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于欢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世间的一切因果,都是相辅相成的。”李忱说道,“不可否认的是,天子的昏庸,与臣下的不忠、不义。”
说罢,张荀便下了逐客令,而后又亲手绘制了一张天子的画像,那是按照他记忆中,最后一次见天子的模样。
“我虽然不赞成父亲的起事,但看着李唐的腐朽,与父亲如今的成功,或许父亲的做法是对的。”陆庆芸道,“北唐所遭受的一切因果,都由皇帝的昏庸所致,而非我父亲。”
李忱看着地牢里的西窗,神情有些悲凉,那束光,是从长安西侧照进来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是唐廷的平原太守严真清,他派人用船只走海运,给刘客奴送去了十几万的军饷,并还将自己十岁的儿子留在渔洋做人质,以此让刘客奴相信与归顺朝廷。”
林潮围雍丘数十日之久, 使得雍丘与外界断联,正愁无法破城时,潼关失守, 天子西逃的消息传到了军中。
潼关失守后,太子李怏逃至朔方,派人将苏仪李光必召回。
“将军,非我等不忠,只是眼下的局势,与天子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寒。”
“我明白。”张荀说道,“诸位先回去好好歇息,明日再来商议此事。”
“外人的说,阿兄千万信不得。”陆庆芸说道。
“我等也不怕流血牺牲,只是觉得,不值得。”
送信的是林潮的亲信,他站在张荀的跟前,见张荀不回话, 于是弯腰说道:“我家明府, 是看在与您为同僚的份上,才写下这封招降信, 如今长安失守,连北唐皇帝都逃出了京畿,不知所踪, 大局已无可挽回, 张县令不如尽早投降, 北唐前宰相程希烈与翰林学士都投奔了大燕,现在做了大燕的宰相, 以张县令的才华, 必然能够拜相,何必苦守这雍丘城, 自取灭亡呢。”
“郡主的救命之恩,李忱无以为报。”李忱回道。
李忱抬头,“李忱现在是阶下囚,郡主要的报答,李忱现在无法做到。”
施寺明听后大惊,他慌张问道:“刘客奴与其主将归顺朝廷后,皆为陛下策反,二人守平卢多日,未曾生变,如今局势大好,怎会突然叛变?”
“将军,平卢兵马使刘客奴据渔洋叛变,范阳告急。”
“壮冠虬髯,黄袍玉带,定是圣人无疑。”
“万岁。”震耳欲聋的山呼声响起,所有人都跟随张荀一同,发自内心的叩拜。
众人跪伏涕泪,仅仅凭借张荀的一幅画,将众人的信念再次凝聚到了一起。
“你还知道他是外人呢。”陆庆绪说道。
——河北道——
“回援范阳。”施寺明不得不下令收兵前去拦截攻打范阳的唐军。
朔方军撤出河东后,施寺明再次攻占常山、赵郡,与陆善大将尹子齐部会合。
李忱仔细打量了陆庆芸一眼,随后笑道:“我原以为,郡主是性情中人,直爽豪迈,却没有想到,郡主的心思,才是深藏不露。”
死里逃生的施寺明,仰天大笑道:“天不亡我,天不亡我。”
他将跟随自己镇守雍丘的将领全部召集,并将潼关失守,天子出逃的实情告诉了众人。
范阳乃燕军的老巢所在,不容有失,而渔洋距范阳极近,施寺明气得大怒,他看着已经跑远的朔方军,“严真清这个老奸巨猾的狐狸,当初我们都因为他是读书人,而小瞧了他,现在,就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延缓了我们西进的速度,让大军僵持在河北战场,反反复复,如果陛下当初听从中书侍郎的建议杀了他,就不会有今日这么多事。”
“我虽然不会杀你,但也不会过分轻信,就如同你们这些男人对女人一样,”陆庆芸围着李忱走了一圈,“玩归玩,但事嘛,还是玩分清的,所以你在我这儿耍花样是没用的。”
陆庆芸不是恋爱脑哈,不写那种搞不清是非的恋爱脑,父兄那么疼爱她,没有理由因为一点好感就放了敌人,李忱对她可没有什么恩情。
提出投降的将领中,有几个是随张荀奋力杀敌,在军中颇有声望的,他们皆因战功官至高位。
两军合力进攻平原,迫使平原太守严真清放弃平原,短短几日,燕军连下河间、景城、清河、乐安、博平等郡。
潼关失守的危害,间接性的救下了安史之乱中的史,延长了战争时间,朔方军之前的胜利等于白忙活了一场。(战争有损耗,胜利可以凝聚人心,也不算白忙活)
“故人?”陆庆芸挑眉。
河东复陷叛军之手,中原的局势,再次倒向叛军,叛军气焰复炽,摇摇欲坠的李唐江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两京丢失,圣人带着太子殿下都逃了,那我们守在这雍丘,意义何在?”
