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 2 章
铁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铁白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二女儿高嫁,虽然还没有工作,但有个司机女婿,石库门里谁不高看一眼。三女儿在西北吹了好几年风霜,仍旧是三个女儿中最美的,但也只剩下那点美可以拿出来说一说了。
“呜、呜、呜”的汽笛声一声比一声响,贝碧棠头往后倒,失重的感觉使她从睡梦中醒过来。
贝碧棠放下铝锅,将面条咽下去,说:“刘阿姨,我今天才回来。”
虽然这四年贝碧棠没回来过,苗秀秀的背弯了一些,头发也白了好几根,但贝碧棠还是一眼就认出来她的姆妈。
贝碧棠在火车站没见到,那位从未见过面的二姐夫,没有马上走掉,而是等了半个小时,结果还是没见着身影,她才决定不等了,自己坐公共交通回来。
她用小铝锅接了点水,放在炉子上等着水沸腾,再下点细面条,用筷子将面条拨弄下水里,熄炉子,盖上盖子闷一会儿,揭盖,下点盐巴、滴点酱油和香油。
她坐了三站的电车,再转一次公交车,在弄堂口下了车。
一直背对着她的苗秀秀闻着香味,突然问道:“没打鸡蛋吧?”
中年阿姨抬眼一望,心道,这姑娘无论看多少次都好看,一身绿色军装,衣摆塞进裤子里,显出细细的腰身,两条又黑又亮的麻花辫,皮肤白净清透,眼睛沉静有神,眉毛弯而细,唇红齿白。这副模样让人看了便心情清爽。
贝碧棠的眼睛熏着热气,“没打,留着给小毛头吃。”
她见贝碧棠一个人回来,随口问道:“二姑爷呢?没上来喝口水歇歇脚?”
她没有急着出站,站在火车站内观看来来往往的人潮,家乡的火车站还是那个老样子,没有变,不知道上海的其他地方变了没有?
从这位中途上来的阿姨拿出报纸来,贝碧棠就眼馋了到现在,也许靠近家乡给了她勇气,贝碧棠忍不住开口了:“阿姨,可以借我一张报纸来看看吗?”
贝碧棠礼貌道谢,拿起最下面的那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
贝碧棠对面坐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阿姨,对方手里叠着好几张报纸。
贝碧棠轻轻地关上门。解开死结,拿出搪瓷杯来,给自己倒了杯水,慢慢喝着,缓一缓情绪。
父母也是很势利眼的,女儿苗秀秀不缺,她足足有三个。何况她和贝碧棠的感情本来就不深。
刘阿姨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一点也没见老,可见这些年过得如意。
她看了一眼楼梯,扶着门框探进头来,压低声音问道:“没在西北那边交朋友吧?你可不能脑子不清醒,犯糊涂哦。”
“自己找?”刘阿姨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那你想找什么样的?跟你刘阿姨说说。”
苗秀秀又不说话了。
想起自己那张精心编织,没有一根毛刺,又软又带点草木香气的草席,贝碧棠心里有点可惜。
苗秀秀站了起来,来到刘阿姨面前说:“可不是,我就又盼着她回来,又担心她给我找了个乡下的女婿。这次回来我这个做姆妈的,再也不让她走了,给她找个本地人,你这个做邻家阿姨的给看看。”
苗秀秀对二女婿没去接小女儿这件事没什么反应,她轻描淡写地说:“你二姐夫也许是临时有事,或者领导找他走不开,你能自己一个人回来了,也没出什么事。二姐夫没去接你这件事不要跟你二阿姐讲,省得你二阿姐为你出气,跟丈夫吵架。”
贝碧棠站在煤炉子前,浪费了好几根火柴,才找回曾经的技能,将煤炉起了起来。
贝碧棠往座位自己脚下一看,一个大的绿色网兜里面塞着两只红底脸盆、一个带盖搪瓷杯、一个铁皮热水瓶、一个铝饭盒、一个笔记本和两只铅笔。另一个军绿色行李袋里塞满了她的衣物和对她而言重要的东西。被子和席子她并没有带回来,留给了农场的阿嫂们。
“哦,那个杯子啊,我没藏,被小毛头淘气弄碎了。”苗秀秀的语气最后带了点淡淡的宠溺。
苗秀秀不理她,转身回屋。再看看静静吃着面条的贝碧棠,刘阿姨撇撇嘴,扭着腰走了。
贝碧棠声音酸涩,“姆妈,我饿了。”
刘阿姨上下打量着贝碧棠,感叹地说:“回来就好,蛮好的,要说还是上海好,哪个城市也比不上。碧棠你在西北长高了吧?也是,你去西北吃苦时才十五岁,长高也不奇怪,这下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可怜哦,小姑娘吃苦头了,瘦了瘦了,叫你姆妈给你养养气色。”
在魏碧莉不声不响火速嫁出石库门后,附近几条弄堂的人家都说,魏碧莉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中了。
“全国77级大学新生已全部进入校园学习生活”
她伸手揉了揉眼睛,不知怎么又梦到离开上海前的事了。
浅褐色的汤面上面飘着香味扑鼻的油花,白白的水蒸汽爬上贝碧棠如月似的脸蛋,她抖抖衣襟,端起锅吃了起来。
水喝完了,她用手背抹了一下嘴角,问道:“小毛头呢?”
