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课 五百年斯文所寄
余秋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余秋雨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王阳明的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并发展到高峰,他认为心即理。还是用杯子来举例吧,朱熹认为有一个杯子在,杯子有杯子的理,但王阳明不认为有杯子的理在,他觉得理在自己的心里,心和理合一。理是什么?理是心的一种结构,所以就不存在外化于自己的杯子了。王阳明格竹子七天七夜,格到自己大病一场,觉得这样格竹不行,就在静坐的过程中来格物,其实这时就不再是格外界的物,而是正心。王阳明的学说最后成为一种正心的学问,凡事反省内求了,这大概是他最主要的特点。
《水浒传》比《三国演义》好,是因为它写了人的命运,而且把人的命运当做了主干。宋江会去看父亲,李逵会去看母亲,武松有哥哥,林冲有妻子,这些关系都成了情节核心,但《三国演义》没有。虽然《三国演义》也写到了人,但目的是写事。因此,四部小说中,最差的是《三国演义》。
我喜欢在文化交谈中不断出现这种随意跳跃。如果一直盯在一个个专业话题上不越边界,就太局促了。跳跃本身,就是思维快感的来源。
上一次我们用投票方式,对明、清两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重要性次序的排队,大家比较看好的是哲学和小说。www.yyun.net这是文化创建的两端:抽象层面和世俗层面。哲学像天,小说像地,上下呼应,自有气象。
我赞成上次秋雨老师发表的意见,在明、清两代众多的小说中,坚定地把《红楼梦》排在第一,因为它第一次把女子作为人来写,并且写了这些美丽的人的毁灭。在它之前的作品中,女子很少有真正的性格,只有一个行为目的。但《红楼梦》里的女子是人,有性格,而且是复杂的性格,她们最后的破灭让人产生同情,并唤起了自身的感动。《西游记》我也喜欢,但《西游记》的不足是它的模式化,几乎都是来了个什么神仙就把险情解决,最后流于一种看热闹的感觉,对它的兴趣就降下来了。很多人说,《西游记》最好看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那一段,自从跟唐僧取经后,真正的孙悟空作为一个人物的那种漂亮的东西就没有了。
有一部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们山东人写的。我觉得它是一个集大成者,也是开创者。它集合了唐传奇、志怪小说所展现的光怪陆离,同时也开创了笔记体小说的新传统。被称为“挽救了世界文学”的博尔赫斯最喜欢读的就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他从这里面看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理性传统的时空观,以及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在审美领域里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常常用“真实”作为“着落点”,为此不惜制造大量的“伪真实”、“伪历史”。直到今天,这种审美惰性还在大规模延续。审美是一个完全区别于真实和历史的特殊空间,它需要被特别唤醒,并放在它自己的空间里予以保护。在这方面,《牡丹亭》独领风骚。
我想说说伦理观。朱熹强调理是至善,它高高在上并有道德含义,就是儒家一直强调的礼、义、仁、智。高高在上的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贯穿于各个人的身体力行。从这个意义来讲,天、地、人三者在同一轴线上,可以贯通一气。那么,从人至天,怎么样去达到至善之性?需要人自己的努力和超脱。理贯穿到人身上以后,会产生气质的偏差。所谓的君子、小人,也由此而分。
丛治辰:
《水浒传》的问题是缺少延续之力,当好汉们一一上了山,故事就结束了。这是思想局限,更是艺术局限。水泊梁山,不应该仅仅被占领,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精神祭坛。当然,这是民间小说达不到的高度。
我在上次提到,对于明、清两代的这两个文化现象需要再讨论一番。先从你们投票所选的“小说的繁荣”说起,如何?
