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建作坊
一枝春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一枝春茶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这些人回去后也都试着自己做了几次糖,只是同样的步骤做下来,不知怎的就是不如人家的糖卖相好。
葛氏拉着女儿坐下,忙道:“哎哟,堂叔,堂婶儿,先不忙那个,我们娘俩今个儿过来是有正事儿同您商量的。”
“老大、老二、老三,快快快,去把你们周叔、王叔还有各家的长辈都请过来,就说我有天大的好事儿要跟他们商量。”
葛氏倒是无所谓的,不论这事儿成不成,该说的他们都说了。
宋宁一眼看过去,只见她身上穿着一件灰扑扑的旧夹袄,面色苍白,身材也很瘦削,整个人立在风里就好像一片摇摇欲坠的枯叶。
母女两人前脚一走,宋大山就叫来几个儿子。
当然……村上的那几间房子他们家也不会白用,算他们租的。
等到众人都散了,一直立在角落里观望的张翠兰才缩手缩脚地走了出来。
葛氏拍了拍宋宁的手背,笑道:“这是我闺女的主意,我让她跟您说。”
宋大山步子一顿,回头瞪了老婆子一眼,“跟你一个妇道人说了也不懂?总之就是能赚钱的好事儿。”
杨氏见了忍不住埋怨道:“什么事儿啊?跟催命似的。”
若是到时候他们家收的甘蔗多了,忙活不过来,还得花钱雇村子里的人到作坊里帮忙。
“翠兰嫂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他越琢磨越兴奋,生怕晚了一步,葛氏母女两个就反悔了,忙道:“丫头,这事儿怎么看都是造福乡邻的好事儿,我看能成。”
就在一家子忙得脚不沾地的档口上,姚氏却撑不住,病倒了。
有了里正和各家族老的支持,宋宁的计划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
周家老太爷是第一个表态的。
到时候说不准,他这个里正还能受到县里的表彰……
几个人一合计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儿,都催着宋大山去找宋贤一家子把事情定下来,他们也好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族中亲友。
石碾子依旧还是放在院子里,院子里搭了棚子防着下雨。
有一日拉车的牛忽然趴在地上不肯动了,吓得葛氏以为给人家牲口都累趴下了,找了人来看,才发现是大家伙忙起来都忘了喂牛。
姚氏身体弱,在这个风寒都能要人命的时代,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宋宁看到她就想到了自家婆婆,忙宽慰道:“翠兰嫂子,我家这个作坊也是靠着乡亲们支持才能建成的,能为大家伙做点事也是应该的。只要你愿意学,随时都可以过来。”
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刘家老太爷也开口道:“额,这房子的事儿也不用愁,我家老三一家子都搬到县城去了,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可以租给他们建作坊。”
几个儿子一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出去了,等待的时间宋大山就拄着拐棍儿在院子里焦急地踱着步。
“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就她精贵,真当自己是纸糊的美人灯,一阵风就给吹倒了。”
上河村的里正是宋大山,说起来宋贤见了他还得叫一声堂叔。
宋大山点点头,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听王老太爷道:“嗯,的确没什么好说的。到时候要雇人、雇骡子,我们老王家有啊……”
这样的好事儿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葛氏叉着腰笑骂道:“我家三娘好心教大家做糖,怎么着,您还赖上我家了?这学不学得会,卖不卖得出去的大家都各凭本事。”
不过万事开头难,宋家作坊才建起来,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她只是一个寡妇,母子两个靠着亡夫攒下的那点薄产过活,上面还有一对儿六十来岁的公婆要侍奉,将来也没什么可以回报给宋家的。
杨氏忍不住抱怨了两句,也不管他了,自个儿牵着小孙女进屋去了。
葛氏点点头,“对对对,这样一来,我也懒得跟你们白费口舌。”
话一出口,他又觉得有些太满,忙改口道:“不过,毕竟也是件牵扯到家家户户的大事儿,先让我同族里的老人们商量商量,商量好了立刻给你们回信儿。”
一则他们自认没那个手艺,有那个力气还不如去料理好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
众人点点头,决定再观望观望,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的。
几位老爷子皆是郑重点头,当着里正的面儿做出了保证。
葛氏总算是在几个妯娌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尤其是大嫂周氏,如今见了她更是酸得牙都快掉了。
宋大山是个老好人,逢人三分笑,见葛氏带着宋宁上门儿,招呼自家老婆子杨氏拿吃的出来招待他们。
大家伙也没什么意见,只是葛氏偶尔会忍不住在闺女面前抱怨几句。
宋家的作坊一建成,村民们都纷纷过来围观。
宋大山摸着下巴上为数不多的几根的白须道:“只是有一点,我也要把丑话说到前头。诸位老哥都是咱村里的体面人,这事情一办起来,大家伙都要约束好自家族人,不可为了一己私利争得头破血流,失了邻里和气。”
宋宁将自己想在村子里批几间空房子建个小作坊的事儿讲了一遍。
“妇道人家怎么了?谁还不是打娘胎里爬出来了?”
