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艾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不艾先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这么大的雨,还是一起去比较安全,相互之间也能帮衬点。
心想倒是人齐,陈大娟脚步不停,刚进入院子就被带着三个孩子坐在东厢厨房门口缝补衣服的大弟媳妇小赵氏看到了。
陈大娟对着弟媳妇和侄儿侄女点头挥手以示回应,到了堂屋檐下不等三个弟弟开口,就揭开小竹篮上盖着的布,“你们姐夫让我给你们送来的,一家两贯钱,未时初他跟大伯小叔一同去县里买粮,你们跟着一起去。”
这么大的雨,下到现在都没减弱的迹象,她心知夏收歉收几乎是板上钉钉了,今年怕是剩不了钱,她不愿将所有钱都花光。如果家里一个铜板都没了,万一家里谁有个风寒发热什么的,请不起郎中买不起药,就只能干着急了。
陈大娟却是不由分说,一贯钱一贯钱的拿出来塞到弟弟们的手里,“给你们的就拿着,以后慢慢还我们就是了。”
当然,前提是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虽然李二林的意思是让她告诉弟弟们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但她可没想着跟弟弟们商量,而是拿出大姐的架势,语气不容置疑。
县里糙米五十文一斗,只要他们省吃俭用一些,再减去盐油所需花费,一年下来也能剩一两贯钱,三年内还上两贯钱,倒也不成问题。
堂屋里的三个男人听到外头的喊声,停下讨论往外一看,看到是大姐来了,赶紧走了出来。
他不想死,不想妻离子散,也不想作乱,所以他只能现在能准备多充足就准备多充足。就算没有发生灾害,现在倾尽家财囤起来的粮食,也能好好保存自己吃,或者便宜卖给粮店,亏了也就亏了。
小赵氏点了点头,面露忧色的看了下滂沱大雨,迟疑道:“当家的,要不我们少买一些粮食吧?”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小赵氏却听出了陈大柱的决定,面色霎时一白,双手的拇指食指攥住衣角,由于过于用力,指甲都是泛白的。
这个税很重,头一年一贯钱,次年翻倍,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一倍。交不起这个税的话,官府就会强制配婚,也就是所谓的国家发老婆发老公。但这样一来,官府配的是什么人配到哪里就说不准了,可能是没有婚配的剩男剩女,也有可能是鳏夫寡妇。
一石新粮正常来说能卖七百文,他们如果将所有新粮都卖掉,能卖十一石,理论上能换到将近八贯钱。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还要看新粮的成色,成色好的价格会略高一些,成色差的则价格低一些。
陈大柱有两女一儿,两个女儿排在前头,大女儿兰儿今年十二岁,小女儿英儿十岁,儿子大威七岁,三个孩子见着陈大娟,纷纷兴奋的大声喊起大姑。她们可喜欢大姑了,对她们好,偶尔会送点肉过来,去年过年前还送了布来让娘亲给她们做新衣服。还有平安表哥,也经常会给她们送一点零嘴。
风调雨顺的年景,地里上等田一亩能有三石的收成,中等田两石出头,他们各家都有两亩上等田三亩中等田,总共能有十二石收成。
那时她们才刚安家,又能有几個钱,只能匆匆将已经十九的李大芳嫁出去,嫁给同样是村里的外来户,一方面是结亲抱团,另一方面则想着毕竟同一个村子,李大林兄弟几个也能看着点。
说罢,便盖上布遮住剩下的两贯钱,走入了雨中。目送大姐离开后,二柱三柱也连忙拿着两贯钱回自己家去。
李平安他奶奶当年刚安定下来,就做主将大女儿李大芳嫁给了同样是外来户的猎户张羽——不是她着急,而是大靖朝为了人口增长有规定,男性最晚十八岁成亲,女性最晚十六岁,超过年龄不接亲,每年就会征收单身税。
