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庞大的铁厂
叁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叁瞐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又往前没走几步,一阵阵刺耳的摩擦声传来,杨恒抬头望去,只见是一排黑黝黝的铁磨盘,上下两个铁磨旋转,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鲁锦一拍脑门,暗骂一声自己的记性,这些天军队大整编,新编了好几个团,居然把张德胜给忘了。
只是现在没有冲压机,头盔还要靠工匠手工敲打,所以全套甲胄的产量提不上去,再有就是布面装配环节拖慢了进度,不然单论甲片产量的话,一个月产出5700多副甲胄理论上也是能做到的。
然后这些铁片又会交给手艺好的制甲师傅,手工敲打精炼,再进行定型修边,最后经过打孔,热处理,制成钢甲片,至于往布上钉铆钉的组装工作,就不归他们管了。
旁边的沙地上还摆满了一颗颗圆润的铁球炮弹,堆的像金字塔一样。
“大帅还有别的吩咐吗?若是没有吩咐,我就去草拟新的文书。”
一名工匠从旁边的炉子里夹出一块书册大小,烧的通红的厚铁板,放在轧钢机的铁辊中反复碾压,铁板立刻被压的越来越薄,面积越来越大,直到变成小半个书案大小。
杨恒连忙答道,“张德胜原是八团副指挥,跟大帅一起去打的宿松,新编十七团也在宿松成立,现在应该还在宿松或是太湖。”
如果张芸绣能生出一个男丁,立为太子,张温怕是舍了命也要保住这个外甥。
“不,不能这样换,让我想想。”鲁锦闻言摇了摇头,在原地转圈跺着步子思考起来。
“这新编第十八团都有了安排,可这十七团为何没有安排?”
杨恒又好奇问道,“这炮弹直接铸造不行吗?为何非要再磨一下?”
不过这么改造之后,也不全是好处,效率的确提升了,但是炉衬的寿命也变短了,以前每天出6次铁水,十天才停炉修补一次炉衬。
“铁厂现在月产火铳八百余支,足够装备一个营,禁卫第一合成旅现在已经换装了两个战兵营的火铳,尚缺两个营的装备,若是两个车兵营也装备火铳的话,那就还缺四个营的火铳。
“是。”杨恒当即答应下来,觉得鲁锦如此安排必有因由,自己刚来,知道的还太少,看来得找人多熟悉一下才行。
经过这次调整之后,鲁锦的禁卫军里就有了朱寿和张温两支主力部队,朱寿的第一团已经完成了火器化改编,鲁锦就想着把张温的第六团也全部火器化。
“八斤野战炮现在已经开始量产了,月产十六门,足够装备一个炮连,另有野战榴弹炮,还未正式定型,不知该量产哪一型?这是铁厂发来的奏疏,请大帅尽快定夺。”
鲁锦闻言一愣,“什么问题?”
“大帅说这叫盘珠机,专门用来打磨石球铁球的,咱们铁厂这是盘的炮子和铳子。”
第213章 庞大的铁厂
现在铁厂一共有16座高炉,但只有八座炉子能够同时稳定生产,就算修理班紧赶慢赶,最多也只能保障十座炉子同时开工。
每座炉子日产铁两吨半,八座炉子就是日产二十吨铁,一个月能产出六百吨,只用来打造兵器的话,根本就用不完,哪怕算上铸造火炮也是一样。
东线成立第37军,杨璟任37军总管,授中将衔,正二品,下辖103师和107师,杨璟兼任103师督师,第4团指挥使,103师下辖杨璟的第四团,俞通海的第9团,常遇春的第13团,俞通海和常遇春都是大校军衔,正四品,俞通海兼任103师副督师。
“大帅,刚才我草拟北线36军的任命文书,发现新编18团有个问题。”
华高授大校军衔,正四品,兼任107师副督师。
然后就被转移到另一处,有个超大的支轴剪刀,人可以直接骑在剪刀的刀柄上,用全身的压力控制剪刀,将铁板剪成一个个巴掌大的铁片。
鲁锦这边安排的挺好,只是东线的任命书还没发出的时候,杨璟就急匆匆的找了过来。
杨恒还没去过铁厂,只是刚从营造司的许济川那里了解的情况,他连忙掏出一个小簿子查阅道。
这些铁除了满足军队需要外,甚至还能拨出一部分用来民用,李善长这阵子就从铁厂拨了不少铁发给各县,让他们打造农具,全力保障各县的春耕事宜。
