而引发一段不为人知,但也值得让这里的后人们追忆的故事。
至于个人之间交往,相互关系远近,那就是君向君来臣向臣,姑姑子向的是出家人。嗜好相投者近,嗜好不同者远。所有这些,就是人们在长期地相互交道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区分良民与刁民的标准,不论左邻右舍,相互之间约定俗成,男女老少,人人皆知。良民到处都是,刁民无处不有。所断所论,老实厚道,诚实守信,还是刁顽野蛮,奸诈凶险。随着时光流逝,均属过往云烟。
万物生灵,种类繁杂,其他物类生灵不在话下。物以聚类,人以群分,生灵各需所求,万物各得其所。只说这生灵之类,都在为生存争夺资源,各有生存之道。有的单打独斗,自由生存,有的则互助互利,群策群力。谁来主宰这苍茫大地,那就要看本事了。
古人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时逢老天开恩,风调雨顺,土地厚德,养育万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的辛劳苦作,获得了预期的收成。土窑茅屋,栖身之地。粗布旧衣,御寒遮羞。粗茶淡饭,饱充饥肠。利无所夺,名无所争。家家安居乐业,人人欢天喜地。就连那些所谓难解人意的畜生都显得喜气洋洋,乐和个不停。这样的情景,既是粗狂之人,刁顽之徒,也知晓和睦相处的道理,懂得礼贤下士的规矩,相互之间显得彬彬有礼,陈恩旧怨暂时抛之脑后,是非之争一笔勾销。
浩天弘广为万物兴旺,厚地博大为生灵所为。玉皇大帝听了地上各路神仙的禀告,知道天上各路神仙没有尽职尽责,风雨雷电诸神仙任性行事,要么是光打雷不下雨,或者冰雹涝灾。阴曹地府的鬼使们,也乱作为,不守规矩,滥收无辜,使得人间怨声载道。玉皇大帝决心整治上界天神,让他们遵守天规。这些情况本应是顺风耳,千里眼,长脚干的职责,就准备先从消息官开刀,让这三个神仙下凡,了解万物生灵对天道的期盼。耳闻目睹人间的的言行,体验人间的七情六欲。三位神仙便从天而降,来到了人间。
最初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家居住,也没有确凿证据,无法断言。只能依据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破窑旧洞等遗迹,还有这小地名等去推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语言差异明显,地方方言极为浓厚,世代稍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浓厚的北方口音,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完全改变也需要时间。这些语言差异,给有兴趣溯源寻踪的人们提供了参考依据。由此判定,这里的人早先是因多种因素,从祖厉河、渭河、白水江、宛川河、洮河一带迁徙而来。
要动心思把这地方的农家琐事,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既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只因眼高手低,学术浅显,也只不过粗制滥造,胡乱嚼牙叉骨的事。因此有言在先:
至于是刁民还是良民,并没有准确的衡量尺码。只能人以群分,物以聚类。认为是良民,则尊称炎黄子孙,遇到刁民就叫炎黄次怂。这就是人们闲谈之间的判词。按地方而论,这地方人的谚语是:“人出地方鱼出水,阎王爷门前都是鬼。”再按家族而断,龙神龙来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黄家一门子人好,李家一门子人恶,王家一门子人坏等等,人们相互之间往来,心里都有一本账。
原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歇马店这地方,山昴林立,沟壑纵横。不知何朝某代,更不晓那代何年,万物生灵陆续迁徙到这里栖身,炎黄子孙们开始在这里点燃了人间烟火。这块土地上随之有了人类活动。万物生灵的出现,将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好多奇迹,也留下了好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趣闻轶事。
半土半洋拼辞章,半真半假存夸张,半情半意述过往,半朦半猜道端详。
好多人都猜测,这神仙也不会有多大来头,有来头的大神仙,不可能长期窝在这荒无人烟的偏僻山沟里,孤独据守一座土篱瓦舍,常年少见烟火,只是南来北往的过路人,偶尔敬奉一下罢了。但无论如何,它绝对不是毛鬼神,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位神仙,这院落房舍自古留名叫白马庙。为路人竖起了地标,这荒芜之地才有了个名头。自古以来,不论南来北往的将帅兵卒,还是东奔西走的商人游客,人们都要在这地方饮马歇脚,休整一下,因取名叫歇马店。
