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安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之乎安也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越是记录,越是了解,才越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以探求真知为业传承千年的吴氏一族以“不知”二字自名,其中的自负、自警、自嘲、自卑、自苦,刚做了没几年阁主的吴是何今日在这密室内捏着这用空了的酒葫芦,有了更深的体会。
书生这一下吓得不轻,举着灯火往回一路小跑,却看那闩一点一点抬起来了。等闩抬走,他再多走一步,石门打开一点,他走到门边时,石门完全打开了。虚惊一场。
洞内十分狭窄,书生捏紧灯烛,拍动发软的双腿,强迫自己往前走去。十多步后,脚下变成了向上的台阶。三十余步台阶转了两次弯,似乎有了光亮。向光攀去,台阶尽头,书生终于爬出了石洞,一瞬间几乎愣住了。
书生看着蒋师傅的背影,深刻反省了自己一番,直到看不见了,才回到书案前写了几行“君子贵谦”之类。反省够了,又将刚刚听得的北玄二公子的故事择要记录了一番,最后收拾好笔墨,才来再看那密室中的密室。
多年以来,吴是何一直以为,不知阁里那些上古的记载都只是传说。哪怕是叫他见到了,听到了,那也只不过是个有些风影的传说。直到此刻,他终于不得不毛骨悚然地承认,这世上本没有什么传说,人大约也编造不出什么完完全全不存在的东西。不知阁的记载再离奇,也还是真相。
屋内陈设只有书桌椅、条案和栏杆边一套茶桌,都用了最上乘的木料,全都还很结实能用,甚至灰尘都没落多少。书架上的书倒是糟朽了一些,有几件摆设也看不出原本是个什么,书桌上的砚台应该还能用,笔墨需要带一些来,他还想在那小池塘里放两尾锦鲤,茶桌要配什么颜色的茶巾好呢……
小字密密麻麻图画纵横交错,以不知阁阁主的聪慧一看便知,正是这庄内全数机关的详图。
吴是何笑了。他坐在茶桌旁的躺椅上,缓缓靠上,长舒了一口气,难得放松了总是紧绷的脊梁,甚至学着赵兄的样子伸了个懒腰,把手臂垫在脑后。七月的烈日只被放进来一线,被石壁返照进这微凉的屋内,摇曳着温和的水斑,间或跳出七彩的颜色来,让人怎么也看不够。
原来那一路不知去向的水流,竟是来做了这么件毫无用处的事。藏在密室之中的密室,这机关多到宛如闹鬼的宅院最后的秘密,竟只是个石罅间带点水景的小书斋。
石门内传来一声轻响,像极了那日在林外绊桩锁扣打开的声音。“药”泼在石门上的痕迹眼看着就消失了,书生上手推了推,落下了一片灰尘。
书生看懂了这机关。想来机关在桥上,一步步走去,便一点点触动。人进了这里,走完这桥,门就自动反锁了。只要这里有人,外人就休想进来。
书生竭力眯眼,只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无数相连着石滚、木轮和和水流。看来这里是这座小湖中央盆景一般的小山山腹中,盛满了驱动庄内诸般机关所需的机巧装置。书生频频点头,这整座宅子许多的机关虽然他已经都能控制,但就好比拿着个旁人教给你的变戏法的箱子把戏法变了,进了此处才终于看到这箱子腹内的模样了。
这屋子约莫三丈见方,只有这石洞一处入口,三面墙全是钉在石壁上的书架,余下一面修了水榭般的栏杆,之外丈许远便是石壁——不仅不显憋闷,却正是光亮的来源。书生走进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是山腹,只不过头顶的山石裂出了一道石缝,透出一线天空。那石壁打磨得光滑如镜,上又有薄薄一层水流,加之方向角度十分巧妙,竟将那一线天光全数反入了屋内。那栏杆原来真是临水的,水流冲刷过石壁,在其下汇成小小一汪池塘。池边青苔上几株幽兰,石壁上三棵劲松,一线天外隐隐透出斑驳绿荫,耳边偶尔叮咚的水声显得那么安静……书生一时看痴了。
终于,吴是何恋恋不舍地从闪亮的石壁和池塘中收回了目光。他检查了这屋子的栏杆、地面和每一面书架,最后回到书桌前,小心翼翼打开了这只匣子。石匣内是铁匣,铁匣内是木匣,层层用石灰木炭隔开,最后里面拿出一个绸布包,当中包着厚厚一卷卷轴。
如果说这无涉山庄是老东家送给不知阁的礼物,那这石罅书斋一定就是旧友薛兄送给他吴是何的礼物吧。也许薛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送了个什么,但书生却觉得自己收到了生平最好的礼物。
事到如今再害怕也要进去看看了。
大略看来,与他已知并无出入。来时那扇石门原本也是有机关开合的,只是这宅子的旧主走时将它停用了,另上了一道临时的锁扣,大约是不打算再让人进来了吧……
“……原来如此。”
继续向前,这石桥又窄又长,左右似乎都空无一物。书生仔细听去,觉得似乎有什么嘈杂轰鸣的声音在脚下,听不真切。他想了想,自怀中摸出他那已被撕得七零八落的札记册子,又撕了一页,凑在灯上点了,将这一页火光往桥下丢去。
石匠都没有办法,吴阁主觉得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了。这一次进密室,他直接带上那只“作弊葫芦”。
书生又走了两遍,确实如此。一面暗暗称奇,一面回头去看那石洞。
门内仍是漆黑,举灯眯眼看去,似乎是一座石桥。
世人大约想不到,那人人称颂“无所不知”奉为圭臬的不知阁,最不信它的,正是它的主人。
因为世人确实想不到,不知阁的记载是有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书生很不斯文地打了个哈欠,很想就这样睡个午觉,才不要管外面有什么迎来送往。
他没办法不喜欢这个地方,没有读书人能拒绝一个安静雅致的书斋,那是一片远离尘嚣的自由,就像是属于你一个人的秘密桃源。
真的松动了!
