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李牧野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从蚌埠到凤阳这段路程,差不多45分钟左右,随着汽车一路颠簸直到停下,中间我也不记得我因为晕车吐了多少回,终于到了这所大学的门前。学校迎新生的场面很是热闹,周围都是各个院系的学长和学姐们引导着各自院系的新生去报名,我因为是补录的志愿,甚至连选择专业的机会都没有,在领取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看到自己被分配到了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而实际上我对财务管理这种专业毫无兴趣,我当时就在想,这专业能干嘛?毕业以后去当个会计?这也注定了往后这四年,我在学习上的态度。
我所上的大学并不是什么知名院校,甚至提起来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听说这所大学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在县城中的大学之一,我也无从考证对错,本身去这所大学也是阴差阳错,我隐约记得当年高考安hui省的一本分数线是571,而我的分数是564,仅仅7分之差。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很自负,我想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而我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个县城里面的大学。
至今已经毕业十二年,我也早已从青春年少的模样变成了中年发福的状态,现在是2022年的1月27日,再过4天,就是除夕,除夕之后,按虚岁算,我已经35了,处在这个而立与不惑的中间,回首我前面这三十几年,我好像并没有活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忽然萌生出写些什么的念头,也许是因为前两天忽然和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好友聊了会天,又或许是因为时隔十多年,我又点开了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QQ空间,看着那些曾经非常熟悉的照片,以及十多年前我的一些留言,不禁莞尔一笑,我忽然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丢失了原来的自己,好像从前那个风一样的少年早已远去,虽然这么多年一步步走来,也早已走到了令人艳羡的位置,拿着很多人羡慕的薪水,过着波澜壮阔的生活,但我好像并不快乐,相反,我很疲惫。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预估完分数线之后,经过比对各大高校往年的分数线,我原本心仪的是大连大学,因为以往大连大学在我们省的招生分数线都比一本分数线低个二三十分,我觉得基本上是稳了,所以填写志愿的时候根本就不屑于去填写什么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结果。。。结果那一年大连大学居然没有按套路出牌,录取分数线几乎与我们省一本分数线持平,而原本省内二本能够随便上的我却根本没有填写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这些院校肯定优先招录志愿填写过他们的学生,最终等待我的只能是补录志愿,而当可以补录的学校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石化了,我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因为剩下的这些院校我看到后缀是大学的只有西北大学,其余的后缀都是什么XX学院。西北。。。好遥远的地方,但我实在不想再重复一遍高三那种精神和肉体都深受折磨的生活,所以,最终,认命的选择了几个学院,甚至都没细看,听天由命吧。然后就收到了一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而这所大学是在县城里,这所院校的名字叫安hui科技学院,位于安hui省凤阳县,朱元璋的出生地。
泡上一杯咖啡,打开网易云音乐,播放的是晓月老板的《双门洞》,我把它设置成单曲循环,悠扬婉转的曲调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从前,我开始回想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丢失了那个恣意张扬的自己,如果想要找回那个自己,那么只能从过去去寻找,可是我都已经记不清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只能靠着一些破碎且模糊的记忆去勉强拼凑一些碎片,在这个清冷冬天的上午,我在努力还原那个原来的自己,以及伴随那个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那么事情又从何说起呢,想来想去,就从我的大学时候开始说起吧。
开学的时候是父亲把我送到学校,我记得那时候火车还很慢,我家是在黄山区域内太平湖边的一个小镇上,但这个小镇与宣城区域接壤,所以到宣城比到黄山的市区更近,我们先坐车到宣城辖下的泾县,再从泾县转车到宣城,从宣城坐火车,经过马鞍山、芜湖、南京、滁州,最终到达蚌埠,再然后从蚌埠再转车到凤阳县,我那个时候还晕车,所以这段距离虽然一天内就可以到达,但对我而言,却好像无比遥远。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还是无比憧憬和兴奋。
这段记忆已经时隔16年,很多的场景我已经记不清了,有些印象的是去宿舍的路上挂满了很多欢迎新生的横幅,然后宿舍楼前移动和联通的工作人员支着大大的遮阳伞给新生们办理电话卡,父亲给我买了一部手机,我记不得是什么牌子了,不过那会还没有苹果华为小米,那时候诺基亚和三星还是比较常见,还有一些其他的国产品牌,我只记得肯定不是诺基亚,办理完电话卡,把东西都放到宿舍之后,我和父亲一起去食堂吃了顿饭,然后再回到宿舍收拾床铺,我的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去回想我大学时期的那一段生活,倒并不是因为有多不堪回首,相反,有很多非常美好的回忆,只是可惜,结局太遗憾,遗憾到我久久不能释怀。
