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飞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兔飞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国主身边的人虽然瞧着权力不大,但是地位上确实不容小觑,毕竟常年在国主身边伺候,对于国主的喜好自是知晓一二。
只是此番听下来,单于燕竟是个能文能武的,细细思索,单于燕可能在武学上要更精进一点,毕竟她的话里话外皆表示,她从武是自小习之,科举只是半路的决定。
秦子衿不会允许自己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她如今是新科状元,走在一路遇到她的官员都会主动跟她打声招呼,毕竟她如今虽然只是翰林,但是前途却是无量的。
“子衿。”
但是国主的问话却让奚荀明白,他今日的情绪定是外露了。
奚荀眼中露出受伤的情绪,只是秦子衿并未察觉罢了,但奚荀今日偏不想就这么放过秦子衿,他于是咄咄逼人道:“子衿为何不跟往常一般唤我‘荀儿’?”
秦子衿开始胡诌,她只想迅速逃离这里,她察觉到奚荀
赵叙白变着法儿的想要去探究单于燕,秦子衿虽在一旁专心的修撰史书,耳朵却也竖了起来,想要听个大概。
简单,实则繁杂,赵叙白与单于燕都是耐心不足的,只剩了秦子衿一人作为主力,所以许多事物便就落到了她的头上,秦子衿倒是不介意这些,她本来就很喜欢这些事情,不然前世也不会去报考这一类的专业。
秦子衿与赵叙白相互看了一眼,皆是没做声。
国主可不是旁人,洞察之力上自是要强于常人。
秦子衿正欲告退,国主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她心下微惊,或许这才是国主今日找她来的真正目的。
“国主说笑了,奚荀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心思?”
奚荀有些不甘心,为什么他每次遇到秦子衿,自己的情绪都隐藏不住,可是秦子衿却好像丝毫不会被影响。
他甚至都不知道秦子衿的心里究竟知不知道他的心意。
想来是不知道的罢,奚荀暗暗地在心中想道。
只是奚荀子秦子衿进入宫殿开始,其实便一直偷偷在帷帽下面瞧着她,奚荀的感情向来隐忍,他的身份也不允许他多说什么,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他除了多看秦子衿几眼,也没有旁的法子。
秦子衿不是个逃避的性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却不由自主地开始逃避,她害怕这种受不了自己控制的感觉,于是她便索性公事公办没有喊“荀儿”。
秦子衿虽心中惊慌,但面上却不显露半分,不知为何,国主今日要问她这个,但若是秦子衿对此事,建议国主饶还是不饶,便相当于有了立场,表明态度,她一个新入官场的官员这样,反而容易惹国主疑心。
“此次沈卿清的事件,秦爱卿也在当场,想必是受惊了罢,不知此事,秦爱卿怎么看?”