书生心念一动,举着灯盯着那石门倒退着第二次上了石桥。果然,随着他一步一步走,那石门又一点一点关上,随后原本藏在一侧的门拴又一点一点落下,最后严严实实拴了那石门。
他置身于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斋当中。
那去向不明的水路,没有办法变动,亦不容更改,若是有机关,只能在这门上。
“妙啊!”
石桥尽头是个石洞,书生还没走到,却听背后有轻响,吓得忙回头看,是那来时的石门,不知何时竟自己合上了,还多出一道石头门闩。
书桌正中有一只匣子。
吴是何只细看了关于这门的部分,学好如何恢复机关,便将图原样收回。来日方长,徐徐再看不迟。他又忍不住又走到茶桌前玩赏了一番,看那池水清冽,煮茶不知是什么味道。
“这……”
葫芦里的“药”,只剩了一个底。书生摸着蒋师傅说是门缝的地方,小心滴了一滴。举灯来看,连个痕迹也没有,凭空不见了。书生觉得后背有些发凉,回头看了看,什么也没看到,石室内自然只有他一人。书生一咬牙,索性将剩下的全都倒了上去。
深吸了几口气稳了稳激荡起落的心情,吴是何双手推开了这道最后的石门。
果然,这就是这宅院最后一个秘密了。
“莫非……”
咔哒!
书生刚往前蹭了两步,又觉着脚底下踩了什么,蹲下一看,原来是刚才打开的锁扣,落在地上跌成了几块,竟是个用后自毁的。
糟了,莫非要困我?
] 越是记录,越是了解,才越是知道自己的无知。以探求真知为业传承千年的吴氏一族以“不知”二字自名,其中的自负、自警、自嘲、自卑、自苦,刚做了没几年阁主的吴是何今日在这密室内捏着这用空了的酒葫芦,有了更深的体会。
书生这一下吓得不轻,举着灯火往回一路小跑,却看那闩一点一点抬起来了。等闩抬走,他再多走一步,石门打开一点,他走到门边时,石门完全打开了。虚惊一场。
洞内十分狭窄,书生捏紧灯烛,拍动发软的双腿,强迫自己往前走去。十多步后,脚下变成了向上的台阶。三十余步台阶转了两次弯,似乎有了光亮。向光攀去,台阶尽头,书生终于爬出了石洞,一瞬间几乎愣住了。
书生看着蒋师傅的背影,深刻反省了自己一番,直到看不见了,才回到书案前写了几行“君子贵谦”之类。反省够了,又将刚刚听得的北玄二公子的故事择要记录了一番,最后收拾好笔墨,才来再看那密室中的密室。
多年以来,吴是何一直以为,不知阁里那些上古的记载都只是传说。哪怕是叫他见到了,听到了,那也只不过是个有些风影的传说。直到此刻,他终于不得不毛骨悚然地承认,这世上本没有什么传说,人大约也编造不出什么完完全全不存在的东西。不知阁的记载再离奇,也还是真相。
屋内陈设只有书桌椅、条案和栏杆边一套茶桌,都用了最上乘的木料,全都还很结实能用,甚至灰尘都没落多少。书架上的书倒是糟朽了一些,有几件摆设也看不出原本是个什么,书桌上的砚台应该还能用,笔墨需要带一些来,他还想在那小池塘里放两尾锦鲤,茶桌要配什么颜色的茶巾好呢……
小字密密麻麻图画纵横交错,以不知阁阁主的聪慧一看便知,正是这庄内全数机关的详图。
吴是何笑了。他坐在茶桌旁的躺椅上,缓缓靠上,长舒了一口气,难得放松了总是紧绷的脊梁,甚至学着赵兄的样子伸了个懒腰,把手臂垫在脑后。七月的烈日只被放进来一线,被石壁返照进这微凉的屋内,摇曳着温和的水斑,间或跳出七彩的颜色来,让人怎么也看不够。
原来那一路不知去向的水流,竟是来做了这么件毫无用处的事。藏在密室之中的密室,这机关多到宛如闹鬼的宅院最后的秘密,竟只是个石罅间带点水景的小书斋。
石门内传来一声轻响,像极了那日在林外绊桩锁扣打开的声音。“药”泼在石门上的痕迹眼看着就消失了,书生上手推了推,落下了一片灰尘。
书生看懂了这机关。想来机关在桥上,一步步走去,便一点点触动。人进了这里,走完这桥,门就自动反锁了。只要这里有人,外人就休想进来。
书生竭力眯眼,只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无数相连着石滚、木轮和和水流。看来这里是这座小湖中央盆景一般的小山山腹中,盛满了驱动庄内诸般机关所需的机巧装置。书生频频点头,这整座宅子许多的机关虽然他已经都能控制,但就好比拿着个旁人教给你的变戏法的箱子把戏法变了,进了此处才终于看到这箱子腹内的模样了。
