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老红树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是因为张伯的安排。“如此,多谢张兄弟了!”
黄院长摇头。“一对五才是和局,若一对一,就算是车轮战,五个都会输掉!不过,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教训,一个磨炼,这样也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
莫天赐立即明白,原来程蕙兰的书信免费传送,... ...
至于辩题,据说是池州书院黄院长,请一位过路的学识渊博之士所出。因为此人从江宁(金陵)往江南西道洪州(今南昌)就任官职,路过池州与黄院长叙旧,在池州逗留两日。此人出了十几道题,密封于布袋中,留给了黄院长,就是辩题。
“你就不怕,求学成了求偶?”
走出门外,后面便吱呀地关了门,张伯根本就没有送出门外。两人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对视一眼,似乎有些说不出的奇怪,偏偏好像有种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莫天赐问:“下月,江宁才女周绮薇来... ...
“程娘子真才,莫先生高才,让人钦佩!”
莫天赐,这位四十八岁的前国子监博士,对自己的女弟子是有信心的,只是没经过磨炼。听着辩论,他的眼睛闪光,充满自豪。他喃喃道:兰儿,你是程家的骄傲,也是为师的骄傲。最后,他低低地叹了一声:兰儿兰儿,可惜你是女子,不然定会走向更高处。
文人就是客气,互相抬轿子。毕竟都在池州,虽然只见两三次面,但都是正式场合,只有点头,并无交往。但今天,是单独在一起了,因为学生的辩论。张伯只是笑笑,也不插口,静静地看着,听着。
另一学生也道:“痛快,痛快,在书院辩论过多次,从来没有这样酣畅淋漓过!”
那位六十二岁的黄院长,眼睛也在放光,偶尔也黯淡一下,嘴里喃喃:是啊,需要磨炼,需要磨炼,光有... ...
莫天赐沉吟:“年纪跟我差不多,若不是家庭失意,就是官场失意!”
莫天赐道:“一开始,兰儿有点对不上五位学生的方向,有点落后,但她很快就调整过来,这说明,她从五位学生那儿学到了不少知识啊。到后来,她甚至引了开始学生用过的故事!这些,虽然我也教过,但是,她只有在这个场合才能更好领会。”
莫天赐知道,这是送客之意,便点头道:“好,如果有空闲,也来叨扰张兄弟!”
再客气几句,说笑几句,五位书生和程蕙兰走出房子,各自回去了。这是一个相当满意的结果,平分秋色。这两个时辰的辩论,双方都兴致高昂,可是谁输谁赢并没公布,也没宣扬。但双方约定,以后不定期来几次辩论,互相促进,互相进步。让书生们意外的是,程蕙兰的美貌倒是令这些书生代表有些晕眩,甚至有人回去说“我只顾看她的脸了,都忘要说什么!”“说什么女子貌美不须有才,此是奇女子也!”唯一没有惊呼的是书生赵坚,不是他对程蕙兰的美貌有抵抗力,而是他见过了这位小娘子,只是... ...
莫天赐拱手回应。“黄院长,你教出很多厉害的学... ...
张伯道:“程娘子每月往来江宁的书信,是我吩咐他们收送的!”
黄院长立即道:“来池州书院吧,我也有招女子入学的想法,哪怕只有三个五个,也是好的!”
接着是程蕙兰的声音,拍着手很兴奋。“几位师兄,今天让我大开眼界了,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辩论,谢谢你们让我长了见识,长了阅历!”
“过瘾,过瘾,太过瘾了!”房间里,赵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窗户外,张伯对两人笑道:“两位先生请继续聊,我先去收拾一下后院!”
“对,不相上下!五位师兄太厉害了,我赢不了,赢不了,多谢师兄嘴下留情!”程蕙兰立即借势下坡,见好就收!
“哈哈,说你你就急!好,好,如果不是今天的辩论,我们最多是点头之交!”
莫天赐大笑。“我听别人说你是老糊涂,现在看,你一点也不糊涂啊!”
