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虽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花落虽频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而政治地位仅次于周天子的鲁庄公却在这时连续犯了两个大错,第一个大错就是在长勺之战中使用了欺诈之术,随后又在柯地和会上犯了第二个大错。”
“这时我就想起一件事,《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的史官,我能知道后面的事也是从《史记》中看到的。”
等陈恪提出疑问,学生们迟疑,而刘复就没这个顾虑,起身质问:“有何理由做出这一结论?”
听到这个名字陈恪眨眨眼,他又遇到一个熟人。
他的课讲完了,进行下个环节,“作为你们的助讲我很荣幸,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们可以提出疑问了。”
少年躬身回道:“回先生、学生章惇。”
“原因无他,鲁国乃是周公旦的封国,其政治地位仅次于周天子,齐桓公以个人恩怨征讨鲁国,缺乏大义的支撑。”
话音落地,王韶起身问道:“先生、如您是曹刿,领兵与齐军作战会怎么做?”
少年的年龄与王韶相若,身材偏瘦、气质文雅。
“但鲁庄公却没这么做,他忘了一件事,弱势的一方必须死死抱住当时公认的规矩这根救命稻草才有救,才能迫使强者按规矩办事,才能暂时保住自己。”
听他一言章惇猛然清醒过来,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欣喜地说道:“多谢先生指点。”
听他质问,陈恪必须承认一件事,刘复确实是个好捧哏,他正要讲这个问题刘复就送上话题了。
“但强者也要制定规矩并遵守它,否则就会被另一个强者所取代。而一个弱者却首先破坏规矩,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快吗?”
“当两国君主登上土台准备订立和约时,突然又冒出一个曹沫手持匕首挟持齐桓公,让他答应了有利鲁国的和约。”
陈恪说完,王韶躬身行礼,恭敬地回道:“学生明白了。”
“现在我们回首看看这两事的后果,齐桓公虽是被胁迫而做出的承诺,但在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诺言,把三次打败鲁国所得到的土地全部还给鲁国。”
但他的正面形象已得到确立,这是一千多年的定论。
“读史以明智,曹刿不可笑,再出一个陈恪论战那就可笑了。”
王韶还是对军事感兴趣,这个疑问等不到回家再问,这时提出疑问,听陈恪郑重回道:“两军对阵,战术必须服从战略,如庄公采纳我的建议,我会坚壁清野绝不与齐军决战,时间对我有利,就要将这场仗打成拖延战。”
“因为齐强鲁弱已是事实,但齐桓公征讨鲁国,在国内并没得到多数人支持,管仲也是坚决的反对派。”
陈恪笑道:“当你走进鹤翔书院得到这么多的名师教导,不就在变强吗?”
“在这之后,从表面看鲁国得了大便宜,但结果是鲁国从此失去了他的政治信誉和政治地位,而遵守诺言的齐桓公却得到各诸侯国的信服,成为五霸之首。”
“得出这个结论再回头看曹刿论战,就知道鲁国输在哪了,他们破坏了规矩、失去了朋友。”
“于是带着这个疑问翻阅史书,未见曹刿的名字却知曹刿论战后齐军又与鲁军打了三次战役,鲁军屡战屡败。”
“带着这个认识我就从其他方面入手,从齐鲁两国此后的发展进行研究,逐渐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是长勺之战还是柯地和会,在政治上都是齐国赢了。”
“我为何说暂时?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强存弱亡的世界,弱者只有变强才能保住自己。”
包拯代表了民意,他在担任权知开封府一职时,汴京的百姓就有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他说出这堂课的主题,“强弱如何自处?”
这话引来台下一众师生轻轻点头,高适也在点头中。
曹刿这个人只在《左传.庄公十年》这篇文章里出现过,此后就销声匿迹了,也许他改名了,但在以后的史书上确实没有这个名字。
“请大家不要忘了,那时的诸侯国虽然自主权很大,但表面上必须尊崇周天子,齐桓公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五霸之首的。”
“一方面是积极防守,在此前提下派出能言善辩之士游说各国,而去齐国的这一路则以大义责问齐桓公,在管仲等人反对征讨鲁国的情况下,又可能面对各诸侯国的反对,齐桓公很可能退兵。”
而陈恪却要摧毁这个正面形象,众人当然不能接受,于是议论声四起。
这个疑问很快就被他解决了,现在他就可以解决章惇的疑问:“我读‘曹刿论战’后升起一个疑问,曹刿在军事上这么厉害,后来怎样了?”
