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讲】
钦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钦予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在四空天当中来分判凡夫圣人的差别
壬五、结成无色名目
【图三】
我们把利根跟钝根说明一下,古德说:执事昧理,名之为钝根。这个人他做什么事都完全看事相,理观薄弱,所以他必须从五不还天当中,经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处。空无边处就二万大劫的时间,识无边处要花四万大劫,无所有处要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要八万大劫,他要多一般人二十大劫的时间,才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因为他的理观薄弱,他必须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前进。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
圣道出离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天王示现
阿难!这个诸天指的是什么?是包括了欲界天,也包括了色界跟四空天,这地方不包括五不还天。这些天人都是凡夫在业果酬答,你因为有什么样的持戒、有什么样禅定的功德,所以就招感种种诸天的果报,因果酬答报尽以后,还是要进入三界的生死轮回。也就是说,这种果报都是暂时的,因果的酬报而已,这是指诸天的人民来说。
观想空相而不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迷漏无闻,迷于有漏的诸天,便入轮转,无想天死了以后还要流转生死。这地方是说明,凡夫外道因为执事昧理,一者进步很慢,二者便入轮转。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这是说明四空天的天人,他虽然穷尽色身跟虚空之相,但是不能穷尽我空法空的理性,但空其相,不空其性。但假设是从五不还天,依止出世的圣道。出世的圣道指的是什么?就是我空的智慧,来穷究我空的真理,这个就属于不回心的,这个人他不可能在初果、二果、三果这个过程回小向大,他一定要成就阿罗汉果,然后经过八万大劫,乃至于经过二十小劫的时间,才能够成就阿罗汉,钝根阿罗汉。
业果为民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这种菩萨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游行三昧,渐次增进;他在那个地方教化天人,因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弥勒菩萨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他们再下来帮助佛陀。讲到这一类的人,他不想到净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间来,那怎么办呢?就是到诸天做天王。
大乘佛法是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生命没有错,你把生命消失掉干什么呢?身心世界没有错啊!错在你心中的执取,菩萨是借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问题了,你一定要来生得一个果报。当然有些人智增上菩萨,选择到诸佛菩萨的国土去;但是有一类的悲增上的菩萨,他又不想离开众生。在没有佛出世的情况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浊恶世的人间来,那怎么办呢?他只好到天上去。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以上的四空天,他外在的色身跟内心的心识(前六识)都已经灭尽了,四空定的禅定坚固的现前,已经没有业果之色,但有定果之色,所以他的色法能够自在的变现,自在的受用。从此逮终,在整个三界的身心世界当中,他是一个最为极端、最高的境界,在往上就没有了,三界中的最高,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凡外还坠
“此”包括前面所有的整个七趣的众生,依止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依止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乃至依止禅定招感寂静的果报。这一类的众生有一个特点,都不能去通达本妙、本觉、本明之心。他们虽然修学持戒跟禅定,他们都不知道回光返照,他本具的妙觉明性,而依止一念的妄想,造作很多的妄业。包括持戒、包括禅定,只要不跟现前一念心相应都是妄念,虚妄有三界的果报,所以就在三界当中,就虚妄的随顺于整个业力而沉沦在七趣当中,这叫补特伽罗(数取趣),各从其类;众生数数的造业,数数的的果报,各随其妄因,而各担起妄果,直到有一天他能够遇到大乘的经典,回光返照为止,否则这三界是没办法停止的,叫补特伽罗。
庚二、总结虚妄
【图二】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是四空定的相貌。表面上风平浪静,它私底下是无量无边颠倒戏论的种子一颗都没有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壬三、更判凡圣二类。
壬四、总辨王民不同
诸天的天王就不同,包括欲界天、四禅、四空的天王,有很多都是法身菩萨游行三昧,在真如三昧当中,他为了要增进他的福德智慧两种广大的资粮,以诸天的果报来修学,而依止这个修学来回向圣伦,回向他的无上菩提所修行的道路。我们都知道,菩萨不能入偏空涅盘,他一定要有个生命体,阿罗汉是一成就我空以后,他马上把生命消失掉。
