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迁都之惑
夏树c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夏树c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很简单,一句话可概括之。”
“不说那个,我推演的未必准确。”杨晓笑道,倒不是他推的不准,主要是,他穿越过来了,还是带着当皇帝的系统任务,势必会改变历史走向。
“嗯,有见地,”杨广点头,“继续。”
“一则,洛阳地处中原腹地,以西有关陇屏障,以北有王屋太行,远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二则,洛阳位于大运河中段,水陆两通,粮草、兵力以此为枢,北上可达涿郡边关之要,南下可直至江浙富庶之地,执掌天下,首当其冲。对于夺取天下而言,大兴算是根基之地,但对于治理和守卫整个大隋帝国而言,洛阳,才算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核心之地。”
熟料,这次杨广非但没有斥责,反而抬起头,饶有兴趣地问:“你若要造反,准备怎么做?”
“但说无妨。”
杨广想一家独大,但无奈关陇集团太过于强大,他在长安当皇帝,就无法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若想真正独立,就只能迁都,离开关陇集团的传统势力范围!
“明皇帝灭高丽、保中原的战略没问题,只是,战争有时候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大隋三征高丽,未能取胜,不在于高丽多强,而在于补给线太长,大军没等到高丽城破之日,自己先支撑不住了。”
“不会,今天爷爷没让卫士靠近,都在百丈之外,他们听不见,”杨广笑道,“小子你还真是了不起,继续讲下去,还有功绩吗?”
杨晓知道没法跟爷爷解释“地球”这个概念,也懒得解释,便接续他刚才的话题:”唉,可惜,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未来百年内的大唐盛世,西方万国来朝,还不都是明皇帝开创的基业?”
“大唐……就是你之前说的,李渊造反之后的国家?”杨广又开始对晋阳李渊起杀心了,无奈现在他遥镇江都,多少有些鞭长莫及。
杨晓想了想:“还有一个,但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不知道对不对。”
杨广当然知道,自己为何要迁都洛阳,而且他坚持认为,这肯定是个正确的决策。
“没事,没事,孩子你记住,刚才那番话,你万不可再对外人说!”
“他想用十年时间,干一百年的事儿,掏空了家底,百姓生计都成了问题,焉能不反?”
杨广听得嘴唇有些颤抖,这才是他迁都洛阳最大的秘密,而且,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哦……知道了,”杨晓下意识看向围墙,“爷爷,今天你的卫士不会中暑了吧?”
“有!明皇帝第五件功绩,便是三征高丽。虽然失败了,虽然天下臣民百姓均不解,为何非要东征高丽,或许只有明皇帝一人知道,想稳坐天下,必须东征高丽。高丽本身不算特别强大,安于辽东,不敢单独进犯中原,可一旦他们与西北的突厥联合起来,东西夹攻之下,中原则危在旦夕。”
杨广皱眉沉思,点头:“确是如此啊……太急了,太急了,唉。”
“有啊,这第四件功绩,便是西巡张掖,畅通丝绸之路,明帝圣上是自古以来、千古以后,唯一一位真正到过西域的帝王,还在那里与西域诸国会盟,促进中原与河西走廊之联系,并通过掌控西域,加强了华夏与更西边一个叫西亚,还有个叫欧洲的地方的联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爷爷,你怎么了?”杨晓问。
“不过经过这三次征讨,高丽原本冉冉升起之国运,已经被大隋碾压成末,再也无力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西边的突厥形单影只,也被中原王朝征讨的雄兵吓破了胆,亦不敢大肆进犯,所以,明皇帝三征高丽,奠定了中原政权数百年‘天朝上国’的稳固基业,也算是功绩一件。”
“西亚?欧洲?那是什么地方?西边难道不是一片不毛之地么?”杨广疑惑,以他的地理知识,基本世界地图画到西域,也就该到头了。
斩立决,夷灭九族!
“爷爷,您可曾听说过‘关陇集团’这个词?”杨晓作为一个未来人,对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凡研究隋唐历史,就绕不开“关陇集团”,但杨晓不确定,这个词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万一可行,不比把大隋这个烂摊子,直接交给他强多了么!
“这个自然知道。”杨广笑道,他们老杨家,就是十二大将军之一,李渊他们家,则是八柱国之一,再往前的西魏、北周,也都是八柱国之一。
小小关陇之地的这20个家族,深深影响了中国将近500多年。
“嗯,爷爷也觉得,李渊没什么帝王之相。通西域,也算是一项功绩吧,小子,还有吗?”
之前杨广觉得,孙子想造反完全是“随大溜”,一时兴起而已,不过,通过刚才这番谈古论今,杨广陡然发现,自己这个皇太孙,无论是知识还是见地,都远胜年少时的自己,甚至可以说,有些高深莫测,所以,杨广想听听他的造反计划。
没想到,居然被一个毛孩子给参破了!
