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涛 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又如何
北溟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北溟鱼.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二不可:
喜欢睡懒觉,抱着琴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让他正襟危坐,不给他捉虱子,他会给痒死,怎么能够裹着漂漂亮亮的官服动不动就对上官作揖会拜呢?
清谈潇洒,作书辛苦,他最讨厌写文章,可是做了官就得写奏章,桌上的各种请柬啊请示都得作答,他不干吧,人家要说玩忽职守,他干,就是把他往死里逼。
看着是对山涛委以重任,实际上是在试探山涛投靠的忠诚度。司马昭亲征邓艾,首都的亲曹派有可能从邺城的王族中扶持一个傀儡出来打着拨乱反正的名义武装政变。司马昭的意思很明白:给你五百兵,给你和姓曹的们行一个方便,反不反随你。实际上对于山涛的不敢,捏了个稳瓶:山涛不会反。五百个士兵,根本不管用。司马昭父子篡权靠的是皇家禁卫军,掌内军的中领军,中领军手下有五校、武卫、中垒三营。在曹魏最后的小皇帝曹奂时代,司马昭把都督外军的中护军和中领军的职责合并,负责软禁小皇帝和割断他和邺城王族的联系。
山涛做这个决定,把自己逼进了两边不讨好的绝境:对竹林集团的背叛让他得不到老朋友和一众年轻崇拜者们的支持;就是司马昭阵营内部,对他一个外来的新人,也没有信任可言——司马昭的姻亲旧友早已经把地盘分割干净了:贾充、荀勖、何曾这样一开始就跟着司马昭的死党自不必说,还有高平陵政变之后投靠司马昭的朝廷大佬及他们的后代,比如钟会、卫瓘。支持司马昭的还有泰山羊氏。泰山羊氏累世重臣,羊祜的姐姐是司马师的老婆,和司马昭的关系显然比山涛近。
嵇康在刑场上一共说了两句话,“《广陵散》就此绝矣”是给天下人的告别。m.wannengwu.com而另一句,说给他儿子嵇绍:“巨源在,儿不孤。”一个父亲死的时候,最怕孤儿寡母无人赡养;一个优秀的男人死的时候,最怕的是他尚未成年的儿子将来不能够了解这个父亲的一生。可是嵇康对于这两点没有任何的安排,就潇洒地做了理想的殉道士,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会有人替他做好,那个人,叫山巨源。
山涛比嵇康大十八岁,遇见阮籍、嵇康的时候他已经将近四十岁。是竹林众人中心智最成熟、洞察力最精深的一个。后代玄学家裴楷在山涛六七十岁的时候曾经和山涛共事,也一样骄傲的裴楷心悦诚服地对人称赞山涛,是一个“悠然深远”的人,你看着他和而不同,却总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嵇康以“非汤、武而薄周、孔”为主题向司马氏明确宣布,让我做官,不做;让我说好话,不说;让我像贾充、钟会那些虚伪的礼法之士跟在你们屁股后面大唱赞歌,不会。嵇康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不合作。
嵇康的反应已经超出了司马昭所能够容忍的限度,于是司马昭借着吕安一案将嵇康治罪杀死。三千太学生又借着这个机会闹了一次**,一时间司马昭陷入了口诛笔伐的汪洋大海中。
疾恶如仇,不爽就一定要说出来。官场能容忍我这样的人吗?
在那个玄学家们到处被迫害的时代,他要以这样沉重的方式担起现实的重担:在朝堂之上,为被礼法之士压得几乎难以翻身的名士集团重新赢回话语权。这是他们的高蹈自由得以继续保持和发扬的基础。文学和思想,永远是政治的奴婢,上头没有人罩着,名士们想狂也狂不起来。要让这些人最大可能地活命,山涛必须硬着头皮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嵇康从来也没想过要和山涛绝交,看看那封信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当事人都知道,嵇康不过拉着山涛做出戏,向着肆无忌惮的司马师兄弟出口恶气。
因为嵇康那封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作为对“竹林名士”精神的反叛者,一个被嵇康绝交的“小人”,总不得后代无数嵇康崇拜者的待见。可是,一个人,能让你在临终之时,将尘世间最重的牵挂托付与他,不是至交又是什么?
