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长安笑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当下这次大地震更是凶险,山体到处开了口子。到了夏天,天降大雨,一不小心,涝坝决口,水流倾泻。像天斧一般,把李老大家院子西面的一块土地,直接从中间剁出一道深沟。涝坝干枯,形成了一块滩地,后来人就称作涝坝滩。
且说这罗神仙和刘根两个,因这场地震,老家中房舍倒塌,只能拖家带口往歇马店来了。吴家人一看这寒酸样子,又是交道过的熟人,迫于情面,就腾出一个存柴火的窑洞,让这两家人一起住了。
何家庄从此以后,人去院空,留在这里的,只是埋着好几代人的一个祖坟,还有好多当年祖上开垦的土地,破旧不堪的何家庄院。一代拓荒人家的门庭——何家庄,从此更了主人,换了门庭。所有这些,将会随着时间和主人的不同而改变,但何家庄这个地名还世代流传。
且说这一日,三少爷两口子来到何家,一见何家门上一大帮婆娘娃娃,挤在庄子外面的一个窑洞里,一看行头就知道是逃难的人,也不去理视,就开始叫门。何家的婆娘出门一看,妹夫两口子来了,热情地迎着进门。进门之前,三少爷的婆娘就问:“嫂子,这窑里蹲的是谁家的人?”
何家的婆娘就回答说:“东边地方来逃难的。”妹妹一看,还有两个中年男人,面目消瘦,相貌趁常,体型匀称,正当年华,估计干活还没有问题。但何家娘家的男人们都没了,妇道人家留住些杂人,觉得不太合适。就给三少爷说:“能不能打发了。”
一时间,沟道两面山坡,被水冲得支离破碎,大小冲沟不计其数。南来北往的道路被毁,阻断了河道南北两岸,上下河段的古道交通。泥滩北坡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塌滑山体直接涌向河岸,在泥滩北坡上形成一个山嘴,后山根就出现一个好大的弯道。后来人们给这弯道起了个名头叫大湾,前面滑坡山体上又修了道路,名叫大路。
那老婆子一听,哪里顾得上其它,只要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再能给点吃喝,当时就松了一口气,瘫在地上了。
刘根也在罗神仙窑洞后山梁西面的地方,购置了些荒地,挖了两个窑,为以后做了准备,时下无法住进去,还不得不寄寓在吴家,做些杂活打个短工。
何家虽然逢了天灾,遇上人祸,家道彻底败落。但毕竟是这道沟的拓荒者,祖上几代曾是这里的大户人家,瘦死的骆驼,也能捡上几根骨头。
且说牛家人,经过地震灾害的折磨,深知逃难的苦头,继承了何家的财产,弟兄俩就开始在何家的土地上不辞辛劳,精心耕作。几年之内,收成了不少粮食。随后弟兄俩将何家的土地,各分一半,独立耕作。
地震过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对地震期间的残酷现实,那可是忧心忡忡,所见所闻的情景,历历在目,望而生畏。要知后事,下回再述。
自从给道家做了长工,时常按道家的规矩干些农活,同时还要受道家的安排,帮着何家干些体力活。牛德义的婆娘因地震的时候,埋在土里救了出来,身子受了委屈,落下了病根,加上长时间逃难,过于劳累,没过多长时间,就见无常了。
何家的婆娘一听,两眼的泪水泉涌一般,立刻就流出来了。心想,主人有的都遇无常了,有的都不见踪影了,我在哪里去给主人家说一声。又思想了一阵说:“那你们就看,在那个窑洞歇上一夜,但要小心,这窑洞可不稳当,我家的好几个人,都叫这窑洞给弄起身了。”
三少爷一问,知道这小脚人家,已是精疲力尽,几个娃娃还蛮心疼,又可怜吧唧的,难以忍心无情寡义,也不好立即打发。就干脆问这老婆子说:“到我们家做长工去愿意不。”
再说这道家,自何家遭了大祸以后,鉴于亲戚道理,落难人家,道老爷对儿媳妇的娘家人何家,那可是格外关照。时常打发三少爷带着婆娘,一起到何家看望,帮忙照顾,不在话下。