“嗯……我家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可能跟都城比起来,我们那边的人比较尚武,女子若是打猎,骑射不行,是要遭人耻笑的,更别提读书了,我们那边的读书人地位是很低的,若非我寻不着参军的途径,我是不会来科举的。”
“嗯……,宫殿门前还是严肃些为好,想必奚侍郎也可以理解。”
“单于燕,给我讲讲你家乡的生活呗,都还从未去过呢。”
秦子衿连称“惶恐”,在国主面前,尤其是沈将军这件事之后,态度必须得谦虚。
奚荀依旧是跟那日那般唤道,只是嗓音却越发柔,多了一丝缱绻的味道,秦子衿听得心下发慌,她总觉得她跟奚荀之间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奚荀如今对她的态度越发琢磨不定。
所以今日只有秦子衿一人留在这边,她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完,赵叙白走前还调侃她办差的态度跟她娘亲有的一拼,单于燕倒是问了要不要留下来帮她,被秦子衿婉拒了。
其实女尊国现在很需要这样的武学人才,只是国主还没有意识到。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女尊国这么多年来,武将中仅有一位沈将军拿得出手的原因吧。
这袋碎银子,也是秦子衿留着打点下人所用,她领朝服时,国主特地赏赐了她不少银子,所以秦子衿现在的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困窘。
“微臣愚钝,那日事发突然,情急之下尚且不知此事如何发生,便已成定局。国主如何处置,微臣都相信国主的英明裁决。”
这里为什么会这样,秦子衿自己也没有想明白,她只是调整了呼吸,装作看不到奚荀一般,往殿中走去。
秦子衿行过礼后,国主便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话。
方才秦子衿与这位嬷嬷说话时,腰间踹了一小袋碎银子,她索性都给了这位嬷嬷。
“ 秦翰林,你可知你是除赵丞相之外,另一位‘连中三元’的科举学子,是我女尊国难得一遇的人才。”
奚荀心中藏着的心事被人看穿,面上便有些羞涩,只是他戴着帷帽是瞧不见的,奚荀也没有想到国主竟一眼便看透了,但他没办法承认,这于礼法不合。
“若是有机会,我真想弃文从武。”
现在乍一见到奚荀,她便想到他唤的那身“子衿”,仿佛还在她的耳侧,旁人未曾察觉,秦子衿倒是红了耳尖。
奚荀显然也是怔住了,这个时辰早已过了寻常官员们回家的时间,宫门外也没几个人。
翰林院此时只她一人,周围静寂无声,秦子衿便越发专心,过了一个时辰都未察觉。
刚一踏入宫门,她便见到了奚荀。
“不知嬷嬷可否告知在下,国主寻在下前来有何要事,在下心里也好有个底。”
“我其实本来也没有觉得我能在科举上取得什么成就,便也就想着试一试吧,因为我的娘亲从小教我读书的时候,我便十分崇尚这些为国效力的大英雄,我要是想做这样的人,除了科举入朝作官之外没有旁的途径了,还好娘亲从小也教我识了不少字,我便在附近的乡镇找了位讲学师傅,加上我一共就三位学子,然后就一路考到了这里,跟做梦似的。”
秦子衿忽然便想起,女尊国是没有武举的,普通人家的子弟若是想要做官,便只有科举一项,唯有读书才是唯一的途径。
秦子衿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单于燕最后说了一句,便没再言语了。
她们其她的两人便乐得清闲,赵叙白一贯是个机灵的,趁着她与单于夜相处的机会便多了起来,她也就开始想着去了解单于燕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否可以深交。
“秦翰林想多了,国主寻您来,只是闲聊一番,并没有旁的什么事情,秦翰林不必紧张。”
而且秦子衿为人并不高傲,是极好相处的,与之谈话也能感受到她的睿智,她背后基本从不讲旁人的闲话,这样的人大家自然是乐于与之相处的。
如今可是派上了用场,这位嬷嬷得了银子后说话便亲近了许多。
这是奚荀第一次觉得,这个礼部侍郎的位置坐上后便是如此艰难。