“就是那江宁乡贡第二名周绮薇?江宁州学博士周士宾之女?”黄院长想了想,捏了一下胡子,“好,比试才有进步!今天的这五个同学,相信在挫折之余,也会发奋努力。”
两个时辰过去了,忽然一切声音都停下来了,好一会,都很安静。莫天赐和黄院长扭过头来,却见到张伯似乎听得很着迷,忘了时光。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的两位老师,表情开始还有所变化,欢喜、诧异、吃惊、忧虑,但半个时辰后,这两位先生的表情便比较平静了,只是偶尔点头或摇头,或者笑,或者哭笑不得。甚至连张伯,这位管家,脸上也出现奇怪的表情,也不知他听到了什么,听懂了什么。
至于场所,他们借助了胡员外之宅进行辩论。这是池州首富胡凯之豪宅,目前无人居住,只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张伯看管,再无其他人。这是莫天赐去联系的,他听春红说起不远处的胡宅比较空闲,便去沟通了。本不抱期望,张伯也是一口回绝,但一听到是程家小娘子要与书生辩论,便改口同意了,还说“我备有清水,你们自带点心”。这胡宅,真是名符其实的豪宅,大得无边,据说是池州第一大宅。[注:在宋以前,府的称呼是用于官方赐的大房子,限于高官所用;普通官员和有钱人的大房子称为宅。
嘘,开始了!于是,两位老师静下来,挪到窗户两边,最靠墙的位置。
探望蕙兰,要不要再来一场辩论?”
聊了几句张伯,显然摸不清,于是,他们又转回辩论的分析。
莫天赐点头。“我也看到蕙兰眼睛的光彩了,她以前只跟我辩论,而不是这种同龄人的辩论,情形不同,气氛不同。如果可能,我还让她到书院求学呢,见识不同的讲义,不同的老师,这样才丰富!”
黄院长道:“莫兄,你教出一个厉害的学生了!”
张伯微笑道:“周围几里的邻居都说,程小娘子是好人,我相信!”
“几位师兄也是厉害,小妹我佩服。如果再辩下去,我就支撑不了,肚里墨水掏空了,词穷了!”
“谁说我是老糊涂?”黄院长急了,“老糊涂能促成这场辩论吗,老糊涂敢招女子入州学吗?”
“有这种感觉!”黄院长点头,“他那些胡子,有可能是一种掩饰吧,也许不想让别人认出来!”
莫天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对黄院长小声道:“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也曾经是读书人,或者做过官!”
“猜不出,猜不出!”黄院长摇头,“结个善缘吧,他愿意借这宅子给学生辩论,也是好事!”
那天辩论,虽然说不准旁观,但莫天赐已经抢先进了胡宅,还有池州书院的黄院长。他们买了一些吃食,和张伯一起坐在窗户外,从房间里看不到的地方,支起小桌子,摆了小凳子。他们低声说着话,而张伯只是听着,不时为他们烧水,但不煮茶。因为担心煮茶会有味道传出,里面辩论的人会闻到。
不知是谁家女儿。后来知道是程刺史之女,也就放弃了幻想,因为这是不现实的。
他们拆开密封的袋子,取出题目。于是,从风雅颂到赋比兴,从楚辞到汉书,从论语到中庸,你来我往,除了交接时声音稍有停顿,其它都一直继续不停地说,理据、声音、语调,时急时缓着。一个个论点,一条条论据,条理分明,有时低缓,有时高昂,但是,双方都是激情四射。
莫天赐明白他的意思:程使君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程小娘子是。于是拱手道:“多谢张兄弟赞许!”
老师还不够,需要对手,才能提高啊;除了好老师,也需要好朋友,好对手。
黄院长道:“对,我那五个学生,也从程小娘子那儿学到了,也引用了,都进步了,这正是我们说的博采众长啊。在书院,虽然我们教了,但是没做到,倒是在程小娘子这里,他们领悟了!”
