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讲】
钦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钦予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这一段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种,远离贪瞋痴三毒。使令我们内心面对三毒的时候,能够无所怖畏。这是修习『观音法门』产生的效果。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这一段的息灭贪瞋痴,蕅益大师的意思叫「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为什么今天我们一个人去忆念观世音菩萨,你的贪瞋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在这一部份有这一部份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接触的时候,他会对你一种启发的作用。比方说:我们今天忆念关公,你一想到关公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忠义参天功德出现;比方说我们忆念张飞,我们就产生勇猛坚定的功德;比方我们今天去忆念忏公师父,我们内心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智慧善巧的功德;我们去忆念海公长老,我们就产生慈悲厚道的功德。一个菩萨他在因地有这样功德,使令众生跟他接触的时候,对这众生来说会有启发的作用。这个就是说,你在自行功成的时候,你化他就有这个根本。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寅四、别明二求无畏。
事修它所破除的是事障,使令我们成就一时的安乐;理观所破除的是理障,使令我们成就究竟圆满的解脱。『观音法门』其实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看本经的经文,释迦牟尼佛是把它当重点一样,不管它的因跟果是比较完全开显,他是把它当做本经的修学重点。
我们看菩萨的加持力之前,先看他的自修的根本。他因地是怎么修的:
这以下的经文,在古德的注解都是分成了自行跟化他。在自行这一部分又分成了体性跟作用。
蕅益大师说:但闻而已。外不随声尘所转,内不随耳识所扰,在听闻的过程中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我们说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真如本性是无所不在的,蕅益大说:「全妄即真」。其实真在哪里呢?真实的心性就在妄相当中,我们平常心就是一念的妄动,结果被妄相所转。所以我们要把真实的心性找到,就是你不要乱动,妄想最怕就是…你一不动,它就怕你。因为它是虚妄相,虚妄相你要是对它不执取不妄动,它就消失掉了。《楞严经》的破妄显真,它不是说去对治什么,它基本上认为,真实的心性就在虚妄的相中,你只要不随妄转,那么心性就开显出来了。所以理观这一部分的感应道交,是感应我们内在自性的慈悲心,我们称性本俱的慈悲的功德。
我们过去曾经问忏公师父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样才够广结善缘?忏公师父回答得很妙,忏公师父说:要广结善缘,在佛堂里面好好的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听不是很懂,但是慢慢慢慢的,哦!因为你内心好好的用功,念佛忆佛,你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你未来的利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积集资粮的准备。他的意思就是说:广结善缘不是向外追求,你内在的烦恼淡薄了,你很自然的发起广大的愿望,你就能够跟众生结缘了。所以我们看菩萨利益众生,你看他前面的半段一定是他自修的功德,所以才有后面的结果。
他有这样的根本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使令法界当中的无子众生,她心中祈求能够生一个男孩子,她忆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因地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就能够产生加持力,使令祈求的众生,产生福德智慧的男子出来。这个我们就叫感应道交,菩萨要保证对众生的加持力,你要先成就这个功德,然后把这功德放在名号中,当众生跟这个名号一接触的时候,“啪”!感应道交,然后你得到那种大慈悲的加持力,求男得男。
“二求”是指众生要祈求男子或者祈求女子,对生命当中有这种祈求。你忆念观世音菩萨,菩萨能够满你的愿,使令你在这二部分能够无所畏惧。
这个也是十四无所畏的两种的无所畏。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69页,寅三、别明三毒无畏。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段经文的解读。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怎么解读呢?自行功成,所以化他有本。菩萨所有对众生的加持力,就是因地的时候他有这份功德,所以对众生产生一种连带的启发的作用。