《红楼梦》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其他几部小说,还没有摆脱黑格尔在《美学》里说的“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而《红楼梦》摆脱了,直接探询着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这就使它进入了世界性的最佳作品之列。它不仅不黏着于历史真实,而且也不黏着于一般理念。例如,表面上,它是支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情的,但它又那么雄辩地证明,这两个人根本没有、也永远不可能为婚姻做好准备。又如,所有的亲人都爱护着他们,但所有的爱护都成了伤害,最大的热闹成了最深的寂寞……这一系列的悖论,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发现,却又都没有结论。这是其他作品完全无法比拟的天才之作。遗憾的是,后人研究《红楼梦》,几乎都落到它所努力摆脱的层面上去了,转来转去都在说“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这让我有点生气。
讲了小说和戏剧这两项最通俗的文化项目,我想与大家一起腾空而上,说一说哲学。
欧阳霄:
朱熹以一种宏伟的理论气概,使原本处于散落状态、感觉状态的儒学,具有了严密的哲学逻辑,这显然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他试图确立中国学理的单一本体,划分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然后统贯天地万物。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理”,一切都由此出发。结果,因它
王安安:
吕帆:
王牧笛:
吕帆:
对于明、清两代的小说,我曾说过《红楼梦》比其他几部小说高出许多,现在再放在一起排个次序:第一名《红楼梦》;第二名《西游记》;第三名《水浒传》;第四名《三国演义》;第五名《聊斋志异》;第六名《儒林外史》。
王牧笛:
我同意安安的看法,《西游记》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游戏性,大闹天宫就是一个猴子的玩闹,跟我们喜欢张无忌在光明顶上大战几大门派一样。另外我顺便讲讲昆剧。可能受白先勇先生青春版《牡丹亭》的影响,我也喜欢《牡丹亭》。首先《牡丹亭》作为案头文本很有可读性,“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可以当文学作品欣赏;第二是演出时的舞台形象绝佳,我看上、中、下三本演出,买了不同的票价,看上本时我买二十元钱的票,中本改买八十元的,下本再改买两百元的,因为想近距离观赏。当然我也喜欢剧作的内涵,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有一种爱到深处可以让人由生变死,由死而生的感动很珍贵。有首歌唱“死了都要爱”,但死了以后还怎么爱我们就不太清楚了,《牡丹亭》可以给年轻人很多启示。
余秋雨:
《西游记》排第二,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个师徒组合,那条漫漫长途,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寓言,对于人类和文学而言,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我曾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说过,如果抽离了寓言象征,绝大多数现代派文学都会读不下来。这也就是说,《西游记》具有某种现代性。
关于昆曲剧本的创作,我很同意把《牡丹亭》放在前面,其他两个作品其实还是依附于历史故事,尽管写得不错。茅盾先生认为《桃花扇》是中国古代最好的历史剧,我不同意。我认为第一还是《牡丹亭》,理由就是它首次刻画了一种情,可以出入生死,傲视世俗,也傲视理学。它甚至把出入生死的过程也非常具体地描摹出来了,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了人世间的无限可能性。尽管知道它不会是真的,仍然愿意欣赏它。吸引大家涕泪交加地欣赏一种不真实,这是中国审美水平的一大突破。
余秋雨:
这很刺激,却有点困难,我来充当实验品吧。我觉得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朱熹的中心思想是个理,理说到底是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根据。比如秋雨老师面前的杯子,首先是存在一种与杯子有关的理,再加上作为质料而存在的气,才结合成这个杯子。理是主宰者,气是材料的赋予者,理与气的聚合产生了周遭万物和世界。这在哲学上是本体论,朱熹通过理学给先秦诸子的学问奠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基础。
余秋雨:
朱熹认为,万理的总和叫太极。他认为每一个物上面都有太极,这比柏拉图要高明。柏拉图的“善”没有解决“一”和“多”的问题,而朱熹用了一个佛教的比喻“月映万川”,解决了“一”和“多”的分际。
有了本体论,自然还有认识论。气和理一个具体,一个形而上,所以要通过具体的东西去格物才能够认识理。王阳明很有趣,他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通过格具体的物,要穷他的理。但普通的格物方法不行,还要用敬,只有用敬才能上升到圣人境界,拂去珍珠的尘埃,见到本来的光彩。
