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
江南知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江南知微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主簿忙递过卷宗,“下官已将诸人的问答一字不落记录在册。”
钟氏夫妇不等崔仙芝发问,就火急火燎把知道的情况全说了,而他们的这番证词,直接为案件补上了最要紧的一环证据!
很快,金桂巷谢家和白马巷咸亨茶肆的证词就被呈了上来,确实与张郎中所言一致。
经再三查证,崔仙芝以“涉嫌故意谋财害命”的罪名把薛寿收押入监,当日就派人将此案报了上去。
在证词上画押后,陈氏局促又羞愧地解释,
他忍不住上前,温声安抚对方,“陈婶子千万别自责,你今日做出如此举动,已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了!世人常赞‘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但今天你们和张郎中能勇敢出现在公堂上,就足以证明在江南的百姓之中,也有许多人可与上战场的勇士媲美!”(1)
他害怕今日这般栽赃,会引来崔仙芝趁机再给他安个污蔑朝廷命官的罪名,只得恶狠狠对着张郎中挤出一句话,
当时,陈氏还问他怎么不赶紧把借条烧了,对方回答“无债一身轻是喜事,我先带回去给全家看看再烧”。
张郎中挺直了身体,重重冷哼一声。
那天王阿四来买酒的时辰还早,各处工坊的工人还没出来,只有钟家两口子在铺子里。
他一下被自己这想法悚然惊到了,赶紧整肃心神。
“薛掌柜,既然这张借条是张仲良捡来还给你的,你先前为何绝口不提此事?”
薛寿闻言面色倏地一白,瞪着眼指向张郎中,“你...你这老郎中撒谎!”
“我们虽然晓得王阿四已经还过了钱,还亲眼见过他那张借条,可...可我们只是混口饭吃的小老百姓,得罪不起薛家呀...今日,如果不是听见大伙说张郎中站出来作证了,我们也不敢...”
薛寿脸一黑,恨不得把这个害自己被打板子的混蛋一刀砍了,便狠狠剜了他一眼,
因为,张郎中的证词虽然能证明借条不是薛寿丢失的,但薛寿一口咬定借条是被酒楼的杂役偷走了,一定是对方去买酒时弄丢的,要求衙门抓捕杂役来审问。
端坐堂上的崔仙芝赞赏地点点头,如今虽不再像秦朝那样,要求路人遇到不平事必须挺身而出,否则要按商鞅之法重惩,但百姓肯站出来为真相作证,确实是勇气可嘉的。
崔仙芝若有所思,开口问道,
李世民又添了一把激将的干柴,“薛掌柜最好再仔细想一想,也许,你那天根本就没去白马巷买滴酥...”
薛寿默了默,“回崔官人,小人当日还真没留意那小铺子,好像...叫张家铺子?不对,好像是叫陈家铺子...”
“可是云阳酒楼在宜阳县可是最好的大酒楼,难道贵酒楼做出来的滴酥鲍螺,还比不上白马巷一个小铺子的,你竟要亲自去偷师学艺?”
崔仙芝看向主簿,“都记下来了吗?”
而悔恨莫及的张郎中,为了弥补自己无意间酿成的弥天大祸,执意要接陈大娘去家里养老,还提出,想收王芳娘为女弟子传授医术。
张郎中自顾自继续道,“老朽撒没撒谎,崔官人自能派人去查证。而且薛掌柜还说错了另件一事,老朽并不是在咸亨茶肆门口捡到的借条,而是在离它拐了两道弯的钟家铺子前捡到的。”
原来二月初七那天,王阿四确实去钟家铺子买了二两酒,坐在外面喝酒时还拿出过一张借条给他们看,高兴地说“你们看看,这是上月我家借云阳酒楼薛掌柜的两贯钱,今日已经还清了”。
“薛寿,既然你专程去白马巷买滴酥鲍螺,总还记得那家铺子叫什么吧?”
公堂众人立刻神色各异看向薛寿,是啊,先前大家都以为这借条一直在薛寿手里。
陈大娘虽然坚决不肯去张家,却很欢喜孙女能得到这个好前程,学一门医术做个女大夫往后专为宜阳的女眷们看病,可比去居养院强了百倍不止啊。
而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李世民却浑然不知,一场即将到来的危机正在杭州悄悄酝酿着。
到了这个地步,别说公堂里的众人,就连外面围观的百姓也慢慢咂摸出味了:搞了半天,薛寿连一句证词也没对上,看来那天他压根就没去过白马巷,老郎中捡到的借条也不是他掉的啊!