] 从蚌埠到凤阳这段路程,差不多45分钟左右,随着汽车一路颠簸直到停下,中间我也不记得我因为晕车吐了多少回,终于到了这所大学的门前。学校迎新生的场面很是热闹,周围都是各个院系的学长和学姐们引导着各自院系的新生去报名,我因为是补录的志愿,甚至连选择专业的机会都没有,在领取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看到自己被分配到了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系,而实际上我对财务管理这种专业毫无兴趣,我当时就在想,这专业能干嘛?毕业以后去当个会计?这也注定了往后这四年,我在学习上的态度。
我所上的大学并不是什么知名院校,甚至提起来很多人都没有听过,听说这所大学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在县城中的大学之一,我也无从考证对错,本身去这所大学也是阴差阳错,我隐约记得当年高考安hui省的一本分数线是571,而我的分数是564,仅仅7分之差。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很自负,我想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而我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阴差阳错的来到了这个县城里面的大学。
至今已经毕业十二年,我也早已从青春年少的模样变成了中年发福的状态,现在是2022年的1月27日,再过4天,就是除夕,除夕之后,按虚岁算,我已经35了,处在这个而立与不惑的中间,回首我前面这三十几年,我好像并没有活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忽然萌生出写些什么的念头,也许是因为前两天忽然和一个久未联系的大学好友聊了会天,又或许是因为时隔十多年,我又点开了那个曾经无比熟悉的QQ空间,看着那些曾经非常熟悉的照片,以及十多年前我的一些留言,不禁莞尔一笑,我忽然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丢失了原来的自己,好像从前那个风一样的少年早已远去,虽然这么多年一步步走来,也早已走到了令人艳羡的位置,拿着很多人羡慕的薪水,过着波澜壮阔的生活,但我好像并不快乐,相反,我很疲惫。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当预估完分数线之后,经过比对各大高校往年的分数线,我原本心仪的是大连大学,因为以往大连大学在我们省的招生分数线都比一本分数线低个二三十分,我觉得基本上是稳了,所以填写志愿的时候根本就不屑于去填写什么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结果。。。结果那一年大连大学居然没有按套路出牌,录取分数线几乎与我们省一本分数线持平,而原本省内二本能够随便上的我却根本没有填写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这些院校肯定优先招录志愿填写过他们的学生,最终等待我的只能是补录志愿,而当可以补录的学校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石化了,我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因为剩下的这些院校我看到后缀是大学的只有西北大学,其余的后缀都是什么XX学院。西北。。。好遥远的地方,但我实在不想再重复一遍高三那种精神和肉体都深受折磨的生活,所以,最终,认命的选择了几个学院,甚至都没细看,听天由命吧。然后就收到了一所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而这所大学是在县城里,这所院校的名字叫安hui科技学院,位于安hui省凤阳县,朱元璋的出生地。
泡上一杯咖啡,打开网易云音乐,播放的是晓月老板的《双门洞》,我把它设置成单曲循环,悠扬婉转的曲调把我的思绪带回了从前,我开始回想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丢失了那个恣意张扬的自己,如果想要找回那个自己,那么只能从过去去寻找,可是我都已经记不清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模样,只能靠着一些破碎且模糊的记忆去勉强拼凑一些碎片,在这个清冷冬天的上午,我在努力还原那个原来的自己,以及伴随那个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那么事情又从何说起呢,想来想去,就从我的大学时候开始说起吧。
开学的时候是父亲把我送到学校,我记得那时候火车还很慢,我家是在黄山区域内太平湖边的一个小镇上,但这个小镇与宣城区域接壤,所以到宣城比到黄山的市区更近,我们先坐车到宣城辖下的泾县,再从泾县转车到宣城,从宣城坐火车,经过马鞍山、芜湖、南京、滁州,最终到达蚌埠,再然后从蚌埠再转车到凤阳县,我那个时候还晕车,所以这段距离虽然一天内就可以到达,但对我而言,却好像无比遥远。不过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还是无比憧憬和兴奋。
这段记忆已经时隔16年,很多的场景我已经记不清了,有些印象的是去宿舍的路上挂满了很多欢迎新生的横幅,然后宿舍楼前移动和联通的工作人员支着大大的遮阳伞给新生们办理电话卡,父亲给我买了一部手机,我记不得是什么牌子了,不过那会还没有苹果华为小米,那时候诺基亚和三星还是比较常见,还有一些其他的国产品牌,我只记得肯定不是诺基亚,办理完电话卡,把东西都放到宿舍之后,我和父亲一起去食堂吃了顿饭,然后再回到宿舍收拾床铺,我的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愿意去回想我大学时期的那一段生活,倒并不是因为有多不堪回首,相反,有很多非常美好的回忆,只是可惜,结局太遗憾,遗憾到我久久不能释怀。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潦草人生的那些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李牧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潦草人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