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赵子曰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住的好了,吃的也好了。
莘迩问道:“敢问主上,是何佳策?”
至於令狐奉的“良策”,要说起来确是可行,只是得有前提,那便是秃连赤奴不能继续冷遇他,连秃连赤奴的面都几乎照不上,再有佳策也是无用,适得莘迩的主意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接下来就可用行此策了。
莘迩等人里边,曹斐是令狐奉目前最为看重的。傅乔、贾珍,清谈、贵游而已,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连个猎都打不了,锦上添花,作个门面可以,当下落魄,却是不能送炭,唯有曹斐的猛鸷才是眼下不可或缺,极需依仗的。
左氏也没去,在帐里照看两个孩子。令狐乐换了居处的新鲜感过去,嚷嚷着找莘迩玩,令狐婉也叽叽喳喳地叫“阿瓜,阿瓜”,左氏无法,只好由他俩人去了。
逐水草而居的六夷住易拆建的帐篷,髡头不蓄发,穿窄袖满档的褶袴,著长皮靴;定居农耕的唐人住土木宅院,束发结髻,穿以宽敞为尚的襦裙,著履或屐;唐、夷截然不同的习俗泾渭分明,说到底,实则都是各自生活环境所造成的,或用后世的话,是两种文明形式造成的习惯的不同。
诸人换上赤奴给他们备下的新衣服,唯傅乔依然唐服,簇拥着神色阴沉的贾珍,兴高采烈地前去赴宴。莘迩没法去,留了下来。
秃连赤奴调了两个小奴专给他们做饭,并在当夜,宴请令狐奉等人。来这里差不多一个月了,总算有了点“贵宾”的意思。
傅乔不想说话。曹斐连连点头。
莘迩背上有伤,不敢平卧,趴在烂毡上,听到贾珍在小声地啜泣,间或因痛而压抑着吸口凉气,心道:“算是把他得罪狠了。老兄,我也是无可奈何,方用此下策啊。”
想及此,左氏哀泫,举望明月,心道:“宗族若覆,阿翁阿母撒手而去,由兹便弃我在世,无依无靠了。”甚感孤苦,只觉风寒虫悲,听到令狐乐兄妹从莘迩帐中传出的笑声,葱指撩袖,拭去眼泪,又想道,“我残躯不足惜,可怎
曹斐说道:“这勾当也常见的很,我瞧郭白驹那狗奴整日喜笑颜开的,时日稍久,料子明也就惯了。”
秃连赤奴很大方,不止给他们换了住地、帐篷,而且一下给他们了三个大帐,令狐奉一家住一个,莘迩三人住一个,贾珍独住一个。
陇地的百姓因与胡夷杂居,故多染胡风,然也仅限於衣食,毕竟褶袴、靴子穿起来的确便利,胡炮肉、酪浆、马奶酒,初尝不惯,吃喝多了也挺美味,但在男女礼俗上,尤其贵族高门,奉行的仍是唐儒,亡命以前,左氏总在深宅,便是令狐奉的近臣也极少接触,对莘迩亦较陌生,随着这些天的相处,才逐渐熟悉起来,换药时,如无别人在,两人时或也会有的没的聊上些许,如那天莘迩对她忏悔便是。孩子去找莘迩玩,左氏还是很放心的。
令狐奉打破沉默,神神秘秘地说道:“我已思得一绝佳良策,今有子明为我前驱,至多旬月,赤娄丹部的五千精骑就必能为我所用!卿等就等着跟我再享尊贵罢!”
