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白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香白杏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听完老妇人这一通数落,常瑜心中默念常夫人的叮嘱,忍着脾气没有直接否认老妇人的说法。
常大人和常思远对常老夫人的质问也非常无奈,但也没办法怠慢,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说吧她又看向了常夫人和几个孩子,“听说思远已经不读书了,是打算以后以书画为业,不继承祖业吗?”
而一旁的常夫人和常瑜姊妹则低着头,装作自己是空气一声不吭的,不想老妇人注意她们,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常老夫人见儿子孙儿哑口无言,立刻又将炮口转向了常夫人她们母女三个。
“不过既然已经学了这么久了,孙女可以找个人入赘到常家。”
这个宅子其实是常家的老宅子,只是也并不大,难以容下常大人和弟弟两家人,所以常大人才另外在稍偏僻的地方令立了宅院。当年按照长幼,本应是弟弟离开,但常老夫人有些偏爱幼子,加之常大人有一些丈人的帮助,才是常大人一家搬到了新宅院。
也因此,常老夫人对常夫人有些不满,觉得她有意令常大人和常老夫人离心。
“车到山前必有路,哪怕这次过不了,我也不是老老实实从国子监退学的人,阿姊就安心吧。”
“孙儿确实没有天赋,不如今早学一些能学会的东西。”
在大晏朝,一般夫人们都不怎么亲自下厨,家中由厨娘来做饭,常老夫人却一副常二夫人为她下厨习以为常的样子。哪怕她一开始是为了压常夫人,恐怕也让二夫人不太高兴,常瑜看她的神情似乎是有苦说不出。
“儿子只是最近朝中繁忙,并没有瘦多少,劳烦母亲担心了。”
看着一直按自己心意做事的小儿子又老老实实听自己的话,常老夫人总算满意了点,于是不再那么生气,也总算让常瑜一家起身了。
“经年不见,启平这是瘦了吗。”
“尊母亲教导,儿子会好好看着思鸿的。”常启德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连连称是。至于才五岁的儿子常思鸿,以后他自然也会因材施教。
从车里出去之前常夫人与女儿还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定她们的样子妆容打扮没有什么问题了才从车里下来,而常大人和常思远已经下马在门口等待她们。
不过常瑜姊妹俩这么多年都一直理解不了常老夫人这个脑回路,家里住不下,岳丈帮忙买房怎么还成了别有用心呢,不帮忙难道让弟弟一家去租房吗?大晏本朝在京城租房可是极其不划算的,只有每次春闱进京科考的学子们和极其贫穷的新官才租房子。
一边说着话,常家一大家人纷纷入座,因着都是非常亲近的人,也没男女分桌而食,而是按着辈分分了两个食案。
“阿瑜以后真不继续去国子监读书了吗?”马车里常瑶知道妹妹大概不会那么听话,还是忍不住要和常瑜还有常夫人确认一下。
这么半天折腾的他们都身心俱疲,但又没什么办法,只有常大人在给自己的弟弟使眼色,让对方再安抚安抚常老夫人,可别再挑刺了。
“孙女只是想着家里的传承也不能断了,哪怕自己是个小娘子,也该为家业添一分力。”
“见过阿兄阿嫂,兄嫂万福。”见到了常大人,弟弟带着妻子一同向常大人夫妇行礼,而常大人他们赶紧回礼。
听了常瑜的话,常瑶也总算放下心来,“那就好,幸好阿瑜有先见之明,及时考了乡试。不然祖母肯定是不会让你继续读书了。”
入座等待上菜时,常瑜一边还听着常老夫人他们的对话。常老夫人的操作大概是标准的用一个打压另一个,用常夫人的弟媳的能干听话来衬托常夫人的顶撞不孝。
“孙妙娘,你作为母亲又是怎么管教女儿的,一个自请和离,一个竟然跑到了都是郎君的地方读书,这是要把常家的脸丢到地上踩吗?”