地震不仅造成了人畜动物的伤亡,而且重塑了这里山川地理的形态。当时的人们清晰地记得,二十多年前这里连续降几天大暴雨,整个关川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了好多悬崖垮塌,山坡走形。歇马店这地方也不例外,洪水漫溢。把这周围的山坡耕地,冲得坑坑洼洼,窟圈冲沟到处都是。
又是一个春耕季节,罗神仙向吴家借了各类粮食种子,再请了些人手,就把这王家湾购置的地种上了庄稼。心中的遗憾是,没有弄到一点罂粟种子。随后就帮着吴家干些活,就凑合着过活。当年虽有些旱情,但还算趁常,一年下来粮食收成不错,养家糊口也没有问题。
老大的三个儿子也慢慢长大了,能顶上用场。老二娶了何家的婆娘,还生了几个儿子,何家的三个女子也长大,操持家务还算停当。虽说也是艰难,牛家与道家联手,但也算得平顺地度过了地震造成的灾荒。牛家人逐渐也跻身于这道沟的大户人家行列,这里的地名也增加了个牛家湾。
那老婆子一看,主人开始打发,就赶紧乞求着说:你看我们这一大家口人,除了两个男人,其他老的老,小的小,没个白天黑夜的到处乱逃,小脚人家,这脚痛得实在是走不成,爬都爬不动了。求你给家里主人说一声,看能不能让我们在你这里,随便那一个破窑洞,铺垫些柴草,歇息上两天。
罗神仙这阵子,再也顾不上选什么风水宝地了。借了几把掘头、铁锨、爬山虎等工具,和刘根一起,各自带着儿子来到王家湾。既不择日子,也不搭罗盘,随便卯视了一下,就在一个稍微稳当的山坡上,直接动土挖窑了。原来在建私塾时候认识的麦客,好几个现已成了这里的庄上人,知道了都去帮忙,大户人家也帮了些粮食柴草之类,很快就挖了两个窑洞,盘了炕起了灶,待年后就可暂作栖身之地。
地震致使道路和住所毁坏,使得这里的人生存艰难,都快到了路断人稀的地步。但受灾的严重程度,与地震中心附近的地方相比,那可要轻得多。因此就有好多的逃难者蜂拥而至。看到这里的情景,虽是千沟万壑,但觉得山体还算平缓,土质松软,沟道两岸土地平整,山沟梁峁星星点点,花花绿绿。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灾难是空前的。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为了生存,还得忙碌着,收拾被土地爷发怒造成的烂摊子,维修庄院屋舍,疏通各条道路,治理土地上的冲沟窟圈。恢复和补救财产上的损失,通过各种方式,愈合人们心理上的创伤。
老婆子听说当长工,那可是巴不得的事,只要有个安身的地方,两个儿子做些农活没有问题,自己和两个儿媳妇干啥都成。要不然这样下去,连饿带累,恐怕还是个凶多吉少。一个难拥家族就这样,暂时被道家收留做了长工。
再说这逃难的两个男人,祖上姓牛,是兄弟俩。老大叫牛德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老二叫牛德义,带着两个女儿。地震之后,家中房子和窑洞被山体埋没了,老小人口失丧好几个,救出来的就开始逃难。
道家人一看,就干脆磋合着把这何家的婆娘,再嫁给了牛二。就这样,牛德义不仅得了何家的婆娘,还继承了何家的所有家产,顺便成了何家庄上的主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持续了好长时间,地上总是不停地摇晃着。造成好多住家庄院的墙倾楫摧,房垮窑塌,不仅给这里的人们酿成了灾难。何家的的惨状,当时的人们亲眼目睹,后世流传。
安身,只好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到处逃难来了。何家的婆娘问了好多,只知道是东面一带的人,也没有再问及姓甚名谁,就准备打发了。
虽说这地方人烟稀少,不乏善良之辈,凡是张口讨要,总能得点残汤剩饭。还有古庙书院完好无损,暂且空置无人,破窑烂洞到处都是,还是个安身避难的地方。
