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骁骑校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形状让王力瞬间酒劲全无,那女子转过身来,竟然是干爹许配给自己的老婆张一佳。
他现在终于理解,洪水泛滥时百姓的苦楚了。
郭侃默默无语。
郭侃让亲兵抓了几个当地上年纪的白发老者来询问,得知这种豪雨飓风是他们爷爷辈才见过的,也就是说百年一遇的稀罕事让自己摊上了。
四个亲兵撑着一幅油布挡雨,其余人在周边迅速挖出壕沟排水,总算是有了一小块栖身之所,郭侃借着一道又一道的闪电,看清楚了东路军大营的惨状。
所有的井都被淹了,洪水是不能喝的,喝了会得病拉痢疾,会死人,得过滤了才能饮用。吃食只能去老百姓残破的家里搜寻,再找点柴火来烧熟。
从人还想掩饰,郭侃起身,走到垛口处说道:“正是郭某在此。”
但是郭侃制止了这种非丈夫所为,形势如此,任何花招都扭转不了大局,要么为元帝尽忠自刎,要么投降,他选择后者。
十万东路军,能汇聚到海门县城的只有几百人,个个灰头土脸,现在说此役彻底失败,没人反对,眼下重要的是如何北返,如何逃命。
一句句话都像匕首一般扎在郭侃心口,大元朝从未有他这种级别的将领投降,他脸上火辣辣的,还不如受到刘骁的折磨呢。
只是这时候不叫台风而叫飓风,因为没有卫星云图,不知晓飓风的强度,只能事到临头从大树的摇摆程度和浪高来判断,估计这回风力高达十二级。
又问洪水多久才能退,答曰按理说很快就能退,毕竟靠海,但是这次雨水大,不好说。
郭侃感激涕零,就等刘骁一句话了,但他就是不说。
船只装载不了太多难民,白龙军将干净饮水和食物送给海门县百姓,调转船头回去,路上能看到各种小船都在忙着救人,郭侃不由得感叹,白龙军真乃天兵也。
郭侃伸手触摸,发现炮膛里并不是想象的丝滑,而是一道道凸起,刘骁解释说这叫膛线,有膛线才能打的更远,更准。
他不由得比较了一下,抡起胸襟,这位白龙王和忽必烈只在伯仲之间。
郭侃见士兵从水捞了一头淹死的马想割肉吃,急忙阻止,这种肉不干净,吃了也会得病。
一群亲兵护着郭侃往高处逃去,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烂泥和积水里,满耳朵都是刺耳的风声和士卒的哀嚎。
但是白龙王生擒郭侃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全上海的军民都知道了,刘骁的英明神武更上一层,事实上关于他的故事不止于此,有人说这场飓风都是白龙王喝大了酒上天去出酒造成的哩。
刘骁并不稀罕郭侃,收容他更多是集邮的性质,若说今后北伐,也不能用这种十岁的老帅。
终于回到大都督府,刘骁命人将郭侃安置起来,好酒好菜伺候着,想去哪儿也随意,但是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暴露身份可能会被人打死。
忽然视野出现了船只,而船头打的是白龙军的旗号。
雷雨天是不能站在树下的,这是常识,后来郭侃在笔记上这样记录。
平底船进入长江入海口水域,换乘一艘大型巡洋舰,刘骁亲自带郭侃参观军舰,全无藏私之意,一边看一边讲解,这是多大口径,用的是什么炮弹,还让人打开炮闩,请郭侃摸摸炮膛里面。
王力全凭意志力撑着没醉酒丢人,最终不光武将们烂醉如泥,官们也都喝高了,压力骤减,突然放松,谁都忍不住多喝几杯,打胜仗比过年还喜庆,毕竟年是年年过,胜仗不常有。
此时的北岸大营,牛皮帐篷被吹的东倒西歪,很多顶帐篷被连根拔起,在天上飞舞,暗夜暴雨如注,火把都被浇灭,看不清东西,就连郭侃的军大帐都不能幸免,被一阵疾风掀翻。
汽笛长鸣,巡洋舰先去海里绕一圈,带郭侃看看大海。