宋安哪里肯让她再劳累,让她躺在床上休息,连喝水吃饭都是端到跟前。
宋宁笑了笑也道:“诸位要是不愿意跟着我家干,也可以把甘蔗卖给我们家,我们按照市面儿上的价格收。”
“我说老弟,这样的好事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别家是个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光是我周家地里就还有一亩多的甘蔗,正愁卖不出去呢,建作坊的事儿我老头子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赞成。”
葛氏婆媳几个最开始也是手忙脚乱的,忙了这头忘那头。
二则,他们也没有宋家那个魄力,舍不得花钱置办那些做糖需要的物件儿。
后来宋宁给他们每个人都分了工,每个人只做一样事儿,一来二去的大家伙儿熟能生巧了,出的错也就少了。
这样一来大家做起事来互不干涉,也就方便多了。
他们早就从自家族老那儿听说了宋家要教他们做红糖的事儿,只有仍有一些人不信他们家能有这么大方。
至于那些嫌麻烦或是舍不得花本钱雇骡子拉石碾子的人也可以直接把甘蔗卖给他们家。
他们老王家虽然没种多少甘蔗,但胜在人丁兴旺,只要这作坊建起来了,这些人也能过去赚几个钱补贴家用。
到时候他们家把银子都赚到手了,那些人后悔也来不及了,更没人能跳出来高高在上地指责他们家了。
等作坊建成了,村里人可以过去参观,跟他们学做糖,自家做好了再拿去镇上卖。
刘家的宅子旧是旧了点,但胜在宽敞,葛氏带着人过去将屋子收拾干净,把用不着的桌椅板凳都挪去了宅子后面的柴房里。
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再没人说三道四的了。
宋宁点点头,毕竟老爷子一旦出了面,就代表着跟他们家是站在一起的,慎重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样一来,大家伙也都知道了做糖的难处,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把甘蔗卖给宋家。
宋大山听后,沉默了良久,他心里也清楚,今年村上的甘蔗不好卖,宋宁提出的这个法子且不论能不能赚到钱,大家伙儿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宋大山一听,忙放下烟袋儿,身子往前凑了凑,“丫头,你仔细说说……”
于是有人问道:“老三媳妇,我听说你们要教大家伙儿做糖,这事儿能行吗?要是做出来了卖不出去,岂不是白费力气瞎折腾吗?”
几天下来宋宁家里收的甘蔗多了,光是他们自家人是忙不过来的,也雇了人进作坊里帮忙。
宋宁也朝他笑了笑,开口道:“四爷爷,我瞧着今年咱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甘蔗,就想着如果能带着大家伙把甘蔗熬成糖卖出去,也能让大家伙赚上一笔……”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难得宋贤一家子愿意把自己想出来的法子告诉大家伙,带着大家一块赚钱。
宋大山点头笑道:“老三媳妇,什么事儿呀?”
况且这事儿要是做好了,甘蔗不用烂在地里了,村民还能靠卖糖或是到作坊里打零工赚钱,可以算得上大功一件了。
宋宁见她犹犹 豫豫不敢上前,主动走过去朝她笑了笑。
这样一来,其余的屋子就空了出来,按照宋宁的安排,三间宽敞的大屋子,一间用来放铡刀、桶子,一间放炉子和大铁锅,还有一间专门用来存放做好的糖饼。
不多时,宋大山的几个儿子就带着各家族老过来了。
姚氏害怕婆婆责怪,还想强撑着起来帮忙。
张翠兰怔怔地点了点头,欢喜道:“好,那我明日就过来。”
接下来的两日陆陆续续地有一些村民过来看宋宁一家是怎么把甘蔗做成糖的。
宋安请了郎中过来给姚氏看了,好在只是有些风邪入体,全身乏力,休养几日就能好了。
宋大山将宋宁的提议说给他们听了。
只是这牵扯进来的人一多,是是非非也就多了,到时候缺了东家短了西家的,争执起来还得由他这个里正出面解决。
“好了,娘,这谁都有个伤风咳嗽的时候。二嫂她也不想的……”
张翠兰有些紧张地攥着衣角,迟疑着道:“三娘,我……倒是很想跟你们学做糖,只是我家这个情况你也知道,若是欠了你们人情,往后……也不知道该怎么还。我……”
] 这些人回去后也都试着自己做了几次糖,只是同样的步骤做下来,不知怎的就是不如人家的糖卖相好。
葛氏拉着女儿坐下,忙道:“哎哟,堂叔,堂婶儿,先不忙那个,我们娘俩今个儿过来是有正事儿同您商量的。”
“老大、老二、老三,快快快,去把你们周叔、王叔还有各家的长辈都请过来,就说我有天大的好事儿要跟他们商量。”
葛氏倒是无所谓的,不论这事儿成不成,该说的他们都说了。
宋宁一眼看过去,只见她身上穿着一件灰扑扑的旧夹袄,面色苍白,身材也很瘦削,整个人立在风里就好像一片摇摇欲坠的枯叶。
母女两人前脚一走,宋大山就叫来几个儿子。
