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官逼民反
一九八零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一九八零年代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黄裳道:“问题的根源在于江南没有经历刀兵之祸,那解决问题也得回到这个根源。”
黄裳道:“变法就是利益重新分配,变有变的问题,不变有不变的问题。变的阻力来自世家,可是不变,继续由世家掌握社会资源,剥削底层劳苦大众,迟早会激起底层民众的民变。总体上讲,我是倾向于变法的,只是怎么变,还要斟酌。陛下可以参考隋朝的历史,南方掌握着钱袋子,而南方大族实际上并不希望南北统一,分裂是南方大地主维护自己利益最好的方式,他们就算直接勾结异族,也不是不可能。”
黄裳却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赵佶道:“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出来吧。”
黄裳却依旧淡然,继续道:“臣的设想就是让辽和女真势均力敌地打下去,谁也打不过谁,一直僵持。”
赵佶此次南下的目的并不是问询黄裳的意见,刚刚只不过是顺便提及,却觉得豁然开朗,这次还真来对了。
黄裳有可能对变法没见解吗?只怕不可能。
赵佶问道:“怎么回?”
黄裳的话把江南的世家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赵佶心中有无限的猜测,却不敢轻易出口,怕到时候自己也没把握掌控。
黄裳一字一句道:“官逼民反!”
黄裳抿了一口茶,道:“臣以为这种暗中的支持比正式的结盟要好。辽国前有大宋,后有女真,夏也是同时接壤宋、辽和吐蕃,女真则是前有辽,后有高丽,每一个都是腹背受敌,这样对我们才最有力。如果北方还有什么民族可以崛起,我们也该大力支持,但不该支持任何一个统一北方,而是维持北方多民族并存。”
赵佶对蔡京和童贯道:“你们先退下。”
赵佶急道:“老师不可隐瞒,畅所欲言。”
黄裳道:“在我看来,变法的推进受阻是迟早的事。江南吴越之地并不是太祖用兵打下来的,而是投降。江南的世家都被保存了下来,所以土地兼并问题一直都存在。本朝从仁宗皇帝开始就想通过变法,解决这个问题,以皇帝之尊,强势推进,以王相公之才,操持变法,也以失败告终,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赵佶多少还是了解黄裳的,黄裳既然能对国际关系有这么深刻的见解,那变法是现在国内的头等大事,与他又休戚相关,他不可能没话说。这么沉默唯一的解释就是黄裳在措辞怎么说,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如果黄裳解决不了,他提都不会提,这么说出来心中必然已经有了解决之道,自己没必要空着急。
还有这事!
赵佶问道:“老师是不看好变法?”
黄裳伸手拦住,道:“不必。”
当时赵佶还小,蔡京也不在中央,都不知道这件事。
黄裳长出一口气,三人立刻聚精会神,知道他要开口了。
蔡京和童贯都是目光闪烁,起身要告退。
黄裳道:“我们不需要他们谁灭谁,我们需要的是他们谁也灭不了谁。”
黄裳道:“早在先帝刚刚亲政之时,宋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先帝还没准备好,就向当时还是个部落的女真人提供大量的物资、武器,让他们在背后牵制辽。只是当时女真人也很奸滑,没有正面反辽,只是暗地里捣乱,不过也让辽没敢轻易和宋开战。现在女真人有能力正面抗辽,和当时我们给予的资助分不开。不过我们当时帮助女真人不是走的正规途径,而是通过高丽,女真人到现在也不知道真正给他们资助的是大宋。”
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黄裳。
恐怕不是,而是黄裳不肯被重用,如果黄裳有攫取权力之心,不该这么多年都没有存在感。
黄裳的话让三人陷入沉思,他们从没有这么想过问题。
赵佶紧接着问道:“老师对变法怎么看?”
也就是说先帝在危急时刻,询问了赋闲的黄裳,事后黄裳依旧在朝廷不愠不火,是先帝不重用他吗?