半醉半醒苦思量,半神半鬼造荒唐。半推半演说人事,半哭半笑侃家常。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地方若号称穷山恶水,还不确切,若归为山穷水尽,倒是名副其实。自有人烟以来,这里到底出了多少刁民,没有谁人专门去做个确切计数,也没有任何可靠证据可考。长期以来,按照世代遗留的祖训规矩,处理人际关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用来衡量人们德行的好坏,判断事物的是与非,分辨人们行为的对与错,能力的高下。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世代祖辈,能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生存条件,顺应天时地利,吃苦耐劳,改造穷山,净化恶水,教化子孙,驯服六畜等等,这应该确认无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谁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诚实守信,相互依存,必定是前辈们的首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落脚扎根的基础。
半古半今农家事,半苦半乐尽恓惶。半睁冷眼望迷茫,半开阔口论短长。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论是天上的刮风下雨,冷热寒暑,地上的飞禽走兽,万物生灵夺食,地下的山崩地裂,还是人间的战乱纷争,勾心斗角事,自身的呆瓜傻愣,各种疾病夺命等等,只要是遇上不如人愿,或是倒霉背善,无可奈何的事,都要跑到这庙里来,向神仙求情许愿,祈求神仙保佑。
谈及这弹丸之地上的古往今来,不过是农耕人家与六畜相伴,五牲共处,与黄土打交道,年复一年辛勤耕作,期得五谷粮食的平常小事,够不上大雅之堂,更谈不上其他用场。道古论今,同样经历的是斗转星移,日出日落,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考究史纪,寻不到半个文字,也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考究的文物古迹,仅能佐证这地方山川地理变迁,人文历史沿革的一些物证,无主墓葬,还有几座古庙,以及几个守庙的神仙,早已被这里的后生们当作牛鬼蛇神,横扫得一干二净了。能够见证这里过去人们生存生活,自然环境变化历程的,只有祖祖辈辈通过传说,留下了只言片语。
这神仙虽说不大,那可是默默无闻地履行天职。时常到天上去言事,向天老爷奏报人间的愿情,埋怨天上诸神仙不尽职责还乱作为。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不该下雨的时候还雷暴不断,甚至还下冷子。三年两旱,天灾不断,使这里的人们吃尽了苦头,只求天老爷慧眼明察,却给人间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古人已逝,人去窑空,烟消云散,没有留下多少物质财富。费神思量,仔细深究,遗留的精神财富尚存,看不见摸不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以垂训后昆,荫佑子孙。任凭后人品味,随意追溯评说。
] 这人类自身在生存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曲折。在适从天时地利,躲避天灾人祸,与万物生灵争相生存的过程中,凭借老天爷造化,天生五官灵动,五音俱全,四肢灵巧,思维发达,智慧超群,逐渐悟出了只有合作互助,穷通思变,才是生存的诀窍。这先天得道,就开始发明创造,制造使用工具,约定语言,造作文字,这就成了主宰大地的主人。
这地方虽说是不毛之地,有眼力的人经过堪舆认为,只要老天风调雨顺,水土和谐,人间世道太平无事,便会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物生灵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还算个农家安居乐业之场所。这里的水土不仅养活这里的人,还能养活陪伴人们一起劳作的五牲六畜,还有不少野生动物与人共存生生不息。杂草野花遍地都是,甚至无意之中成了先生的林丹妙药,能治愈许多疑难杂症。所以就有身强力壮、或是在外闯荡的,合伙搭档在这里拓荒。后来有沾亲带故的,互相之间托扯,五杂六姓从远路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世代谋生。
这里要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华夏大地上一个犄角旮旯,陇右黄土高原西部的偏僻一隅,那是关川河的一条支流沟脑。这地方黄土沉积,沟壑纵横,一道深沟自西向东,两岸的山坡冲沟切割,犬牙交错。很久以前,在南坡的一块地坪上,不知道是何方人士,筑起一个八尺来高,四丈见方的土墙小院。小院里建了三间房舍,房舍正中安置有一尊坐东朝西的神像。个头不大,盘脚垂手蹲坐,不过五尺来高,虽为泥塑,杂丹间粉图面,却庄严肃穆,名号白马爷神仙。