当然……村上的那几间房子他们家也不会白用,算他们租的。
等到众人都散了,一直立在角落里观望的张翠兰才缩手缩脚地走了出来。
葛氏拍了拍宋宁的手背,笑道:“这是我闺女的主意,我让她跟您说。”
宋大山步子一顿,回头瞪了老婆子一眼,“跟你一个妇道人说了也不懂?总之就是能赚钱的好事儿。”
杨氏见了忍不住埋怨道:“什么事儿啊?跟催命似的。”
若是到时候他们家收的甘蔗多了,忙活不过来,还得花钱雇村子里的人到作坊里帮忙。
“翠兰嫂子,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他越琢磨越兴奋,生怕晚了一步,葛氏母女两个就反悔了,忙道:“丫头,这事儿怎么看都是造福乡邻的好事儿,我看能成。”
就在一家子忙得脚不沾地的档口上,姚氏却撑不住,病倒了。
有了里正和各家族老的支持,宋宁的计划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
周家老太爷是第一个表态的。
到时候说不准,他这个里正还能受到县里的表彰……
几个人一合计都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儿,都催着宋大山去找宋贤一家子把事情定下来,他们也好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知族中亲友。
石碾子依旧还是放在院子里,院子里搭了棚子防着下雨。
有一日拉车的牛忽然趴在地上不肯动了,吓得葛氏以为给人家牲口都累趴下了,找了人来看,才发现是大家伙忙起来都忘了喂牛。
姚氏身体弱,在这个风寒都能要人命的时代,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宋宁看到她就想到了自家婆婆,忙宽慰道:“翠兰嫂子,我家这个作坊也是靠着乡亲们支持才能建成的,能为大家伙做点事也是应该的。只要你愿意学,随时都可以过来。”
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刘家老太爷也开口道:“额,这房子的事儿也不用愁,我家老三一家子都搬到县城去了,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可以租给他们建作坊。”
几个儿子一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出去了,等待的时间宋大山就拄着拐棍儿在院子里焦急地踱着步。
“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就她精贵,真当自己是纸糊的美人灯,一阵风就给吹倒了。”
上河村的里正是宋大山,说起来宋贤见了他还得叫一声堂叔。
宋大山点点头,心里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又听王老太爷道:“嗯,的确没什么好说的。到时候要雇人、雇骡子,我们老王家有啊……”
这样的好事儿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葛氏叉着腰笑骂道:“我家三娘好心教大家做糖,怎么着,您还赖上我家了?这学不学得会,卖不卖得出去的大家都各凭本事。”
不过万事开头难,宋家作坊才建起来,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她只是一个寡妇,母子两个靠着亡夫攒下的那点薄产过活,上面还有一对儿六十来岁的公婆要侍奉,将来也没什么可以回报给宋家的。
杨氏忍不住抱怨了两句,也不管他了,自个儿牵着小孙女进屋去了。
葛氏点点头,“对对对,这样一来,我也懒得跟你们白费口舌。”
话一出口,他又觉得有些太满,忙改口道:“不过,毕竟也是件牵扯到家家户户的大事儿,先让我同族里的老人们商量商量,商量好了立刻给你们回信儿。”
一则他们自认没那个手艺,有那个力气还不如去料理好自己家的那一亩三分地。
众人点点头,决定再观望观望,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的。
几位老爷子皆是郑重点头,当着里正的面儿做出了保证。
葛氏总算是在几个妯娌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把,尤其是大嫂周氏,如今见了她更是酸得牙都快掉了。
宋大山是个老好人,逢人三分笑,见葛氏带着宋宁上门儿,招呼自家老婆子杨氏拿吃的出来招待他们。
大家伙也没什么意见,只是葛氏偶尔会忍不住在闺女面前抱怨几句。
宋家的作坊一建成,村民们都纷纷过来围观。
宋大山摸着下巴上为数不多的几根的白须道:“只是有一点,我也要把丑话说到前头。诸位老哥都是咱村里的体面人,这事情一办起来,大家伙都要约束好自家族人,不可为了一己私利争得头破血流,失了邻里和气。”
宋宁将自己想在村子里批几间空房子建个小作坊的事儿讲了一遍。
“妇道人家怎么了?谁还不是打娘胎里爬出来了?”