如此一来,打造一个合成旅的火器装备,就得半年时间,勉强能在渡江前给朱寿的合成旅换装,但张温的装备就凑不出来了。
以前的炉子,每个月有十天都在修补,只有二十天在产出,现在的炉子,每个月有半个月都在修补,只有十五天在产出,但就这十五天的产出,还是比原来的二十天产出要多。
现在单日产量翻倍,但炉衬的寿命只剩七天了,连烧七天之后,必须停炉更换炉衬,把原来的烧裂缺损的火泥铲下来,再重新搪补一层火泥,还要把炉衬的湿泥烘干,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杨恒一到铁厂,顿时就感觉大开眼界,肥西铁厂坐落在淝河南岸,一条从淝河挖出来的人工水渠穿厂而过,几架横卧的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终日不休的运转,通过木头齿轮,将源源不断的动力导入旁边的巨大车间之中。
他把张德胜从郭子兴副手的位置薅出来,一来是不想把张德胜这员猛将放在郭子兴手下吃灰,二是想着将来渡江的时候带上他,把这样的猛将放在庐州防守,实在是浪费。
“哎呀,这事怪我,竟将十七团给忘了,张德胜部现在何处?”
想通了此中关节,鲁锦突然站定说道,“立刻把第17团召回,移驻巢县,编入东线37军107师序列,把张温的第六团调回禁卫军序列,归我直辖。”
鲁锦想了想问道,“现在铁厂的燧发火铳产量如何了?”
月产一个团的甲胄虽不算慢,但部队人多,时间又很紧张,想在半年之内给部队全部换装一遍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暂时还是只能紧着前线有作战需求的部队换装,这才让几个新来的降将捡了便宜。
他还以为安庆那些降将有什么问题,杨恒这个原安庆路照磨知道些他不清楚的事情,可谁知杨恒却指东打西,向鲁锦反问道。
如今这样的砖砌厂房还只有一座,旁边还有一间正在施工,此时已经到了架设屋顶的环节,杨恒在那看了一会,又找工匠询问一番才弄明白,原来盖这车间的法子还是鲁锦提出来的,用建桥的法子,把两面墙体当作桥墩,把屋顶当作桥面,像是建拱桥一样,这才造出了如此巨大又没有柱子的工房。
再到炼铁区,一排排的砖砌高炉矗立在那里,每座炉子高两丈,差不多七米高,旁边还有旋转的坡道和木制滑轮起重机,便于工匠推着小车从炉顶送料,或者用吊机直接把料吊装上去。
廖永坚任37军副总管,授少将衔,正三品,兼任107师督师,水师一团指挥使,下辖水师一团,华高的水师二团,张温的第六团。
“十七团?”鲁锦突然愣住,一时竟忘了十七团主官是谁?他连忙掏出本子查找,看到张德胜的名字,顿时哭笑不得。
杨恒见鲁锦终于想起来的样子,连忙建议道,“大帅之前不是说担心渡江时没有骑兵吗?何不将骑兵二团编入禁卫军序列,让17团编入105师序列,用来防守庐州,这样就能把骑兵二团换出来了。”
杨恒见到那台重达数万斤的轧钢机,才知道为何这个铁厂的甲胄产量这么大。
因为肥西铁厂有一台水力轧钢机的缘故,所以打起甲片来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就能产出足够装配八副甲胄的铁片,昼夜三班倒的情况下,每天都能生产出足够190副甲胄的甲片。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你先把各部的任命文书拟出来,到我这盖印发出去,然后马上去铁厂调查一下情况,接下来半年,至少要让火器的产量翻一倍出来,起码要月产两个营的火铳,你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制约了产量,是缺工匠,还是技术不足,然后回来向我汇报。”
“是。”杨恒再次领命而去,很快就把任命文书修改之后,送给鲁锦签字盖章,发了出去,然后立刻乘船去了铁厂,调查产量的情况。
炉温高,融化矿石需要的时间就短,在没加盖子,人力鼓风的时候,每座炉子每天只能出铁水六次,但是经过改造之后,现在每昼夜能出铁12次,单炉产量直接翻了一倍,单炉日产两吨多铁,约五千斤以上。
他好奇的跟旁边的工匠问道,“这是何物?”
