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处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沈处默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既是排遣心事,独乐不如众乐,不知加上小弟如何?”
“智将军说笑了。在下是难得清闲,想着早点归去还可小酌几杯,对月舒怀。”韩厥笑答。
“郤锜再跋扈,怎敢为难堂堂智将军?”韩厥一听放了心,语气转为调侃。
“兄长就别取笑我了。如今,郤氏一门势头正盛,郤锜又是个长袖善舞之人,连自己的堂弟都能安排入八卿,我何德何能跟他相比。”智将军有些懊恼。
公元前588年即景公十三年,曾经实施军制改革——从三军六卿扩充至六军十二卿。当时赵氏和荀氏(中行氏、程氏、智氏各一席。)都是一门三卿。赵氏两支被灭后,景公又着手进行了一次军改,由六军十二卿缩水为四军八卿。郤氏和荀氏(程氏被剔除,中行氏、智氏各一席。)并列第一,均有两席。
“在下也曾想,不知他们达成了多少利益交换。”在好友面前,韩厥也不隐瞒,直接说出心中的疑问:“三军六卿制设立以来,似乎从未有过如此离谱的擢升。君主竟听之任之,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兄台误会了。”来人头摇似拨浪鼓,说道:“小弟是想邀兄台一同出外品茗美酒,实在不敢贸然打扰嫂夫人。”
“郤克任中军将,赵朔故去之后,我父亲任中军佐。当时,栾书不过是个下军将。”智罃愤愤不平道:“郤克去世后,本应是我父亲顺位任中军将,谁想郤克一手遮天,一夜之间竟将栾书从排名第五的下军将连升四级至中军将。也不知栾书给郤氏许下多少承诺,否则怎会有如此迅捷的超拔跃升?”
自从文公设立“三军六卿”,六个席位通常各卿家一席,父在子不入卿、父死子承已成明规则。
四军分别是中、上、下、新军,每军各有将、佐二人,一共八卿。按照这个排位,荀家两人分别排名二、六,而郤氏二人则是四、八,所以,郤氏还差荀家四级。
从那时到现在,八卿的排位不变。依目前的排位,郤氏根本不是荀氏的对手,荀家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所以,智罃的抱怨在韩厥看来不以为然是正常的。
于是两人一同往外走。邀约之人既是主动提出邀请,可见已有准备,自有相熟的酒肆厢房款待兄长。
“话不能这么说,”智罃试着解释道:“兄长可别忘了,如今的中军将是谁,他是怎么上来的?”
先生可教习知识礼仪,旁人不必插手。父辈的缺失恐怕会令他跟晋国的政局脱离关系,而后者恰恰是他复兴家业不可或缺的。让这名赵氏孤儿保持跟时局的紧密关联的唯一办法就是——多为他引见长辈,为他讲论时政,品评得失,相信耳濡目染之下他定会受益良多。
荀息的儿子似乎默默无闻,孙子辈却人才频出,得朝重用。
也就是说,此时,中行氏和智氏的第二代都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二者虽已分宗,但在外人眼中他们仍是一家人,都出自荀氏。一家人占据卿族两席,权力之盛已非同一般。
“智将军太谦,太谦——”韩厥吃上几口小菜,又是赞不绝口,“今日韩某既饱了眼福,还能饱口服,实在是不虚此行啊。”
“兄长果然是明白人。”智将军也不避讳,“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遇到些挫败,想找兄长一吐为快。”
“一定是郤克在君主面前说尽了栾书的好话,君主才不置一词。具体原因也说不清楚,唉,我那时还身陷囹圄呢。”说起此,智罃似有满腹遗憾。
沉吟片刻,智将军说道:“唉,还不是那个嚣张的郤锜令人窝火。”
“哦,难得智将军有此雅兴。”韩厥想了想说道:“算起来,我们兄弟俩也好久没在一起闲话了,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现在就走。”
“智将军肯光临寒舍,韩某自是求之不得,请请请。”说着,韩厥起身拉着来人,要一块回府。
“话虽如此,可我……就是看不得郤氏的嘴脸。”智将军咬牙切齿道:“踩着赵氏的鲜血与人狼狈为奸,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这也就罢了,为人处事毫不顾及情面,我行我素霸道之至。”
赵盾去世后,郤缺接替他的职务。郤缺去世后,荀林父任中军将,荀林父的三弟荀首任下军大夫。荀林父告老后,士会任中军将,荀首以上军佐入卿。韩厥提到的智将军的堂兄,名叫荀庚,是荀林父的嫡子,时任中军佐。眼前坐着的这位叫智罃,荀首的儿子,时任下军佐。
“你都有怨言了,其它人如何活得下去?”韩厥说道:“你堂兄位居中军佐,你是下军佐。郤锜是上军佐,他那堂弟郤至不过是八卿之末。他们两人加起来跟你们荀家还差四级呢,他如何敢为难你?”
