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小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山东小牛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a3]【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侍郎第一听到有人这么说,惊疑地看着赵孟頫,然后问道:“这也是《史记》上说的?”
侍郎听了更觉新奇:“嘿,这个头一次听说……也是《史记》上的?”
侍郎道:“那你如何得知?”
侍郎频频点头:“那倒是,那倒是,那你接着说……”
赵孟頫道:“要不,我明儿还是带一本过来吧,免得您总不信。”
侍郎道:“这个我知道,唱戏的、说书的,都说过,说他是火德[a4],对吧?”
赵孟頫道:“我不是刚跟您说了嘛,项羽和高祖都属火德,谁也不克谁,那户部呢?他们五行属什么?”
侍郎不以为然:“户部侍郎怎么了?他能比项羽厉害?”
侍郎道:“我不是不信,我只是觉得……是他娘的有点儿邪门儿啊……”他回味了片刻,又问道:“你没记错?”
赵孟頫道:“这个话,你可别跟别人说,否则可得害死我。”
赵孟頫点点头,盯着侍郎不说话。
赵孟頫道:“鸿门宴的正坐也是坐西朝东啊![a3]”
[a1]【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什么问题?”
侍郎以为这就够可以了,没想到还有,催促道:“你赶紧说。”
赵孟頫道:“但我和高祖却大不一样,一来他是真命天子,本就有龙兴之相,寻常人本就伤他不得,我是亡国的后裔,乃是衰败的气象啊……”
赵孟頫道:“一点儿不错!”
侍郎很是奇怪:“怎么跟鸿门宴一样了?”
“我在意的是,这坐席跟鸿门宴也是一样……”
赵孟頫道:“这个太史公未曾记载。”
[a2]北京碧云寺是坐西朝东。
赵孟頫道:“秦之都城咸阳、赵之都城邯郸,大殿遗迹至今尚存,大人若有雅兴,改日我陪您一同前往,到时您一看便知。”
赵孟頫道:“您何出此言?”
赵孟頫道:“请高祖去赴鸿门宴的项羽,乃是楚人,也属火德,与高祖既不相生,也不相克。可今天,坐在项羽位置上的是户部侍郎!”
赵孟頫道:“这个自然,倘若捕风捉影,找个说辞就能断祸福凶吉,岂不成了江湖骗子?”
赵孟頫道:“大人虽有道缘,但未入道门,更未曾留心,当然没有注意其中利害。www.mankewenxue.com”
◇◆◇本章注释◇◆◇
侍郎道:“你想啊,咱们这是兄弟吃饭,朝那边无所谓的。鸿门宴不一样,他们那是正式场合,正坐应该朝南啊,怎么也朝东了呢?”
侍郎一想,他肯定得把自己也给数进去,这一数进去,天晓得会犯什么忌讳,连忙拦住道:“不用不用,兄弟,我信!”
赵孟頫道:“说的是呢,倘这一点,那是不足担心,可偏就不止这一件。”
赵孟頫道:“坐南朝北为正,是中原诸族的习俗,但春秋战国之时,唯秦、赵两国与中原诸国不同,就他们两国是坐西朝东的。”
赵孟頫点点头,又一次压低音调道:“那前朝呢?”
赵孟頫道:“就说您不信吧…..”
五德之说,侍郎也听说过,但不知其详细,只是应对着点头:“嗯,嗯,五德……”
侍郎道:“真的假的?我读书少,你别欺负我。”
侍郎安慰道:“兄弟,别这么说,你这说的,我也不好受。”
侍郎点点头:“嗯,嗯,明白。”
赵孟頫又道:“我当时一数,到场的官员,和鸿门宴的人数一比,不多不少,一个不差啊!这个也是《史记》记得清清楚楚的,你看我给你数数哈……”
赵孟頫道:“你可知道,汉高祖得天下,是应了哪一德么?”
侍郎道:“兄弟,你果然是才学过人啊!”
侍郎道:“嘿,这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晃悠着脑袋道:“他俩离得远,听不见。”
“那是什么?”
赵孟頫赶紧拦住,一把抓住侍郎的手:“得,您明白就行了。”说着摇摇头。
[a4]有以相剋爲説的,漢初人演繹鄒衍説,以周爲火德,而秦自認爲水德,則漢爲土德;也有以漢直承周,故爲水德的。有以相生爲説的,劉向三統曆以周爲木德,漢伐秦繼周,木生火,故爲火德。此説爲主流。详见《漢書·律曆志·下》
侍郎道:“哦,还不是关键呢,那什么是关键?”