天地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传说天地分形以后,天地人可谓世上三才并道。所有大道都由上天各路神仙行事,五行生克,力求平衡。九州大地彰显厚德,以承载万物生灵。万物生灵各尽其能,自适水土,选择生存方式。
致若天道不畅,地道不通,灾祸连绵,致使人们利益争分,相互之间开始犯起纠葛,旧恨新仇死灰复燃,亲疏远近邻里之间人道将不如愿。东家长,西家短,拨弄是非的一些小道传言,或者是家族及个人之间的褒贬之说,星星点点随之出现。张三家的子孙刁顽不轨,偷鸡摸狗,好事生非。李四家的祖辈赌博抽烟,家规缺失,人丁不旺,懒惰
早期人类没有的发达的语言体系,更没有统一完整的文字记载。能印证人类生存的文字记载,文物遗址等等,大部分都与人类生息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就使得后来人研究人类起源,山川地理变迁,时代更迭的时候,不得不依靠许许多多的猜想和推断,除了文物遗址、文字记载,民间传说等考证外,更远一点的历史,就不得不依附于神话传说了。歇马店这地方,更是不在话下,能印证这地方早期人们生存情境的,只能通过传说,浮皮潦草地去了解,一切真实的感受,只有当事者自己知道。遗憾的只是这人生来命数有限,没有办法现身诉说苦衷。
到了稍微太平的年代,这块土地被好多路人相中,便贸然拓荒,在这里燃起了人间烟火,后来随着人们对这块土地的不断耕作,觉得这里的土地,只要老天逢时降雨,还是个养活人的地方。便有人拖家带口,逐渐迁徙,来到这里谋生。这神仙便成了这里人们供奉的尊神,由此而引发一段不为人知,但也值得让这里的后人们追忆的故事。
至于个人之间交往,相互关系远近,那就是君向君来臣向臣,姑姑子向的是出家人。嗜好相投者近,嗜好不同者远。所有这些,就是人们在长期地相互交道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区分良民与刁民的标准,不论左邻右舍,相互之间约定俗成,男女老少,人人皆知。良民到处都是,刁民无处不有。所断所论,老实厚道,诚实守信,还是刁顽野蛮,奸诈凶险。随着时光流逝,均属过往云烟。
万物生灵,种类繁杂,其他物类生灵不在话下。物以聚类,人以群分,生灵各需所求,万物各得其所。只说这生灵之类,都在为生存争夺资源,各有生存之道。有的单打独斗,自由生存,有的则互助互利,群策群力。谁来主宰这苍茫大地,那就要看本事了。
古人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时逢老天开恩,风调雨顺,土地厚德,养育万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一年四季的辛劳苦作,获得了预期的收成。土窑茅屋,栖身之地。粗布旧衣,御寒遮羞。粗茶淡饭,饱充饥肠。利无所夺,名无所争。家家安居乐业,人人欢天喜地。就连那些所谓难解人意的畜生都显得喜气洋洋,乐和个不停。这样的情景,既是粗狂之人,刁顽之徒,也知晓和睦相处的道理,懂得礼贤下士的规矩,相互之间显得彬彬有礼,陈恩旧怨暂时抛之脑后,是非之争一笔勾销。
浩天弘广为万物兴旺,厚地博大为生灵所为。玉皇大帝听了地上各路神仙的禀告,知道天上各路神仙没有尽职尽责,风雨雷电诸神仙任性行事,要么是光打雷不下雨,或者冰雹涝灾。阴曹地府的鬼使们,也乱作为,不守规矩,滥收无辜,使得人间怨声载道。玉皇大帝决心整治上界天神,让他们遵守天规。这些情况本应是顺风耳,千里眼,长脚干的职责,就准备先从消息官开刀,让这三个神仙下凡,了解万物生灵对天道的期盼。耳闻目睹人间的的言行,体验人间的七情六欲。三位神仙便从天而降,来到了人间。
最初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家居住,也没有确凿证据,无法断言。只能依据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破窑旧洞等遗迹,还有这小地名等去推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语言差异明显,地方方言极为浓厚,世代稍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浓厚的北方口音,形成的过程是漫长的,完全改变也需要时间。这些语言差异,给有兴趣溯源寻踪的人们提供了参考依据。由此判定,这里的人早先是因多种因素,从祖厉河、渭河、白水江、宛川河、洮河一带迁徙而来。
要动心思把这地方的农家琐事,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既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只因眼高手低,学术浅显,也只不过粗制滥造,胡乱嚼牙叉骨的事。因此有言在先:
