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人物篇】隆美尔22
巴巴维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巴巴维维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最令隆美尔痛惜的是拉姆克少将指挥的空军第1伞兵旅。他们驻守在防线最南端,在和“自由法国”军队交战中打得有声有色。伞兵部队全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配备的武器也非常精良,但他们没有汽车。撤退时隆美尔拿不出多余的车辆,只能任拉姆克自生自灭。
不过拉姆克和他的部下并没有投降,他们伏击了一支英军车队,又袭击了一个英军补给站,这样他们就拿到了车辆和燃料。心理素质极强的伞兵们闯进沙漠,冒充英军部队躲过了追击,最终和隆美尔的主力会合。
损失最大的是意大利步兵师。阿拉曼战役期间,大多数意军打得很英勇(也不乏临阵脱逃的),可同样因为缺少车辆,他们根本撤不出来。据说英国人不需要动用坦克和装甲车,只是把水车开到一个地方,就能吸引来大批意军举手投降。
人们发现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老男人变了,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希特勒;他不再提及进攻,对战局极度悲观;他易怒,还时不时流泪,感觉全世界都背叛了他。
阿拉曼一战,德军阵亡1100人、负伤3900人,失踪(被俘)7900人,总计1.3万人;意军阵亡1200人,负伤1600人,被俘2万人。
无奈之下,隆美尔派自己的副官返回德国面见希特勒。后者不好在一名低级别的军官面前发火,但对非洲的这场无休止的撤退表达了极大的不满。希特勒没有时间考虑北非战局,此时他的心思都扑在东线。斯大林格勒久攻不下,伏尔加河上已经飘下了雪花,可怕的冬季马上就要来临了。
隆美尔决定继续后撤,他让人清点一下撤出来多少人员和装备。装甲部队最容易统计,两个师还有20多辆坦克,连一个营的编制都不到。第164轻装师和第90轻装师的情况还好,部队基本完整。阿拉曼防线南端的德军第1伞兵旅情况最糟,他们没能跟随大部队撤出来,现在已经失去联系。
在马特鲁港,隆美尔得到了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消息——美英盟军在西北非登陆了,兵力至少10万人。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隆美尔彻底打消了反攻的信心。他意识到自己是用一支偏师对付美英两个大国。
隆美尔考虑过死守托布鲁克,这里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是他获得荣誉的源泉。
蒙哥马利是准备在托布鲁克跟德军再来一场决战的。他不相信隆美尔会轻易地放弃那里。英军第7装甲师奉命深入沙漠,从南面实施迂回,这种方式跟隆美尔惯用的“右勾拳”非常相似,只是方向改变了。当得知隆美尔已经放弃托布鲁克时,蒙哥马利非常失望。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隆美尔尝尽了世态炎凉。由于缺少汽油,大批车辆都被遗弃了,很多部队要依靠徒步完成行军。越往西撤,供给他的油料反而越少。部队过了班加西后,隆美尔就再也没有得到油料补充。
从1942年11月4日到1943年1月25日,非洲装甲集团军从阿拉曼一路撤到利(比亚)突(尼斯)边境,撤退距离超过2000公里。马特鲁、托布鲁克、加扎拉、班加西、阿盖拉、的黎波里全部落入英军之手。
隆美尔第二次盘了一下家底。反坦克炮还有35门、野战炮65门、高射炮25门,炮弹还算充足;德军坦克有11辆可用,意军有10辆。战斗步兵德军有5000人、意军2500人。这些兵力和装备要组建守备部队和机动部队,对手是拥有500辆坦克的英军追击部队。
从马特鲁港撤出后,“恐怖的卡尔”在山脊上埋设大量炸药,爆炸产生的碎石滚落到公路上,将西进的通道堵得死死的。这样一来,英军在地面的追击就更缓慢了。
非洲装甲集团军从阿拉曼防线撤退后,第一个立足点是几十公里外的富卡。可部队刚完成部署几天,他们就发现英军装甲部队正从南面的小路实施迂回,企图绕道己方防线身后。隆美尔不敢停留,立即命令部队放弃富卡防线,撤到马特鲁港。
11月11日,空军运来了1100名士兵。隆美尔恼怒地复电凯塞林:“给我汽油!这些兵有什么用。他们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战场,我没有运输车辆,他们只能是我的负担!”
