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115章
暗夜公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暗夜公主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童一淮揉了一把他软绒绒的头毛,笑道:“还不错。至于谁能先拿诺奖,那还真说不准,诺奖可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
想他们以前发篇论文还要考虑够不够资格,这次却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本学科领域的所有期刊随便他们挑,这就是大佬发论文的时候的感觉吧?嘿嘿嘿,确实很爽!
陈颂那边看到之后也很快简单地回了一封信。
中第一对正好就是电脑屏幕上的那个数字。
郑教授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他旁边的学生还是听到他好像说了什么,因为没听清楚所以问了一下,“教授,您刚刚说什么了吗?”
郑教授想了想说道:“这篇论文值得一个《自然》主刊,对了别忘了把陈院士列为共同第一作者。”
等到论文审核通过的这半年时间,谁都没有浪费,郑教授已经开始做新课题的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是,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并不值得《自然》期刊特殊对待,如果想要在论文审核上有点特殊待遇,加上陈颂的名字会方便很多。
这一步该怎么做,陈颂的论文也已经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只是以目前的仪器还做不到。
郑教授不是陈颂和童一淮那样的天才,当然也绝对不是庸才,他一直从事对暗物质的研究工作,现在有了成果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只会在这个方向继续深挖下去。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次捕捉到暗物质的直接证据,论文无论发在哪里,都是值得被收录的。
陈颂也露出了笑容,“那就不用了,我相信童院士的信誉。不过如果童院士不信我的话,那也不是不能定契约。”
童一淮也不在意,他本来也是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他确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会有资格拿诺奖,如果没有拿到,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是诺奖的问题。
当然,郑教授不是说陈颂跟算命一样没有科学根据,他只是想要表达一下陈颂的神奇。
郑教授有信心,只要他们的论文发表出来,他后续的课题和经费申请能够轻易通过。
童一淮严谨地问道:“过分的界限由谁定?”
吩咐下去之后,郑教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给陈颂写回信。
童一淮微笑:“好。要定个契约吗?”
等大家差不多都冷静下来之后,郑教授说道:“差不多可以开始写论文了,稍后我把陈院士的论证发给你们。”
郑教授也没有隐瞒,说道:“陈院士那边刚刚给我回了一封邮件,他从我们给出去的数据之中,发现了参数的错误,还给出了几组可能正确的参数,其中第一组就是这个。另外,陈院士说,我们发现的信号就是暗物质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这次,他们确实再次捕捉到了同样的异常信息,即便频率很低也是确实存在的,这已经不能用误差来解释了,误差不可能这么准,每次都一样。
当然数据肯定是不能白用的,到时候论文的作者肯定也会有陈颂的名字,这也是默认的,就不必多说了。
陈颂也不在意,笑盈盈地看着童一淮,“师兄,我们要不要打个赌,看谁先拿到诺奖?”
不过对此郑教授的团队倒也没有什么疑义,实际上在论文审核这件事情上,半年的审核时间,甚至不算长的。
心中百转千回,表面上郑教授只是沉稳地说道:“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在哪里,那就改动参数,继续重复试验。”
但复杂归复杂,郑教授也不得不承认,来自陈颂的认可,不仅让他课题组的年轻人振奋,他自己其实也是振奋的。
这是个送分题,童一淮道:“我像你相信我一样相信你。”
“陈院士,非常感谢您拨冗帮助我们分析了这些数据,您的帮助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再次检查了实验参数之后,果然发现了参数的错误,正确的参数正是您给出的第一组数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重复试验,期盼能够为您带去好消息。您的论据我还未来得及细看,但若是重复实验成功,论文可能会用到您的论证过程,希望得到您的许可。”
诺奖……确实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并不是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就一定能拿到的,评委有种种不同的考虑,比如资历啊,比如研究成果是否需要时间的验证啊之类的。
多加一个第一作者并不会影响他们对论文的贡献,论文又没有规定能有几个第一作者,虽然第一作者多了是会变得不那么值钱,但反正多加一个不算多。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同样的探测器,即便进行了紧急按照陈颂论文的方法进行了技术改造,彻底完成并且重复实验也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童一淮问道:“赌什么?”
