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你敢答应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叫你敢答应吗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辰时初刻训导升堂,幼官子弟序立,分东西序揖、退,俟训导还斋、画卯、背书、授书、写仿,未时末刻散堂。饥肠辘辘的郑直回到学舍,再次吃了两个饽饽后,换了衣服直接出了武学。
郑直立刻提高了警惕“俺听着。”这种关键时候,老郑直又特意强调是不可得罪的人,郑直自然打起十二分的小心警惕。
这并不是二人第一次相见,上一次是在两年前,当时也是三月。郑直还记得那次见面没一会,率先确认他身份的老郑直,就直接掐着郑直的脖子大吼。要他阻止伯兄郑虎在第二年到威远堡,否则郑虎会死在那里,祖母尉氏也会伤逝。
郑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实话,他看出老郑直对于这方子的看重甚于那几十道试题,心中不由好奇。老郑直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有什么不妥,甚至较第一次相见时,不但服饰华丽了,皮肤白净了,甚至还多了几分官威。何至于此?只是郑直从小养成了温吞性子,别人若是不主动解释,他也不会去追问“俺记下了,老……你还有啥给俺说的不?”
郑直没有那么多钱来聘请高水平的代书,事实上来智化寺做书手也有赚些钱满足他的口腹之欲的缘由。所以郑直直接将沈传当作了他唯一的选择,还不给钱。
说实话郑直没想到还能够第二次和老郑直在梦中相遇,所以完全没有准备。可显然,老郑直就比他想的周全,不但给他规划了走文官路子,还利用这两年的时间搜集来了本科试卷。想到这郑直心中忍不住激动,甚至浑身颤抖。无他,他今年才十三岁,倘若本科乡试高中,明年殿试登榜,那么郑直就成了国朝最年轻的进士了。至于状元,他想想都觉得心虚。郑直的字还勉强可以入眼,可这学问,实在不值一提。别说旁人了,就是和仲兄郑二虎相比,也差的很远。因为幼时被家中舍入隆兴观将近六年,相比于其他兄弟,郑直除了在隆兴观中看了些骗人把戏,会了算筹,懂了律例,练了一手快书外,其它的就乏善可陈了。
这也是郑直来到京师以后才知晓的,因此一无是处的他于去年年底在刚刚那位占乾和尚的帮助下,应募做了智化寺的书手。之所以选择这一家,是因为此地是英宗时的大太监王振“舍私宅”并亲自主持修建的。英宗复位之后,感念王振,智化寺自然也就格外受到宫中青睐。连带着在这里誊抄的书手有很多都获得内官们的赏识,推荐到了内外官署充任书办。
“……夫仁者己欲立,达人。敬大臣则不眩。老者衣帛,未之有也。”在他对面的方巾少年则恰恰相反,底气不足却声音清澈。
当即惊醒的郑直后怕不已,立刻找到在真定府学读书的仲兄郑二虎求证。结果除了确认伯兄郑虎好好地在京营赞画外,还遭到了仲兄的责备。郑直为此骂了老郑直很久‘老贼’。
“这是第一场的题目,有四书四道,《春秋》三道。”老者不厌其烦的重复几遍之后,又说道“为了防备意外,俺还是多找了几道《诗》,你记下,‘相彼鸟矣 不求友生。盟贯,伐黄,侵蔡获燮,贞伐郑……’。”
春末时节,繁花似锦,香气袭人。牡丹丛中点缀着一座八角亭,亭柱之上悬挂一副左右一模一样对联,上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刻亭内一老一少正在窃窃私语。
原本郑直不过求得心安,他对梦中老郑直所言也是将信将疑,毕竟太过玄幻。却不想,当天王杲率领出堡的官旗两千人在北岭坡被鞑子包围,几乎全军覆没。战死一千二百人,伤七百余人,游击将军王杲仅以身免。而郑直救下的可不止郑虎,还有一众以参随身份,跟着郑虎去山西拼富贵的真定乡党。