“呸呸呸,阿瑜定是能考上的,可别胡说了。”
同样立在门口等待的还有常大人弟弟一家,他们已经离京多年,好不容易回来了,接待兄长一家也带着一些忐忑。
于是常大人和常思远也只能行礼的姿势回答她的问题。
果然,屋外常二夫人已经和厨娘将饭食都端了过来。
之后便是几个小辈向长辈行礼,行完了礼常大人弟弟便领着众人进了宅子。
“熬了,她从早上就开始熬汤,肯定也已经好了。正好,您看她这就带着厨娘进来了。”
“思远,你到底是没天赋还是不够努力呢。还有启平,你这个做丈夫做阿耶的,有没有尽职尽责管教儿女们?”
常老夫人坐在主桌主位,两个儿子和儿媳分别坐在她旁边。孩子们坐一桌,包括常瑜家的三人和叔父家的一姊一弟。
“阿瑶阿瑜,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尤其是阿瑜,你怎么能去国子监那种地方,还知不知道自己是个小娘子?”常老夫人也丝毫没打算给自己的孙女留什么脸面,直接了当地批评常瑜去国子监这事。
最后常瑜她们只能将这种敌意归咎于常老夫人太过古板封建,不能接受常夫人有任何地方压常大人一头。而且她们听常夫人说老夫人与弟弟的妻子关系虽然没有和常夫人那样恶劣,但也不怎么很好,偶尔也会挑刺。
常瑜见状怕把她气个好歹自己也吃挂落,于是乖乖闭嘴,不再说话。至于她心中怎么想的,听不听话,也不是常老夫人发发火就能左右的。
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读书的,后宅不是她的归宿,在大晏这个时代
这些年常大人弟弟也算是兢兢业业,连着干了两个任期,今年因为治理优秀而调回了京城,现在他是从六品的户部员外郎,只等走马上任了。
“回祖母,孙儿实在是天赋愚钝,难以继续学业,还望祖母见谅。”
毕竟她早就已经承了几次情,再去多一项也是虱子多了不痒,而且她在女子考科举一途上做出头鸟也是和大长公主他们互利的事。
不过不止常瑜她们不待见常老夫人,常老夫人大概也不怎么待见她们,她将常瑜一家又训了一顿便打发走了。
“母亲勿气,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与孩子无关。”常夫人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习惯性地不与老夫人正面抵抗,而是先直接认错,然后死也不改。
常瑜看着对乡试胸有成竹,但其实她心中也对考试失败早有打算。万一她真的倒霉没能考中乡试,而常老夫人不怕鱼死网破也要阻止她读书,她就再去找上官敏才和大长公主来施压。
见常瑜终于闭口不言,常老夫人也不再理她,而是又转向自己的小儿子,脸色也明显缓和了一些,“启德啊,你可得好好教导思鸿,切不可让他们和你阿兄的孩子似的。”
“阿娘,厨里已经做好饭了,不如开饭吧,时间也不早了。”作为暂时让常老夫人满意的小儿子,常启德好歹还能说两句话。
这一顿饭吃的,常大人他们都觉得饭是从后脊梁下去的,根本咽不下去,只有常瑜和最小的常思鸿还算认真吃饱了。
不过看着小心翼翼侍奉这常老夫人的常二夫人,常瑜心知恐怕她也不怎么待见常老夫人。
本来常大人他们应该在弟弟家回来时就出城接他们,结果赶上常大人工作出问题在皇帝那里挨批,没办法只能等到今天直接到了弟弟家。
“好好好,我肯定考上。”常瑜玩笑般说着虽然是实情,但外人看了有些自满的话。
“祖母言重了,孙女怎会让家学成了别人家的,祖母不想,孙女也不想。”常瑜心知常老夫人老老实实听她的话是没有用的,也不能硬着来,只能消极抵抗。
“你!你也不必再多言!至于家学,思远不行还有思鸿呢,总之与你无关。”常老夫人听着常瑜的话,气的声音都发抖了,于是又让她闭嘴。
“母亲莫气,是儿子无能。”
而一旁的常大人弟弟一家也都低着头默不作声,怕被老妇人扫到台风尾。