整个课题组一片欢腾,和之前一段时间的压抑截然不同,郑教授脸上也常常挂着笑容,并不阻止他们的狂欢。
听到这话,郑教授明显感觉到,课题组所有人的精神都变得更加振奋了,显然来自陈颂的认可让他们信心大增。
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对学术界确实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又有陈颂的名字作为保证,《自然》杂志很快让它进入了同行评审的环节。
不过想要通过这个环节并不容易,因为论文虽然有陈颂的论证支持,在数据分析和论证方面非常严谨,可是数据本身是否准确,拿到论文的学者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陈颂那边更是将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至于防辐射材料生产流程的工业化改造也已经完成,正在对工厂的生产线进行改造。
“郑教授,很高兴能够帮到你们,我同样期待你们能够传来好消息。至于论证过程,你们可以使用。”
虽然陈颂只负责了数据分析部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此时的陈颂其实刚刚结束对几家企业的考察回来,关上电脑看着童一淮,笑道:“郑教授他们那边已经发现问题,看来暗物质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一角。师兄,你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进展如何?搞不好我可能要比你先拿诺奖了哦。”
陈颂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一时之间我居然想不到有什么想要的,那么就输的人答应赢的人一个不过分的要求怎么样?”
这就是这个年轻院士现在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吗?
之后的事情郑教授没有太操心,他已经开始考虑起了后续的研究。
陈颂:“输的人定。”
即便是用了正确的参数,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捕捉到异常信息,甚至可以说能够捕捉到的频率很高。
直接探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真正捕捉到暗物质粒子,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课题组的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了然地点头。
其他人都点头,有一个学生兴奋地问道:“教授,论文我们发哪?”
甚至还有人排着队等着领奖,有时候还有点排排坐分果果的既视感,只是排队的人和研究成功更高大上而已。
但是郑教授也有打算,既然已经探测到了暗物质,他们自然也可以开始进一步改造升级仪器和技术,追求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了。
这边陈颂和童一淮该吃吃该睡睡,生活毫无波澜,另外一边郑教授他们却兴奋地一整夜没睡觉,再次开始了枯燥乏味地无数次重复实验过程,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看的都红了。
同样对着这些数据,郑教授包括课题组的其他人,就完全没有发生有什么不对,今天郑教授之所以提议重新检查参数,纯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盲猜。
而陈颂,手里只有这些数据,也把数据都玩出花儿来了,简直就跟算命一样,一说一个准。
陈颂的年纪比起当年当然已经没有那么年轻了,但是在学术圈还是年轻得过分,和郑教授的年纪都差不多大,这让郑教授不免心里复杂。
郑教授忍不住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又抬头看了看电脑屏幕,低声说道:“厉害啊……这就是菲奖得主吗?”
看起来对他们能拿到诺奖非常有信心,也不知道概算是自信还是狂妄了。
] 童一淮揉了一把他软绒绒的头毛,笑道:“还不错。至于谁能先拿诺奖,那还真说不准,诺奖可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
想他们以前发篇论文还要考虑够不够资格,这次却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本学科领域的所有期刊随便他们挑,这就是大佬发论文的时候的感觉吧?嘿嘿嘿,确实很爽!
陈颂那边看到之后也很快简单地回了一封信。
中第一对正好就是电脑屏幕上的那个数字。
郑教授说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他旁边的学生还是听到他好像说了什么,因为没听清楚所以问了一下,“教授,您刚刚说什么了吗?”
郑教授想了想说道:“这篇论文值得一个《自然》主刊,对了别忘了把陈院士列为共同第一作者。”
等到论文审核通过的这半年时间,谁都没有浪费,郑教授已经开始做新课题的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是,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并不值得《自然》期刊特殊对待,如果想要在论文审核上有点特殊待遇,加上陈颂的名字会方便很多。
这一步该怎么做,陈颂的论文也已经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只是以目前的仪器还做不到。
郑教授不是陈颂和童一淮那样的天才,当然也绝对不是庸才,他一直从事对暗物质的研究工作,现在有了成果也不可能离开自己熟悉的领域,只会在这个方向继续深挖下去。
这可是世界上第一次捕捉到暗物质的直接证据,论文无论发在哪里,都是值得被收录的。
陈颂也露出了笑容,“那就不用了,我相信童院士的信誉。不过如果童院士不信我的话,那也不是不能定契约。”
童一淮也不在意,他本来也是个对自己很有信心的,他确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会有资格拿诺奖,如果没有拿到,那一定不是他的问题,是诺奖的问题。
当然,郑教授不是说陈颂跟算命一样没有科学根据,他只是想要表达一下陈颂的神奇。
郑教授有信心,只要他们的论文发表出来,他后续的课题和经费申请能够轻易通过。
童一淮严谨地问道:“过分的界限由谁定?”
吩咐下去之后,郑教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给陈颂写回信。
童一淮微笑:“好。要定个契约吗?”
等大家差不多都冷静下来之后,郑教授说道:“差不多可以开始写论文了,稍后我把陈院士的论证发给你们。”
郑教授也没有隐瞒,说道:“陈院士那边刚刚给我回了一封邮件,他从我们给出去的数据之中,发现了参数的错误,还给出了几组可能正确的参数,其中第一组就是这个。另外,陈院士说,我们发现的信号就是暗物质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这次,他们确实再次捕捉到了同样的异常信息,即便频率很低也是确实存在的,这已经不能用误差来解释了,误差不可能这么准,每次都一样。
当然数据肯定是不能白用的,到时候论文的作者肯定也会有陈颂的名字,这也是默认的,就不必多说了。
陈颂也不在意,笑盈盈地看着童一淮,“师兄,我们要不要打个赌,看谁先拿到诺奖?”
