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朱砂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反正沈瑢一眼就对这小孩儿很有好感。
程先生?沈瑢想起在万家的恶补,也跟着站住行了个礼——这位应该就是程敏政,太子的先生之一了。
挑吧挑吧,你们都得庆幸,遇到的是我,不是原身,否则一状告到万贵妃那儿去,让她吹吹枕头风,把你们都吹回家去!
三个少年低头听训,虽然看起来被骂了,但场面十分和谐,只显得在一边单独站着的沈瑢格格不入。
他溜得比谁都快,不管背后康廉等人的鄙夷眼神,一溜烟出了文华殿往太和门走,边走边发愁今天的作业。这个伴读他真不想当了,万贵妃光交待他任务,都不想想他这作业怎么完成——要不然,敷衍一下?
太子四个伴读,三个是文官家的子弟,都是规矩大过天,即便还没进宫门,也在马车里坐得端端正正,有人甚至此时还手不释卷,哪像沈瑢,睡了一路,现在还不起来。
不行,看程敏政今天那样儿,一个行礼都要让他做两遍,要是作业上出纰
太子倒是欣然答应,其余三个伴读也都表情平静,看起来仿佛这作业并没有什么。唯有沈瑢把面前的书又看了一下,眼前一黑——都是繁体字呐!这抄起来还让人活不?
礼貌周全。
这么一位有学问的人,沈瑢觉得自己能见见也是好事。甚至太子这一群师傅,那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要是哪个历史学家穿过来,怕不是如同老鼠掉进了米缸……但就是他这个身份,实在是不招这些先生们喜欢。
沈瑢心里碎碎念,转过身又认真向太子行了一礼。
《我到大明抓怪物》全本免费阅读
也不是说程敏政这些人不好不对,那小学选课文都要注重教育呢,问题是这么千篇一律的,小孩子听起来多没劲啊。
康廉十三岁,是年纪最长的。父亲在翰林院做编修,官职虽不高却清贵,且听说康家在原籍是大家族,出来做官的人还不少,算是一股势力。
“又不让进,到就到了呗。”沈瑢当时死活不让老宅那边的人跟来京城,就是怕被人识破不是原身,现在换了阿银伺候,尽不尽心的他也不在乎,反正不会露馅,他说话都能自在点了,“本来也无须这么早……”
三个少年立刻站住,恭恭敬敬行礼:“程先生。”
所以三位伴读不但不跟他打招呼,而且有志一同地低头疾走,明摆着想把他甩开。可惜都是文静过头的孩子,大概也是从来不上体育课的那种,更兼个子都不高,尤其是最小的那个,比沈瑢还要矮半头,再怎么把小短腿迈得跟风火轮似的也不行,倒是把自己走得气喘吁吁。沈瑢笑笑嘻嘻跟在后头,正觉得有意思,就听旁边路上有人道:“规行矩步,安辞定色,这般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先生?”沈瑢只好站住脚,转头对程敏政龇龇牙。
太子在文华殿读书,从太和门进去往东走即可,倒也不怕迷路。沈瑢挎着书箱,一边走一边观察前面的三位“同僚”。
沈瑢估计是没有,因为万家的马车到宫门口的时候天才刚蒙蒙亮,宫门压根没开,只能在外面等着。
最小的王云才十岁,据说是今科状元郎的儿子——万家人说起他的时候又是不屑又是发酸,说他这个年纪都还没进私塾读书,而且听说五岁才能开口说话,要不是因为是新状元郎的儿子,哪里能做得太子伴读?
“你礼仪不端,再做一次。”程敏政还是在外头训人的那种语气,平平淡淡的,却不容反驳。
虽说挨训的是他们,但他们反而像得胜了似的昂首挺胸,甚至年龄最长的那个还回头看了沈瑢一眼,带点示威的意思。
抄写,提问?沈瑢昏昏欲睡的时候,忽见程敏政的目光向他投来,一个机灵猛然醒悟:这不是单独给太子留作业,是给所有的人,当然包括他这个伴读!
