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霜易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寒霜易冷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当汪文言满脸笑容的离开冯府后,很快就又回到了刘一燝的府邸上。
汪文言闻言顿时笑了起来,这是不只要钱,还要官。
“可以!到时候你们可别赖账,你要知道,我们能让熊廷弼下来,也是能让他上去的。”
“吾曾听说,魏公与冯三元私交甚笃,又与顾慥曾同为道官,不知能否替汪某引荐一二!只要汪某能说服这二公弹劾熊廷弼,并使熊廷弼去职,则将来扳倒方从哲必定成功!一旦方从哲离开,我东林党人,必能众正盈朝。”
“都察院和科道多有对熊廷弼不满者,除了我东林,还有很多人,诸如姚宗文、刘国缙、顾慥、冯三元、魏应嘉等人也对其不满,劾罢熊廷弼倒也不难!”
“到时候自然少不了冯公的好处,您也明白,这辽东可拿的银子从来不是小数字,都说千里为官只为财,难道冯公就真不有意从这辽饷中分一杯羹乎?”
“哪,还有什么消息?”
“好啦,你回去吧,顺便告诉你家主人,做事,要有分寸,这次我们能帮你,但下次,我们可就不一定能帮你们了。”
而则是将毛巾放在桌子上,从袖中掏出一张会票。
“有劳阁老。”
魏大中闻言沉默了一下,一想到这都是为了东林,也就答应了下来。
“久闻王化贞知兵事,且胸中素有韬略,冯某往日也想结识一番,但苦于没有机会。如今汪公愿代为引荐,冯某自无不可。所谓的好处倒在其次,为国家社稷计,冯某也会在廷推辽东巡抚一职上力荐王化贞的,汪舍人大可不必如此费周折!”
“陛下给司礼监加了个叫魏进忠的秉笔太监,但魏进忠是去提督东厂了,而且听说还没多少文化。”
“这是三千两的会票,还请冯公收下,我呢,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聊表心意。”
听到这话,杨涟对左光斗点了点头,也出声道。
突然,汪文言在下人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我也是为大明的社稷着想,熊廷弼一直在辽东练军劳民,一味只知道跟朝廷要银子,却寸功未建,实在是说不过去,他拖得起,朝廷可拖不起!”
冲对方点了点头,汪文言继续说到。
“周大人此时入翰林,恐怕来日就要入阁了。恭喜周大人啊。”
闻言,哪年轻人顿时笑了起来。
刘一燝也没看会票的数字,只是盯着自己的鱼竿。
闻言,汪文言转头向了魏大中,笑着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帮刘一燝捧着毛巾的一个中年人出声到。
“阁老,这是五千两银子,冯三元他们想挪挪位置,昔年神宗懒政,留了许多京职空缺,不知阁老可否能让他们升一升?”
“左公所言极是,如今陛下看了弹劾方从哲的奏章后,连带着弹劾崔文升、李可灼的奏章悉数留中不发,暂时肯定不会动方辅。另外,王公公还告诉我,陛下特别留意了辽东经略熊廷弼嫌弃黄克瓒所铸之炮炸膛的奏本。”
闻言,冯三元笑着点了点头,暗自盘算着将来王化贞成了辽东巡抚到底会给自己多少好处,同时也能攀上叶向高的门路,搭上东林的顺风车。
“哦?”
“不如先以熊廷弼无能耽误辽事之由将熊廷弼参劾出去,再荐以我东林能臣任辽东经略,一旦该能臣继任辽东经略后收复失地就必然为朝廷新贵,必为陛下赏识,然后此人再参劾方从哲,加上我等台谏之臣与两位辅臣一起参劾,那方从哲则必是四面楚歌、无人可保!”
“哪里!哪里!区区三千两银子而已。等熊廷弼被罢职后,辽东经略自然会是当今辽东巡抚袁应泰,而这新的辽东巡抚一职,还请冯公在廷推上力荐叶公高徒,广宁参议王化贞,不知冯公可愿意否?”
“不过,我这给事中了也有些时日了啊。”
“看皇帝的意思,是不欲让方从哲离开了?”
“刘公一向忠君体国,大明上下谁人不知。我家主人一向以刘公为楷模,曾言想效仿刘公为社稷谋太平。一旦熊廷弼去职,必是袁应泰袁公为新经略,到时候巡抚一职可否由叶公弟子接任,不知需多少银子,还请刘公明言。”
“除了刘公这里,上下打点的话,怎么也得三万两!”