“而在曹刿破坏这个规矩后,两军开战就不讲规矩了,于是鲁国三战三败,曹刿这个名字也从此再未在史书上出现过,所以我说他使用的只是破坏规矩的欺诈之术。”
而好捧哏刘复却还是忍不住要说话:“依你所言,鲁国就毫无办法了吗?”
听这道声音陈恪转脸看向门口,见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站在门前,见他看来急忙躬身施礼。
“记住、军事必须服从政治,战术必须服从战略,而战略必须服从国家的最大利益,每一名指挥官都必须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战略战术。”
但这不是陈恪关注的,他关注少年问出的问题,这是学习的窍门,他本来不想在这堂课上说,却因少年的提问而不得不提前说了。
这个理由同样落在王安石的身上,这就让历史生陈恪产生了怀疑,“蔡京不是宋徽宗赵佶提拔重用的吗?”
这位也与北宋某位名臣重名,但北宋名臣再多,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包拯、王安石、章惇而已。
“所以曹刿论战也好,曹沫挟持齐桓公也好,真正取得大胜的是齐国。”
他对章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见章惇低头沉思就继续说道:“读书生疑,然后去寻找答案,才会有自己的见解。”
他说得诚心正意,陈恪又收了一个学生。
这时门口传来一道声音:“请问先生,您是如何从曹刿论战中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就让我不能不带着疑问继续寻找答案,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史料中得出一个结论,他们很讲信诺和规矩。”
对这样的好捧哏他满怀感激,拱手一礼方才回道:“刘师所问才是本课的关键之处。”
这个问题还是陈恪想要说的事,正在找机会,刘复就将机会送来了。
再见外面,门口、窗边挤满了人,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这时就是往回收的时候了,于是沉声说道:“当然、埋下这个祸根并不是曹刿和曹沫的本意,他俩都是爱国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到这他顿住,看看台下的听众,连高适都在沉思中。
他发现刘复可以做个好捧哏,两人一问一答让众人静下来听他说道:“曹刿论战之前,各诸侯国开战都按规矩来,擂鼓后两军出战。”
这个定性被他夯实了,可大家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但在说之前先要问一句:“小郎如何称呼?”
等王韶坐下,这个表率作用实现了,一名学生起身问道:“请问先生,如何才能变强。”
这位人物在后世的名气不显,还被排在奸臣榜里,原因很简单,他与司马光的治国理念不同,还是王安石改革路线的坚定拥护者。
“如庄公未采纳我的建议,但我认为从战略上时间对我有利,也会在战术上打成拖延战,齐军敲几通鼓我都不会出战,更不会破坏规矩,因为规矩对我有利。”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纵然公正的史官记史也会带着个人感情。”
于是刘复再次质问:“齐强鲁弱,难道鲁国就应束手无策吗?”
这番论述以事实为根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众人虽然在心理上仍不舒服,但开始默认下来。
陈恪郑重回道:“这就是我要说的。”
于是郑重回道:“刘师所言极是,但正是齐强鲁弱,曹刿所为才为鲁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论证这个主题时他还是以齐鲁之战为例,“我们首先分析当时的形式,众诸侯仍然尊奉周天子,而在政治地位上仅次于周天子的鲁庄公就应采取两手准备。”
而王安石和章惇却代表了北宋王朝的另一条出路,他俩如成功了,可能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
而第二个理由就有点可笑了,他的继任者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奸臣蔡京。
“但我们应该从中学到经验教训,只有成为强者才能避免更多的失败,否则就会成为后世吸取经验教训的题材。”
在北宋名臣中他看重这三位,但这是按出场顺序排列的,如按印象深刻的顺序,则是王安石、章惇、包拯,章惇排在第二位。
] “而政治地位仅次于周天子的鲁庄公却在这时连续犯了两个大错,第一个大错就是在长勺之战中使用了欺诈之术,随后又在柯地和会上犯了第二个大错。”
“这时我就想起一件事,《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的史官,我能知道后面的事也是从《史记》中看到的。”
等陈恪提出疑问,学生们迟疑,而刘复就没这个顾虑,起身质问:“有何理由做出这一结论?”