鲁锦闻言皱眉思考片刻,有些不满铁厂的生产速度。
这些高炉经过鲁锦的提议,还进行了改装,给每个炉子上面加了个铁盖子,盖子内搪火泥,保温防火,再加上焦炭,水力鼓风,这三样技术加在一起,足够把炉温提高到1800℃以上,比以前炼铁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现在的火器产量还是太慢,一个月800多支火枪只能装备一个营,合成旅最少要有四个火枪营,还有两个营的车兵,最好也装备短铳,这样一来,一个合成旅就得六个营的火铳,这还没算骑兵的短火铳呢,要算上骑兵那就更多。
杨恒以前从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事宜,这还是第一次知道高炉需要经常停炉修补,这就导致了肥西铁厂现在虽然高炉众多,但能同时开工的,其实还是有限。
效率确实提高了,但也提高的有限,想要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就得研发耐火砖,才能让炉子坚持更长的时间,但鲁锦暂时又没那个时间。
杨恒在车间里看到了那台水力轧钢机,上下四个摞起来的铁辊子,每个重达六吨以上,四个加起来足有二十多吨,架在一个铸铁的架子上,两端套有青铜轴承,通过水车驱动辊轴。
杨恒拿起一颗光滑圆润的铁球,入手十分沉重,看着旁边放置的一门火炮,心中猜测,这应该就是正在量产的八斤野战炮,也就是说,他手中这颗铁球就有八斤重。
毕竟十八团是廖永忠这个106师督师的直属兵力,督师的亲兵拉出去连个像样的甲胄都没有,实在让人笑话。
] 又往前没走几步,一阵阵刺耳的摩擦声传来,杨恒抬头望去,只见是一排黑黝黝的铁磨盘,上下两个铁磨旋转,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鲁锦一拍脑门,暗骂一声自己的记性,这些天军队大整编,新编了好几个团,居然把张德胜给忘了。
只是现在没有冲压机,头盔还要靠工匠手工敲打,所以全套甲胄的产量提不上去,再有就是布面装配环节拖慢了进度,不然单论甲片产量的话,一个月产出5700多副甲胄理论上也是能做到的。
然后这些铁片又会交给手艺好的制甲师傅,手工敲打精炼,再进行定型修边,最后经过打孔,热处理,制成钢甲片,至于往布上钉铆钉的组装工作,就不归他们管了。
旁边的沙地上还摆满了一颗颗圆润的铁球炮弹,堆的像金字塔一样。
“大帅还有别的吩咐吗?若是没有吩咐,我就去草拟新的文书。”
一名工匠从旁边的炉子里夹出一块书册大小,烧的通红的厚铁板,放在轧钢机的铁辊中反复碾压,铁板立刻被压的越来越薄,面积越来越大,直到变成小半个书案大小。
杨恒连忙答道,“张德胜原是八团副指挥,跟大帅一起去打的宿松,新编十七团也在宿松成立,现在应该还在宿松或是太湖。”
如果张芸绣能生出一个男丁,立为太子,张温怕是舍了命也要保住这个外甥。
“不,不能这样换,让我想想。”鲁锦闻言摇了摇头,在原地转圈跺着步子思考起来。
“这新编第十八团都有了安排,可这十七团为何没有安排?”
杨恒又好奇问道,“这炮弹直接铸造不行吗?为何非要再磨一下?”
