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张三影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拿名次换一个好媳妇,我看值。”老沈氏道“再说今科名次还没定呢,大郎又有亲家荐,倒也称不上为难。说起来还是大郎有幸,能娶你为妻。”
“不要束脩?”老沈氏奇道“我看别人拜师父都要的,你师父竟一文不取?”
“能不记得么。”于敏惠道“家里有六郎给你画的像,我天天指着画像教他认爹爹,不认识你就奇怪了。”
裴琅被他这一声吓了一跳,而后兴奋地抱着他跑到老沈氏她们跟前道:“祖母,嫂嫂,宁哥儿会说话啦!”
“真的?”两人皆惊喜道。
裴珲面色舒展,温和一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说青史留名,起码也得无愧于心,不能做那只知横征暴敛,欺压百姓的恶人。二郎来日倘若做了官,也须记得此言。”
“正是。”裴琅喜道“师父他之前就是宫廷画师,没想到哥哥居然知道他。”
“脾气好就行。”老沈氏道“我听说那拜师学艺的都怕师父怕的不行,要是碰上个脾气不好的,二郎岂不是要受罪。那我就万不能答应了,咱哪怕不学这个也不能受了委屈。”
初三那天裴琅又一次骑马去了扬州。马背上驮着老沈氏准备的各式礼品,有送给吴家的,还有送给袁家的。
“可哥哥只要为民办事,依然是个好官。”裴琅道。
“别在门口站着了,快进来罢。”于敏惠道。
按规矩还要留官差们吃顿饭,裴琅把攸宁交给老沈氏,自己出门去找裴长林向酒楼定菜。裴庆见他们家没有男人,便自告奋勇地提出陪官差们唠嗑吃饭,裴琅谢过了他,并帮他们在院里摆好了酒桌。
“难怪哥哥这么快就答应了。”裴琅恍然大悟道。
“二郎愈发像个大人了。只是你哥哥还没回来,这事总要问过他才行。”老沈氏道。
“这么说哥哥是同意了?”裴琅不敢置信道。
“那就借您吉言了。”于敏惠笑道。
官差们把银子接了,奉承道:“小公子嗓子又清又亮,头一次说话吐字就这么清晰,可见是个聪慧的,将来必定虎父无犬子,也是个金榜题名的文曲星。”
裴珲见他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袁江此人品行据说还可以,他年事已高,蓦然收徒必是存了几分真心的。你既然喜欢画画,就跟着他好好学,莫要虚度了光阴。”
“一定好好学。”裴琅答应道。
裴琅知道老沈氏是心疼自己,但仍忍不住失笑道:“知道祖母疼我,可人活着哪有不受委屈的?您孙子又不是玉石做的,碰一下就碎了。小小委屈算得了什么,您就放心罢。”
裴琅把东西交到袁江手上,对他道:“祖母已经同意了,只是哥哥几个月后才能回来,家里只留女眷恐不安全,我得在家看着点,还请师父见谅。”
“所以你去扬州学画倒也不错。”裴珲道“否则你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去扬州或住你师父家,或住母亲家都可,过上个把月来家看一看就行。”
裴珲却道:“没有这般高尚。我是上一科的贡生,按惯例顶多给个三甲,幸得岳父照料才把我编进了二甲。这已是破格了,倘若再进翰林院未免太打眼,不如求个外放的官职避避风头。”
老沈氏担忧道:“你可别领会错了你师父的意思,家里虽不富裕,但那点子束脩钱还是不缺的,可别因此叫师父嫌恶了你。”
“听人提起过,紫光阁那些大学士的画像里有两张就出自他手。”裴珲道“他似乎还有一个侄子?叫袁”
“哥哥真乃舍己奉公的大丈夫。”裴琅感到由衷地佩服。
裴珲把攸宁放在毯子上叫他自己玩,然后才对裴琅道:“翰林虽然清贵,却得事事小心,时时警惕,倒不如知县来得自在。况朝廷如今正在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地方上正是用人之际,做个为国为民的知县,岂不比做碌碌无为的翰林强?”