郭侃再次震惊,这是何等的胸襟,连软禁都不必,想走随时可以走,想看哪儿都供你看。
大帅做了决定,亲兵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是忠于郭侃大过忠于元朝,主人愿降,他们自然也愿降,毫无心理障碍。
一枚炮弹放在眼前,通体黄铜打造,如同工艺品一般,郭侃明白,白龙军就是用这玩意屠杀了自己数千儿郎,此刻他没有恨,打仗哪能不死人,他在西域杀的人,屠的城,比这多得多,他只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郭侃艰难地走向一棵大树,树下似乎可以避雨,已经有七个士兵站在树下,忽然一道惨白的闪电划破长空,大树遭到雷击,树下的士兵战栗着倒下,这一幕在闪电照耀下看的清清楚楚。
从城墙上下来费了一点小小的周折,总归是顺利完成了投降仪式,其实更像是子弟兵营救被困群众,郭侃上了船,刘骁非但没有折辱他,还给他干净袜子鞋履,温好的烈酒和北方人习惯的面食。
船只行驶到海门县城前,但见夯土垒的城墙上炊烟袅袅,似乎是有人在做饭。
根据王力所看到的情形,元军的营寨扎的规矩,地势较高,排水渠也挖的很深,但那只是应对普通风雨,而这是北方军队从未领略过的来自海上的飓风。
“郭某败的心悦诚服。”郭侃说,他感叹于对方的大气,并未逼迫自己归顺。
刘骁大笑,让人问是不是郭元帅在上面。
王力从宿醉醒来,头疼欲裂,眼睛模糊,鼻子耸耸,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是闻不得的女人香,他看看四周,自己躺在床上,不知道是谁的屋子,一个女人背对着自己,正撅着从柜子里拿东西。
“洗干净收起来。”刘骁嘱咐。
严整的军营不复存在,尽成泽国,军队建制全乱了,很多战马在洪水洑水逃生,士兵抱着木头沉浮,眨眼就消失在水。
看完了大海,再绕回崇明岛的南侧,从吴淞口入黄浦江,可见上海遭受洪灾的情况也很严重,但是一切井然有序,正在恢复之。
刘骁解下披风,这披风其实更像是雨衣的性质,用棉布编织的经纬丝极其绵密,可挡小雨,遇到大雨就抓瞎,更多的作用是装逼,他将披风披在郭侃身上,动作自然流畅,宛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等贤明主公。
郭侃惊惧,此时的他无力自保,但是又不肯隐姓埋名做缩头乌龟,还没想好怎么回答,从人已经用一口河北音回答道:“是海门县的百姓在此避难。”
刘骁一袭白色战袍,头上幞头,披着黑面红底的披风,像个年轻的校尉,冲上面拱手笑道:“在下刘骁,想请元帅登船一叙,可否赏脸。”
南人降得,北人就降不得么。
结果这一看,还真心疼了,死的人太多了,满眼都是死人死马,十万大军去了千,还有九万多,数字也没那么精准,保不齐加上民夫杂役比十万还多,一股脑都死于飓风洪水,惨状让刘骁想到了另一个位面上的神风,正是突如其来的台风摧毁了入侵日本的元军,很难说冥冥不是自有天意。
用花岗岩建造的大都督府里风平浪静,连茶杯里的水都不起一丝涟漪,刘骁没睡,他惦记着黎民百姓,还有江北的元军大营。
他和张一佳是从小就认识的,那时候他叫狗子,在白龙王身边做小厮,张一佳还叫毛丫,在伙房帮佣,两人年纪相仿,属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知根知底,门当户对。
刘骁让人喊话,问城上何人。
……
“此乃天意。”郭侃长叹一声。
十万大军,被一场飓风报销了。
雨终于停了,城外是浑黄色的洪水,良田民舍皆不见,只有树冠暴露在水面之上,偶然能见树上趴着难民,郭侃命人去救灾,可是一没有船,二没有人,自顾不暇,拿什么去救。
