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入书院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三六九龄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或许这位是个宽厚的先生,极少挑学生的毛病,或许他跟着姚疯子实在是学的好,超出了先生的预期,卫景平拿不准。
“想过进了书院是来做什么的吗?”顾世安问。
卫景平作揖道:“程先生好。”
“考童生,当秀才,中举人……”这么答能让顾世安满意吗。
卫景平:“……”
或许一开始就拿出十分的狠劲儿拼尽全力誓要登科的未必能走得长远,那样的人往往经不住半途忽然而至的挫折。只有心态平和的人才能有韧性,在科举的浪潮中崭露头角啊。
顾世安瞪了他一眼,摆摆手有气无力地对顾小安道:“带他去见程先生吧。”
来迎他入院的是顾世安的书童,顾小安:“卫四公子,请跟我来吧。”
白鹭书院地儿大,先生们住宿的条件不错,他们分花拂柳向山上走了约摸有小半里地,远远看见一身材中等的男子穿着青色长衫伫立在三间瓦房前,顾小安道:“程先生。”
程青转过身来,看见卫景平弯下腰来笑道:“你就是卫景平?”
“你先告诉我你算出来的多少?”顾世安鸡贼地道。
卫景平:“……”
卫景平长揖一礼,蹩脚地道:“见过顾先生。”
书院算上顾世安,一共有三位先生,一位是治经的温之雨,另外一位,就是教四书和琴棋书画的程青。
“……”卫景平费了好大劲,还是没听懂他在念叨什么。但看样子程青基本满意他的字,没有挑别的毛病。
顾世安放下笔,拿出好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些类似算式的东西,哼了声道:“那题我会。”
顾世安想打嗝没打出来,噎了一下:“那你怎么‘近道’,说来我听听。”
气,十分气。
更叫卫景平惊讶的是,白鹭书院居然还开了一门叫“官话”的课程,因为他穿过来的时候说话用的是原主身体的本能,所以并未因为口音的事而烦恼过,看到课程表才发现原来他说的地地道道的上林县的土话。
卫景平眉眼弯弯:“听许掌柜说,繁楼淡季一日有500来食客,旺季有800来食客。”
卫景平苦苦思索,想了个高级的答法:“《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礼记·大学》开篇的“明德、亲民、至于至善”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几乎是儒学所要求的读书人的标准理想,这么答应该没大错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②”
等没人看见的时候他能狠狠地拍几下桌子吗?
卫景平深揖一礼与顾世安告别,跟着顾小安去见程青。
从今天起他就是白鹭书院的一枚蒙童了。
顾世安有些随意地坐在太师椅上,轻轻瞟了卫景平一眼:“来的挺早。”
顾世安听懂了他的意思,心道:不错,此子擅变通。
当然是来念书考科举的,不然呢。
“双目视物不清”岂不是说的近视眼?原来把字写大一些,还能预防近视啊。
卫四能有如此心态,日后必不叫他失望。
至于“主菜”四书五经,则是必修课。按照由浅入深的次序,白鹭书院循环反复教授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直至每个蒙童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为止。
顾世安看着自己一年花12两银子“请”进来的学生,笑得跟老父亲似的:“你跟我不必拘谨。”
的石碑,体型十分巨大,上面的字迹清晰,保存的十分完整,行在绿林掩映之中,一方清幽寂静将书院衬托得仿佛俗世之外的圣地,令人心旷神怡。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是,日后的事,他现在怎么能说得好。
“多少?”他问。
这就有点故意为难他的意思了啊,
程青还又告诉卫景平起初练字有个口诀,“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子,佳作仁,可知礼④”,依次反复练,直到这二十四个字练得像样了再换别的,卫景平在心中默读了几遍,才发现这些字的发音跟拼音的韵母一样。
卫景平:“……”
据说这些刻着四书五经的石碑是顾世安当年兴建白鹭书院的时候,花大家钱请书法名家写的字拓在上面的,可见当时他作为书院的气氛组组长有多努力。
并告诉他,如果想读,可以来他这里抄书。
