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野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江南野人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四、刘、留二姓的演变关系
五、结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根据遗址所出动物纹、葵纹瓦当,只见圆形不见五角形水管道等说明它营建于战国。大量各式云纹瓦当和兼篆隶书体的戳印陶文出土,证明宫殿建成后,有秦一代,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那么,“刘”字陶文的产生年代大致可推断在战国中期到秦代初期之间。比照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其他陶文,包括“刘”字在内的这类陶文不见官署名与地名,应是当时秦国制陶工匠的姓名,“刘”字为秦国祁姓刘氏氏名的书写字形可能性很大。从字形结构分析,“刘”形中的“刀”作为装饰性的部件,“刘”应是“(上卯下金)”的增繁字,后来逐渐定型为祁姓刘氏的专属用字。
“刘”与“留”均以“卯”作为声符,《淮南子·原道训》(刘文典,1998):“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刘览,回观也。刘,读留连之留,非刘氏之刘也。”知“留”与“刘”古可通假,同时,根据高诱“非刘氏之刘”的表述,我们能大致推测汉时人们已将祁姓刘氏的“刘”与“留”混用,从而导致姬姓留(刘)氏与祁姓刘氏在后世共用一个字形“刘”。陆德明《春秋左氏音义》(黄焯,2006)“邬臧”条注:“旧乌户反,又音偃。案地名在周者,乌户反。隐十一年,王取邬、留是也。”陆德明所着“王取邬、留”对应今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之文,可知以当时陆氏所见《左传》之写本,“刘”极可能是写作“留”的。出土于胜金口遗址的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残片(编号ch2432r)(2018)存“昭公二十二年”中部分文字,涉及姬姓刘氏相关史事的有“刘子。(杜注)北山,洛北芒也。王知单、刘(后缺)立子朝,欲因田猎先煞(后缺)”“单子立刘蚠”二句,其中“刘”字共有三处,除“王知单、刘(后缺)立子朝”中“刘”字因残缺辨析不清外,另两处“刘”字均写为“刘”形,与河南洛阳出土的唐代上开府董葵墓志碑刻(郭郁烈,2008)中的“刘”字字形相近,荣新江(2007)认定为唐人精写本。可知最晚至唐代,时人或已将《左传》中的“留子”等传写为“刘子”。姬姓刘氏本为留氏,因“留”与“刘”互为通假,以致后世传写混淆不分,误将祁姓之“刘”用作姬姓留氏氏名。
喜欢中华留氏总谱下卷请大家收藏:中华留氏总谱下卷.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宝《元和姓纂》(1994)“留姓”条:“留,卫大夫留封人之后也。”《广韵》(周祖谟,2011)留字条:“姓出会稽,本自卫大夫留封人之后。后汉末避地会稽,遂居东阳,为郡豪族。”可知留姓一支出自先秦卫国大夫留封人族裔。宋人邓名世(2006)曾质疑《姓纂》和《广韵》关于留姓祖源的可靠性,他认为:“古有二留,皆未尝属卫,卫之大夫何自为留封人也?”邓名世显然是将郑国留邑(即前文所述刘邑)、宋国留邑(属彭城)与卫国留邑等同混淆,以为《姓纂》和《广韵》犯了地望上的错误。笔者认为,《姓纂》等所谓“卫大夫留封人”的所在地,应指的是卫国与齐国接壤的边邑留舒。郦道元《水经注》(1995):“马頬水又东北流经鱼山南,山即吾山也。……山上有柳舒城,魏东阿曹子建每登之,有终焉之志。及其终也,葬山西。”“柳”“留”二字皆从卯声,古者可通假,柳舒城即留舒城。《山东通志》(岳浚,1986)东阿县条:“留舒城,在县西境。《水经注》吾山上有柳舒城,本作留舒。”留舒,即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黄河以西的鱼山附近。
如宋代留正《清源留氏族谱序》(佚名,1833)引《世家录》记载,称留氏源自帝尧之子留累。所录留累左手有“戴卯悬系,重田居中”八字之事,则是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欧阳修、宋祁,1975)“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改写而成,显然是把留氏混淆为与祁姓刘氏同源。又如留正《清源留氏族谱序》(佚名,1833)、留迈《重修族谱序》(佚名,1833)中都提到了“子国、子嗟仕东周”的故事,该事则是根据《诗经·丘中有麻》毛传郑笺对留国大夫“子国、子嗟”的注解而来。族谱序误将姬姓留氏人物写入世系之中,也是不符合史实的。
