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踏高枝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鹤踏高枝折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袁崇焕知道金启倧是在暗示魏忠贤,不过他没明白魏忠贤在其中有什么不可推卸的责任,“此事与内廷有何干系?”
程维楧道,“没错,三十万储米,那不是个小数目,朝廷每年拨给辽东的粮饷是有定额、有账目的,右屯三十万粮一拨付,这笔账在户部那里就已经平了,高经略想让户部认下这笔损失,首先就要想办法让陛下认下这笔账,所以高经略一定第一时间就奏报了内廷。”
袁崇焕问道,“那是为了谁呢?”
“倘或今时今日你同高经略换一个位置,你当辽东经略,他当兵备参政,右屯的三十万粮草依旧撤不回来,这不是你们文官在朝堂上党争的问题,这是军队问题,是军纪风气问题,所以陛下干脆就下旨把这三十万粮草记到自己身上,陛下都已经捏着鼻子认了,袁臬台你就别再为这事儿过意不去了。”
金启倧道,“右屯失粮,皆因高经略指挥失当,倘或科道官以此为理由弹劾高经略,此事必定会成为党争之端,陛下希望息事宁人,所以亲下圣谕掩此过失。”
袁崇焕这下真是长了见识,在现代他只是片面听说过晚明官军军纪不佳,没想到这个“不佳”还真不只是一个抽象形容词,是当真已经糟糕到了连粮草搬运都指挥吃力的地步了。
程维楧道,“袁臬台,别太紧张了,这右屯撤粮不及时,同你们俩主张不可撤兵没什么关系,陛下心里肯定有数,否则能在这当口下圣谕说那右屯三十万粮草是诱饵吗?”
讲文明得有个客观环境嘛,靠砍人头升职的大环境讲什么文明?
袁崇焕很肯定这一点,只是满桂的“好”不是他在现代所熟知的文明社会里的善良,满桂的“好”像是被泼到冰雪上的热血,像是尸山中屹立的大纛,像是白骨堆里的一枝玫瑰,既残忍又忠义,既热忱又冷酷。
金启倧道,“陛下前两日刚从兵部发下谕旨,‘朕以眇躬缵承祖宗统绪,夙夜兢兢,志期保有疆土,而辽阳沦陷,未见恢复;柳河之挫,益用痛心’……”
袁崇焕截断道,“这条谕旨我也在邸报上读到了,无非是申饬经臣,毋要文武不和,互相推诿而已。”
“除非戚少保再世,否则这冰天雪地的,谁能让守军白白当苦力来回搬运四百里到关内?这件事谁来都是一样的结果,不是你袁臬台一个人能左右的。”
袁崇焕道,“你怎么知道?”
金启倧道,“右屯储米三十万,本可足为饷军之需,只是金军一来,那右屯卫的守城参将周守廉直接就带着军民跑了,粮米撤不回来,自然都落到了鞑子手里。”
袁崇焕道,“高经略的命令多了,也不是只有回撤关内这一条命令,前几日奴酋要渡河的时候,高经略就上疏请示了陛下,陛下是下了旨的,要将右屯积聚刍粮俱皆收拾内地,这一条圣旨当时是抄发了邸报的。”
金启倧接口道,“无论这一仗是输是赢,阉党都不敢。”
“而且陛下是为了顾全大局,想着大敌当前,让咱们切莫因党争而延误军机,才认下‘用三十万粮草当诱饵
程维楧道,“这些都是片汤话,关键是这条谕旨里有一句,‘度兹小丑之情,不过为抢夺右屯粮草之计,而藉兹为饵,致逆奴天亡之日也’。”
袁崇焕问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时候你袁崇焕再讲普世价值还合适吗?你袁崇焕还张得开这个口吗?
