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姗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余姗姗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林纯遇害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
“方晓晓有解离症,对自我认知有障碍,可能她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忘记了到底是谁被烧死,只记得火这个元素。”
不过到目前为止方许还不承认,声称是林纯自己选择离开,去了哪里他不知道。
协议里非常清楚地写着,要求他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将文字贴到网站上,并设置好发布日期。
最终IP地址来自F国,是那边一个当地人发出的。
这样的说辞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可话说回来,要给方许定罪,就要先确认林纯的尸体下落,而不是只靠逻辑推断——定罪是看证据的。
“可就算事实如此,还是需要证据啊。尸体都烧了,怎么证明是方许干的?”
再者,如果选择火葬,费用要便宜将近一半,棺材也不用选择质量太好的,因为会一起烧掉——事实上棺材是整个过程中消费最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人工费、税收、第三方服务费、修建墓碑的费用。
她说,那时候小镇上掀起一股火葬热潮。以前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土葬的,不过土葬的收费日渐增高,而且在一些特殊时期,整套费用(棺材、骨灰盒、葬礼、土葬费、化妆护理费等等)还会翻一番,高达数千欧元。真是应了那句话,生不死,死不起。
而且这个当地人不懂中文,他只知道这是一本小说。
专案小组转而联系农场主,并再一次翻看农场主一家的笔录。
农场主女儿还有个同学,现在就在当地做葬礼承办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她时常跟同学打听情况。
对于火葬场来说,其实就是捎带手的事,尸体装袋送过来了,他们最多只会看一眼,就一起扔到焚化炉里,几具尸体一起烧。有时候太忙太累,连看都懒得看,反正只要不是活人就行。
讨论到这里,傅明裕提出疑问:“方许冒充林纯,那么他如何处理林纯的尸体?”
不过在小镇上,选择土葬的家庭,通常会把去世的家庭成员放在家庭墓地,可有些家庭并没有家庭墓地,或是一些没有家庭的死者,比如无家可归人士。
再追问下去,发现这个人是被一个当律师的亲戚委托的,该律师曾经去过疗养院。
而据这个同学说,有一年因为形势特殊,许多人患上呼吸道传染疾病,小镇医疗水平有限,药物稀缺,不少体弱多病的儿童、成人和有基础病的老人相继去世。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说:“如果那些尸体里有林纯,那么方晓晓后来又是怎么知道的?”
农场主女儿说,就在方晓晓和林纯搬走后的第二天,镇上才处理了一批尸体。
“也许是方晓晓后来发现不对,因为无论方许演得多像,方晓晓和林纯一起生活那么久,一定能看出不同。可方晓晓有病,她的说辞没有人会相信。所以她才用找律师代发文这样迂回的方式揭露真相。”
“可为什么是林纯?”
在得到消息之后,农场主女儿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记录,发邮件与专案小组分享。
了解到这里,专案小组陷入沉默。
就在众人讨论时,技术组那边也传来消息,说已经锁定《是谁杀了她》的笔者身份,IP地址也追踪到,虽然这个人中途换过一次虚拟IP。
恐怕连小镇上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而农场主的女儿却将几年间小镇上的葬礼活动一一记录下来,比如谁家用了土葬,谁家选了火葬。
“最后一章是提到火,可那里面说的是方晓晓被烧死,不是林纯。”
“我猜是因为林纯是一个非常有反抗精神的人,她的遭遇也非常令人同情,可她没有像方晓晓那样逃避、被动挨打。而且林纯是和方家关系最近的人。如果找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来做方晓晓的监护人,让方晓晓在遗嘱上写这个人的名字,等到方许冒充时,可能会面临有关部门的质疑和调查。”
趋势,三个人一起生活应该会很和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
“不,我还是觉得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咱们还没有接触到。”
“他只要是方 许,顶着方许那张脸,无论做多少次变性手术都不会改变。他要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绝不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可惜啊,方晟和程芸意外去世,方许要回国处理遗产。这是一个转折点。”
“也就是说,是方晓晓委托律师发布文章。这么看来,文章内容的可信度比较高。我记得最后一章提到火。会不会林纯的死和火有关?”
就因为这种病传染性极高,当时有很多家庭就选择火葬。至于那些无家可归人士,毫无疑问也会被安排其中,不过这块是义务的,政府会给一些补贴。
“方晓晓是精神有病,不是傻。那个小镇不大,来来回回就那些事儿。农场主女儿很健谈,一定和方晓晓分享很多趣闻。方晓晓发现身边的‘林纯’换了一个人,就会联想到小镇上突然流行起来的火葬。”
F国警方找到这个人,询问发布文章的用意,对方却拿出一份文件说,他只是在履行协议。
“就算方许想甩开债务,也没必要杀林纯取而代之啊。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事促成的?”
