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上心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鹊上心头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他从来没摔得这么重过,这一下磕在腰背后,撞得他痛呼出声。
他一开始以为自己凑得太近,蜡烛的烟气薰了眼睛,便把蜡烛直接插在烛台上,自己往后退了一步。
端嫔是贤妃的亲表妹。
寿宁公主的马车一路直奔乾元宫,一路畅通无阻,无人阻拦。
寿宁公主仪仗已到宫门口。
因此,李锦昶准备在今日早朝时宣召文武百官,三日后宫中要给太孙行弱冠大典,介时五品以上朝臣皆要携亲眷为太孙庆贺。
淑妃娘娘性子相仿,都是老好人,不过他课业不错,在上书房读书时也经常被太傅称赞。
他们还是没有放过我。
贤妃出身世家,旧时门阀,比端嫔的书香门第要高贵许多,因此,入宫这么多年来,贤妃对一直往上凑的端嫔爱答不理,偶尔也冷嘲热讽。
贵妃迈步往前走,一行人在幽静的梅林里穿行。
坏就坏在他们生得晚,前头既有太子殿下,还有年长的兄弟,以至于朝中大臣和京中世家皆不会多关注他们。
啪嗒、啪嗒。
次日清晨,宫门未开。
杨连见他垂眸不语,好似在出神,便又道:“昨夜陈大人送信入宫,道事情已办妥,当时殿下已经安睡,臣便未曾打扰。”
“我不在宫中,苏家也有的是底气,无论谁做皇帝与我都无太大干系。”
那个在梦里要打死她的人,就是端嫔娘娘。
那戒子是祖母绿的,是父皇的旧物,在他入朝听政那一年,父皇特地赏赐给他。
李锦昶刚皱起的眉头略微松开,他道:“陈世明还算忠心。”
————
但端嫔从未因此说过贤妃半句坏话,每当贤妃甩脸闹不愉快时,都是端嫔出来打圆场,替贤妃开脱。
深入骨髓的疼折磨着他,让他几乎要是去所有神智。
能在贵妃这里听到这些话,令姚珍珠醍醐灌顶,说句灵魂震荡也不为过。
这种雪中送炭的美德,令宫人都说端嫔是人好心善,这才是一宫主位的气度。
对于姚珍珠来说,能吃饱穿暖,能好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生活,从未有人教导她做人的道理。
“太子妃娘娘即将位主中宫,成为天下凤主,陈大人自当会为殿下肝脑涂地,无论有何差事,定当竭力而为。”
贵妃听到姚珍珠的揣测,很欣慰地看了她一眼。
“端嫔为何总是笑脸迎人?也不过是因为她是贤妃的表妹,贤妃四处得罪人,旁人不敢明目张胆欺辱谢氏贤妃,还不会拿她撒气?”
