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讲】
钦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钦予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禅天一般大众的人民,他们的人民大众叫梵众天。
大梵天
苦离漏止
他的觉观是怎么来的呢?智者大师说有两种觉观:一、从欲界到初禅最重要的觉观是要诃责五欲,他必须用不净观,他要观察我们众生为什么贪爱色身,因为我们产生颠倒,我们一直认为色身是清净美妙的。所以他在觉观当中,他就如实的观察我们色身,其实把这一层皮剥开以后,把肉也剥开,我们看到我们的色身,脓血屎尿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他以不净的觉观来诃责欲爱的烦恼,所以他成就禅定的时候他的觉观还在,而且他不断的保留(下面会说)。
大梵天是天王,他的因地有三个:一、身心妙圆。赞叹他的身心世界是微妙圆满。什么叫微妙?蕅益大师说:他能够完全远离欲界粗重污浊的身心,他没有欲界的爱染。“圆”他较前面诸天,他戒定的功德更加的满足,这第一个。他的戒行更加的清净,他的威仪更加的庄严。二、威仪不缺,清净禁戒,他不但是威仪不缺,行住坐卧都不放逸,具足持戒之德,不但能奉持清净的净戒,身口意清净,他经常保持摄心而不放逸,有持戒之德。三、加以明悟,“明悟”就是他够通达慈悲喜舍之理,他有四无量心,广大的慈悲心跟喜舍之心。以这三种的因地,他能够应其持戒清净跟慈悲喜舍之德,以这两种德行来统领整个梵天的大众,而为大梵天王。这指的是他天王的德行。
你加上这个观念,这个初禅就不是初禅,你加上这观念二禅就不只是二禅,那是整个菩萨道。所以你看修行就是一念之间,你一念之间提升了,你所修的法门全部提升。但问题是他不能够正念真如,他就只能够活在那一个小范围里面对治烦恼,还是以生灭心来对治烦恼,那当然效果就有限,站在本来就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就糟糕了!那等于就是两个人在那边对抗,那这就很难跳脱。这观念就在这个地方。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梵辅天就是大臣,辅佐大王来整理事物的大臣,他的因地有两个:一、欲习既除,离欲心现。这一点跟前面的初禅差别不大,他对三界爱欲的烦恼调伏了,禅定离欲的心坚定的现前,这一部份跟前面没有太大的差别,重点在下一句话:于诸律仪爱乐随顺。前面的持戒是比较属于大方向的,偏重在调伏烦恼;梵辅天对大小的律仪,特别是威仪特别的重视,爱乐随顺,没有人强迫他,他就很喜欢去注重自己的大小律仪,有威仪的德行。这个人应其定共戒,他有禅定跟戒行的清净,他能够行种种的梵行之德;梵行之德有两部份:一、他自己爱乐随顺梵行之德。二、他能够弘扬教化众生遵守梵行之德。
所以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的一个思想,我们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我们要忏悔业障是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我们要了生死,要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站在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个是整个本经的核心思想,从本来无一物而建立整个戒定慧,以无住为本,而生起戒定慧的修学。
梵辅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因为初禅的特点虽得禅定,但并不坚固,到二禅就觉观没有了,他要随时用觉观来诃责五欲来保护他的禅定。所以你看初禅在大三灾现前的时候,火烧初禅。为什么?因为觉观之火,他还有觉观,所以他心中还有微细念头在动,他招感初禅之火。「喜」他有欢喜心;「乐」喜跟乐都是快乐的,乐是比较微细,喜是比较粗;「心一境性」,禅定的相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的安住,这是禅定的相貌,心一境性。这是整个初禅的相貌,到二禅已去就没有觉观,二禅已去也没有前五识的活动。
这地方的调伏烦恼,跟佛陀在讲经的时候说,他都没有修真实三昧这是什么意思?佛陀在诃责欲界诸天他在调伏烦恼的时候,或者色界天在调伏烦恼的时候,都有一句话说:「他们没有真修三昧」,这什么意思?他们虽然用不净观诃责烦恼,但是他没有真实的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的思想就是说,你要相信你的自性是清净的,你来就没有烦恼。
这一点就不同于梵众天,他偏重在自己的修学,梵辅天他能够以梵行之德,来劝人家修学梵行,赞叹梵行的功德,他有种利他的妙行,叫梵辅天。
总结:前面三种的天已经成就这种殊胜身心之流,因为他已经离开欲界的粗重污浊的心身,产生一种安乐精妙的身心。他这种身心世界一切苦恼所不能逼,他没有欲界八苦的逼迫,也没有三苦当中苦苦的逼迫,当然他还有无常败坏之苦,还有微细的行苦。虽然他没有真实的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出世的三昧,但是在他一念寂静的心中,诸漏不动,已经能够调伏世间的欲漏,名为初禅。初禅我们叫做离生喜乐地,离开“生”就是三界粗重的身心,而产生一种跟喜乐相应的一种身心。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他说:初禅具足五德,觉、观、喜、乐、心一境性,初禅是有觉观的。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禅天一般大众的人民,他们的人民大众叫梵众天。