第170章 平胡曲(四)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浮生一梦。出自五代李煜。
施寺明爬到城墙上,看着城楼底下密密麻麻的骑兵,心中激动不已,可又害怕是敌人佯装撤退,于是派人出城打探消息。
燕军入九门,九门县守军诈降,设伏于城楼之上,燕军中计,施寺明中箭坠马,一怒之下下令屠城,并纵火烧了城池。
远在常山的朔方军统领苏仪不得不下令收兵回援,李光必也只好撤围回军。
见多数人动摇了心思,张荀不敢反驳,于是假装答应道:“明日我会派遣信使前往敌营,大家稍安勿躁。”
陆庆芸看着李忱,“我兄长虽然并非聪慧之人,但我劝你,不要动歪心思,挑拨我父兄的关系,否则,我也饶不了你。”
张荀看着林潮的招降信, 忽然笑道:“若真如信使所言, 国朝大势已去, 那么他林潮大可举兵来攻,何必派你送信招降。”
博陵之围得解,李光必与苏仪领兵退入井陉,只留下一支河间团练兵守常山。
李忱听到陆庆芸的话,低头笑了笑,有些时候,像草原上脱缰的野马,行事虽鲁莽了些,但头脑还算清醒,甚至在一些情感之上,看得极为通透,“某些方面,明明看得通透,却仍深陷其中,郡主与我一个故人,在这一点上十分相像。”
林潮大喜, 连夜写信,以潼关被破, 长安失守,天子不知所踪, 招降张荀。
陆庆芸点头,“阿兄不用担心,一个男人而已,我自有分寸的。”
“这些日子,我们在雍丘,过得都是非人一般的生活,我们为天子死守城池,可天子却抛弃都城与子民而逃,这样的朝廷,还有望吗?”
得知燕军大破潼关后,施寺明于是明白,李光必撤兵是为了驰援长安。
施寺明于趁机夺取严真清赠与刘客奴的兵甲辎重,足足两千乘,并将平卢兵马收编,休整过后,再次西出,举兵复攻常山。
将领中,有五六个动摇了守城的心思,“将军,不是我等不愿坚守,而是长安失守,天子出逃,我等实在看不到任何希望。”
“是啊,眼下的局势,各路兵马一定会赶往长安救援,雍丘最后会成为一座死城,迎接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张荀没有被信使恐吓到,他挑着多日不曾修理的浓眉,“就算长安失守,圣人不知去向,那又如何,只要我张荀还活着,便永远都是唐臣,你家主人要做亡国奴,投靠胡贼,那是你家主人的事,我可以对不起自己的家人,但我不能做对不起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事。”
——雍丘——
“当然了,”陆庆芸回道,“阿爷与阿兄才是我的家人。”
“要不是我,兄长早把你杀了。”陆庆芸又道。
“即刻清点人马随我出城追击,我要杀他个措手不及,以解这些时日被围之恨。”施寺明吩咐道。
张荀召集全军将士,并在军前挂起了天子的画像,对许多将士而言,他们有很多人是从来没有见过天子的。
平卢兵马使刘客奴据渔洋起义,被朝廷封为平卢节度使,正欲率兵袭范阳时,施寺明领兵从后方赶来,因朔方军在河北的胜利,施寺明又被围于博陵,此时的的刘客奴,还没有收到朔方军收兵井陉的消息,施寺明的突然出现,犹如天降神兵,将刘客奴打得措手不及。
“这是,圣人吗?”
