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玉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濯玉君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颜姑站在许妙愉身后一步之远处,越过许妙愉单薄的肩背,看着镜中动人的容颜。
以前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想来这回也不会有问题。
“谁?”
紫苏一拍脑袋,赶紧道:“奴婢差点儿忘记说了,奴婢打听到,蒋小姐已经从兰若寺回来了。”
颜姑得了想要的回答,带着复杂的心情向许夫人复命去了。
“小丫鬟,你还要压着我到什么时候?”身下的人又说话了。
许妙愉满意地点点头,“现在是什么时候?”
经此一遭,许妙愉实在厌烦得紧,恨不得跟母亲说自己不要嫁人了,但自己的母亲自己最了解,这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她又想:“真想回宣州去,上个月初从宣州出发来长安时,因为马上要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我明明开心得不行,哪里想到团聚没几天父亲就被派去了西边。待在这里,真是哪哪都不自在。”
侍女们沉默着离开,最后只余了一人,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容貌算得上清秀可人,与出去的侍女穿着相似的衣裳,细看颜色更深一点,用料更好一点。
她这时终于将目光移到了他的脸上。
也就是在此时,刚才发生的事情钻进了她的脑海中,她坐在墙头,失去平衡掉了下去,下面的人伸手接住了她,搂着她的腰退了几步,还是没能承受住冲击,两人双双倒在了地上。
她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跪坐在一个人的身上,视线扫过那人平坦的胸膛,再向上就是再明显不过的喉结。
“好,我知道了。”好一阵子,许妙愉才又出声道,她的声音很平静,胸口却剧烈地起伏了几下。
今日的阳光甚是耀眼。
她软趴趴地靠在椅背上,好像没有骨头似的,歪着头看向紫苏,闻言撇了撇嘴,一脸的嫌弃,“紫苏我问你,琼花是什么开的?”
可惜那些个尽是连隐藏本性都做不好的纨绔子弟,斗鸡走狗,声色犬马,略微试探两句,就将真性情抖落了个遍。
她的声音如莺啼,悦耳动听,“我不去。”
许妙愉在宣州时和颜姑相处得多了,只看她的表情,已经能够猜到她心中的想法,无非又是可惜自己年逾十七仍未许人家云云。
许妙愉很是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哈哈笑道:“对啊,现在是秋天,长公主每年春天举办一次琼花宴,邀请长安城未婚的青年才俊和待字闺中的贵女赴宴赏花,傻子都知道这是什么宴会。可是今年的琼花宴早就过了,这秋高气爽的,又开一次琼花宴,你说是为什么?”
许妙愉心里还惦记着紫苏的话,他们的周围没有别人,就连应该跟着她一起跳出来的紫苏也迟迟没有出现,那这个人就很是可疑了。
现在的登徒子都这么好看了吗?
毫无疑问,是个男子。
绕过几个回廊,穿过几处假山,两人来到后院的一处院墙边,少女跳上墙边的大石,双手一伸,正好够得到墙垛。
她是许妙愉母亲许夫人的侍女,在许夫人尚未出阁之时便随侍左右,也是看着许妙愉长大的,此时却仍为这难得一见的姝色而惊艳。
想到此事,许妙愉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倦怠来,大夏民风开放,她在宣州时曾相看过几个世家子弟,无一例外都是贪图她的家世或者美貌。
未施粉黛时玲珑剔透如清玉,稍加妆点又似牡丹初绽,端的是清艳绝尘之貌。
紫苏一愣:“春天吧。”
许妙愉:“……”
听到蒋熙怡回来了,许妙愉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她起身走到门前,恨不得现在就能飞到蒋府中去,可是想到才跟人说自个儿今天不出门,又停住了。
宣州的确气候宜人,不然也养不出这般风灵毓秀的美人,但毕竟路途遥远,一时不察,竟将许妙愉的婚事耽搁了。
这时的许妙愉在想:“没有人可以忤逆母亲的意思,我这些年经历得实在不少,却还是要多此一举先抗争一下,也不知道是在图什么,可要是就这么接受了,又心有不甘,真难。”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许妙愉吓了一跳,甚至来不及低头去看,已经失去平衡从墙头栽了下去。
这倒也无伤大雅,不然还能看什么,像他们这种身份,总不至于要的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吧。
惊艳之余,心中又暗自叹息一声。
接连的变故仿佛在谕示着什么,但对于远在千里之外都城长安的人们来说,除了最初的震惊之外,变故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影响甚微,于是又恢复了纸醉金迷。
许妙愉将刚梳好的发髻又放了下来,一头如瀑青丝柔顺地垂下,更衬得她明眸皓齿。