这屋子约莫三丈见方,只有这石洞一处入口,三面墙全是钉在石壁上的书架,余下一面修了水榭般的栏杆,之外丈许远便是石壁——不仅不显憋闷,却正是光亮的来源。书生走进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是山腹,只不过头顶的山石裂出了一道石缝,透出一线天空。那石壁打磨得光滑如镜,上又有薄薄一层水流,加之方向角度十分巧妙,竟将那一线天光全数反入了屋内。那栏杆原来真是临水的,水流冲刷过石壁,在其下汇成小小一汪池塘。池边青苔上几株幽兰,石壁上三棵劲松,一线天外隐隐透出斑驳绿荫,耳边偶尔叮咚的水声显得那么安静……书生一时看痴了。
终于,吴是何恋恋不舍地从闪亮的石壁和池塘中收回了目光。他检查了这屋子的栏杆、地面和每一面书架,最后回到书桌前,小心翼翼打开了这只匣子。石匣内是铁匣,铁匣内是木匣,层层用石灰木炭隔开,最后里面拿出一个绸布包,当中包着厚厚一卷卷轴。
如果说这无涉山庄是老东家送给不知阁的礼物,那这石罅书斋一定就是旧友薛兄送给他吴是何的礼物吧。也许薛兄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送了个什么,但书生却觉得自己收到了生平最好的礼物。
事到如今再害怕也要进去看看了。
大略看来,与他已知并无出入。来时那扇石门原本也是有机关开合的,只是这宅子的旧主走时将它停用了,另上了一道临时的锁扣,大约是不打算再让人进来了吧……
“……原来如此。”
继续向前,这石桥又窄又长,左右似乎都空无一物。书生仔细听去,觉得似乎有什么嘈杂轰鸣的声音在脚下,听不真切。他想了想,自怀中摸出他那已被撕得七零八落的札记册子,又撕了一页,凑在灯上点了,将这一页火光往桥下丢去。
石匠都没有办法,吴阁主觉得自己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了。这一次进密室,他直接带上那只“作弊葫芦”。
书生又走了两遍,确实如此。一面暗暗称奇,一面回头去看那石洞。
门内仍是漆黑,举灯眯眼看去,似乎是一座石桥。
世人大约想不到,那人人称颂“无所不知”奉为圭臬的不知阁,最不信它的,正是它的主人。
因为世人确实想不到,不知阁的记载是有多么令人难以置信。
书生很不斯文地打了个哈欠,很想就这样睡个午觉,才不要管外面有什么迎来送往。
他没办法不喜欢这个地方,没有读书人能拒绝一个安静雅致的书斋,那是一片远离尘嚣的自由,就像是属于你一个人的秘密桃源。
真的松动了!
书生心念一动,举着灯盯着那石门倒退着第二次上了石桥。果然,随着他一步一步走,那石门又一点一点关上,随后原本藏在一侧的门拴又一点一点落下,最后严严实实拴了那石门。
他置身于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斋当中。
那去向不明的水路,没有办法变动,亦不容更改,若是有机关,只能在这门上。
“妙啊!”
石桥尽头是个石洞,书生还没走到,却听背后有轻响,吓得忙回头看,是那来时的石门,不知何时竟自己合上了,还多出一道石头门闩。
书桌正中有一只匣子。
吴是何只细看了关于这门的部分,学好如何恢复机关,便将图原样收回。来日方长,徐徐再看不迟。他又忍不住又走到茶桌前玩赏了一番,看那池水清冽,煮茶不知是什么味道。
“这……”
葫芦里的“药”,只剩了一个底。书生摸着蒋师傅说是门缝的地方,小心滴了一滴。举灯来看,连个痕迹也没有,凭空不见了。书生觉得后背有些发凉,回头看了看,什么也没看到,石室内自然只有他一人。书生一咬牙,索性将剩下的全都倒了上去。
深吸了几口气稳了稳激荡起落的心情,吴是何双手推开了这道最后的石门。
果然,这就是这宅院最后一个秘密了。
“莫非……”
咔哒!
书生刚往前蹭了两步,又觉着脚底下踩了什么,蹲下一看,原来是刚才打开的锁扣,落在地上跌成了几块,竟是个用后自毁的。
糟了,莫非要困我?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