海水倒灌导致陆地变成水面,平底船可以行驶在往日的田野之上,能看到树上挂着一些惊魂未定的逃生者,刘骁让人将他们解救下来,给水喝,给饭吃。
“我一直想和元帅聊聊关于西域的事情。”刘骁说,“终于找到机会了,只是可惜了十万健儿,夏天本来就不适合打仗,赖我,没提醒贵军。”
有一个士卒用长杆钩子从水勾起一面大纛,铺在甲板上欣赏,竟然是东路军的帅旗。
闪电先到,雷声后至,轰隆隆的滚雷能让胆小者肝胆俱裂,郭侃等元军不晓得大自然的威力,只当是老天爷保佑南人,这是对元军的天谴。
刘骁时刻关注着飓风的走向,他知道飓风一般不会停留太久,要么擦边回海上,要么一路进陆地,一两天就会过去,届时赶紧救灾,方能挽回人民生命财产,这回不但要救援江浙,还要过江去看看元军的热闹。
越是这样,郭侃越是觉得天威难测,更加敬畏,以至于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降雨量极大,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海门县也成了汪洋泽国,城内水深三尺,掀翻屋顶无数,死亡百姓加牲口不计其数,郭侃是蹚着齐胸高的积水进的城,县衙已经淹了,只能在城墙上临时搭个棚子避雨。
刘骁又说:“我已经下令救助落水士卒,能力有限,能救多少算多少,等洪水退了,我自会把这些兵卒还给元帅,只是损失的兵器战马,我这边就无能为力了,还请元帅谅解。”
帘外雨涔涔,急雨更兼狂风,行道树都被吹的东倒西歪,战舰回港,渔船进湾,江水暴涨,道路成河,处在低洼地带的穷人家房子不但漏雨,更面临墙倒屋塌的危险,这就是台风的威力。
大雨狂风持续了一夜一天,白天雨势稍减,但是洪水依旧,郭侃勉力收拢了一些逃出来的士卒,蹚水前往海门县城。
军前,帅旗被一道闪电劈,旗杆折断,大纛落在水。
别说救人了,就是找一口干净的饮水,吃一口热食都是奢侈的。
严格来说,这叫幸灾乐祸。
郭侃身旁的亲兵们偷偷拿起了劲弩,想偷袭一把,射死刘骁,这仗就不算输得太惨。
“佳佳。”王力喊道。
] 形状让王力瞬间酒劲全无,那女子转过身来,竟然是干爹许配给自己的老婆张一佳。
他现在终于理解,洪水泛滥时百姓的苦楚了。
郭侃默默无语。
郭侃让亲兵抓了几个当地上年纪的白发老者来询问,得知这种豪雨飓风是他们爷爷辈才见过的,也就是说百年一遇的稀罕事让自己摊上了。
四个亲兵撑着一幅油布挡雨,其余人在周边迅速挖出壕沟排水,总算是有了一小块栖身之所,郭侃借着一道又一道的闪电,看清楚了东路军大营的惨状。
所有的井都被淹了,洪水是不能喝的,喝了会得病拉痢疾,会死人,得过滤了才能饮用。吃食只能去老百姓残破的家里搜寻,再找点柴火来烧熟。
从人还想掩饰,郭侃起身,走到垛口处说道:“正是郭某在此。”
但是郭侃制止了这种非丈夫所为,形势如此,任何花招都扭转不了大局,要么为元帝尽忠自刎,要么投降,他选择后者。
十万东路军,能汇聚到海门县城的只有几百人,个个灰头土脸,现在说此役彻底失败,没人反对,眼下重要的是如何北返,如何逃命。
一句句话都像匕首一般扎在郭侃心口,大元朝从未有他这种级别的将领投降,他脸上火辣辣的,还不如受到刘骁的折磨呢。
只是这时候不叫台风而叫飓风,因为没有卫星云图,不知晓飓风的强度,只能事到临头从大树的摇摆程度和浪高来判断,估计这回风力高达十二级。
又问洪水多久才能退,答曰按理说很快就能退,毕竟靠海,但是这次雨水大,不好说。
郭侃感激涕零,就等刘骁一句话了,但他就是不说。
船只装载不了太多难民,白龙军将干净饮水和食物送给海门县百姓,调转船头回去,路上能看到各种小船都在忙着救人,郭侃不由得感叹,白龙军真乃天兵也。
郭侃伸手触摸,发现炮膛里并不是想象的丝滑,而是一道道凸起,刘骁解释说这叫膛线,有膛线才能打的更远,更准。
