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大整编
叁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叁瞐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定远那边上奏,请大帅给盐井赐名。”李善长见鲁锦发愣,当即提醒道。
于是包毓第一个表态道,“既然大帅有了安排,那我就没问题了,三万人的精锐,打下一个落脚点应该不是难题。”
杨恒在旁边一听,心道果然如此,鲁锦压根就没打算现在去打江西,而是准备全力进攻江南。
“北线和东线的改编倒是不错,之前关于来安和滁州的部署就有些问题,来安和滁州实为一体,两城相距不到五十里,却把来安划给了北线,滁州划给了东线,两城兵力分属两个师,实在不利于协同作战,现在这样一改就好多了。
“况且大帅刚刚还说,这是要为将来渡江而做出的调整,难道大帅将来渡江之后,不需要一支骑兵留在身边吗?”
杨恒已经拿到了圣武军的编制表,知道鲁锦现在只有两个骑兵团,一支在鲁锦身边,属禁卫军编制,另一支在濠州,用来对付元廷的反扑。所以当听到鲁锦要把骑兵一团编进105师,镇守庐州的时候,杨恒立刻谏言道。
几人边听边记,李善长不太擅长军事,他只是记着,杨恒刚来,他虽然知道了圣武军的编制,但对各部将领的特点还不熟悉,所以当鲁锦说完这个调整之后,只有包毓能给出意见。
鲁锦解释道,“军备司是为以后准备的,其实军备司应该主管新式军械的研发,像是火炮火铳甲胄战船之类,目前谁能担任?军教司掌军中宣教之事,目前也无合适人选,所以只能暂时空置了,宁缺毋滥。”
“多谢大帅赐官,今后还请诸位同僚多多帮衬。”
李善长也跟着说道,“若是大帅定下了渡江的兵力就是三万,那我们就得从现在开始筹备物资,粮饷兵器甲胄船只。”
“奏疏?”鲁锦好奇的接过来,若是急事,李善长应该会专门派人送到前线才对,既然没有送过去,那就不是急事,果然,鲁锦翻开一看,里面写的是建议发行盐引的奏疏。
“三万人,渡江之后先打下一座城池站住脚,足够用了,等在东岸站稳了脚跟,还可以继续扩军,然后稳扎稳打,把新兵调回北岸训练,抽调老部队渡江进攻。”
不过他紧接着就建议道,“大帅,这是我最近写的一封奏疏,请大帅过目。”
“恭祝大帅凯旋而归!”
鲁锦让包毓取来地图,对几人讲解道。
另外,根据包毓所掌握的情报,他知道鲁锦渡江后的第一个目标大概是当涂,而当涂驻军大概也在三万左右,这三万人还分驻三个方向,如果鲁锦集中全力一个一个的稳扎稳打,想要打下来并非不可能的事。
但鲁锦并不知道这些,他甚至觉得用这么落后的技术,还能日产三吨,其实挺多的。
鲁锦见状当即道,“可是有什么喜事?只是凯旋,恐怕还不至于让你们这么高兴吧?”
“是。”李善长一听是军事,当即也严肃起来,如今还是打天下的时候,军事才是第一要务。
“这是原安庆路照磨杨恒,此次归降于我,为我军招降宿松守军有功,暂时先任武院后勤司掌司,掌全军辎重输送。”
“这两座城池交给水师防守即可,等到渡江时,还可以临时从北线调一个团过来放在和州,从南线调一个团过来放在无为,这样渡江的时候,就可以让东路军全部腾出手来,用于渡江作战。
“然后是北路军,我准备新编一个第36军,下辖102师和106师,每师各三个团,防区为濠州,定远,来安,滁州四城。
“大帅,文院编制已全,但武院还有军备司和军教司至今空置,未有人选,不知为何如此。”
鲁锦回到庐州的时候,李善长立刻领着一众帅府官员前来迎接,众人脸上无不带着兴奋之色。
“我想把其他地方的兵力也这样调整一下,划分好各自防区,为渡江后长期驻守做好准备,这次调整也是为了给渡江做准备,提前组建好渡江兵团,以便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和装备物资的准备。”
几人闻言顿时来了精神,包毓问道,“那大帅若要亲自领兵渡江的话,庐州镇守该交给谁?”
