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觉睡到六十年代!我是官二代【求收藏】
小飞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小飞棍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视线往右移,那里立着一个老式地秤,量大了就得过地秤,东西往上一放,陈卫国就拿着扁扁的秤砣一个个往上摆,直到斤数对了,才让封了口带走。
工作有面子就不用说了,每月工资也不低,足足有三十二块,要知道这时代,大部分人一个月的花销就只有五六块钱!
陈卫国今天要去他大伯家吃晚饭。
没错,陈卫国是穿越来的。
家里的亲戚不多,只剩下一个大伯,叫陈爱军,现任京城粮食局副局长,颇有背景。
粮站其实不算小,除了后院八开门的仓库,光粮站的门店铺就有个百来平方米,门店正前方是一排漆着棕红油漆的木质柜台,柜台是玻璃面的,可以看到玻璃下几个大木箱,里面满满当当全是粮食。
这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陌生,像一场真人奇幻电影,而他就是电影的主人翁。
陈卫国朝后看,柜台后面是几个几乎到他胸口那么高的大油罐子,就算是天天闻,还是能闻到一股子菜籽油的醇厚香味。
他陈卫国也算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了。
每到领粮的日子,粮站门口天没亮就能排起长龙,个个手里拎着麻布袋,条件好些的还推着自行车。
这年代穷是穷,可做东西那都是真材实料,不掺一点假的。
蜂窝煤平时都堆在粮店门口的角落里,眼看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
拿起火钳子把煤球炉子上的铁盖子掀开,陈卫国往里一看,蜂窝煤烧的发白,眼看都要灭掉。
陈卫国踩灭了烟头,拎着块新蜂窝煤进了粮站。
这个年代的粮站可不是普通单位,家里没点关系门路的,想都不用想,是个正儿八经的“香饽饽”、“铁饭碗”。
他磕着瓜子看着戏,可比看电视剧可有意思多了啊。
出门前特意找出来的票,准备买点陈爱军爱喝的酒拎上,顺便再给自己买包烟。
他的单位其实是不发烟酒票的,但是奈何他守着粮站,那就跟守着金窝银窝一个样。
自从上了这个班,陈卫国好吃好喝的就没断过。
粮站站长是个姓方的小老头,转业军人,听说在战场上立过功,年纪大了脑子里净想着带孙子,天天下午三点一过就走了,接孙子了去。
他穿来的这具身体也叫陈卫国。
陈卫国自小没了双亲,陈爱军就把陈卫国当亲儿子养,对他甚至比对自己亲生子女都要好。
回头瞅了一眼粮店门口墙上挂着的日历,1961年12月21号,距离他穿过来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啊。
兜里除了钱还有两张票,一张是烟票,一张是酒票。
所以三十二块对陈卫国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来说,能活的相当滋润。再加上陈爱军三天两头给他送东西,生怕他受一丁点的苦,送来的东西都快堆成了小山。
谁要是能在粮站谋个职位,说亲的媒婆都能拍成长队伸长了脖子等着。
陈卫国决定还是出门拿一块新的填上,他可一丁点儿都不想挨冻受罪。
这个时候总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把手伸出去接着米或者面粉玩,陈卫国小时候也爱把手插米里玩,不过他插的是超市的米缸,毕竟出生的晚,记事儿的时候粮站早就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抬起头,呼了一口白色雾气,四处望了一下,附近胡同灰青色的砖墙上又多了几条鲜红的条幅,上面用或黑或白的油漆写着“做伟人的好学生”、“请积极参加劳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之类的标语。
别小看这两张票,这可是好东西。
这时代因为物质匮乏,全国实行计划经济,无论想买点啥都要凭票证购买。
陈卫国靠着墙,点了支烟慢慢抽着。
柜台两侧有两个倒漏斗似的方形绿漆铁皮桶,铁皮桶十分巨大,直连到屋顶,里面装的是每个人每个月能领的供应粮,左边是米,右边是面,铁皮桶旁边挂着一副字,大红色的字体板板正正,写着最高指示。
他只是睡了一觉,没想到醒来后就已经穿到了这具身体里。
排队排到了,他们就交上粮票和粮本给陈卫国,核对没问题后,拿着麻布袋往漏斗铁皮桶下面放好,拉开闸门,粮食就哗啦啦地从铁皮桶下方落到袋子里。
陈卫国摸了摸兜。
不过好在这时代生活节奏慢,再加上他现在住的四合院里天天闹腾得很。
刚满二十岁,父母早亡,给他在京城四合院留了个六十平左右的套间,虽然只是大白墙水泥地的简陋屋子,但胜在宽敞,毕竟这年代可没有公摊面积,四合院其他人家还有一家四口挤在一个二十平米不到的小单间的呢!
“真他娘的冷啊……”
门一开,扑面而来的冷风让陈卫国打了个激灵。
陈卫国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钱票八方来。
糖要糖票、布要布票、粮要粮票、肉要肉票,但凡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要票。
陈卫国拿着一个印着伟人万岁的搪瓷杯,从保温瓶里倒了一杯热水,双手捂着,在粮站的煤球炉子旁坐了下来。www.wangzaishuwu.com
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但凡有一点儿好的,就必然要孝敬他大伯一份。
陈卫国高中一毕业,陈爱军就把他安排在四合院附近的五八粮站当了正式工。
可惜的是这时代没有二十一世纪的手机电脑空调和Wi-Fi,让他挺不适应的。
] 视线往右移,那里立着一个老式地秤,量大了就得过地秤,东西往上一放,陈卫国就拿着扁扁的秤砣一个个往上摆,直到斤数对了,才让封了口带走。
工作有面子就不用说了,每月工资也不低,足足有三十二块,要知道这时代,大部分人一个月的花销就只有五六块钱!