程蕙兰与池州书院书生的辩论,在时间保密、地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了。他们做了约定,不带人旁观,只限于辩论者,也不公布辩论结果。程蕙兰当然不在乎,因为她知道这几位书生更在乎。按莫天赐的说法:“如果书院书生很在乎,已经说明他们输了。兰儿,你要做的只是辩论,不是比试,只要有收获,就是值得的!”
直到张伯再次过来,说道:“莫先生,如果在附近走累了,可以来坐坐,喝杯水!我不会你们那个学问,我只会摆弄这些花花草草。”
“是啊,年轻人悟性高,学得快,走得快!”
两人本来不熟,不过是在程峰面前见过,礼貌说了两三句,在街上碰过面,客气过两句。但这次学生的辩论,却让他们一下熟络起来,然后,接下来说了书院的事情。说教谕,说学生,说科考,说起池州的教育状况,说了耕种,还说起边塞,还有许多许多。
生呢!”
“程娘子也厉害,一对五不落下风,打成平手!”
房间里,程蕙兰与几位书生再次见礼。出门前,程蕙兰犹豫了几次,究竟是换上胡袍,还是着平时的裙裳。最后,她还是穿上蓝色的衣裙,面容轻描淡写。即使是这样,还是让这几位书生眼前一亮,还失神了几息。程蕙兰自然忽略这些,她要辩论,是想知道更多的外界,而不是只有师生熟悉的知识。
张伯也拱手,也没谦让这“张兄弟”这称呼,也不觉得这称呼有什么特别。倒是黄院长看到,眉头皱了一下,倒不是因为张伯没邀请他,而是张伯这种泰然处之的表情。他没说话,向张伯再次拱手道谢。
“对对,难分高下!”“也谢谢程娘子让步,才会出现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五位书生自然也顺势而为,丝毫不提五对一,也不说车轮战。
莫天赐道:“也算是一个好结果,和局!”
“如果不影响学业,求偶也是可以的!”
“对,他们六个都意识到了,所以刚才就约定,以后还要继续辩论!这说明,他们都进步了,都收获了!”
] 是因为张伯的安排。“如此,多谢张兄弟了!”
黄院长摇头。“一对五才是和局,若一对一,就算是车轮战,五个都会输掉!不过,也算是给他们一个教训,一个磨炼,这样也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
莫天赐立即明白,原来程蕙兰的书信免费传送,... ...
至于辩题,据说是池州书院黄院长,请一位过路的学识渊博之士所出。因为此人从江宁(金陵)往江南西道洪州(今南昌)就任官职,路过池州与黄院长叙旧,在池州逗留两日。此人出了十几道题,密封于布袋中,留给了黄院长,就是辩题。
“你就不怕,求学成了求偶?”
走出门外,后面便吱呀地关了门,张伯根本就没有送出门外。两人回头看了一眼,然后对视一眼,似乎有些说不出的奇怪,偏偏好像有种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莫天赐问:“下月,江宁才女周绮薇来... ...
“程娘子真才,莫先生高才,让人钦佩!”
莫天赐,这位四十八岁的前国子监博士,对自己的女弟子是有信心的,只是没经过磨炼。听着辩论,他的眼睛闪光,充满自豪。他喃喃道:兰儿,你是程家的骄傲,也是为师的骄傲。最后,他低低地叹了一声:兰儿兰儿,可惜你是女子,不然定会走向更高处。
文人就是客气,互相抬轿子。毕竟都在池州,虽然只见两三次面,但都是正式场合,只有点头,并无交往。但今天,是单独在一起了,因为学生的辩论。张伯只是笑笑,也不插口,静静地看着,听着。
另一学生也道:“痛快,痛快,在书院辩论过多次,从来没有这样酣畅淋漓过!”
那位六十二岁的黄院长,眼睛也在放光,偶尔也黯淡一下,嘴里喃喃:是啊,需要磨炼,需要磨炼,光有... ...
莫天赐沉吟:“年纪跟我差不多,若不是家庭失意,就是官场失意!”