陆善妻妾成群,有众多儿女,但在陆庆绪眼中,只有一母同胞的兄长与妹妹才是自己的亲人,其余兄弟,不过都是来争夺利益的敌人。
当得知潼关被破,众人震惊不已,最后张荀说到皇帝抛弃长安与百姓出逃时,众人更是陷入了沉默。
翌日
“我们不如降了吧。”
刘客奴只得抛弃还在城内的妻儿,大败而逃,士卒死伤七千余人。
然而等送走了众人后,张荀的脸色骤变,油灯闪烁下,满是刀疤的面孔,突然变得十分阴暗,眼里布满了杀心——
作者有话说:
“将军,李光必退兵了。”博陵被围数日,早已是弹尽粮绝,眼看就要城破被俘,唐军却突然撤兵。
信使也不慌不忙,“这并非明府为了夺回雍丘而编造的谎言,张县令如果出了雍丘,便能明白,你们苦守多日,为何没有一支援军。”
就在施寺明领兵出城想要袭击朔方军后方时,渔洋郡求救的燕军人马赶到了博陵。
张荀随后起身,“我不惜冒犯天颜,画下圣人的御真,是为了告诉大家,潼关已经失守了,但是圣人已从长安逃离入蜀,然而因为
“军中怎么会有陛下的御真。”很快就有将领奇怪的问道。
陆庆绪回头看了一眼李忱,随后拉着妹妹说道:“那个李忱,心思缜密的很,你呀,不要栽到他的手中了,长兄被狗皇帝所杀,阿兄现在就只有你一个妹妹了。”
送走兄长后,陆庆芸回到牢房,她打量着多年不见的李忱,说道:“我可是救了你两次,这份恩情,你要如何报答?”
] “世间的一切因果,都是相辅相成的。”李忱说道,“不可否认的是,天子的昏庸,与臣下的不忠、不义。”
说罢,张荀便下了逐客令,而后又亲手绘制了一张天子的画像,那是按照他记忆中,最后一次见天子的模样。
“我虽然不赞成父亲的起事,但看着李唐的腐朽,与父亲如今的成功,或许父亲的做法是对的。”陆庆芸道,“北唐所遭受的一切因果,都由皇帝的昏庸所致,而非我父亲。”
李忱看着地牢里的西窗,神情有些悲凉,那束光,是从长安西侧照进来的,“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是唐廷的平原太守严真清,他派人用船只走海运,给刘客奴送去了十几万的军饷,并还将自己十岁的儿子留在渔洋做人质,以此让刘客奴相信与归顺朝廷。”
林潮围雍丘数十日之久, 使得雍丘与外界断联,正愁无法破城时,潼关失守, 天子西逃的消息传到了军中。
潼关失守后,太子李怏逃至朔方,派人将苏仪李光必召回。
“将军,非我等不忠,只是眼下的局势,与天子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寒。”
“我明白。”张荀说道,“诸位先回去好好歇息,明日再来商议此事。”
“外人的说,阿兄千万信不得。”陆庆芸说道。
“我等也不怕流血牺牲,只是觉得,不值得。”
送信的是林潮的亲信,他站在张荀的跟前,见张荀不回话, 于是弯腰说道:“我家明府, 是看在与您为同僚的份上,才写下这封招降信, 如今长安失守,连北唐皇帝都逃出了京畿,不知所踪, 大局已无可挽回, 张县令不如尽早投降, 北唐前宰相程希烈与翰林学士都投奔了大燕,现在做了大燕的宰相, 以张县令的才华, 必然能够拜相,何必苦守这雍丘城, 自取灭亡呢。”
“郡主的救命之恩,李忱无以为报。”李忱回道。
李忱抬头,“李忱现在是阶下囚,郡主要的报答,李忱现在无法做到。”
施寺明听后大惊,他慌张问道:“刘客奴与其主将归顺朝廷后,皆为陛下策反,二人守平卢多日,未曾生变,如今局势大好,怎会突然叛变?”