这光阴似箭,一晃又是几年。罗家,刘家终于在这歇马店地方站稳了脚跟。经官方许可,立了户头,就把家小全都迁移到这地方来了,刘家住地随即取名叫刘家岔。
] 当下这次大地震更是凶险,山体到处开了口子。到了夏天,天降大雨,一不小心,涝坝决口,水流倾泻。像天斧一般,把李老大家院子西面的一块土地,直接从中间剁出一道深沟。涝坝干枯,形成了一块滩地,后来人就称作涝坝滩。
且说这罗神仙和刘根两个,因这场地震,老家中房舍倒塌,只能拖家带口往歇马店来了。吴家人一看这寒酸样子,又是交道过的熟人,迫于情面,就腾出一个存柴火的窑洞,让这两家人一起住了。
何家庄从此以后,人去院空,留在这里的,只是埋着好几代人的一个祖坟,还有好多当年祖上开垦的土地,破旧不堪的何家庄院。一代拓荒人家的门庭——何家庄,从此更了主人,换了门庭。所有这些,将会随着时间和主人的不同而改变,但何家庄这个地名还世代流传。
且说这一日,三少爷两口子来到何家,一见何家门上一大帮婆娘娃娃,挤在庄子外面的一个窑洞里,一看行头就知道是逃难的人,也不去理视,就开始叫门。何家的婆娘出门一看,妹夫两口子来了,热情地迎着进门。进门之前,三少爷的婆娘就问:“嫂子,这窑里蹲的是谁家的人?”
何家的婆娘就回答说:“东边地方来逃难的。”妹妹一看,还有两个中年男人,面目消瘦,相貌趁常,体型匀称,正当年华,估计干活还没有问题。但何家娘家的男人们都没了,妇道人家留住些杂人,觉得不太合适。就给三少爷说:“能不能打发了。”
一时间,沟道两面山坡,被水冲得支离破碎,大小冲沟不计其数。南来北往的道路被毁,阻断了河道南北两岸,上下河段的古道交通。泥滩北坡大范围的山体滑坡,塌滑山体直接涌向河岸,在泥滩北坡上形成一个山嘴,后山根就出现一个好大的弯道。后来人们给这弯道起了个名头叫大湾,前面滑坡山体上又修了道路,名叫大路。
那老婆子一听,哪里顾得上其它,只要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再能给点吃喝,当时就松了一口气,瘫在地上了。
刘根也在罗神仙窑洞后山梁西面的地方,购置了些荒地,挖了两个窑,为以后做了准备,时下无法住进去,还不得不寄寓在吴家,做些杂活打个短工。
何家虽然逢了天灾,遇上人祸,家道彻底败落。但毕竟是这道沟的拓荒者,祖上几代曾是这里的大户人家,瘦死的骆驼,也能捡上几根骨头。
且说牛家人,经过地震灾害的折磨,深知逃难的苦头,继承了何家的财产,弟兄俩就开始在何家的土地上不辞辛劳,精心耕作。几年之内,收成了不少粮食。随后弟兄俩将何家的土地,各分一半,独立耕作。
地震过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对地震期间的残酷现实,那可是忧心忡忡,所见所闻的情景,历历在目,望而生畏。要知后事,下回再述。
自从给道家做了长工,时常按道家的规矩干些农活,同时还要受道家的安排,帮着何家干些体力活。牛德义的婆娘因地震的时候,埋在土里救了出来,身子受了委屈,落下了病根,加上长时间逃难,过于劳累,没过多长时间,就见无常了。
何家的婆娘一听,两眼的泪水泉涌一般,立刻就流出来了。心想,主人有的都遇无常了,有的都不见踪影了,我在哪里去给主人家说一声。又思想了一阵说:“那你们就看,在那个窑洞歇上一夜,但要小心,这窑洞可不稳当,我家的好几个人,都叫这窑洞给弄起身了。”
三少爷一问,知道这小脚人家,已是精疲力尽,几个娃娃还蛮心疼,又可怜吧唧的,难以忍心无情寡义,也不好立即打发。就干脆问这老婆子说:“到我们家做长工去愿意不。”
再说这道家,自何家遭了大祸以后,鉴于亲戚道理,落难人家,道老爷对儿媳妇的娘家人何家,那可是格外关照。时常打发三少爷带着婆娘,一起到何家看望,帮忙照顾,不在话下。
地震不仅造成了人畜动物的伤亡,而且重塑了这里山川地理的形态。当时的人们清晰地记得,二十多年前这里连续降几天大暴雨,整个关川河流域洪水泛滥,造成了好多悬崖垮塌,山坡走形。歇马店这地方也不例外,洪水漫溢。把这周围的山坡耕地,冲得坑坑洼洼,窟圈冲沟到处都是。