贝碧棠在二阿姐出嫁的一个月后才收到信,连忙送十斤新棉花回去做魏碧莉的新婚贺礼。
……
刘阿姨不肯走,说:“不耽误的,我也听听嘛。”
贝碧棠冷不丁地说:“刘阿姨,您不用操心,我自己找。”
贝碧棠没下乡前,苗秀秀面上一碗水端平,贝碧棠受到的忽视是有,但委屈是没有的,阿姐们有的她也有,同时买不起三件新衣服,苗秀秀就让她们轮流来穿新衣服、新鞋子,贝碧棠作为老小没有捡上面阿姐们的旧东西。
回来之前,家里给她发了条电报,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的内容:二姐夫接。
街道上一间间挂着木制招牌的店铺,那家卖她最喜欢吃的烧麦的小店还在,自行车棚还是在原来的位置,还是有戴着红袖章的退休阿姨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
苗秀秀出声问道:“在找什么?”
坐着像沙丁鱼罐头般的公交车,贝碧棠十分庆幸该送人的送人,没有拿太多行李,也不可惜那张宝贝席子了。
“今年高考时间为7月20日至7月22日”
留下一句嘀咕,“不讲就不讲嘛。”
没有亲人来接,贝碧棠也不失落,这些年的知青生活她已习惯了什么都靠自己。
看了一圈却没有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水杯。
“你大阿姐带去参加同事婚礼,吃喜酒去了。”苗秀秀笑着说,这是她在贝碧棠进门后露出的第一个笑容。
苗秀秀摆手,轻轻推了刘阿姨的肩膀,说:“老邻居,先让我们母女说会话。”
“今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石库门飞出一只白孔雀[七零]》
贝碧棠推开浅蓝色的布帘走了进来,苗秀秀正坐在窗户前,专心卷着手里的纸盒。
贝碧棠沉默了两三秒,点头答应了。她弯腰打开五斗柜,想拿出离家前自己常用的杯子倒杯水喝,她一路风尘仆仆的,口有点渴。
四年过去了,贝碧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西北的,又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回沪的。
不过幸好她独自一人回沪,没有伴,中途睡过去,行李也没有丢失。
贝碧棠回答道:“我的那只水杯呢,姆妈你藏哪里去了?”