陈大娟娘家就在小陈村,小陈村是一个宗族式村落,是清丰陈氏的其中一只旁系。m.juyuanshu.com当年逃难逃荒来到小陈村安家落户的外落户,为了能更快融入小陈村,家里有适龄婚配子女的都想着跟小陈村原住民的适婚子女结亲,或者是为了不被欺负排斥,外来户之间结为姻亲抱成一团。
陈大娟她爹娘也是这样考虑的,希望两个女儿能嫁得近一点,最好就在眼皮底下,这样娘家兄弟也能帮衬一二,经过一番挑选,便在十来户外来户中看中了跟两个女儿各自年纪相仿的两个青年,其中一个就是李二林。
大哥都表态了,陈二柱陈三柱也赶紧表示俺也一样。
兴奋之余,她们看着大姑提着的竹篮子,猜测是不是大姑又给她们送好吃的来了。
二老的眼光不错,两个女儿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安稳平静,其乐融融。
陈大娟也没说别的,只是点了点头,转而又说:“你们赶紧收拾一下去找你们姐夫吧,我还要去一趟小妹家里。”
厨房跟堂屋隔得不远,虽然雨声嘈杂,但刚才陈大柱兄弟仨在堂屋讨论的事,她也听到个大概,知道他们一直在争论要不要将所有的钱都用来买粮。
三个男人就没见过那么多铜钱放在一起的,眼睛都直了,下意识的就想拒绝。
“这是大姐借给我们的,伱记一下,我跟大姐说三年内还上的。”陈大柱说。
的确是需要这笔钱,又想着大姐家这几年靠卖豆腐豆饼应该攒下不少家底,三兄弟便没再推却。陈大柱看着东厢檐下朝这边看着的妻小,用力的握了握手里的铜钱,说:“大姐,我三年内一定会把这两贯钱还上。”
大靖朝的土地税率是什税一,也就是说,他们这种自有土地的自耕农,需要将地里的产出交十分之一给朝廷。
陈大柱叹了口气,“你在家看着孩子们吧,我去姐夫家了,跟他们一起到县里买粮。”
其实陈大柱又何尝不知道媳妇的担忧,只是他觉得他爹上晌时有句话说得对,不发生灾害还好,如果真有水灾,现在准备得越多,活下来的可能就越大,凡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足的,或者等死,或者卖儿卖女卖妻,或者作乱。
小赵氏这才来到陈大柱身边,看着他手里用绳子穿起来的铜钱,默不作声。
大雨很大,土路泥泞不堪,陈大娟提着装有八贯钱的竹篮子不敢走快,花了约莫半刻钟才到大弟陈大柱家。院子和堂屋都没关门,从院子门口往里看去,陈大娟看到三个弟弟都围着桌子坐着,似乎在商量什么事。
] 这么大的雨,还是一起去比较安全,相互之间也能帮衬点。
心想倒是人齐,陈大娟脚步不停,刚进入院子就被带着三个孩子坐在东厢厨房门口缝补衣服的大弟媳妇小赵氏看到了。
陈大娟对着弟媳妇和侄儿侄女点头挥手以示回应,到了堂屋檐下不等三个弟弟开口,就揭开小竹篮上盖着的布,“你们姐夫让我给你们送来的,一家两贯钱,未时初他跟大伯小叔一同去县里买粮,你们跟着一起去。”
这么大的雨,下到现在都没减弱的迹象,她心知夏收歉收几乎是板上钉钉了,今年怕是剩不了钱,她不愿将所有钱都花光。如果家里一个铜板都没了,万一家里谁有个风寒发热什么的,请不起郎中买不起药,就只能干着急了。
陈大娟却是不由分说,一贯钱一贯钱的拿出来塞到弟弟们的手里,“给你们的就拿着,以后慢慢还我们就是了。”
当然,前提是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虽然李二林的意思是让她告诉弟弟们问他们要不要一起去,但她可没想着跟弟弟们商量,而是拿出大姐的架势,语气不容置疑。
县里糙米五十文一斗,只要他们省吃俭用一些,再减去盐油所需花费,一年下来也能剩一两贯钱,三年内还上两贯钱,倒也不成问题。
堂屋里的三个男人听到外头的喊声,停下讨论往外一看,看到是大姐来了,赶紧走了出来。
他不想死,不想妻离子散,也不想作乱,所以他只能现在能准备多充足就准备多充足。就算没有发生灾害,现在倾尽家财囤起来的粮食,也能好好保存自己吃,或者便宜卖给粮店,亏了也就亏了。
小赵氏点了点头,面露忧色的看了下滂沱大雨,迟疑道:“当家的,要不我们少买一些粮食吧?”