不过这么改造之后,也不全是好处,效率的确提升了,但是炉衬的寿命也变短了,以前每天出6次铁水,十天才停炉修补一次炉衬。
“铁厂现在月产火铳八百余支,足够装备一个营,禁卫第一合成旅现在已经换装了两个战兵营的火铳,尚缺两个营的装备,若是两个车兵营也装备火铳的话,那就还缺四个营的火铳。
“是。”杨恒当即答应下来,觉得鲁锦如此安排必有因由,自己刚来,知道的还太少,看来得找人多熟悉一下才行。
经过这次调整之后,鲁锦的禁卫军里就有了朱寿和张温两支主力部队,朱寿的第一团已经完成了火器化改编,鲁锦就想着把张温的第六团也全部火器化。
“八斤野战炮现在已经开始量产了,月产十六门,足够装备一个炮连,另有野战榴弹炮,还未正式定型,不知该量产哪一型?这是铁厂发来的奏疏,请大帅尽快定夺。”
鲁锦闻言一愣,“什么问题?”
“大帅说这叫盘珠机,专门用来打磨石球铁球的,咱们铁厂这是盘的炮子和铳子。”
第213章 庞大的铁厂
现在铁厂一共有16座高炉,但只有八座炉子能够同时稳定生产,就算修理班紧赶慢赶,最多也只能保障十座炉子同时开工。
每座炉子日产铁两吨半,八座炉子就是日产二十吨铁,一个月能产出六百吨,只用来打造兵器的话,根本就用不完,哪怕算上铸造火炮也是一样。
东线成立第37军,杨璟任37军总管,授中将衔,正二品,下辖103师和107师,杨璟兼任103师督师,第4团指挥使,103师下辖杨璟的第四团,俞通海的第9团,常遇春的第13团,俞通海和常遇春都是大校军衔,正四品,俞通海兼任103师副督师。
“大帅,刚才我草拟北线36军的任命文书,发现新编18团有个问题。”
华高授大校军衔,正四品,兼任107师副督师。
然后就被转移到另一处,有个超大的支轴剪刀,人可以直接骑在剪刀的刀柄上,用全身的压力控制剪刀,将铁板剪成一个个巴掌大的铁片。
鲁锦这边安排的挺好,只是东线的任命书还没发出的时候,杨璟就急匆匆的找了过来。
杨恒还没去过铁厂,只是刚从营造司的许济川那里了解的情况,他连忙掏出一个小簿子查阅道。
这些铁除了满足军队需要外,甚至还能拨出一部分用来民用,李善长这阵子就从铁厂拨了不少铁发给各县,让他们打造农具,全力保障各县的春耕事宜。
如此一来,打造一个合成旅的火器装备,就得半年时间,勉强能在渡江前给朱寿的合成旅换装,但张温的装备就凑不出来了。
以前的炉子,每个月有十天都在修补,只有二十天在产出,现在的炉子,每个月有半个月都在修补,只有十五天在产出,但就这十五天的产出,还是比原来的二十天产出要多。
现在单日产量翻倍,但炉衬的寿命只剩七天了,连烧七天之后,必须停炉更换炉衬,把原来的烧裂缺损的火泥铲下来,再重新搪补一层火泥,还要把炉衬的湿泥烘干,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杨恒一到铁厂,顿时就感觉大开眼界,肥西铁厂坐落在淝河南岸,一条从淝河挖出来的人工水渠穿厂而过,几架横卧的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终日不休的运转,通过木头齿轮,将源源不断的动力导入旁边的巨大车间之中。
他把张德胜从郭子兴副手的位置薅出来,一来是不想把张德胜这员猛将放在郭子兴手下吃灰,二是想着将来渡江的时候带上他,把这样的猛将放在庐州防守,实在是浪费。
“哎呀,这事怪我,竟将十七团给忘了,张德胜部现在何处?”
想通了此中关节,鲁锦突然站定说道,“立刻把第17团召回,移驻巢县,编入东线37军107师序列,把张温的第六团调回禁卫军序列,归我直辖。”
鲁锦想了想问道,“现在铁厂的燧发火铳产量如何了?”