所以许多官员,对于国主身边的这位嬷嬷是很敬重的。
国主又略说了一些,大意基本上还是那些话,秦子衿便放下心来,想来国主也只是真的闲聊罢了。
天黑后方才走出,李之遥便雇了辆马车,留在宫门外等她,秦子衿方一踏出宫门时,倒是遇见了奚荀。
女尊国的官员们寻常大多数时候差事并不劳累,翰林院的同僚们大多是到了时辰便往家中赶去。
秦子衿自是也不例外。
所以赵叙白既然想要知道,单于燕便也就说了起来,只是她没有想到都城赵丞相的女儿,居然会对她们的生活有兴趣,这点实在是让她感到比较意外。
秦子衿退下前又看了一眼奚荀,他依旧是挺直脊背站立在国主身侧,自从步入官场,他便好像变了一些,为人也沉稳了许多。
他也想要自己能够牵动秦子衿的情绪。
“秦翰林,国主差您觐见呢。”
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不想去麻烦更多的人。
单于燕略思索了一瞬,但也没有瞒着她们,她只是性格原因,不爱多说却不是个心思十分深沉的人,因为在她的家乡,大家都是十分豪爽,并不耍些心机。
“今日怎的在这宫殿之上出神,这倒是头一遭,孤倒是稀奇,莫不是你瞧上了,孤这新选的状元吧。”
“奚侍郎。”
可有些女子,她们并不善于读书,却在武术上极有天赋,只是女尊国的军权被沈将军把控着,每年放出的参军名额十分有限,这些女子往往参军无门,便就此荒废了。
自那日在奚府与他一别后,秦子衿便没旁的机会遇着他了。
她便特地将这些银子兑成了一些碎银子,留着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他不能够坦露心中的一切,必须克己复礼,否则便是惹国主不喜,若是国主哪日一时兴起给他赐婚,这样的心事,他便只能藏在心中一世。
既然只是闲聊一番,听这位嬷嬷的意思,国主此时心情想来不错,秦子衿悬着的一颗心便也放下了。
“不必惊慌,孤只是看中翰林的才华,望翰林日后能为我女尊国献出一份力量,让我女尊国强盛如往昔。”
若是想要实现这样的心愿,怕是不易。
奚荀想得入神,连国主喊他,他都没有发觉。
她们刚跟单于燕聊完,便有一宫人过来宣秦子衿,说是国主要见她,秦子衿也不知道国主此举是为了什么,心下虽有些疑惑,但也只能跟着这位宫人往宫殿走去。
单于燕继续说着她的经历,可能因为这些她都没有对旁人说过,也从来没有人问过她,所以她才格外的健谈。
而她,也无法摸透自己对奚荀究竟是何种心情。
国主听完后没再言语,便挥手让她下去了。
奚荀只能故作轻松回道,还好他如今已经很会伪装自己的情绪,国主也没有再追究。
] 国主身边的人虽然瞧着权力不大,但是地位上确实不容小觑,毕竟常年在国主身边伺候,对于国主的喜好自是知晓一二。
只是此番听下来,单于燕竟是个能文能武的,细细思索,单于燕可能在武学上要更精进一点,毕竟她的话里话外皆表示,她从武是自小习之,科举只是半路的决定。
秦子衿不会允许自己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她如今是新科状元,走在一路遇到她的官员都会主动跟她打声招呼,毕竟她如今虽然只是翰林,但是前途却是无量的。
“子衿。”
但是国主的问话却让奚荀明白,他今日的情绪定是外露了。
奚荀眼中露出受伤的情绪,只是秦子衿并未察觉罢了,但奚荀今日偏不想就这么放过秦子衿,他于是咄咄逼人道:“子衿为何不跟往常一般唤我‘荀儿’?”
秦子衿开始胡诌,她只想迅速逃离这里,她察觉到奚荀
赵叙白变着法儿的想要去探究单于燕,秦子衿虽在一旁专心的修撰史书,耳朵却也竖了起来,想要听个大概。
简单,实则繁杂,赵叙白与单于燕都是耐心不足的,只剩了秦子衿一人作为主力,所以许多事物便就落到了她的头上,秦子衿倒是不介意这些,她本来就很喜欢这些事情,不然前世也不会去报考这一类的专业。
秦子衿与赵叙白相互看了一眼,皆是没做声。
国主可不是旁人,洞察之力上自是要强于常人。
秦子衿正欲告退,国主却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她心下微惊,或许这才是国主今日找她来的真正目的。
“国主说笑了,奚荀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心思?”