11月15日,部队从中午开始行军,到了黄昏就没有油了。所有军官都在发愁,开枪抢油的事件屡屡发生。
不仅是油料,弹药也没有。即便这样,德军统帅部和意军统帅部还是一次次要求他停下来坚守阵地,却没有任何人给他补充弹药和装备。
部队进入昔兰尼加半岛后,燃油紧张的状况达到了顶峰。非洲装甲集团军每天需要200吨汽油,海路基本断绝,撤退路上的补给站早已经空空如也。部队能够依赖的只有空投,但凯塞林的运输机有限,每天只能提供60吨。
这是一个奇怪的行军队伍。卡车拖着卡车,搭载着哀嚎的伤病士兵。能走的士兵则徒步行军。在班加西,隆美尔没有找到油,凯塞林原本还会空投一些,但过了班加西就告诉隆美
当拉姆克出现在隆美尔面前时,脸上露出的微笑让隆美尔非常难堪。
马特鲁港的地形对守军有利,除了要塞原有的半环形防御工事,马特鲁以南还有一条山脊,将原本开阔的战场切成两半。但是隆美尔不敢在马特鲁港久留,他还没有得到燃料,装备动不起来;他缺少弹药,跟英军耗不起;士兵们还没有从失败的情绪中走出来,有些人得了“战争歇斯底里症”,一听到炮声,就跑出掩体,冲着敌人的方向狂笑。
部队在追击时伤亡太大,蒙哥马利不得不命令前面的部队放缓脚步。
在抵达托布鲁克前,隆美尔收到了墨索里尼发来的电报。对方以恳求的语气要求他能停下来打一仗,将英军阻止在利比亚边境之外。他声称自己在国内正遭受空前的压力,如果非洲军能站稳脚跟,他就能渡过危机。
此时的隆美尔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在撤退途中致电意军总参谋长卡瓦莱罗和南线德军总司令凯塞林,希望他们能来北非,一同商讨下一步的计划。他在电报中提出,如果要继续打,那就必须给非洲装甲集团军送来部队和装备。卡瓦莱罗和凯塞林都没有赴约,他们不想在这个时候跟“大溃败”沾上一点边儿。
隆美尔来了一个新帮手——工兵司令卡尔·贝莱维斯。“恐怖的卡尔”擅长使用炸药和布雷,隆美尔命令反坦克能力最强的第90轻装师配合卡尔,担任全军的后卫任务。
11月11日,蒙哥马利亲率英军第10装甲军追上了隆美尔的后卫部队——第90轻装师。第90轻装师是一支出色的反坦克部队,在阿拉曼战役中损失较小。在马特鲁,第90轻装师以一次短促反击将英军击退,还捣毁了蒙哥马利最倚重的无线电情报组,差点把蒙哥马利本人俘虏。
11月19日,非洲装甲集团军全部撤离班加西,他们下一个目的地是阿杰达比亚。
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
卡尔在地面能说了算,但来自天上的追击他就束手无策了。大雨给英国空军放了几天假,但很快他们就返岗了。英国空军在几乎没有防空能力的德军面前是十足的杀手,他们的目标是所有能够移动的车辆,因为这是迟缓敌人撤退的最有效的方法。
再往西就将离开埃及,进入利比亚境内。此时天气帮了德国人一些忙,时值冬季,正是北非雨季,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而且每次都下得很大。平日干涸的河床又被填满了,然后就是洪水泛滥。这种天气不利于英军实施平行追击,空军的飞机在这种条件下也无法起飞,因为飞行跑道都是积水。
在班加西通往内陆要塞梅基利的小路上,正有一个英军坦克旅在沙漠中行进,他们是奉命抄近路实施迂回任务的。隆美尔一直忌惮英军使用这种战术,这次他决心给对方长点教训。第90轻装师集中所有的反坦克炮和88高射炮,沿小道一字排开。当英军的两个坦克营进入视线后,立即被一顿炮火击毁了30辆坦克。
希特勒下达了几道含糊不清的命令,算是对隆美尔的答复,但没有一项命令涉及实实在在的援助。
英国人很快就尝到了苦头。桥梁、道路和机场全部被破坏,仓库、城镇,甚至在寺庙里都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爆炸物。触发爆炸的引信五花八门,吓得英军不敢走大路,也不敢在房舍里宿营。可当他们走上小路或干河床时,还是有无数的、伪装得十分巧妙的地雷等着他们。
