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讨论预算
错刀如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错刀如何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可。」
「陛下内库之中,足有银钱不下五百万两,现在保定、大沽、登州三地常平仓沟满壕平。皇家的舰队还把南边的糙米不要钱的向北边送。这我就不明白了,要是朝廷没有钱,现在却是要大兴土木。要说朝廷有钱,现在为什么要催收逋赋?」
韩鑛仔细阅读了两遍,这才如无其事的将条子收回到自己的袖口中。
「你是崇祯年间的官,自然是只说这几年的好了。天启年间何曾有如此之多的是非?」
「诸位都同意陈子龙做法?催缴逋赋和丈量田地,就是要抑制流民投献乡绅。加之朝廷要是更增加流民用工,只会让豪门乡绅更为不满。离开这些乡绅,大明如何治理?难道朝廷准备将官员下方到村落之中?」
「明年预算钱粮宜宽不宜紧,宫中内库尚有三百万两余额,陈子龙处尚有两百万两机动,此事韩卿自知即可。」
韩鑛坐在上首的国相位置上,却是和自己以前在内阁的时候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是,他看着下面的一些人,不禁问自己:
「那既然如此,就免掉天下粮银,方能显示陛下仁政。」
户部尚书毕自严淡淡地说了一句。
郑三骏那是痛到了骨子里面的。自己族内今年光是补交逋赋就高达七万两之多,这些都已经让他的心在滴血了。加上四海钱庄、四海粮行的进驻宁波府,自己家族的粮行和钱庄也已经濒临倒闭。这时候他是不会考虑自己家钱庄的五分利远远高于了四海的两分利。他就是觉得,要是没有这七万两的补交,自己家族的生意就要好得多。
陛下走的时候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份短信,除了再一次说明了关于自己关于科学院存在的意义之外。剩余的就是建议自己,最好将自己和皇帝的矛盾公开化,持续化。
「还有,别的国相挖坑。你们不是朕的锦衣卫,你们是朝廷的锦衣卫,也是国相的锦衣卫。」朱由检还是叮嘱了一句,他知道李若链的性格。忠诚的有一点过头了。
「哼!」毕自肃都快要气笑了。
「都快子时了,再怎么说都休息一晚上再走,朕还是那么刻薄?那些准备送粮哭庙的你留着他们做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真以为朕不了解?说是自己亲自送粮上京,你就要监督他送粮进京。可不要玩那种自己坐轿,雇人推车的把戏。老子送不动了不是还有儿子么,儿子送不动了还有孙子呢。你记住了。」朱由检觉得做个坏人也挺好的。
「免掉天下钱粮,未能惠及天下百姓。征收逋赋,都有东家从自家周边的庄户身上榨取。免了钱粮,郑公觉得这些人会将钱粮退回吗?郑公也是做过府县官员的,一定知道劣绅和胥吏之害,朝廷若是直接免掉钱粮,你觉得真的能到百姓手中吗?」
陛下用了一句半通不通的言语结束了这一封短信,韩鑛也才理解了皇帝又一次离开京师的用意。即使从自己一个士大夫的角度来看,陛下能够做出这一举动,完全可以称之为史上明君了。为了这个帝国的兴盛,陛下是真的打算过渡出自己手中的权利。
「由此,国相方为国相矣!」
「不顾及民生?」旁边的户部右侍郎陈子龙笑了。
这不,这就出来了一个郑三骏、黄伟正两个人了么。
「这就是你理解的经济之道?天启年间,你工部除了河道之外,无一两银子修路,你给国库节省了多少?国库不是还是年年空虚。」陈子龙直接逼问道。
「朝廷之钱皆有用度,一分一文都在计划之中。更何况,修建扩建陆军官校,在天津大沽修建港口,扩建皇家海军军校,这都是关系国家的长久军事民生之举,何来大兴土木一说。」
「我的俸禄乃是朝廷应有支出,为何要停了我的俸禄,怎么不去停下三大工程?」
「微臣不才,建议明年免江南三省、南直隶钱粮,停朝廷三大工程、科学院费用减半,停蒙古漠北和河套之征,现有钱粮足以支撑辽东军粮所需。总理天下衙门应以此议驳回军部明年预算。要不然,这总理衙门也就只是一个摆设。」
