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歌且行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且歌且行Y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是、是,有个蒙面人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还有这个故事框架,他说随我编,但主角必须是武氏八子、一国皇子,必须要有武氏家主杀子换子的戏……”
胡濙点头,“将计就计。”
“楚王八子。”
严州府,高兴茶楼。
胡濙看着朱孟炤,不知他在想什么,缓缓道:“他这招并不高明。也没止住无影堂要杀他的事实,毕竟十二万两,呵。所以,公子有下一步吧?”
台下,座无虚席,各个盯着等下文。
朱桢急道:“万岁,这简直是妖言惑众……”
这次,轮到胡濙笑起来,点着头道:“公子有准备就好。毕竟,在建文君要夺回天下这个故事中,胡某觉得,主是建文君,公子只是个棋子,而徐霈足智多谋,应为军师。所以,徐霈向天下乱臣贼子广发消息,以公子之名招兵买马,但这种琐事,公子自是不可能自己去做。”
朱孟炤笑着低下头,眼中闪过丝冷意。若真如此,不管徐霈死不死,景陵郡王都不用活了。不过,很好。
自从夹山大战后,盛氏练的兵还有几十人,此人就是其中之一。可等他们回了山中那个小村,却只剩几户人家。黄先生、高先生,包括老太爷在内,全部没了踪影。
“说清楚!”
那人像是想了很久,“你再见到他,问清他是谁,现在在哪里,写下来,扔到茶楼拐角墙洞里。”说完,推了他一把,走了。
转过街道,突然脖子一凉。说书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耳边一个声音问:“那个人在哪里?”
朱孟炤仍是一脸的笑意,“十二万两啊,花的这么爽快,所以,胡大人会放过我?”
“他在哪里?”
只是徐霈……为什么?
“回万岁,臣弟想,所有莫名来投靠的,全部以谋反罪下狱;楚府联合京中,抓拿编此妖言的主犯。还有,臣弟恳请万岁,昭告天下,为楚王府正名。”
徐霈?!
“这人是谁?姓高、姓黄?还是姓徐?”
“万岁!臣弟真、真不知……最近一直有来历不明的人,说要投靠楚王府。臣弟全部将他们赶出武昌城,可那些人还是……”朱桢快哭了。
“谁?”说书人颤抖着问。
“请万岁允许,楚王府必须止住这番妖言!”朱桢狠狠心道。
朱棣沉思片刻,说了一个字,“准!”
“因而,他受我委托行事。所以,若要投靠,找他?”朱孟炤接上,边说边笑,“说书先生?胡大人已经这么做了吧?”
说书先生卖完关子,继续说道:“那位年青男子,正是武氏第八子。武氏是一方诸侯,一向低调,这八子怎么会与草莽群雄有关?各位,原来十几、二十年前,武氏家主救下一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家主瞒下所有人,狠心亲手杀了自己亲生的第八子,让这个孩子顶了这个缺。而这个孩子,正是天方国失踪的皇子!群雄奉他为主,正是要夺回天方国皇权。”
“噢?”朱棣抬头看他,好奇的问:“你想怎么做?”
“壮士,我只是说书的,你、你说的事,真不知道。”说书先生虽在求饶,但心中还有丝得意,这说明自己的故事讲的好。
说书人好不容易稳住身体,回头看,已见不到任何人。接着,脸上露出个嘲笑。不管告诉自己这故事的人是谁,肯定不会再出现。再说人家蒙着面,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是谁。这世上,笨蛋真不少。
※
说书人脸上带着笑,怀中是茶楼赚的今日赏银,想着一会喝上一壶小酒,再把那个故事编下去。
朱孟炤盯着他,突然大笑起来。这故事里有意思的地方是,居然真的扯到了楚王府,逼老爹出手。圣上会为楚府正名,不过是逼迫建文尽快起兵的手段之一,只可惜此事的真相,并非是圣上以为的。
那人收了刀,汇入了街道上的人流中。
说书人犹豫着说:“这、这,那人也就给了个框架,这故事可全是我编的……”
说书人一惊,这才发现脖子上居然架着一把刀,“这位壮士!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胡濙松了口气,“公子,他总算出招了。”
朱棣突然笑起来,“他要动了。胡濙最怕的,就是他没动静。我信孟炤,也信六弟你。”说着还安慰道:“没事的,守好武昌。此事,快了。”
他明明不是徐霈,而且已毫无牵挂,为什么脱不了身?难道以死遁摆脱身份这招都不行?