奚荀有些不甘心,为什么他每次遇到秦子衿,自己的情绪都隐藏不住,可是秦子衿却好像丝毫不会被影响。
他甚至都不知道秦子衿的心里究竟知不知道他的心意。
想来是不知道的罢,奚荀暗暗地在心中想道。
只是奚荀子秦子衿进入宫殿开始,其实便一直偷偷在帷帽下面瞧着她,奚荀的感情向来隐忍,他的身份也不允许他多说什么,所以在这样的场合,他除了多看秦子衿几眼,也没有旁的法子。
秦子衿不是个逃避的性子,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她却不由自主地开始逃避,她害怕这种受不了自己控制的感觉,于是她便索性公事公办没有喊“荀儿”。
秦子衿虽心中惊慌,但面上却不显露半分,不知为何,国主今日要问她这个,但若是秦子衿对此事,建议国主饶还是不饶,便相当于有了立场,表明态度,她一个新入官场的官员这样,反而容易惹国主疑心。
“此次沈卿清的事件,秦爱卿也在当场,想必是受惊了罢,不知此事,秦爱卿怎么看?”
“嗯……我家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可能跟都城比起来,我们那边的人比较尚武,女子若是打猎,骑射不行,是要遭人耻笑的,更别提读书了,我们那边的读书人地位是很低的,若非我寻不着参军的途径,我是不会来科举的。”
“嗯……,宫殿门前还是严肃些为好,想必奚侍郎也可以理解。”
“单于燕,给我讲讲你家乡的生活呗,都还从未去过呢。”
秦子衿连称“惶恐”,在国主面前,尤其是沈将军这件事之后,态度必须得谦虚。
奚荀依旧是跟那日那般唤道,只是嗓音却越发柔,多了一丝缱绻的味道,秦子衿听得心下发慌,她总觉得她跟奚荀之间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奚荀如今对她的态度越发琢磨不定。
所以今日只有秦子衿一人留在这边,她还有一些细节没有处理完,赵叙白走前还调侃她办差的态度跟她娘亲有的一拼,单于燕倒是问了要不要留下来帮她,被秦子衿婉拒了。
其实女尊国现在很需要这样的武学人才,只是国主还没有意识到。
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女尊国这么多年来,武将中仅有一位沈将军拿得出手的原因吧。
这袋碎银子,也是秦子衿留着打点下人所用,她领朝服时,国主特地赏赐了她不少银子,所以秦子衿现在的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困窘。
“微臣愚钝,那日事发突然,情急之下尚且不知此事如何发生,便已成定局。国主如何处置,微臣都相信国主的英明裁决。”
这里为什么会这样,秦子衿自己也没有想明白,她只是调整了呼吸,装作看不到奚荀一般,往殿中走去。
秦子衿行过礼后,国主便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话。
方才秦子衿与这位嬷嬷说话时,腰间踹了一小袋碎银子,她索性都给了这位嬷嬷。
“ 秦翰林,你可知你是除赵丞相之外,另一位‘连中三元’的科举学子,是我女尊国难得一遇的人才。”
奚荀心中藏着的心事被人看穿,面上便有些羞涩,只是他戴着帷帽是瞧不见的,奚荀也没有想到国主竟一眼便看透了,但他没办法承认,这于礼法不合。
“若是有机会,我真想弃文从武。”
现在乍一见到奚荀,她便想到他唤的那身“子衿”,仿佛还在她的耳侧,旁人未曾察觉,秦子衿倒是红了耳尖。
奚荀显然也是怔住了,这个时辰早已过了寻常官员们回家的时间,宫门外也没几个人。
翰林院此时只她一人,周围静寂无声,秦子衿便越发专心,过了一个时辰都未察觉。
刚一踏入宫门,她便见到了奚荀。
“不知嬷嬷可否告知在下,国主寻在下前来有何要事,在下心里也好有个底。”
“我其实本来也没有觉得我能在科举上取得什么成就,便也就想着试一试吧,因为我的娘亲从小教我读书的时候,我便十分崇尚这些为国效力的大英雄,我要是想做这样的人,除了科举入朝作官之外没有旁的途径了,还好娘亲从小也教我识了不少字,我便在附近的乡镇找了位讲学师傅,加上我一共就三位学子,然后就一路考到了这里,跟做梦似的。”
