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说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书虫说历史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对孙权来说,投降可能勉强活命,但父兄留下的基业肯定没了。打,输了会死,赢了江东基业就稳稳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孙权是不幸的,在战乱年代,11岁父亲孙坚没了,19岁兄长孙策没了,这两位都是英雄人物,特别是孙策冠绝当世,这两位也是孙权最大的靠山。
形成了稳定的集团后,孙权亮刀子了,先打那些不听话的和山越人,向南扩张地盘。
打荆州要先打江夏,刘表手下大将黄祖就镇守江夏。江夏就是现在的武汉一带,一日拿不下江夏,脖子就被别人卡住一日。
曹操大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跑了。
消灭反叛的庐江太守李术,解决孙氏内部矛盾,镇压山越反抗,一气呵成,地盘和军队得到很大提升。
花这么在力气打江夏,值不值?太值了。不把自己的要害暴露给别人,不让别人拿捏自己,这是孙权打江夏最大的意义。整个江东都要感谢孙权的决心,因为曹操来了。
把刘备打的那么惨,孙权又担心刘备被曹丕吃掉了,跑去和刘备恢复外交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是清楚的,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孙权的第三招,就是对外扩张,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再进一步,势必要走上扩张之路,我们办企业也一样。
孙权敢在关键时刻选择打,而且能迅速拍板,选人用人,把手中的牌最大限度用好,确实不易,这年他才27岁。很多年后,曹爽面对司马懿,如果有这份魄力,结局就不好说了。
对这些人,孙权给予了绝对的尊重和权力,牢牢的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船上。
孙权也是幸运的,孙策意外被刺,留下江东五郡还有一班忠臣给他,年轻的孙权得以有机会展露头角,最终成就帝业。孙权的帝业史,值得所有人学习。
“准确定位”
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孙氏宗亲庐陵太守孙辅暗通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孙权夺取了他们的土地,山越人一部分成了豪族庄园的农奴和部曲,一部分变孙权的农奴,又以服不服兵役区分为作士和屯田客,还以山越人为主先后组建了大量军队。再利用北人先进的农耕和灌溉技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这一策略为东吴带来了大量的军粮和财富,让孙权有了形成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也稳定了底层。
孙策的女儿嫁给顾邵,顾雍当了19年丞相,孙权更是认顾雍母亲为母;朱桓领兵,光部曲就过万,孙权从不干预;陆氏一门,二相、五侯、十余将;孙权对张昭行弟子礼;周瑜更不用说,是孙权最放心的人;又先后招揽了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徐盛等人。
曹操官渡之战大胜袁绍,经过一系列吞并之后,夺得荆州,并携胜陈兵江边,要一举拿下江东。
“善于权谋”
面对百万大军,面对人心不齐,孙权是清醒的,也能杀伐果断,重用周瑜、鲁肃、程普,联合刘备,直接开干,赢了。
荆州在杨州的上游,水军顺流而下威胁太大,而且只有荆州水军才能威胁到东吴,拿下荆州东吴就安全了。
熬死了曹操,间接干死了刘备,江东集团在孙权手上已经形成了占据三州,可进可退的大好局势。集团内部,利益分配的比较均衡;集团外部,三家谁也奈何不了谁。
“安内”
孙权接手时,占据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五郡,但不管是周边还是五郡内部,都是暗流涌动。
“遵循规律”
孙权的第二招,开发东南,发展经济。这招更多的是借鸡生蛋,然后把鸡占为己有。
北方流民南下,对本地产生一定冲击,这么多张嘴,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就会乱。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就要有土地。
在小弟们的强烈要求下,孙权登上了帝位,他也知道不当这个皇帝,手下人怎么加官进爵呢?这是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刘备借荆州,一借就不打算还了,留下关羽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孙权忍住了,只抗议,不动真格,因为还有曹操在旁边虎视眈眈,而且孙权还想拿下合肥,把长江下游控制住,需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
他知道这中间的风险,所以教导将士们说“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他一边送还于禁,向曹丕称藩,希望联曹抗刘;一边积极备战,启用陆逊等人。结果一把火烧得刘备葬送了无数精兵强将。
“借鸡生蛋”
孙权能够成就帝业,还在于他善于权谋,懂得变通,有足够的耐心。
举江东之力,前后五年,打了三次,才干掉黄祖拿下江夏。
我们也要记住,自己的东西自己不去维护和争取,指望谁呢?