从上到下,公开反抗司马氏篡权的斗争基本上被处理得差不多了,一直浑浑噩噩以酒醉和任诞避世的竹林名士,特别是和曹氏沾亲带故的嵇康被逼着在政治上表态。于是有了这封特立独行、壁立千仞的绝交书。
讨厌俗人,比如说那些外表谨守礼法心里一肚子坏水的乡愿之人。可要是做官的话就得跟他们共事,一起吃饭谈公事,耳朵里面全是他们的聒噪,一股人肉臭气,简直就像是活报剧,怎么忍受得了?
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吊丧。明明不认识的人你让我怎么哭得出来呢?还得按着礼仪哭着跳脚。可是这都是别人很看重的事情,按着自己的心意别人要不高兴,按着别人的心意自己要受罪。
没耐心。但是做官的话就得处理没完没了的公事,没这本事啊。
但是,揣摩一下司马昭的想法,事情不那么简单。司马攸名义上是儿子,但其实是侄子,没有谁愿意把侄子举在肩头送上皇帝的宝座,留儿子在下面干看着。司马师可以高风亮节把位子传给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也能发扬风格把位子传给侄子司马攸,但是司马攸呢?也传给哥哥司马炎,造成一个诡异的之字传位法?传给哥哥,司马昭那么多儿子,凭什么司马炎当得皇帝,别人当不得?传给儿子,司马炎要心里不平衡。必然的结果就是大家打得你死我活,这是西晋惠帝时代发生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司马炎犹犹豫豫没把事情做绝,结果惹出大祸事。
围绕着立炎还是立攸,朝上又差点打起来,何曾、裴秀都主张立炎。最激烈的是何曾,颇有不立炎就回家种田的决绝。这几个人,都是贾充一派的,事功集团的老顽固,专打小名士。山涛却又一次低眉顺眼地从了充党,他的意见冠冕堂皇却又包含了这些潜藏的考量:立长是古训。似乎,昔日的名士山涛在进入司马氏政府之后立刻融入圆滑与权宜中,销声匿迹了。山涛的“窝囊废”行为颇使名士们不满,但是不久,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名士阵线又有了新的代言人,羊祜。这个司马师的小舅子,重情义,有风仪,因为在司马氏的禅代过程当中执掌禁军,立了大功,晋朝建立后很快升到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与此时任尚书令的贾充几乎势均力敌。他们两人本来都是司马氏的死忠派,但是在到底要不要攻打吴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羊祜主战,贾充死不肯战。所以,羊祜和贾充的针锋相对,让原先指着山涛替他们出气的名士们通通转移到了羊祜门下。山涛太“怂”,他们摇摇头,不再对山涛抱有任何期望。
山涛,字巨源。
然而他又必须赌一回,竹林集团的未来都在他手上捏着。山涛和其他的竹林名士不同,他出身寒族,历任县里的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他明白嵇康他们高蹈的追求,却又比他们更谨慎更细心。嵇康对山涛足够了解,知道他深沉坚毅。所以,骂他,也把儿子交托给他。而山涛,报答嵇康知己与信任的方式只有忍辱负重。
但羊祜在中枢任
摆在山涛面前的是两条路:一,跟着只管说不管做的学生们痛骂司马氏一顿;二,学着阮籍的样子,喝酒喝得人事不辨。
此时,担任中领军的是羊祜。羊祜是司马师老婆羊徽瑜的亲弟弟。所以,真正坐镇的是司马家自己的人,而山涛不过是为了曹家的人心里好受些被派过去做吉祥物的。这点山涛心里也明白,于是老实规矩地完成了工作。司马昭回来之后很赞赏老老实实没干坏事的山涛,在接下来的立储一事上询问了他的意见,标志着山涛进入了政治的核心圈。
嵇康说他自己有七不堪:
但山涛提议让嵇康代替他。山涛的意思也很明确:他个人坚定地站在竹林集团的一边,如果要造成两个集团的和解,就是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集团一起接受,他个人的受降是不可能的。嵇康却诡异地在这件事情过去差不多两年之后,才像是忽然惊醒一样写了这封绝交书。嵇康怎会不明白山涛的言外之意?只是对于他个人来说,曹氏女婿的家族立场和过于孤傲的个性,都让他难以成为名士集团与当权者和解的带头人。于是看得破忍不住的嵇康终于还是在司马氏兄弟杀害了曹髦之后愤而提笔,借着这个由头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可是山涛选了最极端的一条路:这时候,山涛就任吏部郎。在司马昭和竹林集团的矛盾已经剑拔弩张的时候。