被她刺两句,又轻易地恼羞成怒,装都装不下去了。
颜姑看着镜中之人时,殊不知镜中之人也正在透过铜镜观察着她。
许妙愉险些尖叫出声,最后的一丝理智战胜了她的恐惧,逼迫她捂着嘴无声地尖叫, 他们这副模样,要是被旁人看见了,她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许妙愉脸颊发热,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太阳可真大,许妙愉坐在墙头感慨道,然后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姿势,准备跳到小巷中,就在这时,她听到下方传来了一个声音。
许妙愉叹息一声,嫩如剥葱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请帖上的名字,将请帖倒扣在桌上。
说罢,怕自己退缩,心一横,双手扣住墙垛一下子就跃了上去。
许府坐落于长安丰乐坊中,一巷之隔是英国公府,这英国公姓蒋,有个女儿名唤蒋熙怡,是许妙愉小时候的玩伴,许妙愉每次来长安,都会找她一起游玩。
可是想到刚才的场景,她又觉得他不像是坏
只是她的动作就显得不那么淑女了。
紫苏似懂非懂地啊了一声,再看向许妙愉,她已经陷入了沉思中,就不再说话了。
回忆起这一切,许妙愉明白,身下的人救了她,自己除了膝盖有点疼之外,没受其他伤,可是他应该摔得不轻。
许夫人体弱,不喜长安夏日酷暑,常年携许妙愉居住于许家在宣州的祖宅中。
出乎意料的是,这人身板摸着很结实,脸却看起来年纪不大的样子,浓眉凤目,鼻梁高挺,大约是介乎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眉宇间属于少年的干净稚嫩还没有完全褪去,但已经依稀显露出几分少年所不能有的深邃与俊逸。
看这架势,是要就此在长安长住,不将她嫁出去不罢休。
《良辰妙景》
紫苏拢着手,快步走在许府一条少有人经过的小路上,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少女将头埋得很低,不走近看不见她的脸。
想是这么想,听了紫苏的话,她心里还是不免打鼓,仿佛是为了壮胆,她大声道:“胡说什么,这里可是许家的地盘,皇亲国戚路过都要下马走路,谁敢来这里撒野。”
紫苏愁眉苦脸道:“小姐,奴婢还是觉得不妥,听说最近丰乐坊中有登徒子在墙外徘徊,那人还有些功夫,金吾卫和京兆尹都没能抓住他呢,万一——”
许妙愉无奈道:“因为我。”
紫苏将门合上,劝慰道:“小姐,这琼花宴是长公主殿下举办的,夫人也许是觉得不好回绝了长公主的面子。”
紫苏想了想,没想出来,“小姐,您知道我脑子笨。”
***
说了,自己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紫苏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苦着脸应了。
少女正是许妙愉,要说穿着丫鬟的衣服翻墙出去这种事,她以前没少干,当然她很有分寸,出去也只是去隔壁的蒋府,逗一逗蒋熙怡。
她正要借力跃起,紫苏一把握住了她的胳膊。
这两年许夫人颇为着急,宣州本地的豪门世族看了个遍,没见着有合适的人选,一咬牙,终于趁着此番许妙愉祖母寿辰,带着许妙愉来了长安。
她叫紫苏,是许妙愉的贴身侍女,从小跟随在许妙愉身侧,感情非同一般,这种时候,也只有她还说得上两句话。
完了完了,这回死定了。
蒋熙怡从小身体不好,偶尔会去寺院小住,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许妙愉这回来得不巧,蒋熙怡正好去了城外的兰若寺。
梳妆台前的打扮接近尾声,侍女拿出一支金步摇,正要插入梳好的发髻之中,许妙愉冷着脸喝止道:“行了,你们下去吧,我改主意了,今天不出门,有人来,就说我身体抱恙不方便见客。”
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妙愉的大脑一片空白,直到刚才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嘶——”
肌肤赛雪,柳眉如黛,眼含秋水,朱唇若丹。
九月初,大夏东域的端州又发生叛乱,为首之人名叫卢啸义,在当地颇有声望,一呼百应,很快募集近五千叛军。
在心里难过一番,许妙愉郁气稍散,想到了另一件事:“蒋家有什么消息吗?”
长安城东许宅,许熠之女许妙愉坐在梳妆台前,端详着一份烫金请帖,侍女们围绕在其周围,有条不紊地为其梳妆打扮。
紫苏言语中竟带上了疑惑:“秋天?”
建兴帝重新起用赋闲在家的原兵部尚书许熠为河西道行军总管,率军西讨西戎。
颜姑并不意外,来之前她就猜到了小姐的反应,不慌不忙地道出准备好的说辞,“夫人说,这事儿没得商量,除非小姐您那天病得走不动道儿了,不然绑也要把您绑过去。”
略一思索,她转头对着紫苏笑得神秘,“紫苏,给我梳一个你们的发髻。”
大夏建兴十二年八月末,西戎进犯,短短十日,连克三州,朝野震惊。
] 颜姑站在许妙愉身后一步之远处,越过许妙愉单薄的肩背,看着镜中动人的容颜。
以前从来没有出过问题,想来这回也不会有问题。
“谁?”