袁崇焕又与彭簪古探讨了一番红衣大炮的布置,终于确定将十一门大炮连同炮车都抬到城墙上,并由彭簪古亲自负责监督大炮的搬运。
袁崇焕道,“那我还真得谢谢高经略。”
而满桂待袁崇焕多真诚呐,他跟你袁崇焕讲的是情义,是那种能为兄弟两肋插刀,如果我知道你要自杀殉国,我肯定就先一闷棍把你打晕再拖走的情义。
金启倧接口道,“这说明陛下已经把右屯所失三十万之储粮,认定为是吸引奴酋的诱饵了,陛下金口玉言,特意通过兵部下了圣旨来说明这件事,那就表明,陛下不愿意再追究右屯失粮的过失。”
他为徐敷奏仗义执言,质问袁崇焕为何瞧不起人时的热忱是真的,一转头冷淡淡地对袁崇焕说取悦百姓不值得的冷酷也是真的。
所以袁崇焕并不用现代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满桂。
“因此周守廉率军民撤出右屯之前,只能将右屯粮草堆积在海岸旁,这是高经略指挥上的问题,撤军先撤粮,这是常识么,高经略在冬季撤走锦右主力,使右屯暴露在金军锋镝之下,却没有预作筹划,从山海关派大军撤粮,他难道不应该为此负责吗?”
袁崇焕叹气道,“我不是单为我自己过意不去,我是在想……陛下虽然下了圣旨,但是不代表陛下就能咽下这口气,将来朝廷若是追究起来,即使我可以免罪,但这坐失粮草的直接责任,一定会被归咎到右屯守将周守廉头上,这临阵脱逃,按律可是要处斩的啊!”
原来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也不是一个全然不理朝政的文盲。
金启倧道,“其实这挺好猜的,能请下圣喻为自己掩过的,必定不会是小人物,非天子近臣不可。”
袁崇焕道,“他的确是该负责,可是我之前为兵备右参政,现在又挂衔按察司,理应监管分巡事。”
袁崇焕搓了搓手,他这下是真觉得有些冷,“为何?”
金启倧道,“不,不,袁臬台,此事绝非是你的过失,要真计较起来,一开始说关外不可撤的人是我这个督屯通判嘛,陛下如果真要治罪,那头一个该治我的罪。”
满桂毫无疑问是一个好人。www.shishuxuan.com
满桂笑道,“这粮草调度之事,我可管不着许多,还得由袁臬台多上心。”
满桂道,“没有粮船,那就只能靠人力去肩扛手提,让千人守军去搬运粮草,结局就是一拥而上,胡乱哄抢,颗粒归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待士兵们开始陆续输运红衣大炮后,袁崇焕便与程维楧同金启倧谈及了自己对后勤的忧虑,“如今城中粮草可够大军所用?”
袁崇焕道,“那闹起饷来,还不是要你去摆平?”
“如今这右屯三十万粮米都落到了奴酋手里,倘或阉党要借此弹劾我,那起码就是一个‘有悖圣意’、‘玩忽职守’之罪……”
金启倧道,“跟辽东的气候有关系,右屯距山海关四百余里,存粮三十万石,守军却才不过一千,平时皆赖海运,往年春夏之间从关内运往右屯自然无碍,可是一入秋冬,渤海结冰,运粮船下不去海,如何还能撤粮?”
袁崇焕差点儿忍不住即刻将历史上周守廉被以逃兵论斩的事说出口。
袁崇焕觉得这个天启皇帝和自己在现代单纯通过史料认识的那个天启皇帝有点儿不大一样。
他刚穿越了一天就看出来了,现代人的那套规则在明末起不了感化作用。
满桂道,“这叫权责分明嘛,武将要能插手后勤,则一定会被弹劾有不轨之心,再说,我领兵摆平闹饷,是受你指挥,你如果不下令,我这个兵是一动不能动的,所以这粮草还是得靠你袁臬台嘛。”
袁崇焕道,“倘或陛下误以为我是因为党争而故意不将冬季撤粮艰难一事上奏朝廷,那该如何是好?”
满桂又在一旁道,“你谢他干嘛呀?他也是为了避免被党争牵连,你想想,如果这回宁远城守不住了,他又早早地将粮草不得回撤一事上奏给了陛下,那么就算有科道官弹劾,陛下一定会觉得他已经尽力而为,这失地的责任,就又归到你身上了。”
满桂在旁打断道,“放心罢,袁臬台,阉党不敢以右屯坐失粮米之事为借口弹劾你。”
程维楧道,“临阵脱逃跟坐失粮草是两个罪名,粮草的事陛下既然认了,就不会再行发落,否则陛下成什么了?”