姚珍珠低下头,却想起最早便做的那个梦。
杨连不用回忆,也能把这些倒背如流:“陈大人只说此事稳妥,没有纰漏。”
再过三日便到月底,二月二十八是太孙李宿的生辰,他今岁又满二十,要行弱冠大礼。
“你以为,为何贤妃那么跋扈冷傲,不近人情?还不是因她膝下无子又位居妃位,不得不让自己冷酷起来,才能御下。”
郑承嘉眼前一花。
“她近来可好些了?”李锦昶问,“搬来乾元宫后国事繁忙,未能日日去看她,心里很是惦念。”
李锦昶嗯了一声,只低头戴好戒子。
御林军不敢拦她,破例开了东华门。
这孩子是真聪慧。
杨连正在伺候他穿太子礼服,见他心情甚好,便低声道:“殿下,臣已提前询问营造司,营造司道坤和宫虽年久失修,但根基还在,只要用心修缮,一月便可完工。”
戒子戴在手上,时时刻刻提醒他,这世间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一定不能为。
“丫头啊,不说宫里,便是天下所有人,表现出来的都是他应该表现出来的样子。”
如今贤妃因秦三娘一事被陛下不喜,又丢了面子,整日只在绯烟宫闭门不出,也还有端嫔一日日上门关怀。
寒冷冬夜里,他孤零零在冰冷的地上煎熬着。
郑承嘉写得很认真,以至于没有察觉晚玉香中有些异于平日的苦涩。
李锦昶轻轻盘玩这枚莹润的戒子,祖母绿的荧光幽静,一如深潭。
九殿下刚过十八,因端嫔娘娘得宠,性子又特别活泼,很得皇帝陛下喜爱。
“但你们身处漩涡,务要谨慎行事,切忌急切冲动,万事三思而后行。”
即便是亲表妹,也丝毫不顾忌亲情。
除了贵妃她不敢当面顶撞,其他嫔妃她都不曾放在眼中。
李锦昶又意味不明笑了一声。
郑承嘉这一声喊完,立即感受到五脏六腑一阵尖锐的疼。
话到嘴边,他却一声都没发出。
有些事,不用她细说,姚珍珠一点就透。
郑承嘉眼神涣散,瞳孔放大,人生最后的思绪里,他想的只有一件事。
只要重新更换琉璃瓦,刷墙修木,再换上一水红木家具,便又是富贵典雅的坤和宫。
那是姚珍珠在那个梦境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在宫里生活切忌冲动。”
贵妃顿了顿,她道:“我竟有些好奇,倒想看看最后会是怎样的翻云覆雨。”
即使是押宝,也押不到他们身上。
李锦昶便道:“枣娘一直都这
姚珍珠有点不太敢说,犹豫片刻,还是问贵妃:“娘娘,端嫔娘娘瞧着很是和善。”
“不错,猜得八|九不离十。”贵妃叫了姚珍珠上前几步,耐心同她讲解。
他把竹笔放回桌上,抬头看向已经燃到底的烛灯,开口就想唤人来换。
“娘娘还很惦念殿下,特地叫小厨房给殿下每日备汤,怕殿下为国事误了身体,越发操劳了。”
定国公府,前院书房内,定国公郑承嘉正在桌案前写信。
剩下的话,贵妃不说,姚珍珠也猜到了。
李锦昶盘玩戒子的手微微一顿:“陈世明还说什么?”
从未做过粗活的手指扣在地砖缝隙里,划出一条条血痕。
他三十三四的年纪,比妻子寿宁公主略大三岁,却儒雅清隽,眉目如仙。
“傻丫头,这宫里头,人人都只表现出外人想看的样子。”
月上柳梢,鼓打三更。
可这一退,他才发现自己腿脚发软,膝盖一弯,整个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杨连连忙陪上笑脸。
但洪恩帝早年戎马,高大结实,手指自然粗长有力,这枚戒子他戴哪个手指都大一圈。
此时,太子李锦昶正准备上朝。
“陛下突然重病,卧床不起,太子意图大宝,想要提前即位,宫里的太平日子即将结束。”
“哎呦雪团,吓着了吧?可怜见的。”
他打开灯架上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根白蜡。
这个撺掇庄昭仪过来蛊惑姚珍珠的人,大概就是端嫔。
贵妃道:“既然话已至此,那本宫再多说几句。”
郑承嘉略一皱眉,板着脸起身,来到烛灯前。
也就是说,淑妃娘家不丰,也并非心狠手辣之人,因此幕后主使者不太可能是她。
梦里的端嫔娘娘抱着黑白相间的圆脸猫儿,端坐在椅子上,冷冷看着眼前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小宫女。
告诉他:“即便为君,也要有界。”
大抵因这信实在难写,无处落笔,郑承嘉写写停停,最终还是叹气停笔。
坤和宫已空置二十余年,不过洪恩帝惦念孝慈皇后,年年都会派人着重养护,宫室虽已陈旧,却不难修。
郑承嘉身形修长,略有些消瘦,是一派文人墨客之态。
李锦昶当年很喜欢这个戒子。
袅袅青烟从博山炉里徐徐而升,迎风而来一阵轻灵木香。
郑承嘉掀开灯罩,把新白蜡对准正燃着的蜡烛头,待到新蜡幽幽燃起火光,他便凑近了些,在烛台上滴蜡油。
“再说庄昭仪,她若不左右逢源,为身后之人尽力筹谋,又如何能安稳生下孩子?”