刘一燝则在这时候道。
“这。。。”
“这个你得问汪先生,他对内,认识内相王安,能同司礼监的人说的上话。对外,又与东林诸君子交好,他会知道要多少银子。”
“嗯。”
“这。。。”
抽出一把椅子坐下,汪文言出声到。
汪文言闻言,则是真的认真计算了起来。
“汪先生有所不知,这熊廷弼上任后严查走私,钱粮直发于士兵流民,以至于我们家老爷和辽地诸将油水大减,如今每年给京里送孝敬银都成了难题,实在是拿不出多少余钱,不过,您放心,如果真能把熊廷弼扳倒,遂了我辽地诸文武官员的心愿,我们将来必奉上五万两白银!但现在能不能只拿一万两出来?”
汪文言反而直接要挟起来。
“地方和京城,很多衙门现在都缺堂官,虽然大行皇帝补了一些,但还没正式确定。”
“杨公对熊廷弼一味耗损钱粮闭城不出的行为一直不满,若换以更有能为者,倒也利于社稷!”
冯三元笑了笑说到。
闻言,汪文言顿时会意。
闻言,汪文言微微一笑。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摸着自己的胡子,身为地主的刘一燝出声问道。
冯三元没有正面回答汪文言只是神色凝重地道。
身为东林党大将的左光斗闻言出声问道。
“久闻冯公一心为国尽忠职守,果然名不虚传,汪某深感敬服!至于升迁之事,汪某不敢妄言,但问题应该不大。”
“明白!小的明白!”
左光斗听闻后点了点头,也出声到。
“事情都办妥了?”
汪文言则看了刘一燝一眼,只看到刘一燝点了点头。
刘一燝没说数字,将皮球踢给了汪文言。
闻言,汪文言摆摆手,心里暗骂得了便宜还卖乖,嘴上却是说。
“盛情难却,本官就收下了,不过,下不为例,本官参劾熊廷弼也是为我大明社稷上疏直言,岂能因此得私利之便,汪舍人您这样做确有不妥啊。”
很快,汪文言在离开刘府后,拿着一张魏大中的拜帖,又到了冯府。
冯三元接过了会票仔细的看了看,而后道。
“哦?”
闻言,刘一燝点了点头道,叶向高想做首辅,他刘一燝也想做首辅。
“小的记住了,小的这就告退!”
闻言,魏大中皱了皱眉头,小皇帝换了东厂的提督太监,让人有些不安。
此时刘一燝正坐在家中的池塘前钓鱼。
年轻人闻言,将手中的毛巾交给了汪文言,而后迅速离开了刘一燝府邸。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就说说这搬到方从哲一事。”
“同喜同喜。”
汪文言此时正在冯三元的府邸,满脸堆笑地将一张写着三千两的会票递给了冯三元。
闻言,屋中坐着的东林大佬们都对视了一眼,最后魏大中出声到。
这样,汪文言这才回道。
冯三元沉吟了一会儿,故作不答。
“王化贞王大人在宁前道任上和你家主人范先生这些年合伙倒卖粮食铁器给建奴应该赚了不少银子,应该是不差钱的,如果这三万两银子,你舍不得出,那就别怪我们把这事抖露出来。到时候。。。”
“熊廷弼此人经略辽东寸功未建,到现在还未剿灭东虏,可谓是无能至极!如今天子新登大宝,自然不容辽事拖延至此,而熊廷弼能到现在还担任辽东经略皆是方从哲袒护所致!”
“来之前,我已经见过王公公了,王公公说,陛下看了弹劾崔文升、李可灼、方从哲三人的奏章后,让人挑了出来,留中不发。”
傍晚时分,内阁次辅刘一燝的府邸上,一群东林大佬在聚会。
汪文言刚进刘府,看到周嘉谟后就抱拳出声问道。
“不错。”
见状,汪文言笑了起来。
“哪份奏章我到是记得,当时还在朝堂上议论过。”
“这说明,皇上很关心辽东的事情。”
中年人有些为难的说到。
“说的有道理。”
“大人请放心,已经办妥了,福建道御史冯三元会先上疏参劾熊廷弼耽误辽东战事,然后河南道御史顾慥会跟着上疏,这两人非是我东林中人,具是朝中无人可依之徒,哪顾慥更是顾命大臣,陛下必不起疑。”
“啊!这是不是多了点,汪先生?”