也因此,郑直不需要向郑二虎一般还要参加真定府知府主持的考试,也不需要求托直隶提学御史做什么充场儒士,只要能够通过七月兵部在武学内举行的考试,就可以参加八月的秋闱了。
不过片刻,满满两张的考试题目已经被他默了出来。看着纸上的一道道试题,郑直之前的心虚竟然慢慢消失了,代之以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据他所知,国朝最年轻的状元是个江西人,叫什么不晓得,可当时那人中状元的年纪是二十岁。倘若郑直明年高中,那么就是十四岁,只是想想就让他心神摇曳。平复心情之后,郑直赶紧收好试题,简单吃了两个饽饽后,出门前往劝忠斋,准备训导升堂。
“……夫仁者己欲立,达人。敬大臣则不眩。老者衣帛,未之有也。”一位文士装束的老者中气十足,却声音浑浊。
他当年只有十一岁,什么都忘得快,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中。彼时郑直跟着师父,真定隆兴观知观陈守瑄正在汾州参加法会。仪式进行中,在太符观避世的庆成王第七子突发隐疾而亡,全程目睹的郑直这才突然记起了那场梦。而当时郑虎确实已经被分发到了大同镇威远堡担任把总。更诡异的是郑直很快就记起了那个老贼说的日子,弘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三。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郑直一咬牙,偷了陈守瑄的度牒,化妆后骑马飞奔威远堡告警。一路上很是吃了些苦头,钱被骗,马被抢,衣服被偷,都不算什么,他人都差点被抢了当压寨秀童。好在历尽千辛万苦,郑直总算及时赶到,劝阻了建功心切,想要跟着驻堡游击将军王杲出去冒进的郑虎。
郑直比不得武学其他学生,哪怕他从去年六月底一入学就日夜不停的研习功课,终究底子太差,每次考试勉强处在本斋中游。眼见着文举无望,武举更比不上那些应袭舍人,郑直就不得不另寻他法。离群索居六年,郑直明白一个道理,靠谁都不如靠自个最稳妥。而昨夜的梦,虽然打乱了郑直的安排,却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门,指明了一条阳光明媚的大道。
郑直并不是来的最早的,有人一大早就会来此誊抄,而这就是他今日来此的目的,为了接近坐在靠窗位置,此刻正在全神贯注誊抄的书手沈传。能够考上功名的自然都是人中翘楚,可并不代表考不上的就都是庸才。此人是北监的监生,据说有大才,唯一的缺点就是遇事紧张。因此连考两科乡试都落地。不是学识不够,而是身体根本坚持不下来。因此才在几年前入智化寺,以图他选。
沈传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虽然没有答话,却终于拿起筷子夹住一枚馄饨吃了起来。所谓无功不受禄,他虽然一入考场,
“俺的底子太差了。”下值之后,郑直借口饿了,邀请沈传来到寺外的小吃摊要了两碗馄饨当作宵夜。
“小郑今日来的早,就多担待些。”大腹便便的禅师说着将一叠经文交给了急匆匆赶来的郑直。
“第二个人同样是江西人,名叫夏……”老郑直没有理会郑直的大言不惭,缓了缓,说出第二个名字。可就在这时,郑直突然听到阵阵钟鸣之音,再睁开眼睛,已经是在学舍地上。
京卫武学专门培养在职武官,应袭舍人,武职官员其余弟侄。因为获得武学生身份后,不但可以通过兵部考试,参加文举、武举;还可以凭借平时在武学的成绩,参加由兵部主持的会举,补缺京营。因此京卫武学的学额一直都十分抢手。郑直对这个意外之喜自然欣喜若狂,在六月鞑子退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跟着押解教匪和获罪官员的车队,来到了京师上学读书。