「你这就是与民为敌!不知人间辛苦!」
「黄伟正,你失心疯了么?居然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语!」
「陛下。www.gudengge.com」
「郑侍郎有空了不妨看看这本账簿。江南逋赋之中,九成未清缴着家中田地人均五十五亩以上。何尝有中小户?倒是郑侍郎说的一点是对的,民怨确实不少,但是我也想请总理衙门并大理寺、锦衣卫共审其中十七宗平民抗税大案。我们看看,到底谁在说谎!」陈子龙也补充说道。
「那又如何?行政学院今年有三百名里长,长久以往,难道朝廷就离不开乡绅了?我们也是权贵乡绅,但是我们还是读书人,和那些贪财的乡绅不同。我们眼中还有社稷、还有国家。若是这社稷不在了,我们今日还谈些什么,总之,明年支出但且不论,但是我坚决不同意减免粮银,尤其是天下减免。」
「为何要乱花国库而大兴土木!」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委托胥吏给韩鑛递上来一个小纸条,上面是懿安皇后转达陛下的语句。
「江南三省加上南直隶应征收之钱粮,郑公可知有多少?即使这四省一文不征,就能补上三大工程所需?」
「臣这就连夜回京师。这些哭庙的乡绅要不臣留着,一直放任其到京师?」
工部侍郎黄伟正拱拱手,「不顾及民生即为大兴土木,这有何难以解释的?现在城外流民还有六七万人需要朝廷贴补赈灾。这些粮食用在赈灾上不是更好。再说,无论是官校、港口,工部皆有预算和计划,为何朝廷要用民间承建?这里面没有其他的用意我倒是真不清楚了。」
「地多之人就该死?更何况,朝廷现在考成法、又有都察院督查百官,毕尚书动辄胥吏和劣绅勾结之所,可也是有抹黑朝廷的嫌疑啊。我可是听说,现在有将近五百开明绅士准备到京城送逋赋,哭太庙。不知尚书口中的大明中兴可有如此场景?」
「是你要减免天下银粮!」
「朕觉得,政策无所谓好坏,总之让不是我们既定要维护的集体利益在新政中受损,让我们扶持的团体在我们的政策中获利。」
「用江南的钱,南直隶的钱,来浪费在朝廷的大兴土木之上,还不停的要增加工程,这又是为什么?」郑三骏说着说着就站起来了。
这种争吵韩款很少喊停,朱由检说过,他自己也明白。陛下就是在让各种势力借着皇帝不在,国相主政期间跳跃一阵子。
毕自肃直接回道:
第三十章讨论预算
「大明帝国才能中兴。现在刚刚起步而已,国相不必着急。」
「长久以往……」
「其他之事皆可议论。刚才陈子龙所提议之事,我这里准了。抗税之事本就是应该上报刑部的。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锦衣卫前去复勘几案。其余之事,大家继续。明年朝廷预算是个大事,我们总理衙门不说清楚,其他各个部会也不好做么。」
「要不是工部擅自做主,去掉了陛下的大沽京师铁道修建计划,今日城外何曾有剩余七八万流民无处为生?这八万人至少朝廷要支付每人八两银子,这将近七十万两银子,又能养活京城之中多少的小本生意。一来一去,朝廷又能收到多少的税?现如今,别人都好说,你工部什么时候也能多嘴?」
已经是过了午夜时分了,却还是吵得不得安生,礼部右侍郎郑三骏这一次真的是不管不顾了。
「怎么就失心疯了,我看是你陈子龙失心疯了吧。要是你不缺钱,你撺掇着补交逋赋做什么?你不知道,现在江南百姓都说朝廷如此是横征暴敛!」
李若链过来躬身告辞。
京师,总理衙门。
「你这是纸上谈兵,没有了粮银,停了你的俸禄如何?」
陛下在给自己的信中写到:
「陛下这么做值得么?读书人还真的以国为先?不就是收了你家的逋赋吗?你就动辄就要减免天下钱粮?这难道就是我曾经为之狂热、为之激动不已的家国天下都在心中的东林?这种信念难道都抵不住几万两银钱?」
「我工部如何?勤俭才是长久之国策,如此大手大脚,就算是国库银钱再多,何尝经得住如此折腾?」黄伟正也不甘示弱。
「每一个人后面都有因为他的利益,自然而然产生的利益团体,国相不妨多看、多听、多想,少说话。我们现在就是要知道有哪些团体,然后再去看谁和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谁的方向是可以纠正的,谁又是一定要抛弃的。」