除此以外,由于刘、留字音、字形上的相近,历史上确实出现了改留为刘、贬刘为留的改姓现象。如《清源留安留刘氏族谱》(佚名,1833)录《天禄公改刘氏遗嘱》:“宋社倾颓,胡元入主。……由是弃官归梓,改姓为刘,所愿后世子孙,恪遵遗训,惟孝惟忠,无忘乃祖,卯田卯金,原属共宗,是所至嘱。”南宋末年泉州留天禄一支,因宋亡避世改姓,将留姓改为刘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泉州留氏一族刘留同源的姓氏观念。又如南朝宋竟陵王刘诞,因起兵叛乱被杀,沈约《宋书》(佚名,2019):“因葬广陵,贬姓留氏。”刘诞一族由此被贬姓为留,与刘宋皇族在姓氏名分上彻底脱离了关系。
(二)源自卫地留舒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氏名起源的不同,刘、留二姓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演变路径。其中,祁姓刘氏的氏名为假借他字,后定型为刘姓的专属字形;姬姓刘氏本作留氏,因“留”与“刘”通假,导致后世误将祁姓刘氏的字形“刘”用作姬姓留氏氏名。现有的留氏族群源自于先秦“卫大夫留封人之后”,与祁姓刘氏、姬姓留氏皆非同源,但由于后世刘、留二姓均有互改姓氏的现象,逐渐造成了两姓混同。
(一)源自姬姓留(刘)国
现存留氏族谱均以东汉留因为第一代始祖,留名辉《清源留氏族谱重修序》(2013)载留因“渡江入浙,居婺州金华县长乐乡”,与《广韵》“汉末避地会稽,遂居东阳”的记载相合,知其源自“卫大夫留封人之后”,即笔者认为的卫国留舒。此外,该留氏族群的始迁祖为唐代的留钟,留正《清源留氏族谱序》(佚名,1833)称其“莅官入闽,爱泉州山水之胜,卜居晋江县阴里开元寺西南隅,闽之有留实始于此。”该族群从唐代开始,便迁居至福建泉州一带,族群活动及发展区域相对比较集中。泉州留氏自初代留因开始,便有详尽的世系记录,但对于留因渡江之前的世系记述,也存一些在张冠李戴的情况。
(二)写作“刘”。陕西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曾出土印有“刘”字的陶文2件(袁仲一、刘钰,2009)(《秦陶文新编》编号2300、2302),为典型的秦系文字。其字形结构从金、从刀、卯声,与现代汉字“刘”的字形已非常接近。而关于秦咸阳宫的营造时间,刘庆柱、陈国英(1976)等认为:
要厘清刘、留二姓的关系,首先需要梳理留姓的源流。依据现有材料,留姓有两个源头:
(上卯下金)与刘皆从卯声可通假,从字形上看,刘形中的“刀”或作为装饰性的部件,刘应是(上卯下金)的增繁字。再结合祁姓刘氏族群历史上的迁徙路线,《汉书·高帝纪》(班固,1962):“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欧阳修,宋祁,1975):“会适秦,归晋,有子留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祁姓刘氏于战国时由秦入魏,十世孙曾为魏国大夫,又因魏惠王迁都,便随行迁徙大梁,最终移居丰邑。那么,晋地出土的(上卯下金)氏私印或为来自于世居魏国的祁姓刘氏族人,“(上卯下金)”为战国时期祁姓刘氏氏名的字形之一。
历史上卫国和齐国接壤,据《左传·定公九年》载:“齐侯致卫禚、媚、杏。”齐国为了答谢卫国与之一同攻伐晋国,将自己的禚、媚、杏三地赠送给卫国。杜预(1977)注:“三邑皆齐西界,以答谢卫意。”禚、媚、杏三地当时属于齐国西面的边境。又《左传·哀公十五年》:“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可知禚、媚等地均在济水(今黄河下游段)以西,与留舒的地理位置相近。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2009):“齐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三百,是则齐、卫分境之。”卫国与齐国曾经可能以济水作为国界,那么位于济水以西的留舒在一段时期内就成为了卫国东部的边境,《姓纂》《广韵》“卫大夫留封人”的说法自然也是成立的。因此,留姓一支的祖源应出于卫国留舒,族人以邑名为氏。
(上卯下金)”。《古玺汇编》(罗福颐,1981)录有一枚战国时期晋地私印(《玺汇》编号3268),印面二字隶定为“(上卯下金)?”,为人的姓名。其中“(上卯下金)”形上部为卯,下部为金,从“金”的部件较同时期的“金”形少一横笔。依照周代男子姓名称谓的书写记录形式,“(上卯下金)”为族氏,“?”为人名。按《集韵》(2017):“铆,美金。”或为(上卯下金)字的本义。又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983)录矛铭文:“郾王o乍巨o(上卯下金)”,“(上卯下金)”与“(左金右矛)”通,(上卯下金)亦可释为矛。私印“(上卯下金)?”中的“(上卯下金)”应是被假借用来作为氏名之称。
] 四、刘、留二姓的演变关系