令狐奉含笑不语,不肯说。
郭白驹是今定西王令狐邕的***,深得信赖,令狐奉之所以叛乱未成、惨败而逃,原因之一便是小看了郭白驹。郭白驹看似人畜无害,却在暗中联络内外,给令狐邕传递消息,遂使令狐邕与忠诚於己的文武官员们顺利密谋,末了收关,打令狐奉了个猝不及防。
当晚,秃连赤奴住的豪华大帐里传出杀猪般的惨叫。
曹斐摸摸地毯,拽拽壁垂下的羊毛流苏,按按矮榻,提起摆放在榻前的长靿靴往脚上略作比划,啧啧说道:“这帐是连夜赶建的吧,此前没有见过。”
没有睡的令狐奉等人聚在一起,面面相看。
左氏哄睡了孩子,也在场,柔柔地跪坐在帐篷的角落,心中想道:“要非为了乐儿和婉儿,阿瓜也不会出这个主意。唉,就是有些对不住子明,但阿瓜对此事也是很内疚的啊。”
帐篷大了很多,用料厚实,支撑的木围和架子被掩在间层,帐壁上绣着艳丽的图案,不用掀帐幕,推开壁上的窗,其内就宽敞明亮,起卧用具齐全,地面平整,铺陈毛毯,毯上也有绣图,好看又绵和。
陇州最早是六夷的放牧地,今之国都谷阴的旧城便是胡人所建,数百年前,帝国才在这里开郡设县,时至於今,州的边境和内地仍还有大量的六夷与唐人杂居,是以包括傅乔在内的诸人都熟知胡俗,对他们能很快地搭建起几个大帐篷并不奇怪。
令狐乐兄妹高兴地在帐里跑来跑去,见到新鲜的东西,脆声喊左氏去看。
傅乔家传儒业,是个实诚人,因此觉得莘迩此策冷酷无情,但早上令狐奉又是命令、又是鼓动地叫贾珍去办这事时,他虽未像曹斐那般助力怂恿,却也仅是在旁拱听而已,半句劝阻也无,究己本心,实也是不反对的,是以这会儿责备莘迩的话无颜去说。
秃连赤奴也在这片区域中住,曹斐此前跟着令狐奉来过好几次,印象中没有这个帐篷的存在。不止这个帐篷,给他们的这三个帐篷都是昨晚赶建的。
见问不出令狐奉的计策是何,莘迩也就罢了。
谋逆之罪,株连是必不可少的,且那令狐奉骄横跋扈,在兄长前任定西王薨后,欺侄子令狐邕年少,没少作践他,甚至明目张到宿留后宫,邕恨至啮血,而今他大事未成,狼狈奔窜,左氏的父母宗族大概与莘迩等人的一样,现早被令狐邕杀之泄愤了。
令狐奉其实连曹斐也信不过,只是昨日打猎回来时,因见曹斐似有离心,为坚定其念,不致潜逃,所以才把近日苦心思得的“良策”私下告诉了他。
一晃在胡部已近月,来时初秋,此时仲秋,瓦蓝的夜空中,月渐圆满,洒下清辉,落於棋布左近的帐上。
“为了乐儿和婉儿”云云,并非全为托辞。大约是因被莘迩救下的缘故,令狐乐这些日与他甚为亲近,时常领着妹妹令狐婉腻在他的身边,两些孩童的稚嫩话。莘迩孤穿到此,举目无亲,於其中颇是得了不少的安慰。他本就怜悯这对小兄妹有个恶父,晒暖无聊时便会偶尔做个小玩意给他俩,一大两小倒是处出了感情。
髡头方便野外生活,褶袴、皮靴方便乘马并及在春夏或雨后深茂的草中泥地上行走,如果换成唐人的襦裙,莫说雨后、泥地,只清晨草丛上的露珠就会浸得衣履湿重难行了,这一点,傅乔这些日是深有体会。令狐奉等人尚好,虽非全套胡服,但也不像傅乔下著裙履,均是胡袴皮靴,骑马、行草都较方便;说起骑马,前些日乘马逃亡时,裙下穿着唐人惯着的开裆裤的傅乔,简直被折磨得欲仙欲死,到了这里后,缓了好几天才过来劲。
次日,秃连赤奴遣了亲信过来,请他们换帐居住。
诸人一跃升格到了胡人贵族们居住的片区,乃是泽边这片属赤娄丹部所有的大牧场上最好的地段,附近有丘陵,能挡风,离水也近,处在普通族民和奴隶帐落的环绕中,安全系数也高;环境干净,参差种了怪柳等植,不复臭气熏天,风中带着近木远草的清香。
她走到帐门处,看两个孩子进了莘迩住的帐篷,自己回帐也无事做,便掩裙坐下。
惨叫声响彻猪野泽畔的夜空,连与赤奴帐篷相据甚远的奴区都能隐约听到。
“出奇制胜”四字,是谁都没有想到令狐奉会用的,举座哑然,皆不知该如何接话。
莘迩注意到曹斐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心道:“老曹看着像是知道令狐奉的‘佳策’。令狐奉这厮,还是信不过我等!”