至于是刁民还是良民,并没有准确的衡量尺码。只能人以群分,物以聚类。认为是良民,则尊称炎黄子孙,遇到刁民就叫炎黄次怂。这就是人们闲谈之间的判词。按地方而论,这地方人的谚语是:“人出地方鱼出水,阎王爷门前都是鬼。”再按家族而断,龙神龙来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黄家一门子人好,李家一门子人恶,王家一门子人坏等等,人们相互之间往来,心里都有一本账。
原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歇马店这地方,山昴林立,沟壑纵横。不知何朝某代,更不晓那代何年,万物生灵陆续迁徙到这里栖身,炎黄子孙们开始在这里点燃了人间烟火。这块土地上随之有了人类活动。万物生灵的出现,将在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好多奇迹,也留下了好多说不完道不尽的趣闻轶事。
半土半洋拼辞章,半真半假存夸张,半情半意述过往,半朦半猜道端详。
好多人都猜测,这神仙也不会有多大来头,有来头的大神仙,不可能长期窝在这荒无人烟的偏僻山沟里,孤独据守一座土篱瓦舍,常年少见烟火,只是南来北往的过路人,偶尔敬奉一下罢了。但无论如何,它绝对不是毛鬼神,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位神仙,这院落房舍自古留名叫白马庙。为路人竖起了地标,这荒芜之地才有了个名头。自古以来,不论南来北往的将帅兵卒,还是东奔西走的商人游客,人们都要在这地方饮马歇脚,休整一下,因取名叫歇马店。
半醉半醒苦思量,半神半鬼造荒唐。半推半演说人事,半哭半笑侃家常。
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地方若号称穷山恶水,还不确切,若归为山穷水尽,倒是名副其实。自有人烟以来,这里到底出了多少刁民,没有谁人专门去做个确切计数,也没有任何可靠证据可考。长期以来,按照世代遗留的祖训规矩,处理人际关系。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用来衡量人们德行的好坏,判断事物的是与非,分辨人们行为的对与错,能力的高下。
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世代祖辈,能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创造生存条件,顺应天时地利,吃苦耐劳,改造穷山,净化恶水,教化子孙,驯服六畜等等,这应该确认无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里,谁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诚实守信,相互依存,必定是前辈们的首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人们在这块土地上落脚扎根的基础。
半古半今农家事,半苦半乐尽恓惶。半睁冷眼望迷茫,半开阔口论短长。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论是天上的刮风下雨,冷热寒暑,地上的飞禽走兽,万物生灵夺食,地下的山崩地裂,还是人间的战乱纷争,勾心斗角事,自身的呆瓜傻愣,各种疾病夺命等等,只要是遇上不如人愿,或是倒霉背善,无可奈何的事,都要跑到这庙里来,向神仙求情许愿,祈求神仙保佑。
谈及这弹丸之地上的古往今来,不过是农耕人家与六畜相伴,五牲共处,与黄土打交道,年复一年辛勤耕作,期得五谷粮食的平常小事,够不上大雅之堂,更谈不上其他用场。道古论今,同样经历的是斗转星移,日出日落,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考究史纪,寻不到半个文字,也没有留下什么值得考究的文物古迹,仅能佐证这地方山川地理变迁,人文历史沿革的一些物证,无主墓葬,还有几座古庙,以及几个守庙的神仙,早已被这里的后生们当作牛鬼蛇神,横扫得一干二净了。能够见证这里过去人们生存生活,自然环境变化历程的,只有祖祖辈辈通过传说,留下了只言片语。
这神仙虽说不大,那可是默默无闻地履行天职。时常到天上去言事,向天老爷奏报人间的愿情,埋怨天上诸神仙不尽职责还乱作为。该下雨的时候不下雨,不该下雨的时候还雷暴不断,甚至还下冷子。三年两旱,天灾不断,使这里的人们吃尽了苦头,只求天老爷慧眼明察,却给人间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景。
古人已逝,人去窑空,烟消云散,没有留下多少物质财富。费神思量,仔细深究,遗留的精神财富尚存,看不见摸不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以垂训后昆,荫佑子孙。任凭后人品味,随意追溯评说。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