] 在四空天当中来分判凡夫圣人的差别
壬五、结成无色名目
【图三】
我们把利根跟钝根说明一下,古德说:执事昧理,名之为钝根。这个人他做什么事都完全看事相,理观薄弱,所以他必须从五不还天当中,经过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到非想非非想处。空无边处就二万大劫的时间,识无边处要花四万大劫,无所有处要六万大劫,非想非非想处要八万大劫,他要多一般人二十大劫的时间,才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因为他的理观薄弱,他必须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前进。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则是凡夫业果酬答,答尽入轮。
圣道出离
若从无想诸外道天,穷空不归,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天王示现
阿难!这个诸天指的是什么?是包括了欲界天,也包括了色界跟四空天,这地方不包括五不还天。这些天人都是凡夫在业果酬答,你因为有什么样的持戒、有什么样禅定的功德,所以就招感种种诸天的果报,因果酬答报尽以后,还是要进入三界的生死轮回。也就是说,这种果报都是暂时的,因果的酬报而已,这是指诸天的人民来说。
观想空相而不能够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迷漏无闻,迷于有漏的诸天,便入轮转,无想天死了以后还要流转生死。这地方是说明,凡夫外道因为执事昧理,一者进步很慢,二者便入轮转。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这是说明四空天的天人,他虽然穷尽色身跟虚空之相,但是不能穷尽我空法空的理性,但空其相,不空其性。但假设是从五不还天,依止出世的圣道。出世的圣道指的是什么?就是我空的智慧,来穷究我空的真理,这个就属于不回心的,这个人他不可能在初果、二果、三果这个过程回小向大,他一定要成就阿罗汉果,然后经过八万大劫,乃至于经过二十小劫的时间,才能够成就阿罗汉,钝根阿罗汉。
业果为民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定性现前,无业果色,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彼之天王,即是菩萨游三摩提,渐次增进,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这种菩萨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游行三昧,渐次增进;他在那个地方教化天人,因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弥勒菩萨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他们再下来帮助佛陀。讲到这一类的人,他不想到净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间来,那怎么办呢?就是到诸天做天王。
大乘佛法是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生命没有错,你把生命消失掉干什么呢?身心世界没有错啊!错在你心中的执取,菩萨是借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问题了,你一定要来生得一个果报。当然有些人智增上菩萨,选择到诸佛菩萨的国土去;但是有一类的悲增上的菩萨,他又不想离开众生。在没有佛出世的情况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浊恶世的人间来,那怎么办呢?他只好到天上去。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以上的四空天,他外在的色身跟内心的心识(前六识)都已经灭尽了,四空定的禅定坚固的现前,已经没有业果之色,但有定果之色,所以他的色法能够自在的变现,自在的受用。从此逮终,在整个三界的身心世界当中,他是一个最为极端、最高的境界,在往上就没有了,三界中的最高,从此逮终,名无色界。
凡外还坠
“此”包括前面所有的整个七趣的众生,依止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依止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乃至依止禅定招感寂静的果报。这一类的众生有一个特点,都不能去通达本妙、本觉、本明之心。他们虽然修学持戒跟禅定,他们都不知道回光返照,他本具的妙觉明性,而依止一念的妄想,造作很多的妄业。包括持戒、包括禅定,只要不跟现前一念心相应都是妄念,虚妄有三界的果报,所以就在三界当中,就虚妄的随顺于整个业力而沉沦在七趣当中,这叫补特伽罗(数取趣),各从其类;众生数数的造业,数数的的果报,各随其妄因,而各担起妄果,直到有一天他能够遇到大乘的经典,回光返照为止,否则这三界是没办法停止的,叫补特伽罗。
庚二、总结虚妄
【图二】
此等穷空,不尽空理,从不还天圣道穷者,如是一类,名不回心钝阿罗汉。
是四空定的相貌。表面上风平浪静,它私底下是无量无边颠倒戏论的种子一颗都没有少,「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壬三、更判凡圣二类。
壬四、总辨王民不同
诸天的天王就不同,包括欲界天、四禅、四空的天王,有很多都是法身菩萨游行三昧,在真如三昧当中,他为了要增进他的福德智慧两种广大的资粮,以诸天的果报来修学,而依止这个修学来回向圣伦,回向他的无上菩提所修行的道路。我们都知道,菩萨不能入偏空涅盘,他一定要有个生命体,阿罗汉是一成就我空以后,他马上把生命消失掉。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钦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