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归云文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 【作者碧海思云提示:如果章节内容错乱的话,关掉阅读模式,关闭广告拦截即可正常】
] “大王,我们也听说陈氏的事了。”慕容三藏目光看向杨集,有些苦恼的问道:“我即将接下尚书左丞之职,对这些一点不了解,却又避不开此案,不知你是怎么考虑的?我又应该怎么做?”
“不争,也不能争了。”杨集被张定和打断拆字游戏,也不生气,他神情严肃的说道:“圣人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让他们狗咬狗,我们不能去争!”
天下分裂数百年、政权兴亡轮番更迭的历史,更是让徐仪形成一个“分裂定律”,那就是“胡人”为主的大隋也不过是暂时统一,用不了多久又会分裂成群雄并立、群雄割据的乱世;到时候,血统纯正的汉人必将重新执掌天下。
“因为他们在传承数百上千年的时间之内,出于政治和权利的需要,不断和拥有各种胡人血统的家族联姻、不断与撩人联姻;使其血脉和各族早已融为一体,难分你我。现如今,最不纯正的人,竟然以最正宗汉人自居,这不仅是世上最可笑的笑话,而且还是想当……还是自欺欺人。”
听到杨集将慕容思廉和慕容思贤调回张掖听用,慕容三藏百感交集:他的孙儿要是平平无奇的庸才,他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可兄弟二人明明才华横溢、明明有功于江山社稷,却因为人言可畏的缘故,遭到他“恶意”打压;如果说他说不心疼、说不愧疚、说不压抑,那都是骗人的。m.chunfengwenxue.com
他的下首是一名身穿月白色僧衣的中年僧人;这名僧人法号叫释智永,本姓王,乃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眉宇清朗、丰神如玉;其神情之温文、气度之潇洒,更是让他具有“儒僧”的神采。
萧玚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好,此刻有求于人,更是低声下气的,然而无论是说好话、还是摆道理,徐仪全然不听;偏生他不怕死、名气大,一人足以影响整个南方士林;要是来硬的,那更不行。
“‘吏’字也差不多;吏在地方上是说一不二、一言堂的大人物,他只听上官说的话,谁敢不听反对上官的话,那些污吏恶吏就把他给‘X’了。另外还有‘史’字,代表的是历史由胜利者说、写,谁敢不按照胜者说、写,杀了。所以我特别佩服造字的贤人……”
众人明明知道杨集胡说八道、胡乱拆字,然而无从反驳,只因……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徐仪在政治上的成就虽然远远不如其父,却也凭个人之能,成为南方大名鼎鼎的一代文宗、书法和丹青圣手。
见
时至今日,释智永亦是成了名扬天下的书法名家,他写出来的楷书、草书,极具先祖王羲之风采。
徐陵少能属文、博文好学、精通老庄、旁涉佛道;时间进入陈朝以后,加散骑常侍,历任五兵尚书、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职。
“陈氏以及涉案主犯比较简单,只需依谋反罪办事就是了。关键是此案将会有许多南方世家、许多官员遭殃。”杨集见四周没有闲杂人在,于是加以解释,以便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北方各大派系早就对富庶的南方垂涎三尺,有这大好机会,他们肯定默契的对付南方士族、拿下南方系官员。”
“是啊!”杜如晦呼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我们占了整个凉州,以及交州和幽州、冀州的一部分,甚至安东都护府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成果、夯实根基。一味盲目求大,纯粹是自取灭亡。”
下了“不争”、“不能争”的定断,又见卫王系几大主力都赞成,杨集不再说争不争的问题,而是说道:“南方百姓与北方百姓其实没有什么分别,衣食无忧之后,所求所要无非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然而南方士族为了确实他们高高在上的生活,不断的将北方人妖魔化,宣扬仇恨思想;而百姓们接触外界的方式不多、思维比较单纯,便在人云亦云之下,相信了,于是又衍生出各种说法。”
萧玚此番前来拜访徐仪、释智永等南方文豪:一来是奉杨广之命,劝说徐仪,让他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抨击朝政、抨击杨广和北方人。二来是希望徐仪在朝廷清洗南陈余孽的时候,能够客观的就事论事,而不是偏执的说北方人针对南方人。三来是希望徐仪闭嘴以后,再宣扬有利于南北团结的声音;以徐仪南方文坛领袖的身份和名望,如果放下成见说话,定能影响南方文坛,使大家能够冷静和理智的看待历史、看待朝廷。
一经杨集这么安排,慕容三藏心中的愧疚荡然无存,他定下心神,向杨集询问道:“大王,我等准备明日就去述职,其他人比较简单,各自去寻对应的部司即可。我与张通判比较麻烦,究竟去尚书省主官邸呢?还是对应的部司?”