姚珍珠这话问完,贵妃便又笑了。
“不过淑妃早年进宫时日子艰难,因长相秀丽被人欺负,好不容易被陛下看中,封为淑女却又进了当年的淑妃宫中,熬了好多年,直到诞育皇嗣有功,日子才好过起来。”
————
蜡油滴在烛台上,冒出一层白雾,一下钻入郑承嘉鼻中。
当然,姚珍珠在梦里见过端嫔的真面目,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姚珍珠敛下眉眼:“谢娘娘教诲,珍珠受教。”
“啊!”
他蜷缩在冰冷的地板上,疼得神智不清,不停打滚。
贵妃听到姚珍珠的话,不由看了李宿一眼,微微颔首。
即便姚珍珠哀声求饶,她都只是悠哉地逗弄着怀里的猫儿。
若是前头没有那么多哥哥,这两位其实很有些希望。
灯花啪地一跳,郑承嘉气绝身亡。
书房中,烛灯幽幽燃着,只有郑承嘉一人。
姚珍珠十几岁时青州便遭灾,好不容易从乱世中活下来,她又入宫为奴。
李锦昶心想:戒子宽松,边界也大一圈。
郑承嘉此刻顾不上其他,他想唤人进来救他,可喉咙充血,他一个字都喊不出口。
原来,即便是尊贵的娘娘们,也不是都随心所欲。
杨连压低声音:“娘娘还是老样子,夜里总是睡不踏实,太医又给改了方子,也不知这次的吃着能不能管用。”
想到还有三日,李锦昶心情就格外愉悦,唇角扯出一抹微笑。
] 他从来没摔得这么重过,这一下磕在腰背后,撞得他痛呼出声。
他一开始以为自己凑得太近,蜡烛的烟气薰了眼睛,便把蜡烛直接插在烛台上,自己往后退了一步。
端嫔是贤妃的亲表妹。
寿宁公主的马车一路直奔乾元宫,一路畅通无阻,无人阻拦。
寿宁公主仪仗已到宫门口。
因此,李锦昶准备在今日早朝时宣召文武百官,三日后宫中要给太孙行弱冠大典,介时五品以上朝臣皆要携亲眷为太孙庆贺。
淑妃娘娘性子相仿,都是老好人,不过他课业不错,在上书房读书时也经常被太傅称赞。
他们还是没有放过我。
贤妃出身世家,旧时门阀,比端嫔的书香门第要高贵许多,因此,入宫这么多年来,贤妃对一直往上凑的端嫔爱答不理,偶尔也冷嘲热讽。
贵妃迈步往前走,一行人在幽静的梅林里穿行。
坏就坏在他们生得晚,前头既有太子殿下,还有年长的兄弟,以至于朝中大臣和京中世家皆不会多关注他们。
啪嗒、啪嗒。
次日清晨,宫门未开。
杨连见他垂眸不语,好似在出神,便又道:“昨夜陈大人送信入宫,道事情已办妥,当时殿下已经安睡,臣便未曾打扰。”
“我不在宫中,苏家也有的是底气,无论谁做皇帝与我都无太大干系。”
那个在梦里要打死她的人,就是端嫔娘娘。
那戒子是祖母绿的,是父皇的旧物,在他入朝听政那一年,父皇特地赏赐给他。
李锦昶刚皱起的眉头略微松开,他道:“陈世明还算忠心。”
————
但端嫔从未因此说过贤妃半句坏话,每当贤妃甩脸闹不愉快时,都是端嫔出来打圆场,替贤妃开脱。
深入骨髓的疼折磨着他,让他几乎要是去所有神智。
能在贵妃这里听到这些话,令姚珍珠醍醐灌顶,说句灵魂震荡也不为过。
这种雪中送炭的美德,令宫人都说端嫔是人好心善,这才是一宫主位的气度。
对于姚珍珠来说,能吃饱穿暖,能好好活下去,就是最好的生活,从未有人教导她做人的道理。
“太子妃娘娘即将位主中宫,成为天下凤主,陈大人自当会为殿下肝脑涂地,无论有何差事,定当竭力而为。”
贵妃听到姚珍珠的揣测,很欣慰地看了她一眼。
“端嫔为何总是笑脸迎人?也不过是因为她是贤妃的表妹,贤妃四处得罪人,旁人不敢明目张胆欺辱谢氏贤妃,还不会拿她撒气?”