“没事,不差这一时。”袁江不甚在意,还送了他许多上好的颜料。
“也好。”老沈氏道“左右学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晚几个月也不碍事。要是你那师父真跟你说的那样有本事,你可要跟着他好好学呀。”
“你知道轻重缓急就好。”裴珲道“过两年你就十六了,拿不到秀才功名就得被拉去做徭役。虽说可以出钱免了,但我把话说在前头,这个钱谁都不能给你出,你自己出也不行,考不上秀才就乖乖做苦力去。”
“您放心,不会的。”裴琅道“真需要束脩了我再告诉您。”
于敏惠略微有些害羞,恰巧宁哥儿尿湿了襁褓,便忙把他抱回房里更换褥子去了。
“袁江啊。”裴珲思索道“听着有些耳熟,可曾在宫里当过差?”
裴珲失笑:“有什么不能同意的,你爱学什么就去学,只要能学到东西,家里必定不会阻挠。只有一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不管去学什么,都得把功名给拿到手了,不然我可是不依的。”
“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个月,得赶在六月前到地方。”裴珲道“我这一走少则三年,多则六年,家里就留给你照看了。”
“一个画画的师父,他叫袁江。”裴琅道“哥哥可曾听说过他?”
四月中旬,县里的喜报下来了,裴珲中了二甲进士。官差们吹吹打打地进了裴家村,一路吸引了许多村民的围观。
老沈氏这下真是万分欣喜,连打赏官差的喜银都忘了拿,只围着攸宁道:“乖乖,我说今日小喜鹊为啥不停地喳喳叫呢,原来是双喜临门啊。咱们宁哥儿竟会叫爹爹了,再叫一个给太奶奶听听呀。”
攸宁却不配合了,把头埋在裴琅胳膊里不出来,任凭老沈氏叫了几次都没反应。
裴珲闻言敛色道:“什么师父?是做什么的?”
“行,还没把他爹爹忘了。”裴琅调侃道。
裴琅刚要答应,突然想到了袁江,便改口道:“哥哥,我年前拜了位师父,以后可能要跟着他学习了。”
“真的,会叫爹爹了。”裴琅肯定道“来,宁哥儿,咱们再叫一个爹爹听听。”
裴琅想了想悲惨的徭役情景,忍不住发憷道:“哥哥别吓我,我肯定好好学。”
裴琅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留您和嫂嫂在家我也不放心。要是您同意了,我就先跟师父说一声,等哥哥回来了再去扬州。”
“我一走这么多年,你嫂嫂跟宁哥儿必然要随我去的,祖母兴许也会跟过去。到时候家里就剩你自己,可不成孤家寡人了么。”裴珲道。
裴珲看了看他,突然笑了:“我这一走,二郎只怕要成孤家寡人了,祖母和嫂嫂就不用你操心了。”
裴珲抱着攸宁进了门,于敏惠去厨房给他张罗吃的。
“对了,你师父定的束脩是多少?”
“我说呢。”裴珲举了举攸宁道“我还以为咱们宁哥儿是个小天才,几个月不见的人都能牢牢记得呢,原来是你娘帮你作弊了啊。”
四月下旬裴珲终于回来了,攸宁叫“爹爹”已经叫得相当熟练,等裴珲一进门就张着双手喊道:“爹爹,抱!”
裴琅不明所以。
“可是哥哥,你走了我走了,家里就剩祖母和嫂嫂成么?”裴琅不放心道。
于敏惠正拿着拨浪鼓逗宁哥儿玩,听到信上的内容后叹息道:“进士取的都是当年当科,错过了当年的殿试就难有好名次。若不是父亲当年横插一杠,如今也不必如此为难了。”
裴珲从于敏惠手里接过攸宁,把他抱在怀里道:“宁哥儿会说话了啊,居然还记得爹爹,真不赖。”
春节的时候裴家收到了裴珲从京里寄来的书信和年货包裹,信上说他在于枋的介绍下结识了几位大员,正在为年后的殿试筹谋。
“师父说就想再收个弟子,能多一个人传承他的衣钵。”裴琅道“别的就没说了,看架势是不用的。”
“哥哥,朝廷给你放了什么缺儿?”裴琅跟在他哥身后问道。
“哥哥,你多久赴任?”裴琅问他道。
“知县啊,哥哥怎么不去翰林院?”裴琅不解道。
“我怎么把这个忘了。”裴琅敲着脑壳道“官员赴任可以带家属,祖母舍不得宁哥儿,十有八九会随哥哥去。”
于敏惠虽然也激动,却还记得要事。她转身去房里包了几包喜银递给官差道:“失礼了。孩子头一回叫人,难免欢喜了些,还望海涵。”
攸宁很配合地喊道:“爹爹!”说罢还在裴琅怀里拱了拱。
“南北隶雄县的知县。”裴珲道。
小攸宁歪着脑袋看了他一会,突然奶声奶气地道:“爹爹!”