] 「可。」
「陛下内库之中,足有银钱不下五百万两,现在保定、大沽、登州三地常平仓沟满壕平。皇家的舰队还把南边的糙米不要钱的向北边送。这我就不明白了,要是朝廷没有钱,现在却是要大兴土木。要说朝廷有钱,现在为什么要催收逋赋?」
韩鑛仔细阅读了两遍,这才如无其事的将条子收回到自己的袖口中。
「你是崇祯年间的官,自然是只说这几年的好了。天启年间何曾有如此之多的是非?」
「诸位都同意陈子龙做法?催缴逋赋和丈量田地,就是要抑制流民投献乡绅。加之朝廷要是更增加流民用工,只会让豪门乡绅更为不满。离开这些乡绅,大明如何治理?难道朝廷准备将官员下方到村落之中?」
「明年预算钱粮宜宽不宜紧,宫中内库尚有三百万两余额,陈子龙处尚有两百万两机动,此事韩卿自知即可。」
韩鑛坐在上首的国相位置上,却是和自己以前在内阁的时候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可是,他看着下面的一些人,不禁问自己:
「那既然如此,就免掉天下粮银,方能显示陛下仁政。」
户部尚书毕自严淡淡地说了一句。
郑三骏那是痛到了骨子里面的。自己族内今年光是补交逋赋就高达七万两之多,这些都已经让他的心在滴血了。加上四海钱庄、四海粮行的进驻宁波府,自己家族的粮行和钱庄也已经濒临倒闭。这时候他是不会考虑自己家钱庄的五分利远远高于了四海的两分利。他就是觉得,要是没有这七万两的补交,自己家族的生意就要好得多。
陛下走的时候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份短信,除了再一次说明了关于自己关于科学院存在的意义之外。剩余的就是建议自己,最好将自己和皇帝的矛盾公开化,持续化。
「还有,别的国相挖坑。你们不是朕的锦衣卫,你们是朝廷的锦衣卫,也是国相的锦衣卫。」朱由检还是叮嘱了一句,他知道李若链的性格。忠诚的有一点过头了。
「哼!」毕自肃都快要气笑了。
「都快子时了,再怎么说都休息一晚上再走,朕还是那么刻薄?那些准备送粮哭庙的你留着他们做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真以为朕不了解?说是自己亲自送粮上京,你就要监督他送粮进京。可不要玩那种自己坐轿,雇人推车的把戏。老子送不动了不是还有儿子么,儿子送不动了还有孙子呢。你记住了。」朱由检觉得做个坏人也挺好的。
「免掉天下钱粮,未能惠及天下百姓。征收逋赋,都有东家从自家周边的庄户身上榨取。免了钱粮,郑公觉得这些人会将钱粮退回吗?郑公也是做过府县官员的,一定知道劣绅和胥吏之害,朝廷若是直接免掉钱粮,你觉得真的能到百姓手中吗?」
陛下用了一句半通不通的言语结束了这一封短信,韩鑛也才理解了皇帝又一次离开京师的用意。即使从自己一个士大夫的角度来看,陛下能够做出这一举动,完全可以称之为史上明君了。为了这个帝国的兴盛,陛下是真的打算过渡出自己手中的权利。
「由此,国相方为国相矣!」
「不顾及民生?」旁边的户部右侍郎陈子龙笑了。
这不,这就出来了一个郑三骏、黄伟正两个人了么。
「这就是你理解的经济之道?天启年间,你工部除了河道之外,无一两银子修路,你给国库节省了多少?国库不是还是年年空虚。」陈子龙直接逼问道。
「朝廷之钱皆有用度,一分一文都在计划之中。更何况,修建扩建陆军官校,在天津大沽修建港口,扩建皇家海军军校,这都是关系国家的长久军事民生之举,何来大兴土木一说。」
「我的俸禄乃是朝廷应有支出,为何要停了我的俸禄,怎么不去停下三大工程?」
「微臣不才,建议明年免江南三省、南直隶钱粮,停朝廷三大工程、科学院费用减半,停蒙古漠北和河套之征,现有钱粮足以支撑辽东军粮所需。总理天下衙门应以此议驳回军部明年预算。要不然,这总理衙门也就只是一个摆设。」
「你这就是与民为敌!不知人间辛苦!」
「黄伟正,你失心疯了么?居然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语!」
「陛下。www.gudengge.com」
「郑侍郎有空了不妨看看这本账簿。江南逋赋之中,九成未清缴着家中田地人均五十五亩以上。何尝有中小户?倒是郑侍郎说的一点是对的,民怨确实不少,但是我也想请总理衙门并大理寺、锦衣卫共审其中十七宗平民抗税大案。我们看看,到底谁在说谎!」陈子龙也补充说道。