不过,他动了!他若是一直隐世不出,根本很难找到他,但他出招了。只是这招除了抹黑楚府有反意外,并没太大作用。因为他,居然没否认自己不是徐霈!
朱孟炤听完这个故事,一动不动的盯着给自己讲故事的胡濙。
这让所有人迷茫了。
离了茶楼,说书先生得意的不行。这个故事影射皇家,这可是大众最喜欢,又最不敢八卦的点。借着这个故事,这位先生短短几日内,成了严州府的大红人。
接下去的大战,说书先生说的惊天动地、滔滔不绝,台下听众听的无比激动。正在紧要关头,这先生又是醒木一拍,一句‘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结束。
朱棣等他说完,静了半晌,问:“这本就是没的事,六弟不要在意。”
“没事,我早给了你无罪的旨意,不要怕。”朱棣笑了笑打断道:“武昌可安稳?”
半个多月前,他们在各大府,都听到了一个关于武氏八子的故事。这不是故事,他们在苏州就听过。所以,殿下在招兵!
楚王朱桢战战兢兢的站在武英殿中,刚向圣上说完一个,影射自己和孟炤的故事。几天前,他听到这故事,就吓得立即启程进京。可在路上,他就听说这故事已传遍各个州府。
“说实话!不然,这把刀可不听书!”
※
终于,原本的同袍越聚越多,可大家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找殿下。
“那你从何处得到这个故事?别说是你编的,因为我知道不是!”那人声音里带着怒气。
“我、我……”
“我、我真不知道。”说书人哭丧着脸。
台上,说书先生醒木一拍,说道:“上回讲到,天方国群雄并起。大乱中,群雄竟全部奉一年青男子为首。你道这男子是谁?”
无论台下人怎么起哄,说书先生都微微一笑,收拾东西走了。
“我们就是你故事中的群雄。武氏八子,即是武昌的楚王八子,景陵郡王。他,现在在哪里?!”那人似乎没什么耐心了。
“啊?”说书先生愣了愣,这几日,听了这个故事入戏的还真有不少。“壮士,这、这只是个故事……”
] “是、是,有个蒙面人给了我二十两银子,还有这个故事框架,他说随我编,但主角必须是武氏八子、一国皇子,必须要有武氏家主杀子换子的戏……”
胡濙点头,“将计就计。”
“楚王八子。”
严州府,高兴茶楼。
胡濙看着朱孟炤,不知他在想什么,缓缓道:“他这招并不高明。也没止住无影堂要杀他的事实,毕竟十二万两,呵。所以,公子有下一步吧?”
台下,座无虚席,各个盯着等下文。
朱桢急道:“万岁,这简直是妖言惑众……”
这次,轮到胡濙笑起来,点着头道:“公子有准备就好。毕竟,在建文君要夺回天下这个故事中,胡某觉得,主是建文君,公子只是个棋子,而徐霈足智多谋,应为军师。所以,徐霈向天下乱臣贼子广发消息,以公子之名招兵买马,但这种琐事,公子自是不可能自己去做。”
朱孟炤笑着低下头,眼中闪过丝冷意。若真如此,不管徐霈死不死,景陵郡王都不用活了。不过,很好。
自从夹山大战后,盛氏练的兵还有几十人,此人就是其中之一。可等他们回了山中那个小村,却只剩几户人家。黄先生、高先生,包括老太爷在内,全部没了踪影。
“说清楚!”
那人像是想了很久,“你再见到他,问清他是谁,现在在哪里,写下来,扔到茶楼拐角墙洞里。”说完,推了他一把,走了。
转过街道,突然脖子一凉。说书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听到耳边一个声音问:“那个人在哪里?”
朱孟炤仍是一脸的笑意,“十二万两啊,花的这么爽快,所以,胡大人会放过我?”
“他在哪里?”
只是徐霈……为什么?
“回万岁,臣弟想,所有莫名来投靠的,全部以谋反罪下狱;楚府联合京中,抓拿编此妖言的主犯。还有,臣弟恳请万岁,昭告天下,为楚王府正名。”
徐霈?!
“这人是谁?姓高、姓黄?还是姓徐?”