月产一个团的甲胄虽不算慢,但部队人多,时间又很紧张,想在半年之内给部队全部换装一遍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暂时还是只能紧着前线有作战需求的部队换装,这才让几个新来的降将捡了便宜。
他还以为安庆那些降将有什么问题,杨恒这个原安庆路照磨知道些他不清楚的事情,可谁知杨恒却指东打西,向鲁锦反问道。
如今这样的砖砌厂房还只有一座,旁边还有一间正在施工,此时已经到了架设屋顶的环节,杨恒在那看了一会,又找工匠询问一番才弄明白,原来盖这车间的法子还是鲁锦提出来的,用建桥的法子,把两面墙体当作桥墩,把屋顶当作桥面,像是建拱桥一样,这才造出了如此巨大又没有柱子的工房。
再到炼铁区,一排排的砖砌高炉矗立在那里,每座炉子高两丈,差不多七米高,旁边还有旋转的坡道和木制滑轮起重机,便于工匠推着小车从炉顶送料,或者用吊机直接把料吊装上去。
廖永坚任37军副总管,授少将衔,正三品,兼任107师督师,水师一团指挥使,下辖水师一团,华高的水师二团,张温的第六团。
“十七团?”鲁锦突然愣住,一时竟忘了十七团主官是谁?他连忙掏出本子查找,看到张德胜的名字,顿时哭笑不得。
杨恒见鲁锦终于想起来的样子,连忙建议道,“大帅之前不是说担心渡江时没有骑兵吗?何不将骑兵二团编入禁卫军序列,让17团编入105师序列,用来防守庐州,这样就能把骑兵二团换出来了。”
杨恒见到那台重达数万斤的轧钢机,才知道为何这个铁厂的甲胄产量这么大。
因为肥西铁厂有一台水力轧钢机的缘故,所以打起甲片来速度非常快,一个小时就能产出足够装配八副甲胄的铁片,昼夜三班倒的情况下,每天都能生产出足够190副甲胄的甲片。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你先把各部的任命文书拟出来,到我这盖印发出去,然后马上去铁厂调查一下情况,接下来半年,至少要让火器的产量翻一倍出来,起码要月产两个营的火铳,你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制约了产量,是缺工匠,还是技术不足,然后回来向我汇报。”
“是。”杨恒再次领命而去,很快就把任命文书修改之后,送给鲁锦签字盖章,发了出去,然后立刻乘船去了铁厂,调查产量的情况。
炉温高,融化矿石需要的时间就短,在没加盖子,人力鼓风的时候,每座炉子每天只能出铁水六次,但是经过改造之后,现在每昼夜能出铁12次,单炉产量直接翻了一倍,单炉日产两吨多铁,约五千斤以上。
他好奇的跟旁边的工匠问道,“这是何物?”
鲁锦闻言皱眉思考片刻,有些不满铁厂的生产速度。
这些高炉经过鲁锦的提议,还进行了改装,给每个炉子上面加了个铁盖子,盖子内搪火泥,保温防火,再加上焦炭,水力鼓风,这三样技术加在一起,足够把炉温提高到1800℃以上,比以前炼铁的效率大大提高。
但现在的火器产量还是太慢,一个月800多支火枪只能装备一个营,合成旅最少要有四个火枪营,还有两个营的车兵,最好也装备短铳,这样一来,一个合成旅就得六个营的火铳,这还没算骑兵的短火铳呢,要算上骑兵那就更多。
杨恒以前从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事宜,这还是第一次知道高炉需要经常停炉修补,这就导致了肥西铁厂现在虽然高炉众多,但能同时开工的,其实还是有限。
效率确实提高了,但也提高的有限,想要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就得研发耐火砖,才能让炉子坚持更长的时间,但鲁锦暂时又没那个时间。
杨恒在车间里看到了那台水力轧钢机,上下四个摞起来的铁辊子,每个重达六吨以上,四个加起来足有二十多吨,架在一个铸铁的架子上,两端套有青铜轴承,通过水车驱动辊轴。
杨恒拿起一颗光滑圆润的铁球,入手十分沉重,看着旁边放置的一门火炮,心中猜测,这应该就是正在量产的八斤野战炮,也就是说,他手中这颗铁球就有八斤重。
毕竟十八团是廖永忠这个106师督师的直属兵力,督师的亲兵拉出去连个像样的甲胄都没有,实在让人笑话。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叁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