赵孟頫笑道:“大人敏锐!但有一事,世人大多不知。”
赵孟頫道:“是啊,这个不提了。我接着说刚才提到的,五德的气运。”
侍郎一听,有些脊背发凉,默不作声。
侍郎一听,笑道:“这个嘛,不用在意。反正是兄弟们喝酒聊天的事情,不特别在意礼仪,关键是,上酒啊,看戏啊,各方面都得方便,挑来挑去,就这个地方最合适。而且据说,最早选定的时候,也有二品大员来看了,他也不在意正坐是不是朝南,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就你们这些读书人,还挺在意的,哈哈。”
侍郎道:“什么事情?”
侍郎想想道:“好像也是火德。”
侍郎听他这么问,试探答道:“四十里?”
赵孟頫道:“这不是我说的,太史公《史记》上说的,白纸黑字。您要是懒得查,明儿我拿一本儿个您看。”
“这坐席的正位居然是坐西朝东[a2]的。”
赵孟頫也没管这夸奖,接着道:“这就相当于,我们坐到了一千年前的宴席上,有许多魂灵为伴啊!也就是说,打咱们从兵部衙门出来,走的就不是正路,根本就是一条鬼路。”
赵孟頫道:“今天我一坐下,就觉得这坐席有问题。”
赵孟頫道:“大人,我在意的,并非是合乎礼仪的问题……”
赵孟頫道:“大人,从咱们兵部衙门,到这碧云山庄有多远的路程?”
赵孟頫一看,开始起作用了,于是压低了嗓音说道:“这些还都不是关键…..”
侍郎道:“哦,原来你才说个开头?”
侍郎道:“那今儿你给我讲讲,我涨涨能耐。”
侍郎道:“我不是不信你,我是说,太史公会不会写错呢?”
赵孟頫道:“您知道汉高祖是跑了多远的路,去赴鸿门宴的么?[a1]”
侍郎觉得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瞪大眼睛,指着赵孟頫:“哦……你们赵……”
赵孟頫道:“这个您明白了,我好跟你说下面的……”
侍郎手捻胡须,一边抬头算计,一边说道:“嗯……出了城,怎么也得有三十多里路,加上城里……约么有四十里吧。”
侍郎听赵孟頫说是《史记》记载的,定然不能瞎编骗自己,说道:“那是有点儿邪门儿。但是道路里程接近,这个也不稀奇啊。”
] [a3]【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侍郎第一听到有人这么说,惊疑地看着赵孟頫,然后问道:“这也是《史记》上说的?”
侍郎听了更觉新奇:“嘿,这个头一次听说……也是《史记》上的?”
侍郎道:“那你如何得知?”
侍郎频频点头:“那倒是,那倒是,那你接着说……”
赵孟頫道:“要不,我明儿还是带一本过来吧,免得您总不信。”
侍郎道:“这个我知道,唱戏的、说书的,都说过,说他是火德[a4],对吧?”
赵孟頫道:“我不是刚跟您说了嘛,项羽和高祖都属火德,谁也不克谁,那户部呢?他们五行属什么?”
侍郎不以为然:“户部侍郎怎么了?他能比项羽厉害?”
侍郎道:“我不是不信,我只是觉得……是他娘的有点儿邪门儿啊……”他回味了片刻,又问道:“你没记错?”
赵孟頫道:“这个话,你可别跟别人说,否则可得害死我。”
赵孟頫点点头,盯着侍郎不说话。
赵孟頫道:“鸿门宴的正坐也是坐西朝东啊![a3]”
[a1]【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什么问题?”
侍郎以为这就够可以了,没想到还有,催促道:“你赶紧说。”
赵孟頫道:“但我和高祖却大不一样,一来他是真命天子,本就有龙兴之相,寻常人本就伤他不得,我是亡国的后裔,乃是衰败的气象啊……”
赵孟頫道:“一点儿不错!”
侍郎很是奇怪:“怎么跟鸿门宴一样了?”
“我在意的是,这坐席跟鸿门宴也是一样……”
赵孟頫道:“这个太史公未曾记载。”
[a2]北京碧云寺是坐西朝东。
赵孟頫道:“秦之都城咸阳、赵之都城邯郸,大殿遗迹至今尚存,大人若有雅兴,改日我陪您一同前往,到时您一看便知。”
赵孟頫道:“您何出此言?”
赵孟頫道:“请高祖去赴鸿门宴的项羽,乃是楚人,也属火德,与高祖既不相生,也不相克。可今天,坐在项羽位置上的是户部侍郎!”
赵孟頫道:“这个自然,倘若捕风捉影,找个说辞就能断祸福凶吉,岂不成了江湖骗子?”