远处晨钟之音还在继续,看看窗边天色,梦醒了。郑直赶紧起身点着油灯,提笔开始将梦中老郑直告诉他的那些题目还有药方记了下来。这学舍虽然登记是六个人住,可从郑直住进来那一天,就没有见过同学舍的其他五个人。据说那五个都是京师勋贵子弟,不过是在武学挂一个名,然后就找了理由请假了。因此他也不怕妨碍到谁或者泄露什么。
拜去年威远堡之战所赐,郑虎获得了增援山西的京营总兵、大将军、保国公朱晖赏识,因此得到了一个京卫武学的学额。郑家五兄弟中,除了叔兄郑三虎、季兄郑四虎早逝外,也就郑直还没有个着落,郑虎直接把学额给了他。
“年纪大了,差点忘了。”老郑直一拍脑袋“有几个人你务必记住,万不可得罪了,否则后患无穷。”
“这些题目是俺费了很大精力才搜罗得来,你可不要辜负了俺的苦心。”老郑直再次考校郑直一遍后嘱咐道“以后这六十年,只有读书拿笔的才能衣食无忧,穿铠捉刀是不行的。”顿了顿又开口“俺给你的那个方子,你醒过来之后就要吃。还有记着,色字头上一把刀,切不可得意之后忘形。”
第二件事他想了一整天还没有个头绪,不过第一件事却已经有了法子。
郑直道谢之后,接过来,走到了不远处的书案,立刻开始誊抄。
郑直见此连忙点头“俺记下了,江西人,严嵩,俺遇到了会好好帮着他。”在他看来,与其临时抱佛脚,倒不如提前雪中送炭,毕竟郑直会高这个严嵩一科。也就意味着会比严嵩提前做官。
“相彼鸟矣 不求友生。盟贯,伐黄,侵蔡获燮,贞伐郑……”少年再次专心致志的背诵。他叫郑直,家中行五,族中行十七,乳名五虎。此刻他在背诵今年八月即将进行的乡试和明年二月的会试还有三月的廷试题目。是的,背诵。目下给郑直透题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六十年后的他,而今两个郑直是在梦中私相授受。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按照老郑直说的,找到个功课好的,将这些题请他做出来,然后背过。第二件事,就是务必想办法通过下个月的兵部考试。这第二件事甚至比第一件事还重要,毕竟倘若无法通过兵部考试,那么郑直就算将那几十道考题全都背的滚瓜烂熟也无济于事。
国朝文臣入仕正途,惟有进士、乡科、岁贡、选贡而已。可并不是只能走这举业才能得到官身,在各个官署内充任书办同样可以。虽然书办并无任何具体职位,只是予冠带,可终究是官身,食官禄。
“第一个是江西人,名叫严嵩,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人。此人性格阴柔,善于隐忍不发,然后毕其功于一役。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倘若你本科得中,就会先他一科。若是遇到,千万不要得罪他。若是遇不到更好。”老郑直说的时候,面色有些发白,声音颤抖,似乎只是提到这人的名字就让他害怕。
] 辰时初刻训导升堂,幼官子弟序立,分东西序揖、退,俟训导还斋、画卯、背书、授书、写仿,未时末刻散堂。饥肠辘辘的郑直回到学舍,再次吃了两个饽饽后,换了衣服直接出了武学。
郑直立刻提高了警惕“俺听着。”这种关键时候,老郑直又特意强调是不可得罪的人,郑直自然打起十二分的小心警惕。
这并不是二人第一次相见,上一次是在两年前,当时也是三月。郑直还记得那次见面没一会,率先确认他身份的老郑直,就直接掐着郑直的脖子大吼。要他阻止伯兄郑虎在第二年到威远堡,否则郑虎会死在那里,祖母尉氏也会伤逝。
郑直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说实话,他看出老郑直对于这方子的看重甚于那几十道试题,心中不由好奇。老郑直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有什么不妥,甚至较第一次相见时,不但服饰华丽了,皮肤白净了,甚至还多了几分官威。何至于此?只是郑直从小养成了温吞性子,别人若是不主动解释,他也不会去追问“俺记下了,老……你还有啥给俺说的不?”