常大人一家随他弟弟进了正堂,就见常老夫人正端坐在正堂,于是他们一家人非常正式地向她行礼。
常老夫人大概也知道常夫人的倔脾气,看都不看她一眼,转而教导自己“走错路”的两个孙女。
常瑜真不知道常老夫人是怎么想的,难道要把家里人都给压迫个遍吗?也不是,恐怕她还觉得她对小儿子一家都很好,只是对方可能并不领情。
听到常大人和常思远的答复,常老夫人好像更不开心了,不止眉头紧皱,连嘴角也有点搭了下来,让她本就来和常大人一样略带正直的脸显得刻薄起来。
“家业?家业与你何干,你以后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还与我们常家有什么关系,你也别给我狡辩。”
一大早,常大人一家就驾着车到了他弟弟家门口。
她看到常大人一家给她行大礼,也是皱着眉头,没有立刻让他们起来,反而是打量这他们。
常瑜忍不住用眼睛余光观察着她,只见她穿着一身暗红色的衣袍,发髻梳的服服贴贴,戴着几支金钗,一张脸略方的脸庞看着倒是比较红润,不过可能因为经常皱眉,眉间有着深深的褶皱,比常大人的要夸张得多。
看着有些紧张的阿姊,常瑜也不打算卖关子,而是直接安抚她:“怎么会,我的乡试成绩也快出来了,如果老师们的推断准确的话,我应该会是举人了。哪怕祖母再不喜欢,圣旨到了家中,她会抗旨吗?”
“好,那就上菜吧,蕊娘今天亲自熬汤了吗?”蕊娘是常大人的弟媳,从进了院子就没进屋,而是又去了厨房。
不过大概因为已经想通了,常夫人也没有之前的难受与在意。常瑜她们姊妹感觉她在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根本没走心,又装得听得认真的样子。
他弟弟名叫常启德,之前在在陇州一个上县做县令,一家人包括常老夫人都搬到了陇州。常瑜和姐姐还私下讨论过,常老夫人到底是不放心小儿子还是想去外面看看,当当老太君才跟去。
] 听完老妇人这一通数落,常瑜心中默念常夫人的叮嘱,忍着脾气没有直接否认老妇人的说法。
常大人和常思远对常老夫人的质问也非常无奈,但也没办法怠慢,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说吧她又看向了常夫人和几个孩子,“听说思远已经不读书了,是打算以后以书画为业,不继承祖业吗?”
而一旁的常夫人和常瑜姊妹则低着头,装作自己是空气一声不吭的,不想老妇人注意她们,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常老夫人见儿子孙儿哑口无言,立刻又将炮口转向了常夫人她们母女三个。
“不过既然已经学了这么久了,孙女可以找个人入赘到常家。”
这个宅子其实是常家的老宅子,只是也并不大,难以容下常大人和弟弟两家人,所以常大人才另外在稍偏僻的地方令立了宅院。当年按照长幼,本应是弟弟离开,但常老夫人有些偏爱幼子,加之常大人有一些丈人的帮助,才是常大人一家搬到了新宅院。
也因此,常老夫人对常夫人有些不满,觉得她有意令常大人和常老夫人离心。
“车到山前必有路,哪怕这次过不了,我也不是老老实实从国子监退学的人,阿姊就安心吧。”
“孙儿确实没有天赋,不如今早学一些能学会的东西。”
在大晏朝,一般夫人们都不怎么亲自下厨,家中由厨娘来做饭,常老夫人却一副常二夫人为她下厨习以为常的样子。哪怕她一开始是为了压常夫人,恐怕也让二夫人不太高兴,常瑜看她的神情似乎是有苦说不出。
“儿子只是最近朝中繁忙,并没有瘦多少,劳烦母亲担心了。”
看着一直按自己心意做事的小儿子又老老实实听自己的话,常老夫人总算满意了点,于是不再那么生气,也总算让常瑜一家起身了。
“经年不见,启平这是瘦了吗。”
“尊母亲教导,儿子会好好看着思鸿的。”常启德对自己的母亲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连连称是。至于才五岁的儿子常思鸿,以后他自然也会因材施教。