黄裳道:“一旦女真人起兵抗辽,我们就在北方陈兵,却不用急着加入战争,只是牵扯辽的精力,让他没办法全力扑灭女真人。如果女真人太弱,我们就还是通过高丽这条线扶持女真。只要女真人占上风,我们就可以向辽提出,只要归还燕云,宋就绝不出兵,让他们可以尽全力消灭女真人。萧峰是辽的托孤重臣,和陛下有同门之谊,到时候臣可以亲自去辽游说,让辽相信,只要归还燕云,那怕他们在宋辽边境不放一兵一卒,宋也绝不北上一步,相能取得辽的信任。到时候如果女真弱,我们就支持女真,如果辽弱了,我们也可以支持辽。”
蔡京紧盯着黄裳。
赵佶问道:“那怎么收回燕云十六州?”
黄裳道:“其实陛下,我们早就支持过女真人。”
“啊!”
“啊!”
这么贬低宋军,是不是有些过了?赵佶一时不知怎么反驳,而蔡京和童贯噤若寒蝉,不敢接话。【白秋书屋】
蔡京想的更多,他了解黄裳的履历,在那个时段黄裳也不过就是赵佶的老师,在朝廷没有担任过任何重要职务,这种事应该轮不到他知道。而高丽能和宋恢复朝贡,靠的就是延平黄氏牵线,那这条计策就应该出自黄裳之手。
黄裳并不需要谁回避,他只是这个时候很慎重。
赵佶一阵激动,不愧是自己的老师,连自己都一直小瞧老师了。
“这……”
黄裳越有顾忌,赵佶就越必须听,既然觉得不方便,那就单独说。
蔡京浑身就是一紧,黄裳在说出之前那些话时被问,蔡京不会紧张。可现在,连自己都被黄裳征服了,一旦黄裳说出什么建设性意见,看皇帝的架势,自己在变法这件事中,就可能靠边站。
黄裳又沉默了,这个沉默让赵佶明白,黄裳不是在思考,而是在犹豫,这个办法也许非比寻常,也许惊世骇俗。
赵佶双眼放光,仿佛收回燕云,就近在眼前。
赵佶疑问:“什么时候?”
] 黄裳道:“问题的根源在于江南没有经历刀兵之祸,那解决问题也得回到这个根源。”
黄裳道:“变法就是利益重新分配,变有变的问题,不变有不变的问题。变的阻力来自世家,可是不变,继续由世家掌握社会资源,剥削底层劳苦大众,迟早会激起底层民众的民变。总体上讲,我是倾向于变法的,只是怎么变,还要斟酌。陛下可以参考隋朝的历史,南方掌握着钱袋子,而南方大族实际上并不希望南北统一,分裂是南方大地主维护自己利益最好的方式,他们就算直接勾结异族,也不是不可能。”
黄裳却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赵佶道:“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全都说出来吧。”
黄裳却依旧淡然,继续道:“臣的设想就是让辽和女真势均力敌地打下去,谁也打不过谁,一直僵持。”
赵佶此次南下的目的并不是问询黄裳的意见,刚刚只不过是顺便提及,却觉得豁然开朗,这次还真来对了。
黄裳有可能对变法没见解吗?只怕不可能。
赵佶问道:“怎么回?”
黄裳的话把江南的世家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赵佶心中有无限的猜测,却不敢轻易出口,怕到时候自己也没把握掌控。
黄裳一字一句道:“官逼民反!”
黄裳抿了一口茶,道:“臣以为这种暗中的支持比正式的结盟要好。辽国前有大宋,后有女真,夏也是同时接壤宋、辽和吐蕃,女真则是前有辽,后有高丽,每一个都是腹背受敌,这样对我们才最有力。如果北方还有什么民族可以崛起,我们也该大力支持,但不该支持任何一个统一北方,而是维持北方多民族并存。”
赵佶对蔡京和童贯道:“你们先退下。”
赵佶急道:“老师不可隐瞒,畅所欲言。”
黄裳道:“在我看来,变法的推进受阻是迟早的事。江南吴越之地并不是太祖用兵打下来的,而是投降。江南的世家都被保存了下来,所以土地兼并问题一直都存在。本朝从仁宗皇帝开始就想通过变法,解决这个问题,以皇帝之尊,强势推进,以王相公之才,操持变法,也以失败告终,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赵佶多少还是了解黄裳的,黄裳既然能对国际关系有这么深刻的见解,那变法是现在国内的头等大事,与他又休戚相关,他不可能没话说。这么沉默唯一的解释就是黄裳在措辞怎么说,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如果黄裳解决不了,他提都不会提,这么说出来心中必然已经有了解决之道,自己没必要空着急。
还有这事!