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归来继位,舅舅狐偃奏曰:“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文公准奏,遂召荀息之孙荀林父为大夫。
“话可不能这么说。”韩厥摇头,不以为然道:“四军八卿,郤氏两人,荀家有你跟堂兄二人,其它卿族都只得一人。我这无依无靠的浮萍,形单影只都无怨言,你何怨之有?”
“哦?”韩厥十分惊诧,“不知是何事?”
“兄长喜爱就好。”荀将军给韩厥倒了一杯酒,“掌柜是否胸有墨水,在下不清楚,只是能得兄长夸赞,小弟心头雀跃啊。”
“智将军果然有品味。此地是绛都难得的清幽之所,看台面布置,掌柜的定是胸有丘壑之人。”坐下之后,韩厥环顾四周,赞叹不已。
眼前这位智将军,并非普通人家子弟,乃是荀林父的族人。
文公执政后,为抵御山戎,作上、中、下三行,荀林父身为荀息的长孙被任为中行将,之后他的后人皆称中行氏,别为荀氏;荀林父的二弟荀骓封邑于程,“六军十二卿”时,官至新下军将,后别为程氏;三弟荀首封邑于智,其后称智氏。(改为“四军八卿”后,程氏被淘汰,中行氏与智氏世代为卿。)
“小弟略懂书画,故此来凑个趣。”
此时,韩厥正在官署批阅文件。忙完闲下来即想,明日即是轮休,干脆去一趟赵府。闲谈也好,探望老夫人也罢,总之要过去走走。
“唉,说起这个,简直是——”韩厥无奈的长叹一口气,自顾自又喝了一杯。
祖孙俩已达成共识,韩厥也心有灵犀的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多多辅助赵武。至于如何从旁协助,他脑海里已有初略的谋划。
眼见就要下值,忽然走过来一人,抬头一看,韩厥笑了。
“今日韩将军恁的准时,想来定是家中妻儿挂怀,所以迫不及待。”来人调侃道。
然而,献公逼死太子、一众公子被迫逃亡,朝臣已有离心。献公前脚一走,大臣里克就刺杀太子奚齐。荀息无奈,只得另立奚齐的异母弟即骊姬的妹妹少姬的儿子卓子为君。里克又将卓子杀死,骊姬也一并被戮于堂。因为深感辜负先君所托,荀息自杀谢罪。
说起荀家的发家,要从荀林父的祖父荀息说起。荀息是晋献公时期的重臣,献公对他极为看重。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流亡他乡,晋献公遂改立宠姬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献公弥留之际,托孤给荀息,要他好好辅佐太子。
“兄台欢喜就好。”智将军给韩厥布好菜,倒好酒,重新坐下来。
“来,干杯,为咱们兄弟俩相知多年的情谊干杯。”韩厥主动举起酒杯,连干三杯。自知酒量浅薄,趁酒未上头,赶紧直入主题,“智将军如此盛情相邀,是不是有事与在下相商?”二人虽是同僚兼好友,平日里也是各忙各的,私下相聚机会不多。
“难不成是智将军亲自设计铺排的?”韩厥非常惊讶。
] “既是排遣心事,独乐不如众乐,不知加上小弟如何?”