莫天赐道:“一开始,兰儿有点对不上五位学生的方向,有点落后,但她很快就调整过来,这说明,她从五位学生那儿学到了不少知识啊。到后来,她甚至引了开始学生用过的故事!这些,虽然我也教过,但是,她只有在这个场合才能更好领会。”
莫天赐知道,这是送客之意,便点头道:“好,如果有空闲,也来叨扰张兄弟!”
再客气几句,说笑几句,五位书生和程蕙兰走出房子,各自回去了。这是一个相当满意的结果,平分秋色。这两个时辰的辩论,双方都兴致高昂,可是谁输谁赢并没公布,也没宣扬。但双方约定,以后不定期来几次辩论,互相促进,互相进步。让书生们意外的是,程蕙兰的美貌倒是令这些书生代表有些晕眩,甚至有人回去说“我只顾看她的脸了,都忘要说什么!”“说什么女子貌美不须有才,此是奇女子也!”唯一没有惊呼的是书生赵坚,不是他对程蕙兰的美貌有抵抗力,而是他见过了这位小娘子,只是... ...
莫天赐拱手回应。“黄院长,你教出很多厉害的学... ...
张伯道:“程娘子每月往来江宁的书信,是我吩咐他们收送的!”
黄院长立即道:“来池州书院吧,我也有招女子入学的想法,哪怕只有三个五个,也是好的!”
接着是程蕙兰的声音,拍着手很兴奋。“几位师兄,今天让我大开眼界了,我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辩论,谢谢你们让我长了见识,长了阅历!”
“过瘾,过瘾,太过瘾了!”房间里,赵坚的声音打破了沉寂。
窗户外,张伯对两人笑道:“两位先生请继续聊,我先去收拾一下后院!”
“对,不相上下!五位师兄太厉害了,我赢不了,赢不了,多谢师兄嘴下留情!”程蕙兰立即借势下坡,见好就收!
“哈哈,说你你就急!好,好,如果不是今天的辩论,我们最多是点头之交!”
莫天赐大笑。“我听别人说你是老糊涂,现在看,你一点也不糊涂啊!”
“就是那江宁乡贡第二名周绮薇?江宁州学博士周士宾之女?”黄院长想了想,捏了一下胡子,“好,比试才有进步!今天的这五个同学,相信在挫折之余,也会发奋努力。”
两个时辰过去了,忽然一切声音都停下来了,好一会,都很安静。莫天赐和黄院长扭过头来,却见到张伯似乎听得很着迷,忘了时光。
时间一点点流逝,窗外的两位老师,表情开始还有所变化,欢喜、诧异、吃惊、忧虑,但半个时辰后,这两位先生的表情便比较平静了,只是偶尔点头或摇头,或者笑,或者哭笑不得。甚至连张伯,这位管家,脸上也出现奇怪的表情,也不知他听到了什么,听懂了什么。
至于场所,他们借助了胡员外之宅进行辩论。这是池州首富胡凯之豪宅,目前无人居住,只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张伯看管,再无其他人。这是莫天赐去联系的,他听春红说起不远处的胡宅比较空闲,便去沟通了。本不抱期望,张伯也是一口回绝,但一听到是程家小娘子要与书生辩论,便改口同意了,还说“我备有清水,你们自带点心”。这胡宅,真是名符其实的豪宅,大得无边,据说是池州第一大宅。[注:在宋以前,府的称呼是用于官方赐的大房子,限于高官所用;普通官员和有钱人的大房子称为宅。
嘘,开始了!于是,两位老师静下来,挪到窗户两边,最靠墙的位置。
探望蕙兰,要不要再来一场辩论?”
聊了几句张伯,显然摸不清,于是,他们又转回辩论的分析。
莫天赐点头。“我也看到蕙兰眼睛的光彩了,她以前只跟我辩论,而不是这种同龄人的辩论,情形不同,气氛不同。如果可能,我还让她到书院求学呢,见识不同的讲义,不同的老师,这样才丰富!”
黄院长道:“莫兄,你教出一个厉害的学生了!”
张伯微笑道:“周围几里的邻居都说,程小娘子是好人,我相信!”