从车里出去之前常夫人与女儿还仔细检查了一下,确定她们的样子妆容打扮没有什么问题了才从车里下来,而常大人和常思远已经下马在门口等待她们。
不过常瑜姊妹俩这么多年都一直理解不了常老夫人这个脑回路,家里住不下,岳丈帮忙买房怎么还成了别有用心呢,不帮忙难道让弟弟一家去租房吗?大晏本朝在京城租房可是极其不划算的,只有每次春闱进京科考的学子们和极其贫穷的新官才租房子。
一边说着话,常家一大家人纷纷入座,因着都是非常亲近的人,也没男女分桌而食,而是按着辈分分了两个食案。
“阿瑜以后真不继续去国子监读书了吗?”马车里常瑶知道妹妹大概不会那么听话,还是忍不住要和常瑜还有常夫人确认一下。
这么半天折腾的他们都身心俱疲,但又没什么办法,只有常大人在给自己的弟弟使眼色,让对方再安抚安抚常老夫人,可别再挑刺了。
“孙女只是想着家里的传承也不能断了,哪怕自己是个小娘子,也该为家业添一分力。”
“见过阿兄阿嫂,兄嫂万福。”见到了常大人,弟弟带着妻子一同向常大人夫妇行礼,而常大人他们赶紧回礼。
听了常瑜的话,常瑶也总算放下心来,“那就好,幸好阿瑜有先见之明,及时考了乡试。不然祖母肯定是不会让你继续读书了。”
入座等待上菜时,常瑜一边还听着常老夫人他们的对话。常老夫人的操作大概是标准的用一个打压另一个,用常夫人的弟媳的能干听话来衬托常夫人的顶撞不孝。
“孙妙娘,你作为母亲又是怎么管教女儿的,一个自请和离,一个竟然跑到了都是郎君的地方读书,这是要把常家的脸丢到地上踩吗?”
“呸呸呸,阿瑜定是能考上的,可别胡说了。”
同样立在门口等待的还有常大人弟弟一家,他们已经离京多年,好不容易回来了,接待兄长一家也带着一些忐忑。
于是常大人和常思远也只能行礼的姿势回答她的问题。
果然,屋外常二夫人已经和厨娘将饭食都端了过来。
之后便是几个小辈向长辈行礼,行完了礼常大人弟弟便领着众人进了宅子。
“熬了,她从早上就开始熬汤,肯定也已经好了。正好,您看她这就带着厨娘进来了。”
“思远,你到底是没天赋还是不够努力呢。还有启平,你这个做丈夫做阿耶的,有没有尽职尽责管教儿女们?”
常老夫人坐在主桌主位,两个儿子和儿媳分别坐在她旁边。孩子们坐一桌,包括常瑜家的三人和叔父家的一姊一弟。
“阿瑶阿瑜,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尤其是阿瑜,你怎么能去国子监那种地方,还知不知道自己是个小娘子?”常老夫人也丝毫没打算给自己的孙女留什么脸面,直接了当地批评常瑜去国子监这事。
最后常瑜她们只能将这种敌意归咎于常老夫人太过古板封建,不能接受常夫人有任何地方压常大人一头。而且她们听常夫人说老夫人与弟弟的妻子关系虽然没有和常夫人那样恶劣,但也不怎么很好,偶尔也会挑刺。
常瑜见状怕把她气个好歹自己也吃挂落,于是乖乖闭嘴,不再说话。至于她心中怎么想的,听不听话,也不是常老夫人发发火就能左右的。
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读书的,后宅不是她的归宿,在大晏这个时代
这些年常大人弟弟也算是兢兢业业,连着干了两个任期,今年因为治理优秀而调回了京城,现在他是从六品的户部员外郎,只等走马上任了。
“回祖母,孙儿实在是天赋愚钝,难以继续学业,还望祖母见谅。”
毕竟她早就已经承了几次情,再去多一项也是虱子多了不痒,而且她在女子考科举一途上做出头鸟也是和大长公主他们互利的事。
不过不止常瑜她们不待见常老夫人,常老夫人大概也不怎么待见她们,她将常瑜一家又训了一顿便打发走了。
“母亲勿气,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与孩子无关。”常夫人这么多年下来,已经习惯性地不与老夫人正面抵抗,而是先直接认错,然后死也不改。