秦子衿忽然便想起,女尊国是没有武举的,普通人家的子弟若是想要做官,便只有科举一项,唯有读书才是唯一的途径。
秦子衿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单于燕最后说了一句,便没再言语了。
她们其她的两人便乐得清闲,赵叙白一贯是个机灵的,趁着她与单于夜相处的机会便多了起来,她也就开始想着去了解单于燕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否可以深交。
“秦翰林想多了,国主寻您来,只是闲聊一番,并没有旁的什么事情,秦翰林不必紧张。”
而且秦子衿为人并不高傲,是极好相处的,与之谈话也能感受到她的睿智,她背后基本从不讲旁人的闲话,这样的人大家自然是乐于与之相处的。
如今可是派上了用场,这位嬷嬷得了银子后说话便亲近了许多。
这是奚荀第一次觉得,这个礼部侍郎的位置坐上后便是如此艰难。
所以许多官员,对于国主身边的这位嬷嬷是很敬重的。
国主又略说了一些,大意基本上还是那些话,秦子衿便放下心来,想来国主也只是真的闲聊罢了。
天黑后方才走出,李之遥便雇了辆马车,留在宫门外等她,秦子衿方一踏出宫门时,倒是遇见了奚荀。
女尊国的官员们寻常大多数时候差事并不劳累,翰林院的同僚们大多是到了时辰便往家中赶去。
秦子衿自是也不例外。
所以赵叙白既然想要知道,单于燕便也就说了起来,只是她没有想到都城赵丞相的女儿,居然会对她们的生活有兴趣,这点实在是让她感到比较意外。
秦子衿退下前又看了一眼奚荀,他依旧是挺直脊背站立在国主身侧,自从步入官场,他便好像变了一些,为人也沉稳了许多。
他也想要自己能够牵动秦子衿的情绪。
“秦翰林,国主差您觐见呢。”
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她不想去麻烦更多的人。
单于燕略思索了一瞬,但也没有瞒着她们,她只是性格原因,不爱多说却不是个心思十分深沉的人,因为在她的家乡,大家都是十分豪爽,并不耍些心机。
“今日怎的在这宫殿之上出神,这倒是头一遭,孤倒是稀奇,莫不是你瞧上了,孤这新选的状元吧。”
“奚侍郎。”
可有些女子,她们并不善于读书,却在武术上极有天赋,只是女尊国的军权被沈将军把控着,每年放出的参军名额十分有限,这些女子往往参军无门,便就此荒废了。
自那日在奚府与他一别后,秦子衿便没旁的机会遇着他了。
她便特地将这些银子兑成了一些碎银子,留着带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
他不能够坦露心中的一切,必须克己复礼,否则便是惹国主不喜,若是国主哪日一时兴起给他赐婚,这样的心事,他便只能藏在心中一世。
既然只是闲聊一番,听这位嬷嬷的意思,国主此时心情想来不错,秦子衿悬着的一颗心便也放下了。
“不必惊慌,孤只是看中翰林的才华,望翰林日后能为我女尊国献出一份力量,让我女尊国强盛如往昔。”
若是想要实现这样的心愿,怕是不易。
奚荀想得入神,连国主喊他,他都没有发觉。
她们刚跟单于燕聊完,便有一宫人过来宣秦子衿,说是国主要见她,秦子衿也不知道国主此举是为了什么,心下虽有些疑惑,但也只能跟着这位宫人往宫殿走去。
单于燕继续说着她的经历,可能因为这些她都没有对旁人说过,也从来没有人问过她,所以她才格外的健谈。
而她,也无法摸透自己对奚荀究竟是何种心情。
国主听完后没再言语,便挥手让她下去了。
奚荀只能故作轻松回道,还好他如今已经很会伪装自己的情绪,国主也没有再追究。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女尊文里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兔飞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我在女尊文里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