他不由得比较了一下,抡起胸襟,这位白龙王和忽必烈只在伯仲之间。
郭侃见士兵从水捞了一头淹死的马想割肉吃,急忙阻止,这种肉不干净,吃了也会得病。
一群亲兵护着郭侃往高处逃去,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烂泥和积水里,满耳朵都是刺耳的风声和士卒的哀嚎。
但是白龙王生擒郭侃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全上海的军民都知道了,刘骁的英明神武更上一层,事实上关于他的故事不止于此,有人说这场飓风都是白龙王喝大了酒上天去出酒造成的哩。
刘骁并不稀罕郭侃,收容他更多是集邮的性质,若说今后北伐,也不能用这种十岁的老帅。
终于回到大都督府,刘骁命人将郭侃安置起来,好酒好菜伺候着,想去哪儿也随意,但是不能大张旗鼓的去,暴露身份可能会被人打死。
忽然视野出现了船只,而船头打的是白龙军的旗号。
雷雨天是不能站在树下的,这是常识,后来郭侃在笔记上这样记录。
平底船进入长江入海口水域,换乘一艘大型巡洋舰,刘骁亲自带郭侃参观军舰,全无藏私之意,一边看一边讲解,这是多大口径,用的是什么炮弹,还让人打开炮闩,请郭侃摸摸炮膛里面。
王力全凭意志力撑着没醉酒丢人,最终不光武将们烂醉如泥,官们也都喝高了,压力骤减,突然放松,谁都忍不住多喝几杯,打胜仗比过年还喜庆,毕竟年是年年过,胜仗不常有。
此时的北岸大营,牛皮帐篷被吹的东倒西歪,很多顶帐篷被连根拔起,在天上飞舞,暗夜暴雨如注,火把都被浇灭,看不清东西,就连郭侃的军大帐都不能幸免,被一阵疾风掀翻。
汽笛长鸣,巡洋舰先去海里绕一圈,带郭侃看看大海。
郭侃再次震惊,这是何等的胸襟,连软禁都不必,想走随时可以走,想看哪儿都供你看。
大帅做了决定,亲兵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是忠于郭侃大过忠于元朝,主人愿降,他们自然也愿降,毫无心理障碍。
一枚炮弹放在眼前,通体黄铜打造,如同工艺品一般,郭侃明白,白龙军就是用这玩意屠杀了自己数千儿郎,此刻他没有恨,打仗哪能不死人,他在西域杀的人,屠的城,比这多得多,他只是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郭侃艰难地走向一棵大树,树下似乎可以避雨,已经有七个士兵站在树下,忽然一道惨白的闪电划破长空,大树遭到雷击,树下的士兵战栗着倒下,这一幕在闪电照耀下看的清清楚楚。
从城墙上下来费了一点小小的周折,总归是顺利完成了投降仪式,其实更像是子弟兵营救被困群众,郭侃上了船,刘骁非但没有折辱他,还给他干净袜子鞋履,温好的烈酒和北方人习惯的面食。
船只行驶到海门县城前,但见夯土垒的城墙上炊烟袅袅,似乎是有人在做饭。
根据王力所看到的情形,元军的营寨扎的规矩,地势较高,排水渠也挖的很深,但那只是应对普通风雨,而这是北方军队从未领略过的来自海上的飓风。
“郭某败的心悦诚服。”郭侃说,他感叹于对方的大气,并未逼迫自己归顺。
刘骁大笑,让人问是不是郭元帅在上面。
王力从宿醉醒来,头疼欲裂,眼睛模糊,鼻子耸耸,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是闻不得的女人香,他看看四周,自己躺在床上,不知道是谁的屋子,一个女人背对着自己,正撅着从柜子里拿东西。
“洗干净收起来。”刘骁嘱咐。
严整的军营不复存在,尽成泽国,军队建制全乱了,很多战马在洪水洑水逃生,士兵抱着木头沉浮,眨眼就消失在水。
看完了大海,再绕回崇明岛的南侧,从吴淞口入黄浦江,可见上海遭受洪灾的情况也很严重,但是一切井然有序,正在恢复之。