已经开发的土地大部分在豪族手中,孙权动不了,也不能动,所以目光盯上了山越人。
在孙权三招过后,整个江东趋于稳定,内忧已无,但外患来了。
刘表治下的荆州实力强求江东,黄祖这个杀父仇人,还在江夏盘踞。
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做相应的事情,这是规律,你不做反而受反噬。很多人谈个恋爱几个月手也不牵一下,女孩子要跟他分手,还在问为什么。更有人谈个七八年,就是不结婚,人家不跟你分手,等什么呢?我们搞投资也是一样,市场规律在那里,就不要总想着自己特殊,运气会好,就是违背规律,最后一无所有。
“扩张”
孙权的第一招,忍辱负重,团结一切力量,打击异己,稳定内部。
山越人不是野人,只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慢慢发展出来的一块一块,不服王治的本地人。现在的浙江淳安周边,江西上饶、赣州等地,福建武夷山、建阳等地,地域千里。
周瑜和鲁肃说要打,谁都能降,就是你孙权不行。这点孙权心里也清楚,他就势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著名的赤壁之战打响了。
“利益至上”
随着中原乱战,很多北方人渡江避难,江南本地的世家豪族也希望有强大的军事集团维护他们的利益。以顾、陆、朱、张为首的四大家族选中了孙策,还有义兴周氏,诸葛氏等。
是打还是降?孙权只有这两条路可走。以张昭为首的江东豪族们要降,对他们来说,孙权也好,曹操也罢,无非是换个人,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真打输了反而让曹操迁怒。
打黄祖。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死在打黄祖的战场上,为什么必须打呢?因为荆州。
等到关羽水淹七军,杀了庞德,抓了于禁,眼瞅着就要拿下襄阳之时,孙权急了。他向曹操靠拢,派人抄了关羽的家,砍了关羽脑袋,把整个荆州纳入怀中。
为什么孙权敢冒险杀关羽?因为荆州是他的核心利益,刘备已经触犯了他的底线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出手就越打七寸,不给任何机会。这就是孙权的高明之处,说起来简单,但其中的审时度势和果敢是真正的难处。
] 对孙权来说,投降可能勉强活命,但父兄留下的基业肯定没了。打,输了会死,赢了江东基业就稳稳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了。
孙权是不幸的,在战乱年代,11岁父亲孙坚没了,19岁兄长孙策没了,这两位都是英雄人物,特别是孙策冠绝当世,这两位也是孙权最大的靠山。
形成了稳定的集团后,孙权亮刀子了,先打那些不听话的和山越人,向南扩张地盘。
打荆州要先打江夏,刘表手下大将黄祖就镇守江夏。江夏就是现在的武汉一带,一日拿不下江夏,脖子就被别人卡住一日。
曹操大败,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跑了。
消灭反叛的庐江太守李术,解决孙氏内部矛盾,镇压山越反抗,一气呵成,地盘和军队得到很大提升。
花这么在力气打江夏,值不值?太值了。不把自己的要害暴露给别人,不让别人拿捏自己,这是孙权打江夏最大的意义。整个江东都要感谢孙权的决心,因为曹操来了。
把刘备打的那么惨,孙权又担心刘备被曹丕吃掉了,跑去和刘备恢复外交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他是清楚的,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孙权的第三招,就是对外扩张,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再进一步,势必要走上扩张之路,我们办企业也一样。
孙权敢在关键时刻选择打,而且能迅速拍板,选人用人,把手中的牌最大限度用好,确实不易,这年他才27岁。很多年后,曹爽面对司马懿,如果有这份魄力,结局就不好说了。
对这些人,孙权给予了绝对的尊重和权力,牢牢的把他们绑在自己的战船上。
孙权也是幸运的,孙策意外被刺,留下江东五郡还有一班忠臣给他,年轻的孙权得以有机会展露头角,最终成就帝业。孙权的帝业史,值得所有人学习。
“准确定位”
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孙氏宗亲庐陵太守孙辅暗通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孙权夺取了他们的土地,山越人一部分成了豪族庄园的农奴和部曲,一部分变孙权的农奴,又以服不服兵役区分为作士和屯田客,还以山越人为主先后组建了大量军队。再利用北人先进的农耕和灌溉技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这一策略为东吴带来了大量的军粮和财富,让孙权有了形成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也稳定了底层。