“几位师兄也是厉害,小妹我佩服。如果再辩下去,我就支撑不了,肚里墨水掏空了,词穷了!”
“谁说我是老糊涂?”黄院长急了,“老糊涂能促成这场辩论吗,老糊涂敢招女子入州学吗?”
“有这种感觉!”黄院长点头,“他那些胡子,有可能是一种掩饰吧,也许不想让别人认出来!”
莫天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对黄院长小声道:“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也曾经是读书人,或者做过官!”
“猜不出,猜不出!”黄院长摇头,“结个善缘吧,他愿意借这宅子给学生辩论,也是好事!”
那天辩论,虽然说不准旁观,但莫天赐已经抢先进了胡宅,还有池州书院的黄院长。他们买了一些吃食,和张伯一起坐在窗户外,从房间里看不到的地方,支起小桌子,摆了小凳子。他们低声说着话,而张伯只是听着,不时为他们烧水,但不煮茶。因为担心煮茶会有味道传出,里面辩论的人会闻到。
不知是谁家女儿。后来知道是程刺史之女,也就放弃了幻想,因为这是不现实的。
他们拆开密封的袋子,取出题目。于是,从风雅颂到赋比兴,从楚辞到汉书,从论语到中庸,你来我往,除了交接时声音稍有停顿,其它都一直继续不停地说,理据、声音、语调,时急时缓着。一个个论点,一条条论据,条理分明,有时低缓,有时高昂,但是,双方都是激情四射。
莫天赐明白他的意思:程使君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相信程小娘子是。于是拱手道:“多谢张兄弟赞许!”
老师还不够,需要对手,才能提高啊;除了好老师,也需要好朋友,好对手。
黄院长道:“对,我那五个学生,也从程小娘子那儿学到了,也引用了,都进步了,这正是我们说的博采众长啊。在书院,虽然我们教了,但是没做到,倒是在程小娘子这里,他们领悟了!”
程蕙兰与池州书院书生的辩论,在时间保密、地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了。他们做了约定,不带人旁观,只限于辩论者,也不公布辩论结果。程蕙兰当然不在乎,因为她知道这几位书生更在乎。按莫天赐的说法:“如果书院书生很在乎,已经说明他们输了。兰儿,你要做的只是辩论,不是比试,只要有收获,就是值得的!”
直到张伯再次过来,说道:“莫先生,如果在附近走累了,可以来坐坐,喝杯水!我不会你们那个学问,我只会摆弄这些花花草草。”
“是啊,年轻人悟性高,学得快,走得快!”
两人本来不熟,不过是在程峰面前见过,礼貌说了两三句,在街上碰过面,客气过两句。但这次学生的辩论,却让他们一下熟络起来,然后,接下来说了书院的事情。说教谕,说学生,说科考,说起池州的教育状况,说了耕种,还说起边塞,还有许多许多。
生呢!”
“程娘子也厉害,一对五不落下风,打成平手!”
房间里,程蕙兰与几位书生再次见礼。出门前,程蕙兰犹豫了几次,究竟是换上胡袍,还是着平时的裙裳。最后,她还是穿上蓝色的衣裙,面容轻描淡写。即使是这样,还是让这几位书生眼前一亮,还失神了几息。程蕙兰自然忽略这些,她要辩论,是想知道更多的外界,而不是只有师生熟悉的知识。
张伯也拱手,也没谦让这“张兄弟”这称呼,也不觉得这称呼有什么特别。倒是黄院长看到,眉头皱了一下,倒不是因为张伯没邀请他,而是张伯这种泰然处之的表情。他没说话,向张伯再次拱手道谢。
“对对,难分高下!”“也谢谢程娘子让步,才会出现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五位书生自然也顺势而为,丝毫不提五对一,也不说车轮战。
莫天赐道:“也算是一个好结果,和局!”
“如果不影响学业,求偶也是可以的!”
“对,他们六个都意识到了,所以刚才就约定,以后还要继续辩论!这说明,他们都进步了,都收获了!”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