小说出现的先后排列,其实就体现了它们逐渐走向世俗化的过程,是世俗的记忆。《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没有深入世俗生活细节。林庚先生说《西游记》是世俗社会胜利的一个东西,孙猴子就是世俗社会的市民,猪八戒是农民的代表,世俗社会开始出现了。秋雨老师没有提到《金瓶梅》,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再到《红楼梦》,小说才开始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性才有细微的展露。这是一个慢慢深入人心、深入世俗的过程。
我用一两句评一下。《三国演义》写“义”,历史可以这样写,竟然遮蔽了正史本身;《水浒传》写“忠”,写的是水波荡漾的古代浪漫;《西游记》写“诚”,天下第一名猴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聊斋志异》写“怪”,人鬼情未了;《儒林外史》写“讽”,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凉;《红楼梦》写“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我补充一下。传说王阳明跟一个得道禅师对话,聊累了休息,王阳明突然问,禅师你现在还有家吗?禅师说有啊。王阳明说你家里还有谁?禅师说我母亲还在。王阳明问,你想念你的母亲吗?禅师静默了很久才说,我怎能不想她呢?禅师潸然泪下,第二天就打包还俗,看母亲去了。这说明通常在我们看来高高在上的人有着同样的心、同样的性。而这个心性,对你我来说,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致的。这虽是个小故事,但可以反映出王阳明怎样通过心和性来看待世界。
王牧笛:
像你们这样讲,别人是听不明白的。闪光点很多,却概括不起来。恐怕你们自己也没有真正明白。
] 王阳明的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并发展到高峰,他认为心即理。还是用杯子来举例吧,朱熹认为有一个杯子在,杯子有杯子的理,但王阳明不认为有杯子的理在,他觉得理在自己的心里,心和理合一。理是什么?理是心的一种结构,所以就不存在外化于自己的杯子了。王阳明格竹子七天七夜,格到自己大病一场,觉得这样格竹不行,就在静坐的过程中来格物,其实这时就不再是格外界的物,而是正心。王阳明的学说最后成为一种正心的学问,凡事反省内求了,这大概是他最主要的特点。
《水浒传》比《三国演义》好,是因为它写了人的命运,而且把人的命运当做了主干。宋江会去看父亲,李逵会去看母亲,武松有哥哥,林冲有妻子,这些关系都成了情节核心,但《三国演义》没有。虽然《三国演义》也写到了人,但目的是写事。因此,四部小说中,最差的是《三国演义》。
我喜欢在文化交谈中不断出现这种随意跳跃。如果一直盯在一个个专业话题上不越边界,就太局促了。跳跃本身,就是思维快感的来源。
上一次我们用投票方式,对明、清两代的文化现象进行了重要性次序的排队,大家比较看好的是哲学和小说。www.yyun.net这是文化创建的两端:抽象层面和世俗层面。哲学像天,小说像地,上下呼应,自有气象。
我赞成上次秋雨老师发表的意见,在明、清两代众多的小说中,坚定地把《红楼梦》排在第一,因为它第一次把女子作为人来写,并且写了这些美丽的人的毁灭。在它之前的作品中,女子很少有真正的性格,只有一个行为目的。但《红楼梦》里的女子是人,有性格,而且是复杂的性格,她们最后的破灭让人产生同情,并唤起了自身的感动。《西游记》我也喜欢,但《西游记》的不足是它的模式化,几乎都是来了个什么神仙就把险情解决,最后流于一种看热闹的感觉,对它的兴趣就降下来了。很多人说,《西游记》最好看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那一段,自从跟唐僧取经后,真正的孙悟空作为一个人物的那种漂亮的东西就没有了。
有一部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们山东人写的。我觉得它是一个集大成者,也是开创者。它集合了唐传奇、志怪小说所展现的光怪陆离,同时也开创了笔记体小说的新传统。被称为“挽救了世界文学”的博尔赫斯最喜欢读的就是这部短篇小说集,他从这里面看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理性传统的时空观,以及现实和虚构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在审美领域里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常常用“真实”作为“着落点”,为此不惜制造大量的“伪真实”、“伪历史”。直到今天,这种审美惰性还在大规模延续。审美是一个完全区别于真实和历史的特殊空间,它需要被特别唤醒,并放在它自己的空间里予以保护。在这方面,《牡丹亭》独领风骚。
我想说说伦理观。朱熹强调理是至善,它高高在上并有道德含义,就是儒家一直强调的礼、义、仁、智。高高在上的理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贯穿于各个人的身体力行。从这个意义来讲,天、地、人三者在同一轴线上,可以贯通一气。那么,从人至天,怎么样去达到至善之性?需要人自己的努力和超脱。理贯穿到人身上以后,会产生气质的偏差。所谓的君子、小人,也由此而分。
丛治辰:
《水浒传》的问题是缺少延续之力,当好汉们一一上了山,故事就结束了。这是思想局限,更是艺术局限。水泊梁山,不应该仅仅被占领,它有可能成为一个精神祭坛。当然,这是民间小说达不到的高度。
我在上次提到,对于明、清两代的这两个文化现象需要再讨论一番。先从你们投票所选的“小说的繁荣”说起,如何?