司马昭亲征回来不久就晋升为晋王,最后一步从王到皇,他似乎并不急于完成。他倒是很着急立储的事情——焦点落在了储君到底选择大儿子司马炎,还是选择过继给司马师的二儿子司马攸。司马攸的人气很旺,因为司马师曾经说过,我的这个位子,将来是小攸的。司马攸的行事很正统,温良恭俭让,符合书生们的口味。按自己的喜好,山涛会选司马攸。
就任吏部郎之后不久,也就是嵇康被害后不久,山涛很快辞职不干,并且从史书上消失了。在舆论纷扰的时候,他明哲保身地带着对老朋友的怀念过了一段隐居生活,暂时淡出政坛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山涛做了一个决定,在禅代不可阻挡地来临之后,他顺从社会的潮流,但是他要和而不同。他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伙伴,划清他和贾充之流的界限。
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这一年,司马师和司马昭在相继杀害了名士派重臣夏侯玄、李丰,废齐王芳,平定名士毌丘俭、文钦和王凌的地方反抗之后,逼出了曹氏的第四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个有独立思考和反抗能力的曹髦,进攻司马昭府邸的高贵乡公事件。但是曹髦没出宫门就被贾充指使小宦官成济刺死,功败垂成。
不喜欢成汤、武王,看不起周公、孔子。名教会容忍我这样的人吗?
在刀尖上跳舞这件事,山涛做得很出色。
山涛再次出山,是司马昭亲征攻打在蜀国叛变的邓艾,派给了山涛看家的任务,以从事中郎的职位加了一个行军司马的头衔,给了五百个兵,让他去邺城看着曹氏的王族。
而逼出这封绝交信的原因,是司马昭想让山涛去组织部工作。这个职位是组织部长之下实际掌管铨选的关键位置,掌握了这个位置就在整个朝廷的人事变动上占据了制高点。这是司马氏向山涛抛出的一个非常有诚意的招安书。
] 二不可:
喜欢睡懒觉,抱着琴走到哪里唱到哪里,让他正襟危坐,不给他捉虱子,他会给痒死,怎么能够裹着漂漂亮亮的官服动不动就对上官作揖会拜呢?
清谈潇洒,作书辛苦,他最讨厌写文章,可是做了官就得写奏章,桌上的各种请柬啊请示都得作答,他不干吧,人家要说玩忽职守,他干,就是把他往死里逼。
看着是对山涛委以重任,实际上是在试探山涛投靠的忠诚度。司马昭亲征邓艾,首都的亲曹派有可能从邺城的王族中扶持一个傀儡出来打着拨乱反正的名义武装政变。司马昭的意思很明白:给你五百兵,给你和姓曹的们行一个方便,反不反随你。实际上对于山涛的不敢,捏了个稳瓶:山涛不会反。五百个士兵,根本不管用。司马昭父子篡权靠的是皇家禁卫军,掌内军的中领军,中领军手下有五校、武卫、中垒三营。在曹魏最后的小皇帝曹奂时代,司马昭把都督外军的中护军和中领军的职责合并,负责软禁小皇帝和割断他和邺城王族的联系。
山涛做这个决定,把自己逼进了两边不讨好的绝境:对竹林集团的背叛让他得不到老朋友和一众年轻崇拜者们的支持;就是司马昭阵营内部,对他一个外来的新人,也没有信任可言——司马昭的姻亲旧友早已经把地盘分割干净了:贾充、荀勖、何曾这样一开始就跟着司马昭的死党自不必说,还有高平陵政变之后投靠司马昭的朝廷大佬及他们的后代,比如钟会、卫瓘。支持司马昭的还有泰山羊氏。泰山羊氏累世重臣,羊祜的姐姐是司马师的老婆,和司马昭的关系显然比山涛近。
嵇康在刑场上一共说了两句话,“《广陵散》就此绝矣”是给天下人的告别。m.wannengwu.com而另一句,说给他儿子嵇绍:“巨源在,儿不孤。”一个父亲死的时候,最怕孤儿寡母无人赡养;一个优秀的男人死的时候,最怕的是他尚未成年的儿子将来不能够了解这个父亲的一生。可是嵇康对于这两点没有任何的安排,就潇洒地做了理想的殉道士,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会有人替他做好,那个人,叫山巨源。
山涛比嵇康大十八岁,遇见阮籍、嵇康的时候他已经将近四十岁。是竹林众人中心智最成熟、洞察力最精深的一个。后代玄学家裴楷在山涛六七十岁的时候曾经和山涛共事,也一样骄傲的裴楷心悦诚服地对人称赞山涛,是一个“悠然深远”的人,你看着他和而不同,却总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嵇康以“非汤、武而薄周、孔”为主题向司马氏明确宣布,让我做官,不做;让我说好话,不说;让我像贾充、钟会那些虚伪的礼法之士跟在你们屁股后面大唱赞歌,不会。嵇康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不合作。
嵇康的反应已经超出了司马昭所能够容忍的限度,于是司马昭借着吕安一案将嵇康治罪杀死。三千太学生又借着这个机会闹了一次**,一时间司马昭陷入了口诛笔伐的汪洋大海中。
疾恶如仇,不爽就一定要说出来。官场能容忍我这样的人吗?