傅乔不忍地叹口气,知道此策是莘迩所出,看了看他,欲言又止,心道:“幼著向来真诚,蒿里走了一遭,怎的性情大变?平日少言寡语,今给主上出的此策也甚刻薄。”
等到天快亮,贾珍一瘸一拐地回来了,令狐奉倒履相迎,关怀备至。贾珍怨恨地看了眼莘迩,栽倒毡上,把头蒙住,谁也不理。令狐奉和几人尴尬地对视了下,拉起左氏蹑手蹑脚地出去,回自己帐中补觉。傅乔脱下珍爱的鹤氅,轻轻地帮贾珍盖好,几人无话,也各自睡下。
充足的野味不是每天都能打到的,部落里施舍似丢给的那几个胡饼也非常常都有。大人还好点,令狐乐、令狐婉兄妹两个孩童正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面黄皮瘦的,蜷缩无力,与那些皮糙肉厚、追打玩闹的胡奴小孩相比,着实可怜;吃是一方面,大漠上的秋季,昼热夜冷,温差很大,帐中只有几张毡席,席地裹衣而睡,便是大人也熬不住,更别说小孩子了,想想就叫人心疼。总而言之,莘迩此策之所出,固是为了自身,也有为了令狐乐兄妹两条小小性命的缘由。
人孰无私?况今乱世,朝不保夕,为了自家的性命、利益,牺牲掉他人,实属寻常罢了。岂止是牺牲掉某些人,连整个国家也可弃之不顾,江左乃至陇州的不少士人放浪形骸,即使姓为高门、身有才干,也坚决不肯出仕,缘由何在?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保全自身。
令狐奉干笑说道:“子明为了大家,甘愿出奇制胜,他的付出咱们都不会忘的。”
人皆有私而又人皆有情,推贾珍入火坑是不得已之举,莘迩亦很惭愧。下午左氏给他换药时,周边无人,他忍不住说了些心中的歉疚。两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至於莘迩,能骑善射,也有武勇,可眼下重伤未愈,要非表露出了耿耿的忠诚,早就被令狐奉嫌为累赘了。不过昨夜莘迩的一道上策,使令狐奉对他的认识大为改观,发现他“也足智多谋”,既然有了更大的用处,他以后的日子想来应会好过得多了。
左氏怅然心道:“夫君谋位不成,我从他流亡没甚要紧,只要两个孩子无恙便好,只我的阿翁、阿母,兄弟姊妹不知怎样了?初嫁我与夫家,阿翁是想攀附贵亲,却怎么也没料到反致祸宗族。”
胡人放牧为生,为了方便改换牧场,制作的帐篷都是可以拆卸收拢的,迁徙时,取下外毡,叠起支架,捆置於车上,轻松带走,需用时,寻常小帐,三两人就能很快搭起,这等较大的帐,也不过个把时辰就能建好。
] 住的好了,吃的也好了。
莘迩问道:“敢问主上,是何佳策?”
至於令狐奉的“良策”,要说起来确是可行,只是得有前提,那便是秃连赤奴不能继续冷遇他,连秃连赤奴的面都几乎照不上,再有佳策也是无用,适得莘迩的主意解决了这个难题,他接下来就可用行此策了。
莘迩等人里边,曹斐是令狐奉目前最为看重的。傅乔、贾珍,清谈、贵游而已,手不能提,肩不能扛,连个猎都打不了,锦上添花,作个门面可以,当下落魄,却是不能送炭,唯有曹斐的猛鸷才是眼下不可或缺,极需依仗的。
左氏也没去,在帐里照看两个孩子。令狐乐换了居处的新鲜感过去,嚷嚷着找莘迩玩,令狐婉也叽叽喳喳地叫“阿瓜,阿瓜”,左氏无法,只好由他俩人去了。
逐水草而居的六夷住易拆建的帐篷,髡头不蓄发,穿窄袖满档的褶袴,著长皮靴;定居农耕的唐人住土木宅院,束发结髻,穿以宽敞为尚的襦裙,著履或屐;唐、夷截然不同的习俗泾渭分明,说到底,实则都是各自生活环境所造成的,或用后世的话,是两种文明形式造成的习惯的不同。
诸人换上赤奴给他们备下的新衣服,唯傅乔依然唐服,簇拥着神色阴沉的贾珍,兴高采烈地前去赴宴。莘迩没法去,留了下来。
秃连赤奴调了两个小奴专给他们做饭,并在当夜,宴请令狐奉等人。来这里差不多一个月了,总算有了点“贵宾”的意思。
傅乔不想说话。曹斐连连点头。
莘迩背上有伤,不敢平卧,趴在烂毡上,听到贾珍在小声地啜泣,间或因痛而压抑着吸口凉气,心道:“算是把他得罪狠了。老兄,我也是无可奈何,方用此下策啊。”
想及此,左氏哀泫,举望明月,心道:“宗族若覆,阿翁阿母撒手而去,由兹便弃我在世,无依无靠了。”甚感孤苦,只觉风寒虫悲,听到令狐乐兄妹从莘迩帐中传出的笑声,葱指撩袖,拭去眼泪,又想道,“我残躯不足惜,可怎
曹斐说道:“这勾当也常见的很,我瞧郭白驹那狗奴整日喜笑颜开的,时日稍久,料子明也就惯了。”
秃连赤奴很大方,不止给他们换了住地、帐篷,而且一下给他们了三个大帐,令狐奉一家住一个,莘迩三人住一个,贾珍独住一个。
陇地的百姓因与胡夷杂居,故多染胡风,然也仅限於衣食,毕竟褶袴、靴子穿起来的确便利,胡炮肉、酪浆、马奶酒,初尝不惯,吃喝多了也挺美味,但在男女礼俗上,尤其贵族高门,奉行的仍是唐儒,亡命以前,左氏总在深宅,便是令狐奉的近臣也极少接触,对莘迩亦较陌生,随着这些天的相处,才逐渐熟悉起来,换药时,如无别人在,两人时或也会有的没的聊上些许,如那天莘迩对她忏悔便是。孩子去找莘迩玩,左氏还是很放心的。
令狐奉打破沉默,神神秘秘地说道:“我已思得一绝佳良策,今有子明为我前驱,至多旬月,赤娄丹部的五千精骑就必能为我所用!卿等就等着跟我再享尊贵罢!”