虽然没有正面回答,但小赵氏却听出了陈大柱的决定,面色霎时一白,双手的拇指食指攥住衣角,由于过于用力,指甲都是泛白的。
这个税很重,头一年一贯钱,次年翻倍,每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翻一倍。交不起这个税的话,官府就会强制配婚,也就是所谓的国家发老婆发老公。但这样一来,官府配的是什么人配到哪里就说不准了,可能是没有婚配的剩男剩女,也有可能是鳏夫寡妇。
一石新粮正常来说能卖七百文,他们如果将所有新粮都卖掉,能卖十一石,理论上能换到将近八贯钱。之所以说理论上,是因为还要看新粮的成色,成色好的价格会略高一些,成色差的则价格低一些。
陈大柱有两女一儿,两个女儿排在前头,大女儿兰儿今年十二岁,小女儿英儿十岁,儿子大威七岁,三个孩子见着陈大娟,纷纷兴奋的大声喊起大姑。她们可喜欢大姑了,对她们好,偶尔会送点肉过来,去年过年前还送了布来让娘亲给她们做新衣服。还有平安表哥,也经常会给她们送一点零嘴。
风调雨顺的年景,地里上等田一亩能有三石的收成,中等田两石出头,他们各家都有两亩上等田三亩中等田,总共能有十二石收成。
那时她们才刚安家,又能有几個钱,只能匆匆将已经十九的李大芳嫁出去,嫁给同样是村里的外来户,一方面是结亲抱团,另一方面则想着毕竟同一个村子,李大林兄弟几个也能看着点。
说罢,便盖上布遮住剩下的两贯钱,走入了雨中。目送大姐离开后,二柱三柱也连忙拿着两贯钱回自己家去。
李平安他奶奶当年刚安定下来,就做主将大女儿李大芳嫁给了同样是外来户的猎户张羽——不是她着急,而是大靖朝为了人口增长有规定,男性最晚十八岁成亲,女性最晚十六岁,超过年龄不接亲,每年就会征收单身税。
陈大娟娘家就在小陈村,小陈村是一个宗族式村落,是清丰陈氏的其中一只旁系。m.juyuanshu.com当年逃难逃荒来到小陈村安家落户的外落户,为了能更快融入小陈村,家里有适龄婚配子女的都想着跟小陈村原住民的适婚子女结亲,或者是为了不被欺负排斥,外来户之间结为姻亲抱成一团。
陈大娟她爹娘也是这样考虑的,希望两个女儿能嫁得近一点,最好就在眼皮底下,这样娘家兄弟也能帮衬一二,经过一番挑选,便在十来户外来户中看中了跟两个女儿各自年纪相仿的两个青年,其中一个就是李二林。
大哥都表态了,陈二柱陈三柱也赶紧表示俺也一样。
兴奋之余,她们看着大姑提着的竹篮子,猜测是不是大姑又给她们送好吃的来了。
二老的眼光不错,两个女儿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苦,但也安稳平静,其乐融融。
陈大娟也没说别的,只是点了点头,转而又说:“你们赶紧收拾一下去找你们姐夫吧,我还要去一趟小妹家里。”
厨房跟堂屋隔得不远,虽然雨声嘈杂,但刚才陈大柱兄弟仨在堂屋讨论的事,她也听到个大概,知道他们一直在争论要不要将所有的钱都用来买粮。
三个男人就没见过那么多铜钱放在一起的,眼睛都直了,下意识的就想拒绝。
“这是大姐借给我们的,伱记一下,我跟大姐说三年内还上的。”陈大柱说。
的确是需要这笔钱,又想着大姐家这几年靠卖豆腐豆饼应该攒下不少家底,三兄弟便没再推却。陈大柱看着东厢檐下朝这边看着的妻小,用力的握了握手里的铜钱,说:“大姐,我三年内一定会把这两贯钱还上。”
大靖朝的土地税率是什税一,也就是说,他们这种自有土地的自耕农,需要将地里的产出交十分之一给朝廷。
陈大柱叹了口气,“你在家看着孩子们吧,我去姐夫家了,跟他们一起到县里买粮。”
其实陈大柱又何尝不知道媳妇的担忧,只是他觉得他爹上晌时有句话说得对,不发生灾害还好,如果真有水灾,现在准备得越多,活下来的可能就越大,凡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准备或者准备不足的,或者等死,或者卖儿卖女卖妻,或者作乱。
小赵氏这才来到陈大柱身边,看着他手里用绳子穿起来的铜钱,默不作声。
大雨很大,土路泥泞不堪,陈大娟提着装有八贯钱的竹篮子不敢走快,花了约莫半刻钟才到大弟陈大柱家。院子和堂屋都没关门,从院子门口往里看去,陈大娟看到三个弟弟都围着桌子坐着,似乎在商量什么事。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不艾先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我在古代努力奔小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