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卜居山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村里收粮税总共用了三日,这三日里哭声就没有断过,谭明珠心里五味杂陈,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税收对百姓的影响。
赵母有些无奈的说道:“就麦收之前接到了喜报,考中了秀才。”
赵母看着她笑吟吟的,感叹道:“我怎么觉得你这病好了之后,不一样了呢?”
闻言,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忧虑,低头绣着手里的帕子,因为麦收和生病的事儿,谭明珠这些日子都没有做过绣活,眼瞧着快到交货的时间,她不得不加紧时间刺绣。
谭明珠端起身边的水碗递给赵青山,男人接过一口饮尽,“半个时辰前才到,说是今年的税收改革,比去年又加了。”
“好了,剩下的赶明去打听一下价钱,卖四百斤吧,剩下的先留着。”
经历了这么多,谭明珠感觉自己成长的太慢了,和别人比起来她像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若不是赵青山和赵母帮衬,她估计早就成了乱葬岗中野狗的晚饭。
二十税七,这将近半数都要交给朝廷,谭明珠想着收麦那一日的辛劳,心里有些不甘,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好几个月的粮食,凭什么他们说加就加?!
“二十税七。”男人声音有些低,显然情绪也不怎么好。
他家人口多,去年又刚添了小孙子,大大小小加起来六七口人,交完税那点粮勉强饿不死人,就别说卖余粮换钱的事儿了。
而家里人口少地多,收的粮食也够吃,还能拿出来一些去换钱,但有些人家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望春家里交完粮税,还要交一个人的人头税,这一个人一年就是六百文而他家有两个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如此除了粮食还要交一两多银子。
这相当于卖出去了一半,比起其他村民,赵家算是好的,家里只 有赵青山一个男丁,加之他又是参军回来的,省去交人头税这一项,只需要按照规定上交粮食就行。
足足拉了两辆马车,她紧抿着唇一言未发,突然发现隔壁的望春娘的哭声一点都不夸张,她这会儿也想坐在地上撒泼大哭。
突然脑子一个念头闪过,她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赵青山,目光过于锐利直白,甚至还有些灼热。
“娘,青山怎么去了这么久都没有回来?”
在大晋,只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才可以免税免服徭役,童生可没有这样的待遇,别的谭明珠或许不知道,但这一点她还是清楚的,当年她哥科举的时候,有和她说过这些。
可惜院墙的高度阻挡,她并没有看到什么,不一会儿传来一串脚步声,谭明珠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第一次听到这样夸人的,谭明珠被赵母逗笑了,两人正说着开心呢,赵青山冷着一张脸进了门。
“她儿子不是童生吗?什么时候成了秀才?”
“哪里不一样?是变好了,还是变得不好了?”她好奇的抬起了头,想听听赵母如何说。
见她这幅好奇的小模样,赵母想到了探头探脑过来讨食的猫儿,“自然是变好了,我感觉你好像长大了,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说不出来。”
官吏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拎着大称开始称粮,一个负责登记算账的,村长站在一旁脸色不比赵青山好看到哪里去。
果然,赵母闻言当即摔坐在椅子上,“怎么会这么多,现在又没有什么战事,这怎么还一个劲儿往上加啊。”
谭明珠站在院子里,并没有看到赵娟,但她的声音不小,谭明珠听得清楚,一脸疑惑的问赵青山。
剩下的粮食都怕是要熬不到年底就要去买着吃,粮食买不了钱哪里有钱交人头税,故而村里人哀声哉道,也有脾气硬的就是不交这么多,天没黑就被人抓进了衙门。
赵娟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馍馍,一边吃着一边开心的满村里逛,“哟,今年税收涨了啊?我这真是小和尚下山一问三不知啊,自从我家高中得了功名,这税可就免了。”
村子里哀声哉道,特别是那些孩子多且年纪小的,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半大的小孩子干不一个大人的活,却因为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格外的好,即便是吃饱没一会儿也会饿。
那人一边说着,一边在账册上登记,语气里一副天大的恩赐似的,看着官吏将三石半粮食都搬到骡车上,谭明珠才切切实实的明白,三石粮食有多少。
“青山,你要不要也去考个秀才?”
