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鹤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寥鹤天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一个年纪长上一些的主事不动声色地看一眼最僻静的一隅,说:“云小娘子若是再不过去,我们陆侍郎也要茶饭不思了。”
“原是如此。”陈尚书稍稍一品,郑重地说:“云小娘子一席话,倒是让我受益不少。”
“是极是极。”刘主事索性也丢了竹签子,直接嗦上一口,满口都是浓郁的汁,除了鲜,还有一种醪糟的香,当然再突出的还是辛和辣,味道十足。
“云小娘子说的很是有道理。”陈尚书拿着竹签子挑了一只螺吃了,觉得麻烦,直接嗦了一口,说:“这样才是吃螺。”
陈尚书自是注意到了一旁一位老郎中桌上的青精饭,觉得很是新鲜。
“不必,我就在刑部用膳就行。”陈尚书言辞间对于自己家的官厨很是推崇:“千馐楼除了贵,倒是不知道哪里比得上我们官厨。”
“我的腰膝不好,不能久立,医官开的方子有一位主药就是潼蒺藜。对它的味道再是清楚不过了。”赵郎中说道。
“也叫它金不换。”
云溶溶想了一想,说:“如果有积食,或者茶饭不思,吃上一些九层塔也是好的。”
距此不远,杨录事与同僚一起嗦螺,许是年轻,他们也吃得很是肆意,一开始可能顾忌着上官在这里,收敛很多,都端着一副斯斯文文的官架子,看着陈尚书都丢了竹签子,他们也是有样学样。
“郎中怎么知道?”云溶溶很是惊讶。
“不想今日喝到云小娘子做的鱼汤,却没有一点当时腻了的味道,只是觉得鲜得很。”
“杏仁分南杏仁北杏仁,腐乳也是如此。”云溶溶想一想,说:“南腐乳偏甜和辣,糯一点,北腐乳则是偏咸和干,紧实一些。”
“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说是息风止痉,治眩晕,也补脑。”这个录事很是讳莫如深的模样:“补脑不补脑暂且不说,我只知道我再喝下去,就要补到其他地方去了。”
“云小娘子很是费了心,煮鱼丸子也是用了如此上品的鸡汤,我瞧着里面有黄芪和五指毛桃。”
“什么时辰了?”陈尚书问候在一旁的一位年轻员外郎。
“不止潼蒺藜,也有白蒺藜。”云溶溶很是认真地说:“潼蒺藜味甘性温,补益肝肾,白蒺藜则是味辛、苦,平肝解郁。”
“云小娘子做的错不了。”
云溶溶很是眉眼弯弯,一副明媚到过分的模样:“正是这样,如此才有千百滋味。”
“正是。”
李御使也不是没有吃过刑部的官厨,比不上他们御史台的官厨,遑论是百年鼎盛的千馐楼了。
“家里煮了寒食粥,我吃过却觉得远远不如云小娘子做的金橘小米粥和黑豆排骨粥。”
“这个芎芷炖鱼头与上一回的上汤鲈鱼且有不同。”
“既是如此,不如今日我做东,咱们去千馐楼小酌一番?”李御使看一眼对面的赵郎中,说:“若不是赵郎中,上一回的贪墨一案不会结得这么快。”
“苜蓿也是第一回吃。”刘主事吃了一个苜蓿煎饺,说:“倒是没有那么苦,鲜嫩的很。”
“李御使来了?”刘主事坐下,也是说了一番寒食节如何如何,倒是不如在刑部上值。
“我当年过南郡吃过一回,不过那边吃的略有不同。”云溶溶刚刚好过来,于是说起了三蒸三晒:“也有九蒸九曝的,做起来甚是讲究。”
“熟地黄则是甘重于苦,滋阴补血,利耳目。”
“郎中如果腰膝不好,可以试试羊骨粥,拿一副羊骨敲碎了,加上陈皮、良姜、草果、生姜,慢慢熬上一晚,再来煮粥。”