姚珍珠低下头,却想起最早便做的那个梦。
杨连不用回忆,也能把这些倒背如流:“陈大人只说此事稳妥,没有纰漏。”
再过三日便到月底,二月二十八是太孙李宿的生辰,他今岁又满二十,要行弱冠大礼。
“你以为,为何贤妃那么跋扈冷傲,不近人情?还不是因她膝下无子又位居妃位,不得不让自己冷酷起来,才能御下。”
郑承嘉眼前一花。
“她近来可好些了?”李锦昶问,“搬来乾元宫后国事繁忙,未能日日去看她,心里很是惦念。”
李锦昶嗯了一声,只低头戴好戒子。
御林军不敢拦她,破例开了东华门。
这孩子是真聪慧。
杨连正在伺候他穿太子礼服,见他心情甚好,便低声道:“殿下,臣已提前询问营造司,营造司道坤和宫虽年久失修,但根基还在,只要用心修缮,一月便可完工。”
戒子戴在手上,时时刻刻提醒他,这世间有些事可为,有些事一定不能为。
“丫头啊,不说宫里,便是天下所有人,表现出来的都是他应该表现出来的样子。”
如今贤妃因秦三娘一事被陛下不喜,又丢了面子,整日只在绯烟宫闭门不出,也还有端嫔一日日上门关怀。
寒冷冬夜里,他孤零零在冰冷的地上煎熬着。
郑承嘉写得很认真,以至于没有察觉晚玉香中有些异于平日的苦涩。
李锦昶轻轻盘玩这枚莹润的戒子,祖母绿的荧光幽静,一如深潭。
九殿下刚过十八,因端嫔娘娘得宠,性子又特别活泼,很得皇帝陛下喜爱。
“但你们身处漩涡,务要谨慎行事,切忌急切冲动,万事三思而后行。”
即便是亲表妹,也丝毫不顾忌亲情。
除了贵妃她不敢当面顶撞,其他嫔妃她都不曾放在眼中。
李锦昶又意味不明笑了一声。
郑承嘉这一声喊完,立即感受到五脏六腑一阵尖锐的疼。
话到嘴边,他却一声都没发出。
有些事,不用她细说,姚珍珠一点就透。
郑承嘉眼神涣散,瞳孔放大,人生最后的思绪里,他想的只有一件事。
只要重新更换琉璃瓦,刷墙修木,再换上一水红木家具,便又是富贵典雅的坤和宫。
那是姚珍珠在那个梦境里,听到的最后一句话。
“在宫里生活切忌冲动。”
贵妃顿了顿,她道:“我竟有些好奇,倒想看看最后会是怎样的翻云覆雨。”
即使是押宝,也押不到他们身上。
李锦昶便道:“枣娘一直都这
姚珍珠有点不太敢说,犹豫片刻,还是问贵妃:“娘娘,端嫔娘娘瞧着很是和善。”
“不错,猜得八|九不离十。”贵妃叫了姚珍珠上前几步,耐心同她讲解。
他把竹笔放回桌上,抬头看向已经燃到底的烛灯,开口就想唤人来换。
“娘娘还很惦念殿下,特地叫小厨房给殿下每日备汤,怕殿下为国事误了身体,越发操劳了。”
定国公府,前院书房内,定国公郑承嘉正在桌案前写信。
剩下的话,贵妃不说,姚珍珠也猜到了。
李锦昶盘玩戒子的手微微一顿:“陈世明还说什么?”