听到这个名字陈恪眨眨眼,他又遇到一个熟人。
他的课讲完了,进行下个环节,“作为你们的助讲我很荣幸,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你们可以提出疑问了。”
少年躬身回道:“回先生、学生章惇。”
“原因无他,鲁国乃是周公旦的封国,其政治地位仅次于周天子,齐桓公以个人恩怨征讨鲁国,缺乏大义的支撑。”
话音落地,王韶起身问道:“先生、如您是曹刿,领兵与齐军作战会怎么做?”
少年的年龄与王韶相若,身材偏瘦、气质文雅。
“但鲁庄公却没这么做,他忘了一件事,弱势的一方必须死死抱住当时公认的规矩这根救命稻草才有救,才能迫使强者按规矩办事,才能暂时保住自己。”
听他一言章惇猛然清醒过来,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欣喜地说道:“多谢先生指点。”
听他质问,陈恪必须承认一件事,刘复确实是个好捧哏,他正要讲这个问题刘复就送上话题了。
“但强者也要制定规矩并遵守它,否则就会被另一个强者所取代。而一个弱者却首先破坏规矩,这是嫌自己死得不快吗?”
“当两国君主登上土台准备订立和约时,突然又冒出一个曹沫手持匕首挟持齐桓公,让他答应了有利鲁国的和约。”
陈恪说完,王韶躬身行礼,恭敬地回道:“学生明白了。”
“现在我们回首看看这两事的后果,齐桓公虽是被胁迫而做出的承诺,但在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诺言,把三次打败鲁国所得到的土地全部还给鲁国。”
但他的正面形象已得到确立,这是一千多年的定论。
“读史以明智,曹刿不可笑,再出一个陈恪论战那就可笑了。”
王韶还是对军事感兴趣,这个疑问等不到回家再问,这时提出疑问,听陈恪郑重回道:“两军对阵,战术必须服从战略,如庄公采纳我的建议,我会坚壁清野绝不与齐军决战,时间对我有利,就要将这场仗打成拖延战。”
“因为齐强鲁弱已是事实,但齐桓公征讨鲁国,在国内并没得到多数人支持,管仲也是坚决的反对派。”
陈恪笑道:“当你走进鹤翔书院得到这么多的名师教导,不就在变强吗?”
“在这之后,从表面看鲁国得了大便宜,但结果是鲁国从此失去了他的政治信誉和政治地位,而遵守诺言的齐桓公却得到各诸侯国的信服,成为五霸之首。”
“得出这个结论再回头看曹刿论战,就知道鲁国输在哪了,他们破坏了规矩、失去了朋友。”
“于是带着这个疑问翻阅史书,未见曹刿的名字却知曹刿论战后齐军又与鲁军打了三次战役,鲁军屡战屡败。”
“带着这个认识我就从其他方面入手,从齐鲁两国此后的发展进行研究,逐渐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是长勺之战还是柯地和会,在政治上都是齐国赢了。”
“我为何说暂时?因为这个世界就是强存弱亡的世界,弱者只有变强才能保住自己。”
包拯代表了民意,他在担任权知开封府一职时,汴京的百姓就有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他说出这堂课的主题,“强弱如何自处?”
这话引来台下一众师生轻轻点头,高适也在点头中。
曹刿这个人只在《左传.庄公十年》这篇文章里出现过,此后就销声匿迹了,也许他改名了,但在以后的史书上确实没有这个名字。
“请大家不要忘了,那时的诸侯国虽然自主权很大,但表面上必须尊崇周天子,齐桓公就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为五霸之首的。”
“一方面是积极防守,在此前提下派出能言善辩之士游说各国,而去齐国的这一路则以大义责问齐桓公,在管仲等人反对征讨鲁国的情况下,又可能面对各诸侯国的反对,齐桓公很可能退兵。”
而陈恪却要摧毁这个正面形象,众人当然不能接受,于是议论声四起。
这个疑问很快就被他解决了,现在他就可以解决章惇的疑问:“我读‘曹刿论战’后升起一个疑问,曹刿在军事上这么厉害,后来怎样了?”