《红楼梦》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其他几部小说,还没有摆脱黑格尔在《美学》里说的“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而《红楼梦》摆脱了,直接探询着人性美的存在状态和幻灭过程。这就使它进入了世界性的最佳作品之列。它不仅不黏着于历史真实,而且也不黏着于一般理念。例如,表面上,它是支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情的,但它又那么雄辩地证明,这两个人根本没有、也永远不可能为婚姻做好准备。又如,所有的亲人都爱护着他们,但所有的爱护都成了伤害,最大的热闹成了最深的寂寞……这一系列的悖论,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总体发现,却又都没有结论。这是其他作品完全无法比拟的天才之作。遗憾的是,后人研究《红楼梦》,几乎都落到它所努力摆脱的层面上去了,转来转去都在说“历史的表面现象的个别定性”,这让我有点生气。
讲了小说和戏剧这两项最通俗的文化项目,我想与大家一起腾空而上,说一说哲学。
欧阳霄:
朱熹以一种宏伟的理论气概,使原本处于散落状态、感觉状态的儒学,具有了严密的哲学逻辑,这显然是受了佛教的影响。他试图确立中国学理的单一本体,划分出“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然后统贯天地万物。他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理”,一切都由此出发。结果,因它
王安安:
吕帆:
王牧笛:
吕帆:
对于明、清两代的小说,我曾说过《红楼梦》比其他几部小说高出许多,现在再放在一起排个次序:第一名《红楼梦》;第二名《西游记》;第三名《水浒传》;第四名《三国演义》;第五名《聊斋志异》;第六名《儒林外史》。
王牧笛:
我同意安安的看法,《西游记》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的游戏性,大闹天宫就是一个猴子的玩闹,跟我们喜欢张无忌在光明顶上大战几大门派一样。另外我顺便讲讲昆剧。可能受白先勇先生青春版《牡丹亭》的影响,我也喜欢《牡丹亭》。首先《牡丹亭》作为案头文本很有可读性,“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可以当文学作品欣赏;第二是演出时的舞台形象绝佳,我看上、中、下三本演出,买了不同的票价,看上本时我买二十元钱的票,中本改买八十元的,下本再改买两百元的,因为想近距离观赏。当然我也喜欢剧作的内涵,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有一种爱到深处可以让人由生变死,由死而生的感动很珍贵。有首歌唱“死了都要爱”,但死了以后还怎么爱我们就不太清楚了,《牡丹亭》可以给年轻人很多启示。
余秋雨:
《西游记》排第二,是因为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个师徒组合,那条漫漫长途,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寓言,对于人类和文学而言,既是起点,又是终点。我曾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说过,如果抽离了寓言象征,绝大多数现代派文学都会读不下来。这也就是说,《西游记》具有某种现代性。
关于昆曲剧本的创作,我很同意把《牡丹亭》放在前面,其他两个作品其实还是依附于历史故事,尽管写得不错。茅盾先生认为《桃花扇》是中国古代最好的历史剧,我不同意。我认为第一还是《牡丹亭》,理由就是它首次刻画了一种情,可以出入生死,傲视世俗,也傲视理学。它甚至把出入生死的过程也非常具体地描摹出来了,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了人世间的无限可能性。尽管知道它不会是真的,仍然愿意欣赏它。吸引大家涕泪交加地欣赏一种不真实,这是中国审美水平的一大突破。
余秋雨:
这很刺激,却有点困难,我来充当实验品吧。我觉得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哲学的高峰。朱熹的中心思想是个理,理说到底是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根据。比如秋雨老师面前的杯子,首先是存在一种与杯子有关的理,再加上作为质料而存在的气,才结合成这个杯子。理是主宰者,气是材料的赋予者,理与气的聚合产生了周遭万物和世界。这在哲学上是本体论,朱熹通过理学给先秦诸子的学问奠定了一个形而上的基础。
余秋雨:
朱熹认为,万理的总和叫太极。他认为每一个物上面都有太极,这比柏拉图要高明。柏拉图的“善”没有解决“一”和“多”的问题,而朱熹用了一个佛教的比喻“月映万川”,解决了“一”和“多”的分际。
有了本体论,自然还有认识论。气和理一个具体,一个形而上,所以要通过具体的东西去格物才能够认识理。王阳明很有趣,他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通过格具体的物,要穷他的理。但普通的格物方法不行,还要用敬,只有用敬才能上升到圣人境界,拂去珍珠的尘埃,见到本来的光彩。
小说出现的先后排列,其实就体现了它们逐渐走向世俗化的过程,是世俗的记忆。《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没有深入世俗生活细节。林庚先生说《西游记》是世俗社会胜利的一个东西,孙猴子就是世俗社会的市民,猪八戒是农民的代表,世俗社会开始出现了。秋雨老师没有提到《金瓶梅》,从《金瓶梅》到《儒林外史》再到《红楼梦》,小说才开始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性才有细微的展露。这是一个慢慢深入人心、深入世俗的过程。
我用一两句评一下。《三国演义》写“义”,历史可以这样写,竟然遮蔽了正史本身;《水浒传》写“忠”,写的是水波荡漾的古代浪漫;《西游记》写“诚”,天下第一名猴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聊斋志异》写“怪”,人鬼情未了;《儒林外史》写“讽”,知识分子的时代悲凉;《红楼梦》写“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我补充一下。传说王阳明跟一个得道禅师对话,聊累了休息,王阳明突然问,禅师你现在还有家吗?禅师说有啊。王阳明说你家里还有谁?禅师说我母亲还在。王阳明问,你想念你的母亲吗?禅师静默了很久才说,我怎能不想她呢?禅师潸然泪下,第二天就打包还俗,看母亲去了。这说明通常在我们看来高高在上的人有着同样的心、同样的性。而这个心性,对你我来说,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致的。这虽是个小故事,但可以反映出王阳明怎样通过心和性来看待世界。
王牧笛:
像你们这样讲,别人是听不明白的。闪光点很多,却概括不起来。恐怕你们自己也没有真正明白。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余秋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