「那又如何?行政学院今年有三百名里长,长久以往,难道朝廷就离不开乡绅了?我们也是权贵乡绅,但是我们还是读书人,和那些贪财的乡绅不同。我们眼中还有社稷、还有国家。若是这社稷不在了,我们今日还谈些什么,总之,明年支出但且不论,但是我坚决不同意减免粮银,尤其是天下减免。」
「为何要乱花国库而大兴土木!」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委托胥吏给韩鑛递上来一个小纸条,上面是懿安皇后转达陛下的语句。
「江南三省加上南直隶应征收之钱粮,郑公可知有多少?即使这四省一文不征,就能补上三大工程所需?」
「臣这就连夜回京师。这些哭庙的乡绅要不臣留着,一直放任其到京师?」
工部侍郎黄伟正拱拱手,「不顾及民生即为大兴土木,这有何难以解释的?现在城外流民还有六七万人需要朝廷贴补赈灾。这些粮食用在赈灾上不是更好。再说,无论是官校、港口,工部皆有预算和计划,为何朝廷要用民间承建?这里面没有其他的用意我倒是真不清楚了。」
「地多之人就该死?更何况,朝廷现在考成法、又有都察院督查百官,毕尚书动辄胥吏和劣绅勾结之所,可也是有抹黑朝廷的嫌疑啊。我可是听说,现在有将近五百开明绅士准备到京城送逋赋,哭太庙。不知尚书口中的大明中兴可有如此场景?」
「是你要减免天下银粮!」
「朕觉得,政策无所谓好坏,总之让不是我们既定要维护的集体利益在新政中受损,让我们扶持的团体在我们的政策中获利。」
「用江南的钱,南直隶的钱,来浪费在朝廷的大兴土木之上,还不停的要增加工程,这又是为什么?」郑三骏说着说着就站起来了。
这种争吵韩款很少喊停,朱由检说过,他自己也明白。陛下就是在让各种势力借着皇帝不在,国相主政期间跳跃一阵子。
毕自肃直接回道:
第三十章讨论预算
「大明帝国才能中兴。现在刚刚起步而已,国相不必着急。」
「长久以往……」
「其他之事皆可议论。刚才陈子龙所提议之事,我这里准了。抗税之事本就是应该上报刑部的。着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和锦衣卫前去复勘几案。其余之事,大家继续。明年朝廷预算是个大事,我们总理衙门不说清楚,其他各个部会也不好做么。」
「要不是工部擅自做主,去掉了陛下的大沽京师铁道修建计划,今日城外何曾有剩余七八万流民无处为生?这八万人至少朝廷要支付每人八两银子,这将近七十万两银子,又能养活京城之中多少的小本生意。一来一去,朝廷又能收到多少的税?现如今,别人都好说,你工部什么时候也能多嘴?」
已经是过了午夜时分了,却还是吵得不得安生,礼部右侍郎郑三骏这一次真的是不管不顾了。
「怎么就失心疯了,我看是你陈子龙失心疯了吧。要是你不缺钱,你撺掇着补交逋赋做什么?你不知道,现在江南百姓都说朝廷如此是横征暴敛!」
李若链过来躬身告辞。
京师,总理衙门。
「你这是纸上谈兵,没有了粮银,停了你的俸禄如何?」
陛下在给自己的信中写到:
「陛下这么做值得么?读书人还真的以国为先?不就是收了你家的逋赋吗?你就动辄就要减免天下钱粮?这难道就是我曾经为之狂热、为之激动不已的家国天下都在心中的东林?这种信念难道都抵不住几万两银钱?」
「我工部如何?勤俭才是长久之国策,如此大手大脚,就算是国库银钱再多,何尝经得住如此折腾?」黄伟正也不甘示弱。
「每一个人后面都有因为他的利益,自然而然产生的利益团体,国相不妨多看、多听、多想,少说话。我们现在就是要知道有哪些团体,然后再去看谁和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谁的方向是可以纠正的,谁又是一定要抛弃的。」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错刀如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崇祯:十八路反军有我一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