老沈氏和于敏惠喜不自胜,宁哥儿虽然不明就里,却也懂得跟着拍手乐呵了。裴琅见他口水流了一身,拿着帕子边帮他擦边道:“瞧你乐呵的,还记得你爹爹长啥样么?”
老沈氏犹不放心,又再三叮嘱了几遍,直到裴琅保证说一定会告诉她才作罢。
“不光要好好学,还得学出成绩来。”裴珲告诫道“府学里的先生都极有水平,你没事多请教请教。还有敏中,他学问精湛,你二人又交好,不防多问问他。往后我不在家,凡事就得靠你自觉了。”
裴琅觉得裴珲此时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班主任,连忙点头如捣蒜。裴珲见他听进去了,便收起了一味的提点。
“我可以进扬州的府学,一定不会耽误学业。”裴琅保证道。
“你先别高兴
裴琅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忙道:“师父没要束脩,就让我跟着他在扬州学画。”
裴家一整天都是宾客满楹,老沈氏原本还沉浸在攸宁会说话的喜悦中,后来也不得不里里外外地忙活了起来,照看攸宁的活计只好落到了奶娘头上。
“袁耀!”裴琅抢答道“他字昭道,现在是我大师兄了。”
] “拿名次换一个好媳妇,我看值。”老沈氏道“再说今科名次还没定呢,大郎又有亲家荐,倒也称不上为难。说起来还是大郎有幸,能娶你为妻。”
“不要束脩?”老沈氏奇道“我看别人拜师父都要的,你师父竟一文不取?”
“能不记得么。”于敏惠道“家里有六郎给你画的像,我天天指着画像教他认爹爹,不认识你就奇怪了。”
裴琅被他这一声吓了一跳,而后兴奋地抱着他跑到老沈氏她们跟前道:“祖母,嫂嫂,宁哥儿会说话啦!”
“真的?”两人皆惊喜道。
裴珲面色舒展,温和一笑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说青史留名,起码也得无愧于心,不能做那只知横征暴敛,欺压百姓的恶人。二郎来日倘若做了官,也须记得此言。”
“正是。”裴琅喜道“师父他之前就是宫廷画师,没想到哥哥居然知道他。”
“脾气好就行。”老沈氏道“我听说那拜师学艺的都怕师父怕的不行,要是碰上个脾气不好的,二郎岂不是要受罪。那我就万不能答应了,咱哪怕不学这个也不能受了委屈。”
初三那天裴琅又一次骑马去了扬州。马背上驮着老沈氏准备的各式礼品,有送给吴家的,还有送给袁家的。
“可哥哥只要为民办事,依然是个好官。”裴琅道。
“别在门口站着了,快进来罢。”于敏惠道。
按规矩还要留官差们吃顿饭,裴琅把攸宁交给老沈氏,自己出门去找裴长林向酒楼定菜。裴庆见他们家没有男人,便自告奋勇地提出陪官差们唠嗑吃饭,裴琅谢过了他,并帮他们在院里摆好了酒桌。
“难怪哥哥这么快就答应了。”裴琅恍然大悟道。
“二郎愈发像个大人了。只是你哥哥还没回来,这事总要问过他才行。”老沈氏道。
“这么说哥哥是同意了?”裴琅不敢置信道。
“那就借您吉言了。”于敏惠笑道。
官差们把银子接了,奉承道:“小公子嗓子又清又亮,头一次说话吐字就这么清晰,可见是个聪慧的,将来必定虎父无犬子,也是个金榜题名的文曲星。”
裴珲见他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袁江此人品行据说还可以,他年事已高,蓦然收徒必是存了几分真心的。你既然喜欢画画,就跟着他好好学,莫要虚度了光阴。”