又是一个春耕季节,罗神仙向吴家借了各类粮食种子,再请了些人手,就把这王家湾购置的地种上了庄稼。心中的遗憾是,没有弄到一点罂粟种子。随后就帮着吴家干些活,就凑合着过活。当年虽有些旱情,但还算趁常,一年下来粮食收成不错,养家糊口也没有问题。
老大的三个儿子也慢慢长大了,能顶上用场。老二娶了何家的婆娘,还生了几个儿子,何家的三个女子也长大,操持家务还算停当。虽说也是艰难,牛家与道家联手,但也算得平顺地度过了地震造成的灾荒。牛家人逐渐也跻身于这道沟的大户人家行列,这里的地名也增加了个牛家湾。
那老婆子一看,主人开始打发,就赶紧乞求着说:你看我们这一大家口人,除了两个男人,其他老的老,小的小,没个白天黑夜的到处乱逃,小脚人家,这脚痛得实在是走不成,爬都爬不动了。求你给家里主人说一声,看能不能让我们在你这里,随便那一个破窑洞,铺垫些柴草,歇息上两天。
罗神仙这阵子,再也顾不上选什么风水宝地了。借了几把掘头、铁锨、爬山虎等工具,和刘根一起,各自带着儿子来到王家湾。既不择日子,也不搭罗盘,随便卯视了一下,就在一个稍微稳当的山坡上,直接动土挖窑了。原来在建私塾时候认识的麦客,好几个现已成了这里的庄上人,知道了都去帮忙,大户人家也帮了些粮食柴草之类,很快就挖了两个窑洞,盘了炕起了灶,待年后就可暂作栖身之地。
地震致使道路和住所毁坏,使得这里的人生存艰难,都快到了路断人稀的地步。但受灾的严重程度,与地震中心附近的地方相比,那可要轻得多。因此就有好多的逃难者蜂拥而至。看到这里的情景,虽是千沟万壑,但觉得山体还算平缓,土质松软,沟道两岸土地平整,山沟梁峁星星点点,花花绿绿。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灾难是空前的。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为了生存,还得忙碌着,收拾被土地爷发怒造成的烂摊子,维修庄院屋舍,疏通各条道路,治理土地上的冲沟窟圈。恢复和补救财产上的损失,通过各种方式,愈合人们心理上的创伤。
老婆子听说当长工,那可是巴不得的事,只要有个安身的地方,两个儿子做些农活没有问题,自己和两个儿媳妇干啥都成。要不然这样下去,连饿带累,恐怕还是个凶多吉少。一个难拥家族就这样,暂时被道家收留做了长工。
再说这逃难的两个男人,祖上姓牛,是兄弟俩。老大叫牛德仁,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老二叫牛德义,带着两个女儿。地震之后,家中房子和窑洞被山体埋没了,老小人口失丧好几个,救出来的就开始逃难。
道家人一看,就干脆磋合着把这何家的婆娘,再嫁给了牛二。就这样,牛德义不仅得了何家的婆娘,还继承了何家的所有家产,顺便成了何家庄上的主人。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持续了好长时间,地上总是不停地摇晃着。造成好多住家庄院的墙倾楫摧,房垮窑塌,不仅给这里的人们酿成了灾难。何家的的惨状,当时的人们亲眼目睹,后世流传。
安身,只好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到处逃难来了。何家的婆娘问了好多,只知道是东面一带的人,也没有再问及姓甚名谁,就准备打发了。
虽说这地方人烟稀少,不乏善良之辈,凡是张口讨要,总能得点残汤剩饭。还有古庙书院完好无损,暂且空置无人,破窑烂洞到处都是,还是个安身避难的地方。
这光阴似箭,一晃又是几年。罗家,刘家终于在这歇马店地方站稳了脚跟。经官方许可,立了户头,就把家小全都迁移到这地方来了,刘家住地随即取名叫刘家岔。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