道,“我大宋的律法,可没规定富人不许踏足贫寒之地吧?二月初七那天,我自然是专程去白马巷买滴酥鲍螺的。”
他刚想指控这借条上的气味水渍都是衙门的人后来弄上去的,但话到嘴边,突然又想起来:那日自己是亲自画押确认过此事的!
“什么偷师学艺?那等地方的糕点哪能跟我家酒楼比!我不过是山珍海味吃腻了,偶尔换个小菜白粥调剂调剂。”
李世民却早已心潮激荡——
赵子瞻却急得一直朝李世民使着眼色,二郎啊到底你是知县,还是崔官人是知县啊?
李世民见他已经一脚踏进了陷阱,立刻追问,
他恍惚中仿佛产生一种幻觉,赵家二郎眼下展露的气度风华,倒有几分像个来慰问民间疾苦的君王...
这夫妇二人是如此惧怕薛家,却又在关键时刻主动站了出来,千百年来,无论这江山是李家的还是赵家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一样的侠义勇敢啊!
两人拉扯了好几日,最后是张郎中带着子孙上门来跪请,说王阿四夫妇的命是因张家没的,往后就该由张家来替他们尽孝云云,总算把眼泪汪汪的陈大娘说服了,认下了张郎中这个干弟弟。
“薛掌柜恐怕不知道吧,白马巷只有一家卖滴酥鲍螺的铺子,它不叫张家铺子,也不叫陈家铺子,而叫咸亨茶肆!它家卖的滴酥鲍螺也不是甜的,而是咸的,正因家中小孙女不爱吃甜,老朽才专程绕远路去买的。”
李世民无视对方气得变形的脸庞,却朝崔仙芝笑了笑。
他苍老的声音猛然响亮了起来,“所以,就算薛掌柜那天真去白马巷买了滴酥鲍螺,那张借条,也不会掉在你没去过的钟家酒铺前,撒谎的人是你!”
陈氏一听果然高兴起来,这是在夸她呢,小伙子真会说话!
张郎中见时机已到,这才目含深意看向薛寿,
崔仙芝是朝廷命官,又有后台,他暂时惹不起还躲得起,可赵二郎不过是个连品秩都没有的平民,哪来的胆量跟他作对?
薛寿简直恨透了赵家这臭小子,立刻烦躁地打断他,
“你那日去白马巷,还做了什么?”
接下来的流程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再次陷入了僵局。
薛寿一愣,忙举起右手来发誓,
李世民猜到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自己再问,对方未必肯好好回答,就朝崔仙芝使了个眼色。
此罪按律当斩,但在本朝,涉死刑的十恶大罪需先将案宗上呈州里,由知州复核后,再报给各路府提刑司最终裁决。
崔官人虽不计较,你小子也别来抢上司的风头啊!
李世民再次以言语步步紧逼,
“你这老头竟敢耍我,给我等着!”
崔仙芝疑惑了一瞬,马上反应过来,想了想,问道,
“请崔官人明鉴啊!小人并非故意隐瞒此事,实在是琐事缠身忙得把这茬给忘了。小人敢对天发誓,这借条绝不是伪造的!”
薛寿努力咬紧直打颤的牙齿,这该死的张郎中,竟然故意用文字游戏来误导他!
薛寿转了转眼珠,“小人只买了滴酥鲍螺,买完就立刻回来了。”
“别胡说,我记性好得很!二月初七,我确实去白马巷陈家铺子买滴酥鲍螺了,很甜,很香!”
崔仙芝点头,无视薛寿的竭力阻拦命赵子瞻即刻带人前去取证。
前些天,薛寿带人催债把王阿四打了一顿的事传出来,他们才惊讶地发现,王阿四那张两贯钱的借条,不知怎么又回到了薛寿手上!
李世民想到钟家酒铺那条线,正思考着要怎么劝服对方开口作证,却看见钟十三和陈氏被衙役带进了公堂,他急忙上前去询问,对方竟是主动来当证人的!