紫苏一拍脑袋,赶紧道:“奴婢差点儿忘记说了,奴婢打听到,蒋小姐已经从兰若寺回来了。”
颜姑得了想要的回答,带着复杂的心情向许夫人复命去了。
“小丫鬟,你还要压着我到什么时候?”身下的人又说话了。
许妙愉满意地点点头,“现在是什么时候?”
经此一遭,许妙愉实在厌烦得紧,恨不得跟母亲说自己不要嫁人了,但自己的母亲自己最了解,这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她又想:“真想回宣州去,上个月初从宣州出发来长安时,因为马上要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我明明开心得不行,哪里想到团聚没几天父亲就被派去了西边。待在这里,真是哪哪都不自在。”
侍女们沉默着离开,最后只余了一人,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容貌算得上清秀可人,与出去的侍女穿着相似的衣裳,细看颜色更深一点,用料更好一点。
她这时终于将目光移到了他的脸上。
也就是在此时,刚才发生的事情钻进了她的脑海中,她坐在墙头,失去平衡掉了下去,下面的人伸手接住了她,搂着她的腰退了几步,还是没能承受住冲击,两人双双倒在了地上。
她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跪坐在一个人的身上,视线扫过那人平坦的胸膛,再向上就是再明显不过的喉结。
“好,我知道了。”好一阵子,许妙愉才又出声道,她的声音很平静,胸口却剧烈地起伏了几下。
今日的阳光甚是耀眼。
她软趴趴地靠在椅背上,好像没有骨头似的,歪着头看向紫苏,闻言撇了撇嘴,一脸的嫌弃,“紫苏我问你,琼花是什么开的?”
可惜那些个尽是连隐藏本性都做不好的纨绔子弟,斗鸡走狗,声色犬马,略微试探两句,就将真性情抖落了个遍。
她的声音如莺啼,悦耳动听,“我不去。”
许妙愉在宣州时和颜姑相处得多了,只看她的表情,已经能够猜到她心中的想法,无非又是可惜自己年逾十七仍未许人家云云。
许妙愉很是惊讶地看了她一眼,哈哈笑道:“对啊,现在是秋天,长公主每年春天举办一次琼花宴,邀请长安城未婚的青年才俊和待字闺中的贵女赴宴赏花,傻子都知道这是什么宴会。可是今年的琼花宴早就过了,这秋高气爽的,又开一次琼花宴,你说是为什么?”
许妙愉心里还惦记着紫苏的话,他们的周围没有别人,就连应该跟着她一起跳出来的紫苏也迟迟没有出现,那这个人就很是可疑了。
现在的登徒子都这么好看了吗?
毫无疑问,是个男子。
绕过几个回廊,穿过几处假山,两人来到后院的一处院墙边,少女跳上墙边的大石,双手一伸,正好够得到墙垛。
她是许妙愉母亲许夫人的侍女,在许夫人尚未出阁之时便随侍左右,也是看着许妙愉长大的,此时却仍为这难得一见的姝色而惊艳。
想到此事,许妙愉的脸上流露出几分倦怠来,大夏民风开放,她在宣州时曾相看过几个世家子弟,无一例外都是贪图她的家世或者美貌。
未施粉黛时玲珑剔透如清玉,稍加妆点又似牡丹初绽,端的是清艳绝尘之貌。
紫苏一愣:“春天吧。”
许妙愉:“……”
听到蒋熙怡回来了,许妙愉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她起身走到门前,恨不得现在就能飞到蒋府中去,可是想到才跟人说自个儿今天不出门,又停住了。
宣州的确气候宜人,不然也养不出这般风灵毓秀的美人,但毕竟路途遥远,一时不察,竟将许妙愉的婚事耽搁了。
这时的许妙愉在想:“没有人可以忤逆母亲的意思,我这些年经历得实在不少,却还是要多此一举先抗争一下,也不知道是在图什么,可要是就这么接受了,又心有不甘,真难。”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许妙愉吓了一跳,甚至来不及低头去看,已经失去平衡从墙头栽了下去。
这倒也无伤大雅,不然还能看什么,像他们这种身份,总不至于要的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吧。
惊艳之余,心中又暗自叹息一声。
接连的变故仿佛在谕示着什么,但对于远在千里之外都城长安的人们来说,除了最初的震惊之外,变故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影响甚微,于是又恢复了纸醉金迷。
许妙愉将刚梳好的发髻又放了下来,一头如瀑青丝柔顺地垂下,更衬得她明眸皓齿。
被她刺两句,又轻易地恼羞成怒,装都装不下去了。
颜姑看着镜中之人时,殊不知镜中之人也正在透过铜镜观察着她。