这就是他在因地所证的理性,是「背尘合觉」,不迷、不取、不动的理性。这样的理性有什么好处呢?「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菩萨以大悲的愿力到十方世界去随类化生的时候,他不坏世间的假相,这一点是很重要,菩萨从空出假的时候是不坏假相的。不坏假相有什么样的妙用呢?第一个妙用,「供养微尘诸佛如来」,他能够普遍在十方的佛国土当中,供养微尘数的诸佛,来修习福德资粮。佛陀在那个地方说法,菩萨现身用无量的珍宝来供养佛陀,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第二种妙用,「各各佛边为法王子」,他能够示现做佛的大弟子,来辅助佛陀弘扬佛法,来修学智慧。菩萨因为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在广大的世间修习广大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以这个来做自行的根本。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菩萨在面对外在声音的时候,他是以反闻照性的工夫来通达根性,使令六根互用。“圆通”就是他的六根已经无障碍的交互作用。使令“能明”跟“所照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生起广大利他的妙用。耳根法门在我们娑婆世界,我们一般的说法叫做『观音法门』。这个法门在目前的修行当中,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特别契合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这样的修学,蕅益大师用四个字来总持,整个『观音法门』它的重点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慈悲感应」这四个字。“慈”与乐,他可以给予我们种种身心上的安乐;“悲”拔苦,拔除我们身心的痛苦。整个修学的过程,所追求的就是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产生拔苦与乐的效果。
寅三、别明三毒无畏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这一部份自行功德的体是「销尘旋明」,我们透过耳根圆通的事修跟理观,来消除我们所缘的妄尘,恢复我们本性智慧的光明。这样的光明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能够使令我们众生的法界(外在的依报)身心(内在的正报),依正二报就像琉璃珠宝一样,能够内外明彻,了了分明而无所障碍。(利他)因为这样的光明智慧,使令一切昏迷暗钝的这种性障,没有善心、内心邪知邪见、拨无因果、很难生起善心的阿颠迦,能够远离心中的愚痴跟暗钝。因为修『观音法门』,你内心有光明,有光明当然就不会有黑暗。
这应该怎么做到呢?就是透过「感应」的力量。「感应」的力量的产生在蕅益大师的注解,他是分成了事修跟理观两种的差别。我们刚开始是透过事修,身口意三业的加行,包括我们对观世音菩萨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乃至意业的皈依观想。这种身口意的相应,我们去感应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力,这个地方的事修是感应外在佛力的加被。理观就不是这个意思,理观就是我们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我们内心不只是一种皈依的心而已,我们要生起一种观照力,我们要回光返照「能闻是谁?」。当我们听到观世音菩萨的音声时候,我们要观想是谁在听这个音声,那我们的心就停留在这个「闻」。
自行的体性:「熏闻离尘」。“熏闻”就是我们依止反闻照性的工夫能够成就离尘,脱离这一切色尘的系缚;「熏闻」是一种因地的修学,「离尘」是果地上的功德。熏闻离尘它就是指的我们在修『观音法门』所证得的理性,能够脱离这一切六尘的障碍,发明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这个是讲到我们在自修方面所证得的理性。它有什么妙用呢?「色所不劫」,“色”指的是一切六尘的境界。当我们功夫成就以后,这六尘就不再劫夺我们心中的功德。这包括体、包括用,这个都是一种自行的功德,以下是化他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自行功德,他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他能够使令我们这些多媱众生远离贪欲;“多媱”蕅益大师的意思不只是指的男女这一部份而已,是包括对一切六尘的贪爱,都叫做「媱」。一切贪爱都以攀缘心为本,我们既然不随外在的六尘所转,开始反闻闻自性的时候,那么这一切贪爱的烦恼自然消失掉。这是『观音法门』产生的第一个内心的功德。
这一部份也是分为自行跟化他。自行也是分成体跟用。「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当我们内心脱离了根尘的执取,安住在闻音的妙性的时候,六根对六尘就没有能所的障碍,就圆融无碍没有能所的障碍。这样的能所双亡,离诸对待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无对所对」这时我们的六根生起了别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对跟所对,能对的六根所对的六尘惟是一心。从这样的自利功德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瞋恚”主要的根源是一种人我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当我们一个世界上很强调个人主义的时候,那我们的瞋心就开始活动了。你看我们小时候,整个社会是很强调团体主义,个人的意识比较没那么的强烈,那个时候的瞋心比较薄弱。瞋恚是以对立来当它的根源。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