在那个玄学家们到处被迫害的时代,他要以这样沉重的方式担起现实的重担:在朝堂之上,为被礼法之士压得几乎难以翻身的名士集团重新赢回话语权。这是他们的高蹈自由得以继续保持和发扬的基础。文学和思想,永远是政治的奴婢,上头没有人罩着,名士们想狂也狂不起来。要让这些人最大可能地活命,山涛必须硬着头皮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嵇康从来也没想过要和山涛绝交,看看那封信发出的内容和时间,当事人都知道,嵇康不过拉着山涛做出戏,向着肆无忌惮的司马师兄弟出口恶气。
因为嵇康那封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山涛作为对“竹林名士”精神的反叛者,一个被嵇康绝交的“小人”,总不得后代无数嵇康崇拜者的待见。可是,一个人,能让你在临终之时,将尘世间最重的牵挂托付与他,不是至交又是什么?
从上到下,公开反抗司马氏篡权的斗争基本上被处理得差不多了,一直浑浑噩噩以酒醉和任诞避世的竹林名士,特别是和曹氏沾亲带故的嵇康被逼着在政治上表态。于是有了这封特立独行、壁立千仞的绝交书。
讨厌俗人,比如说那些外表谨守礼法心里一肚子坏水的乡愿之人。可要是做官的话就得跟他们共事,一起吃饭谈公事,耳朵里面全是他们的聒噪,一股人肉臭气,简直就像是活报剧,怎么忍受得了?
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吊丧。明明不认识的人你让我怎么哭得出来呢?还得按着礼仪哭着跳脚。可是这都是别人很看重的事情,按着自己的心意别人要不高兴,按着别人的心意自己要受罪。
没耐心。但是做官的话就得处理没完没了的公事,没这本事啊。
但是,揣摩一下司马昭的想法,事情不那么简单。司马攸名义上是儿子,但其实是侄子,没有谁愿意把侄子举在肩头送上皇帝的宝座,留儿子在下面干看着。司马师可以高风亮节把位子传给弟弟司马昭,司马昭也能发扬风格把位子传给侄子司马攸,但是司马攸呢?也传给哥哥司马炎,造成一个诡异的之字传位法?传给哥哥,司马昭那么多儿子,凭什么司马炎当得皇帝,别人当不得?传给儿子,司马炎要心里不平衡。必然的结果就是大家打得你死我活,这是西晋惠帝时代发生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司马炎犹犹豫豫没把事情做绝,结果惹出大祸事。
围绕着立炎还是立攸,朝上又差点打起来,何曾、裴秀都主张立炎。最激烈的是何曾,颇有不立炎就回家种田的决绝。这几个人,都是贾充一派的,事功集团的老顽固,专打小名士。山涛却又一次低眉顺眼地从了充党,他的意见冠冕堂皇却又包含了这些潜藏的考量:立长是古训。似乎,昔日的名士山涛在进入司马氏政府之后立刻融入圆滑与权宜中,销声匿迹了。山涛的“窝囊废”行为颇使名士们不满,但是不久,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名士阵线又有了新的代言人,羊祜。这个司马师的小舅子,重情义,有风仪,因为在司马氏的禅代过程当中执掌禁军,立了大功,晋朝建立后很快升到了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与此时任尚书令的贾充几乎势均力敌。他们两人本来都是司马氏的死忠派,但是在到底要不要攻打吴国的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羊祜主战,贾充死不肯战。所以,羊祜和贾充的针锋相对,让原先指着山涛替他们出气的名士们通通转移到了羊祜门下。山涛太“怂”,他们摇摇头,不再对山涛抱有任何期望。
山涛,字巨源。