在利埃边境的隘口处,非洲装甲集团军把道路塞满了,这给英国空军创造出绝佳的战机。原本晚上是安全的,但德国人发现那已经是老皇历了,英军战机会先投下照明弹,然后射杀一切可以看到的目标。无奈之下,隆美尔命令意大利第20军和一部分非洲装甲军绕路西撤,以便把主路留给装甲师和负责殿后的第90轻装师使用。
阿拉曼战役人员损失并非不可接受,但装备损失太大了,整个非洲装甲集团军只剩下30多辆坦克,火炮也仅剩下几十门,弹药则几乎没有。当德意大佬们屡次要求他反击时,隆美尔又怎么能不愤怒。
英国人的空袭随之而来,把港内的仓库和设备炸上了天。到处是熊熊燃烧的大火(有的是意大利人自己放的)和燃烧的车辆,撤下来的官兵见到这种场景更加绝望了,有人愤愤不平地说,还不如在阿拉曼战死算了。
隆美尔决定放弃坚守,今非昔比,对手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托布鲁克能守一时,但是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充其量能迟缓撤退的时间,对整个战局于事无补。更何况盟军已经在背后登陆了,那些部队是冲着德意联军的老巢去的。
【人物篇】隆美尔22:能力出众的人是不是都有性格缺陷?
隆美尔下令停止破坏班加西港,这次才保住了供水和供电系统。当然他不是为了这座城市,而是他的第90轻装师正在班加西以东实施一场伏击战,他们还需要班加西。
后方已经乱了套。班加西港内的意大利船只得知前方战况后,知道这里不久将再次易手,纷纷解开缆绳开溜,他们的船上装着弹药和汽油也来不及卸下。
] 最令隆美尔痛惜的是拉姆克少将指挥的空军第1伞兵旅。他们驻守在防线最南端,在和“自由法国”军队交战中打得有声有色。伞兵部队全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配备的武器也非常精良,但他们没有汽车。撤退时隆美尔拿不出多余的车辆,只能任拉姆克自生自灭。
不过拉姆克和他的部下并没有投降,他们伏击了一支英军车队,又袭击了一个英军补给站,这样他们就拿到了车辆和燃料。心理素质极强的伞兵们闯进沙漠,冒充英军部队躲过了追击,最终和隆美尔的主力会合。
损失最大的是意大利步兵师。阿拉曼战役期间,大多数意军打得很英勇(也不乏临阵脱逃的),可同样因为缺少车辆,他们根本撤不出来。据说英国人不需要动用坦克和装甲车,只是把水车开到一个地方,就能吸引来大批意军举手投降。
人们发现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老男人变了,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希特勒;他不再提及进攻,对战局极度悲观;他易怒,还时不时流泪,感觉全世界都背叛了他。
阿拉曼一战,德军阵亡1100人、负伤3900人,失踪(被俘)7900人,总计1.3万人;意军阵亡1200人,负伤1600人,被俘2万人。
无奈之下,隆美尔派自己的副官返回德国面见希特勒。后者不好在一名低级别的军官面前发火,但对非洲的这场无休止的撤退表达了极大的不满。希特勒没有时间考虑北非战局,此时他的心思都扑在东线。斯大林格勒久攻不下,伏尔加河上已经飘下了雪花,可怕的冬季马上就要来临了。
隆美尔决定继续后撤,他让人清点一下撤出来多少人员和装备。装甲部队最容易统计,两个师还有20多辆坦克,连一个营的编制都不到。第164轻装师和第90轻装师的情况还好,部队基本完整。阿拉曼防线南端的德军第1伞兵旅情况最糟,他们没能跟随大部队撤出来,现在已经失去联系。
在马特鲁港,隆美尔得到了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消息——美英盟军在西北非登陆了,兵力至少10万人。也就是从这一刻起,隆美尔彻底打消了反攻的信心。他意识到自己是用一支偏师对付美英两个大国。