如今臣子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太子身上,这是恨不得耳提面命,让太子千万照着仁义敦厚的明君样儿来长,别长成他爹甚至万贵妃那样儿啊。
感觉上了今天这一堂课,就已经能看到以后的课都是啥样了,必然每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专门灌输正能量的。
沈瑢根本不为所动。他这个伴读就是个来捣乱的,装什么呢?装有用吗?没看人家那三位伴读彼此在打招呼,却没人来理他吗?本来就是格格不入的事儿,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啦。
当然,也可能是有滤镜加成,毕竟历史上这位弘治帝就是个敦厚的好人,皇帝工作也做得很不错。
然后就是先生和伴读们向太子行礼。虽然今天直讲的只有程敏政,但大殿里可不只他一位先生,还有好几个翰林在旁边站着呢。其中特别年轻俊秀的那位就是展书官——负责把太子的书展开放平的。这份工作嘛,就……还怪好看的。
程敏政微微皱眉。沈瑢这一次比上一次强,但强就强在弯腰更深了一点,那手势什么的其实还差着。但他竟然没有撒泼也没有敷衍,而是认真行礼,已经出乎程敏政意料之外了。若要再揪着他不放,好像又有点过份,毕竟万瑢也才十四岁,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也实在有些难以把握。
这段的原文就挺长,程敏政虽然讲得很细致,但古文还是听得沈瑢晕头转向。一上午他只听明白了程敏政反复讲解的那句“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意思是“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他这里一犹豫,沈瑢已经嗖地一下钻进自己书案后面,赶紧坐下了。这下程敏政也不好再把他叫起来,只得放下此事,拿起今天的课业:“今日讲襄公三十一年……”
沈瑢在后头撇了撇嘴。这三名伴读的资料,万家当然也给搜罗来了。
沈瑢倒是很庆幸没有工作餐——谁会想跟老师一起吃饭!
反正沈瑢听管事说这话的时候就很想问问他:你家小公子也是正经书没读过一天,有什么脸说人家呢?再说给太子选伴读那是小事吗?王云能入选就有能入选的道理,真以为王状元是万贵妃,还能跑跑裙带关系呢?
他觉得这句话应该就是今天课堂上的重点了——这明明就是说给太子听的嘛,作为一位帝王,权威当然是不缺的,但就怕会作威作福。就成化帝来说,都还不算很作威作福的,前期也曾经励精图治过,现在摆起烂来照样让臣子们头痛。
果然程敏政对他也是视若无睹,只对三个伴读肃容道:“读书之人,言行举止应有规矩,家里是如何教导你们的?尤其进得宫来,陪伴太子更须礼仪周全,怎可如此失态?”
在这种地方读书,不厌学才奇怪呢。
程敏政,那可是大名鼎鼎。十岁的时候就以“神童”被荐入朝,由当时的皇帝下旨,在翰林院读书——翰林院呐!有些人一辈子都考不进去的地方,人家十岁就进去读书了!
刘璐,十二岁,这位的祖父是吏部侍郎,大官儿了。
“请先生们用茶饭。”太子很客气地向程敏政等人揖了揖手,今天上午的课就算结束了,没讲课的人,包括那位年轻俊秀只管翻个书的展书官都可以去廊下用饭了,但伴读们就没这个待遇,自己回家去吃吧。
阿银拿他没办法,只能任由他躺着,直到宫门开了,沈瑢才慢条斯理坐起来,让阿银理了理头发衣裳,拿上他的小书箱,跟在那三个伴读身后进了宫。
太子今年十二岁,伴读自然都是与他年龄相仿,在十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少年。这三人都是自在京官员家中选出来的子弟,个个书都读得好,沈瑢顶着个万家姓氏,简直跟他们格格不入。
不过这么多人,太子的目光还是投到了沈瑢身上。事实上不止太子,几乎全殿的人都在看沈瑢,大家的心理估计都是一样的:万家人还真来了,不要脸!