“将军,平卢兵马使刘客奴据渔洋叛变,范阳告急。”
“壮冠虬髯,黄袍玉带,定是圣人无疑。”
“万岁。”震耳欲聋的山呼声响起,所有人都跟随张荀一同,发自内心的叩拜。
众人跪伏涕泪,仅仅凭借张荀的一幅画,将众人的信念再次凝聚到了一起。
“你还知道他是外人呢。”陆庆绪说道。
——河北道——
“回援范阳。”施寺明不得不下令收兵前去拦截攻打范阳的唐军。
朔方军撤出河东后,施寺明再次攻占常山、赵郡,与陆善大将尹子齐部会合。
李忱仔细打量了陆庆芸一眼,随后笑道:“我原以为,郡主是性情中人,直爽豪迈,却没有想到,郡主的心思,才是深藏不露。”
死里逃生的施寺明,仰天大笑道:“天不亡我,天不亡我。”
他将跟随自己镇守雍丘的将领全部召集,并将潼关失守,天子出逃的实情告诉了众人。
范阳乃燕军的老巢所在,不容有失,而渔洋距范阳极近,施寺明气得大怒,他看着已经跑远的朔方军,“严真清这个老奸巨猾的狐狸,当初我们都因为他是读书人,而小瞧了他,现在,就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延缓了我们西进的速度,让大军僵持在河北战场,反反复复,如果陛下当初听从中书侍郎的建议杀了他,就不会有今日这么多事。”
“我虽然不会杀你,但也不会过分轻信,就如同你们这些男人对女人一样,”陆庆芸围着李忱走了一圈,“玩归玩,但事嘛,还是玩分清的,所以你在我这儿耍花样是没用的。”
陆庆芸不是恋爱脑哈,不写那种搞不清是非的恋爱脑,父兄那么疼爱她,没有理由因为一点好感就放了敌人,李忱对她可没有什么恩情。
提出投降的将领中,有几个是随张荀奋力杀敌,在军中颇有声望的,他们皆因战功官至高位。
两军合力进攻平原,迫使平原太守严真清放弃平原,短短几日,燕军连下河间、景城、清河、乐安、博平等郡。
潼关失守的危害,间接性的救下了安史之乱中的史,延长了战争时间,朔方军之前的胜利等于白忙活了一场。(战争有损耗,胜利可以凝聚人心,也不算白忙活)
“故人?”陆庆芸挑眉。
河东复陷叛军之手,中原的局势,再次倒向叛军,叛军气焰复炽,摇摇欲坠的李唐江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两京丢失,圣人带着太子殿下都逃了,那我们守在这雍丘,意义何在?”
第170章 平胡曲(四)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浮生一梦。出自五代李煜。
施寺明爬到城墙上,看着城楼底下密密麻麻的骑兵,心中激动不已,可又害怕是敌人佯装撤退,于是派人出城打探消息。
燕军入九门,九门县守军诈降,设伏于城楼之上,燕军中计,施寺明中箭坠马,一怒之下下令屠城,并纵火烧了城池。
远在常山的朔方军统领苏仪不得不下令收兵回援,李光必也只好撤围回军。
见多数人动摇了心思,张荀不敢反驳,于是假装答应道:“明日我会派遣信使前往敌营,大家稍安勿躁。”
陆庆芸看着李忱,“我兄长虽然并非聪慧之人,但我劝你,不要动歪心思,挑拨我父兄的关系,否则,我也饶不了你。”
张荀看着林潮的招降信, 忽然笑道:“若真如信使所言, 国朝大势已去, 那么他林潮大可举兵来攻,何必派你送信招降。”
博陵之围得解,李光必与苏仪领兵退入井陉,只留下一支河间团练兵守常山。
李忱听到陆庆芸的话,低头笑了笑,有些时候,像草原上脱缰的野马,行事虽鲁莽了些,但头脑还算清醒,甚至在一些情感之上,看得极为通透,“某些方面,明明看得通透,却仍深陷其中,郡主与我一个故人,在这一点上十分相像。”
林潮大喜, 连夜写信,以潼关被破, 长安失守,天子不知所踪, 招降张荀。
陆庆芸点头,“阿兄不用担心,一个男人而已,我自有分寸的。”
“这些日子,我们在雍丘,过得都是非人一般的生活,我们为天子死守城池,可天子却抛弃都城与子民而逃,这样的朝廷,还有望吗?”