就在二人说话间,程维楧与金启倧带着彭簪古及一众劲兵回来了。
打仗本来就应该不把人命当人命,这时候再讲什么尊老爱幼,简直是虚伪至极。
袁崇焕道,“高经略于天启五年十月上任,下令尽撤锦右、宁前之兵,尔后我等与高经略据理力争,十二月我上疏致仕未果,直到今年正月奴酋率兵前来……从去年十月到今年正月,前后三个月的时间都没能撤回右屯粮米,总是我这个道臣监军的失误。”
金启倧见袁崇焕面带难色,又道,“袁臬台,真的不用担心,我说句逾矩的话,陛下能下旨掩过,必定是高经略之前就将这粮草的事情奏报过内廷了。”
袁崇焕道,“我要是认识内廷的人,现在就不至于为了粮草这般操心了。”
程维楧道,“那实际上也不算跑了,那是听从高经略的命令撤回关内嘛。”
他先前说要拿袁崇焕的脑袋下酒时的残忍是真的,现下得知袁崇焕疑似意图自杀后,拿出钱来让袁崇焕回乡守丧的忠义也是真的。
袁崇焕一怔,心想,这怎么跟他在现代听到的说法不大一样,“那……这是陛下亲下圣谕为我掩过,陛下心里一定不痛快。”
程维楧笑道,“这我也不知道,不过要是袁臬台认识内廷的人,倒可以想办法问一问。”
程维楧道,“陛下亲下圣谕,以诱饵为名遮掩过失是不假,但这肯定不是为了你袁臬台。”
因此袁崇焕没说那种把百姓都封进城中不太人性化这种“废话”,他只是道,“倘或要把百姓都封入城中,则必须齐备粮草,以防饥馑。”
满桂又开口道,“这你不必担心,陛下心里明镜儿似的,就算没有党争,如果渤海上粮船不能通行,那粮草照样也撤不回来。”
袁崇焕道,“既然跟咱们没关系,又跟什么有关系呢?”
袁崇焕道,“打输了仗也不敢吗?”
程维楧与金启倧异口同声地道,“不够。”
程维楧道,“这运粮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谁都怪不上。”
] 袁崇焕知道金启倧是在暗示魏忠贤,不过他没明白魏忠贤在其中有什么不可推卸的责任,“此事与内廷有何干系?”
程维楧道,“没错,三十万储米,那不是个小数目,朝廷每年拨给辽东的粮饷是有定额、有账目的,右屯三十万粮一拨付,这笔账在户部那里就已经平了,高经略想让户部认下这笔损失,首先就要想办法让陛下认下这笔账,所以高经略一定第一时间就奏报了内廷。”
袁崇焕问道,“那是为了谁呢?”
“倘或今时今日你同高经略换一个位置,你当辽东经略,他当兵备参政,右屯的三十万粮草依旧撤不回来,这不是你们文官在朝堂上党争的问题,这是军队问题,是军纪风气问题,所以陛下干脆就下旨把这三十万粮草记到自己身上,陛下都已经捏着鼻子认了,袁臬台你就别再为这事儿过意不去了。”
金启倧道,“右屯失粮,皆因高经略指挥失当,倘或科道官以此为理由弹劾高经略,此事必定会成为党争之端,陛下希望息事宁人,所以亲下圣谕掩此过失。”
袁崇焕这下真是长了见识,在现代他只是片面听说过晚明官军军纪不佳,没想到这个“不佳”还真不只是一个抽象形容词,是当真已经糟糕到了连粮草搬运都指挥吃力的地步了。
程维楧道,“袁臬台,别太紧张了,这右屯撤粮不及时,同你们俩主张不可撤兵没什么关系,陛下心里肯定有数,否则能在这当口下圣谕说那右屯三十万粮草是诱饵吗?”
讲文明得有个客观环境嘛,靠砍人头升职的大环境讲什么文明?