他是村长即便是心里和村民一样不愿,也得配合官差将这事儿办成了,望春娘刚才那一通闹,他多少有些心虚,担心赵母也冲他闹一场。
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的粮,谭明珠心里生出几分抗拒,村长和官吏的声音就在隔壁,望春娘哭嚎的声音传过来,赵母担忧的站起身,抻长脖子想要看看望春家的情况。
她突然这样紧张,谭明珠也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虽然不知道税收增加之后会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但看着赵母这样的神色,向来是不简单的。
赵母手里还做着衣服,望了一眼院子外的场景皱了皱眉,“可能今年又有什么事儿吧,昨日听望春媳妇说,她娘家那边衙门的人已经过去了,好像税收今年有些变动。”
“明珠啊,累了就歇一会儿,你就是晚些日子交货,你佟叔也不能说什么。”
赵母脸色有些泛白,神色倒是还好。
又是三日,谭明珠坐在院子里,屋檐遮出一片阴凉,她听着村子里吵吵嚷嚷的声音,有些好奇的看向一旁的赵母。
“哟,青山你可算回来了,我和明珠都等得不耐烦喽,怎么样?官吏可到村长家了?”
就在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笑声在村子里响起,和那些哭喊声截然不同,让人想要不注意都难。
赵青山不怎么和村里人说话,对这些也不太了解,目光不由得看向自家母亲。
赵春生冷着脸指了指不远处的麻袋,“都在哪里了。”
对上她这样的目光,赵青山后背一紧,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逐渐升上来。
又加了……听到这个,赵母脸色有些难看,“加了多少?”
听完这话,谭明珠翻了一个白眼,也不过是命好,在税收前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这才免了今年的税收,可到了赵娟嘴里,就好像她们家免了多少年了似的。
“春山啊,把新粮都拿出来吧。”秋叔一进门就大喊着,脸上强扯出一个略显尴尬的笑容。
终于明白父亲当年没到这样的时候,都会唉声叹气,上书提过减免税收,可次次都被陛下驳回。
没多久三四个官吏就称量好赵家的粮,“一共是十石余着点,就按照整数算吧,交三石半税粮就行。”
接着就听到谭明珠堪称完美的建议。
“人啊,这辈子谁不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这不吃亏哪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有很多人吃了亏还不知道反省呢,你比他们都厉害。”
不管多么生气,这税都是要如数交上去,每户都在自家院子里等着,官吏和村长会过来称粮,然后收缴粮税。
甚至还因为这样的事儿,她爹爹挨了责罚。
“佟叔说了,生意和交情是两码事,既然他都能做到分清,我就应该守约才是,哪能仗着佟叔和咱们的关系,就耍赖呢。”
“早就该长大了,我倒是感觉自己很多事儿明白的太晚,若早些看透或许会少走很多弯路。”
《凤落篱》
] 村里收粮税总共用了三日,这三日里哭声就没有断过,谭明珠心里五味杂陈,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也是第一次真真切切体会到,税收对百姓的影响。
赵母有些无奈的说道:“就麦收之前接到了喜报,考中了秀才。”
赵母看着她笑吟吟的,感叹道:“我怎么觉得你这病好了之后,不一样了呢?”
闻言,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忧虑,低头绣着手里的帕子,因为麦收和生病的事儿,谭明珠这些日子都没有做过绣活,眼瞧着快到交货的时间,她不得不加紧时间刺绣。
谭明珠端起身边的水碗递给赵青山,男人接过一口饮尽,“半个时辰前才到,说是今年的税收改革,比去年又加了。”
“好了,剩下的赶明去打听一下价钱,卖四百斤吧,剩下的先留着。”
经历了这么多,谭明珠感觉自己成长的太慢了,和别人比起来她像个什么都不会的废物,若不是赵青山和赵母帮衬,她估计早就成了乱葬岗中野狗的晚饭。
二十税七,这将近半数都要交给朝廷,谭明珠想着收麦那一日的辛劳,心里有些不甘,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好几个月的粮食,凭什么他们说加就加?!
“二十税七。”男人声音有些低,显然情绪也不怎么好。
他家人口多,去年又刚添了小孙子,大大小小加起来六七口人,交完税那点粮勉强饿不死人,就别说卖余粮换钱的事儿了。
而家里人口少地多,收的粮食也够吃,还能拿出来一些去换钱,但有些人家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望春家里交完粮税,还要交一个人的人头税,这一个人一年就是六百文而他家有两个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如此除了粮食还要交一两多银子。
这相当于卖出去了一半,比起其他村民,赵家算是好的,家里只 有赵青山一个男丁,加之他又是参军回来的,省去交人头税这一项,只需要按照规定上交粮食就行。
足足拉了两辆马车,她紧抿着唇一言未发,突然发现隔壁的望春娘的哭声一点都不夸张,她这会儿也想坐在地上撒泼大哭。
突然脑子一个念头闪过,她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赵青山,目光过于锐利直白,甚至还有些灼热。
“娘,青山怎么去了这么久都没有回来?”
在大晋,只有秀才以上的功名才可以免税免服徭役,童生可没有这样的待遇,别的谭明珠或许不知道,但这一点她还是清楚的,当年她哥科举的时候,有和她说过这些。
可惜院墙的高度阻挡,她并没有看到什么,不一会儿传来一串脚步声,谭明珠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第一次听到这样夸人的,谭明珠被赵母逗笑了,两人正说着开心呢,赵青山冷着一张脸进了门。
“她儿子不是童生吗?什么时候成了秀才?”