孙策的女儿嫁给顾邵,顾雍当了19年丞相,孙权更是认顾雍母亲为母;朱桓领兵,光部曲就过万,孙权从不干预;陆氏一门,二相、五侯、十余将;孙权对张昭行弟子礼;周瑜更不用说,是孙权最放心的人;又先后招揽了诸葛瑾、鲁肃、严畯、步骘、徐盛等人。
曹操官渡之战大胜袁绍,经过一系列吞并之后,夺得荆州,并携胜陈兵江边,要一举拿下江东。
“善于权谋”
面对百万大军,面对人心不齐,孙权是清醒的,也能杀伐果断,重用周瑜、鲁肃、程普,联合刘备,直接开干,赢了。
荆州在杨州的上游,水军顺流而下威胁太大,而且只有荆州水军才能威胁到东吴,拿下荆州东吴就安全了。
熬死了曹操,间接干死了刘备,江东集团在孙权手上已经形成了占据三州,可进可退的大好局势。集团内部,利益分配的比较均衡;集团外部,三家谁也奈何不了谁。
“安内”
孙权接手时,占据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五郡,但不管是周边还是五郡内部,都是暗流涌动。
“遵循规律”
孙权的第二招,开发东南,发展经济。这招更多的是借鸡生蛋,然后把鸡占为己有。
北方流民南下,对本地产生一定冲击,这么多张嘴,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就会乱。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就要有土地。
在小弟们的强烈要求下,孙权登上了帝位,他也知道不当这个皇帝,手下人怎么加官进爵呢?这是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刘备借荆州,一借就不打算还了,留下关羽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孙权忍住了,只抗议,不动真格,因为还有曹操在旁边虎视眈眈,而且孙权还想拿下合肥,把长江下游控制住,需要联合刘备一起抗曹。
他知道这中间的风险,所以教导将士们说“夫存不忘亡,安必虑危,古之善教”。他一边送还于禁,向曹丕称藩,希望联曹抗刘;一边积极备战,启用陆逊等人。结果一把火烧得刘备葬送了无数精兵强将。
“借鸡生蛋”
孙权能够成就帝业,还在于他善于权谋,懂得变通,有足够的耐心。
举江东之力,前后五年,打了三次,才干掉黄祖拿下江夏。
我们也要记住,自己的东西自己不去维护和争取,指望谁呢?
已经开发的土地大部分在豪族手中,孙权动不了,也不能动,所以目光盯上了山越人。
在孙权三招过后,整个江东趋于稳定,内忧已无,但外患来了。
刘表治下的荆州实力强求江东,黄祖这个杀父仇人,还在江夏盘踞。
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做相应的事情,这是规律,你不做反而受反噬。很多人谈个恋爱几个月手也不牵一下,女孩子要跟他分手,还在问为什么。更有人谈个七八年,就是不结婚,人家不跟你分手,等什么呢?我们搞投资也是一样,市场规律在那里,就不要总想着自己特殊,运气会好,就是违背规律,最后一无所有。
“扩张”
孙权的第一招,忍辱负重,团结一切力量,打击异己,稳定内部。
山越人不是野人,只是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慢慢发展出来的一块一块,不服王治的本地人。现在的浙江淳安周边,江西上饶、赣州等地,福建武夷山、建阳等地,地域千里。
周瑜和鲁肃说要打,谁都能降,就是你孙权不行。这点孙权心里也清楚,他就势拔出佩刀,砍向面前的奏案,说:“将领官吏们,有胆敢再说应当投降曹操的,就与这个奏案一样!”著名的赤壁之战打响了。
“利益至上”
随着中原乱战,很多北方人渡江避难,江南本地的世家豪族也希望有强大的军事集团维护他们的利益。以顾、陆、朱、张为首的四大家族选中了孙策,还有义兴周氏,诸葛氏等。
是打还是降?孙权只有这两条路可走。以张昭为首的江东豪族们要降,对他们来说,孙权也好,曹操也罢,无非是换个人,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真打输了反而让曹操迁怒。
打黄祖。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死在打黄祖的战场上,为什么必须打呢?因为荆州。
等到关羽水淹七军,杀了庞德,抓了于禁,眼瞅着就要拿下襄阳之时,孙权急了。他向曹操靠拢,派人抄了关羽的家,砍了关羽脑袋,把整个荆州纳入怀中。
为什么孙权敢冒险杀关羽?因为荆州是他的核心利益,刘备已经触犯了他的底线了。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出手就越打七寸,不给任何机会。这就是孙权的高明之处,说起来简单,但其中的审时度势和果敢是真正的难处。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