宋安哪里肯让她再劳累,让她躺在床上休息,连喝水吃饭都是端到跟前。
宋宁笑了笑也道:“诸位要是不愿意跟着我家干,也可以把甘蔗卖给我们家,我们按照市面儿上的价格收。”
“我说老弟,这样的好事儿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别家是个什么情况我不知道,光是我周家地里就还有一亩多的甘蔗,正愁卖不出去呢,建作坊的事儿我老头子第一个站出来举双手赞成。”
葛氏婆媳几个最开始也是手忙脚乱的,忙了这头忘那头。
二则,他们也没有宋家那个魄力,舍不得花钱置办那些做糖需要的物件儿。
后来宋宁给他们每个人都分了工,每个人只做一样事儿,一来二去的大家伙儿熟能生巧了,出的错也就少了。
这样一来大家做起事来互不干涉,也就方便多了。
他们早就从自家族老那儿听说了宋家要教他们做红糖的事儿,只有仍有一些人不信他们家能有这么大方。
至于那些嫌麻烦或是舍不得花本钱雇骡子拉石碾子的人也可以直接把甘蔗卖给他们家。
他们老王家虽然没种多少甘蔗,但胜在人丁兴旺,只要这作坊建起来了,这些人也能过去赚几个钱补贴家用。
到时候他们家把银子都赚到手了,那些人后悔也来不及了,更没人能跳出来高高在上地指责他们家了。
等作坊建成了,村里人可以过去参观,跟他们学做糖,自家做好了再拿去镇上卖。
刘家的宅子旧是旧了点,但胜在宽敞,葛氏带着人过去将屋子收拾干净,把用不着的桌椅板凳都挪去了宅子后面的柴房里。
村民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再没人说三道四的了。
宋宁点点头,毕竟老爷子一旦出了面,就代表着跟他们家是站在一起的,慎重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样一来,大家伙也都知道了做糖的难处,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把甘蔗卖给宋家。
宋大山听后,沉默了良久,他心里也清楚,今年村上的甘蔗不好卖,宋宁提出的这个法子且不论能不能赚到钱,大家伙儿都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宋大山一听,忙放下烟袋儿,身子往前凑了凑,“丫头,你仔细说说……”
于是有人问道:“老三媳妇,我听说你们要教大家伙儿做糖,这事儿能行吗?要是做出来了卖不出去,岂不是白费力气瞎折腾吗?”
几天下来宋宁家里收的甘蔗多了,光是他们自家人是忙不过来的,也雇了人进作坊里帮忙。
宋宁也朝他笑了笑,开口道:“四爷爷,我瞧着今年咱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了甘蔗,就想着如果能带着大家伙把甘蔗熬成糖卖出去,也能让大家伙赚上一笔……”
可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难得宋贤一家子愿意把自己想出来的法子告诉大家伙,带着大家一块赚钱。
宋大山点头笑道:“老三媳妇,什么事儿呀?”
况且这事儿要是做好了,甘蔗不用烂在地里了,村民还能靠卖糖或是到作坊里打零工赚钱,可以算得上大功一件了。
宋宁见她犹犹 豫豫不敢上前,主动走过去朝她笑了笑。
这样一来,其余的屋子就空了出来,按照宋宁的安排,三间宽敞的大屋子,一间用来放铡刀、桶子,一间放炉子和大铁锅,还有一间专门用来存放做好的糖饼。
不多时,宋大山的几个儿子就带着各家族老过来了。
姚氏害怕婆婆责怪,还想强撑着起来帮忙。
张翠兰怔怔地点了点头,欢喜道:“好,那我明日就过来。”
接下来的两日陆陆续续地有一些村民过来看宋宁一家是怎么把甘蔗做成糖的。
宋安请了郎中过来给姚氏看了,好在只是有些风邪入体,全身乏力,休养几日就能好了。
宋大山将宋宁的提议说给他们听了。
只是这牵扯进来的人一多,是是非非也就多了,到时候缺了东家短了西家的,争执起来还得由他这个里正出面解决。
“好了,娘,这谁都有个伤风咳嗽的时候。二嫂她也不想的……”
张翠兰有些紧张地攥着衣角,迟疑着道:“三娘,我……倒是很想跟你们学做糖,只是我家这个情况你也知道,若是欠了你们人情,往后……也不知道该怎么还。我……”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一枝春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