许妙愉险些尖叫出声,最后的一丝理智战胜了她的恐惧,逼迫她捂着嘴无声地尖叫, 他们这副模样,要是被旁人看见了,她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许妙愉脸颊发热,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太阳可真大,许妙愉坐在墙头感慨道,然后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姿势,准备跳到小巷中,就在这时,她听到下方传来了一个声音。
许妙愉叹息一声,嫩如剥葱的指尖轻轻摩挲着请帖上的名字,将请帖倒扣在桌上。
说罢,怕自己退缩,心一横,双手扣住墙垛一下子就跃了上去。
许府坐落于长安丰乐坊中,一巷之隔是英国公府,这英国公姓蒋,有个女儿名唤蒋熙怡,是许妙愉小时候的玩伴,许妙愉每次来长安,都会找她一起游玩。
可是想到刚才的场景,她又觉得他不像是坏
只是她的动作就显得不那么淑女了。
紫苏似懂非懂地啊了一声,再看向许妙愉,她已经陷入了沉思中,就不再说话了。
回忆起这一切,许妙愉明白,身下的人救了她,自己除了膝盖有点疼之外,没受其他伤,可是他应该摔得不轻。
许夫人体弱,不喜长安夏日酷暑,常年携许妙愉居住于许家在宣州的祖宅中。
出乎意料的是,这人身板摸着很结实,脸却看起来年纪不大的样子,浓眉凤目,鼻梁高挺,大约是介乎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年纪,眉宇间属于少年的干净稚嫩还没有完全褪去,但已经依稀显露出几分少年所不能有的深邃与俊逸。
看这架势,是要就此在长安长住,不将她嫁出去不罢休。
《良辰妙景》
紫苏拢着手,快步走在许府一条少有人经过的小路上,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少女,少女将头埋得很低,不走近看不见她的脸。
想是这么想,听了紫苏的话,她心里还是不免打鼓,仿佛是为了壮胆,她大声道:“胡说什么,这里可是许家的地盘,皇亲国戚路过都要下马走路,谁敢来这里撒野。”
紫苏愁眉苦脸道:“小姐,奴婢还是觉得不妥,听说最近丰乐坊中有登徒子在墙外徘徊,那人还有些功夫,金吾卫和京兆尹都没能抓住他呢,万一——”
许妙愉无奈道:“因为我。”
紫苏将门合上,劝慰道:“小姐,这琼花宴是长公主殿下举办的,夫人也许是觉得不好回绝了长公主的面子。”
紫苏想了想,没想出来,“小姐,您知道我脑子笨。”
***
说了,自己的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紫苏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苦着脸应了。
少女正是许妙愉,要说穿着丫鬟的衣服翻墙出去这种事,她以前没少干,当然她很有分寸,出去也只是去隔壁的蒋府,逗一逗蒋熙怡。
她正要借力跃起,紫苏一把握住了她的胳膊。
这两年许夫人颇为着急,宣州本地的豪门世族看了个遍,没见着有合适的人选,一咬牙,终于趁着此番许妙愉祖母寿辰,带着许妙愉来了长安。
她叫紫苏,是许妙愉的贴身侍女,从小跟随在许妙愉身侧,感情非同一般,这种时候,也只有她还说得上两句话。
完了完了,这回死定了。
蒋熙怡从小身体不好,偶尔会去寺院小住,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许妙愉这回来得不巧,蒋熙怡正好去了城外的兰若寺。
梳妆台前的打扮接近尾声,侍女拿出一支金步摇,正要插入梳好的发髻之中,许妙愉冷着脸喝止道:“行了,你们下去吧,我改主意了,今天不出门,有人来,就说我身体抱恙不方便见客。”
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妙愉的大脑一片空白,直到刚才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嘶——”
肌肤赛雪,柳眉如黛,眼含秋水,朱唇若丹。
九月初,大夏东域的端州又发生叛乱,为首之人名叫卢啸义,在当地颇有声望,一呼百应,很快募集近五千叛军。
在心里难过一番,许妙愉郁气稍散,想到了另一件事:“蒋家有什么消息吗?”
长安城东许宅,许熠之女许妙愉坐在梳妆台前,端详着一份烫金请帖,侍女们围绕在其周围,有条不紊地为其梳妆打扮。
紫苏言语中竟带上了疑惑:“秋天?”
建兴帝重新起用赋闲在家的原兵部尚书许熠为河西道行军总管,率军西讨西戎。
颜姑并不意外,来之前她就猜到了小姐的反应,不慌不忙地道出准备好的说辞,“夫人说,这事儿没得商量,除非小姐您那天病得走不动道儿了,不然绑也要把您绑过去。”
略一思索,她转头对着紫苏笑得神秘,“紫苏,给我梳一个你们的发髻。”
大夏建兴十二年八月末,西戎进犯,短短十日,连克三州,朝野震惊。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