这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中枢还没有专门接管州级几大巨头的部门;尤其是通判,此职既管政、又管律法和纠察官员,说它属于哪个部门都行,说它不是哪个部门也没错。杨集想了想,说道:“你去尚书省找左仆射,张通判去御史台好了。”
张定和以下,诸人纷纷颔首赞同——都这么强悍了,若是再争,圣人怎么想?
杨集酒意上涌、雅兴浓,又见众人面面相觑,开始得意洋洋的胡说八道起来:“你们还别不信,造字的贤人就是因为官员上吃朝廷、下吃百姓,所以才把‘官’这个字设计成两个口、两张嘴;上面之的‘宀’,则是代表官员上头有一个人、或一个势力把他保护得死死的,让他、使他放心大胆去上吃朝廷、下吃百姓。若不然,哪有‘官’这个字?就拿我来说,我虽然没有吃朝廷和百姓,但我就是因为上头有一个人当坚不可摧的铠甲,才敢这么嚣张。”
陈宣帝在位期间,徐陵多次出使北方。当徐陵看到强大的北齐也被北周打得节节败退,明白南陈如果再偏安一隅,迟早为了北周所灭,便在北齐和北周交锋之时、主张北伐。后来陈朝廷决定北伐统帅人选时,也是他否定了许多人推举的淳于量、独力推荐名将吴明彻担纲,事实证明他的正确。皇帝曾多次赞扬他独具慧眼、知人善任。而他在文艺上也是成就斐然,便是在北方文坛,也认可他是文学字、诗人、书法家,其所编选的上承汉魏、下迄梁代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更是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喏!”慕容三藏、张定和应了下来。
夜色渐深,太学的大门已经关闭,整个太学都很十分安静,。只有住宿区灯光明亮,很多学士还在挑灯夜读,与室友朋友探讨典籍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不信!因为我上头也是有人当坚不可摧的铠甲,所以有胆子卡死丝绸之路十多年。然而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张和定有些受不了杨集的跳脱和坦率,他顺势说了一番以后,把话题重新扶正:“关键是我们这帮上头有人的人,该怎么做?要不要争一争?”
徐仪顿口无言,无从应答。因为他家也是杂得不能再杂了。
释智永早年出家为僧,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据说他用废的毛笔装满了五大竹簏、埋在地下,被人雅称为“退笔冢”。而求字的人太多,以至于木门槛磨穿了,他只能用铁将门槛包起来,故而人们戏称“铁门槛”。
“南方士族看似比较弱小,但是他们割据南方数百年,底蕴并不差,面对北方派系压制之时,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团结起来。而北方派系多,每个派系都是桀骜不驯,各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虽然有默契,却不可能全心全力配合,再加上圣人不会让南方士族覆灭,所以他们再怎么攻击,也拿不了多少职位,分下来,那就更少了。一旦南方士族软了下来、圣人出面制止,北方各大派系为了不多的职位,一定相互拆台、相互斗将起来。”
“而出身于各大派系的官员嘛,绝大多数都不干净,像慕容公这么干净的,根本没有几个。所以只要逮住一个,就能拉出一帮,而拉出的官员越多,空出的职位就越多、各大派系分到的也越多。”
厅堂之内除了两人以外,还有几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中年文士。而大隋宰相、驸马萧玚也在其中,他身着文士装,以晚辈的身份坐在下首。
但是徐仪中“血统论”的毒太深,他对北方人怀有极深的偏见,固执己见的认为真正汉人在南方,北方汉胡杂居数百年,北方汉人和北方士族的血统早已不再纯正。并且还说大隋王朝和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胡人王朝。
否定了血统论,萧玚问道:“徐公眼中,我萧家早已不再纯正,可是徐公扪心自问一下,徐家血脉还纯正吗?”