陈卫国今天要去他大伯家吃晚饭。
没错,陈卫国是穿越来的。
家里的亲戚不多,只剩下一个大伯,叫陈爱军,现任京城粮食局副局长,颇有背景。
粮站其实不算小,除了后院八开门的仓库,光粮站的门店铺就有个百来平方米,门店正前方是一排漆着棕红油漆的木质柜台,柜台是玻璃面的,可以看到玻璃下几个大木箱,里面满满当当全是粮食。
这一切是那么熟悉又陌生,像一场真人奇幻电影,而他就是电影的主人翁。
陈卫国朝后看,柜台后面是几个几乎到他胸口那么高的大油罐子,就算是天天闻,还是能闻到一股子菜籽油的醇厚香味。
他陈卫国也算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了。
每到领粮的日子,粮站门口天没亮就能排起长龙,个个手里拎着麻布袋,条件好些的还推着自行车。
这年代穷是穷,可做东西那都是真材实料,不掺一点假的。
蜂窝煤平时都堆在粮店门口的角落里,眼看离下班还有两个小时。
拿起火钳子把煤球炉子上的铁盖子掀开,陈卫国往里一看,蜂窝煤烧的发白,眼看都要灭掉。
陈卫国踩灭了烟头,拎着块新蜂窝煤进了粮站。
这个年代的粮站可不是普通单位,家里没点关系门路的,想都不用想,是个正儿八经的“香饽饽”、“铁饭碗”。
他磕着瓜子看着戏,可比看电视剧可有意思多了啊。
出门前特意找出来的票,准备买点陈爱军爱喝的酒拎上,顺便再给自己买包烟。
他的单位其实是不发烟酒票的,但是奈何他守着粮站,那就跟守着金窝银窝一个样。
自从上了这个班,陈卫国好吃好喝的就没断过。
粮站站长是个姓方的小老头,转业军人,听说在战场上立过功,年纪大了脑子里净想着带孙子,天天下午三点一过就走了,接孙子了去。
他穿来的这具身体也叫陈卫国。
陈卫国自小没了双亲,陈爱军就把陈卫国当亲儿子养,对他甚至比对自己亲生子女都要好。
回头瞅了一眼粮店门口墙上挂着的日历,1961年12月21号,距离他穿过来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啊。
兜里除了钱还有两张票,一张是烟票,一张是酒票。
所以三十二块对陈卫国这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来说,能活的相当滋润。再加上陈爱军三天两头给他送东西,生怕他受一丁点的苦,送来的东西都快堆成了小山。
谁要是能在粮站谋个职位,说亲的媒婆都能拍成长队伸长了脖子等着。
陈卫国决定还是出门拿一块新的填上,他可一丁点儿都不想挨冻受罪。
这个时候总有调皮捣蛋的孩子把手伸出去接着米或者面粉玩,陈卫国小时候也爱把手插米里玩,不过他插的是超市的米缸,毕竟出生的晚,记事儿的时候粮站早就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他抬起头,呼了一口白色雾气,四处望了一下,附近胡同灰青色的砖墙上又多了几条鲜红的条幅,上面用或黑或白的油漆写着“做伟人的好学生”、“请积极参加劳动,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之类的标语。
别小看这两张票,这可是好东西。
这时代因为物质匮乏,全国实行计划经济,无论想买点啥都要凭票证购买。
陈卫国靠着墙,点了支烟慢慢抽着。
柜台两侧有两个倒漏斗似的方形绿漆铁皮桶,铁皮桶十分巨大,直连到屋顶,里面装的是每个人每个月能领的供应粮,左边是米,右边是面,铁皮桶旁边挂着一副字,大红色的字体板板正正,写着最高指示。
他只是睡了一觉,没想到醒来后就已经穿到了这具身体里。
排队排到了,他们就交上粮票和粮本给陈卫国,核对没问题后,拿着麻布袋往漏斗铁皮桶下面放好,拉开闸门,粮食就哗啦啦地从铁皮桶下方落到袋子里。
陈卫国摸了摸兜。
不过好在这时代生活节奏慢,再加上他现在住的四合院里天天闹腾得很。
刚满二十岁,父母早亡,给他在京城四合院留了个六十平左右的套间,虽然只是大白墙水泥地的简陋屋子,但胜在宽敞,毕竟这年代可没有公摊面积,四合院其他人家还有一家四口挤在一个二十平米不到的小单间的呢!
“真他娘的冷啊……”
门一开,扑面而来的冷风让陈卫国打了个激灵。
陈卫国可以说是人在家中坐,钱票八方来。
糖要糖票、布要布票、粮要粮票、肉要肉票,但凡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要票。
陈卫国拿着一个印着伟人万岁的搪瓷杯,从保温瓶里倒了一杯热水,双手捂着,在粮站的煤球炉子旁坐了下来。www.wangzaishuwu.com
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但凡有一点儿好的,就必然要孝敬他大伯一份。
陈卫国高中一毕业,陈爱军就把他安排在四合院附近的五八粮站当了正式工。
可惜的是这时代没有二十一世纪的手机电脑空调和Wi-Fi,让他挺不适应的。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粮食局官二代,馋死禽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小飞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四合院:粮食局官二代,馋死禽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