郑直没有那么多钱来聘请高水平的代书,事实上来智化寺做书手也有赚些钱满足他的口腹之欲的缘由。所以郑直直接将沈传当作了他唯一的选择,还不给钱。
说实话郑直没想到还能够第二次和老郑直在梦中相遇,所以完全没有准备。可显然,老郑直就比他想的周全,不但给他规划了走文官路子,还利用这两年的时间搜集来了本科试卷。想到这郑直心中忍不住激动,甚至浑身颤抖。无他,他今年才十三岁,倘若本科乡试高中,明年殿试登榜,那么郑直就成了国朝最年轻的进士了。至于状元,他想想都觉得心虚。郑直的字还勉强可以入眼,可这学问,实在不值一提。别说旁人了,就是和仲兄郑二虎相比,也差的很远。因为幼时被家中舍入隆兴观将近六年,相比于其他兄弟,郑直除了在隆兴观中看了些骗人把戏,会了算筹,懂了律例,练了一手快书外,其它的就乏善可陈了。
这也是郑直来到京师以后才知晓的,因此一无是处的他于去年年底在刚刚那位占乾和尚的帮助下,应募做了智化寺的书手。之所以选择这一家,是因为此地是英宗时的大太监王振“舍私宅”并亲自主持修建的。英宗复位之后,感念王振,智化寺自然也就格外受到宫中青睐。连带着在这里誊抄的书手有很多都获得内官们的赏识,推荐到了内外官署充任书办。
“……夫仁者己欲立,达人。敬大臣则不眩。老者衣帛,未之有也。”在他对面的方巾少年则恰恰相反,底气不足却声音清澈。
当即惊醒的郑直后怕不已,立刻找到在真定府学读书的仲兄郑二虎求证。结果除了确认伯兄郑虎好好地在京营赞画外,还遭到了仲兄的责备。郑直为此骂了老郑直很久‘老贼’。
“这是第一场的题目,有四书四道,《春秋》三道。”老者不厌其烦的重复几遍之后,又说道“为了防备意外,俺还是多找了几道《诗》,你记下,‘相彼鸟矣 不求友生。盟贯,伐黄,侵蔡获燮,贞伐郑……’。”
春末时节,繁花似锦,香气袭人。牡丹丛中点缀着一座八角亭,亭柱之上悬挂一副左右一模一样对联,上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刻亭内一老一少正在窃窃私语。
原本郑直不过求得心安,他对梦中老郑直所言也是将信将疑,毕竟太过玄幻。却不想,当天王杲率领出堡的官旗两千人在北岭坡被鞑子包围,几乎全军覆没。战死一千二百人,伤七百余人,游击将军王杲仅以身免。而郑直救下的可不止郑虎,还有一众以参随身份,跟着郑虎去山西拼富贵的真定乡党。
也因此,郑直不需要向郑二虎一般还要参加真定府知府主持的考试,也不需要求托直隶提学御史做什么充场儒士,只要能够通过七月兵部在武学内举行的考试,就可以参加八月的秋闱了。
不过片刻,满满两张的考试题目已经被他默了出来。看着纸上的一道道试题,郑直之前的心虚竟然慢慢消失了,代之以一种压抑不住的冲动。据他所知,国朝最年轻的状元是个江西人,叫什么不晓得,可当时那人中状元的年纪是二十岁。倘若郑直明年高中,那么就是十四岁,只是想想就让他心神摇曳。平复心情之后,郑直赶紧收好试题,简单吃了两个饽饽后,出门前往劝忠斋,准备训导升堂。
“……夫仁者己欲立,达人。敬大臣则不眩。老者衣帛,未之有也。”一位文士装束的老者中气十足,却声音浑浊。
他当年只有十一岁,什么都忘得快,再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中。彼时郑直跟着师父,真定隆兴观知观陈守瑄正在汾州参加法会。仪式进行中,在太符观避世的庆成王第七子突发隐疾而亡,全程目睹的郑直这才突然记起了那场梦。而当时郑虎确实已经被分发到了大同镇威远堡担任把总。更诡异的是郑直很快就记起了那个老贼说的日子,弘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三。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郑直一咬牙,偷了陈守瑄的度牒,化妆后骑马飞奔威远堡告警。一路上很是吃了些苦头,钱被骗,马被抢,衣服被偷,都不算什么,他人都差点被抢了当压寨秀童。好在历尽千辛万苦,郑直总算及时赶到,劝阻了建功心切,想要跟着驻堡游击将军王杲出去冒进的郑虎。
郑直比不得武学其他学生,哪怕他从去年六月底一入学就日夜不停的研习功课,终究底子太差,每次考试勉强处在本斋中游。眼见着文举无望,武举更比不上那些应袭舍人,郑直就不得不另寻他法。离群索居六年,郑直明白一个道理,靠谁都不如靠自个最稳妥。而昨夜的梦,虽然打乱了郑直的安排,却又为他打开了一扇门,指明了一条阳光明媚的大道。