刘骁解下披风,这披风其实更像是雨衣的性质,用棉布编织的经纬丝极其绵密,可挡小雨,遇到大雨就抓瞎,更多的作用是装逼,他将披风披在郭侃身上,动作自然流畅,宛如三国时期的刘备曹操等贤明主公。
郭侃惊惧,此时的他无力自保,但是又不肯隐姓埋名做缩头乌龟,还没想好怎么回答,从人已经用一口河北音回答道:“是海门县的百姓在此避难。”
刘骁一袭白色战袍,头上幞头,披着黑面红底的披风,像个年轻的校尉,冲上面拱手笑道:“在下刘骁,想请元帅登船一叙,可否赏脸。”
南人降得,北人就降不得么。
结果这一看,还真心疼了,死的人太多了,满眼都是死人死马,十万大军去了千,还有九万多,数字也没那么精准,保不齐加上民夫杂役比十万还多,一股脑都死于飓风洪水,惨状让刘骁想到了另一个位面上的神风,正是突如其来的台风摧毁了入侵日本的元军,很难说冥冥不是自有天意。
用花岗岩建造的大都督府里风平浪静,连茶杯里的水都不起一丝涟漪,刘骁没睡,他惦记着黎民百姓,还有江北的元军大营。
他和张一佳是从小就认识的,那时候他叫狗子,在白龙王身边做小厮,张一佳还叫毛丫,在伙房帮佣,两人年纪相仿,属于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知根知底,门当户对。
刘骁让人喊话,问城上何人。
……
“此乃天意。”郭侃长叹一声。
十万大军,被一场飓风报销了。
雨终于停了,城外是浑黄色的洪水,良田民舍皆不见,只有树冠暴露在水面之上,偶然能见树上趴着难民,郭侃命人去救灾,可是一没有船,二没有人,自顾不暇,拿什么去救。
海水倒灌导致陆地变成水面,平底船可以行驶在往日的田野之上,能看到树上挂着一些惊魂未定的逃生者,刘骁让人将他们解救下来,给水喝,给饭吃。
“我一直想和元帅聊聊关于西域的事情。”刘骁说,“终于找到机会了,只是可惜了十万健儿,夏天本来就不适合打仗,赖我,没提醒贵军。”
有一个士卒用长杆钩子从水勾起一面大纛,铺在甲板上欣赏,竟然是东路军的帅旗。
闪电先到,雷声后至,轰隆隆的滚雷能让胆小者肝胆俱裂,郭侃等元军不晓得大自然的威力,只当是老天爷保佑南人,这是对元军的天谴。
刘骁时刻关注着飓风的走向,他知道飓风一般不会停留太久,要么擦边回海上,要么一路进陆地,一两天就会过去,届时赶紧救灾,方能挽回人民生命财产,这回不但要救援江浙,还要过江去看看元军的热闹。
越是这样,郭侃越是觉得天威难测,更加敬畏,以至于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降雨量极大,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海门县也成了汪洋泽国,城内水深三尺,掀翻屋顶无数,死亡百姓加牲口不计其数,郭侃是蹚着齐胸高的积水进的城,县衙已经淹了,只能在城墙上临时搭个棚子避雨。
刘骁又说:“我已经下令救助落水士卒,能力有限,能救多少算多少,等洪水退了,我自会把这些兵卒还给元帅,只是损失的兵器战马,我这边就无能为力了,还请元帅谅解。”
帘外雨涔涔,急雨更兼狂风,行道树都被吹的东倒西歪,战舰回港,渔船进湾,江水暴涨,道路成河,处在低洼地带的穷人家房子不但漏雨,更面临墙倒屋塌的危险,这就是台风的威力。
大雨狂风持续了一夜一天,白天雨势稍减,但是洪水依旧,郭侃勉力收拢了一些逃出来的士卒,蹚水前往海门县城。
军前,帅旗被一道闪电劈,旗杆折断,大纛落在水。
别说救人了,就是找一口干净的饮水,吃一口热食都是奢侈的。
严格来说,这叫幸灾乐祸。
郭侃身旁的亲兵们偷偷拿起了劲弩,想偷袭一把,射死刘骁,这仗就不算输得太惨。
“佳佳。”王力喊道。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