“智将军说笑了。在下是难得清闲,想着早点归去还可小酌几杯,对月舒怀。”韩厥笑答。
“郤锜再跋扈,怎敢为难堂堂智将军?”韩厥一听放了心,语气转为调侃。
“兄长就别取笑我了。如今,郤氏一门势头正盛,郤锜又是个长袖善舞之人,连自己的堂弟都能安排入八卿,我何德何能跟他相比。”智将军有些懊恼。
公元前588年即景公十三年,曾经实施军制改革——从三军六卿扩充至六军十二卿。当时赵氏和荀氏(中行氏、程氏、智氏各一席。)都是一门三卿。赵氏两支被灭后,景公又着手进行了一次军改,由六军十二卿缩水为四军八卿。郤氏和荀氏(程氏被剔除,中行氏、智氏各一席。)并列第一,均有两席。
“在下也曾想,不知他们达成了多少利益交换。”在好友面前,韩厥也不隐瞒,直接说出心中的疑问:“三军六卿制设立以来,似乎从未有过如此离谱的擢升。君主竟听之任之,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兄台误会了。”来人头摇似拨浪鼓,说道:“小弟是想邀兄台一同出外品茗美酒,实在不敢贸然打扰嫂夫人。”
“郤克任中军将,赵朔故去之后,我父亲任中军佐。当时,栾书不过是个下军将。”智罃愤愤不平道:“郤克去世后,本应是我父亲顺位任中军将,谁想郤克一手遮天,一夜之间竟将栾书从排名第五的下军将连升四级至中军将。也不知栾书给郤氏许下多少承诺,否则怎会有如此迅捷的超拔跃升?”
自从文公设立“三军六卿”,六个席位通常各卿家一席,父在子不入卿、父死子承已成明规则。
四军分别是中、上、下、新军,每军各有将、佐二人,一共八卿。按照这个排位,荀家两人分别排名二、六,而郤氏二人则是四、八,所以,郤氏还差荀家四级。
从那时到现在,八卿的排位不变。依目前的排位,郤氏根本不是荀氏的对手,荀家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所以,智罃的抱怨在韩厥看来不以为然是正常的。
于是两人一同往外走。邀约之人既是主动提出邀请,可见已有准备,自有相熟的酒肆厢房款待兄长。
“话不能这么说,”智罃试着解释道:“兄长可别忘了,如今的中军将是谁,他是怎么上来的?”
先生可教习知识礼仪,旁人不必插手。父辈的缺失恐怕会令他跟晋国的政局脱离关系,而后者恰恰是他复兴家业不可或缺的。让这名赵氏孤儿保持跟时局的紧密关联的唯一办法就是——多为他引见长辈,为他讲论时政,品评得失,相信耳濡目染之下他定会受益良多。
荀息的儿子似乎默默无闻,孙子辈却人才频出,得朝重用。
也就是说,此时,中行氏和智氏的第二代都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二者虽已分宗,但在外人眼中他们仍是一家人,都出自荀氏。一家人占据卿族两席,权力之盛已非同一般。
“智将军太谦,太谦——”韩厥吃上几口小菜,又是赞不绝口,“今日韩某既饱了眼福,还能饱口服,实在是不虚此行啊。”
“兄长果然是明白人。”智将军也不避讳,“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遇到些挫败,想找兄长一吐为快。”
“一定是郤克在君主面前说尽了栾书的好话,君主才不置一词。具体原因也说不清楚,唉,我那时还身陷囹圄呢。”说起此,智罃似有满腹遗憾。
沉吟片刻,智将军说道:“唉,还不是那个嚣张的郤锜令人窝火。”
“哦,难得智将军有此雅兴。”韩厥想了想说道:“算起来,我们兄弟俩也好久没在一起闲话了,择日不如撞日,咱们现在就走。”
“智将军肯光临寒舍,韩某自是求之不得,请请请。”说着,韩厥起身拉着来人,要一块回府。
“话虽如此,可我……就是看不得郤氏的嘴脸。”智将军咬牙切齿道:“踩着赵氏的鲜血与人狼狈为奸,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这也就罢了,为人处事毫不顾及情面,我行我素霸道之至。”
赵盾去世后,郤缺接替他的职务。郤缺去世后,荀林父任中军将,荀林父的三弟荀首任下军大夫。荀林父告老后,士会任中军将,荀首以上军佐入卿。韩厥提到的智将军的堂兄,名叫荀庚,是荀林父的嫡子,时任中军佐。眼前坐着的这位叫智罃,荀首的儿子,时任下军佐。
“你都有怨言了,其它人如何活得下去?”韩厥说道:“你堂兄位居中军佐,你是下军佐。郤锜是上军佐,他那堂弟郤至不过是八卿之末。他们两人加起来跟你们荀家还差四级呢,他如何敢为难你?”