卫景平蘸着墨汁在纸张上写了个“上”字,还要再写,被程青叫停:“你写的字太小了。”而后一气说道:“写字,不得惜纸,须令大写,长后写得大字;若写小字,则拘定手腕,长后稍大字……③”
无论是下场科举还是培养贵族公子的气质,都不用再请老师私下里辅导了。
卫景平想起来了,先前他给顾世安出过一道粟米换糙饭,小麦粉换包子、馒头,求繁楼一日客源多少的问题,其实当时他就是随口一诌,自己都还没细想过解法呢。
他断然不会头发白了还在考秀才考举人。
“学生,为‘近道’而来。”他大声道。
卫景平跟着他往书院里面走,正东方一角处的三间瓦房,大概是顾世安的住处和办公处,外头由一圈篱笆围起来,上面缀满了蔷薇花。
不,大概只会让他嗤笑。
这不用算呀,找许德昌问问不就清楚了吗。
程青先简要跟卫景平说了说四书,《大学》是四书里面最简单的,也是“三百千”之后要学的,它的内容相对简单,讲为人、为学的基本道理,儒学的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这里面阐述而来的,是古代读书人士子的人生境界进修阶梯。
怪不得要每月收1两银子,卫景平心道:每个月1两银子确实是良心价格了。
重活一世的卫景平深知“官话”相当于一门外语,在课程表上重重地画了个圈,标记着这门课和四书五经一样是必修课。
寒暄过后,程青拿出一盘子四五厘米见方的纸片,纸片的正面写着字,反面也写着字,两个字的音节相同,比如“天”的另一面写了个“添”字,“文”的另一面写的是“闻”,他抽出来让卫景平认,等一盘子纸片认完了,他点点头,又命书童取笔墨纸砚来:“你写个字给我看看。”
看到课程表,卫景平发觉白鹭书院的教学方法跟后世的走班制差不多,课堂都是开放的,蒙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去听哪节课,还挺开明、超前的。
他指了指双眼:“字写得大,才不至于读得三五年书就双目视物不清。”
顾世安收起散漫神色,肃然道:“你能从一开始便‘志存高远’,又知科举不是探囊取物,想好了万一失意之后的应对之策,这很好。”
他拿出开智笔,蘸着朱砂,在卫景平两眉之间点了个朱砂点。
程青见他懵懂,笑吟吟地换了白话:“一开始学写字,把字写得大些,才不会拘束了你日后的书法造诣。”
除此之外,还有不定时开的读物课,必如《小学绀珠》、常识类的《名物蒙求》、成语和典故类的《幼学琼林》和《龙文鞭影》,这些都是真正开始学习科举教材之前的开胃小菜,程青一一给他展示了手抄本。
除了必修科目“四书五经”外,书院还开设琴棋书画等辅修课,一应文人士子应该涉及的,书院都教。
卫景平:“……”
《论语》,儒家的主旨要义都在其中,在考秀才阶段,《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有可能被拿出来出题,说要倒背如流都不为过。《孟子》中的篇章一般在乡试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出题。《中庸》比较难学,更是乡试往上才考得多的一本书了,所以只要求学生背熟了,拿来应付科举考试中贴经题即可,其余不做要求。
“进了书院自然是要考科举的,学生想以科举为征途,有朝一日或能‘修身、齐家’,不过,学生想着,虽这么说显得学生志存高远,但学生内心以为却未必要终身吊在科举这一条路上,也存了边走边看的心思,要是日后学生愚钝不堪,无法在科举上‘近(teng)道(da)’,”卫景平赧然一笑道:“后面的事,学生还没有想好,总归天无绝人之路的。”
关于白鹭书院的教学,程青还告诉他,入学启蒙从“三百千”开始,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是书院专门为新入学的蒙童开的,每三天开一堂课,由顾世安来教,除了初开蒙的蒙童外,谁都可以去听讲。
] 或许这位是个宽厚的先生,极少挑学生的毛病,或许他跟着姚疯子实在是学的好,超出了先生的预期,卫景平拿不准。
“想过进了书院是来做什么的吗?”顾世安问。
卫景平作揖道:“程先生好。”
“考童生,当秀才,中举人……”这么答能让顾世安满意吗。
卫景平:“……”
或许一开始就拿出十分的狠劲儿拼尽全力誓要登科的未必能走得长远,那样的人往往经不住半途忽然而至的挫折。只有心态平和的人才能有韧性,在科举的浪潮中崭露头角啊。
顾世安瞪了他一眼,摆摆手有气无力地对顾小安道:“带他去见程先生吧。”
来迎他入院的是顾世安的书童,顾小安:“卫四公子,请跟我来吧。”
白鹭书院地儿大,先生们住宿的条件不错,他们分花拂柳向山上走了约摸有小半里地,远远看见一身材中等的男子穿着青色长衫伫立在三间瓦房前,顾小安道:“程先生。”
程青转过身来,看见卫景平弯下腰来笑道:“你就是卫景平?”