众人默然点头,他们已经明白杨集的意思了,那就是先让南北双方中大派系斗下去。而卫王系在办案过程中,公事公办。
渐渐的,萧玚也失去了耐心,他向徐仪说道:“正统的汉人也是由古之各族组成;传承至今,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那些以纯正血统自居的人,看似是真的;但只要往其祖上和母族捊上一捊,就会发现他们属于最不纯正的存在。”
。。。。。。
老者名叫徐仪,乃是南方大名鼎鼎的经学大师、文坛巨匠。其父是梁朝和陈朝时期的名臣除陵。
“以圣人之意,借这次谋反案,对据地而自立的南方士族进行清洗、掌控。不过扫平施政的最大障碍,但并不意味要将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南方士子拒之门外。所以适可而止的目的,是打破阻碍施政势力组成的顽固壁垒,释放出那些想走出来、却不能出不敢出的的力量。”
等到办完案件,则是站在圣人的立场之上,支持比较弱势的南方士族,以免南北双方之争影响到普通群体,动摇大隋王朝的统治。
教习住宅区的一栋雅舍的正堂也同样点着灯,正中坐着一名年老文士,此老须发俱白,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麻布袍子,从他眉目之间还能看到年轻时的风采。
“正是有了民心基础、百姓拥护,所以南方士族在南方各郡县,仍旧是土皇帝,朝廷任命之官到了南方,也不得不听他们的,否则,南方士族能够叫他们死在所谓的獠人之手。”
] “大王,我们也听说陈氏的事了。”慕容三藏目光看向杨集,有些苦恼的问道:“我即将接下尚书左丞之职,对这些一点不了解,却又避不开此案,不知你是怎么考虑的?我又应该怎么做?”
“不争,也不能争了。”杨集被张定和打断拆字游戏,也不生气,他神情严肃的说道:“圣人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让他们狗咬狗,我们不能去争!”
天下分裂数百年、政权兴亡轮番更迭的历史,更是让徐仪形成一个“分裂定律”,那就是“胡人”为主的大隋也不过是暂时统一,用不了多久又会分裂成群雄并立、群雄割据的乱世;到时候,血统纯正的汉人必将重新执掌天下。
“因为他们在传承数百上千年的时间之内,出于政治和权利的需要,不断和拥有各种胡人血统的家族联姻、不断与撩人联姻;使其血脉和各族早已融为一体,难分你我。现如今,最不纯正的人,竟然以最正宗汉人自居,这不仅是世上最可笑的笑话,而且还是想当……还是自欺欺人。”
听到杨集将慕容思廉和慕容思贤调回张掖听用,慕容三藏百感交集:他的孙儿要是平平无奇的庸才,他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可兄弟二人明明才华横溢、明明有功于江山社稷,却因为人言可畏的缘故,遭到他“恶意”打压;如果说他说不心疼、说不愧疚、说不压抑,那都是骗人的。m.chunfengwenxue.com
他的下首是一名身穿月白色僧衣的中年僧人;这名僧人法号叫释智永,本姓王,乃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眉宇清朗、丰神如玉;其神情之温文、气度之潇洒,更是让他具有“儒僧”的神采。
萧玚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好,此刻有求于人,更是低声下气的,然而无论是说好话、还是摆道理,徐仪全然不听;偏生他不怕死、名气大,一人足以影响整个南方士林;要是来硬的,那更不行。
“‘吏’字也差不多;吏在地方上是说一不二、一言堂的大人物,他只听上官说的话,谁敢不听反对上官的话,那些污吏恶吏就把他给‘X’了。另外还有‘史’字,代表的是历史由胜利者说、写,谁敢不按照胜者说、写,杀了。所以我特别佩服造字的贤人……”
众人明明知道杨集胡说八道、胡乱拆字,然而无从反驳,只因……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徐仪在政治上的成就虽然远远不如其父,却也凭个人之能,成为南方大名鼎鼎的一代文宗、书法和丹青圣手。
见
时至今日,释智永亦是成了名扬天下的书法名家,他写出来的楷书、草书,极具先祖王羲之风采。