包毓看着地图研究了一下,发现鲁锦说的这办法还真的可行,这主要是东线的地形决定的,就算敌军想打过来,能供他们上岸的地方也只有两个港口,所以只要守住和县跟无为,再从南北两路调两个团过来临时加强一下防御,那就足够用了。
其他人一听说起这事,也是脸上挂着情不自禁的笑容,定远盐井有了产出,就代表他们有了稳定的财源来维持帅府的运转,他们这个草台班子也就更加稳固了,这绝对是不亚于打赢一场胜仗的巨大喜事。
第211章 大整编
“北路军虽然只有四个城,但要直面元廷大军,还要为将来进兵扬州路做好准备,因此要部署重兵。
“大帅,我军目前一共只有两支骑兵,将一支如此剽悍的兵力,留在庐州这大后方,是否有些不妥?
鲁锦立刻回过神来,无语道,“一口盐井,赐什么名,又不是只打一口,今后打个几百口,难道还每口都取个名字?就叫炉桥一号井。”
“我准备在北线再扩编一个团,廖永忠升任18团指挥使,把余下那几个降将拨给他,也划归36军序列,如此一来,北线就有5、7、10、14、18、骑兵2团,一共六个团的兵力了。
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势,看来以后独领一路的最少也是个军总管一级的将领了,这样的将领整个圣武军里如今也是屈指可数,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所以算下来,渡江的陆军兵力最少也有东线四个团,再加上我的禁卫军一万人,将近三万人,这是能够登陆作战的兵力,两个水师团主要用来运兵和辅助,并且和元廷水师交战。
“好说。”包毓和李善长两人拱手见礼,不过李善长紧接着就提醒道。
俞廷玉他也有了解过,听说是巢湖水师出身,资格最老,虽然没什么战绩,但很受鲁锦信任,用来镇守庐州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把骑兵一团也留下来,好像就不太合适了。
“最后是东线,东线编为37军,下辖103师和107师,103师辖4团、9团、13团,107师辖6团,水师1团和水师2团,防区为全椒,乌江、和县、含山、巢县,无为,一共六个县。”
于是等到了元帅府,鲁锦先把包毓还有这次新收的杨恒叫了过来,跟李善长几人介绍道。
“当然不是。”鲁锦摇了摇头,伸手一指地图,“你们可以看下东线37军的防区,将滁州的防区划给北线之后,东线只剩下从全椒到无为一线的城池,其中巢县和含山又处于后方,临江一线需要重点防御的港口重镇,只有和县和无为两座城池。
鲁锦只是粗略看了一眼,便合上奏疏说道,“回府再说,开中之事再议,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军队整编,这次扩军不少,而且又新增了一个安庆路的防区,今后要怎么布防还需调整一下。”
杨恒恍然大悟,“大帅既然早有打算,那便好,江东虽然水脉纵横,但有一支骑兵,总比没有要好。”
“可大帅这样一布置,各军都有了自己的防区,只有大帅的禁卫军一个团没有防御任务,那总不能渡江时也只有大帅的一个团吧?”