绿皮火车在崇山峻岭中飞速穿梭,贝碧棠看着车窗外,片刻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回沪的火车上,而不是在一九七四年的夏天。
上海还是那个引领着全国时尚潮流的上海。
这位刘阿姨的眼睛都要脱眶了,文静内敛的贝碧棠回来一趟怎么跟变了个人一样,自己找?这话放以前从谁嘴里出来,都不可能从贝碧棠嘴里说出来。
苗秀秀听到声响,转过脸来,看到贝碧棠,她没有起身,手里的纸盒也没有放下,脸色淡淡的,仿佛不是她四年未见的亲女儿回来了,而是哪个关系不怎么样的邻居上门来。
贝碧棠闭上眼睛,轻轻嗅着来自弄堂的气息,洗发水味、黄鱼味、煤炉味……还是她熟悉的那个石库门,那个弄堂。
凤凰牌自行车流仍旧是那么长,上海的姑娘穿着时髦的的确良衬衫配假领子,有的卷了薄薄的一层刘海。
贝碧棠抿嘴笑了笑,摇摇头。
贝碧棠背着行李袋,一手拿着网兜下了火车。
贝碧棠看得入了迷,直到火车上骤然响起中气优美的广播,“各位旅客朋友们,火车即将达到终点站,上海火车站,请各位旅客拿好行李,不要随便走动,准备下车。”
楼上的邻居从楼下上来,经过门前,脚步又返回来,看着贝碧棠惊讶道:“哟,这不是碧棠吗?回来了?这下不走了吧?这些年没见,模样没怎么变,还是那样水灵。”
中年阿姨爽快地将报纸递给贝碧棠,“小同志给,想看哪一份你自己挑。”
四年的时间仿佛将苗秀秀和贝碧棠的那点母女之情给磨没了。
但现在,三个女儿同 样的学历,大女儿顶岗有了工作,留家招了个男人上门,家里有了顶梁柱,又为苗秀秀心心念念的林家延续了香火。
闻言刘阿姨有些为难,但看着贝碧棠如花似玉的脸,拍拍胸脯说:“包在我身上。”
苗秀秀不咸不淡地说:“柜子没上锁,自己下碗面吧,那几个鸡蛋不要动,那是小毛头的口粮。”
贝碧棠一边放下行李,一边淡淡地说:“没见到二姐夫,我自己坐车回来的。”
贝碧棠去西北的第二年秋,魏碧莉嫁了出去,嫁给了一个司机,这司机可了不得,是顶顶吃香的货车司机。
家里只有一个小毛头,她大阿姐生下的孩子,林康全,他出生后大阿姐再没有怀过,二阿姐嫁人至今没有怀上。
] 二女儿高嫁,虽然还没有工作,但有个司机女婿,石库门里谁不高看一眼。三女儿在西北吹了好几年风霜,仍旧是三个女儿中最美的,但也只剩下那点美可以拿出来说一说了。
“呜、呜、呜”的汽笛声一声比一声响,贝碧棠头往后倒,失重的感觉使她从睡梦中醒过来。
贝碧棠放下铝锅,将面条咽下去,说:“刘阿姨,我今天才回来。”
虽然这四年贝碧棠没回来过,苗秀秀的背弯了一些,头发也白了好几根,但贝碧棠还是一眼就认出来她的姆妈。
贝碧棠在火车站没见到,那位从未见过面的二姐夫,没有马上走掉,而是等了半个小时,结果还是没见着身影,她才决定不等了,自己坐公共交通回来。
她用小铝锅接了点水,放在炉子上等着水沸腾,再下点细面条,用筷子将面条拨弄下水里,熄炉子,盖上盖子闷一会儿,揭盖,下点盐巴、滴点酱油和香油。
她坐了三站的电车,再转一次公交车,在弄堂口下了车。
一直背对着她的苗秀秀闻着香味,突然问道:“没打鸡蛋吧?”
中年阿姨抬眼一望,心道,这姑娘无论看多少次都好看,一身绿色军装,衣摆塞进裤子里,显出细细的腰身,两条又黑又亮的麻花辫,皮肤白净清透,眼睛沉静有神,眉毛弯而细,唇红齿白。这副模样让人看了便心情清爽。
贝碧棠的眼睛熏着热气,“没打,留着给小毛头吃。”
她见贝碧棠一个人回来,随口问道:“二姑爷呢?没上来喝口水歇歇脚?”
她没有急着出站,站在火车站内观看来来往往的人潮,家乡的火车站还是那个老样子,没有变,不知道上海的其他地方变了没有?
从这位中途上来的阿姨拿出报纸来,贝碧棠就眼馋了到现在,也许靠近家乡给了她勇气,贝碧棠忍不住开口了:“阿姨,可以借我一张报纸来看看吗?”