徐陵少能属文、博文好学、精通老庄、旁涉佛道;时间进入陈朝以后,加散骑常侍,历任五兵尚书、御史中丞、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迁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等职。
“陈氏以及涉案主犯比较简单,只需依谋反罪办事就是了。关键是此案将会有许多南方世家、许多官员遭殃。”杨集见四周没有闲杂人在,于是加以解释,以便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北方各大派系早就对富庶的南方垂涎三尺,有这大好机会,他们肯定默契的对付南方士族、拿下南方系官员。”
“是啊!”杜如晦呼了一口气,沉声说道:“我们占了整个凉州,以及交州和幽州、冀州的一部分,甚至安东都护府也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巩固现有成果、夯实根基。一味盲目求大,纯粹是自取灭亡。”
下了“不争”、“不能争”的定断,又见卫王系几大主力都赞成,杨集不再说争不争的问题,而是说道:“南方百姓与北方百姓其实没有什么分别,衣食无忧之后,所求所要无非老有所养、幼有所学。然而南方士族为了确实他们高高在上的生活,不断的将北方人妖魔化,宣扬仇恨思想;而百姓们接触外界的方式不多、思维比较单纯,便在人云亦云之下,相信了,于是又衍生出各种说法。”
萧玚此番前来拜访徐仪、释智永等南方文豪:一来是奉杨广之命,劝说徐仪,让他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抨击朝政、抨击杨广和北方人。二来是希望徐仪在朝廷清洗南陈余孽的时候,能够客观的就事论事,而不是偏执的说北方人针对南方人。三来是希望徐仪闭嘴以后,再宣扬有利于南北团结的声音;以徐仪南方文坛领袖的身份和名望,如果放下成见说话,定能影响南方文坛,使大家能够冷静和理智的看待历史、看待朝廷。
一经杨集这么安排,慕容三藏心中的愧疚荡然无存,他定下心神,向杨集询问道:“大王,我等准备明日就去述职,其他人比较简单,各自去寻对应的部司即可。我与张通判比较麻烦,究竟去尚书省主官邸呢?还是对应的部司?”
这个比较麻烦的问题,中枢还没有专门接管州级几大巨头的部门;尤其是通判,此职既管政、又管律法和纠察官员,说它属于哪个部门都行,说它不是哪个部门也没错。杨集想了想,说道:“你去尚书省找左仆射,张通判去御史台好了。”
张定和以下,诸人纷纷颔首赞同——都这么强悍了,若是再争,圣人怎么想?
杨集酒意上涌、雅兴浓,又见众人面面相觑,开始得意洋洋的胡说八道起来:“你们还别不信,造字的贤人就是因为官员上吃朝廷、下吃百姓,所以才把‘官’这个字设计成两个口、两张嘴;上面之的‘宀’,则是代表官员上头有一个人、或一个势力把他保护得死死的,让他、使他放心大胆去上吃朝廷、下吃百姓。若不然,哪有‘官’这个字?就拿我来说,我虽然没有吃朝廷和百姓,但我就是因为上头有一个人当坚不可摧的铠甲,才敢这么嚣张。”
陈宣帝在位期间,徐陵多次出使北方。当徐陵看到强大的北齐也被北周打得节节败退,明白南陈如果再偏安一隅,迟早为了北周所灭,便在北齐和北周交锋之时、主张北伐。后来陈朝廷决定北伐统帅人选时,也是他否定了许多人推举的淳于量、独力推荐名将吴明彻担纲,事实证明他的正确。皇帝曾多次赞扬他独具慧眼、知人善任。而他在文艺上也是成就斐然,便是在北方文坛,也认可他是文学字、诗人、书法家,其所编选的上承汉魏、下迄梁代的诗歌总集《玉台新咏》,更是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喏!”慕容三藏、张定和应了下来。
夜色渐深,太学的大门已经关闭,整个太学都很十分安静,。只有住宿区灯光明亮,很多学士还在挑灯夜读,与室友朋友探讨典籍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是不信!因为我上头也是有人当坚不可摧的铠甲,所以有胆子卡死丝绸之路十多年。然而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张和定有些受不了杨集的跳脱和坦率,他顺势说了一番以后,把话题重新扶正:“关键是我们这帮上头有人的人,该怎么做?要不要争一争?”