程敏政训人倒也不凶,就是旁证博引的说了一堆,沈瑢也不知道都出自哪里,听得一头雾水,直站到脚都要酸了,程敏政才训完,负着双手往文华殿走,三个少年跟在后头。
成化二年他中一甲二名进士,是同榜三百多人当中最年轻的!如今直讲东宫,以学识渊博著名,有“学问该博称敏政”的说法,可谓一时之冠。
沈瑢厚着脸皮只当没看见,向太子行完礼就要坐到自己座位上去,却听程敏政忽然说道:“万瑢——”
一堂课下来,沈瑢听得两眼直转蚊香。
来了又进不去,太子开日讲也是有时辰的,急什么呢?
沈瑢一边在心里过着资料,一边跟着前头的人进了文华殿。
好容易课讲完,沈瑢已经萎了,就听程敏政道:“殿下午后请将今日课业抄写两遍,明日臣再来提问。”
十二岁的太子,看身量跟十岁的王云差不多,整个人白白瘦瘦的,头发有点稀疏发黄。但是他仪态很好,戴着小冠坐在那儿,确实很有个太子的模样。程敏政进来,他便立起身来一揖:“程先生。”
文华殿他是前世早就参观过的,修建于永乐十八年,在有明一代就是太子的东宫,分为前殿后殿还加东西配殿,反正给太子一个人住是足够足够的,跑马都——算了,跑马还是不行的。
太子已经在殿内等候了。
然而华贵是华贵了,就是不大像给人住的地方,反正沈瑢踏进读书的主殿,就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触目所及的颜色都是暗色,倒是极尽端庄大气了,但也因此让人觉得颇为压抑,再一想这是上学的地方,那压力就更大了。
阿银往车窗外看看,委婉地道:“其他家的公子也都到了,哥儿是不是去打个招呼……”
“哥儿——”京城万家这边新给他配的小厮阿银,试图把横躺的沈瑢戳起来,“到宫门口了。”
沈瑢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知道自己礼仪不大行,恶补出来的,怎么跟康廉那样从小就教导起来的比呢?但就一个深揖礼而已,又不是跪拜,又能差多少?程敏政这明显就是在挑刺嘛。
就知道这课不好上。
] 反正沈瑢一眼就对这小孩儿很有好感。
程先生?沈瑢想起在万家的恶补,也跟着站住行了个礼——这位应该就是程敏政,太子的先生之一了。
挑吧挑吧,你们都得庆幸,遇到的是我,不是原身,否则一状告到万贵妃那儿去,让她吹吹枕头风,把你们都吹回家去!
三个少年低头听训,虽然看起来被骂了,但场面十分和谐,只显得在一边单独站着的沈瑢格格不入。
他溜得比谁都快,不管背后康廉等人的鄙夷眼神,一溜烟出了文华殿往太和门走,边走边发愁今天的作业。这个伴读他真不想当了,万贵妃光交待他任务,都不想想他这作业怎么完成——要不然,敷衍一下?
太子四个伴读,三个是文官家的子弟,都是规矩大过天,即便还没进宫门,也在马车里坐得端端正正,有人甚至此时还手不释卷,哪像沈瑢,睡了一路,现在还不起来。
不行,看程敏政今天那样儿,一个行礼都要让他做两遍,要是作业上出纰
太子倒是欣然答应,其余三个伴读也都表情平静,看起来仿佛这作业并没有什么。唯有沈瑢把面前的书又看了一下,眼前一黑——都是繁体字呐!这抄起来还让人活不?