“第一次失败,很正常,没有经验嘛,第二次东征,可谓功败垂成,要不是后院起火,杨玄感造反,很可能就打下来了,到了第三次,也就是两年前,全国已然民变四起,其实,已经失去了征讨高丽的条件,所征之兵都没能到齐,就明皇帝老哥儿一个,带了半数兵马就去了,即便打的高丽求饶请降,明皇帝也知道,手里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真正灭掉高丽国,只得无奈退兵了呗。”
杨晓点头,继续道:“大兴(长安)虽好,但他的地理位置,注定只适合作为夺取天下的根基之地,而不适合作为治理天下的安国之城,相反,东都洛阳,更非常做后者。”
杨晓没敢说下去,因为早上爷爷已经斥责过他一次,不让他再提造反这一茬。
“说完了?”杨广笑眯眯地问,“没有第三个原因了么?”
“唉,是啊……”杨广叹息,确实是这样。
“什么话?”
杨广当年决定迁都洛阳,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要杨广讲个一二三出来,但杨广只说了刚才杨晓说的前两条原因,没有说出这个秘密,一旦说出来,有可能会逼反关陇集团,他谁都没告诉过,这可是杨广妄图让子孙后代长期执掌大隋帝国的一项核心机密!
直到唐末,这股力量才逐渐走向消亡,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果然,杨广摇头。
“关陇集团就是魏国时候设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关陇集团,主要就是指这二十家。”
“为何?”杨广问。
“我猜测,明皇帝迁都洛阳,第三个目的,是……杨广试图摆脱关陇集团的束缚,”杨晓试探着说,“因为大兴(长安)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嘛,先帝杨坚,虽然作为外戚,权倾一时,但也只是关陇集团的一个代表,甚至可以说,是关陇集团短暂拥护杨坚做为他们的代言人,杨家统一了天下,当了皇帝,但其他的十九家家族,依旧在朝堂之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幸亏,这是自己的孙子,如果是外人说出这话来,杨广想都不用想!
杨晓打算执行“北方计划”,可是自己加入骁果军受阻,杨晓还是觉得,从爷爷手里的兵权入手,最为妥当,所以,又打起了鼓动爷爷造反的主意来。
“突厥不好打,他们随水草迁徙,一打就往北边跑,中原大军无法歼灭他们,但高丽不一样,高丽和中原类似,建城而守,只要攻克他们的城市,就可灭国。”
杨晓列举隋炀帝五大功绩,说的杨广很高兴,但很快,他的心情又惆怅起来,轻轻叹了口气,问杨晓道:“既然明皇帝创立了如此之丰功伟绩,那为何天下还要反他呢?”
“所以啊,爷爷,”杨晓凑近了些,“既然大家都反了,要不,咱爷俩也试试,没准儿能夺取天下呢。”
] “很简单,一句话可概括之。”
“不说那个,我推演的未必准确。”杨晓笑道,倒不是他推的不准,主要是,他穿越过来了,还是带着当皇帝的系统任务,势必会改变历史走向。
“嗯,有见地,”杨广点头,“继续。”
“一则,洛阳地处中原腹地,以西有关陇屏障,以北有王屋太行,远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二则,洛阳位于大运河中段,水陆两通,粮草、兵力以此为枢,北上可达涿郡边关之要,南下可直至江浙富庶之地,执掌天下,首当其冲。对于夺取天下而言,大兴算是根基之地,但对于治理和守卫整个大隋帝国而言,洛阳,才算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核心之地。”
熟料,这次杨广非但没有斥责,反而抬起头,饶有兴趣地问:“你若要造反,准备怎么做?”
“但说无妨。”
杨广想一家独大,但无奈关陇集团太过于强大,他在长安当皇帝,就无法摆脱关陇集团的控制,若想真正独立,就只能迁都,离开关陇集团的传统势力范围!
“明皇帝灭高丽、保中原的战略没问题,只是,战争有时候要看天时、地利、人和,大隋三征高丽,未能取胜,不在于高丽多强,而在于补给线太长,大军没等到高丽城破之日,自己先支撑不住了。”
“不会,今天爷爷没让卫士靠近,都在百丈之外,他们听不见,”杨广笑道,“小子你还真是了不起,继续讲下去,还有功绩吗?”
杨晓知道没法跟爷爷解释“地球”这个概念,也懒得解释,便接续他刚才的话题:”唉,可惜,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未来百年内的大唐盛世,西方万国来朝,还不都是明皇帝开创的基业?”
“大唐……就是你之前说的,李渊造反之后的国家?”杨广又开始对晋阳李渊起杀心了,无奈现在他遥镇江都,多少有些鞭长莫及。
杨晓想了想:“还有一个,但只是我个人的猜测,不知道对不对。”
杨广当然知道,自己为何要迁都洛阳,而且他坚持认为,这肯定是个正确的决策。
“没事,没事,孩子你记住,刚才那番话,你万不可再对外人说!”
“他想用十年时间,干一百年的事儿,掏空了家底,百姓生计都成了问题,焉能不反?”
杨广听得嘴唇有些颤抖,这才是他迁都洛阳最大的秘密,而且,这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哦……知道了,”杨晓下意识看向围墙,“爷爷,今天你的卫士不会中暑了吧?”