隆美尔考虑过死守托布鲁克,这里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是他获得荣誉的源泉。
蒙哥马利是准备在托布鲁克跟德军再来一场决战的。他不相信隆美尔会轻易地放弃那里。英军第7装甲师奉命深入沙漠,从南面实施迂回,这种方式跟隆美尔惯用的“右勾拳”非常相似,只是方向改变了。当得知隆美尔已经放弃托布鲁克时,蒙哥马利非常失望。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隆美尔尝尽了世态炎凉。由于缺少汽油,大批车辆都被遗弃了,很多部队要依靠徒步完成行军。越往西撤,供给他的油料反而越少。部队过了班加西后,隆美尔就再也没有得到油料补充。
从1942年11月4日到1943年1月25日,非洲装甲集团军从阿拉曼一路撤到利(比亚)突(尼斯)边境,撤退距离超过2000公里。马特鲁、托布鲁克、加扎拉、班加西、阿盖拉、的黎波里全部落入英军之手。
隆美尔第二次盘了一下家底。反坦克炮还有35门、野战炮65门、高射炮25门,炮弹还算充足;德军坦克有11辆可用,意军有10辆。战斗步兵德军有5000人、意军2500人。这些兵力和装备要组建守备部队和机动部队,对手是拥有500辆坦克的英军追击部队。
从马特鲁港撤出后,“恐怖的卡尔”在山脊上埋设大量炸药,爆炸产生的碎石滚落到公路上,将西进的通道堵得死死的。这样一来,英军在地面的追击就更缓慢了。
非洲装甲集团军从阿拉曼防线撤退后,第一个立足点是几十公里外的富卡。可部队刚完成部署几天,他们就发现英军装甲部队正从南面的小路实施迂回,企图绕道己方防线身后。隆美尔不敢停留,立即命令部队放弃富卡防线,撤到马特鲁港。
11月11日,空军运来了1100名士兵。隆美尔恼怒地复电凯塞林:“给我汽油!这些兵有什么用。他们没有战斗力,也没有战场,我没有运输车辆,他们只能是我的负担!”
11月15日,部队从中午开始行军,到了黄昏就没有油了。所有军官都在发愁,开枪抢油的事件屡屡发生。
不仅是油料,弹药也没有。即便这样,德军统帅部和意军统帅部还是一次次要求他停下来坚守阵地,却没有任何人给他补充弹药和装备。
部队进入昔兰尼加半岛后,燃油紧张的状况达到了顶峰。非洲装甲集团军每天需要200吨汽油,海路基本断绝,撤退路上的补给站早已经空空如也。部队能够依赖的只有空投,但凯塞林的运输机有限,每天只能提供60吨。
这是一个奇怪的行军队伍。卡车拖着卡车,搭载着哀嚎的伤病士兵。能走的士兵则徒步行军。在班加西,隆美尔没有找到油,凯塞林原本还会空投一些,但过了班加西就告诉隆美
当拉姆克出现在隆美尔面前时,脸上露出的微笑让隆美尔非常难堪。
马特鲁港的地形对守军有利,除了要塞原有的半环形防御工事,马特鲁以南还有一条山脊,将原本开阔的战场切成两半。但是隆美尔不敢在马特鲁港久留,他还没有得到燃料,装备动不起来;他缺少弹药,跟英军耗不起;士兵们还没有从失败的情绪中走出来,有些人得了“战争歇斯底里症”,一听到炮声,就跑出掩体,冲着敌人的方向狂笑。
部队在追击时伤亡太大,蒙哥马利不得不命令前面的部队放缓脚步。
在抵达托布鲁克前,隆美尔收到了墨索里尼发来的电报。对方以恳求的语气要求他能停下来打一仗,将英军阻止在利比亚边境之外。他声称自己在国内正遭受空前的压力,如果非洲军能站稳脚跟,他就能渡过危机。
此时的隆美尔是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在撤退途中致电意军总参谋长卡瓦莱罗和南线德军总司令凯塞林,希望他们能来北非,一同商讨下一步的计划。他在电报中提出,如果要继续打,那就必须给非洲装甲集团军送来部队和装备。卡瓦莱罗和凯塞林都没有赴约,他们不想在这个时候跟“大溃败”沾上一点边儿。
隆美尔来了一个新帮手——工兵司令卡尔·贝莱维斯。“恐怖的卡尔”擅长使用炸药和布雷,隆美尔命令反坦克能力最强的第90轻装师配合卡尔,担任全军的后卫任务。