] 主簿忙递过卷宗,“下官已将诸人的问答一字不落记录在册。”
钟氏夫妇不等崔仙芝发问,就火急火燎把知道的情况全说了,而他们的这番证词,直接为案件补上了最要紧的一环证据!
很快,金桂巷谢家和白马巷咸亨茶肆的证词就被呈了上来,确实与张郎中所言一致。
经再三查证,崔仙芝以“涉嫌故意谋财害命”的罪名把薛寿收押入监,当日就派人将此案报了上去。
在证词上画押后,陈氏局促又羞愧地解释,
他忍不住上前,温声安抚对方,“陈婶子千万别自责,你今日做出如此举动,已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了!世人常赞‘山西多勇气,塞北有游魂’,但今天你们和张郎中能勇敢出现在公堂上,就足以证明在江南的百姓之中,也有许多人可与上战场的勇士媲美!”(1)
他害怕今日这般栽赃,会引来崔仙芝趁机再给他安个污蔑朝廷命官的罪名,只得恶狠狠对着张郎中挤出一句话,
当时,陈氏还问他怎么不赶紧把借条烧了,对方回答“无债一身轻是喜事,我先带回去给全家看看再烧”。
张郎中挺直了身体,重重冷哼一声。
那天王阿四来买酒的时辰还早,各处工坊的工人还没出来,只有钟家两口子在铺子里。
他一下被自己这想法悚然惊到了,赶紧整肃心神。
“薛掌柜,既然这张借条是张仲良捡来还给你的,你先前为何绝口不提此事?”
薛寿闻言面色倏地一白,瞪着眼指向张郎中,“你...你这老郎中撒谎!”
“我们虽然晓得王阿四已经还过了钱,还亲眼见过他那张借条,可...可我们只是混口饭吃的小老百姓,得罪不起薛家呀...今日,如果不是听见大伙说张郎中站出来作证了,我们也不敢...”
薛寿脸一黑,恨不得把这个害自己被打板子的混蛋一刀砍了,便狠狠剜了他一眼,
因为,张郎中的证词虽然能证明借条不是薛寿丢失的,但薛寿一口咬定借条是被酒楼的杂役偷走了,一定是对方去买酒时弄丢的,要求衙门抓捕杂役来审问。
端坐堂上的崔仙芝赞赏地点点头,如今虽不再像秦朝那样,要求路人遇到不平事必须挺身而出,否则要按商鞅之法重惩,但百姓肯站出来为真相作证,确实是勇气可嘉的。
崔仙芝若有所思,开口问道,
李世民又添了一把激将的干柴,“薛掌柜最好再仔细想一想,也许,你那天根本就没去白马巷买滴酥...”
薛寿默了默,“回崔官人,小人当日还真没留意那小铺子,好像...叫张家铺子?不对,好像是叫陈家铺子...”
“可是云阳酒楼在宜阳县可是最好的大酒楼,难道贵酒楼做出来的滴酥鲍螺,还比不上白马巷一个小铺子的,你竟要亲自去偷师学艺?”
崔仙芝看向主簿,“都记下来了吗?”
而悔恨莫及的张郎中,为了弥补自己无意间酿成的弥天大祸,执意要接陈大娘去家里养老,还提出,想收王芳娘为女弟子传授医术。
张郎中自顾自继续道,“老朽撒没撒谎,崔官人自能派人去查证。而且薛掌柜还说错了另件一事,老朽并不是在咸亨茶肆门口捡到的借条,而是在离它拐了两道弯的钟家铺子前捡到的。”
原来二月初七那天,王阿四确实去钟家铺子买了二两酒,坐在外面喝酒时还拿出过一张借条给他们看,高兴地说“你们看看,这是上月我家借云阳酒楼薛掌柜的两贯钱,今日已经还清了”。
“薛寿,既然你专程去白马巷买滴酥鲍螺,总还记得那家铺子叫什么吧?”
公堂众人立刻神色各异看向薛寿,是啊,先前大家都以为这借条一直在薛寿手里。
陈大娘虽然坚决不肯去张家,却很欢喜孙女能得到这个好前程,学一门医术做个女大夫往后专为宜阳的女眷们看病,可比去居养院强了百倍不止啊。
而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李世民却浑然不知,一场即将到来的危机正在杭州悄悄酝酿着。
到了这个地步,别说公堂里的众人,就连外面围观的百姓也慢慢咂摸出味了:搞了半天,薛寿连一句证词也没对上,看来那天他压根就没去过白马巷,老郎中捡到的借条也不是他掉的啊!