“一定好好学。”裴琅答应道。
裴琅知道老沈氏是心疼自己,但仍忍不住失笑道:“知道祖母疼我,可人活着哪有不受委屈的?您孙子又不是玉石做的,碰一下就碎了。小小委屈算得了什么,您就放心罢。”
裴琅把东西交到袁江手上,对他道:“祖母已经同意了,只是哥哥几个月后才能回来,家里只留女眷恐不安全,我得在家看着点,还请师父见谅。”
“所以你去扬州学画倒也不错。”裴珲道“否则你一个人在家我也不放心,去扬州或住你师父家,或住母亲家都可,过上个把月来家看一看就行。”
裴珲却道:“没有这般高尚。我是上一科的贡生,按惯例顶多给个三甲,幸得岳父照料才把我编进了二甲。这已是破格了,倘若再进翰林院未免太打眼,不如求个外放的官职避避风头。”
老沈氏担忧道:“你可别领会错了你师父的意思,家里虽不富裕,但那点子束脩钱还是不缺的,可别因此叫师父嫌恶了你。”
“听人提起过,紫光阁那些大学士的画像里有两张就出自他手。”裴珲道“他似乎还有一个侄子?叫袁”
“哥哥真乃舍己奉公的大丈夫。”裴琅感到由衷地佩服。
裴珲把攸宁放在毯子上叫他自己玩,然后才对裴琅道:“翰林虽然清贵,却得事事小心,时时警惕,倒不如知县来得自在。况朝廷如今正在推行摊丁入亩之策,地方上正是用人之际,做个为国为民的知县,岂不比做碌碌无为的翰林强?”
“没事,不差这一时。”袁江不甚在意,还送了他许多上好的颜料。
“也好。”老沈氏道“左右学艺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晚几个月也不碍事。要是你那师父真跟你说的那样有本事,你可要跟着他好好学呀。”
“你知道轻重缓急就好。”裴珲道“过两年你就十六了,拿不到秀才功名就得被拉去做徭役。虽说可以出钱免了,但我把话说在前头,这个钱谁都不能给你出,你自己出也不行,考不上秀才就乖乖做苦力去。”
“您放心,不会的。”裴琅道“真需要束脩了我再告诉您。”
于敏惠略微有些害羞,恰巧宁哥儿尿湿了襁褓,便忙把他抱回房里更换褥子去了。
“袁江啊。”裴珲思索道“听着有些耳熟,可曾在宫里当过差?”
裴珲失笑:“有什么不能同意的,你爱学什么就去学,只要能学到东西,家里必定不会阻挠。只有一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不管去学什么,都得把功名给拿到手了,不然我可是不依的。”
“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个月,得赶在六月前到地方。”裴珲道“我这一走少则三年,多则六年,家里就留给你照看了。”
“一个画画的师父,他叫袁江。”裴琅道“哥哥可曾听说过他?”
四月中旬,县里的喜报下来了,裴珲中了二甲进士。官差们吹吹打打地进了裴家村,一路吸引了许多村民的围观。
老沈氏这下真是万分欣喜,连打赏官差的喜银都忘了拿,只围着攸宁道:“乖乖,我说今日小喜鹊为啥不停地喳喳叫呢,原来是双喜临门啊。咱们宁哥儿竟会叫爹爹了,再叫一个给太奶奶听听呀。”
攸宁却不配合了,把头埋在裴琅胳膊里不出来,任凭老沈氏叫了几次都没反应。
裴珲闻言敛色道:“什么师父?是做什么的?”