得知燕军大破潼关后,施寺明于是明白,李光必撤兵是为了驰援长安。
施寺明于趁机夺取严真清赠与刘客奴的兵甲辎重,足足两千乘,并将平卢兵马收编,休整过后,再次西出,举兵复攻常山。
将领中,有五六个动摇了守城的心思,“将军,不是我等不愿坚守,而是长安失守,天子出逃,我等实在看不到任何希望。”
“是啊,眼下的局势,各路兵马一定会赶往长安救援,雍丘最后会成为一座死城,迎接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
张荀没有被信使恐吓到,他挑着多日不曾修理的浓眉,“就算长安失守,圣人不知去向,那又如何,只要我张荀还活着,便永远都是唐臣,你家主人要做亡国奴,投靠胡贼,那是你家主人的事,我可以对不起自己的家人,但我不能做对不起自己民族与国家的事。”
——雍丘——
“当然了,”陆庆芸回道,“阿爷与阿兄才是我的家人。”
“要不是我,兄长早把你杀了。”陆庆芸又道。
“即刻清点人马随我出城追击,我要杀他个措手不及,以解这些时日被围之恨。”施寺明吩咐道。
张荀召集全军将士,并在军前挂起了天子的画像,对许多将士而言,他们有很多人是从来没有见过天子的。
平卢兵马使刘客奴据渔洋起义,被朝廷封为平卢节度使,正欲率兵袭范阳时,施寺明领兵从后方赶来,因朔方军在河北的胜利,施寺明又被围于博陵,此时的的刘客奴,还没有收到朔方军收兵井陉的消息,施寺明的突然出现,犹如天降神兵,将刘客奴打得措手不及。
“这是,圣人吗?”
陆善妻妾成群,有众多儿女,但在陆庆绪眼中,只有一母同胞的兄长与妹妹才是自己的亲人,其余兄弟,不过都是来争夺利益的敌人。
当得知潼关被破,众人震惊不已,最后张荀说到皇帝抛弃长安与百姓出逃时,众人更是陷入了沉默。
翌日
“我们不如降了吧。”
刘客奴只得抛弃还在城内的妻儿,大败而逃,士卒死伤七千余人。
然而等送走了众人后,张荀的脸色骤变,油灯闪烁下,满是刀疤的面孔,突然变得十分阴暗,眼里布满了杀心——
作者有话说:
“将军,李光必退兵了。”博陵被围数日,早已是弹尽粮绝,眼看就要城破被俘,唐军却突然撤兵。
信使也不慌不忙,“这并非明府为了夺回雍丘而编造的谎言,张县令如果出了雍丘,便能明白,你们苦守多日,为何没有一支援军。”
就在施寺明领兵出城想要袭击朔方军后方时,渔洋郡求救的燕军人马赶到了博陵。
张荀随后起身,“我不惜冒犯天颜,画下圣人的御真,是为了告诉大家,潼关已经失守了,但是圣人已从长安逃离入蜀,然而因为
“军中怎么会有陛下的御真。”很快就有将领奇怪的问道。
陆庆绪回头看了一眼李忱,随后拉着妹妹说道:“那个李忱,心思缜密的很,你呀,不要栽到他的手中了,长兄被狗皇帝所杀,阿兄现在就只有你一个妹妹了。”
送走兄长后,陆庆芸回到牢房,她打量着多年不见的李忱,说道:“我可是救了你两次,这份恩情,你要如何报答?”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