农场主的女儿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非常热情积极,她对小镇和村子里发生的一切都如数家珍,还会记录下来。
] 林纯遇害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
“方晓晓有解离症,对自我认知有障碍,可能她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忘记了到底是谁被烧死,只记得火这个元素。”
不过到目前为止方许还不承认,声称是林纯自己选择离开,去了哪里他不知道。
协议里非常清楚地写着,要求他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将文字贴到网站上,并设置好发布日期。
最终IP地址来自F国,是那边一个当地人发出的。
这样的说辞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可话说回来,要给方许定罪,就要先确认林纯的尸体下落,而不是只靠逻辑推断——定罪是看证据的。
“可就算事实如此,还是需要证据啊。尸体都烧了,怎么证明是方许干的?”
再者,如果选择火葬,费用要便宜将近一半,棺材也不用选择质量太好的,因为会一起烧掉——事实上棺材是整个过程中消费最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人工费、税收、第三方服务费、修建墓碑的费用。
她说,那时候小镇上掀起一股火葬热潮。以前大部分人都是选择土葬的,不过土葬的收费日渐增高,而且在一些特殊时期,整套费用(棺材、骨灰盒、葬礼、土葬费、化妆护理费等等)还会翻一番,高达数千欧元。真是应了那句话,生不死,死不起。
而且这个当地人不懂中文,他只知道这是一本小说。
专案小组转而联系农场主,并再一次翻看农场主一家的笔录。
农场主女儿还有个同学,现在就在当地做葬礼承办人,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她时常跟同学打听情况。
对于火葬场来说,其实就是捎带手的事,尸体装袋送过来了,他们最多只会看一眼,就一起扔到焚化炉里,几具尸体一起烧。有时候太忙太累,连看都懒得看,反正只要不是活人就行。
讨论到这里,傅明裕提出疑问:“方许冒充林纯,那么他如何处理林纯的尸体?”
不过在小镇上,选择土葬的家庭,通常会把去世的家庭成员放在家庭墓地,可有些家庭并没有家庭墓地,或是一些没有家庭的死者,比如无家可归人士。
再追问下去,发现这个人是被一个当律师的亲戚委托的,该律师曾经去过疗养院。
而据这个同学说,有一年因为形势特殊,许多人患上呼吸道传染疾病,小镇医疗水平有限,药物稀缺,不少体弱多病的儿童、成人和有基础病的老人相继去世。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说:“如果那些尸体里有林纯,那么方晓晓后来又是怎么知道的?”
农场主女儿说,就在方晓晓和林纯搬走后的第二天,镇上才处理了一批尸体。
“也许是方晓晓后来发现不对,因为无论方许演得多像,方晓晓和林纯一起生活那么久,一定能看出不同。可方晓晓有病,她的说辞没有人会相信。所以她才用找律师代发文这样迂回的方式揭露真相。”
“可为什么是林纯?”
在得到消息之后,农场主女儿就迫不及待地翻看记录,发邮件与专案小组分享。
了解到这里,专案小组陷入沉默。
就在众人讨论时,技术组那边也传来消息,说已经锁定《是谁杀了她》的笔者身份,IP地址也追踪到,虽然这个人中途换过一次虚拟IP。
恐怕连小镇上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而农场主的女儿却将几年间小镇上的葬礼活动一一记录下来,比如谁家用了土葬,谁家选了火葬。
“最后一章是提到火,可那里面说的是方晓晓被烧死,不是林纯。”
“我猜是因为林纯是一个非常有反抗精神的人,她的遭遇也非常令人同情,可她没有像方晓晓那样逃避、被动挨打。而且林纯是和方家关系最近的人。如果找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来做方晓晓的监护人,让方晓晓在遗嘱上写这个人的名字,等到方许冒充时,可能会面临有关部门的质疑和调查。”
趋势,三个人一起生活应该会很和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
“不,我还是觉得一定有更深层的原因,咱们还没有接触到。”
“他只要是方 许,顶着方许那张脸,无论做多少次变性手术都不会改变。他要彻底变成另外一个人,绝不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
“可惜啊,方晟和程芸意外去世,方许要回国处理遗产。这是一个转折点。”
“也就是说,是方晓晓委托律师发布文章。这么看来,文章内容的可信度比较高。我记得最后一章提到火。会不会林纯的死和火有关?”
就因为这种病传染性极高,当时有很多家庭就选择火葬。至于那些无家可归人士,毫无疑问也会被安排其中,不过这块是义务的,政府会给一些补贴。
“方晓晓是精神有病,不是傻。那个小镇不大,来来回回就那些事儿。农场主女儿很健谈,一定和方晓晓分享很多趣闻。方晓晓发现身边的‘林纯’换了一个人,就会联想到小镇上突然流行起来的火葬。”
F国警方找到这个人,询问发布文章的用意,对方却拿出一份文件说,他只是在履行协议。
“就算方许想甩开债务,也没必要杀林纯取而代之啊。这种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事促成的?”
农场主的女儿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非常热情积极,她对小镇和村子里发生的一切都如数家珍,还会记录下来。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