袁崇焕很肯定这一点,只是满桂的“好”不是他在现代所熟知的文明社会里的善良,满桂的“好”像是被泼到冰雪上的热血,像是尸山中屹立的大纛,像是白骨堆里的一枝玫瑰,既残忍又忠义,既热忱又冷酷。
金启倧道,“陛下前两日刚从兵部发下谕旨,‘朕以眇躬缵承祖宗统绪,夙夜兢兢,志期保有疆土,而辽阳沦陷,未见恢复;柳河之挫,益用痛心’……”
袁崇焕截断道,“这条谕旨我也在邸报上读到了,无非是申饬经臣,毋要文武不和,互相推诿而已。”
“除非戚少保再世,否则这冰天雪地的,谁能让守军白白当苦力来回搬运四百里到关内?这件事谁来都是一样的结果,不是你袁臬台一个人能左右的。”
袁崇焕道,“你怎么知道?”
金启倧道,“右屯储米三十万,本可足为饷军之需,只是金军一来,那右屯卫的守城参将周守廉直接就带着军民跑了,粮米撤不回来,自然都落到了鞑子手里。”
袁崇焕道,“高经略的命令多了,也不是只有回撤关内这一条命令,前几日奴酋要渡河的时候,高经略就上疏请示了陛下,陛下是下了旨的,要将右屯积聚刍粮俱皆收拾内地,这一条圣旨当时是抄发了邸报的。”
金启倧接口道,“无论这一仗是输是赢,阉党都不敢。”
“而且陛下是为了顾全大局,想着大敌当前,让咱们切莫因党争而延误军机,才认下‘用三十万粮草当诱饵
程维楧道,“这些都是片汤话,关键是这条谕旨里有一句,‘度兹小丑之情,不过为抢夺右屯粮草之计,而藉兹为饵,致逆奴天亡之日也’。”
袁崇焕问道,“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时候你袁崇焕再讲普世价值还合适吗?你袁崇焕还张得开这个口吗?
袁崇焕又与彭簪古探讨了一番红衣大炮的布置,终于确定将十一门大炮连同炮车都抬到城墙上,并由彭簪古亲自负责监督大炮的搬运。
袁崇焕道,“那我还真得谢谢高经略。”
而满桂待袁崇焕多真诚呐,他跟你袁崇焕讲的是情义,是那种能为兄弟两肋插刀,如果我知道你要自杀殉国,我肯定就先一闷棍把你打晕再拖走的情义。
金启倧接口道,“这说明陛下已经把右屯所失三十万之储粮,认定为是吸引奴酋的诱饵了,陛下金口玉言,特意通过兵部下了圣旨来说明这件事,那就表明,陛下不愿意再追究右屯失粮的过失。”
他为徐敷奏仗义执言,质问袁崇焕为何瞧不起人时的热忱是真的,一转头冷淡淡地对袁崇焕说取悦百姓不值得的冷酷也是真的。
所以袁崇焕并不用现代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满桂。
“因此周守廉率军民撤出右屯之前,只能将右屯粮草堆积在海岸旁,这是高经略指挥上的问题,撤军先撤粮,这是常识么,高经略在冬季撤走锦右主力,使右屯暴露在金军锋镝之下,却没有预作筹划,从山海关派大军撤粮,他难道不应该为此负责吗?”
袁崇焕叹气道,“我不是单为我自己过意不去,我是在想……陛下虽然下了圣旨,但是不代表陛下就能咽下这口气,将来朝廷若是追究起来,即使我可以免罪,但这坐失粮草的直接责任,一定会被归咎到右屯守将周守廉头上,这临阵脱逃,按律可是要处斩的啊!”
原来历史上的天启皇帝也不是一个全然不理朝政的文盲。
金启倧道,“其实这挺好猜的,能请下圣喻为自己掩过的,必定不会是小人物,非天子近臣不可。”
袁崇焕道,“他的确是该负责,可是我之前为兵备右参政,现在又挂衔按察司,理应监管分巡事。”
袁崇焕搓了搓手,他这下是真觉得有些冷,“为何?”
金启倧道,“不,不,袁臬台,此事绝非是你的过失,要真计较起来,一开始说关外不可撤的人是我这个督屯通判嘛,陛下如果真要治罪,那头一个该治我的罪。”
满桂毫无疑问是一个好人。www.shishuxuan.com
满桂笑道,“这粮草调度之事,我可管不着许多,还得由袁臬台多上心。”
满桂道,“没有粮船,那就只能靠人力去肩扛手提,让千人守军去搬运粮草,结局就是一拥而上,胡乱哄抢,颗粒归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待士兵们开始陆续输运红衣大炮后,袁崇焕便与程维楧同金启倧谈及了自己对后勤的忧虑,“如今城中粮草可够大军所用?”