“哪里不一样?是变好了,还是变得不好了?”她好奇的抬起了头,想听听赵母如何说。
见她这幅好奇的小模样,赵母想到了探头探脑过来讨食的猫儿,“自然是变好了,我感觉你好像长大了,和刚来的时候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说不出来。”
官吏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拎着大称开始称粮,一个负责登记算账的,村长站在一旁脸色不比赵青山好看到哪里去。
果然,赵母闻言当即摔坐在椅子上,“怎么会这么多,现在又没有什么战事,这怎么还一个劲儿往上加啊。”
谭明珠站在院子里,并没有看到赵娟,但她的声音不小,谭明珠听得清楚,一脸疑惑的问赵青山。
剩下的粮食都怕是要熬不到年底就要去买着吃,粮食买不了钱哪里有钱交人头税,故而村里人哀声哉道,也有脾气硬的就是不交这么多,天没黑就被人抓进了衙门。
赵娟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馍馍,一边吃着一边开心的满村里逛,“哟,今年税收涨了啊?我这真是小和尚下山一问三不知啊,自从我家高中得了功名,这税可就免了。”
村子里哀声哉道,特别是那些孩子多且年纪小的,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半大的小孩子干不一个大人的活,却因为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格外的好,即便是吃饱没一会儿也会饿。
那人一边说着,一边在账册上登记,语气里一副天大的恩赐似的,看着官吏将三石半粮食都搬到骡车上,谭明珠才切切实实的明白,三石粮食有多少。
“青山,你要不要也去考个秀才?”
他是村长即便是心里和村民一样不愿,也得配合官差将这事儿办成了,望春娘刚才那一通闹,他多少有些心虚,担心赵母也冲他闹一场。
看着那一麻袋一麻袋的粮,谭明珠心里生出几分抗拒,村长和官吏的声音就在隔壁,望春娘哭嚎的声音传过来,赵母担忧的站起身,抻长脖子想要看看望春家的情况。
她突然这样紧张,谭明珠也不由得跟着紧张起来,虽然不知道税收增加之后会对他们有多大的影响,但看着赵母这样的神色,向来是不简单的。
赵母手里还做着衣服,望了一眼院子外的场景皱了皱眉,“可能今年又有什么事儿吧,昨日听望春媳妇说,她娘家那边衙门的人已经过去了,好像税收今年有些变动。”
“明珠啊,累了就歇一会儿,你就是晚些日子交货,你佟叔也不能说什么。”
赵母脸色有些泛白,神色倒是还好。
又是三日,谭明珠坐在院子里,屋檐遮出一片阴凉,她听着村子里吵吵嚷嚷的声音,有些好奇的看向一旁的赵母。
“哟,青山你可算回来了,我和明珠都等得不耐烦喽,怎么样?官吏可到村长家了?”
就在这时,一道幸灾乐祸的笑声在村子里响起,和那些哭喊声截然不同,让人想要不注意都难。
赵青山不怎么和村里人说话,对这些也不太了解,目光不由得看向自家母亲。
赵春生冷着脸指了指不远处的麻袋,“都在哪里了。”
对上她这样的目光,赵青山后背一紧,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逐渐升上来。
又加了……听到这个,赵母脸色有些难看,“加了多少?”
听完这话,谭明珠翻了一个白眼,也不过是命好,在税收前得了一个秀才的功名,这才免了今年的税收,可到了赵娟嘴里,就好像她们家免了多少年了似的。
“春山啊,把新粮都拿出来吧。”秋叔一进门就大喊着,脸上强扯出一个略显尴尬的笑容。
终于明白父亲当年没到这样的时候,都会唉声叹气,上书提过减免税收,可次次都被陛下驳回。
没多久三四个官吏就称量好赵家的粮,“一共是十石余着点,就按照整数算吧,交三石半税粮就行。”
接着就听到谭明珠堪称完美的建议。
“人啊,这辈子谁不是吃一堑长一智的,这不吃亏哪里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还有很多人吃了亏还不知道反省呢,你比他们都厉害。”
不管多么生气,这税都是要如数交上去,每户都在自家院子里等着,官吏和村长会过来称粮,然后收缴粮税。
甚至还因为这样的事儿,她爹爹挨了责罚。
“佟叔说了,生意和交情是两码事,既然他都能做到分清,我就应该守约才是,哪能仗着佟叔和咱们的关系,就耍赖呢。”
“早就该长大了,我倒是感觉自己很多事儿明白的太晚,若早些看透或许会少走很多弯路。”
《凤落篱》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