赵佶问道:“老师是不看好变法?”
黄裳伸手拦住,道:“不必。”
当时赵佶还小,蔡京也不在中央,都不知道这件事。
黄裳长出一口气,三人立刻聚精会神,知道他要开口了。
蔡京和童贯都是目光闪烁,起身要告退。
黄裳道:“我们不需要他们谁灭谁,我们需要的是他们谁也灭不了谁。”
黄裳道:“早在先帝刚刚亲政之时,宋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先帝还没准备好,就向当时还是个部落的女真人提供大量的物资、武器,让他们在背后牵制辽。只是当时女真人也很奸滑,没有正面反辽,只是暗地里捣乱,不过也让辽没敢轻易和宋开战。现在女真人有能力正面抗辽,和当时我们给予的资助分不开。不过我们当时帮助女真人不是走的正规途径,而是通过高丽,女真人到现在也不知道真正给他们资助的是大宋。”
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黄裳。
恐怕不是,而是黄裳不肯被重用,如果黄裳有攫取权力之心,不该这么多年都没有存在感。
黄裳的话让三人陷入沉思,他们从没有这么想过问题。
赵佶紧接着问道:“老师对变法怎么看?”
也就是说先帝在危急时刻,询问了赋闲的黄裳,事后黄裳依旧在朝廷不愠不火,是先帝不重用他吗?
黄裳道:“一旦女真人起兵抗辽,我们就在北方陈兵,却不用急着加入战争,只是牵扯辽的精力,让他没办法全力扑灭女真人。如果女真人太弱,我们就还是通过高丽这条线扶持女真。只要女真人占上风,我们就可以向辽提出,只要归还燕云,宋就绝不出兵,让他们可以尽全力消灭女真人。萧峰是辽的托孤重臣,和陛下有同门之谊,到时候臣可以亲自去辽游说,让辽相信,只要归还燕云,那怕他们在宋辽边境不放一兵一卒,宋也绝不北上一步,相能取得辽的信任。到时候如果女真弱,我们就支持女真,如果辽弱了,我们也可以支持辽。”
蔡京紧盯着黄裳。
赵佶问道:“那怎么收回燕云十六州?”
黄裳道:“其实陛下,我们早就支持过女真人。”
“啊!”
“啊!”
这么贬低宋军,是不是有些过了?赵佶一时不知怎么反驳,而蔡京和童贯噤若寒蝉,不敢接话。【白秋书屋】
蔡京想的更多,他了解黄裳的履历,在那个时段黄裳也不过就是赵佶的老师,在朝廷没有担任过任何重要职务,这种事应该轮不到他知道。而高丽能和宋恢复朝贡,靠的就是延平黄氏牵线,那这条计策就应该出自黄裳之手。
黄裳并不需要谁回避,他只是这个时候很慎重。
赵佶一阵激动,不愧是自己的老师,连自己都一直小瞧老师了。
“这……”
黄裳越有顾忌,赵佶就越必须听,既然觉得不方便,那就单独说。
蔡京浑身就是一紧,黄裳在说出之前那些话时被问,蔡京不会紧张。可现在,连自己都被黄裳征服了,一旦黄裳说出什么建设性意见,看皇帝的架势,自己在变法这件事中,就可能靠边站。
黄裳又沉默了,这个沉默让赵佶明白,黄裳不是在思考,而是在犹豫,这个办法也许非比寻常,也许惊世骇俗。
赵佶双眼放光,仿佛收回燕云,就近在眼前。
赵佶疑问:“什么时候?”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一九八零年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