然而他又必须赌一回,竹林集团的未来都在他手上捏着。山涛和其他的竹林名士不同,他出身寒族,历任县里的办公室主任、组织部长。他明白嵇康他们高蹈的追求,却又比他们更谨慎更细心。嵇康对山涛足够了解,知道他深沉坚毅。所以,骂他,也把儿子交托给他。而山涛,报答嵇康知己与信任的方式只有忍辱负重。
但羊祜在中枢任
摆在山涛面前的是两条路:一,跟着只管说不管做的学生们痛骂司马氏一顿;二,学着阮籍的样子,喝酒喝得人事不辨。
此时,担任中领军的是羊祜。羊祜是司马师老婆羊徽瑜的亲弟弟。所以,真正坐镇的是司马家自己的人,而山涛不过是为了曹家的人心里好受些被派过去做吉祥物的。这点山涛心里也明白,于是老实规矩地完成了工作。司马昭回来之后很赞赏老老实实没干坏事的山涛,在接下来的立储一事上询问了他的意见,标志着山涛进入了政治的核心圈。
嵇康说他自己有七不堪:
但山涛提议让嵇康代替他。山涛的意思也很明确:他个人坚定地站在竹林集团的一边,如果要造成两个集团的和解,就是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集团一起接受,他个人的受降是不可能的。嵇康却诡异地在这件事情过去差不多两年之后,才像是忽然惊醒一样写了这封绝交书。嵇康怎会不明白山涛的言外之意?只是对于他个人来说,曹氏女婿的家族立场和过于孤傲的个性,都让他难以成为名士集团与当权者和解的带头人。于是看得破忍不住的嵇康终于还是在司马氏兄弟杀害了曹髦之后愤而提笔,借着这个由头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可是山涛选了最极端的一条路:这时候,山涛就任吏部郎。在司马昭和竹林集团的矛盾已经剑拔弩张的时候。
司马昭亲征回来不久就晋升为晋王,最后一步从王到皇,他似乎并不急于完成。他倒是很着急立储的事情——焦点落在了储君到底选择大儿子司马炎,还是选择过继给司马师的二儿子司马攸。司马攸的人气很旺,因为司马师曾经说过,我的这个位子,将来是小攸的。司马攸的行事很正统,温良恭俭让,符合书生们的口味。按自己的喜好,山涛会选司马攸。
就任吏部郎之后不久,也就是嵇康被害后不久,山涛很快辞职不干,并且从史书上消失了。在舆论纷扰的时候,他明哲保身地带着对老朋友的怀念过了一段隐居生活,暂时淡出政坛是为了更好地回来:山涛做了一个决定,在禅代不可阻挡地来临之后,他顺从社会的潮流,但是他要和而不同。他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伙伴,划清他和贾充之流的界限。
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的这一年,司马师和司马昭在相继杀害了名士派重臣夏侯玄、李丰,废齐王芳,平定名士毌丘俭、文钦和王凌的地方反抗之后,逼出了曹氏的第四任皇帝,也是最后一个有独立思考和反抗能力的曹髦,进攻司马昭府邸的高贵乡公事件。但是曹髦没出宫门就被贾充指使小宦官成济刺死,功败垂成。
不喜欢成汤、武王,看不起周公、孔子。名教会容忍我这样的人吗?
在刀尖上跳舞这件事,山涛做得很出色。
山涛再次出山,是司马昭亲征攻打在蜀国叛变的邓艾,派给了山涛看家的任务,以从事中郎的职位加了一个行军司马的头衔,给了五百个兵,让他去邺城看着曹氏的王族。
而逼出这封绝交信的原因,是司马昭想让山涛去组织部工作。这个职位是组织部长之下实际掌管铨选的关键位置,掌握了这个位置就在整个朝廷的人事变动上占据了制高点。这是司马氏向山涛抛出的一个非常有诚意的招安书。
暂未分类相关阅读More+
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只为原作者北溟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秦毅并收藏在深渊里仰望星空:魏晋名士的卑微与骄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