“而在曹刿破坏这个规矩后,两军开战就不讲规矩了,于是鲁国三战三败,曹刿这个名字也从此再未在史书上出现过,所以我说他使用的只是破坏规矩的欺诈之术。”
而好捧哏刘复却还是忍不住要说话:“依你所言,鲁国就毫无办法了吗?”
听这道声音陈恪转脸看向门口,见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站在门前,见他看来急忙躬身施礼。
“记住、军事必须服从政治,战术必须服从战略,而战略必须服从国家的最大利益,每一名指挥官都必须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战略战术。”
但这不是陈恪关注的,他关注少年问出的问题,这是学习的窍门,他本来不想在这堂课上说,却因少年的提问而不得不提前说了。
这个理由同样落在王安石的身上,这就让历史生陈恪产生了怀疑,“蔡京不是宋徽宗赵佶提拔重用的吗?”
这位也与北宋某位名臣重名,但北宋名臣再多,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包拯、王安石、章惇而已。
“所以曹刿论战也好,曹沫挟持齐桓公也好,真正取得大胜的是齐国。”
他对章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见章惇低头沉思就继续说道:“读书生疑,然后去寻找答案,才会有自己的见解。”
他说得诚心正意,陈恪又收了一个学生。
这时门口传来一道声音:“请问先生,您是如何从曹刿论战中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就让我不能不带着疑问继续寻找答案,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史料中得出一个结论,他们很讲信诺和规矩。”
对这样的好捧哏他满怀感激,拱手一礼方才回道:“刘师所问才是本课的关键之处。”
这个问题还是陈恪想要说的事,正在找机会,刘复就将机会送来了。
再见外面,门口、窗边挤满了人,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这时就是往回收的时候了,于是沉声说道:“当然、埋下这个祸根并不是曹刿和曹沫的本意,他俩都是爱国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到这他顿住,看看台下的听众,连高适都在沉思中。
他发现刘复可以做个好捧哏,两人一问一答让众人静下来听他说道:“曹刿论战之前,各诸侯国开战都按规矩来,擂鼓后两军出战。”
这个定性被他夯实了,可大家还是觉得无法接受。
但在说之前先要问一句:“小郎如何称呼?”
等王韶坐下,这个表率作用实现了,一名学生起身问道:“请问先生,如何才能变强。”
这位人物在后世的名气不显,还被排在奸臣榜里,原因很简单,他与司马光的治国理念不同,还是王安石改革路线的坚定拥护者。
“如庄公未采纳我的建议,但我认为从战略上时间对我有利,也会在战术上打成拖延战,齐军敲几通鼓我都不会出战,更不会破坏规矩,因为规矩对我有利。”
“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纵然公正的史官记史也会带着个人感情。”
于是刘复再次质问:“齐强鲁弱,难道鲁国就应束手无策吗?”
这番论述以事实为根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众人虽然在心理上仍不舒服,但开始默认下来。
陈恪郑重回道:“这就是我要说的。”
于是郑重回道:“刘师所言极是,但正是齐强鲁弱,曹刿所为才为鲁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论证这个主题时他还是以齐鲁之战为例,“我们首先分析当时的形式,众诸侯仍然尊奉周天子,而在政治地位上仅次于周天子的鲁庄公就应采取两手准备。”
而王安石和章惇却代表了北宋王朝的另一条出路,他俩如成功了,可能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
而第二个理由就有点可笑了,他的继任者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奸臣蔡京。
“但我们应该从中学到经验教训,只有成为强者才能避免更多的失败,否则就会成为后世吸取经验教训的题材。”
在北宋名臣中他看重这三位,但这是按出场顺序排列的,如按印象深刻的顺序,则是王安石、章惇、包拯,章惇排在第二位。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