袁崇焕道,“那闹起饷来,还不是要你去摆平?”
“如今这右屯三十万粮米都落到了奴酋手里,倘或阉党要借此弹劾我,那起码就是一个‘有悖圣意’、‘玩忽职守’之罪……”
金启倧道,“跟辽东的气候有关系,右屯距山海关四百余里,存粮三十万石,守军却才不过一千,平时皆赖海运,往年春夏之间从关内运往右屯自然无碍,可是一入秋冬,渤海结冰,运粮船下不去海,如何还能撤粮?”
袁崇焕差点儿忍不住即刻将历史上周守廉被以逃兵论斩的事说出口。
袁崇焕觉得这个天启皇帝和自己在现代单纯通过史料认识的那个天启皇帝有点儿不大一样。
他刚穿越了一天就看出来了,现代人的那套规则在明末起不了感化作用。
满桂道,“这叫权责分明嘛,武将要能插手后勤,则一定会被弹劾有不轨之心,再说,我领兵摆平闹饷,是受你指挥,你如果不下令,我这个兵是一动不能动的,所以这粮草还是得靠你袁臬台嘛。”
袁崇焕道,“倘或陛下误以为我是因为党争而故意不将冬季撤粮艰难一事上奏朝廷,那该如何是好?”
满桂又在一旁道,“你谢他干嘛呀?他也是为了避免被党争牵连,你想想,如果这回宁远城守不住了,他又早早地将粮草不得回撤一事上奏给了陛下,那么就算有科道官弹劾,陛下一定会觉得他已经尽力而为,这失地的责任,就又归到你身上了。”
满桂在旁打断道,“放心罢,袁臬台,阉党不敢以右屯坐失粮米之事为借口弹劾你。”
程维楧道,“临阵脱逃跟坐失粮草是两个罪名,粮草的事陛下既然认了,就不会再行发落,否则陛下成什么了?”
就在二人说话间,程维楧与金启倧带着彭簪古及一众劲兵回来了。
打仗本来就应该不把人命当人命,这时候再讲什么尊老爱幼,简直是虚伪至极。
袁崇焕道,“高经略于天启五年十月上任,下令尽撤锦右、宁前之兵,尔后我等与高经略据理力争,十二月我上疏致仕未果,直到今年正月奴酋率兵前来……从去年十月到今年正月,前后三个月的时间都没能撤回右屯粮米,总是我这个道臣监军的失误。”
金启倧见袁崇焕面带难色,又道,“袁臬台,真的不用担心,我说句逾矩的话,陛下能下旨掩过,必定是高经略之前就将这粮草的事情奏报过内廷了。”
袁崇焕道,“我要是认识内廷的人,现在就不至于为了粮草这般操心了。”
程维楧道,“那实际上也不算跑了,那是听从高经略的命令撤回关内嘛。”
他先前说要拿袁崇焕的脑袋下酒时的残忍是真的,现下得知袁崇焕疑似意图自杀后,拿出钱来让袁崇焕回乡守丧的忠义也是真的。
袁崇焕一怔,心想,这怎么跟他在现代听到的说法不大一样,“那……这是陛下亲下圣谕为我掩过,陛下心里一定不痛快。”
程维楧笑道,“这我也不知道,不过要是袁臬台认识内廷的人,倒可以想办法问一问。”
程维楧道,“陛下亲下圣谕,以诱饵为名遮掩过失是不假,但这肯定不是为了你袁臬台。”
因此袁崇焕没说那种把百姓都封进城中不太人性化这种“废话”,他只是道,“倘或要把百姓都封入城中,则必须齐备粮草,以防饥馑。”
满桂又开口道,“这你不必担心,陛下心里明镜儿似的,就算没有党争,如果渤海上粮船不能通行,那粮草照样也撤不回来。”
袁崇焕道,“既然跟咱们没关系,又跟什么有关系呢?”
袁崇焕道,“打输了仗也不敢吗?”
程维楧与金启倧异口同声地道,“不够。”
程维楧道,“这运粮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谁都怪不上。”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振皇明从天启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鹤踏高枝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重振皇明从天启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