五、结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根据遗址所出动物纹、葵纹瓦当,只见圆形不见五角形水管道等说明它营建于战国。大量各式云纹瓦当和兼篆隶书体的戳印陶文出土,证明宫殿建成后,有秦一代,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曾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那么,“刘”字陶文的产生年代大致可推断在战国中期到秦代初期之间。比照咸阳宫殿遗址出土的其他陶文,包括“刘”字在内的这类陶文不见官署名与地名,应是当时秦国制陶工匠的姓名,“刘”字为秦国祁姓刘氏氏名的书写字形可能性很大。从字形结构分析,“刘”形中的“刀”作为装饰性的部件,“刘”应是“(上卯下金)”的增繁字,后来逐渐定型为祁姓刘氏的专属用字。
“刘”与“留”均以“卯”作为声符,《淮南子·原道训》(刘文典,1998):“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刘览,回观也。刘,读留连之留,非刘氏之刘也。”知“留”与“刘”古可通假,同时,根据高诱“非刘氏之刘”的表述,我们能大致推测汉时人们已将祁姓刘氏的“刘”与“留”混用,从而导致姬姓留(刘)氏与祁姓刘氏在后世共用一个字形“刘”。陆德明《春秋左氏音义》(黄焯,2006)“邬臧”条注:“旧乌户反,又音偃。案地名在周者,乌户反。隐十一年,王取邬、留是也。”陆德明所着“王取邬、留”对应今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之文,可知以当时陆氏所见《左传》之写本,“刘”极可能是写作“留”的。出土于胜金口遗址的杜预《春秋经传集解》残片(编号ch2432r)(2018)存“昭公二十二年”中部分文字,涉及姬姓刘氏相关史事的有“刘子。(杜注)北山,洛北芒也。王知单、刘(后缺)立子朝,欲因田猎先煞(后缺)”“单子立刘蚠”二句,其中“刘”字共有三处,除“王知单、刘(后缺)立子朝”中“刘”字因残缺辨析不清外,另两处“刘”字均写为“刘”形,与河南洛阳出土的唐代上开府董葵墓志碑刻(郭郁烈,2008)中的“刘”字字形相近,荣新江(2007)认定为唐人精写本。可知最晚至唐代,时人或已将《左传》中的“留子”等传写为“刘子”。姬姓刘氏本为留氏,因“留”与“刘”互为通假,以致后世传写混淆不分,误将祁姓之“刘”用作姬姓留氏氏名。
喜欢中华留氏总谱下卷请大家收藏:中华留氏总谱下卷.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宝《元和姓纂》(1994)“留姓”条:“留,卫大夫留封人之后也。”《广韵》(周祖谟,2011)留字条:“姓出会稽,本自卫大夫留封人之后。后汉末避地会稽,遂居东阳,为郡豪族。”可知留姓一支出自先秦卫国大夫留封人族裔。宋人邓名世(2006)曾质疑《姓纂》和《广韵》关于留姓祖源的可靠性,他认为:“古有二留,皆未尝属卫,卫之大夫何自为留封人也?”邓名世显然是将郑国留邑(即前文所述刘邑)、宋国留邑(属彭城)与卫国留邑等同混淆,以为《姓纂》和《广韵》犯了地望上的错误。笔者认为,《姓纂》等所谓“卫大夫留封人”的所在地,应指的是卫国与齐国接壤的边邑留舒。郦道元《水经注》(1995):“马頬水又东北流经鱼山南,山即吾山也。……山上有柳舒城,魏东阿曹子建每登之,有终焉之志。及其终也,葬山西。”“柳”“留”二字皆从卯声,古者可通假,柳舒城即留舒城。《山东通志》(岳浚,1986)东阿县条:“留舒城,在县西境。《水经注》吾山上有柳舒城,本作留舒。”留舒,即在今山东省东阿县黄河以西的鱼山附近。
如宋代留正《清源留氏族谱序》(佚名,1833)引《世家录》记载,称留氏源自帝尧之子留累。所录留累左手有“戴卯悬系,重田居中”八字之事,则是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欧阳修、宋祁,1975)“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改写而成,显然是把留氏混淆为与祁姓刘氏同源。又如留正《清源留氏族谱序》(佚名,1833)、留迈《重修族谱序》(佚名,1833)中都提到了“子国、子嗟仕东周”的故事,该事则是根据《诗经·丘中有麻》毛传郑笺对留国大夫“子国、子嗟”的注解而来。族谱序误将姬姓留氏人物写入世系之中,也是不符合史实的。
除此以外,由于刘、留字音、字形上的相近,历史上确实出现了改留为刘、贬刘为留的改姓现象。如《清源留安留刘氏族谱》(佚名,1833)录《天禄公改刘氏遗嘱》:“宋社倾颓,胡元入主。……由是弃官归梓,改姓为刘,所愿后世子孙,恪遵遗训,惟孝惟忠,无忘乃祖,卯田卯金,原属共宗,是所至嘱。”南宋末年泉州留天禄一支,因宋亡避世改姓,将留姓改为刘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泉州留氏一族刘留同源的姓氏观念。又如南朝宋竟陵王刘诞,因起兵叛乱被杀,沈约《宋书》(佚名,2019):“因葬广陵,贬姓留氏。”刘诞一族由此被贬姓为留,与刘宋皇族在姓氏名分上彻底脱离了关系。