从未做过粗活的手指扣在地砖缝隙里,划出一条条血痕。
他三十三四的年纪,比妻子寿宁公主略大三岁,却儒雅清隽,眉目如仙。
“傻丫头,这宫里头,人人都只表现出外人想看的样子。”
月上柳梢,鼓打三更。
可这一退,他才发现自己腿脚发软,膝盖一弯,整个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杨连连忙陪上笑脸。
但洪恩帝早年戎马,高大结实,手指自然粗长有力,这枚戒子他戴哪个手指都大一圈。
此时,太子李锦昶正准备上朝。
“陛下突然重病,卧床不起,太子意图大宝,想要提前即位,宫里的太平日子即将结束。”
“哎呦雪团,吓着了吧?可怜见的。”
他打开灯架上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根白蜡。
这个撺掇庄昭仪过来蛊惑姚珍珠的人,大概就是端嫔。
贵妃道:“既然话已至此,那本宫再多说几句。”
郑承嘉略一皱眉,板着脸起身,来到烛灯前。
也就是说,淑妃娘家不丰,也并非心狠手辣之人,因此幕后主使者不太可能是她。
梦里的端嫔娘娘抱着黑白相间的圆脸猫儿,端坐在椅子上,冷冷看着眼前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小宫女。
告诉他:“即便为君,也要有界。”
大抵因这信实在难写,无处落笔,郑承嘉写写停停,最终还是叹气停笔。
坤和宫已空置二十余年,不过洪恩帝惦念孝慈皇后,年年都会派人着重养护,宫室虽已陈旧,却不难修。
郑承嘉身形修长,略有些消瘦,是一派文人墨客之态。
李锦昶当年很喜欢这个戒子。
袅袅青烟从博山炉里徐徐而升,迎风而来一阵轻灵木香。
郑承嘉掀开灯罩,把新白蜡对准正燃着的蜡烛头,待到新蜡幽幽燃起火光,他便凑近了些,在烛台上滴蜡油。
“再说庄昭仪,她若不左右逢源,为身后之人尽力筹谋,又如何能安稳生下孩子?”
姚珍珠这话问完,贵妃便又笑了。
“不过淑妃早年进宫时日子艰难,因长相秀丽被人欺负,好不容易被陛下看中,封为淑女却又进了当年的淑妃宫中,熬了好多年,直到诞育皇嗣有功,日子才好过起来。”
————
蜡油滴在烛台上,冒出一层白雾,一下钻入郑承嘉鼻中。
当然,姚珍珠在梦里见过端嫔的真面目,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
姚珍珠敛下眉眼:“谢娘娘教诲,珍珠受教。”
“啊!”
他蜷缩在冰冷的地板上,疼得神智不清,不停打滚。
贵妃听到姚珍珠的话,不由看了李宿一眼,微微颔首。
即便姚珍珠哀声求饶,她都只是悠哉地逗弄着怀里的猫儿。
若是前头没有那么多哥哥,这两位其实很有些希望。
灯花啪地一跳,郑承嘉气绝身亡。
书房中,烛灯幽幽燃着,只有郑承嘉一人。
姚珍珠十几岁时青州便遭灾,好不容易从乱世中活下来,她又入宫为奴。
李锦昶心想:戒子宽松,边界也大一圈。
郑承嘉此刻顾不上其他,他想唤人进来救他,可喉咙充血,他一个字都喊不出口。
原来,即便是尊贵的娘娘们,也不是都随心所欲。
杨连压低声音:“娘娘还是老样子,夜里总是睡不踏实,太医又给改了方子,也不知这次的吃着能不能管用。”
想到还有三日,李锦昶心情就格外愉悦,唇角扯出一抹微笑。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