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讲】
钦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钦予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四、空行仙
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依浮尘根而修学。其次比较高级的是依胜义根,那是修心,他想要把凡夫粗重的凡胎,转化成轻飘仙道的色身,他依止第八识的冥想来修禅定,三昧成就以后具足五通,有各式各样的神通,这是比较高级的仙道。在以下的别显当中,古德的分判它有十种,前面五种是偏重在修学色身的,练精气神。后面五种,他就开始修学禅定,他有各式各样的神通显现出来。这十种不管是修身修心,总而言之,都是活在自己的妄想,跟我们的真如本性是不相应的。这个就是先把仙道的特色先做说明。
二、飞行仙
这地方就是讲我们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你果报的状态。蕅益大师说:仙道的特点就是,别修妄念,存想固形。他的这样存想固形的妄想,蕅益大师说,基本上有两种的差别:一种是依止浮尘根而修学,浮尘根完全是一个色法,他完全是修身的,这种是比较低级的仙道。他怎么办呢?他就“守精”,让自己的精气不泄漏然后练气,把精转成气,然后养神。经过动静的修学,守精、练气、养神,就使令色身能够长时间的不老不病,延年益寿,这是偏重在修身。
前面五种仙,他都是以脚活动力量,脚越轻便,他能够飞得越高,这个仙的层次就越高。因为我们的身体,脚是一个重要的判定,脚越有力量你身体就越好,所以前面五种修身的都是以脚的力量分判。
阿难!彼诸众生,“众生”是人道的众生,而且是希望能够追求不老、不病、不死的众生,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坚固的想法,希望能够追求长生不老。他怎么做呢?“服饵”是他主要的修学方法,他用种种的药物去煎制,煎制以后他长时间的服用,用药物的力量包括自己平常的修练,来助长色身的健康长寿。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不休息」,也就是说他吃这个药物不是短时间,是长时间的服用。然后食道圆成,吃煎制的药物成功以后,他所成就的相貌是地行仙。他的行动特别的轻快,他的活动特别敏捷,但是他的脚还不能够离地,虽然健步如飞,但是脚不能离地,所以还是属于地行仙。
前面三种我们看它的内涵,主要是靠外在的力量,吃药物、草木、金石等等。这个地方他是有一定的修练,以“动止”两种法门来修练。比方说他在动中运气调身,比方做瑜伽、打太极拳,动中来练气;其次在静中养神,在动中把精转成气,然后在经过静坐,把气转换成神。修练久以后,气精圆成,在动中练精还气,从静中练气还神,最后把精气神还于虚空,最后行成具妙,这个就是精气圆成。把精气神都回归到一念的虚空以后,他就变成空行仙,他不但能够在空中飞行,他甚至于能够腾云驾雾,他的脚能够站在云雾当中飞行,无有障碍。这地方就飞得更高,前面的游行仙还不能够飞到云端,顶多在虚空,他是飞到虚空很高的地方,飞到云端去,而且能够腾云驾雾,叫空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他为什么生到仙道去呢?复有从人,“从人”古德的注解中提到有两层意思:为什么强调“从人”呢?因为前面的都是从畜生道过来的,仙道是从人间修成的,拣别他不是从三恶道来的,是从人间而来,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他是什么人而来呢?这个人做人的时候,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他厌恶色身的无常,他也厌恶色身的病痛,他对老病跟无常的痛苦很强烈的厌恶,他好乐长生不老之法,因此而精勤的修学的这种人。先把修学仙道的人,他心中的希望标出来。他有这种希望也不能说错,问题出在下面:
所以本经它认为影响我们生命升沉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你思想的迷悟,这个是影响你三界的总报。本经讲得很清楚,你完全是纯情的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情想均等就做人,当然人也是各式各样,你是怎么样的执着,你就做什么样的人。如果是纯想,你是一种理智非常高的人,临命终直接生到天上去。所以它完全是用内心的迷悟,来决定你整个三界的总报,这是第一个,我们讲亲因缘,或者是主要的因缘。
己五、示仙趣(分三:庚一、总标。庚二、别显。庚三、结示)七趣差别的第五科,显示仙的果报。“仙”有轻便转化的意思,也就是说修学仙道的人他们是透过精气神的修练,把我们凡夫的凡胎转成仙胎以求长生不老,这叫仙趣。分三段:一、总标。二、别显。三、结示。
“精色”他能够在打坐当中以一念专住的心,来吸收日月的精华;“精”指日月的精华;“色”云彩色,夏天天上有七彩的云彩。也就是说他打坐不完全在房间里面