令狐奉含笑不语,不肯说。
郭白驹是今定西王令狐邕的***,深得信赖,令狐奉之所以叛乱未成、惨败而逃,原因之一便是小看了郭白驹。郭白驹看似人畜无害,却在暗中联络内外,给令狐邕传递消息,遂使令狐邕与忠诚於己的文武官员们顺利密谋,末了收关,打令狐奉了个猝不及防。
当晚,秃连赤奴住的豪华大帐里传出杀猪般的惨叫。
曹斐摸摸地毯,拽拽壁垂下的羊毛流苏,按按矮榻,提起摆放在榻前的长靿靴往脚上略作比划,啧啧说道:“这帐是连夜赶建的吧,此前没有见过。”
没有睡的令狐奉等人聚在一起,面面相看。
左氏哄睡了孩子,也在场,柔柔地跪坐在帐篷的角落,心中想道:“要非为了乐儿和婉儿,阿瓜也不会出这个主意。唉,就是有些对不住子明,但阿瓜对此事也是很内疚的啊。”
帐篷大了很多,用料厚实,支撑的木围和架子被掩在间层,帐壁上绣着艳丽的图案,不用掀帐幕,推开壁上的窗,其内就宽敞明亮,起卧用具齐全,地面平整,铺陈毛毯,毯上也有绣图,好看又绵和。
陇州最早是六夷的放牧地,今之国都谷阴的旧城便是胡人所建,数百年前,帝国才在这里开郡设县,时至於今,州的边境和内地仍还有大量的六夷与唐人杂居,是以包括傅乔在内的诸人都熟知胡俗,对他们能很快地搭建起几个大帐篷并不奇怪。
令狐乐兄妹高兴地在帐里跑来跑去,见到新鲜的东西,脆声喊左氏去看。
傅乔家传儒业,是个实诚人,因此觉得莘迩此策冷酷无情,但早上令狐奉又是命令、又是鼓动地叫贾珍去办这事时,他虽未像曹斐那般助力怂恿,却也仅是在旁拱听而已,半句劝阻也无,究己本心,实也是不反对的,是以这会儿责备莘迩的话无颜去说。
秃连赤奴也在这片区域中住,曹斐此前跟着令狐奉来过好几次,印象中没有这个帐篷的存在。不止这个帐篷,给他们的这三个帐篷都是昨晚赶建的。
见问不出令狐奉的计策是何,莘迩也就罢了。
谋逆之罪,株连是必不可少的,且那令狐奉骄横跋扈,在兄长前任定西王薨后,欺侄子令狐邕年少,没少作践他,甚至明目张到宿留后宫,邕恨至啮血,而今他大事未成,狼狈奔窜,左氏的父母宗族大概与莘迩等人的一样,现早被令狐邕杀之泄愤了。
令狐奉其实连曹斐也信不过,只是昨日打猎回来时,因见曹斐似有离心,为坚定其念,不致潜逃,所以才把近日苦心思得的“良策”私下告诉了他。
一晃在胡部已近月,来时初秋,此时仲秋,瓦蓝的夜空中,月渐圆满,洒下清辉,落於棋布左近的帐上。
“为了乐儿和婉儿”云云,并非全为托辞。大约是因被莘迩救下的缘故,令狐乐这些日与他甚为亲近,时常领着妹妹令狐婉腻在他的身边,两些孩童的稚嫩话。莘迩孤穿到此,举目无亲,於其中颇是得了不少的安慰。他本就怜悯这对小兄妹有个恶父,晒暖无聊时便会偶尔做个小玩意给他俩,一大两小倒是处出了感情。
髡头方便野外生活,褶袴、皮靴方便乘马并及在春夏或雨后深茂的草中泥地上行走,如果换成唐人的襦裙,莫说雨后、泥地,只清晨草丛上的露珠就会浸得衣履湿重难行了,这一点,傅乔这些日是深有体会。令狐奉等人尚好,虽非全套胡服,但也不像傅乔下著裙履,均是胡袴皮靴,骑马、行草都较方便;说起骑马,前些日乘马逃亡时,裙下穿着唐人惯着的开裆裤的傅乔,简直被折磨得欲仙欲死,到了这里后,缓了好几天才过来劲。
次日,秃连赤奴遣了亲信过来,请他们换帐居住。