“尚书试试紫苏石螺。”云溶溶递过一根细细的竹签子,说:“清明螺赛过鹅,这个时候的石螺吃起来最好了。”
“云小娘子的石螺怎么做的这么鲜。”
怎么从吃饭到吃瓜的。
作者有话要说:羊骨粥、地黄鸡参考《饮膳正要》,蒺藜、天麻、地黄、饴糖、九层塔等性味参
她悄悄看一眼不远的桑枝,低低地说:“桑枝性平味苦,利关节,祛风湿,也有用桑枝和构皮熬了汁,煮粥,黑豆粥就很不错。”
然而陈尚书和赵郎中都不去,他一个去了千馐楼也没有意思,再者,他等一下少不得还要请教陈尚书一番。
云溶溶眉眼嫣然,面上的小梨涡瞧着嫩生生的,娇到不行:“此桑枝不是彼桑枝,而是一味药。”
“再有一个花菇小白菜,一个葱姜汁拌金针菜。”
“除了醪糟和清酒,我还加了一块南腐乳。”
“你上一回不要说要去试试千馐楼的芙蓉鸡?”李御使很是不解,说:“我前一日去了,千馐楼新上了一道雀舌儿,很是不错。”
“这个也要试试。”刘主事一一应下,看着倒像是把云小娘子的话记在了心里。
过不了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碗碗盘盘。
“桃花粥也是一绝。”
李御使在一旁全然说不上话,以前在一起都是讨论案子,也有烹茶煮酒说说时弊的时候,什么时候说过这些家常。
云溶溶于是说了一遍苜蓿如何清脾胃去湿热,“也有和槐花饭榆钱饭一样蒸着吃的,拌上一点油醋汁就很好了。”
李御使依然很怀疑。
“是也是也。”赵郎中也推辞了。
李御使看着刑部三位一向严谨处事公允的同僚因为一碗粥说得如此认真,甚至非要一比高下,一时心里很是怀疑。
云溶溶正要过来谢谢杨录事的一罐子糟辣椒,说:“有些地方做鱼喜欢放一点九层塔的叶子,九层塔性温,味辛、甘。化湿和中,疏风解表。”
“我却是喜欢青馃,以前只吃过艾窝窝,却是不知道鼠鞠草做的清明馃也如此特别。”
“饴糖?”陈尚书很是好奇。
“清明馃也是别有一番味道,我那个老妻尤其喜欢白馃。”
“我只在道家的书上看到过青精饭,却是不曾吃过。”
“不知道那个蜜红豆怎么做的,松子蚕豆也是绵绵糯糯,吃起来一点不会腻。”
“嗦一下才知道它有多么鲜。”陈尚书用膳没有那么些讲究:“刘深你也试试,你在西北,可是吃不到这么好的螺。”
“甜点做了一个山药芝麻牛乳糊。”
云溶溶:……
“岂不是到了午时了?”陈尚书面上隐隐一动,搁下了手里的文书。
李御使还在思索都是些什么,陈尚书和赵郎中已经吩咐随侍:“都来上一份吧。”
“下地都难上了很多。”刘主事看着云溶溶,想起一事:“上一回云小娘子说五月五日取了松节松根泡酒,除了杜仲,要加一味什么?”
“回去了就让家里试试这个羊骨粥。”
御史台的李御使今日过来与赵郎中商量上一回三法司会审的案子,索性他与陈尚书私交甚笃,就在他的廨署办起了公务。
“这个小猪排的做法也是不一样。”赵郎中吃了一块,问道:“里面加了潼蒺藜?”
“或者有一道蒸鸡,用的乌鸡,收拾干净了在鸡肚子里塞上裹了饴糖的生地黄,在铜器里蒸上半日,直接吃就可以了。”
到了官厨,里面已经不少官员三三两两而坐,朝南窗下的位置倒是空着,陈尚书坐过去,招呼一旁的随侍:“云小娘子今日做了什么?”
“鱼汤泡上一碗饭,吃下去浑身都舒坦了。”
“刚刚过了巳时。”
“腐乳也有南北之分?”陈尚书问道。
“我却觉得这个猪小排烧得深得我心。”一个员外郎说:“一口咬下去都是饱满浓郁的汤汁,酥酥烂烂。”
“神仙都不换。”
“佛家也用这个上供。”
“这样才是舒坦!”
