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变卖家产
无支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无支祁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他卖完田产和铺子以后没有喘息,紧接着先雇了一百个家丁,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二三十岁的壮年汉子,他给的价格是市价的两倍,并且承诺一次性雇佣他们五年,还免费每人送了五十斤粮食给他们家里。
“冯少爷!您等我一两天,我这就去筹措银子去!”
这一百多号人是他初始最核心的依靠力量,所以必须得让他们死心踏地地跟着他。
这小子打小就聪明机灵,还在宗族公办的私塾读了五六年书,算是半拉秀才了,不同于那些普通脚夫家丁,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他算是冯家的一个好帮手了,各种事务都能独当一面。
“好嘞,少爷!我马上去办!”
“不好了,父亲!黄河大堤上出事了!”年轻人翻身下马满头大汗跑到厅堂,脸上又惊又喜。
冯定邦对旁边一人说道:“冯云啊!我交给你一个差事,等会儿你去账房支五百两银子,然后带上杨贵,附近的马贩子那里都去跑一跑,合适的好马先买个七八匹来!
说话的这个年轻人叫冯定邦,他父亲叫冯忌。
杨贵则是冯家庄一个在牲口行混生活的把头,他每天见的牲口比人都多。
可他们哪里知道,冯定邦卖了钱不但没有买铺子,反而把现有的铺子也给卖了。
“合着我稀里糊涂穿越过来就有仨月的好日子过?然后就被随便哪个官军的马刀砍死或者被哪个农民用削尖的木头杆子戳死?
自打几天前,民夫们从土里挖出那个独眼儿的石人以后,一切就全印证了那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
附近的财主和富商听说他家要八折出售田产,全都争抢的不亦乐乎,生怕捞不到便宜。
首先是粮食,然后兵器、牲口畜力。到时候这些东西可都是天价儿,有钱儿都没地儿买去!
起义军虽然带个“义”字,做起事来不会好到哪里去!
小爷我啥时候这么憋屈过?
“大堤上能出什么事?决堤了?现在还没到汛期啊!”
三月。
好马历代都是军用物资,受朝廷严格管制,不过现在情形稍微好了些。
汴梁路,陈留,从黄河边一条黄土路上,一个骑着枣红大马年轻人飞驰而过,直奔旁边的冯家庄。
冯定邦看着眼前这一百多号人,嘴角洋溢出满意的笑。
若想乱世活命,要么你家族势力足够强大,自己拉起一支军队;要么就倾献家族财产给其中一方,并且归附。
陈台,哦,不!现在应该叫冯定邦。
冯定邦想得很简单,元末连续二三十年的战火即将燃起。届时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刀兵,他家这种是首先被抢的,全家全族几十上百口人,能有几个能活命的?
应声的这个人叫冯云,他是冯定邦的同族兄弟,只是隔的远了些。冯云家上一代就衰败了,自幼家贫,十几岁起就在冯定邦家谋差事,至今已经十年了。
“冯少爷!俺们这帮汉子没别的本事,就是浑身的力气!你以后就放心驱使便是了!”
他刚穿越过来没几天就劝说父亲同意他的决定,冯忌思考良久后让他放手去做。
他对外说是家里在开封城要多开几家铺子拓展生意,所以才着急甩卖田产。
冯家的实力当然不足以自己拉起一支可观的力量,可冯定邦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记忆那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这个说法倒也合情合理,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不抑制商业的时代,甚至还有些鼓励。
历史上自古如此,天下一乱,甭管义军、土匪还是官军,全都一个德性!
此事交给他俩去办再合适不过了。
“我也不要你们做什么牛马,偶尔帮我运点儿粮食,平时看看家护护院就行!你们只管放心地吃着喝着!”
冯家虽不是王侯将相,可良田也有三百多亩,骡马四五十匹,开封城里还经营着三四家铺子,算的上是富甲一方了。
冯定邦取得父亲同意以后,自两个月前就开始卖家里的田地和铺子。
“贤侄啊!你家有事急需银子,我哪里能袖手旁观?我要一百亩!”
冯定邦此举让这百十来个汉子对他感恩戴德顶礼膜拜,个个都叫唤着唯他马首是瞻。
雇家丁只是第一步,他变卖家产全买粮食和牲口,没有足够的保卫力量哪行啊!
“哪是什么决堤啊!民夫造反了!连官府派驻的监工都杀了十几个。”
陈台想明白之后就开始未雨绸缪着手准备。
元至正十一年。
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在我的穿越场景里还能被欺负了?
银子到手以后,他们分头行动。冯定邦挑了几个懂牲口的人去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去买驴骡,这些都还好说,难的就是良马了。
那哪儿成啊?
如今是蒙古人当道,多了蒙古草原一个大马场,马匹总的产量还是很多的,多花些银子能搞得到。
冯定邦没事经常骑着马出去溜达,黄河大堤上可没少跑。修堤民夫和刘福通、韩山童那帮白莲教的动态,他比谁都清楚。
注意!质量和价格都给我记好了!”
“多谢冯少爷!工钱这么高,还连续用俺们五年,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去!俺们以后啥事都听你的!”
天下大乱以后,什么最宝贵啊?
绝不能够啊!”
北方大地上没有温柔绵绵的细雨,只有刀子一样的料峭春风。
冯定邦并非这个时代的人,他本名叫陈台,三个月前稀里糊涂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并同时保留了两个人的记忆。
做个阔少爷,陈台本来也挺乐意的,可他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元朝末年,尤其几个月后就会发生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之后,心里是怎么也踏实不下来了。
“冯老弟!这好事你可不能忘了老哥我,我先要定了五十亩!你要是容我俩仨月的,一百亩也成!”