11月11日,蒙哥马利亲率英军第10装甲军追上了隆美尔的后卫部队——第90轻装师。第90轻装师是一支出色的反坦克部队,在阿拉曼战役中损失较小。在马特鲁,第90轻装师以一次短促反击将英军击退,还捣毁了蒙哥马利最倚重的无线电情报组,差点把蒙哥马利本人俘虏。
11月19日,非洲装甲集团军全部撤离班加西,他们下一个目的地是阿杰达比亚。
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
卡尔在地面能说了算,但来自天上的追击他就束手无策了。大雨给英国空军放了几天假,但很快他们就返岗了。英国空军在几乎没有防空能力的德军面前是十足的杀手,他们的目标是所有能够移动的车辆,因为这是迟缓敌人撤退的最有效的方法。
再往西就将离开埃及,进入利比亚境内。此时天气帮了德国人一些忙,时值冬季,正是北非雨季,雨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而且每次都下得很大。平日干涸的河床又被填满了,然后就是洪水泛滥。这种天气不利于英军实施平行追击,空军的飞机在这种条件下也无法起飞,因为飞行跑道都是积水。
在班加西通往内陆要塞梅基利的小路上,正有一个英军坦克旅在沙漠中行进,他们是奉命抄近路实施迂回任务的。隆美尔一直忌惮英军使用这种战术,这次他决心给对方长点教训。第90轻装师集中所有的反坦克炮和88高射炮,沿小道一字排开。当英军的两个坦克营进入视线后,立即被一顿炮火击毁了30辆坦克。
希特勒下达了几道含糊不清的命令,算是对隆美尔的答复,但没有一项命令涉及实实在在的援助。
英国人很快就尝到了苦头。桥梁、道路和机场全部被破坏,仓库、城镇,甚至在寺庙里都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爆炸物。触发爆炸的引信五花八门,吓得英军不敢走大路,也不敢在房舍里宿营。可当他们走上小路或干河床时,还是有无数的、伪装得十分巧妙的地雷等着他们。
在利埃边境的隘口处,非洲装甲集团军把道路塞满了,这给英国空军创造出绝佳的战机。原本晚上是安全的,但德国人发现那已经是老皇历了,英军战机会先投下照明弹,然后射杀一切可以看到的目标。无奈之下,隆美尔命令意大利第20军和一部分非洲装甲军绕路西撤,以便把主路留给装甲师和负责殿后的第90轻装师使用。
阿拉曼战役人员损失并非不可接受,但装备损失太大了,整个非洲装甲集团军只剩下30多辆坦克,火炮也仅剩下几十门,弹药则几乎没有。当德意大佬们屡次要求他反击时,隆美尔又怎么能不愤怒。
英国人的空袭随之而来,把港内的仓库和设备炸上了天。到处是熊熊燃烧的大火(有的是意大利人自己放的)和燃烧的车辆,撤下来的官兵见到这种场景更加绝望了,有人愤愤不平地说,还不如在阿拉曼战死算了。
隆美尔决定放弃坚守,今非昔比,对手有制空权和制海权,托布鲁克能守一时,但是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充其量能迟缓撤退的时间,对整个战局于事无补。更何况盟军已经在背后登陆了,那些部队是冲着德意联军的老巢去的。
【人物篇】隆美尔22:能力出众的人是不是都有性格缺陷?
隆美尔下令停止破坏班加西港,这次才保住了供水和供电系统。当然他不是为了这座城市,而是他的第90轻装师正在班加西以东实施一场伏击战,他们还需要班加西。
后方已经乱了套。班加西港内的意大利船只得知前方战况后,知道这里不久将再次易手,纷纷解开缆绳开溜,他们的船上装着弹药和汽油也来不及卸下。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巴巴维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二战:当今世界格局的奠基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