“去年不留意摔了一回马,家里日日做天麻炖鱼头,如此吃上两月自是再也不想看到任何鱼头了。”一个年轻的录事很是唏嘘。
“鱼丸子也是十分软弹,一口咬下去都要爆汁了。”
“唔——”
“比千馐楼的酱排骨要好上了许多。”
刘主事来得晚一些,陈尚书桌上唯一的一个位置自然给了他。
“云小娘子说冷惊蛰没有倒春寒,现在也是一日比一日暖了。”刘主事很是唏嘘:“以往最怕的就是倒春寒,可以寒到骨子里。”
“石螺性味甘寒,我加了紫苏叶子,这个性温味辛,倒是可以中和一下。”
“饴糖也是一味药,性温味甘,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云溶溶细细地说:“一定要生地黄,生地黄苦重于甘,苦寒清泻对于阴虚骨蒸很有裨益。”
“白扁豆莲子粥也很不错。”赵郎中说道。
“今日午食做了青精饭、苜蓿煎饺。”随侍一一答了:“紫苏石螺和烧猪排,云小娘子做了一鱼三吃,芎芷炖鱼头,干烧鱼尾,另做了一道鱼丸子。”
云溶溶说起这些就很在行了,不紧不慢:“羊骨性温、平,温中止泻,壮筋骨。陈皮理气,良姜散寒,草果截疟,生姜解表温中。”
“云小娘子说的自然错不了。”赵郎中在一旁说:“我吃了三五回苍术养肝汤,眼睛就好了许多。”
“蒸鸡也要吃一下。”
“原是如此。”陈尚书略略一忖,说:“倒是和我们一样,随了一方水土。”
“正是。”赵郎中心有戚戚:“寒食节三日,倒是过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长。”
“今日不同往日。”陈尚书很是高深地说;“你吃上一回,就知道高下了。”
“吃了云小娘子做的青团,倒是吃不下和芳堂的糕了。”
“羌活。”云溶溶想了一下,说:“也可以加一些桑枝进去。”
] 一个年纪长上一些的主事不动声色地看一眼最僻静的一隅,说:“云小娘子若是再不过去,我们陆侍郎也要茶饭不思了。”
“原是如此。”陈尚书稍稍一品,郑重地说:“云小娘子一席话,倒是让我受益不少。”
“是极是极。”刘主事索性也丢了竹签子,直接嗦上一口,满口都是浓郁的汁,除了鲜,还有一种醪糟的香,当然再突出的还是辛和辣,味道十足。
“云小娘子说的很是有道理。”陈尚书拿着竹签子挑了一只螺吃了,觉得麻烦,直接嗦了一口,说:“这样才是吃螺。”
陈尚书自是注意到了一旁一位老郎中桌上的青精饭,觉得很是新鲜。
“不必,我就在刑部用膳就行。”陈尚书言辞间对于自己家的官厨很是推崇:“千馐楼除了贵,倒是不知道哪里比得上我们官厨。”
“我的腰膝不好,不能久立,医官开的方子有一位主药就是潼蒺藜。对它的味道再是清楚不过了。”赵郎中说道。
“也叫它金不换。”
云溶溶想了一想,说:“如果有积食,或者茶饭不思,吃上一些九层塔也是好的。”
距此不远,杨录事与同僚一起嗦螺,许是年轻,他们也吃得很是肆意,一开始可能顾忌着上官在这里,收敛很多,都端着一副斯斯文文的官架子,看着陈尚书都丢了竹签子,他们也是有样学样。
“郎中怎么知道?”云溶溶很是惊讶。
“不想今日喝到云小娘子做的鱼汤,却没有一点当时腻了的味道,只是觉得鲜得很。”
“杏仁分南杏仁北杏仁,腐乳也是如此。”云溶溶想一想,说:“南腐乳偏甜和辣,糯一点,北腐乳则是偏咸和干,紧实一些。”
“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说是息风止痉,治眩晕,也补脑。”这个录事很是讳莫如深的模样:“补脑不补脑暂且不说,我只知道我再喝下去,就要补到其他地方去了。”
“云小娘子很是费了心,煮鱼丸子也是用了如此上品的鸡汤,我瞧着里面有黄芪和五指毛桃。”
“什么时辰了?”陈尚书问候在一旁的一位年轻员外郎。