中年人讨价还价了起来。
听到汪文言的话,满面红光的周嘉谟连忙回礼。
] 当汪文言满脸笑容的离开冯府后,很快就又回到了刘一燝的府邸上。
汪文言闻言顿时笑了起来,这是不只要钱,还要官。
“可以!到时候你们可别赖账,你要知道,我们能让熊廷弼下来,也是能让他上去的。”
“吾曾听说,魏公与冯三元私交甚笃,又与顾慥曾同为道官,不知能否替汪某引荐一二!只要汪某能说服这二公弹劾熊廷弼,并使熊廷弼去职,则将来扳倒方从哲必定成功!一旦方从哲离开,我东林党人,必能众正盈朝。”
“都察院和科道多有对熊廷弼不满者,除了我东林,还有很多人,诸如姚宗文、刘国缙、顾慥、冯三元、魏应嘉等人也对其不满,劾罢熊廷弼倒也不难!”
“到时候自然少不了冯公的好处,您也明白,这辽东可拿的银子从来不是小数字,都说千里为官只为财,难道冯公就真不有意从这辽饷中分一杯羹乎?”
“哪,还有什么消息?”
“好啦,你回去吧,顺便告诉你家主人,做事,要有分寸,这次我们能帮你,但下次,我们可就不一定能帮你们了。”
而则是将毛巾放在桌子上,从袖中掏出一张会票。
“有劳阁老。”
魏大中闻言沉默了一下,一想到这都是为了东林,也就答应了下来。
“久闻王化贞知兵事,且胸中素有韬略,冯某往日也想结识一番,但苦于没有机会。如今汪公愿代为引荐,冯某自无不可。所谓的好处倒在其次,为国家社稷计,冯某也会在廷推辽东巡抚一职上力荐王化贞的,汪舍人大可不必如此费周折!”
“陛下给司礼监加了个叫魏进忠的秉笔太监,但魏进忠是去提督东厂了,而且听说还没多少文化。”
“这是三千两的会票,还请冯公收下,我呢,也没别的意思,只是聊表心意。”
听到这话,杨涟对左光斗点了点头,也出声道。
突然,汪文言在下人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我也是为大明的社稷着想,熊廷弼一直在辽东练军劳民,一味只知道跟朝廷要银子,却寸功未建,实在是说不过去,他拖得起,朝廷可拖不起!”
冲对方点了点头,汪文言继续说到。
“周大人此时入翰林,恐怕来日就要入阁了。恭喜周大人啊。”
闻言,哪年轻人顿时笑了起来。
刘一燝也没看会票的数字,只是盯着自己的鱼竿。
闻言,汪文言转头向了魏大中,笑着说道。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在帮刘一燝捧着毛巾的一个中年人出声到。
“阁老,这是五千两银子,冯三元他们想挪挪位置,昔年神宗懒政,留了许多京职空缺,不知阁老可否能让他们升一升?”
“左公所言极是,如今陛下看了弹劾方从哲的奏章后,连带着弹劾崔文升、李可灼的奏章悉数留中不发,暂时肯定不会动方辅。另外,王公公还告诉我,陛下特别留意了辽东经略熊廷弼嫌弃黄克瓒所铸之炮炸膛的奏本。”
闻言,冯三元笑着点了点头,暗自盘算着将来王化贞成了辽东巡抚到底会给自己多少好处,同时也能攀上叶向高的门路,搭上东林的顺风车。
“哦?”
“不如先以熊廷弼无能耽误辽事之由将熊廷弼参劾出去,再荐以我东林能臣任辽东经略,一旦该能臣继任辽东经略后收复失地就必然为朝廷新贵,必为陛下赏识,然后此人再参劾方从哲,加上我等台谏之臣与两位辅臣一起参劾,那方从哲则必是四面楚歌、无人可保!”
“哪里!哪里!区区三千两银子而已。等熊廷弼被罢职后,辽东经略自然会是当今辽东巡抚袁应泰,而这新的辽东巡抚一职,还请冯公在廷推上力荐叶公高徒,广宁参议王化贞,不知冯公可愿意否?”
“不过,我这给事中了也有些时日了啊。”
“看皇帝的意思,是不欲让方从哲离开了?”
“刘公一向忠君体国,大明上下谁人不知。我家主人一向以刘公为楷模,曾言想效仿刘公为社稷谋太平。一旦熊廷弼去职,必是袁应泰袁公为新经略,到时候巡抚一职可否由叶公弟子接任,不知需多少银子,还请刘公明言。”
“除了刘公这里,上下打点的话,怎么也得三万两!”