贝碧棠礼貌道谢,拿起最下面的那一份报纸看了起来。
……
贝碧棠对面坐着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阿姨,对方手里叠着好几张报纸。
贝碧棠轻轻地关上门。解开死结,拿出搪瓷杯来,给自己倒了杯水,慢慢喝着,缓一缓情绪。
父母也是很势利眼的,女儿苗秀秀不缺,她足足有三个。何况她和贝碧棠的感情本来就不深。
刘阿姨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一点也没见老,可见这些年过得如意。
她看了一眼楼梯,扶着门框探进头来,压低声音问道:“没在西北那边交朋友吧?你可不能脑子不清醒,犯糊涂哦。”
“自己找?”刘阿姨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那你想找什么样的?跟你刘阿姨说说。”
苗秀秀又不说话了。
想起自己那张精心编织,没有一根毛刺,又软又带点草木香气的草席,贝碧棠心里有点可惜。
苗秀秀站了起来,来到刘阿姨面前说:“可不是,我就又盼着她回来,又担心她给我找了个乡下的女婿。这次回来我这个做姆妈的,再也不让她走了,给她找个本地人,你这个做邻家阿姨的给看看。”
苗秀秀对二女婿没去接小女儿这件事没什么反应,她轻描淡写地说:“你二姐夫也许是临时有事,或者领导找他走不开,你能自己一个人回来了,也没出什么事。二姐夫没去接你这件事不要跟你二阿姐讲,省得你二阿姐为你出气,跟丈夫吵架。”
贝碧棠站在煤炉子前,浪费了好几根火柴,才找回曾经的技能,将煤炉起了起来。
贝碧棠往座位自己脚下一看,一个大的绿色网兜里面塞着两只红底脸盆、一个带盖搪瓷杯、一个铁皮热水瓶、一个铝饭盒、一个笔记本和两只铅笔。另一个军绿色行李袋里塞满了她的衣物和对她而言重要的东西。被子和席子她并没有带回来,留给了农场的阿嫂们。
“哦,那个杯子啊,我没藏,被小毛头淘气弄碎了。”苗秀秀的语气最后带了点淡淡的宠溺。
苗秀秀不理她,转身回屋。再看看静静吃着面条的贝碧棠,刘阿姨撇撇嘴,扭着腰走了。
贝碧棠声音酸涩,“姆妈,我饿了。”
刘阿姨上下打量着贝碧棠,感叹地说:“回来就好,蛮好的,要说还是上海好,哪个城市也比不上。碧棠你在西北长高了吧?也是,你去西北吃苦时才十五岁,长高也不奇怪,这下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可怜哦,小姑娘吃苦头了,瘦了瘦了,叫你姆妈给你养养气色。”
在魏碧莉不声不响火速嫁出石库门后,附近几条弄堂的人家都说,魏碧莉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给砸中了。
“全国77级大学新生已全部进入校园学习生活”
她伸手揉了揉眼睛,不知怎么又梦到离开上海前的事了。
浅褐色的汤面上面飘着香味扑鼻的油花,白白的水蒸汽爬上贝碧棠如月似的脸蛋,她抖抖衣襟,端起锅吃了起来。
水喝完了,她用手背抹了一下嘴角,问道:“小毛头呢?”
贝碧棠在二阿姐出嫁的一个月后才收到信,连忙送十斤新棉花回去做魏碧莉的新婚贺礼。
……
刘阿姨不肯走,说:“不耽误的,我也听听嘛。”
贝碧棠冷不丁地说:“刘阿姨,您不用操心,我自己找。”
贝碧棠没下乡前,苗秀秀面上一碗水端平,贝碧棠受到的忽视是有,但委屈是没有的,阿姐们有的她也有,同时买不起三件新衣服,苗秀秀就让她们轮流来穿新衣服、新鞋子,贝碧棠作为老小没有捡上面阿姐们的旧东西。
回来之前,家里给她发了条电报,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的内容:二姐夫接。
街道上一间间挂着木制招牌的店铺,那家卖她最喜欢吃的烧麦的小店还在,自行车棚还是在原来的位置,还是有戴着红袖章的退休阿姨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的。
苗秀秀出声问道:“在找什么?”