“这是我之前在安庆路的调整,南线现在部署六个团,编为第35军,下辖101和104两个师,每师各三个团,防区为宿松、太湖,雷池,望江,潜山,安庆,桐城,也就是原安庆路全部地盘。
杨恒虽然是新来的,但这几天也大致了解了圣武军的现状,以团为基础战术单位,以师为战役单位,每次发动战事,必然有一名督师挂帅,统领数个团,几万人作战,就比如这次进攻安庆的四个团。
当然这种事鲁锦也是明白的,于是他紧接着就说道,“不过既然打出井来,该赏赐还是要赏赐的,先生看看府库中还有没有布匹,给盐工赏赐一些布匹,铁锅,还有牛羊牲畜。”
鲁锦当即道,“我准备把赵庸的第11团调去六安,把六安的二团调回庐州坐镇,再加上骑兵一团,凑足三个团,编为第105师,防区为六安,庐州,舒城,梁县四城。”
“兵力划分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各军都是两师六团,兵力多寡也都相近,只是大帅刚才说,这次划分就是为了筹备出渡江兵力。
鲁锦点点头,又继续道。
“大帅真神机妙算也,前些日子南边送来战报,说大帅攻克安庆那日,正好定远那边也传来捷报,大帅让人开凿的定远盐井终于出盐了,设盐锅二十口,日夜不停,每日产盐近七千斤,听说产量还在增加。”
李善长点点头表示明白,于是便将话题引入正题,“那大帅说此次调整防区和编制,又是怎么调整?”
鲁锦闻言愣了一下,定远地下有盐他不怀疑,但是一口井就能日产三吨多,还是挺让他吃惊的。
“额”李善长顿时一阵无语,这是为了赐名吗,只不过是下面的人讨个喜,顺便讨个赏罢了。
鲁锦当然也知道这个情况,当即解释道,“骑兵一团留在庐州是暂时填编制的,一个师最少也要有三个团,再说105师防区虽然只有四个县,但面积极大,又要防守大别山中的关隘,起到阻挡徐宋北上的作用,只有两个团是不够的,若是渡江之前能再编出一个步兵团,就可以把骑兵一团换出来。”
主要是鲁锦以前也没关注过这个行业,对井盐产量不了解而已,其实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四川的井盐单口盐井就能达到三吨多的产出,一口井的赋税占到整个四川赋税的两成,也是夸张。
到了清朝的时候,那口最著名的中国第一深井,井深超过一千米的燊海井,单井就能达到日产14吨,和那些盐井一比,定远这个才日产三吨出头,其实并不算高。
“是。”现在盐井有产出了,财政虽还不算富裕,但总归有了个稳定的进项,这些赏赐李善长也是舍得出的。
] “定远那边上奏,请大帅给盐井赐名。”李善长见鲁锦发愣,当即提醒道。
于是包毓第一个表态道,“既然大帅有了安排,那我就没问题了,三万人的精锐,打下一个落脚点应该不是难题。”
杨恒在旁边一听,心道果然如此,鲁锦压根就没打算现在去打江西,而是准备全力进攻江南。
“北线和东线的改编倒是不错,之前关于来安和滁州的部署就有些问题,来安和滁州实为一体,两城相距不到五十里,却把来安划给了北线,滁州划给了东线,两城兵力分属两个师,实在不利于协同作战,现在这样一改就好多了。
“况且大帅刚刚还说,这是要为将来渡江而做出的调整,难道大帅将来渡江之后,不需要一支骑兵留在身边吗?”
杨恒已经拿到了圣武军的编制表,知道鲁锦现在只有两个骑兵团,一支在鲁锦身边,属禁卫军编制,另一支在濠州,用来对付元廷的反扑。所以当听到鲁锦要把骑兵一团编进105师,镇守庐州的时候,杨恒立刻谏言道。
几人边听边记,李善长不太擅长军事,他只是记着,杨恒刚来,他虽然知道了圣武军的编制,但对各部将领的特点还不熟悉,所以当鲁锦说完这个调整之后,只有包毓能给出意见。
鲁锦解释道,“军备司是为以后准备的,其实军备司应该主管新式军械的研发,像是火炮火铳甲胄战船之类,目前谁能担任?军教司掌军中宣教之事,目前也无合适人选,所以只能暂时空置了,宁缺毋滥。”
“多谢大帅赐官,今后还请诸位同僚多多帮衬。”
李善长也跟着说道,“若是大帅定下了渡江的兵力就是三万,那我们就得从现在开始筹备物资,粮饷兵器甲胄船只。”
“奏疏?”鲁锦好奇的接过来,若是急事,李善长应该会专门派人送到前线才对,既然没有送过去,那就不是急事,果然,鲁锦翻开一看,里面写的是建议发行盐引的奏疏。
“三万人,渡江之后先打下一座城池站住脚,足够用了,等在东岸站稳了脚跟,还可以继续扩军,然后稳扎稳打,把新兵调回北岸训练,抽调老部队渡江进攻。”
不过他紧接着就建议道,“大帅,这是我最近写的一封奏疏,请大帅过目。”
“恭祝大帅凯旋而归!”