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可惜的是他在修学三昧的时候,他并没有依止正觉之理(如来藏妙真如性),没有依止我们的不生灭心。他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禅定呢?别修妄念,存想固形。他心中自己产生一个妄想,他自己虚妄的想象。他有什么妄想呢?存想固形,他心中一直希望能够坚固他的色身,使令他的色身能够不老、不病、不死;他坚固他的色身,他经常存有这样的希望跟想法。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怎么做呢?他远离都市的繁华,到了偏僻的山林,或者到没有人间的海岛,总而言之,他就希望到一个没有人去吵杂的地方来修学他的仙道,这当中就有十种的差别。
所以在本经它是以思想的迷悟做主要的因素,以善恶业力的熏习当作次要因素;以思想决定我们的总报,以业力来影响我们的别报。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六、通行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庚一、总标
一、地行仙
前面是吃草木,这地方是吃金属跟矿物,他服铅、汞这种金属的矿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混合起来。这种金石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化道”,吃久了以后他能够转化我们人道的这种凡骨,而转成一种比较轻飘的仙骨,骨头会改变,成功以后叫游行仙,他甚至于可以在虚空中飞行自在。前面的飞行仙飞行还不是飞得很高,这地方他直接飞到虚空去,飞得更高更远,他的特点就是服金石来改变他的骨头。
这地方的重点在“津液”这两个字。前面的“动止”就是这个人的修练,他可能是一半是动,一半是静,动一动、静一静。但是到第五个的时候,他主要的就是静态的。这个“津液”是怎么回事呢?他在打坐的时候,他用舌头顶住上颚,顶住上颚嘴巴就会产生一种津液,这种津液他能够润德圆成,他能够滋润我们的色身,津液能够转化成一种正气,飘然的正气,所以就使令他的身心特别的轻飘,游于天上叫天行仙。他不但是能够腾云驾雾,甚至于能够游行到诸天去,但是他不能够住在天上,他能够到天上去见到天人,他也不能吃天上的东西,因为他没有那个福报力,他还是要回到他的深山、海岛,没有人的地方安住。这地方的主要特点他用“津液”来化成他的气。前面五种主要是修他的精气神,以修身为本。
三、游行仙
本经在发明生命的缘起,它的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所谓的“真如”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它能够受染净诸法的熏习,而显现十法界的差别果报,所谓的「不思议熏而不思议变」。
这样的思想《六祖坛经》也有这样的观念,六祖大师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说你修了福报很大,但是你内心当中是一个颠倒的,你这个福报不能在人天中得果报,你可能变成一个畜生或变成一个鬼道,你在卑贱的果报当中去享受你福报,因为你的思想是颠倒的,颠倒的思想是下沉的,「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福报救不了你的。你把这样的思想抓住了,你再看本经的缘起你就知道,它主因素是以思想的迷悟,来判定整个七趣的差别。这个观念建立起来,看经文就容易了解。
我们的一念心性在受熏的过程当中,有两个地方的差别:一、约它的体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一部份是不变的,它不随过去现在未来的改变。二、约着作用来说,它在不变的当中,它有随缘的作用,因缘法我们讲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即假”就是讲随缘的作用,即假的因缘变化,从本经上来看有两个因素,会主导我们生命的升沉:
前面是服饵,这里是草木,服饵是把药煮熟了而吃,这地方的草木就直接用草木,比方说黄精,他吃黄精、松柏这种树的枝叶,去榨它的汁,他就直接生吃,吃久了以后就健步如飞。药道圆成,吃这种草木之药,功德成就以后,他的飞行就比前面更加轻快了,能够慢慢的能够离开地步,而少分的飞行。前面的服饵他还要食人间烟火,到这地方以后,古德注解说:不管草木、金石,第二种仙以后,他基本上不吃人间的饭菜,他吃的东西都没有经过烟火煮过的,不食人间烟火。
五、天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个别显示十种仙趣的差别相貌: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图一】
庚二、别显
请大家打开讲义248面,己五、示仙趣。
第一个就是你的思想,我们经常生起如理作意的观照,我们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一种「正气」,这时候我们的生命是往上超生的。你看你遇境逢缘的时候,你经常用理智来观照,这个人他的身心是种轻飘,临终的时候是往上飘的;相反的,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是用对五蕴身心的一种情执,这情执在本经上说是一种贪爱之水,你就会累积很多这种水,水是往低处流是往下降。