] 他卖完田产和铺子以后没有喘息,紧接着先雇了一百个家丁,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二三十岁的壮年汉子,他给的价格是市价的两倍,并且承诺一次性雇佣他们五年,还免费每人送了五十斤粮食给他们家里。
“冯少爷!您等我一两天,我这就去筹措银子去!”
这一百多号人是他初始最核心的依靠力量,所以必须得让他们死心踏地地跟着他。
这小子打小就聪明机灵,还在宗族公办的私塾读了五六年书,算是半拉秀才了,不同于那些普通脚夫家丁,经过这些年的历练,他算是冯家的一个好帮手了,各种事务都能独当一面。
“好嘞,少爷!我马上去办!”
“不好了,父亲!黄河大堤上出事了!”年轻人翻身下马满头大汗跑到厅堂,脸上又惊又喜。
冯定邦对旁边一人说道:“冯云啊!我交给你一个差事,等会儿你去账房支五百两银子,然后带上杨贵,附近的马贩子那里都去跑一跑,合适的好马先买个七八匹来!
说话的这个年轻人叫冯定邦,他父亲叫冯忌。
杨贵则是冯家庄一个在牲口行混生活的把头,他每天见的牲口比人都多。
可他们哪里知道,冯定邦卖了钱不但没有买铺子,反而把现有的铺子也给卖了。
“合着我稀里糊涂穿越过来就有仨月的好日子过?然后就被随便哪个官军的马刀砍死或者被哪个农民用削尖的木头杆子戳死?
自打几天前,民夫们从土里挖出那个独眼儿的石人以后,一切就全印证了那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谶语。
附近的财主和富商听说他家要八折出售田产,全都争抢的不亦乐乎,生怕捞不到便宜。
首先是粮食,然后兵器、牲口畜力。到时候这些东西可都是天价儿,有钱儿都没地儿买去!
起义军虽然带个“义”字,做起事来不会好到哪里去!
小爷我啥时候这么憋屈过?
“大堤上能出什么事?决堤了?现在还没到汛期啊!”
三月。
好马历代都是军用物资,受朝廷严格管制,不过现在情形稍微好了些。
汴梁路,陈留,从黄河边一条黄土路上,一个骑着枣红大马年轻人飞驰而过,直奔旁边的冯家庄。
冯定邦看着眼前这一百多号人,嘴角洋溢出满意的笑。
若想乱世活命,要么你家族势力足够强大,自己拉起一支军队;要么就倾献家族财产给其中一方,并且归附。
陈台,哦,不!现在应该叫冯定邦。
冯定邦想得很简单,元末连续二三十年的战火即将燃起。届时天下大乱,到处都是刀兵,他家这种是首先被抢的,全家全族几十上百口人,能有几个能活命的?
应声的这个人叫冯云,他是冯定邦的同族兄弟,只是隔的远了些。冯云家上一代就衰败了,自幼家贫,十几岁起就在冯定邦家谋差事,至今已经十年了。
“冯少爷!俺们这帮汉子没别的本事,就是浑身的力气!你以后就放心驱使便是了!”
他刚穿越过来没几天就劝说父亲同意他的决定,冯忌思考良久后让他放手去做。
他对外说是家里在开封城要多开几家铺子拓展生意,所以才着急甩卖田产。
冯家的实力当然不足以自己拉起一支可观的力量,可冯定邦带着二十一世纪的记忆那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这个说法倒也合情合理,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不抑制商业的时代,甚至还有些鼓励。
历史上自古如此,天下一乱,甭管义军、土匪还是官军,全都一个德性!
此事交给他俩去办再合适不过了。
“我也不要你们做什么牛马,偶尔帮我运点儿粮食,平时看看家护护院就行!你们只管放心地吃着喝着!”
冯家虽不是王侯将相,可良田也有三百多亩,骡马四五十匹,开封城里还经营着三四家铺子,算的上是富甲一方了。
冯定邦取得父亲同意以后,自两个月前就开始卖家里的田地和铺子。
“贤侄啊!你家有事急需银子,我哪里能袖手旁观?我要一百亩!”
冯定邦此举让这百十来个汉子对他感恩戴德顶礼膜拜,个个都叫唤着唯他马首是瞻。
雇家丁只是第一步,他变卖家产全买粮食和牲口,没有足够的保卫力量哪行啊!
“哪是什么决堤啊!民夫造反了!连官府派驻的监工都杀了十几个。”
陈台想明白之后就开始未雨绸缪着手准备。
元至正十一年。
我的草原我的马,我想咋耍就咋耍!在我的穿越场景里还能被欺负了?
银子到手以后,他们分头行动。冯定邦挑了几个懂牲口的人去方圆五十里的范围内去买驴骡,这些都还好说,难的就是良马了。
那哪儿成啊?
如今是蒙古人当道,多了蒙古草原一个大马场,马匹总的产量还是很多的,多花些银子能搞得到。
冯定邦没事经常骑着马出去溜达,黄河大堤上可没少跑。修堤民夫和刘福通、韩山童那帮白莲教的动态,他比谁都清楚。
注意!质量和价格都给我记好了!”
“多谢冯少爷!工钱这么高,还连续用俺们五年,上哪儿找这么好的事去!俺们以后啥事都听你的!”
天下大乱以后,什么最宝贵啊?
绝不能够啊!”
北方大地上没有温柔绵绵的细雨,只有刀子一样的料峭春风。
冯定邦并非这个时代的人,他本名叫陈台,三个月前稀里糊涂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并同时保留了两个人的记忆。
做个阔少爷,陈台本来也挺乐意的,可他知道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元朝末年,尤其几个月后就会发生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之后,心里是怎么也踏实不下来了。
“冯老弟!这好事你可不能忘了老哥我,我先要定了五十亩!你要是容我俩仨月的,一百亩也成!”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无支祁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元末:朱元璋造反?我也反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