不过对此郑教授的团队倒也没有什么疑义,实际上在论文审核这件事情上,半年的审核时间,甚至不算长的。
心中百转千回,表面上郑教授只是沉稳地说道:“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在哪里,那就改动参数,继续重复试验。”
但复杂归复杂,郑教授也不得不承认,来自陈颂的认可,不仅让他课题组的年轻人振奋,他自己其实也是振奋的。
这是个送分题,童一淮道:“我像你相信我一样相信你。”
“陈院士,非常感谢您拨冗帮助我们分析了这些数据,您的帮助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再次检查了实验参数之后,果然发现了参数的错误,正确的参数正是您给出的第一组数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重复试验,期盼能够为您带去好消息。您的论据我还未来得及细看,但若是重复实验成功,论文可能会用到您的论证过程,希望得到您的许可。”
诺奖……确实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并不是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就一定能拿到的,评委有种种不同的考虑,比如资历啊,比如研究成果是否需要时间的验证啊之类的。
多加一个第一作者并不会影响他们对论文的贡献,论文又没有规定能有几个第一作者,虽然第一作者多了是会变得不那么值钱,但反正多加一个不算多。
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同样的探测器,即便进行了紧急按照陈颂论文的方法进行了技术改造,彻底完成并且重复实验也已经是半年之后的事情了。
童一淮问道:“赌什么?”
整个课题组一片欢腾,和之前一段时间的压抑截然不同,郑教授脸上也常常挂着笑容,并不阻止他们的狂欢。
听到这话,郑教授明显感觉到,课题组所有人的精神都变得更加振奋了,显然来自陈颂的认可让他们信心大增。
直接观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对学术界确实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又有陈颂的名字作为保证,《自然》杂志很快让它进入了同行评审的环节。
不过想要通过这个环节并不容易,因为论文虽然有陈颂的论证支持,在数据分析和论证方面非常严谨,可是数据本身是否准确,拿到论文的学者还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陈颂那边更是将可控核聚变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至于防辐射材料生产流程的工业化改造也已经完成,正在对工厂的生产线进行改造。
“郑教授,很高兴能够帮到你们,我同样期待你们能够传来好消息。至于论证过程,你们可以使用。”
虽然陈颂只负责了数据分析部分,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此时的陈颂其实刚刚结束对几家企业的考察回来,关上电脑看着童一淮,笑道:“郑教授他们那边已经发现问题,看来暗物质的神秘面纱即将被揭开一角。师兄,你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进展如何?搞不好我可能要比你先拿诺奖了哦。”
陈颂认真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一时之间我居然想不到有什么想要的,那么就输的人答应赢的人一个不过分的要求怎么样?”
这就是这个年轻院士现在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吗?
之后的事情郑教授没有太操心,他已经开始考虑起了后续的研究。
陈颂:“输的人定。”
即便是用了正确的参数,也并不是每次都能捕捉到异常信息,甚至可以说能够捕捉到的频率很高。
直接探测到暗物质的存在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真正捕捉到暗物质粒子,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课题组的其他人也都没有意见,了然地点头。
其他人都点头,有一个学生兴奋地问道:“教授,论文我们发哪?”
甚至还有人排着队等着领奖,有时候还有点排排坐分果果的既视感,只是排队的人和研究成功更高大上而已。
但是郑教授也有打算,既然已经探测到了暗物质,他们自然也可以开始进一步改造升级仪器和技术,追求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了。
这边陈颂和童一淮该吃吃该睡睡,生活毫无波澜,另外一边郑教授他们却兴奋地一整夜没睡觉,再次开始了枯燥乏味地无数次重复实验过程,眼睛盯着电脑屏幕看的都红了。
同样对着这些数据,郑教授包括课题组的其他人,就完全没有发生有什么不对,今天郑教授之所以提议重新检查参数,纯粹就是死马当活马医的盲猜。
而陈颂,手里只有这些数据,也把数据都玩出花儿来了,简直就跟算命一样,一说一个准。
陈颂的年纪比起当年当然已经没有那么年轻了,但是在学术圈还是年轻得过分,和郑教授的年纪都差不多大,这让郑教授不免心里复杂。
郑教授忍不住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又抬头看了看电脑屏幕,低声说道:“厉害啊……这就是菲奖得主吗?”
看起来对他们能拿到诺奖非常有信心,也不知道概算是自信还是狂妄了。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暗夜公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