第二个再考虑你的善恶的业力,这影响到你的别报,你做为一个人,人当中也有快乐也有痛苦,这个因素就是由业力的熏习来决定。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 四、空行仙
就是蕅益大师说的,依浮尘根而修学。其次比较高级的是依胜义根,那是修心,他想要把凡夫粗重的凡胎,转化成轻飘仙道的色身,他依止第八识的冥想来修禅定,三昧成就以后具足五通,有各式各样的神通,这是比较高级的仙道。在以下的别显当中,古德的分判它有十种,前面五种是偏重在修学色身的,练精气神。后面五种,他就开始修学禅定,他有各式各样的神通显现出来。这十种不管是修身修心,总而言之,都是活在自己的妄想,跟我们的真如本性是不相应的。这个就是先把仙道的特色先做说明。
二、飞行仙
这地方就是讲我们一个人的心态,就决定你果报的状态。蕅益大师说:仙道的特点就是,别修妄念,存想固形。他的这样存想固形的妄想,蕅益大师说,基本上有两种的差别:一种是依止浮尘根而修学,浮尘根完全是一个色法,他完全是修身的,这种是比较低级的仙道。他怎么办呢?他就“守精”,让自己的精气不泄漏然后练气,把精转成气,然后养神。经过动静的修学,守精、练气、养神,就使令色身能够长时间的不老不病,延年益寿,这是偏重在修身。
前面五种仙,他都是以脚活动力量,脚越轻便,他能够飞得越高,这个仙的层次就越高。因为我们的身体,脚是一个重要的判定,脚越有力量你身体就越好,所以前面五种修身的都是以脚的力量分判。
阿难!彼诸众生,“众生”是人道的众生,而且是希望能够追求不老、不病、不死的众生,他内心当中有一种坚固的想法,希望能够追求长生不老。他怎么做呢?“服饵”是他主要的修学方法,他用种种的药物去煎制,煎制以后他长时间的服用,用药物的力量包括自己平常的修练,来助长色身的健康长寿。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不休息」,也就是说他吃这个药物不是短时间,是长时间的服用。然后食道圆成,吃煎制的药物成功以后,他所成就的相貌是地行仙。他的行动特别的轻快,他的活动特别敏捷,但是他的脚还不能够离地,虽然健步如飞,但是脚不能离地,所以还是属于地行仙。
前面三种我们看它的内涵,主要是靠外在的力量,吃药物、草木、金石等等。这个地方他是有一定的修练,以“动止”两种法门来修练。比方说他在动中运气调身,比方做瑜伽、打太极拳,动中来练气;其次在静中养神,在动中把精转成气,然后在经过静坐,把气转换成神。修练久以后,气精圆成,在动中练精还气,从静中练气还神,最后把精气神还于虚空,最后行成具妙,这个就是精气圆成。把精气神都回归到一念的虚空以后,他就变成空行仙,他不但能够在空中飞行,他甚至于能够腾云驾雾,他的脚能够站在云雾当中飞行,无有障碍。这地方就飞得更高,前面的游行仙还不能够飞到云端,顶多在虚空,他是飞到虚空很高的地方,飞到云端去,而且能够腾云驾雾,叫空行仙。
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
他为什么生到仙道去呢?复有从人,“从人”古德的注解中提到有两层意思:为什么强调“从人”呢?因为前面的都是从畜生道过来的,仙道是从人间修成的,拣别他不是从三恶道来的,是从人间而来,这是第一层意思。第二、他是什么人而来呢?这个人做人的时候,他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他厌恶色身的无常,他也厌恶色身的病痛,他对老病跟无常的痛苦很强烈的厌恶,他好乐长生不老之法,因此而精勤的修学的这种人。先把修学仙道的人,他心中的希望标出来。他有这种希望也不能说错,问题出在下面:
所以本经它认为影响我们生命升沉的第一个因素,就是你思想的迷悟,这个是影响你三界的总报。本经讲得很清楚,你完全是纯情的就直接堕入阿鼻地狱,情想均等就做人,当然人也是各式各样,你是怎么样的执着,你就做什么样的人。如果是纯想,你是一种理智非常高的人,临命终直接生到天上去。所以它完全是用内心的迷悟,来决定你整个三界的总报,这是第一个,我们讲亲因缘,或者是主要的因缘。
己五、示仙趣(分三:庚一、总标。庚二、别显。庚三、结示)七趣差别的第五科,显示仙的果报。“仙”有轻便转化的意思,也就是说修学仙道的人他们是透过精气神的修练,把我们凡夫的凡胎转成仙胎以求长生不老,这叫仙趣。分三段:一、总标。二、别显。三、结示。
“精色”他能够在打坐当中以一念专住的心,来吸收日月的精华;“精”指日月的精华;“色”云彩色,夏天天上有七彩的云彩。也就是说他打坐不完全在房间里面
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可惜的是他在修学三昧的时候,他并没有依止正觉之理(如来藏妙真如性),没有依止我们的不生灭心。他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学禅定呢?别修妄念,存想固形。他心中自己产生一个妄想,他自己虚妄的想象。他有什么妄想呢?存想固形,他心中一直希望能够坚固他的色身,使令他的色身能够不老、不病、不死;他坚固他的色身,他经常存有这样的希望跟想法。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怎么做呢?他远离都市的繁华,到了偏僻的山林,或者到没有人间的海岛,总而言之,他就希望到一个没有人去吵杂的地方来修学他的仙道,这当中就有十种的差别。