鲁锦让包毓取来地图,对几人讲解道。
另外,根据包毓所掌握的情报,他知道鲁锦渡江后的第一个目标大概是当涂,而当涂驻军大概也在三万左右,这三万人还分驻三个方向,如果鲁锦集中全力一个一个的稳扎稳打,想要打下来并非不可能的事。
但鲁锦并不知道这些,他甚至觉得用这么落后的技术,还能日产三吨,其实挺多的。
鲁锦见状当即道,“可是有什么喜事?只是凯旋,恐怕还不至于让你们这么高兴吧?”
“是。”李善长一听是军事,当即也严肃起来,如今还是打天下的时候,军事才是第一要务。
“这是原安庆路照磨杨恒,此次归降于我,为我军招降宿松守军有功,暂时先任武院后勤司掌司,掌全军辎重输送。”
“这两座城池交给水师防守即可,等到渡江时,还可以临时从北线调一个团过来放在和州,从南线调一个团过来放在无为,这样渡江的时候,就可以让东路军全部腾出手来,用于渡江作战。
“然后是北路军,我准备新编一个第36军,下辖102师和106师,每师各三个团,防区为濠州,定远,来安,滁州四城。
“大帅,文院编制已全,但武院还有军备司和军教司至今空置,未有人选,不知为何如此。”
鲁锦回到庐州的时候,李善长立刻领着一众帅府官员前来迎接,众人脸上无不带着兴奋之色。
“我想把其他地方的兵力也这样调整一下,划分好各自防区,为渡江后长期驻守做好准备,这次调整也是为了给渡江做准备,提前组建好渡江兵团,以便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和装备物资的准备。”
几人闻言顿时来了精神,包毓问道,“那大帅若要亲自领兵渡江的话,庐州镇守该交给谁?”
包毓看着地图研究了一下,发现鲁锦说的这办法还真的可行,这主要是东线的地形决定的,就算敌军想打过来,能供他们上岸的地方也只有两个港口,所以只要守住和县跟无为,再从南北两路调两个团过来临时加强一下防御,那就足够用了。
其他人一听说起这事,也是脸上挂着情不自禁的笑容,定远盐井有了产出,就代表他们有了稳定的财源来维持帅府的运转,他们这个草台班子也就更加稳固了,这绝对是不亚于打赢一场胜仗的巨大喜事。
第211章 大整编
“北路军虽然只有四个城,但要直面元廷大军,还要为将来进兵扬州路做好准备,因此要部署重兵。
“大帅,我军目前一共只有两支骑兵,将一支如此剽悍的兵力,留在庐州这大后方,是否有些不妥?