大梵天
苦离漏止
他的觉观是怎么来的呢?智者大师说有两种觉观:一、从欲界到初禅最重要的觉观是要诃责五欲,他必须用不净观,他要观察我们众生为什么贪爱色身,因为我们产生颠倒,我们一直认为色身是清净美妙的。所以他在觉观当中,他就如实的观察我们色身,其实把这一层皮剥开以后,把肉也剥开,我们看到我们的色身,脓血屎尿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他以不净的觉观来诃责欲爱的烦恼,所以他成就禅定的时候他的觉观还在,而且他不断的保留(下面会说)。
大梵天是天王,他的因地有三个:一、身心妙圆。赞叹他的身心世界是微妙圆满。什么叫微妙?蕅益大师说:他能够完全远离欲界粗重污浊的身心,他没有欲界的爱染。“圆”他较前面诸天,他戒定的功德更加的满足,这第一个。他的戒行更加的清净,他的威仪更加的庄严。二、威仪不缺,清净禁戒,他不但是威仪不缺,行住坐卧都不放逸,具足持戒之德,不但能奉持清净的净戒,身口意清净,他经常保持摄心而不放逸,有持戒之德。三、加以明悟,“明悟”就是他够通达慈悲喜舍之理,他有四无量心,广大的慈悲心跟喜舍之心。以这三种的因地,他能够应其持戒清净跟慈悲喜舍之德,以这两种德行来统领整个梵天的大众,而为大梵天王。这指的是他天王的德行。
你加上这个观念,这个初禅就不是初禅,你加上这观念二禅就不只是二禅,那是整个菩萨道。所以你看修行就是一念之间,你一念之间提升了,你所修的法门全部提升。但问题是他不能够正念真如,他就只能够活在那一个小范围里面对治烦恼,还是以生灭心来对治烦恼,那当然效果就有限,站在本来就有烦恼的角度来对治烦恼,就糟糕了!那等于就是两个人在那边对抗,那这就很难跳脱。这观念就在这个地方。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梵辅天就是大臣,辅佐大王来整理事物的大臣,他的因地有两个:一、欲习既除,离欲心现。这一点跟前面的初禅差别不大,他对三界爱欲的烦恼调伏了,禅定离欲的心坚定的现前,这一部份跟前面没有太大的差别,重点在下一句话:于诸律仪爱乐随顺。前面的持戒是比较属于大方向的,偏重在调伏烦恼;梵辅天对大小的律仪,特别是威仪特别的重视,爱乐随顺,没有人强迫他,他就很喜欢去注重自己的大小律仪,有威仪的德行。这个人应其定共戒,他有禅定跟戒行的清净,他能够行种种的梵行之德;梵行之德有两部份:一、他自己爱乐随顺梵行之德。二、他能够弘扬教化众生遵守梵行之德。
所以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的一个思想,我们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我们要忏悔业障是站在一个本来就没有业障的角度来忏悔业障。我们要了生死,要站在什么样的角度来?站在本来就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这个是整个本经的核心思想,从本来无一物而建立整个戒定慧,以无住为本,而生起戒定慧的修学。
梵辅天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因为初禅的特点虽得禅定,但并不坚固,到二禅就觉观没有了,他要随时用觉观来诃责五欲来保护他的禅定。所以你看初禅在大三灾现前的时候,火烧初禅。为什么?因为觉观之火,他还有觉观,所以他心中还有微细念头在动,他招感初禅之火。「喜」他有欢喜心;「乐」喜跟乐都是快乐的,乐是比较微细,喜是比较粗;「心一境性」,禅定的相貌,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的安住,这是禅定的相貌,心一境性。这是整个初禅的相貌,到二禅已去就没有觉观,二禅已去也没有前五识的活动。
这地方的调伏烦恼,跟佛陀在讲经的时候说,他都没有修真实三昧这是什么意思?佛陀在诃责欲界诸天他在调伏烦恼的时候,或者色界天在调伏烦恼的时候,都有一句话说:「他们没有真修三昧」,这什么意思?他们虽然用不净观诃责烦恼,但是他没有真实的正念真如。正念真如的思想就是说,你要相信你的自性是清净的,你来就没有烦恼。
这一点就不同于梵众天,他偏重在自己的修学,梵辅天他能够以梵行之德,来劝人家修学梵行,赞叹梵行的功德,他有种利他的妙行,叫梵辅天。
总结:前面三种的天已经成就这种殊胜身心之流,因为他已经离开欲界的粗重污浊的心身,产生一种安乐精妙的身心。他这种身心世界一切苦恼所不能逼,他没有欲界八苦的逼迫,也没有三苦当中苦苦的逼迫,当然他还有无常败坏之苦,还有微细的行苦。虽然他没有真实的依止不生灭心来修学出世的三昧,但是在他一念寂静的心中,诸漏不动,已经能够调伏世间的欲漏,名为初禅。初禅我们叫做离生喜乐地,离开“生”就是三界粗重的身心,而产生一种跟喜乐相应的一种身心。智者大师在《法界次第初门》他说:初禅具足五德,觉、观、喜、乐、心一境性,初禅是有觉观的。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钦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