我们在理解这部分也是这个道理,自行功成,化他有本。观世音菩萨凭什么能够使令我们生福德智慧之男呢?他因地是怎么修行的?「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这是讲他因地所证的理性。“融行”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是念念销融四大之行,他是远离尘境,背尘;复闻,等于是合觉。他不但是远离四大之行,他也不是安住在偏空,他能够念念开显我们本俱的闻性,使令他内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 这一段是说明十四种无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种,远离贪瞋痴三毒。使令我们内心面对三毒的时候,能够无所怖畏。这是修习『观音法门』产生的效果。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这一段的息灭贪瞋痴,蕅益大师的意思叫「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为什么今天我们一个人去忆念观世音菩萨,你的贪瞋痴会淡薄?因为观世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在这一部份有这一部份的功德,所以你跟他的功德一接触的时候,他会对你一种启发的作用。比方说:我们今天忆念关公,你一想到关公的时候,你就会产生一种忠义参天功德出现;比方说我们忆念张飞,我们就产生勇猛坚定的功德;比方我们今天去忆念忏公师父,我们内心当中就会产生一种智慧善巧的功德;我们去忆念海公长老,我们就产生慈悲厚道的功德。一个菩萨他在因地有这样功德,使令众生跟他接触的时候,对这众生来说会有启发的作用。这个就是说,你在自行功成的时候,你化他就有这个根本。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寅四、别明二求无畏。
事修它所破除的是事障,使令我们成就一时的安乐;理观所破除的是理障,使令我们成就究竟圆满的解脱。『观音法门』其实在《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看本经的经文,释迦牟尼佛是把它当重点一样,不管它的因跟果是比较完全开显,他是把它当做本经的修学重点。
我们看菩萨的加持力之前,先看他的自修的根本。他因地是怎么修的:
这以下的经文,在古德的注解都是分成了自行跟化他。在自行这一部分又分成了体性跟作用。
蕅益大师说:但闻而已。外不随声尘所转,内不随耳识所扰,在听闻的过程中保持不迷、不取、不动,我们说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真如本性是无所不在的,蕅益大说:「全妄即真」。其实真在哪里呢?真实的心性就在妄相当中,我们平常心就是一念的妄动,结果被妄相所转。所以我们要把真实的心性找到,就是你不要乱动,妄想最怕就是…你一不动,它就怕你。因为它是虚妄相,虚妄相你要是对它不执取不妄动,它就消失掉了。《楞严经》的破妄显真,它不是说去对治什么,它基本上认为,真实的心性就在虚妄的相中,你只要不随妄转,那么心性就开显出来了。所以理观这一部分的感应道交,是感应我们内在自性的慈悲心,我们称性本俱的慈悲的功德。
我们过去曾经问忏公师父一个问题:我们要怎么样才够广结善缘?忏公师父回答得很妙,忏公师父说:要广结善缘,在佛堂里面好好的拜佛、念佛就是广结善缘。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听不是很懂,但是慢慢慢慢的,哦!因为你内心好好的用功,念佛忆佛,你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自行功成,化他有本」,你未来的利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做积集资粮的准备。他的意思就是说:广结善缘不是向外追求,你内在的烦恼淡薄了,你很自然的发起广大的愿望,你就能够跟众生结缘了。所以我们看菩萨利益众生,你看他前面的半段一定是他自修的功德,所以才有后面的结果。
他有这样的根本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使令法界当中的无子众生,她心中祈求能够生一个男孩子,她忆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因地有这样殊胜的功德,就能够产生加持力,使令祈求的众生,产生福德智慧的男子出来。这个我们就叫感应道交,菩萨要保证对众生的加持力,你要先成就这个功德,然后把这功德放在名号中,当众生跟这个名号一接触的时候,“啪”!感应道交,然后你得到那种大慈悲的加持力,求男得男。
“二求”是指众生要祈求男子或者祈求女子,对生命当中有这种祈求。你忆念观世音菩萨,菩萨能够满你的愿,使令你在这二部分能够无所畏惧。
这个也是十四无所畏的两种的无所畏。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69页,寅三、别明三毒无畏。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段经文的解读。蕅益大师告诉我们怎么解读呢?自行功成,所以化他有本。菩萨所有对众生的加持力,就是因地的时候他有这份功德,所以对众生产生一种连带的启发的作用。
这就是他在因地所证的理性,是「背尘合觉」,不迷、不取、不动的理性。这样的理性有什么好处呢?「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菩萨以大悲的愿力到十方世界去随类化生的时候,他不坏世间的假相,这一点是很重要,菩萨从空出假的时候是不坏假相的。不坏假相有什么样的妙用呢?第一个妙用,「供养微尘诸佛如来」,他能够普遍在十方的佛国土当中,供养微尘数的诸佛,来修习福德资粮。佛陀在那个地方说法,菩萨现身用无量的珍宝来供养佛陀,积集广大的福德资粮。第二种妙用,「各各佛边为法王子」,他能够示现做佛的大弟子,来辅助佛陀弘扬佛法,来修学智慧。菩萨因为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在广大的世间修习广大的福德智慧两种资粮,以这个来做自行的根本。