诸人一跃升格到了胡人贵族们居住的片区,乃是泽边这片属赤娄丹部所有的大牧场上最好的地段,附近有丘陵,能挡风,离水也近,处在普通族民和奴隶帐落的环绕中,安全系数也高;环境干净,参差种了怪柳等植,不复臭气熏天,风中带着近木远草的清香。
她走到帐门处,看两个孩子进了莘迩住的帐篷,自己回帐也无事做,便掩裙坐下。
惨叫声响彻猪野泽畔的夜空,连与赤奴帐篷相据甚远的奴区都能隐约听到。
“出奇制胜”四字,是谁都没有想到令狐奉会用的,举座哑然,皆不知该如何接话。
莘迩注意到曹斐一副深以为然的模样,心道:“老曹看着像是知道令狐奉的‘佳策’。令狐奉这厮,还是信不过我等!”
傅乔不忍地叹口气,知道此策是莘迩所出,看了看他,欲言又止,心道:“幼著向来真诚,蒿里走了一遭,怎的性情大变?平日少言寡语,今给主上出的此策也甚刻薄。”
等到天快亮,贾珍一瘸一拐地回来了,令狐奉倒履相迎,关怀备至。贾珍怨恨地看了眼莘迩,栽倒毡上,把头蒙住,谁也不理。令狐奉和几人尴尬地对视了下,拉起左氏蹑手蹑脚地出去,回自己帐中补觉。傅乔脱下珍爱的鹤氅,轻轻地帮贾珍盖好,几人无话,也各自睡下。
充足的野味不是每天都能打到的,部落里施舍似丢给的那几个胡饼也非常常都有。大人还好点,令狐乐、令狐婉兄妹两个孩童正长身体的时候,营养跟不上,面黄皮瘦的,蜷缩无力,与那些皮糙肉厚、追打玩闹的胡奴小孩相比,着实可怜;吃是一方面,大漠上的秋季,昼热夜冷,温差很大,帐中只有几张毡席,席地裹衣而睡,便是大人也熬不住,更别说小孩子了,想想就叫人心疼。总而言之,莘迩此策之所出,固是为了自身,也有为了令狐乐兄妹两条小小性命的缘由。
人孰无私?况今乱世,朝不保夕,为了自家的性命、利益,牺牲掉他人,实属寻常罢了。岂止是牺牲掉某些人,连整个国家也可弃之不顾,江左乃至陇州的不少士人放浪形骸,即使姓为高门、身有才干,也坚决不肯出仕,缘由何在?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为了保全自身。
令狐奉干笑说道:“子明为了大家,甘愿出奇制胜,他的付出咱们都不会忘的。”
人皆有私而又人皆有情,推贾珍入火坑是不得已之举,莘迩亦很惭愧。下午左氏给他换药时,周边无人,他忍不住说了些心中的歉疚。两人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至於莘迩,能骑善射,也有武勇,可眼下重伤未愈,要非表露出了耿耿的忠诚,早就被令狐奉嫌为累赘了。不过昨夜莘迩的一道上策,使令狐奉对他的认识大为改观,发现他“也足智多谋”,既然有了更大的用处,他以后的日子想来应会好过得多了。
左氏怅然心道:“夫君谋位不成,我从他流亡没甚要紧,只要两个孩子无恙便好,只我的阿翁、阿母,兄弟姊妹不知怎样了?初嫁我与夫家,阿翁是想攀附贵亲,却怎么也没料到反致祸宗族。”
胡人放牧为生,为了方便改换牧场,制作的帐篷都是可以拆卸收拢的,迁徙时,取下外毡,叠起支架,捆置於车上,轻松带走,需用时,寻常小帐,三两人就能很快搭起,这等较大的帐,也不过个把时辰就能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