“不止潼蒺藜,也有白蒺藜。”云溶溶很是认真地说:“潼蒺藜味甘性温,补益肝肾,白蒺藜则是味辛、苦,平肝解郁。”
“云小娘子做的错不了。”
云溶溶很是眉眼弯弯,一副明媚到过分的模样:“正是这样,如此才有千百滋味。”
“正是。”
李御使也不是没有吃过刑部的官厨,比不上他们御史台的官厨,遑论是百年鼎盛的千馐楼了。
“家里煮了寒食粥,我吃过却觉得远远不如云小娘子做的金橘小米粥和黑豆排骨粥。”
“这个芎芷炖鱼头与上一回的上汤鲈鱼且有不同。”
“既是如此,不如今日我做东,咱们去千馐楼小酌一番?”李御使看一眼对面的赵郎中,说:“若不是赵郎中,上一回的贪墨一案不会结得这么快。”
“苜蓿也是第一回吃。”刘主事吃了一个苜蓿煎饺,说:“倒是没有那么苦,鲜嫩的很。”
“李御使来了?”刘主事坐下,也是说了一番寒食节如何如何,倒是不如在刑部上值。
“我当年过南郡吃过一回,不过那边吃的略有不同。”云溶溶刚刚好过来,于是说起了三蒸三晒:“也有九蒸九曝的,做起来甚是讲究。”
“熟地黄则是甘重于苦,滋阴补血,利耳目。”
“郎中如果腰膝不好,可以试试羊骨粥,拿一副羊骨敲碎了,加上陈皮、良姜、草果、生姜,慢慢熬上一晚,再来煮粥。”
“尚书试试紫苏石螺。”云溶溶递过一根细细的竹签子,说:“清明螺赛过鹅,这个时候的石螺吃起来最好了。”
“云小娘子的石螺怎么做的这么鲜。”
怎么从吃饭到吃瓜的。
作者有话要说:羊骨粥、地黄鸡参考《饮膳正要》,蒺藜、天麻、地黄、饴糖、九层塔等性味参
她悄悄看一眼不远的桑枝,低低地说:“桑枝性平味苦,利关节,祛风湿,也有用桑枝和构皮熬了汁,煮粥,黑豆粥就很不错。”
然而陈尚书和赵郎中都不去,他一个去了千馐楼也没有意思,再者,他等一下少不得还要请教陈尚书一番。
云溶溶眉眼嫣然,面上的小梨涡瞧着嫩生生的,娇到不行:“此桑枝不是彼桑枝,而是一味药。”
“再有一个花菇小白菜,一个葱姜汁拌金针菜。”
“除了醪糟和清酒,我还加了一块南腐乳。”
“你上一回不要说要去试试千馐楼的芙蓉鸡?”李御使很是不解,说:“我前一日去了,千馐楼新上了一道雀舌儿,很是不错。”
“这个也要试试。”刘主事一一应下,看着倒像是把云小娘子的话记在了心里。
过不了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碗碗盘盘。
“桃花粥也是一绝。”
李御使在一旁全然说不上话,以前在一起都是讨论案子,也有烹茶煮酒说说时弊的时候,什么时候说过这些家常。
云溶溶于是说了一遍苜蓿如何清脾胃去湿热,“也有和槐花饭榆钱饭一样蒸着吃的,拌上一点油醋汁就很好了。”
李御使依然很怀疑。
“是也是也。”赵郎中也推辞了。
李御使看着刑部三位一向严谨处事公允的同僚因为一碗粥说得如此认真,甚至非要一比高下,一时心里很是怀疑。
云溶溶正要过来谢谢杨录事的一罐子糟辣椒,说:“有些地方做鱼喜欢放一点九层塔的叶子,九层塔性温,味辛、甘。化湿和中,疏风解表。”
“我却是喜欢青馃,以前只吃过艾窝窝,却是不知道鼠鞠草做的清明馃也如此特别。”
“饴糖?”陈尚书很是好奇。
“清明馃也是别有一番味道,我那个老妻尤其喜欢白馃。”
“我只在道家的书上看到过青精饭,却是不曾吃过。”
“不知道那个蜜红豆怎么做的,松子蚕豆也是绵绵糯糯,吃起来一点不会腻。”
“嗦一下才知道它有多么鲜。”陈尚书用膳没有那么些讲究:“刘深你也试试,你在西北,可是吃不到这么好的螺。”
“甜点做了一个山药芝麻牛乳糊。”
云溶溶:……
“岂不是到了午时了?”陈尚书面上隐隐一动,搁下了手里的文书。
李御使还在思索都是些什么,陈尚书和赵郎中已经吩咐随侍:“都来上一份吧。”
“下地都难上了很多。”刘主事看着云溶溶,想起一事:“上一回云小娘子说五月五日取了松节松根泡酒,除了杜仲,要加一味什么?”