鲁锦立刻回过神来,无语道,“一口盐井,赐什么名,又不是只打一口,今后打个几百口,难道还每口都取个名字?就叫炉桥一号井。”
“我准备在北线再扩编一个团,廖永忠升任18团指挥使,把余下那几个降将拨给他,也划归36军序列,如此一来,北线就有5、7、10、14、18、骑兵2团,一共六个团的兵力了。
不过按照现在的形势,看来以后独领一路的最少也是个军总管一级的将领了,这样的将领整个圣武军里如今也是屈指可数,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
“所以算下来,渡江的陆军兵力最少也有东线四个团,再加上我的禁卫军一万人,将近三万人,这是能够登陆作战的兵力,两个水师团主要用来运兵和辅助,并且和元廷水师交战。
“好说。”包毓和李善长两人拱手见礼,不过李善长紧接着就提醒道。
俞廷玉他也有了解过,听说是巢湖水师出身,资格最老,虽然没什么战绩,但很受鲁锦信任,用来镇守庐州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把骑兵一团也留下来,好像就不太合适了。
“最后是东线,东线编为37军,下辖103师和107师,103师辖4团、9团、13团,107师辖6团,水师1团和水师2团,防区为全椒,乌江、和县、含山、巢县,无为,一共六个县。”
于是等到了元帅府,鲁锦先把包毓还有这次新收的杨恒叫了过来,跟李善长几人介绍道。
“当然不是。”鲁锦摇了摇头,伸手一指地图,“你们可以看下东线37军的防区,将滁州的防区划给北线之后,东线只剩下从全椒到无为一线的城池,其中巢县和含山又处于后方,临江一线需要重点防御的港口重镇,只有和县和无为两座城池。
鲁锦只是粗略看了一眼,便合上奏疏说道,“回府再说,开中之事再议,当务之急是要进行军队整编,这次扩军不少,而且又新增了一个安庆路的防区,今后要怎么布防还需调整一下。”
杨恒恍然大悟,“大帅既然早有打算,那便好,江东虽然水脉纵横,但有一支骑兵,总比没有要好。”
“可大帅这样一布置,各军都有了自己的防区,只有大帅的禁卫军一个团没有防御任务,那总不能渡江时也只有大帅的一个团吧?”
“这是我之前在安庆路的调整,南线现在部署六个团,编为第35军,下辖101和104两个师,每师各三个团,防区为宿松、太湖,雷池,望江,潜山,安庆,桐城,也就是原安庆路全部地盘。
杨恒虽然是新来的,但这几天也大致了解了圣武军的现状,以团为基础战术单位,以师为战役单位,每次发动战事,必然有一名督师挂帅,统领数个团,几万人作战,就比如这次进攻安庆的四个团。
当然这种事鲁锦也是明白的,于是他紧接着就说道,“不过既然打出井来,该赏赐还是要赏赐的,先生看看府库中还有没有布匹,给盐工赏赐一些布匹,铁锅,还有牛羊牲畜。”
鲁锦当即道,“我准备把赵庸的第11团调去六安,把六安的二团调回庐州坐镇,再加上骑兵一团,凑足三个团,编为第105师,防区为六安,庐州,舒城,梁县四城。”
“兵力划分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各军都是两师六团,兵力多寡也都相近,只是大帅刚才说,这次划分就是为了筹备出渡江兵力。
鲁锦点点头,又继续道。
“大帅真神机妙算也,前些日子南边送来战报,说大帅攻克安庆那日,正好定远那边也传来捷报,大帅让人开凿的定远盐井终于出盐了,设盐锅二十口,日夜不停,每日产盐近七千斤,听说产量还在增加。”
李善长点点头表示明白,于是便将话题引入正题,“那大帅说此次调整防区和编制,又是怎么调整?”
鲁锦闻言愣了一下,定远地下有盐他不怀疑,但是一口井就能日产三吨多,还是挺让他吃惊的。
“额”李善长顿时一阵无语,这是为了赐名吗,只不过是下面的人讨个喜,顺便讨个赏罢了。
鲁锦当然也知道这个情况,当即解释道,“骑兵一团留在庐州是暂时填编制的,一个师最少也要有三个团,再说105师防区虽然只有四个县,但面积极大,又要防守大别山中的关隘,起到阻挡徐宋北上的作用,只有两个团是不够的,若是渡江之前能再编出一个步兵团,就可以把骑兵一团换出来。”
主要是鲁锦以前也没关注过这个行业,对井盐产量不了解而已,其实历史上的隋唐时期,四川的井盐单口盐井就能达到三吨多的产出,一口井的赋税占到整个四川赋税的两成,也是夸张。
到了清朝的时候,那口最著名的中国第一深井,井深超过一千米的燊海井,单井就能达到日产14吨,和那些盐井一比,定远这个才日产三吨出头,其实并不算高。
“是。”现在盐井有产出了,财政虽还不算富裕,但总归有了个稳定的进项,这些赏赐李善长也是舍得出的。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叁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