郑直并不是来的最早的,有人一大早就会来此誊抄,而这就是他今日来此的目的,为了接近坐在靠窗位置,此刻正在全神贯注誊抄的书手沈传。能够考上功名的自然都是人中翘楚,可并不代表考不上的就都是庸才。此人是北监的监生,据说有大才,唯一的缺点就是遇事紧张。因此连考两科乡试都落地。不是学识不够,而是身体根本坚持不下来。因此才在几年前入智化寺,以图他选。
沈传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虽然没有答话,却终于拿起筷子夹住一枚馄饨吃了起来。所谓无功不受禄,他虽然一入考场,
“俺的底子太差了。”下值之后,郑直借口饿了,邀请沈传来到寺外的小吃摊要了两碗馄饨当作宵夜。
“小郑今日来的早,就多担待些。”大腹便便的禅师说着将一叠经文交给了急匆匆赶来的郑直。
“第二个人同样是江西人,名叫夏……”老郑直没有理会郑直的大言不惭,缓了缓,说出第二个名字。可就在这时,郑直突然听到阵阵钟鸣之音,再睁开眼睛,已经是在学舍地上。
京卫武学专门培养在职武官,应袭舍人,武职官员其余弟侄。因为获得武学生身份后,不但可以通过兵部考试,参加文举、武举;还可以凭借平时在武学的成绩,参加由兵部主持的会举,补缺京营。因此京卫武学的学额一直都十分抢手。郑直对这个意外之喜自然欣喜若狂,在六月鞑子退走之后,就迫不及待的跟着押解教匪和获罪官员的车队,来到了京师上学读书。
远处晨钟之音还在继续,看看窗边天色,梦醒了。郑直赶紧起身点着油灯,提笔开始将梦中老郑直告诉他的那些题目还有药方记了下来。这学舍虽然登记是六个人住,可从郑直住进来那一天,就没有见过同学舍的其他五个人。据说那五个都是京师勋贵子弟,不过是在武学挂一个名,然后就找了理由请假了。因此他也不怕妨碍到谁或者泄露什么。
拜去年威远堡之战所赐,郑虎获得了增援山西的京营总兵、大将军、保国公朱晖赏识,因此得到了一个京卫武学的学额。郑家五兄弟中,除了叔兄郑三虎、季兄郑四虎早逝外,也就郑直还没有个着落,郑虎直接把学额给了他。
“年纪大了,差点忘了。”老郑直一拍脑袋“有几个人你务必记住,万不可得罪了,否则后患无穷。”
“这些题目是俺费了很大精力才搜罗得来,你可不要辜负了俺的苦心。”老郑直再次考校郑直一遍后嘱咐道“以后这六十年,只有读书拿笔的才能衣食无忧,穿铠捉刀是不行的。”顿了顿又开口“俺给你的那个方子,你醒过来之后就要吃。还有记着,色字头上一把刀,切不可得意之后忘形。”
第二件事他想了一整天还没有个头绪,不过第一件事却已经有了法子。
郑直道谢之后,接过来,走到了不远处的书案,立刻开始誊抄。
郑直见此连忙点头“俺记下了,江西人,严嵩,俺遇到了会好好帮着他。”在他看来,与其临时抱佛脚,倒不如提前雪中送炭,毕竟郑直会高这个严嵩一科。也就意味着会比严嵩提前做官。
“相彼鸟矣 不求友生。盟贯,伐黄,侵蔡获燮,贞伐郑……”少年再次专心致志的背诵。他叫郑直,家中行五,族中行十七,乳名五虎。此刻他在背诵今年八月即将进行的乡试和明年二月的会试还有三月的廷试题目。是的,背诵。目下给郑直透题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六十年后的他,而今两个郑直是在梦中私相授受。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按照老郑直说的,找到个功课好的,将这些题请他做出来,然后背过。第二件事,就是务必想办法通过下个月的兵部考试。这第二件事甚至比第一件事还重要,毕竟倘若无法通过兵部考试,那么郑直就算将那几十道考题全都背的滚瓜烂熟也无济于事。
国朝文臣入仕正途,惟有进士、乡科、岁贡、选贡而已。可并不是只能走这举业才能得到官身,在各个官署内充任书办同样可以。虽然书办并无任何具体职位,只是予冠带,可终究是官身,食官禄。
“第一个是江西人,名叫严嵩,字惟中,号介溪,袁州府分宜介桥村人。此人性格阴柔,善于隐忍不发,然后毕其功于一役。是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倘若你本科得中,就会先他一科。若是遇到,千万不要得罪他。若是遇不到更好。”老郑直说的时候,面色有些发白,声音颤抖,似乎只是提到这人的名字就让他害怕。
玄幻小说相关阅读More+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叫你敢答应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