徐仪顿口无言,无从应答。因为他家也是杂得不能再杂了。
释智永早年出家为僧,每天雄鸡报晓即起床,磨上一大盘墨,然后临摹王羲之的字帖,从未间断。据说他用废的毛笔装满了五大竹簏、埋在地下,被人雅称为“退笔冢”。而求字的人太多,以至于木门槛磨穿了,他只能用铁将门槛包起来,故而人们戏称“铁门槛”。
“南方士族看似比较弱小,但是他们割据南方数百年,底蕴并不差,面对北方派系压制之时,他们会自然而然的团结起来。而北方派系多,每个派系都是桀骜不驯,各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虽然有默契,却不可能全心全力配合,再加上圣人不会让南方士族覆灭,所以他们再怎么攻击,也拿不了多少职位,分下来,那就更少了。一旦南方士族软了下来、圣人出面制止,北方各大派系为了不多的职位,一定相互拆台、相互斗将起来。”
“而出身于各大派系的官员嘛,绝大多数都不干净,像慕容公这么干净的,根本没有几个。所以只要逮住一个,就能拉出一帮,而拉出的官员越多,空出的职位就越多、各大派系分到的也越多。”
厅堂之内除了两人以外,还有几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中年文士。而大隋宰相、驸马萧玚也在其中,他身着文士装,以晚辈的身份坐在下首。
但是徐仪中“血统论”的毒太深,他对北方人怀有极深的偏见,固执己见的认为真正汉人在南方,北方汉胡杂居数百年,北方汉人和北方士族的血统早已不再纯正。并且还说大隋王朝和五胡十六国、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胡人王朝。
否定了血统论,萧玚问道:“徐公眼中,我萧家早已不再纯正,可是徐公扪心自问一下,徐家血脉还纯正吗?”
众人默然点头,他们已经明白杨集的意思了,那就是先让南北双方中大派系斗下去。而卫王系在办案过程中,公事公办。
渐渐的,萧玚也失去了耐心,他向徐仪说道:“正统的汉人也是由古之各族组成;传承至今,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那些以纯正血统自居的人,看似是真的;但只要往其祖上和母族捊上一捊,就会发现他们属于最不纯正的存在。”
。。。。。。
老者名叫徐仪,乃是南方大名鼎鼎的经学大师、文坛巨匠。其父是梁朝和陈朝时期的名臣除陵。
“以圣人之意,借这次谋反案,对据地而自立的南方士族进行清洗、掌控。不过扫平施政的最大障碍,但并不意味要将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南方士子拒之门外。所以适可而止的目的,是打破阻碍施政势力组成的顽固壁垒,释放出那些想走出来、却不能出不敢出的的力量。”
等到办完案件,则是站在圣人的立场之上,支持比较弱势的南方士族,以免南北双方之争影响到普通群体,动摇大隋王朝的统治。
教习住宅区的一栋雅舍的正堂也同样点着灯,正中坐着一名年老文士,此老须发俱白,身穿一袭洗得发白的麻布袍子,从他眉目之间还能看到年轻时的风采。
“正是有了民心基础、百姓拥护,所以南方士族在南方各郡县,仍旧是土皇帝,朝廷任命之官到了南方,也不得不听他们的,否则,南方士族能够叫他们死在所谓的獠人之手。”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More+