道,“我大宋的律法,可没规定富人不许踏足贫寒之地吧?二月初七那天,我自然是专程去白马巷买滴酥鲍螺的。”
他刚想指控这借条上的气味水渍都是衙门的人后来弄上去的,但话到嘴边,突然又想起来:那日自己是亲自画押确认过此事的!
“什么偷师学艺?那等地方的糕点哪能跟我家酒楼比!我不过是山珍海味吃腻了,偶尔换个小菜白粥调剂调剂。”
李世民却早已心潮激荡——
赵子瞻却急得一直朝李世民使着眼色,二郎啊到底你是知县,还是崔官人是知县啊?
李世民见他已经一脚踏进了陷阱,立刻追问,
他恍惚中仿佛产生一种幻觉,赵家二郎眼下展露的气度风华,倒有几分像个来慰问民间疾苦的君王...
这夫妇二人是如此惧怕薛家,却又在关键时刻主动站了出来,千百年来,无论这江山是李家的还是赵家的,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一样的侠义勇敢啊!
两人拉扯了好几日,最后是张郎中带着子孙上门来跪请,说王阿四夫妇的命是因张家没的,往后就该由张家来替他们尽孝云云,总算把眼泪汪汪的陈大娘说服了,认下了张郎中这个干弟弟。
“薛掌柜恐怕不知道吧,白马巷只有一家卖滴酥鲍螺的铺子,它不叫张家铺子,也不叫陈家铺子,而叫咸亨茶肆!它家卖的滴酥鲍螺也不是甜的,而是咸的,正因家中小孙女不爱吃甜,老朽才专程绕远路去买的。”
李世民无视对方气得变形的脸庞,却朝崔仙芝笑了笑。
他苍老的声音猛然响亮了起来,“所以,就算薛掌柜那天真去白马巷买了滴酥鲍螺,那张借条,也不会掉在你没去过的钟家酒铺前,撒谎的人是你!”
陈氏一听果然高兴起来,这是在夸她呢,小伙子真会说话!
张郎中见时机已到,这才目含深意看向薛寿,
崔仙芝是朝廷命官,又有后台,他暂时惹不起还躲得起,可赵二郎不过是个连品秩都没有的平民,哪来的胆量跟他作对?
薛寿简直恨透了赵家这臭小子,立刻烦躁地打断他,
“你那日去白马巷,还做了什么?”
接下来的流程并没有一帆风顺,反而再次陷入了僵局。
薛寿一愣,忙举起右手来发誓,
李世民猜到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自己再问,对方未必肯好好回答,就朝崔仙芝使了个眼色。
此罪按律当斩,但在本朝,涉死刑的十恶大罪需先将案宗上呈州里,由知州复核后,再报给各路府提刑司最终裁决。
崔官人虽不计较,你小子也别来抢上司的风头啊!
李世民再次以言语步步紧逼,
“你这老头竟敢耍我,给我等着!”
崔仙芝疑惑了一瞬,马上反应过来,想了想,问道,
“请崔官人明鉴啊!小人并非故意隐瞒此事,实在是琐事缠身忙得把这茬给忘了。小人敢对天发誓,这借条绝不是伪造的!”
薛寿努力咬紧直打颤的牙齿,这该死的张郎中,竟然故意用文字游戏来误导他!
薛寿转了转眼珠,“小人只买了滴酥鲍螺,买完就立刻回来了。”
“别胡说,我记性好得很!二月初七,我确实去白马巷陈家铺子买滴酥鲍螺了,很甜,很香!”
崔仙芝点头,无视薛寿的竭力阻拦命赵子瞻即刻带人前去取证。
前些天,薛寿带人催债把王阿四打了一顿的事传出来,他们才惊讶地发现,王阿四那张两贯钱的借条,不知怎么又回到了薛寿手上!
李世民想到钟家酒铺那条线,正思考着要怎么劝服对方开口作证,却看见钟十三和陈氏被衙役带进了公堂,他急忙上前去询问,对方竟是主动来当证人的!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李世民是来给大宋开挂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江南知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李世民是来给大宋开挂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