赵孟頫道:“大人虽有道缘,但未入道门,更未曾留心,当然没有注意其中利害。www.mankewenxue.com”
◇◆◇本章注释◇◆◇
侍郎道:“你想啊,咱们这是兄弟吃饭,朝那边无所谓的。鸿门宴不一样,他们那是正式场合,正坐应该朝南啊,怎么也朝东了呢?”
侍郎一想,他肯定得把自己也给数进去,这一数进去,天晓得会犯什么忌讳,连忙拦住道:“不用不用,兄弟,我信!”
赵孟頫道:“说的是呢,倘这一点,那是不足担心,可偏就不止这一件。”
赵孟頫道:“坐南朝北为正,是中原诸族的习俗,但春秋战国之时,唯秦、赵两国与中原诸国不同,就他们两国是坐西朝东的。”
赵孟頫点点头,又一次压低音调道:“那前朝呢?”
赵孟頫道:“就说您不信吧…..”
五德之说,侍郎也听说过,但不知其详细,只是应对着点头:“嗯,嗯,五德……”
侍郎道:“真的假的?我读书少,你别欺负我。”
侍郎安慰道:“兄弟,别这么说,你这说的,我也不好受。”
侍郎点点头:“嗯,嗯,明白。”
赵孟頫又道:“我当时一数,到场的官员,和鸿门宴的人数一比,不多不少,一个不差啊!这个也是《史记》记得清清楚楚的,你看我给你数数哈……”
赵孟頫道:“你可知道,汉高祖得天下,是应了哪一德么?”
侍郎道:“兄弟,你果然是才学过人啊!”
侍郎道:“嘿,这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然后回头看了一眼,晃悠着脑袋道:“他俩离得远,听不见。”
“那是什么?”
赵孟頫赶紧拦住,一把抓住侍郎的手:“得,您明白就行了。”说着摇摇头。
[a4]有以相剋爲説的,漢初人演繹鄒衍説,以周爲火德,而秦自認爲水德,則漢爲土德;也有以漢直承周,故爲水德的。有以相生爲説的,劉向三統曆以周爲木德,漢伐秦繼周,木生火,故爲火德。此説爲主流。详见《漢書·律曆志·下》
侍郎道:“哦,还不是关键呢,那什么是关键?”
赵孟頫笑道:“大人敏锐!但有一事,世人大多不知。”
赵孟頫道:“是啊,这个不提了。我接着说刚才提到的,五德的气运。”
侍郎一听,有些脊背发凉,默不作声。
侍郎一听,笑道:“这个嘛,不用在意。反正是兄弟们喝酒聊天的事情,不特别在意礼仪,关键是,上酒啊,看戏啊,各方面都得方便,挑来挑去,就这个地方最合适。而且据说,最早选定的时候,也有二品大员来看了,他也不在意正坐是不是朝南,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就你们这些读书人,还挺在意的,哈哈。”
侍郎道:“什么事情?”
侍郎想想道:“好像也是火德。”
侍郎听他这么问,试探答道:“四十里?”
赵孟頫道:“这不是我说的,太史公《史记》上说的,白纸黑字。您要是懒得查,明儿我拿一本儿个您看。”
“这坐席的正位居然是坐西朝东[a2]的。”
赵孟頫也没管这夸奖,接着道:“这就相当于,我们坐到了一千年前的宴席上,有许多魂灵为伴啊!也就是说,打咱们从兵部衙门出来,走的就不是正路,根本就是一条鬼路。”
赵孟頫道:“今天我一坐下,就觉得这坐席有问题。”
赵孟頫道:“大人,我在意的,并非是合乎礼仪的问题……”
赵孟頫道:“大人,从咱们兵部衙门,到这碧云山庄有多远的路程?”
赵孟頫一看,开始起作用了,于是压低了嗓音说道:“这些还都不是关键…..”
侍郎道:“哦,原来你才说个开头?”
侍郎道:“那今儿你给我讲讲,我涨涨能耐。”
侍郎道:“我不是不信你,我是说,太史公会不会写错呢?”
赵孟頫道:“您知道汉高祖是跑了多远的路,去赴鸿门宴的么?[a1]”
侍郎觉得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瞪大眼睛,指着赵孟頫:“哦……你们赵……”
赵孟頫道:“这个您明白了,我好跟你说下面的……”
侍郎手捻胡须,一边抬头算计,一边说道:“嗯……出了城,怎么也得有三十多里路,加上城里……约么有四十里吧。”
侍郎听赵孟頫说是《史记》记载的,定然不能瞎编骗自己,说道:“那是有点儿邪门儿。但是道路里程接近,这个也不稀奇啊。”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