所以在本经它是以思想的迷悟做主要的因素,以善恶业力的熏习当作次要因素;以思想决定我们的总报,以业力来影响我们的别报。
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
六、通行仙
阿难!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
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
庚一、总标
一、地行仙
前面是吃草木,这地方是吃金属跟矿物,他服铅、汞这种金属的矿物,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混合起来。这种金石有什么好处呢?他能够“化道”,吃久了以后他能够转化我们人道的这种凡骨,而转成一种比较轻飘的仙骨,骨头会改变,成功以后叫游行仙,他甚至于可以在虚空中飞行自在。前面的飞行仙飞行还不是飞得很高,这地方他直接飞到虚空去,飞得更高更远,他的特点就是服金石来改变他的骨头。
这地方的重点在“津液”这两个字。前面的“动止”就是这个人的修练,他可能是一半是动,一半是静,动一动、静一静。但是到第五个的时候,他主要的就是静态的。这个“津液”是怎么回事呢?他在打坐的时候,他用舌头顶住上颚,顶住上颚嘴巴就会产生一种津液,这种津液他能够润德圆成,他能够滋润我们的色身,津液能够转化成一种正气,飘然的正气,所以就使令他的身心特别的轻飘,游于天上叫天行仙。他不但是能够腾云驾雾,甚至于能够游行到诸天去,但是他不能够住在天上,他能够到天上去见到天人,他也不能吃天上的东西,因为他没有那个福报力,他还是要回到他的深山、海岛,没有人的地方安住。这地方的主要特点他用“津液”来化成他的气。前面五种主要是修他的精气神,以修身为本。
三、游行仙
本经在发明生命的缘起,它的主要的思想就是讲到「真如缘起」,所谓的“真如”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它能够受染净诸法的熏习,而显现十法界的差别果报,所谓的「不思议熏而不思议变」。
这样的思想《六祖坛经》也有这样的观念,六祖大师说:「自性若迷,福何可救」。说你修了福报很大,但是你内心当中是一个颠倒的,你这个福报不能在人天中得果报,你可能变成一个畜生或变成一个鬼道,你在卑贱的果报当中去享受你福报,因为你的思想是颠倒的,颠倒的思想是下沉的,「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福报救不了你的。你把这样的思想抓住了,你再看本经的缘起你就知道,它主因素是以思想的迷悟,来判定整个七趣的差别。这个观念建立起来,看经文就容易了解。
我们的一念心性在受熏的过程当中,有两个地方的差别:一、约它的体性,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这一部份是不变的,它不随过去现在未来的改变。二、约着作用来说,它在不变的当中,它有随缘的作用,因缘法我们讲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即假”就是讲随缘的作用,即假的因缘变化,从本经上来看有两个因素,会主导我们生命的升沉:
前面是服饵,这里是草木,服饵是把药煮熟了而吃,这地方的草木就直接用草木,比方说黄精,他吃黄精、松柏这种树的枝叶,去榨它的汁,他就直接生吃,吃久了以后就健步如飞。药道圆成,吃这种草木之药,功德成就以后,他的飞行就比前面更加轻快了,能够慢慢的能够离开地步,而少分的飞行。前面的服饵他还要食人间烟火,到这地方以后,古德注解说:不管草木、金石,第二种仙以后,他基本上不吃人间的饭菜,他吃的东西都没有经过烟火煮过的,不食人间烟火。
五、天行仙
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
个别显示十种仙趣的差别相貌:
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
【图一】
庚二、别显
请大家打开讲义248面,己五、示仙趣。
第一个就是你的思想,我们经常生起如理作意的观照,我们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一种「正气」,这时候我们的生命是往上超生的。你看你遇境逢缘的时候,你经常用理智来观照,这个人他的身心是种轻飘,临终的时候是往上飘的;相反的,我们遇境逢缘的时候是用对五蕴身心的一种情执,这情执在本经上说是一种贪爱之水,你就会累积很多这种水,水是往低处流是往下降。
第二个再考虑你的善恶的业力,这影响到你的别报,你做为一个人,人当中也有快乐也有痛苦,这个因素就是由业力的熏习来决定。
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钦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