“有!明皇帝第五件功绩,便是三征高丽。虽然失败了,虽然天下臣民百姓均不解,为何非要东征高丽,或许只有明皇帝一人知道,想稳坐天下,必须东征高丽。高丽本身不算特别强大,安于辽东,不敢单独进犯中原,可一旦他们与西北的突厥联合起来,东西夹攻之下,中原则危在旦夕。”
杨广皱眉沉思,点头:“确是如此啊……太急了,太急了,唉。”
“有啊,这第四件功绩,便是西巡张掖,畅通丝绸之路,明帝圣上是自古以来、千古以后,唯一一位真正到过西域的帝王,还在那里与西域诸国会盟,促进中原与河西走廊之联系,并通过掌控西域,加强了华夏与更西边一个叫西亚,还有个叫欧洲的地方的联系,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爷爷,你怎么了?”杨晓问。
“不过经过这三次征讨,高丽原本冉冉升起之国运,已经被大隋碾压成末,再也无力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西边的突厥形单影只,也被中原王朝征讨的雄兵吓破了胆,亦不敢大肆进犯,所以,明皇帝三征高丽,奠定了中原政权数百年‘天朝上国’的稳固基业,也算是功绩一件。”
“西亚?欧洲?那是什么地方?西边难道不是一片不毛之地么?”杨广疑惑,以他的地理知识,基本世界地图画到西域,也就该到头了。
斩立决,夷灭九族!
“爷爷,您可曾听说过‘关陇集团’这个词?”杨晓作为一个未来人,对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凡研究隋唐历史,就绕不开“关陇集团”,但杨晓不确定,这个词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万一可行,不比把大隋这个烂摊子,直接交给他强多了么!
“这个自然知道。”杨广笑道,他们老杨家,就是十二大将军之一,李渊他们家,则是八柱国之一,再往前的西魏、北周,也都是八柱国之一。
小小关陇之地的这20个家族,深深影响了中国将近500多年。
“嗯,爷爷也觉得,李渊没什么帝王之相。通西域,也算是一项功绩吧,小子,还有吗?”
之前杨广觉得,孙子想造反完全是“随大溜”,一时兴起而已,不过,通过刚才这番谈古论今,杨广陡然发现,自己这个皇太孙,无论是知识还是见地,都远胜年少时的自己,甚至可以说,有些高深莫测,所以,杨广想听听他的造反计划。
没想到,居然被一个毛孩子给参破了!
“第一次失败,很正常,没有经验嘛,第二次东征,可谓功败垂成,要不是后院起火,杨玄感造反,很可能就打下来了,到了第三次,也就是两年前,全国已然民变四起,其实,已经失去了征讨高丽的条件,所征之兵都没能到齐,就明皇帝老哥儿一个,带了半数兵马就去了,即便打的高丽求饶请降,明皇帝也知道,手里这点兵力,根本不可能真正灭掉高丽国,只得无奈退兵了呗。”
杨晓点头,继续道:“大兴(长安)虽好,但他的地理位置,注定只适合作为夺取天下的根基之地,而不适合作为治理天下的安国之城,相反,东都洛阳,更非常做后者。”
杨晓没敢说下去,因为早上爷爷已经斥责过他一次,不让他再提造反这一茬。
“说完了?”杨广笑眯眯地问,“没有第三个原因了么?”
“唉,是啊……”杨广叹息,确实是这样。
“什么话?”
杨广当年决定迁都洛阳,几乎所有人都反对,要杨广讲个一二三出来,但杨广只说了刚才杨晓说的前两条原因,没有说出这个秘密,一旦说出来,有可能会逼反关陇集团,他谁都没告诉过,这可是杨广妄图让子孙后代长期执掌大隋帝国的一项核心机密!
直到唐末,这股力量才逐渐走向消亡,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果然,杨广摇头。
“关陇集团就是魏国时候设立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关陇集团,主要就是指这二十家。”
“为何?”杨广问。
“我猜测,明皇帝迁都洛阳,第三个目的,是……杨广试图摆脱关陇集团的束缚,”杨晓试探着说,“因为大兴(长安)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嘛,先帝杨坚,虽然作为外戚,权倾一时,但也只是关陇集团的一个代表,甚至可以说,是关陇集团短暂拥护杨坚做为他们的代言人,杨家统一了天下,当了皇帝,但其他的十九家家族,依旧在朝堂之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幸亏,这是自己的孙子,如果是外人说出这话来,杨广想都不用想!
杨晓打算执行“北方计划”,可是自己加入骁果军受阻,杨晓还是觉得,从爷爷手里的兵权入手,最为妥当,所以,又打起了鼓动爷爷造反的主意来。
“突厥不好打,他们随水草迁徙,一打就往北边跑,中原大军无法歼灭他们,但高丽不一样,高丽和中原类似,建城而守,只要攻克他们的城市,就可灭国。”
杨晓列举隋炀帝五大功绩,说的杨广很高兴,但很快,他的心情又惆怅起来,轻轻叹了口气,问杨晓道:“既然明皇帝创立了如此之丰功伟绩,那为何天下还要反他呢?”
“所以啊,爷爷,”杨晓凑近了些,“既然大家都反了,要不,咱爷俩也试试,没准儿能夺取天下呢。”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隋:我的爷爷是隋炀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夏树c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大隋:我的爷爷是隋炀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