“行,还没把他爹爹忘了。”裴琅调侃道。
裴琅刚要答应,突然想到了袁江,便改口道:“哥哥,我年前拜了位师父,以后可能要跟着他学习了。”
“真的,会叫爹爹了。”裴琅肯定道“来,宁哥儿,咱们再叫一个爹爹听听。”
裴琅想了想悲惨的徭役情景,忍不住发憷道:“哥哥别吓我,我肯定好好学。”
裴琅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留您和嫂嫂在家我也不放心。要是您同意了,我就先跟师父说一声,等哥哥回来了再去扬州。”
“我一走这么多年,你嫂嫂跟宁哥儿必然要随我去的,祖母兴许也会跟过去。到时候家里就剩你自己,可不成孤家寡人了么。”裴珲道。
裴珲看了看他,突然笑了:“我这一走,二郎只怕要成孤家寡人了,祖母和嫂嫂就不用你操心了。”
裴珲抱着攸宁进了门,于敏惠去厨房给他张罗吃的。
“对了,你师父定的束脩是多少?”
“我说呢。”裴珲举了举攸宁道“我还以为咱们宁哥儿是个小天才,几个月不见的人都能牢牢记得呢,原来是你娘帮你作弊了啊。”
四月下旬裴珲终于回来了,攸宁叫“爹爹”已经叫得相当熟练,等裴珲一进门就张着双手喊道:“爹爹,抱!”
裴琅不明所以。
“可是哥哥,你走了我走了,家里就剩祖母和嫂嫂成么?”裴琅不放心道。
于敏惠正拿着拨浪鼓逗宁哥儿玩,听到信上的内容后叹息道:“进士取的都是当年当科,错过了当年的殿试就难有好名次。若不是父亲当年横插一杠,如今也不必如此为难了。”
裴珲从于敏惠手里接过攸宁,把他抱在怀里道:“宁哥儿会说话了啊,居然还记得爹爹,真不赖。”
春节的时候裴家收到了裴珲从京里寄来的书信和年货包裹,信上说他在于枋的介绍下结识了几位大员,正在为年后的殿试筹谋。
“师父说就想再收个弟子,能多一个人传承他的衣钵。”裴琅道“别的就没说了,看架势是不用的。”
“哥哥,朝廷给你放了什么缺儿?”裴琅跟在他哥身后问道。
“哥哥,你多久赴任?”裴琅问他道。
“知县啊,哥哥怎么不去翰林院?”裴琅不解道。
“我怎么把这个忘了。”裴琅敲着脑壳道“官员赴任可以带家属,祖母舍不得宁哥儿,十有八九会随哥哥去。”
于敏惠虽然也激动,却还记得要事。她转身去房里包了几包喜银递给官差道:“失礼了。孩子头一回叫人,难免欢喜了些,还望海涵。”
攸宁很配合地喊道:“爹爹!”说罢还在裴琅怀里拱了拱。
“南北隶雄县的知县。”裴珲道。
小攸宁歪着脑袋看了他一会,突然奶声奶气地道:“爹爹!”
老沈氏和于敏惠喜不自胜,宁哥儿虽然不明就里,却也懂得跟着拍手乐呵了。裴琅见他口水流了一身,拿着帕子边帮他擦边道:“瞧你乐呵的,还记得你爹爹长啥样么?”
老沈氏犹不放心,又再三叮嘱了几遍,直到裴琅保证说一定会告诉她才作罢。
“不光要好好学,还得学出成绩来。”裴珲告诫道“府学里的先生都极有水平,你没事多请教请教。还有敏中,他学问精湛,你二人又交好,不防多问问他。往后我不在家,凡事就得靠你自觉了。”
裴琅觉得裴珲此时的样子像极了当年的班主任,连忙点头如捣蒜。裴珲见他听进去了,便收起了一味的提点。
“我可以进扬州的府学,一定不会耽误学业。”裴琅保证道。
“你先别高兴
裴琅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忙道:“师父没要束脩,就让我跟着他在扬州学画。”
裴家一整天都是宾客满楹,老沈氏原本还沉浸在攸宁会说话的喜悦中,后来也不得不里里外外地忙活了起来,照看攸宁的活计只好落到了奶娘头上。
“袁耀!”裴琅抢答道“他字昭道,现在是我大师兄了。”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清朝宠妻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张三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清朝宠妻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