“你先告诉我你算出来的多少?”顾世安鸡贼地道。
卫景平:“……”
卫景平长揖一礼,蹩脚地道:“见过顾先生。”
书院算上顾世安,一共有三位先生,一位是治经的温之雨,另外一位,就是教四书和琴棋书画的程青。
“……”卫景平费了好大劲,还是没听懂他在念叨什么。但看样子程青基本满意他的字,没有挑别的毛病。
顾世安放下笔,拿出好几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些类似算式的东西,哼了声道:“那题我会。”
顾世安想打嗝没打出来,噎了一下:“那你怎么‘近道’,说来我听听。”
气,十分气。
更叫卫景平惊讶的是,白鹭书院居然还开了一门叫“官话”的课程,因为他穿过来的时候说话用的是原主身体的本能,所以并未因为口音的事而烦恼过,看到课程表才发现原来他说的地地道道的上林县的土话。
卫景平眉眼弯弯:“听许掌柜说,繁楼淡季一日有500来食客,旺季有800来食客。”
卫景平苦苦思索,想了个高级的答法:“《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礼记·大学》开篇的“明德、亲民、至于至善”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几乎是儒学所要求的读书人的标准理想,这么答应该没大错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②”
等没人看见的时候他能狠狠地拍几下桌子吗?
卫景平深揖一礼与顾世安告别,跟着顾小安去见程青。
从今天起他就是白鹭书院的一枚蒙童了。
顾世安有些随意地坐在太师椅上,轻轻瞟了卫景平一眼:“来的挺早。”
顾世安听懂了他的意思,心道:不错,此子擅变通。
当然是来念书考科举的,不然呢。
“双目视物不清”岂不是说的近视眼?原来把字写大一些,还能预防近视啊。
卫四能有如此心态,日后必不叫他失望。
至于“主菜”四书五经,则是必修课。按照由浅入深的次序,白鹭书院循环反复教授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直至每个蒙童都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为止。
顾世安看着自己一年花12两银子“请”进来的学生,笑得跟老父亲似的:“你跟我不必拘谨。”
的石碑,体型十分巨大,上面的字迹清晰,保存的十分完整,行在绿林掩映之中,一方清幽寂静将书院衬托得仿佛俗世之外的圣地,令人心旷神怡。
计划赶不上变化不是,日后的事,他现在怎么能说得好。
“多少?”他问。
这就有点故意为难他的意思了啊,
程青还又告诉卫景平起初练字有个口诀,“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子,佳作仁,可知礼④”,依次反复练,直到这二十四个字练得像样了再换别的,卫景平在心中默读了几遍,才发现这些字的发音跟拼音的韵母一样。
卫景平:“……”
据说这些刻着四书五经的石碑是顾世安当年兴建白鹭书院的时候,花大家钱请书法名家写的字拓在上面的,可见当时他作为书院的气氛组组长有多努力。
并告诉他,如果想读,可以来他这里抄书。
卫景平蘸着墨汁在纸张上写了个“上”字,还要再写,被程青叫停:“你写的字太小了。”而后一气说道:“写字,不得惜纸,须令大写,长后写得大字;若写小字,则拘定手腕,长后稍大字……③”
无论是下场科举还是培养贵族公子的气质,都不用再请老师私下里辅导了。