礼貌周全。
这么一位有学问的人,沈瑢觉得自己能见见也是好事。甚至太子这一群师傅,那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要是哪个历史学家穿过来,怕不是如同老鼠掉进了米缸……但就是他这个身份,实在是不招这些先生们喜欢。
沈瑢心里碎碎念,转过身又认真向太子行了一礼。
《我到大明抓怪物》全本免费阅读
也不是说程敏政这些人不好不对,那小学选课文都要注重教育呢,问题是这么千篇一律的,小孩子听起来多没劲啊。
康廉十三岁,是年纪最长的。父亲在翰林院做编修,官职虽不高却清贵,且听说康家在原籍是大家族,出来做官的人还不少,算是一股势力。
“又不让进,到就到了呗。”沈瑢当时死活不让老宅那边的人跟来京城,就是怕被人识破不是原身,现在换了阿银伺候,尽不尽心的他也不在乎,反正不会露馅,他说话都能自在点了,“本来也无须这么早……”
三个少年立刻站住,恭恭敬敬行礼:“程先生。”
所以三位伴读不但不跟他打招呼,而且有志一同地低头疾走,明摆着想把他甩开。可惜都是文静过头的孩子,大概也是从来不上体育课的那种,更兼个子都不高,尤其是最小的那个,比沈瑢还要矮半头,再怎么把小短腿迈得跟风火轮似的也不行,倒是把自己走得气喘吁吁。沈瑢笑笑嘻嘻跟在后头,正觉得有意思,就听旁边路上有人道:“规行矩步,安辞定色,这般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先生?”沈瑢只好站住脚,转头对程敏政龇龇牙。
太子在文华殿读书,从太和门进去往东走即可,倒也不怕迷路。沈瑢挎着书箱,一边走一边观察前面的三位“同僚”。
沈瑢估计是没有,因为万家的马车到宫门口的时候天才刚蒙蒙亮,宫门压根没开,只能在外面等着。
最小的王云才十岁,据说是今科状元郎的儿子——万家人说起他的时候又是不屑又是发酸,说他这个年纪都还没进私塾读书,而且听说五岁才能开口说话,要不是因为是新状元郎的儿子,哪里能做得太子伴读?
“你礼仪不端,再做一次。”程敏政还是在外头训人的那种语气,平平淡淡的,却不容反驳。
虽说挨训的是他们,但他们反而像得胜了似的昂首挺胸,甚至年龄最长的那个还回头看了沈瑢一眼,带点示威的意思。
抄写,提问?沈瑢昏昏欲睡的时候,忽见程敏政的目光向他投来,一个机灵猛然醒悟:这不是单独给太子留作业,是给所有的人,当然包括他这个伴读!
如今臣子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太子身上,这是恨不得耳提面命,让太子千万照着仁义敦厚的明君样儿来长,别长成他爹甚至万贵妃那样儿啊。
感觉上了今天这一堂课,就已经能看到以后的课都是啥样了,必然每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专门灌输正能量的。
沈瑢根本不为所动。他这个伴读就是个来捣乱的,装什么呢?装有用吗?没看人家那三位伴读彼此在打招呼,却没人来理他吗?本来就是格格不入的事儿,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啦。
当然,也可能是有滤镜加成,毕竟历史上这位弘治帝就是个敦厚的好人,皇帝工作也做得很不错。
然后就是先生和伴读们向太子行礼。虽然今天直讲的只有程敏政,但大殿里可不只他一位先生,还有好几个翰林在旁边站着呢。其中特别年轻俊秀的那位就是展书官——负责把太子的书展开放平的。这份工作嘛,就……还怪好看的。
程敏政微微皱眉。沈瑢这一次比上一次强,但强就强在弯腰更深了一点,那手势什么的其实还差着。但他竟然没有撒泼也没有敷衍,而是认真行礼,已经出乎程敏政意料之外了。若要再揪着他不放,好像又有点过份,毕竟万瑢也才十四岁,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也实在有些难以把握。
这段的原文就挺长,程敏政虽然讲得很细致,但古文还是听得沈瑢晕头转向。一上午他只听明白了程敏政反复讲解的那句“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意思是“我听说过用忠心善行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摆出权威来防止怨恨”。
他这里一犹豫,沈瑢已经嗖地一下钻进自己书案后面,赶紧坐下了。这下程敏政也不好再把他叫起来,只得放下此事,拿起今天的课业:“今日讲襄公三十一年……”
沈瑢在后头撇了撇嘴。这三名伴读的资料,万家当然也给搜罗来了。
沈瑢倒是很庆幸没有工作餐——谁会想跟老师一起吃饭!
反正沈瑢听管事说这话的时候就很想问问他:你家小公子也是正经书没读过一天,有什么脸说人家呢?再说给太子选伴读那是小事吗?王云能入选就有能入选的道理,真以为王状元是万贵妃,还能跑跑裙带关系呢?