(二)源自卫地留舒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氏名起源的不同,刘、留二姓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演变路径。其中,祁姓刘氏的氏名为假借他字,后定型为刘姓的专属字形;姬姓刘氏本作留氏,因“留”与“刘”通假,导致后世误将祁姓刘氏的字形“刘”用作姬姓留氏氏名。现有的留氏族群源自于先秦“卫大夫留封人之后”,与祁姓刘氏、姬姓留氏皆非同源,但由于后世刘、留二姓均有互改姓氏的现象,逐渐造成了两姓混同。
(一)源自姬姓留(刘)国
现存留氏族谱均以东汉留因为第一代始祖,留名辉《清源留氏族谱重修序》(2013)载留因“渡江入浙,居婺州金华县长乐乡”,与《广韵》“汉末避地会稽,遂居东阳”的记载相合,知其源自“卫大夫留封人之后”,即笔者认为的卫国留舒。此外,该留氏族群的始迁祖为唐代的留钟,留正《清源留氏族谱序》(佚名,1833)称其“莅官入闽,爱泉州山水之胜,卜居晋江县阴里开元寺西南隅,闽之有留实始于此。”该族群从唐代开始,便迁居至福建泉州一带,族群活动及发展区域相对比较集中。泉州留氏自初代留因开始,便有详尽的世系记录,但对于留因渡江之前的世系记述,也存一些在张冠李戴的情况。
(二)写作“刘”。陕西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曾出土印有“刘”字的陶文2件(袁仲一、刘钰,2009)(《秦陶文新编》编号2300、2302),为典型的秦系文字。其字形结构从金、从刀、卯声,与现代汉字“刘”的字形已非常接近。而关于秦咸阳宫的营造时间,刘庆柱、陈国英(1976)等认为:
要厘清刘、留二姓的关系,首先需要梳理留姓的源流。依据现有材料,留姓有两个源头:
(上卯下金)与刘皆从卯声可通假,从字形上看,刘形中的“刀”或作为装饰性的部件,刘应是(上卯下金)的增繁字。再结合祁姓刘氏族群历史上的迁徙路线,《汉书·高帝纪》(班固,1962):“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徙大梁。”又《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欧阳修,宋祁,1975):“会适秦,归晋,有子留秦,自为刘氏。生明,明生远,远生阳,十世孙,战国时获于魏,遂为魏大夫。”祁姓刘氏于战国时由秦入魏,十世孙曾为魏国大夫,又因魏惠王迁都,便随行迁徙大梁,最终移居丰邑。那么,晋地出土的(上卯下金)氏私印或为来自于世居魏国的祁姓刘氏族人,“(上卯下金)”为战国时期祁姓刘氏氏名的字形之一。
历史上卫国和齐国接壤,据《左传·定公九年》载:“齐侯致卫禚、媚、杏。”齐国为了答谢卫国与之一同攻伐晋国,将自己的禚、媚、杏三地赠送给卫国。杜预(1977)注:“三邑皆齐西界,以答谢卫意。”禚、媚、杏三地当时属于齐国西面的边境。又《左传·哀公十五年》:“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可知禚、媚等地均在济水(今黄河下游段)以西,与留舒的地理位置相近。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2009):“齐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三百,是则齐、卫分境之。”卫国与齐国曾经可能以济水作为国界,那么位于济水以西的留舒在一段时期内就成为了卫国东部的边境,《姓纂》《广韵》“卫大夫留封人”的说法自然也是成立的。因此,留姓一支的祖源应出于卫国留舒,族人以邑名为氏。
(上卯下金)”。《古玺汇编》(罗福颐,1981)录有一枚战国时期晋地私印(《玺汇》编号3268),印面二字隶定为“(上卯下金)?”,为人的姓名。其中“(上卯下金)”形上部为卯,下部为金,从“金”的部件较同时期的“金”形少一横笔。依照周代男子姓名称谓的书写记录形式,“(上卯下金)”为族氏,“?”为人名。按《集韵》(2017):“铆,美金。”或为(上卯下金)字的本义。又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983)录矛铭文:“郾王o乍巨o(上卯下金)”,“(上卯下金)”与“(左金右矛)”通,(上卯下金)亦可释为矛。私印“(上卯下金)?”中的“(上卯下金)”应是被假借用来作为氏名之称。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中华留氏总谱下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江南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中华留氏总谱下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