卫景平想起来了,先前他给顾世安出过一道粟米换糙饭,小麦粉换包子、馒头,求繁楼一日客源多少的问题,其实当时他就是随口一诌,自己都还没细想过解法呢。
他断然不会头发白了还在考秀才考举人。
“学生,为‘近道’而来。”他大声道。
卫景平跟着他往书院里面走,正东方一角处的三间瓦房,大概是顾世安的住处和办公处,外头由一圈篱笆围起来,上面缀满了蔷薇花。
不,大概只会让他嗤笑。
这不用算呀,找许德昌问问不就清楚了吗。
程青先简要跟卫景平说了说四书,《大学》是四书里面最简单的,也是“三百千”之后要学的,它的内容相对简单,讲为人、为学的基本道理,儒学的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从这里面阐述而来的,是古代读书人士子的人生境界进修阶梯。
怪不得要每月收1两银子,卫景平心道:每个月1两银子确实是良心价格了。
重活一世的卫景平深知“官话”相当于一门外语,在课程表上重重地画了个圈,标记着这门课和四书五经一样是必修课。
寒暄过后,程青拿出一盘子四五厘米见方的纸片,纸片的正面写着字,反面也写着字,两个字的音节相同,比如“天”的另一面写了个“添”字,“文”的另一面写的是“闻”,他抽出来让卫景平认,等一盘子纸片认完了,他点点头,又命书童取笔墨纸砚来:“你写个字给我看看。”
看到课程表,卫景平发觉白鹭书院的教学方法跟后世的走班制差不多,课堂都是开放的,蒙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去听哪节课,还挺开明、超前的。
他指了指双眼:“字写得大,才不至于读得三五年书就双目视物不清。”
顾世安收起散漫神色,肃然道:“你能从一开始便‘志存高远’,又知科举不是探囊取物,想好了万一失意之后的应对之策,这很好。”
他拿出开智笔,蘸着朱砂,在卫景平两眉之间点了个朱砂点。
程青见他懵懂,笑吟吟地换了白话:“一开始学写字,把字写得大些,才不会拘束了你日后的书法造诣。”
除此之外,还有不定时开的读物课,必如《小学绀珠》、常识类的《名物蒙求》、成语和典故类的《幼学琼林》和《龙文鞭影》,这些都是真正开始学习科举教材之前的开胃小菜,程青一一给他展示了手抄本。
除了必修科目“四书五经”外,书院还开设琴棋书画等辅修课,一应文人士子应该涉及的,书院都教。
卫景平:“……”
《论语》,儒家的主旨要义都在其中,在考秀才阶段,《论语》中的每句话都有可能被拿出来出题,说要倒背如流都不为过。《孟子》中的篇章一般在乡试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出题。《中庸》比较难学,更是乡试往上才考得多的一本书了,所以只要求学生背熟了,拿来应付科举考试中贴经题即可,其余不做要求。
“进了书院自然是要考科举的,学生想以科举为征途,有朝一日或能‘修身、齐家’,不过,学生想着,虽这么说显得学生志存高远,但学生内心以为却未必要终身吊在科举这一条路上,也存了边走边看的心思,要是日后学生愚钝不堪,无法在科举上‘近(teng)道(da)’,”卫景平赧然一笑道:“后面的事,学生还没有想好,总归天无绝人之路的。”
关于白鹭书院的教学,程青还告诉他,入学启蒙从“三百千”开始,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本书是书院专门为新入学的蒙童开的,每三天开一堂课,由顾世安来教,除了初开蒙的蒙童外,谁都可以去听讲。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