坐着像沙丁鱼罐头般的公交车,贝碧棠十分庆幸该送人的送人,没有拿太多行李,也不可惜那张宝贝席子了。
“今年高考时间为7月20日至7月22日”
留下一句嘀咕,“不讲就不讲嘛。”
没有亲人来接,贝碧棠也不失落,这些年的知青生活她已习惯了什么都靠自己。
看了一圈却没有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水杯。
“你大阿姐带去参加同事婚礼,吃喜酒去了。”苗秀秀笑着说,这是她在贝碧棠进门后露出的第一个笑容。
苗秀秀摆手,轻轻推了刘阿姨的肩膀,说:“老邻居,先让我们母女说会话。”
“今年1月1日《新闻联播》正式开播”
《石库门飞出一只白孔雀[七零]》
贝碧棠推开浅蓝色的布帘走了进来,苗秀秀正坐在窗户前,专心卷着手里的纸盒。
贝碧棠沉默了两三秒,点头答应了。她弯腰打开五斗柜,想拿出离家前自己常用的杯子倒杯水喝,她一路风尘仆仆的,口有点渴。
四年过去了,贝碧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西北的,又是怀着同样的心情回沪的。
不过幸好她独自一人回沪,没有伴,中途睡过去,行李也没有丢失。
贝碧棠回答道:“我的那只水杯呢,姆妈你藏哪里去了?”
绿皮火车在崇山峻岭中飞速穿梭,贝碧棠看着车窗外,片刻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在回沪的火车上,而不是在一九七四年的夏天。
上海还是那个引领着全国时尚潮流的上海。
这位刘阿姨的眼睛都要脱眶了,文静内敛的贝碧棠回来一趟怎么跟变了个人一样,自己找?这话放以前从谁嘴里出来,都不可能从贝碧棠嘴里说出来。
苗秀秀听到声响,转过脸来,看到贝碧棠,她没有起身,手里的纸盒也没有放下,脸色淡淡的,仿佛不是她四年未见的亲女儿回来了,而是哪个关系不怎么样的邻居上门来。
贝碧棠闭上眼睛,轻轻嗅着来自弄堂的气息,洗发水味、黄鱼味、煤炉味……还是她熟悉的那个石库门,那个弄堂。
凤凰牌自行车流仍旧是那么长,上海的姑娘穿着时髦的的确良衬衫配假领子,有的卷了薄薄的一层刘海。
贝碧棠抿嘴笑了笑,摇摇头。
贝碧棠背着行李袋,一手拿着网兜下了火车。
贝碧棠看得入了迷,直到火车上骤然响起中气优美的广播,“各位旅客朋友们,火车即将达到终点站,上海火车站,请各位旅客拿好行李,不要随便走动,准备下车。”
楼上的邻居从楼下上来,经过门前,脚步又返回来,看着贝碧棠惊讶道:“哟,这不是碧棠吗?回来了?这下不走了吧?这些年没见,模样没怎么变,还是那样水灵。”
中年阿姨爽快地将报纸递给贝碧棠,“小同志给,想看哪一份你自己挑。”
四年的时间仿佛将苗秀秀和贝碧棠的那点母女之情给磨没了。
但现在,三个女儿同 样的学历,大女儿顶岗有了工作,留家招了个男人上门,家里有了顶梁柱,又为苗秀秀心心念念的林家延续了香火。
闻言刘阿姨有些为难,但看着贝碧棠如花似玉的脸,拍拍胸脯说:“包在我身上。”
苗秀秀不咸不淡地说:“柜子没上锁,自己下碗面吧,那几个鸡蛋不要动,那是小毛头的口粮。”
贝碧棠一边放下行李,一边淡淡地说:“没见到二姐夫,我自己坐车回来的。”
贝碧棠去西北的第二年秋,魏碧莉嫁了出去,嫁给了一个司机,这司机可了不得,是顶顶吃香的货车司机。
家里只有一个小毛头,她大阿姐生下的孩子,林康全,他出生后大阿姐再没有怀过,二阿姐嫁人至今没有怀上。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石库门飞出一只白孔雀[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铁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石库门飞出一只白孔雀[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