“万岁!臣弟真、真不知……最近一直有来历不明的人,说要投靠楚王府。臣弟全部将他们赶出武昌城,可那些人还是……”朱桢快哭了。
“谁?”说书人颤抖着问。
“请万岁允许,楚王府必须止住这番妖言!”朱桢狠狠心道。
朱棣沉思片刻,说了一个字,“准!”
“因而,他受我委托行事。所以,若要投靠,找他?”朱孟炤接上,边说边笑,“说书先生?胡大人已经这么做了吧?”
说书先生卖完关子,继续说道:“那位年青男子,正是武氏第八子。武氏是一方诸侯,一向低调,这八子怎么会与草莽群雄有关?各位,原来十几、二十年前,武氏家主救下一个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家主瞒下所有人,狠心亲手杀了自己亲生的第八子,让这个孩子顶了这个缺。而这个孩子,正是天方国失踪的皇子!群雄奉他为主,正是要夺回天方国皇权。”
“噢?”朱棣抬头看他,好奇的问:“你想怎么做?”
“壮士,我只是说书的,你、你说的事,真不知道。”说书先生虽在求饶,但心中还有丝得意,这说明自己的故事讲的好。
说书人好不容易稳住身体,回头看,已见不到任何人。接着,脸上露出个嘲笑。不管告诉自己这故事的人是谁,肯定不会再出现。再说人家蒙着面,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他是谁。这世上,笨蛋真不少。
※
说书人脸上带着笑,怀中是茶楼赚的今日赏银,想着一会喝上一壶小酒,再把那个故事编下去。
朱孟炤盯着他,突然大笑起来。这故事里有意思的地方是,居然真的扯到了楚王府,逼老爹出手。圣上会为楚府正名,不过是逼迫建文尽快起兵的手段之一,只可惜此事的真相,并非是圣上以为的。
那人收了刀,汇入了街道上的人流中。
说书人犹豫着说:“这、这,那人也就给了个框架,这故事可全是我编的……”
说书人一惊,这才发现脖子上居然架着一把刀,“这位壮士!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胡濙松了口气,“公子,他总算出招了。”
朱棣突然笑起来,“他要动了。胡濙最怕的,就是他没动静。我信孟炤,也信六弟你。”说着还安慰道:“没事的,守好武昌。此事,快了。”
他明明不是徐霈,而且已毫无牵挂,为什么脱不了身?难道以死遁摆脱身份这招都不行?
不过,他动了!他若是一直隐世不出,根本很难找到他,但他出招了。只是这招除了抹黑楚府有反意外,并没太大作用。因为他,居然没否认自己不是徐霈!
朱孟炤听完这个故事,一动不动的盯着给自己讲故事的胡濙。
这让所有人迷茫了。
离了茶楼,说书先生得意的不行。这个故事影射皇家,这可是大众最喜欢,又最不敢八卦的点。借着这个故事,这位先生短短几日内,成了严州府的大红人。
接下去的大战,说书先生说的惊天动地、滔滔不绝,台下听众听的无比激动。正在紧要关头,这先生又是醒木一拍,一句‘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结束。
朱棣等他说完,静了半晌,问:“这本就是没的事,六弟不要在意。”
“没事,我早给了你无罪的旨意,不要怕。”朱棣笑了笑打断道:“武昌可安稳?”
半个多月前,他们在各大府,都听到了一个关于武氏八子的故事。这不是故事,他们在苏州就听过。所以,殿下在招兵!
楚王朱桢战战兢兢的站在武英殿中,刚向圣上说完一个,影射自己和孟炤的故事。几天前,他听到这故事,就吓得立即启程进京。可在路上,他就听说这故事已传遍各个州府。
“说实话!不然,这把刀可不听书!”
※
终于,原本的同袍越聚越多,可大家都不知道要去哪里找殿下。
“那你从何处得到这个故事?别说是你编的,因为我知道不是!”那人声音里带着怒气。
“我、我……”
“我、我真不知道。”说书人哭丧着脸。
台上,说书先生醒木一拍,说道:“上回讲到,天方国群雄并起。大乱中,群雄竟全部奉一年青男子为首。你道这男子是谁?”
无论台下人怎么起哄,说书先生都微微一笑,收拾东西走了。
“我们就是你故事中的群雄。武氏八子,即是武昌的楚王八子,景陵郡王。他,现在在哪里?!”那人似乎没什么耐心了。
“啊?”说书先生愣了愣,这几日,听了这个故事入戏的还真有不少。“壮士,这、这只是个故事……”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