「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菩萨在面对外在声音的时候,他是以反闻照性的工夫来通达根性,使令六根互用。“圆通”就是他的六根已经无障碍的交互作用。使令“能明”跟“所照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观世音菩萨证得耳根圆通以后,生起广大利他的妙用。耳根法门在我们娑婆世界,我们一般的说法叫做『观音法门』。这个法门在目前的修行当中,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因为特别契合我们娑婆世界的根机。这样的修学,蕅益大师用四个字来总持,整个『观音法门』它的重点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慈悲感应」这四个字。“慈”与乐,他可以给予我们种种身心上的安乐;“悲”拔苦,拔除我们身心的痛苦。整个修学的过程,所追求的就是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产生拔苦与乐的效果。
寅三、别明三毒无畏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这一部份自行功德的体是「销尘旋明」,我们透过耳根圆通的事修跟理观,来消除我们所缘的妄尘,恢复我们本性智慧的光明。这样的光明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能够使令我们众生的法界(外在的依报)身心(内在的正报),依正二报就像琉璃珠宝一样,能够内外明彻,了了分明而无所障碍。(利他)因为这样的光明智慧,使令一切昏迷暗钝的这种性障,没有善心、内心邪知邪见、拨无因果、很难生起善心的阿颠迦,能够远离心中的愚痴跟暗钝。因为修『观音法门』,你内心有光明,有光明当然就不会有黑暗。
这应该怎么做到呢?就是透过「感应」的力量。「感应」的力量的产生在蕅益大师的注解,他是分成了事修跟理观两种的差别。我们刚开始是透过事修,身口意三业的加行,包括我们对观世音菩萨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念乃至意业的皈依观想。这种身口意的相应,我们去感应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力,这个地方的事修是感应外在佛力的加被。理观就不是这个意思,理观就是我们在称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我们内心不只是一种皈依的心而已,我们要生起一种观照力,我们要回光返照「能闻是谁?」。当我们听到观世音菩萨的音声时候,我们要观想是谁在听这个音声,那我们的心就停留在这个「闻」。
自行的体性:「熏闻离尘」。“熏闻”就是我们依止反闻照性的工夫能够成就离尘,脱离这一切色尘的系缚;「熏闻」是一种因地的修学,「离尘」是果地上的功德。熏闻离尘它就是指的我们在修『观音法门』所证得的理性,能够脱离这一切六尘的障碍,发明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这个是讲到我们在自修方面所证得的理性。它有什么妙用呢?「色所不劫」,“色”指的是一切六尘的境界。当我们功夫成就以后,这六尘就不再劫夺我们心中的功德。这包括体、包括用,这个都是一种自行的功德,以下是化他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有这样的自行功德,他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他能够使令我们这些多媱众生远离贪欲;“多媱”蕅益大师的意思不只是指的男女这一部份而已,是包括对一切六尘的贪爱,都叫做「媱」。一切贪爱都以攀缘心为本,我们既然不随外在的六尘所转,开始反闻闻自性的时候,那么这一切贪爱的烦恼自然消失掉。这是『观音法门』产生的第一个内心的功德。
这一部份也是分为自行跟化他。自行也是分成体跟用。「纯音无尘,根境圆融」当我们内心脱离了根尘的执取,安住在闻音的妙性的时候,六根对六尘就没有能所的障碍,就圆融无碍没有能所的障碍。这样的能所双亡,离诸对待的理性,有什么作用呢?「无对所对」这时我们的六根生起了别的时候,已经没有能对跟所对,能对的六根所对的六尘惟是一心。从这样的自利功德有什么作用呢?「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瞋恚”主要的根源是一种人我的对立,我相、人相的对立。当我们一个世界上很强调个人主义的时候,那我们的瞋心就开始活动了。你看我们小时候,整个社会是很强调团体主义,个人的意识比较没那么的强烈,那个时候的瞋心比较薄弱。瞋恚是以对立来当它的根源。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媱众生,远离贪欲。
我们在理解这部分也是这个道理,自行功成,化他有本。观世音菩萨凭什么能够使令我们生福德智慧之男呢?他因地是怎么修行的?「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这是讲他因地所证的理性。“融行”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是念念销融四大之行,他是远离尘境,背尘;复闻,等于是合觉。他不但是远离四大之行,他也不是安住在偏空,他能够念念开显我们本俱的闻性,使令他内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理性。“不动”就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钦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