“回去了就让家里试试这个羊骨粥。”
御史台的李御使今日过来与赵郎中商量上一回三法司会审的案子,索性他与陈尚书私交甚笃,就在他的廨署办起了公务。
“这个小猪排的做法也是不一样。”赵郎中吃了一块,问道:“里面加了潼蒺藜?”
“或者有一道蒸鸡,用的乌鸡,收拾干净了在鸡肚子里塞上裹了饴糖的生地黄,在铜器里蒸上半日,直接吃就可以了。”
到了官厨,里面已经不少官员三三两两而坐,朝南窗下的位置倒是空着,陈尚书坐过去,招呼一旁的随侍:“云小娘子今日做了什么?”
“鱼汤泡上一碗饭,吃下去浑身都舒坦了。”
“刚刚过了巳时。”
“腐乳也有南北之分?”陈尚书问道。
“我却觉得这个猪小排烧得深得我心。”一个员外郎说:“一口咬下去都是饱满浓郁的汤汁,酥酥烂烂。”
“神仙都不换。”
“佛家也用这个上供。”
“这样才是舒坦!”
“去年不留意摔了一回马,家里日日做天麻炖鱼头,如此吃上两月自是再也不想看到任何鱼头了。”一个年轻的录事很是唏嘘。
“鱼丸子也是十分软弹,一口咬下去都要爆汁了。”
“唔——”
“比千馐楼的酱排骨要好上了许多。”
刘主事来得晚一些,陈尚书桌上唯一的一个位置自然给了他。
“云小娘子说冷惊蛰没有倒春寒,现在也是一日比一日暖了。”刘主事很是唏嘘:“以往最怕的就是倒春寒,可以寒到骨子里。”
“石螺性味甘寒,我加了紫苏叶子,这个性温味辛,倒是可以中和一下。”
“饴糖也是一味药,性温味甘,补中益气,润肺生津。”云溶溶细细地说:“一定要生地黄,生地黄苦重于甘,苦寒清泻对于阴虚骨蒸很有裨益。”
“白扁豆莲子粥也很不错。”赵郎中说道。
“今日午食做了青精饭、苜蓿煎饺。”随侍一一答了:“紫苏石螺和烧猪排,云小娘子做了一鱼三吃,芎芷炖鱼头,干烧鱼尾,另做了一道鱼丸子。”
云溶溶说起这些就很在行了,不紧不慢:“羊骨性温、平,温中止泻,壮筋骨。陈皮理气,良姜散寒,草果截疟,生姜解表温中。”
“云小娘子说的自然错不了。”赵郎中在一旁说:“我吃了三五回苍术养肝汤,眼睛就好了许多。”
“蒸鸡也要吃一下。”
“原是如此。”陈尚书略略一忖,说:“倒是和我们一样,随了一方水土。”
“正是。”赵郎中心有戚戚:“寒食节三日,倒是过得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长。”
“今日不同往日。”陈尚书很是高深地说;“你吃上一回,就知道高下了。”
“吃了云小娘子做的青团,倒是吃不下和芳堂的糕了。”
“羌活。”云溶溶想了一下,说:“也可以加一些桑枝进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