他觉得这句话应该就是今天课堂上的重点了——这明明就是说给太子听的嘛,作为一位帝王,权威当然是不缺的,但就怕会作威作福。就成化帝来说,都还不算很作威作福的,前期也曾经励精图治过,现在摆起烂来照样让臣子们头痛。
果然程敏政对他也是视若无睹,只对三个伴读肃容道:“读书之人,言行举止应有规矩,家里是如何教导你们的?尤其进得宫来,陪伴太子更须礼仪周全,怎可如此失态?”
在这种地方读书,不厌学才奇怪呢。
程敏政,那可是大名鼎鼎。十岁的时候就以“神童”被荐入朝,由当时的皇帝下旨,在翰林院读书——翰林院呐!有些人一辈子都考不进去的地方,人家十岁就进去读书了!
刘璐,十二岁,这位的祖父是吏部侍郎,大官儿了。
“请先生们用茶饭。”太子很客气地向程敏政等人揖了揖手,今天上午的课就算结束了,没讲课的人,包括那位年轻俊秀只管翻个书的展书官都可以去廊下用饭了,但伴读们就没这个待遇,自己回家去吃吧。
阿银拿他没办法,只能任由他躺着,直到宫门开了,沈瑢才慢条斯理坐起来,让阿银理了理头发衣裳,拿上他的小书箱,跟在那三个伴读身后进了宫。
太子今年十二岁,伴读自然都是与他年龄相仿,在十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少年。这三人都是自在京官员家中选出来的子弟,个个书都读得好,沈瑢顶着个万家姓氏,简直跟他们格格不入。
不过这么多人,太子的目光还是投到了沈瑢身上。事实上不止太子,几乎全殿的人都在看沈瑢,大家的心理估计都是一样的:万家人还真来了,不要脸!
程敏政训人倒也不凶,就是旁证博引的说了一堆,沈瑢也不知道都出自哪里,听得一头雾水,直站到脚都要酸了,程敏政才训完,负着双手往文华殿走,三个少年跟在后头。
成化二年他中一甲二名进士,是同榜三百多人当中最年轻的!如今直讲东宫,以学识渊博著名,有“学问该博称敏政”的说法,可谓一时之冠。
沈瑢厚着脸皮只当没看见,向太子行完礼就要坐到自己座位上去,却听程敏政忽然说道:“万瑢——”
一堂课下来,沈瑢听得两眼直转蚊香。
来了又进不去,太子开日讲也是有时辰的,急什么呢?
沈瑢一边在心里过着资料,一边跟着前头的人进了文华殿。
好容易课讲完,沈瑢已经萎了,就听程敏政道:“殿下午后请将今日课业抄写两遍,明日臣再来提问。”
十二岁的太子,看身量跟十岁的王云差不多,整个人白白瘦瘦的,头发有点稀疏发黄。但是他仪态很好,戴着小冠坐在那儿,确实很有个太子的模样。程敏政进来,他便立起身来一揖:“程先生。”
文华殿他是前世早就参观过的,修建于永乐十八年,在有明一代就是太子的东宫,分为前殿后殿还加东西配殿,反正给太子一个人住是足够足够的,跑马都——算了,跑马还是不行的。
太子已经在殿内等候了。
然而华贵是华贵了,就是不大像给人住的地方,反正沈瑢踏进读书的主殿,就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触目所及的颜色都是暗色,倒是极尽端庄大气了,但也因此让人觉得颇为压抑,再一想这是上学的地方,那压力就更大了。
阿银往车窗外看看,委婉地道:“其他家的公子也都到了,哥儿是不是去打个招呼……”
“哥儿——”京城万家这边新给他配的小厮阿银,试图把横躺的沈瑢戳起来,“到宫门口了。”
沈瑢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他知道自己礼仪不大行,恶补出来的,怎么跟康廉那样从小就教导起来的比呢?但就一个深揖礼而已,又不是跪拜,又能差多少?程敏政这明显就是在挑刺嘛。
就知道这课不好上。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到大明抓怪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朱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我到大明抓怪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