刘一燝则在这时候道。
“这。。。”
“这个你得问汪先生,他对内,认识内相王安,能同司礼监的人说的上话。对外,又与东林诸君子交好,他会知道要多少银子。”
“嗯。”
“这。。。”
抽出一把椅子坐下,汪文言出声到。
汪文言闻言,则是真的认真计算了起来。
“汪先生有所不知,这熊廷弼上任后严查走私,钱粮直发于士兵流民,以至于我们家老爷和辽地诸将油水大减,如今每年给京里送孝敬银都成了难题,实在是拿不出多少余钱,不过,您放心,如果真能把熊廷弼扳倒,遂了我辽地诸文武官员的心愿,我们将来必奉上五万两白银!但现在能不能只拿一万两出来?”
汪文言反而直接要挟起来。
“地方和京城,很多衙门现在都缺堂官,虽然大行皇帝补了一些,但还没正式确定。”
“杨公对熊廷弼一味耗损钱粮闭城不出的行为一直不满,若换以更有能为者,倒也利于社稷!”
冯三元笑了笑说到。
闻言,汪文言顿时会意。
闻言,汪文言微微一笑。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
摸着自己的胡子,身为地主的刘一燝出声问道。
冯三元没有正面回答汪文言只是神色凝重地道。
身为东林党大将的左光斗闻言出声问道。
“久闻冯公一心为国尽忠职守,果然名不虚传,汪某深感敬服!至于升迁之事,汪某不敢妄言,但问题应该不大。”
“明白!小的明白!”
左光斗听闻后点了点头,也出声到。
“事情都办妥了?”
汪文言则看了刘一燝一眼,只看到刘一燝点了点头。
刘一燝没说数字,将皮球踢给了汪文言。
闻言,汪文言摆摆手,心里暗骂得了便宜还卖乖,嘴上却是说。
“盛情难却,本官就收下了,不过,下不为例,本官参劾熊廷弼也是为我大明社稷上疏直言,岂能因此得私利之便,汪舍人您这样做确有不妥啊。”
很快,汪文言在离开刘府后,拿着一张魏大中的拜帖,又到了冯府。
冯三元接过了会票仔细的看了看,而后道。
“哦?”
闻言,刘一燝点了点头道,叶向高想做首辅,他刘一燝也想做首辅。
“小的记住了,小的这就告退!”
闻言,魏大中皱了皱眉头,小皇帝换了东厂的提督太监,让人有些不安。
此时刘一燝正坐在家中的池塘前钓鱼。
年轻人闻言,将手中的毛巾交给了汪文言,而后迅速离开了刘一燝府邸。
“别说这些有的没的,就说说这搬到方从哲一事。”
“同喜同喜。”
汪文言此时正在冯三元的府邸,满脸堆笑地将一张写着三千两的会票递给了冯三元。
闻言,屋中坐着的东林大佬们都对视了一眼,最后魏大中出声到。
这样,汪文言这才回道。
冯三元沉吟了一会儿,故作不答。
“王化贞王大人在宁前道任上和你家主人范先生这些年合伙倒卖粮食铁器给建奴应该赚了不少银子,应该是不差钱的,如果这三万两银子,你舍不得出,那就别怪我们把这事抖露出来。到时候。。。”
“熊廷弼此人经略辽东寸功未建,到现在还未剿灭东虏,可谓是无能至极!如今天子新登大宝,自然不容辽事拖延至此,而熊廷弼能到现在还担任辽东经略皆是方从哲袒护所致!”
“来之前,我已经见过王公公了,王公公说,陛下看了弹劾崔文升、李可灼、方从哲三人的奏章后,让人挑了出来,留中不发。”
傍晚时分,内阁次辅刘一燝的府邸上,一群东林大佬在聚会。
汪文言刚进刘府,看到周嘉谟后就抱拳出声问道。
“不错。”
见状,汪文言笑了起来。
“哪份奏章我到是记得,当时还在朝堂上议论过。”
“这说明,皇上很关心辽东的事情。”
中年人有些为难的说到。
“说的有道理。”
“大人请放心,已经办妥了,福建道御史冯三元会先上疏参劾熊廷弼耽误辽东战事,然后河南道御史顾慥会跟着上疏,这两人非是我东林中人,具是朝中无人可依之徒,哪顾慥更是顾命大臣,陛下必不起疑。”
“啊!这是不是多了点,汪先生?”
中年人讨价还价了起来。
听到汪文言的话,满面红光的周嘉谟连忙回礼。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大明:朕年号天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寒霜易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大明:朕年号天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