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归来继位,舅舅狐偃奏曰:“先臣荀息,死于奚齐、卓子之难,忠节可嘉。宜录其后,以励臣节。”文公准奏,遂召荀息之孙荀林父为大夫。
“话可不能这么说。”韩厥摇头,不以为然道:“四军八卿,郤氏两人,荀家有你跟堂兄二人,其它卿族都只得一人。我这无依无靠的浮萍,形单影只都无怨言,你何怨之有?”
“哦?”韩厥十分惊诧,“不知是何事?”
“兄长喜爱就好。”荀将军给韩厥倒了一杯酒,“掌柜是否胸有墨水,在下不清楚,只是能得兄长夸赞,小弟心头雀跃啊。”
“智将军果然有品味。此地是绛都难得的清幽之所,看台面布置,掌柜的定是胸有丘壑之人。”坐下之后,韩厥环顾四周,赞叹不已。
眼前这位智将军,并非普通人家子弟,乃是荀林父的族人。
文公执政后,为抵御山戎,作上、中、下三行,荀林父身为荀息的长孙被任为中行将,之后他的后人皆称中行氏,别为荀氏;荀林父的二弟荀骓封邑于程,“六军十二卿”时,官至新下军将,后别为程氏;三弟荀首封邑于智,其后称智氏。(改为“四军八卿”后,程氏被淘汰,中行氏与智氏世代为卿。)
“小弟略懂书画,故此来凑个趣。”
此时,韩厥正在官署批阅文件。忙完闲下来即想,明日即是轮休,干脆去一趟赵府。闲谈也好,探望老夫人也罢,总之要过去走走。
“唉,说起这个,简直是——”韩厥无奈的长叹一口气,自顾自又喝了一杯。
祖孙俩已达成共识,韩厥也心有灵犀的暗暗下定决心,今后要多多辅助赵武。至于如何从旁协助,他脑海里已有初略的谋划。
眼见就要下值,忽然走过来一人,抬头一看,韩厥笑了。
“今日韩将军恁的准时,想来定是家中妻儿挂怀,所以迫不及待。”来人调侃道。
然而,献公逼死太子、一众公子被迫逃亡,朝臣已有离心。献公前脚一走,大臣里克就刺杀太子奚齐。荀息无奈,只得另立奚齐的异母弟即骊姬的妹妹少姬的儿子卓子为君。里克又将卓子杀死,骊姬也一并被戮于堂。因为深感辜负先君所托,荀息自杀谢罪。
说起荀家的发家,要从荀林父的祖父荀息说起。荀息是晋献公时期的重臣,献公对他极为看重。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和夷吾流亡他乡,晋献公遂改立宠姬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献公弥留之际,托孤给荀息,要他好好辅佐太子。
“兄台欢喜就好。”智将军给韩厥布好菜,倒好酒,重新坐下来。
“来,干杯,为咱们兄弟俩相知多年的情谊干杯。”韩厥主动举起酒杯,连干三杯。自知酒量浅薄,趁酒未上头,赶紧直入主题,“智将军如此盛情相邀,是不是有事与在下相商?”二人虽是同僚兼好友,平日里也是各忙各的,私下相聚机会不多。
“难不成是智将军亲自设计铺排的?”韩厥非常惊讶。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