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静利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偈云: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画是用心来画的,虽然用心画的,但是在画上并没有心。
【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偈云: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他才明白,原来,佛陀讲法,虽然看似讲了十万八千法门,实则门门相通,只不过对应不同根基而已。看起来,他这次决定一门深入诵读地藏经的决定,还是非常正确的。
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如来藏性。这个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所以才说[心不住于身]。身是有形相,心是无形相,遍一切处。也就是[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道理。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也可以说[心中无彩画]。冰不是水,水不是冰。可是由水能变成冰,由冰能变成水。所以说[真中有妄,妄不现真。]在真心中有妄心,在妄心中不会现出真心。所以才说[身亦不住心。]可是身和心互相依持,而能做出种种佛事。这是事理无碍,圆融周遍的法,自在未曾有的境界。
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
人的心,好像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
【偈云: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偈云: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小白看完了刘芳萍发给他的文章,突然想起来,这觉林菩萨偈里面的“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以及“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不是跟《楞严经》里面的阿难七处证心,不谋而合吗?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象心和佛是这样,好像佛和众生也是这样。应该知道佛和自己的生灭心,体性都是无穷无尽的。
【偈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假设有人知道心和思想是这样,能普遍造出一切世间的境界。若能在俗谛中找到真谛,在妄上找到真,返本还原,这个人就能见到佛,而明了佛的真实体性。
好象善于画画的画师,当他在画画的时候,只知道一个轮廓,究竟画什么?也不详知,不过随缘应画而已。由心想画而画。一切诸法性,也象画画的心一样。
画画的心,常无所住,画了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画,想不起来究竟画了多少画?在大种中示现一切彩色,每张画与每张画,互不相知、互不相识。
] 【偈云: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画是用心来画的,虽然用心画的,但是在画上并没有心。
【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偈云: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他才明白,原来,佛陀讲法,虽然看似讲了十万八千法门,实则门门相通,只不过对应不同根基而已。看起来,他这次决定一门深入诵读地藏经的决定,还是非常正确的。
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如来藏性。这个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所以才说[心不住于身]。身是有形相,心是无形相,遍一切处。也就是[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道理。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也可以说[心中无彩画]。冰不是水,水不是冰。可是由水能变成冰,由冰能变成水。所以说[真中有妄,妄不现真。]在真心中有妄心,在妄心中不会现出真心。所以才说[身亦不住心。]可是身和心互相依持,而能做出种种佛事。这是事理无碍,圆融周遍的法,自在未曾有的境界。
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
人的心,好像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
【偈云: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偈云: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小白看完了刘芳萍发给他的文章,突然想起来,这觉林菩萨偈里面的“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以及“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不是跟《楞严经》里面的阿难七处证心,不谋而合吗?
【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象心和佛是这样,好像佛和众生也是这样。应该知道佛和自己的生灭心,体性都是无穷无尽的。
【偈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假设有人知道心和思想是这样,能普遍造出一切世间的境界。若能在俗谛中找到真谛,在妄上找到真,返本还原,这个人就能见到佛,而明了佛的真实体性。
好象善于画画的画师,当他在画画的时候,只知道一个轮廓,究竟画什么?也不详知,不过随缘应画而已。由心想画而画。一切诸法性,也象画画的心一样。
画画的心,常无所住,画了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画,想不起来究竟画了多少画?在大种中示现一切彩色,每张画与每张画,互不相知、互不相识。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