常瑜看着对乡试胸有成竹,但其实她心中也对考试失败早有打算。万一她真的倒霉没能考中乡试,而常老夫人不怕鱼死网破也要阻止她读书,她就再去找上官敏才和大长公主来施压。
见常瑜终于闭口不言,常老夫人也不再理她,而是又转向自己的小儿子,脸色也明显缓和了一些,“启德啊,你可得好好教导思鸿,切不可让他们和你阿兄的孩子似的。”
“阿娘,厨里已经做好饭了,不如开饭吧,时间也不早了。”作为暂时让常老夫人满意的小儿子,常启德好歹还能说两句话。
这一顿饭吃的,常大人他们都觉得饭是从后脊梁下去的,根本咽不下去,只有常瑜和最小的常思鸿还算认真吃饱了。
不过看着小心翼翼侍奉这常老夫人的常二夫人,常瑜心知恐怕她也不怎么待见常老夫人。
本来常大人他们应该在弟弟家回来时就出城接他们,结果赶上常大人工作出问题在皇帝那里挨批,没办法只能等到今天直接到了弟弟家。
“好好好,我肯定考上。”常瑜玩笑般说着虽然是实情,但外人看了有些自满的话。
“祖母言重了,孙女怎会让家学成了别人家的,祖母不想,孙女也不想。”常瑜心知常老夫人老老实实听她的话是没有用的,也不能硬着来,只能消极抵抗。
“你!你也不必再多言!至于家学,思远不行还有思鸿呢,总之与你无关。”常老夫人听着常瑜的话,气的声音都发抖了,于是又让她闭嘴。
“母亲莫气,是儿子无能。”
而一旁的常大人弟弟一家也都低着头默不作声,怕被老妇人扫到台风尾。
常大人一家随他弟弟进了正堂,就见常老夫人正端坐在正堂,于是他们一家人非常正式地向她行礼。
常老夫人大概也知道常夫人的倔脾气,看都不看她一眼,转而教导自己“走错路”的两个孙女。
常瑜真不知道常老夫人是怎么想的,难道要把家里人都给压迫个遍吗?也不是,恐怕她还觉得她对小儿子一家都很好,只是对方可能并不领情。
听到常大人和常思远的答复,常老夫人好像更不开心了,不止眉头紧皱,连嘴角也有点搭了下来,让她本就来和常大人一样略带正直的脸显得刻薄起来。
“家业?家业与你何干,你以后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还与我们常家有什么关系,你也别给我狡辩。”
一大早,常大人一家就驾着车到了他弟弟家门口。
她看到常大人一家给她行大礼,也是皱着眉头,没有立刻让他们起来,反而是打量这他们。
常瑜忍不住用眼睛余光观察着她,只见她穿着一身暗红色的衣袍,发髻梳的服服贴贴,戴着几支金钗,一张脸略方的脸庞看着倒是比较红润,不过可能因为经常皱眉,眉间有着深深的褶皱,比常大人的要夸张得多。
看着有些紧张的阿姊,常瑜也不打算卖关子,而是直接安抚她:“怎么会,我的乡试成绩也快出来了,如果老师们的推断准确的话,我应该会是举人了。哪怕祖母再不喜欢,圣旨到了家中,她会抗旨吗?”
“好,那就上菜吧,蕊娘今天亲自熬汤了吗?”蕊娘是常大人的弟媳,从进了院子就没进屋,而是又去了厨房。
不过大概因为已经想通了,常夫人也没有之前的难受与在意。常瑜她们姊妹感觉她在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根本没走心,又装得听得认真的样子。
他弟弟名叫常启德,之前在在陇州一个上县做县令,一家人包括常老夫人都搬到了陇州。常瑜和姐姐还私下讨论过,常老夫人到底是不放心小儿子还是想去外面看看,当当老太君才跟去。
网游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当了工部尚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香白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我当了工部尚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